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9.细胞核.

2011-11-06 50页 ppt 10M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6000

暂无简介

举报
9.细胞核.null第九章第九章细胞核null形状及位置: 数目:通常一个细胞1个核;成熟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0个);肝细胞、心肌细胞(1-2个);破骨细胞(6-50个) 结构: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功能: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null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染色质 染色体 核仁第一节 核被摸与核孔复合体第一节 核被摸与核孔复合体一、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 外核膜: 外核膜胞质面常附有核糖体,并与rER相连, 外核膜上附着10nm的中间纤维。 内核膜: 内表面有一层致...
9.细胞核.
null第九章第九章细胞核null形状及位置: 数目:通常一个细胞1个核;成熟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0个);肝细胞、心肌细胞(1-2个);破骨细胞(6-50个) 结构: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功能: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null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染色质 染色体 核仁第一节 核被摸与核孔复合体第一节 核被摸与核孔复合体一、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 外核膜: 外核膜胞质面常附有核糖体,并与rER相连, 外核膜上附着10nm的中间纤维。 内核膜: 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核纤层 内膜上有一些特有的蛋白成分,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LBR)null核被膜结构示意图null3. 核纤层(nuclear lamina): 内表面网络状纤维蛋白质 由核纤肽和中间丝构成 功能:保持核的形态;参与染色质及核膜的组装 4. 核周间隙:与内质网相通。 核孔(nuclear pore): 内外核膜的融合处 核孔上镶嵌着核孔复合体 null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核被膜结构示意图核被膜结构示意图二、核孔复合体(NPC)二、核孔复合体(NPC)1. 位置:内外核膜融合的区域 2. 数目:哺乳动物细胞平均有3000个核孔。 细胞核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 3.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null 主要包括4部分: ①胞质环,环上有8条纤维伸向胞质; ②核质环,上面伸出8条纤维,纤维端部与端环相连,构成笼子状的结构; ③栓/转运器,核孔中央的一个栓状的中央颗粒; ④辐:核孔边缘伸向核孔中央的突出物。转运器胞质环核质环辐null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4. 主要成分4. 主要成分 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推测有100余种不同的多肽。Gp210:结构性跨膜蛋白。 p62:功能性的核孔蛋白,可能直接参与核质交换。 5. 核孔复合体的功能 5. 核孔复合体的功能 核孔复合体是双功能(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双向性(入核和出核)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 (1)被动运输(1)被动运输核孔有效直径10nm左右; 扩散速度与分子量成反比; D<5×103的可自由进入; D >60×103的球蛋白不能进入。(2)主动运输(2)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选择性: 对运输颗粒大小的限制,功能直径10-20nm; 主动运输是信号识别和载体介导的过程,需要ATP; 具有双向性。 null核输入与核输出(3)亲核蛋白的入核机制(3)亲核蛋白的入核机制亲核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进入细胞核内 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 包括驻留性的(组蛋白、核纤层蛋白)和穿梭性的(importins)null爪蟾卵母细胞核质蛋白注射实验null核定位信号(NLS): NLS是存在于亲核蛋白内的短的氨基酸序列片段,富含碱性氨基酸残基。能指导亲核蛋白完成核输入,且入核后不被切除。 亲核蛋白的入核机制 亲核蛋白的入核机制 协助因子: importin α (核输入受体α亚基) importin β (核输入受体β亚基) Ran(GTP结合蛋白) 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过程(图10-6) 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过程(图10-6)①亲核蛋白与NLS受体imporin α、β形成转运复合物; ②复合物与NPC胞质环上的纤维结合; ③纤维向核弯曲, NPC构象发生改变,转运复合物从胞质面被转移到核质面; ④转运复合物与Ran-GTP结合,导致复合物解离,亲核蛋白释放 ⑤受体的亚基与结合的Ran返回胞质,Ran-GTP水解并与imporinβ解离, Ran-GDP返回核内再转换成Ran-GTP状态。(4)RNA的出核(4)RNA的出核rRNA分子:以RNP的形式离开细胞核; 5s rRNA与 tRNA:核输出由蛋白质介导; hnRNA:在核内进行5’端加帽和3’端附加多聚A 序列以及剪接等加工过程,然后形成 成熟的mRNA出核。null核输出信号 (Nuclear Export Signal,NES): RNA分子的出核转运需要蛋白分子的帮助,这些蛋白因子本身含有出核信号。 入核转运与出核转运之间有某种联系,它们可能需要某些共同的因子。 第二节 染色质第二节 染色质染色质: 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的RNA组成的线状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染色体: 指细胞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形成的棒状结构。是细胞分裂期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染色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 各组分的含量比例为1:1:0.6:0.1; DNA与组蛋白含量比较恒定; 非组蛋白的含量变化较大,RNA含量最少。 (一)染色质DNA(一)染色质DNA基因组与DNA 染色质DNA的类型(二)染色质蛋白质(二)染色质蛋白质负责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组织、复制和阅读。 分2类: 组蛋白(与DNA非特异性结合) 非组蛋白(与DNA特异性结合)1. 组蛋白1. 组蛋白富含带正电荷的精氨酸,赖氨酸,属碱性蛋白质 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共有5种,分为两类: 一类是高度保守的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 另一类是可变的连接组蛋白:H1。 2. 非组蛋白2. 非组蛋白非组蛋白是染色体上与特异DNA序列结合的蛋白质,又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包括DNA和RNA聚合酶、染色体骨架蛋白、基因表达调控蛋白等。 null非组蛋白的特性 ① 含有较多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带负电荷,属 酸性蛋白质; ② 整个细胞周期都进行合成,而组蛋白只在S期合 成,并与DNA复制同步进行; ③ 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识别与结合靠氢键和离 子键; ④ 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 ⑤ 具有多种功能:帮助DNA分子折叠;协助DNA复 制;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 二、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二、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 (一)主要实验证据 1. 温和的方法裂解细胞核,铺展电镜观察,30nm 纤维(螺线管),盐处理后,10nm的串珠结构。 2. 非特异性的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离心和电泳 后,发现大多数DNA片断200bp左右,不完全消 化则大多200、400、600bp等。 null未经处理的染色质自然结构为30nm的纤丝盐处理后解聚的染色质呈彼此连接的直径为10nm的串珠状结构null 3. 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组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发现核小体颗粒是直径11nm、高6nm的扁圆柱体,具有二分对称性。 4. SV40微小染色体分析。DNA为环状,周长1500nm,可形成25个核小体,实际观察到23个,与推断基本一致。 null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直径11nm、高6nmnull(二)核小体的结构要点(二)核小体的结构要点① 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 200bp的DNA超螺旋、 一个组蛋白八聚体核心 和一分子组蛋白H1。null② 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盘状核心颗粒;每个二聚体通过离子键和氢键结合约30bpDNA。 null ③ 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146bp 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null④ 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以连接DNA(linker DNA)相连,典型长度60bp。 ⑤ 组蛋白与DNA是非特异性结合。 ⑥ 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非组蛋白等因素影响。 null核小体null核小体和螺线管nullDNA 与 细 胞 核三、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核小体:DNA螺旋缠绕组蛋白形成核小体,长度压缩 了7倍,形成直径为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 螺线管: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 体,形成外径30nm、内径10nm的螺线管, 长度压缩6倍。 超螺线管: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0.4um的圆 筒状结构,称超螺线管,长度压缩40倍。 染色单体: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染色单体, 直径2-10um,长度压缩5倍。三、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nullnullDNA经过四级螺旋包装形成的染色体结构共压缩了8400倍DNA螺线管超螺线管核小体压缩7倍压缩6倍压缩40倍压缩5倍染色单体四、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四、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一)常染色质 概念: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组成:单一序列DNA和中等重复序列DNA。 特点:是进行活跃转录的部位,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二)异染色质(二)异染色质概念: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 1. 结构异染色质:1. 结构异染色质:概念:除复制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DNA包装比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基本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色质。 特点: ①位于着丝粒区、端粒、次缢痕及染色体臂的某些节段; ②由相对简单、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构成; ③有显著的遗传惰性,不转录也不编码蛋白质; ④在复制行为上表现为晚复制、早聚缩; ⑤在功能上参与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null2. 兼性异染色质: 概念:在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 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 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 变为异染色质。 胚胎细胞含量少,高度特化细胞含量多。 异染色质化是关闭基因的一条途径。 第三节 染色体第三节 染色体同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相对恒定。 性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n表示, 体细胞为2倍体——2n表示 染色体的数目因物种而异。 一、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一、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 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1. 中期染色体的类型:2. 染色体的主要结构2. 染色体的主要结构(1)着丝粒与动粒: 着丝粒(主缢痕):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 起的特殊部位。 动粒: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表层部位的 特殊结构,与动 粒微管相接触,与染色体的移 动有关。null着丝粒含3个结构域: 动粒结构域; 中央结构域; 配对结构域null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着丝粒卫星DNA(2)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2)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位置相对稳定,数目、位置和大小是鉴定染色体个别性的一个显著特征。(3)核仁组织区(NOR)(3)核仁组织区(NOR)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是核糖体RNA基因(5SrRNA基因除外)所在的区域。(4)随体(satellite)(4)随体(satellite)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主体部分相连。(5)端粒(telomere)(5)端粒(telomere)染色体两个端部的特化结构; 通常由富含鸟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DNA组成,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二、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二、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 自主复制DAN序列(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DNA sequence, ARS)、 着丝粒DNA序列(centromere DNA sequence,CEN) 端粒DNA序列(telomere DNA sequence,TEL) 。 1. 自主复制DAN序列(ARS)1. 自主复制DAN序列(ARS)是DNA复制的起点,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含多个复制的起点。 大多数具有一个11-14 bp,富含AT的共有序列。 共有序列上下游200bp的区域是复制所必须的2. 着丝粒DNA序列(CEN)2. 着丝粒DNA序列(CEN)功能是参与形成着丝粒,使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能够准确地分离. 具有两个彼此相邻的核心区,一个是80-90 bp的AT区,另一个是11 bp的保守区。 核心区序列被破坏,功能受阻。 3. 端粒DNA序列(TEL) 3. 端粒DNA序列(TEL) 端粒序列由富含G的短的重复序列串联而成,人的重复序列为GGGTTA。 端粒的重复序列是由端粒酶(telomerase)合成后添加到染色体末端。 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以物种专一的内在RNA为模板,把合成的DNA添加到染色体的3‘端。 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缺乏端粒酶活性,人的生殖细胞和部分干细胞染色体具有端粒酶活性。 端粒起到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 null染色体的三种功能元件第四节 核仁(necleolus)第四节 核仁(necleolus)核仁见于间期的细胞核内,呈圆球形,一般1-2个,也有多达3-5个的。 核仁的数量和大小因细胞种类、细胞所处的时期和功能而异。 核仁在分裂前期消失,分裂末期又重新出现。 核仁的主要功能是转录rRNA和组装核糖体单位。 一、核仁的超微结构一、核仁的超微结构 电镜下可辨认出3个特征性的区域: 纤维中心(fibrillar centers,FC), 致密纤维组分(dense fibrillar component,DFC) 颗粒组分(granular component,GC) 。鼠肝细胞核仁的结构鼠肝细胞核仁的结构1. 纤维中心(FC)1. 纤维中心(FC)是被致密纤维包围的一个或几个低电子密度的圆形结构; 主要成分为rDNA和RNA聚合酶Ⅰ; FC中的染色质不形成核小体结构。2. 致密纤维组分(DFC)2. 致密纤维组分(DFC)呈环形或半月形包围FC,由致密的纤维构成; 是新合成的RNP(指结合蛋白质的rRNA); 转录主要发生在FC与DFC的交界处。3. 颗粒组分(GC)3. 颗粒组分(GC)由直径15-20 nm的核糖核蛋白(RNP)颗粒构成; 是正在加工、成熟的核糖体亚单位的前体颗粒 二、核仁的功能二、核仁的功能 核仁的主要功能是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这一过程包括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 单位的装配。 整个过程从核仁纤维中心开始,向致密纤维 组分延伸,最后到达颗粒组分。 1. rRNA基因的转录1. rRNA基因的转录rRNA基因(rDNA)定位于染色体上的NORs; rRNA的基因转录呈“圣诞树”样的结构; 真核生物中rRNA基因有100-5000个拷贝,串联成重复序列; rRNA基因由RNA聚合酶I负责转录,可以在一个转录单位连续工作。 nullrRNA的基因rDNA的位置null2. rRNA前体的加工2. rRNA前体的加工RNA聚合酶转录产生的初始转录产物为rRNA前体; 不同生物rRNA前体的大小不同,哺乳类的rRNA前体为45S,酵母的为37S; rRNA前体需经加工、修饰转变为5.8S rRNA、 18S rRNA、 28S rRNA; 真核生物的5S rRNA基因不定位在NORs,通常定位在常染色体,串联成簇,由RNA酶III负责转录。3. 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3. 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新合成的45SrRNA很快与蛋白质形成RNP复合体(80S的RNP); 加工过程中,80S RNP逐渐失去一些RNA和蛋白质,然后剪切形成两种大小不同的核糖体亚单位,之后转移到细胞质中。nullrRNA前体的加工及核糖体的装配过程示意图null核仁生产核糖体过程示意图三、核仁周期三、核仁周期细胞周期中核仁是高度动态的结构; 有丝分裂前期末核仁解体,末期核仁开始重建。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核孔复合体 染色质 染色体 核仁本章复习:本章复习题:1.名词解释:染色质 核定位信号(NLS) 核仁组织区(NORs) 端粒 2. 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 3. 中期染色体的三种功能元件及其作用。 4. 概述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
/
本文档为【9.细胞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