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2011-11-04 10页 doc 27KB 1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0996

暂无简介

举报
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论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 软件工程 姓名 尹云鑫 学号 20101120147 序号 21 摘要:通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研究,指出其思想产生根源在于资源的短缺性。从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来看,唯有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日益信息化、知识化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用全新的视野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关键词:生态环境 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但生态环境却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环境的恶化,资源的...
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论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 软件工程 姓名 尹云鑫 学号 20101120147 序号 21 摘要:通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研究,指出其思想产生根源在于资源的短缺性。从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来看,唯有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日益信息化、知识化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用全新的视野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关键词:生态环境 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但生态环境却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不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最主要因素,而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围绕着“增长极限论”而展开的大争论,导致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它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积极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在农村更是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抗洪救灾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务恐怕已超过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标持续性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的整体变革。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来实行,只有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保护环境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的不断崛起与不断强大。对我国来说,为保护资源而保护资源。为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的做法并不可取,其结果只能是经济的缓慢发展。要达到持续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出路只有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融入开放的全球经济大系统中,以全球的价值观来衡量、比较、规划,突破区域固有的界限,逐步使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共同构成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 三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 可持续发展观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宣言》,1981年莱斯特·R·布朗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年布仑特兰德的《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首脑会议”的(21世纪议程》,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如果不是持守偏见,现今的人们会发现,在“人口和资源总鼍大国、人均资源小国”这一基本国情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接受,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作的努力,都尽其可能地赶上了世界的步伐,并已逐渐步入了世界的前列。 1 改革前30年,建设带来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工作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大建设带来一定的环境破坏。旧中国饱受列强蚕食战痕累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地到处是被推崇的“浓烟滚滚”、“移山填海”等建设场面。在初步建立起工业体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问题,经济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问题开始凸现出来。70年代初,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迈开步伐。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中国政府受日本和国内“公害”的影响,开始关注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1972年中国参加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并提出了保护环境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197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环保方面的会议,并开始在各省、区建立“三废”治理办公室,并在1974年5月成立了国家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通过制定政策、行政法规和等控制环境污染。1975年,中国提出环境污染问题“五年控制、十年基本解决”的目标。这一阶段,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迈开了坚定的步伐。2.20世纪70年代末一2l世纪初,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阶段。1978年底,中央批准国务院环保小组的《环保工作汇报要点》,指出“绝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弯路”,这是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对环保工作作出的指示。1979年9月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标志环境保护工作开始步入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制化轨道。1981--1985年的“六五”计划,第一次纳入了环境保护的内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83年底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转折点,会议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制定了世纪末的环保战略目标。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把环保五年计划第一次单独成章。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保会 议提出要“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至1989年1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已逐步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等8项制度,并在环保机构设置和环境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中国公布《中国环境保护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提出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⑨。1995年,《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发布。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在进一步强调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基础上,确立了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1999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为贯彻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部署,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的环保工作方向。2003年初第五次全国环保会议要求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同发展生产力同样重要的位置,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路子。在2003年3月的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发展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受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至此中国政府共颁布了800余项国家环保标准,设立全国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3 200多个,各级环境检察执法机构3 800多个,并已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门类基本齐全的环保产业体系。 四、中国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立与人口发展相协调的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体制 回顾中国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利用开发可见,我们并非缺少宏观管理的理念,而是亟待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利用的宏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势在必行。总体规划是政府对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确保资源与人口规模相协调的呵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尽快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管理机制,是实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障。 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如前所述,经济长期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源的“代价过大”,即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消耗甚至“掠夺”式开发之上的。我们所熟知的数据是,中国资源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可见中国GDP因高消耗高污染而“缩水”。照此模式发展,2020年人均翻两番的目标将难以达到。因此,促进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拼资源”向主要依靠“提效率”的转变,势在必行。为此,依靠科技进步对提高资源生产率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就成为中国在资源呵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3.走节约与开发并举的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 倡导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国本来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在中国却也看到一些“怪”现象,如作为~个产业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部门发育迟缓,发展严重滞后,且公众节约资源的意识普遍不高。中国废钢铁的回收利用率是45%,废铜是30%,废橡胶是40%,而在发达国家均逾90%。因此,倡导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科技攻关开发新的资源能源(如加速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等),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再生资源产业等,均为中国资源叮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4.坚定不移地走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的增长方式,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两个方面下工夫。一般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在40%左右,一般发达国家60%_70%,日本、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80%q0%,而中国距40%还有一些时日。根据国际上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中国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尽快从重化工业阶段向高度开放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阶段过渡,从资源能源密集型向依靠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样就要求大力提高第一和第三次产业的技术构成和劳动生产率,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效益”要求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资源一生产一资源再生”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生产和消费做到“资源最小化,废物资源化,排放无害化”。 5 .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和市场调节的力度传统的经济利益导向,生产成本的“内部性”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和公共资源的“外部性”利益形成脱钩局面,加上偏离可持续发展的极端掠夺,以及经济过程中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的不合理运作@(如地方保护主义和一些领导干部落后的政绩观)等等,诸多因素都是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制度性原因。因此必须做到通过立法、制定政策、精细规划,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行为从宏观一卜进行调控和监督管理,并彻底扭转环境违法成本过低的局面。 6.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和建设环境友好型 社会应该指出,中国环境形势的严峻程度将不可避免地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而加深。这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自觉,包括生态平衡意识和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意识,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集科学发展意识、适度人口意识、人均资源意识、环境承载意识、绿色消费意识等为一体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非是短时期内所能及的。然而,中国的人口与生态环境现实又显得如此的紧迫。环境保护作为社会性很强的事业,需要广大公众科学合理的社会消费行为和经济责任上的敢于担当。十七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使命,不能仅靠政府的努力,根本的还是要靠中国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保尔·A·萨谬尔森等.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康晓光.现实主义的环境与发展观.东方,1995(2) [3]车美萍.可持续发展理论浅析.生态经济,1999(3) [4]杨文进.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两个转变的必然性.生态经济。1997(4) 、 [5]刘恩华.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客体依据与深层逻辑.生态经济。1999(2) [6]刘宇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可持续性评估[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5) [7]赫尔曼·E 戴利;诸大健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 2001
/
本文档为【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