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陆军坦克

2011-11-04 24页 doc 620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4614

暂无简介

举报
陆军坦克T-54/T-55中型坦克 T-54/T-55中型坦克 性能数据   型号             T-54            T-55   乘员             4人            4人   战斗全重           36000kg          36000kg   净重             34000kg          33700kg   单位功率           10.6kW/t          11.8kW/t   单位压力           79.5kPa         ...
陆军坦克
T-54/T-55中型坦克 T-54/T-55中型坦克 性能数据   型号             T-54            T-55   乘员             4人            4人   战斗全重           36000kg          36000kg   净重             34000kg          33700kg   单位功率           10.6kW/t          11.8kW/t   单位压力           79.5kPa          79.5kPa   车长   炮向前           9.000m            9.000m   炮向后           8.485m            8.485m   车体长            6.200m          6.200m   车宽             3.270m           3.270m   车高(至炮塔顶)        2.400m           2.400m   火线高            1.750m           1.750m   车底距地高          0.425m           0.425m   履带宽            580mm           580mm   履带中心距          2.640m           2.640m   履带着地长          3.840m           3.840m   公路最大速度         50km/h           50km/h   越野平均速度         20~25km/h         20~25km/h   燃料储备           812L            960L   公路最大行程         400km           500km   土路最大行程         280km           290~320km   涉水深(无准备)        1.4m            1.4m   潜渡深            5m             5m   爬坡度            60%            60%   侧倾坡度           58%             58%   攀垂直墙高          0.8m            0.8m   越壕宽            2.7m            2.7m   最小转向半径         B*/2            B*/2   发动机   型号            B-54             B-55   类型            12V水冷柴油机        12V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          382kW/2000r/min       426kW/20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            固定轴机械式         固定轴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        5/1             5/1   转向装置类型         二级行星转向机       二级行星转向机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00mm/Д-10ТГ/线膛   100mm/Д-10T2C/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СГМТ/机枪/1挺 7.62mm/СГМТ/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12.7mm/ДШКМ/机枪/1挺 12.7mm/ДШКМ/机枪/1挺   航向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СГМТ/机枪/1挺 无   热烟幕            有             有   弹药基数   炮弹            34发             43发   7.62mm机枪弹        3000发            3500发   12.7mm机枪弹        500发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有   火炮俯仰范围         -4°~+17°         -4°~+17°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360°/21s           360°/21s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           有              有   高低向           有              有   车长昼间潜望镜型号      ТПК-1           ТПК-1   车长昼间潜望镜型号      ТПК-1           ТПК-1   车长夜间潜望镜型号      ТКН-1           ТКН-1   炮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Ш2-22           ТШ2-22   炮长夜间瞄准镜型号      ТПН-1-22-11        ТПН-1-22-11   夜间瞄准具类型        红外             红外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均质/100mm/30°/钢      均质/100mm/30°   前下           均质/100mm/35°/钢      均质/100mm/35°/钢   侧部           均质/80mm/90°/钢       均质/80mm/90°/钢   顶部           均质/20mm/0°/钢       均质/20mm/0°/钢   三防装置           有              有   灭火系统           有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无              无   电气系统电压         24V              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     4个/12V/280Ah        4个/12V/280Ah   * B为履带中心距。 59式主战坦克 技术参数:   乘 员:4人     战斗全重:36吨    车 长:6.04米    车 宽:3.27米    车 高:2.59米            火炮口径:100毫米    高射机枪:12.7毫米            弹药基数:炮弹:34发 7.62毫米弹:3500发 12.7毫米弹:200发    发动机型式:柴油机          发动机功率:520马力    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30公里    发动机:1台12缸V型水冷柴油机,采用五速机械式变速箱。   储油箱:960升    火炮:100毫米线膛炮,有效射程700~1200米    测距:使用激光测距仪,测距范围300~3000米,精度±10米 T-63水陆两用坦克 T-63水陆两用坦克是中国继60式水陆坦克之后自己研制成功的战车。 越战和1971印巴战争中使用过。 目前中国约有800辆,朝鲜,越南,巴基斯坦,苏丹均有装备。 重量:18.7t 乘员:4 最大速度:64km/h 单位功率:21.39kw/t 武器:1x85mm线膛炮;          1x12.7mm 高射机枪;          1x7.62mm平射机枪。 T-64主战坦克      性能数据 型号              T-64         T-64Б   乘员              3           3   战斗全重            38000kg        42000kg   单位功率            14.5kW/t       13.1kW/t   单位压力            108kPa        81.4kPa   车长(炮向前)          9.100m        9.900m   车体长             7.400m        7.400m   车宽   带裙板                       3.640m   不带裙板           3.380m        3.380m   车高(至炮塔顶)         2.300m        2.200m   车底距地高           0.377m        0.377m   履带宽                        580mm   履带着地长           4.100m        4.400m   公路最大速度          700km/h        600km   涉水深(无准备)                    1.4m   潜渡深                        5.5m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40%   攀垂直墙高                      0.8m   越壕宽                        2.72m   发动机   型号                        5ТДФ   类型                        2冲程卧式5缸对置活塞涡 轮增压柴油机   功率                        551kW   传动装置前进档/倒档数                 7/1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15mm/2A20/滑膛   125mm/2A26/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ПКТ/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12.7mm/HCBT/机枪/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12具         8具   弹药基数   炮弹                        40发   7.62mm机枪弹                    2000发   12.7mm机枪弹                    300发   导弹             无          有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回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围                     -5°~+18°   火炮稳定器   高低向            有          有   水平向            有          有   炮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ПД-2   炮长夜间瞄准镜型号                  ТПН-1-49-23   夜间瞄准镜类型                    红外   三防装置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有   电气系统电压                     24V 69式中型坦克 69式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础上自行改进设计的中型坦克,1963年下达战技指标,1964年完成设计,1965年生产出样车,1974年设计定型。    车上安装了100mm滑膛炮、426kW(580马力)发动机、双向稳定器及红外夜视夜瞄装置等。该坦克在火力和机动性以及夜间作战性能方面比59式坦克均有所提高。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与59式中型坦克基本相同。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驾驶舱在车体前方左侧,车体中段是战斗舱,其上有炮塔,车体后部为动力-传动舱,发动机横向布置。炮塔为铸造件。车内有4名乘员,驾驶员位于车内左前方,便于向前观察;车长位于火炮的左后侧,炮长位置在车长位置的前下方;装填手位置在火炮的右侧。 车内携带炮弹44发,2个弹架油箱内装弹19发,发动机隔板前中组弹架装弹12发,左侧装甲板固定2发,右侧装甲板固定4发,炮塔右壁固定2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 安全门设在驾驶椅后侧。    二、武器系统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0mm滑膛炮,身管长5450mm,身管中段有抽气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可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脱壳穿速为1490m/s,火炮最大射速为7发/min。辅助武器有1挺在炮塔顶部安装的12.7mm高射机枪、1挺在火炮右侧同轴安装的7.62mm并列机枪和1挺在驾驶员右前方安装的7.62mm前机枪。 该坦克的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炮长夜间瞄准镜、车长昼夜观察指挥镜和1969年式100mm滑膛坦克炮炮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的测距范围为300~5000m,测距精度±10m,重复频率7次/min。炮长夜间瞄准镜为主动红外式,放大倍率为7×,视界为6°,视距(发现目标)800m,红外灯功率为500W。车长昼夜观察镜放大倍率昼间为5×,夜间为6×,视界昼间为12°,夜间为8°,夜间视距400m,红外灯功率为200W。其他观瞄装置与59式中型坦克相同。 该坦克安装了双向稳定器,稳定精度高低向±1密位,水平向±3密位,瞄准速度高低向0.07~4.5°/s,水平向0.09~15°/s。   三、推进系统 该坦克采用V型12缸水冷柴油机,标定功率426kW(580马力),标定转速2000r/min,最大扭矩2453±98N·m,最大扭矩转速1300~1400r/min,最低稳定转速不大于500r/min。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g/kW·h(175g/马力·h),机油消耗量不大于8.16g/kW·h(6g/马力·h),冷却系和润滑系采用管带式散热器,燃料系统采用弹架油箱,总容量为935L。 传动装置采用固定轴式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并采用多片干式离合器、二级行星式转向机和单对外啮合直齿轮侧减速器。 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装置,每侧有5个钢制负重轮,在左、右侧第一和第五负重轮位置各装1个液压减振器。采用单销式金属履带板,每侧91块。    四、防护系统 该坦克的装甲防护与59式相同,采用均质钢装甲,铸造炮塔,车内携带半自动型灭火瓶3个,手提灭火器1个,车上装有电点火烟幕筒2个。 该坦克的通信设备包括1部A-220A型电台和1套A-221A型车内通话器,车内装有1台6kW的GFT 6000型硅整流发电机。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在该坦克底盘基础上先后发展了69-Ⅱ式主战坦克、69-ⅡB式指挥坦克、69-ⅡC式指挥坦克、69-ⅡC1式指挥坦克以及69-3(79式)主战坦克和653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1.69-Ⅱ主战坦克 该坦克是在69式中型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1981年完成设计,1982年投入批量生产。 该坦克的主要改进项目有安装了100mm线膛炮,配备有钨头穿甲弹、破甲弹、榴弹,所用炮弹与苏联T-55坦克炮弹通用;安装了自动装简易火控系统;行星侧减速器;液压助力的主离合器操纵和转向操纵装置;自动灭火系统;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三防装置;热烟幕施放装置;889型电台;橡胶侧屏蔽裙板;机油失压报警装置、摩托小时计、快速开启的安全门等。后期生产的69-Ⅱ主战坦克还有一些新的改进,包括激光测距与瞄准镜二合一的新型瞄准镜,在炮塔两侧前部安装了抛射式烟幕发射器,在炮塔的外部周围有栅栏式屏蔽。该坦克所装的激光测距仪的性能与69式坦克相同,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的弹道解算器解算距离范围为300~3000m(机枪弹为300~800m),解算弹种为穿甲弹和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和并列机枪弹的解算精度为不大于0.05密位,解算时间不大于1s。带步进电机的坦克炮瞄准镜倍率为3.5×/7×、视界相应为18°/9°、装表方式为自动和手动,自动装表精度不大于0.2密位。 该坦克的变速箱上装有液压助力泵和AK-150空气压缩机,风扇传动作了调整,提高了冷却风扇的转速。主离合器和转向机增加了摩擦片,侧减速器采行星式传动。该坦克热烟幕装置的有效遮蔽长度为200m,烟幕持续时间为2~4min,施放装置连续工作时间为10min,燃油平均消耗量为10L/min。 该坦克的三防装置以自动控制密闭的战斗乘员舱和过滤通风建立超压的集体防护为主,以乘员个人防护器材为辆。该坦克两侧装有8mm厚夹布橡胶板的屏蔽裙板。 该坦克自动灭火器灭火方式为全自动和半自动,感受火警时间为3~5s,灭火瓶数量3个,灭火时间使用1瓶为10~15s,使用3瓶为30~35s。    2.69-ⅡB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主战坦克基础上研制而成的,1982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该坦克装有2部电台(889型电台和892型电台各1部),炮塔外设有双天线,一根是2.8m(2节)杆状天线,另一根为4m(4节)杆状天线。在车尾外部装备了由汽油发电机组、换能器和延伸电缆组成的辅助电源。该坦克不仅可在行进间用于联络指挥作战,还可在隐蔽情况下利用汽油发电机组和延伸电缆在地面进行作战指挥。由于增装1部电台,炮塔内的炮弹减少2发,炮塔后部可增装桅杆天线1根。其余技术装备和作战性能与69-Ⅱ主战坦克相同。 汽油发电机组由2.2kW(3马力)的单缸汽油机和1kW单相自激交流发电机组成。换能器由变压器和单相桥式全波整流器等组成;可将汽油机发电机组发出的230V、50Hz的单相交流电经变压整流后供车上电台或蓄电池用。 为避免2部电台共车工作时互相干扰,设置了滤波装置。    3.69-ⅡC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B指挥坦克基础上将892型电台更换为889型电台,即装有2部889型电台,炮塔外设双天线,2根天线均为2.8m(3节)杆状天线,其余性能和69-ⅡB式指挥坦克相同。该坦克于1982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    4.69-ⅡC1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C式指挥坦克基础上采用天线共用器,将2根天线合并为1根3.3m(2节)宽带天线,由2部889型电台共用1根天线。 该坦克1983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 该坦克的其余技术装备和作战性能与69-Ⅱ式主战坦克相同。    5.69-3(79式)主战坦克 该坦克是在59-Ⅱ中型坦克和69-Ⅱ主战坦克基础上于1982年发展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它装有带热护套的105mm线膛炮、安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二代微光夜视夜瞄装置及VRC-8000型电台和VIC-1型车内通话器。底盘部分的性能和结构与69-Ⅱ主战坦克相当。 该坦克后来有所发展,火控系统增装了热像仪,炮控系统采用了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还增装了车长超越射击装置。在炮塔前部两侧焊装了烟幕弹发射器支架,在炮塔周围增装了栅栏式屏蔽。 6.653中型坦克抢救车 该抢救车是69-Ⅱ主战坦克的变型车,由69-Ⅱ主战坦克去掉炮塔,在底盘上安装绞盘、液压起吊架和驻锄等设计而成 ,用于对战斗损伤、淤陷以及失去自行能力的装甲车辆实施抢救、牵引后送及换件修理等技术保障任务,必要时也可为主战坦克构筑掩体与开辟道路。1982年开始生产,1983年通过技术鉴定,产品代号为WZ653,通常称为653中型坦克抢救车。该车机动性好,具有较高的装甲防护、抢救与拖救作业效能,适宜于在野外条件下使用,车上配有照明装置和驾驶员夜视仪,能在夜间作业。车首为操纵舱,驾驶员位于车首左侧,绞盘安装在车体中部,绞盘纲丝绳经车体首上装甲板,向前伸出车外,以实施拖救作业。动力-传动装置仍位于车体后部,与基型车69-Ⅱ主战坦克布置相同。驻锄安装在车首,由液压装置操纵起落,拖救时起支撑作用,最大支撑力687kN(70000kgf);修整地形及构筑掩体时起推土铲作用,最大铲土深度不小于200mm。车尾焊有刚性牵引钩,刚性牵引架平时固定在操纵舱的左侧装甲板外边。刚性牵引装置用于对失去操纵能力的坦克进行刚性牵引。起吊装置安装于车体上部,由液压系统控制,吊臂有2节,可以伸缩和作360°旋转,标定起吊重量为10t。车尾外部装有1挺12.7mm高射机枪,可用以对付低空敌机和地面目标。通信系统与69-Ⅱ主战坦克相同,另外配有103m车内外通话导线,拖救时乘员能用车内通话器同外部进行联系。    7. 84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在653中型坦克抢救车基础上利用69-3(79式)主战坦克底盘研制而成,改进后的抢救车于1984年正式定型并装备中国部队,其代号为WZ653A,正式名称为84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T-72主战坦克   性能数据   型号             T-72   乘员             3 人   战斗全重           41000kg   单位功率           14kW/t   单位压力           81.4kPa   车长   炮向前           9.445m   炮向后           9.275m   车体长            6.410m   车宽   带裙板           3.520m   不带裙板          3.380m   车高(至炮塔顶)        2.190m   火线高            1.645m   车底距地高          0.470m   履带宽            580mm   履带着地长          4.250m   公路最大速度         60km/h   越野平均速度         35~45km/h   燃料储备           1600L   公路最大行程         460km   涉水深(无准备)        1.2m   潜渡深            5m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40%   攀垂直墙高          0.8m   越壕宽            2.7m   最小转向半径         1.76m   发动机   型号            B-46   类型            12V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   功率/转速          57kW/20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            行星机械式双侧变速箱   前进档/倒档数        7/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和制动(一或倒档)   低速侧变速箱降档(二~七档)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25mm/2A46/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ПКТ/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12.7mm/HCBT/机枪/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5+7具   热烟幕            有   弹药基数   炮弹            39发   7.62mm机枪弹        3000发   12.7mm机枪弹        500发   穿甲弹初速          1800m/s   射速             8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范围   炮向前           -6°~+13°   炮向后           -3°~+16°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车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КН-3   炮长昼间瞄准镜型号      ТПД-2   夜间瞄准镜型号        ТПН1-49-23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   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复合/204mm/22°/钢、非金属材料   前下           均质/80mm/30°/钢   侧部           均质/前80mm/90°/钢   后70mm/90°/钢   顶部           均质/前30mm/1°30′/钢   后20mm/1°30′/钢   底部           均质/20mm/0°/钢   炮塔   正面           均质/约400mm/60°/钢   均质/80mm/30°/钢   顶部           有   灭火装置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无   发电机电压/功率/型号     28V/10kW/СГ-10-1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型号   4个/12V/140Ah/6-CT-140P 中国79式主战坦克 中国79式主战坦克 中国79式主战坦克   79式坦克是我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主战坦克。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西方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技术。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穿甲能力相当优秀,测试表明,它可以击穿两辆并排摆放的59式坦克。我国为69式坦克安装了105毫米线膛炮,并引进英国马可尼公司的火控技术,在69Ⅱ式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研制成79式。1984年,79式坦克参加了国庆大阅兵,受到世界瞩目。   该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8吨,长6米,宽3.3米,高2.5米,最大公路行驶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30千米,越壕宽2.7米,过垂直墙高0.8米。乘员为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装填手。其总体布置与59式、69式、69Ⅱ式坦克基本相同,内部布置从前至后为驾驶室、战斗室、动力室。和69式相比,从外部看,79式坦克的火炮带热护套,炮膛抽烟装置在身管的中部偏后,车体两侧装有侧裙板,其上开有便于登车的踏孔,车体前部的伪装灯和大灯由2个增加到4个(每侧2个)。   79式坦克的105毫米线膛炮威力大,精度高,身管寿命长且更换方便。配用的弹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身管热护套由薄铝板、硅橡胶带及卡箍组成,可减小冷热不均造成的身管弯曲,提高火炮命中率。该坦克还安装了带计算机的简易火控系统,系统反应时间不超过10秒。炮长配装了微光夜视瞄准镜,车长配装了微光夜视观察镜,驾驶员配装了微光夜视仪。微光夜视装置为第二代被动式夜视仪器,提高了坦克的夜战能力。   在防护方面,以结构防护为主,车体两侧安装了裙板,提高了对破甲弹的防护力。增装了集体防护系统和自动抑爆灭火系统。集体防护系统的探测器探测到γ射线或毒剂时,能立即输出信号,并自动关闭坦克上的所有门窗,增压风扇开始工作,使车内形成超压,阻止污染空气进入车内;自动抑爆灭火系统能够在10毫秒内探测出火源,并能在60毫秒内扑灭火点,避免“二次杀伤效应”发生,提高了坦克特种防护能力。该坦克还可利用发动机排气管中喷射柴油的办法,形成浓厚的热烟幕,也可以在炮塔上挂装烟幕弹发射筒来施放烟幕,提高了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80式主战坦克 性能数据 型号      80      80-1     80-Ⅱ     85-Ⅱ 乘员      4人      4人      4人      4人 战斗全重    38000kg   38000kg    38000kg    39500kg 单位功率    14.1kW/t   14.1kW/t   14.9kW/t   14.1kW/t 车长(炮向前) 9.328m    9.328m    9.336m    8.975m     (炮向后) 8.597m    8.597m    8.605m    8.677m 车体长     6.325m    6.325m    6.325m    6.460m 车宽(带裙板) 3.372m    3.372m    3.372m    3.372m     (不带裙板)3.352m    3.352m    3.352m    3.352m 车高(全高)  2.860m    2.860m    2.860m    2.790m    (至炮塔顶) 2.290m    2.290m    2.290m    2.290m 履带宽(金属) 580mm     580mm    580mm     580mm   (橡胶)  580mm     580mm    580mm     580mm 公路最大速度  57km/h     57km/h   57km/h     57km/h 越野平均速度(公路)         40km/h     40km/h   40km/h     40km/h   (土路)  32km/h     32km/h   32km/h     32km/h 公路最大行程  500km     500km    500km     500km 涉水深     1.4m      1.4m    1.4m      1.4m 潜水深     5m       5m     5m       5m 爬坡度     60%      61%     61%      61% 侧倾坡度    58%      58%     58%      58% 攀垂直墙高   0.8m     0.8m     0.8m     0.8m 越壕宽     2.7m     2.7m     2.7m     2.7m   80式主战坦克Type 80MBT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研制。   80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继59式、69式坦克以后的第二代新型主战坦克,其火力、机动、防护性能比第一代坦克有大幅度提高。   该坦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涡轮增压大功率发动机、新型105mm线膛炮、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微光夜视、摩擦式减振器、不等刚度扭杆悬挂、大行程小直径负重轮及披挂式复合装甲等。   该坦克从1974年着手新部件的研制,1980年开始整车研制,1981~1987年共研制样车12辆,累计行驶里程近100000km,其中包括国家定型试验累计50000km以上,经历了严寒、湿热、高原、沙漠等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严格考核。试验证明该坦克具有强大的火力、灵活的机动性和坚固的防护力,完全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使用要求。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该坦克在总体布置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布置形式,坦克前部为驾驶舱,中部为战斗舱,后部为动力传动舱。驾驶舱位于车辆的左前侧,驾驶员盲区较小,便于观察。在驾驶舱内安装有供驾驶员驾驶车辆用的操纵装置、观察装置、检测装置、指示装置以及驾驶椅。 操纵装置有油门操纵装置、机油泵起动按钮、起动电机起动按钮、空气瓶开关、燃油系统放气开关、手摇柴油泵等。这些装置及开关根据人机工程要求得到合理的布局,使得操作方便、舒适。观察装置在驾驶员的前方,布置有观察镜。在气候合适的白天行军或训练时,可以打开驾驶窗盖将驾驶椅调到较高位置上开窗驾驶。当有风沙或寒冷阴雨时,可把档风罩装上。当投入战斗需关窗驾驶时,白天可利用安装在驾驶员前部的2个84式坦克观察镜观察,夜间可更换为微光驾驶仪。 检测装置有发动机油温表、水温表、油压表、排气温度表、液压油油压表、电流表、电压表、摩托小时计、时钟、航向仪、发动机转速表和里程表等。指示装置有炮位指示灯、空气滤清器阻力指示器、油量指示器、防原子自动报警剂量仪等。 驾驶椅为前后、高低有级可调式,靠背也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前后调节,这样可满足开窗、闭窗以及不同身材驾驶员的需要。除上述装置外,驾驶舱内还放置有三防保护面具、饮水壶、电路保护装置等。 在驾驶舱右侧安装有前组油箱、弹架油箱、蓄电池室及弹药等。 战斗舱位于坦克的中部,它包括了车体中段和炮塔体构成的全部空间。在战斗舱内主要安装有武器系统(包括主要武器、弹药、火控系统、辅助武器)、通信设备及灭火抑爆系统等。 车工位于炮塔左侧可360°旋转的指挥塔下方,炮长位于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炮塔的右侧。 动力传动舱位于坦克后部,舱内主要安装有推进系统,主要部件有发动机、弹性联轴节、传动箱、主离合器、变速箱、行星转向机、制动器及侧传动。这些部件均布置在动力传动舱前部和下部,传动装置上面是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各大部件是分别安装后通过联接装置构成一体的,这种组装形式有利于维修保养。一般情况下通过可掀起的油、水散热器,乘员可以接近各大部件,以便进行检查和维修。为了更换部件,可将动力传动舱上顶甲板拆下。动力装置进气系统中的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榆出端的右侧翼子板上。常温或高温下通过顶盖上的时气口进气,天气寒冷时,可以通过动力舱内进气。只需打开空气滤清器上方顶盖即可方便地进行维修保养。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主要武器是1门83式105mm线膛炮,俯仰范围为-5°~+18°,可360°旋转,在身管上装有的热护套可保护身乏因受热不均而变形弯曲,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该炮身管采用了可由防盾口向前抽出的结构,这对战时抢修具有重要意义。该炮全重1950kg,身管采用自紧工艺,可发射中国制造的弹药,也可发射北约的105mm坦克炮弹。 2.弹药该炮配备的弹药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破甲弹(HEAT)和碎甲弹(HESH),初速分别为1455、1173.5和731.5m/s,最大射程分别为6000、8200和9500m,千米立靶精度分别为0.2m×0.2m、0.23m×0.23m和0.2m×0.2m。射速为7发/min。 炮弹安置为前组油箱弹架19发,中组弹架18发,右侧甲板4发,左侧甲板1发,炮塔内2发,总共44发。 3.辅助武器 在装填手门上安装1挺12.7mm高射机枪,弹药为500发,射速70发/min,初速825m/s,有效射程1600m,表尺射程3300m。 在火炮右侧同轴安装1挺7.62mm并列机枪,弹药基数为2250发,分9箱配置在坦克内外,射速350发/min,初速865m/s,有效射程1000m。 4.火控系统 火控系统主要由带光点注入的炮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火控计算机及控制面板、光点电源、光点驱动器、目标角速度传感器和炮耳轴倾斜传感器以及双向复合控制稳定器等部件组成。观瞄仪器包括炮长夜间微光瞄准镜、车长指挥观察镜、炮上固定式潜望镜、装填手用潜望镜各1具。此外还装有供车长周视观察的4个固定式观察镜。该火控系统的工作程序是:当炮长发现目标后,利用操纵台使光点注入式炮长瞄准镜中的分划大箭头对准目标中心(即第一次瞄准)。当大箭头压住目标中心时,按下测距按钮并对目标进行跟踪,约跟踪2s左右松开测距按钮,即发射激光进行测距,炮长瞄准镜视场中便出现目标距离数字指示和代表提前量的光点;与此同时火炮也自动赋予提高量。待火炮稳定后,利用操纵台使视场中的光点压向目标中心(即精瞄),一旦对准目标中心,炮长便可进行射击。该系统由于计算机修正了影响射击精度的诸因素,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射击命中率。在战斗条件下,在1750m距离内(目标面积2.3m×2.3m)静止对运动目标和在1850m距离内(目标面积2.3m ×2.3m)静止对固定目标射击,首发命中率都不低于50%。系统反应时间为静对静不大于7s,静对动不大于10s。 光点注入式瞄准镜为单目望远式,有7×和3.5×两个放大倍率,视场分别为9°和18°,测距范围为200~8000m,测距精度±10m。来自激光测距仪、高低角速度传感器、方位角速度传感器和炮耳轴倾斜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气温、药温、横风、初速降和综合修正等参数由人工输入计算机,射击距离也可由人工输入。计算机解算距离为200~3000m,解算精度为±0.1密位。炮控系统具有手动或机动两种操作方式,高低向和水平向稳定器均采用复合控制。因此稳定精度较高,低速性能好。水平向稳定精度±2.5密位,高低向稳定精度±1密位。高低向瞄准速度为0.05°~4.5°/s,水平向瞄准速度为0.7°~20°/s,车长超越调炮速度为0.09°~20°/s。   三、推进系统 发动机为12150ZL型V型12缸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标定功率537kW(730马力),标定转速2000r/min,燃油消耗率为238g/kW·h(175g/马力·h)。 传动装置中的传动箱为直齿轮式,变速箱为机械固定轴式,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转向机构为二级行星式,侧传动为单对直齿轮减速器,制动器为带式。主离合器和转向机的操纵为机械液压助力式,这咱机构可保证一旦液压系统失灵能够立即转换成机械操纵。 行动装置采用不等刚性扭杆加摩擦减振器的复合式悬挂,每侧有6个负笪轮,3个托边轮。采用单销式金属履带,也可配备挂胶式履带。   四、防护系统 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首上甲板与水平面夹角设计成22°,增大了甲板的水平厚度。可在首上甲板上披挂复合装甲,以加强正面防护能力。车体两侧增加了屏蔽裙板,能有效地防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攻击。炮塔为铸造件,外形低矮,流线形好,正面装甲防护力较强,在炮塔四周增加了栅栏屏蔽,增大了防破甲弹的能力。 炮塔外部装有76mm烟幕弹发射器2×4具,抛射距离为100m,齐射时能形成弧度为120°、正面总长度为120~150m的烟幕,烟幕持续时间可达2min。坦克外表涂有防红外迷彩漆,内部还装有三防装置和灭火抑爆系统,所有这些都把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五、其他设备 车内安装有功率为6kW的三相交流硅整流式发电机和4个6-TKA-180型低温起动型蓄电池。里备有全套潜渡装置,包括密封进排气窗用的布盖、进气筒、排气单向阀、航向仪、排水泵及呼吸救生器等。潜水前单车准备时间为20~30min,潜水深5m,潜水距离600m,潜渡后可立即投入战斗。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该坦克是中国第二代主战坦克的基型车,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将耿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在设计定型之后,又研制了一系列新的车型,如80-1主战坦克、80-Ⅱ主战坦克等,使80式主战坦克成为一个车族。   1.80-1主战坦克 该坦克保留了80式主战坦克的推进系统和防护系统,主要改进了火控系统、观瞄装置和三防装置。 在火控系统中将80式的光点注入式简易火控系统改成了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把昼夜瞄准和测距三者合为一体,使得坦克在昼夜均能使用该系统对静止或运动目标进行射击;具有较完备的自检能力,能及时显示系统出现的故障;瞄准线与火炮轴线采用电同步,传递精度高。观瞄系统中夜视夜瞄镜均由一代微光改为二代微光。 三防装置除保留80式主战坦克个体防护装置外,还增加了增压风扇、滤毒罐等集体三防装置。   2.80-Ⅱ主战坦克 该坦克继承了80式主战坦克的基本结构,主要改进了观瞄系统,增设了较多的特种设备,其改动部分包括: (1)在变速箱上安装了空气压缩机,实现了对高压空气系统的不断充气,保证发动机空气起动系统的可靠工作。 (2)增加了吹洗装置。在野外条件下,驾驶员的观察镜往往会被尘、泥遮盖,以致失去观察能力。因此在驾驶员观察镜处增设了吹洗装置,保证了镜面的清晰度并为维修保养提供了方便。 (3)增加了热烟幕装置,使得该车具备2套烟幕系统。热烟幕有效长度为200m,烟幕持续时间为2~4min,施放系统工作时间长10min,燃油消耗量为10L/min。 (4)三防装置改成了集体防护式,由自动关闭机、防原子自动报警剂量仪、防化学毒气自动报警器、增压风扇、滤毒罐、继电控制盒等组成。该装置在接受到γ射线或毒剂后,能自动、快速报警,并自动关闭各个孔洞进行密封,输入的空气被滤清并在战斗舱形成超压,有效地保护车内乘员免受原子、化学和毒气的侵袭。 (5)观瞄系统的夜视夜瞄镜均采用二代微光管,大大提高了观瞄能力。 (6)通信设备采用了带保密机的VRC-83电台及配套的车内通话器。 (7)在乘员处增设了电风扇,提高了乘员的舒适性。 该坦克的研制成功,使80系列坦克性能更加完备,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3.85-Ⅱ主战坦克 在80-Ⅱ主战坦克的基础上更换了新的传动装置,并装备了新型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和新的加长身管105mm火炮,从而形成了85-Ⅱ型。新的传动装置为液压换档的行星变速箱,转向操纵改成方向盘式。 该坦克在发动机功率和火炮威力上均有加强,在发动机辅助系统方面也作了相应改变。火控系统为稳像式,可实现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该坦克的研制成功,全面提高了80系列坦克的性能,使中国主战坦克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85-III型主战坦克 85-III型主战坦克是北方工业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它承袭了85-IIM主战坦克的优长,在防护能力,机动性能和火控系统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更加适于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要求。    国产85-III型主战坦克安装了新型动力装置,战斗全重42.5吨,发动机功率735千瓦(1000马力).其单位功率已由国产80式坦克的14.1千瓦/吨提高到17.3千瓦/吨,国产85-III型主战坦克的这一指标已接近德国的"豹-2"坦克(20千瓦/吨)和美国的M1A1坦克(19.6千瓦/吨),并且比英国的"挑战者"(14.4千瓦/吨)和俄罗斯的T-80(14.1千瓦/吨)要高。其公路最大速度大65公里/小时。   国产85-III型主战坦克的传动部分也做了较大改进,采用液压控制和行星齿轮箱,使操作能力进一步改善.驾驶员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3种方式操作。国产85-III型主战坦克采用整装式动力装置,便于维修。在战场上,可以在40分钟内拆装完毕。 国产85-III型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为一门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聚能装药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的初速为1730米/秒,发射速度8发/分。由于采用自动装弹机,乘员仅有3人,弹药携带量由85坦克的40发增加到42发。该坦克的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同轴机枪和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国产85-III型主战坦克采用稳像式火控系统,这种火控系统使坦克具备了在行进间射击运动目标的能力,并具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而且反映时间短.此外,采用适应夜战的第二代激光夜视仪,使坦克的夜战能力得以提高。 国产85-III型主战坦克外形低矮,高度只有2200毫米,比德国的"豹2"(2480毫米),美国的M1A1(2885毫米),日本的90式(2300毫米)等坦克的车身都要低. 炮塔前部和车体前部可挂复合装甲块.该坦克装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并有三防和灭火抑报爆装置,可使坦克在被击中后的60毫秒内扑灭车内的火焰。 90-II主战坦克 90-II主战坦克是北方公司为满足现代作战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全新式坦克。该坦克集中了许多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的主要优点,大量采用了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因而其使用性能优越,设计新颖,操作和维修简单。    90-II坦克重量相对较轻(小于48吨),火力强,机动性好,总体尺寸为7X3.4X2米长X宽X高),最大公路行驶速度大于6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大于400千米,最大爬坡度60%,越壕宽3米和过垂直墙高0.85米。   90-II的火力世界第一。 威力强大的125毫米滑膛炮结构紧凑、性能优越,可配用多种先进的炮弹,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前者具有极高的炮口速度和装甲穿透效能。这种强大的武器是受一个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支持的,该火担系统包括稳定式测距瞄准具、火控计算机、控制操纵板、激光功率测量仪(告警器)、控制箱、步进电机驱动装置、横风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和其他辅助设备。该系统可对付昼、夜移动的目标,而且操作程序简单,反应时间缩短,使坦克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提高。    该坦克的机动性好,由一个8缸、4冲程,水冷,涡轮增压中冷式12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的特点是可靠性好,油耗低,它与一个液力机械换裆的变速箱连接,有4个前进档,2个倒档。该坦克的功率重量比(吨马力)是25马力/吨。      坦克的防护能力在正面弧形处得到特殊加强,炮塔前方和倾斜的前装甲板上挂有复合装甲块。这些可快速撤掉或安装,这是满足使用要求和适应反坦克威胁的发展所必须的。     作为对坦克防护的完善,坦克内有一个防中子内衬层和自动灭火及抑爆系统。另外,该坦克外部涂有防红外漆。这些新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坦克的整体生存能力。90-II维修方便,动力装置可整体吊装,这有效地缩短了主要维修或修理工作的时间。 德国陆军装备的豹IIA6主战坦克 豹IIA6主战坦克炮塔前加装的复合式装甲模块特写   这种坦克是“豹2”家族的最新成员,它突出特点是对地雷的防护能力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豹2”坦克是德国第三代主战坦克,1979年开始装备德国陆军,并先后成为荷兰、瑞典、瑞士、挪威、希腊等国陆军的主战坦克。它有乘员4人,战斗全重约55吨,最大行程550公里。“豹2”是世界上火力最强的坦克之一,它装备1门120毫米口径滑膛炮,1挺7.62毫米机枪,1挺7.62毫米的防空机枪,此外还有16具烟幕放射器(炮塔两侧各8具)。同时,“豹2”防护能力也不弱。它通身采用第三代复合式装甲,炮塔正面和背面还外加装甲模块,可以挡住多发破甲弹的打击,履带处另外安有镶嵌式装甲,此外“豹2”还装备着防核生化系统。   但是,“豹2”最重要和最新的改进还要属防地雷能力的大幅提高。波黑战争以后,德国陆军参与了巴尔干地区的维和任务,那里埋设的新型反坦克地雷给“豹2”造成了一定损失。于是由德国、瑞士、荷兰、瑞典和挪威五国专家组成的小组开始为它研制防雷组件。这些组件包括安装在坦克底板下的附加被动装甲,新型车体逃离舱口,改进的驾驶员、车长、炮手和装填手座椅等;此外,车辆底部的弹药储存区也被腾空,使坦克乘员不再担心自己“坐在火药桶上”了。今年7月,德国和瑞典陆军分别获得了15辆和10辆这种防雷的“豹2”,它们可以在雷区灵活地穿梭行动,而不必担心地雷炸断履带或者炸毁装甲引爆弹药。许多军事专家认为,目前大多数坦克进攻时,都需要工兵提前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雷区,或者有排雷车辆伴随负责清理道路上的障碍,新“豹2”的服役将有可能改变这一传统作战模式和编组,从而大大提高地面装甲力量的攻击速度。 豹-II主战坦克   豹1主战坦克刚一投产,波尔舍(Porsche)公司就获得了一项进一步发展豹1坦克的,以提高该坦克的战斗效能。1967年该合同期满时恰逢联邦德国与美国已经在联合研制MBT-70坦克,联合发展计划不允许任何一国从事自己的坦克发展。然而,联邦德国为豹1坦克研制了提高性能的新部件,其中一些部件为研制新坦克创造了条件。   1968年,克劳斯·玛菲公司获得了一项价值2500万联邦德国马克的合同,制造2辆新坦克样车。这种新坦克与后来的生产型豹1A3/豹1A4坦克相似,装有改进型火控系统、不同的稳定装置、新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还装有1门105mm线膛坦克炮、1挺7.62mm并列机枪和1挺7.62mm高射机枪。 1969年,当联邦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0坦克还停留在样车发展阶段时,联邦德国便利用MBT-70坦克部件发展了一种牡野猪(Eber)试验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了2辆样车。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一种叫做野猪(Keiler)的新型试验坦克。 1970年MBT-70坦克计划告吹,联邦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   1972~1974年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所有样车均装有MBT-70坦克的伦克(Renk)公司传动装置和MTU公司的柴油机。 10辆样车装有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的105mm线膛炮,其余样车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2辆底盘车装有液气悬挂装置,但最终被采用的是带有摩擦减振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样车上装有各种
/
本文档为【陆军坦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