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林怡说早教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1

林怡说早教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1

2011-11-08 33页 doc 71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9570

暂无简介

举报
林怡说早教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1林怡说早教系列《宝宝情商促进方案》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 我们自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宝宝。是啊,他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他喜欢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个物,对这些我们都能毫不费力地一一数来。然而,在宝宝澄澈的双眸里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我们所知,为我们所误解,或者我们仅仅一知半解的情绪,我们真的像我们自以为的那样了若指掌吗?如果我们清楚这些情绪不仅仅会影响宝宝当时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它还可能给宝宝的一生带来许许多多的遗憾,我们还能如此坦然如此释然甚至如此自以为是地面对他的那些情绪吗?   爱,尤其是发...
林怡说早教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1
林怡说早教系列《宝宝情商促进》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 我们自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宝宝。是啊,他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他喜欢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个物,对这些我们都能毫不费力地一一数来。然而,在宝宝澄澈的双眸里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我们所知,为我们所误解,或者我们仅仅一知半解的情绪,我们真的像我们自以为的那样了若指掌吗?如果我们清楚这些情绪不仅仅会影响宝宝当时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它还可能给宝宝的一生带来许许多多的遗憾,我们还能如此坦然如此释然甚至如此自以为是地面对他的那些情绪吗?   爱,尤其是发自肺腑的母爱,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每个经历了怀胎10月的艰辛与一朝分娩时难耐的阵痛,最终将那还在腹中就与自己声息相通的小宝宝拥在胸前的母亲都会有不同的切肤般的真切感受。爱,是一项伟大而又长远的工程。构筑这项工程的不仅仅是毫无保留的疼爱,更重要的建筑材料是合适的教育。自立、自信、乐观的品格,游刃有余的交往技能,有效地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能够给予宝宝的能带给宝宝一生幸福的真爱。   了解宝宝,从宝宝的需要出发,以宝宝能够接受的方式诱导他学会管理自己,帮助他养成自立、自信、乐观的性格,并非一项难以驾驭的学科,但又确实是一门非常艺术的科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在我们迈出的每一个微小的脚步里,我们就能看到日渐辉煌的成功的曙光。读懂宝宝的眼神,读懂宝宝的心思,从宝宝的需要出发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那么每个妈妈都能成为教育的行家。  自立篇-宝宝自我管理催化剂 自立篇   自立是宝宝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依恋、安全感、恐惧感……很多的感觉都会对宝宝的自立产生强烈的影响。让宝宝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立其实有很多的窍门,关键看父母如何针对宝宝的特点,采取特别的方式向宝宝“传授”这些窍门。   “TFCRS”:宝宝自我管理催化剂   艾米丽、蕾丝和乔挨个儿捧着装小卡片的小盒子,排着队等待霍丽的“检阅”。“妈妈,艾米丽有100。”小艾米丽只会数到5,盒子里的8张卡片对她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她数来数去也没有数清到底有几张,只好大而化之地用100来示她的卡片很多。乔用10张卡片从霍丽手里换走一个棒球帽,蕾丝用6张卡片换走一个万圣节的南瓜面具,小艾米丽用3张卡片换了一只拖拉小企鹅。自从霍丽的“TFCRS”启动后,它强有力的魔力在仅仅6个礼拜的时间里就发挥了作用,让孩子们的坏习惯悄然消隠。 宝宝有很多令你头痛的坏习惯吗?你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法改变宝宝吗?OK,试试启动你的“TFCRS”吧!   关键词导读:   TFCRS——The Family Chip Reward System,意思是说利用宝宝喜欢的卡片作为奖品,对宝宝的好行为立刻给予奖励。同时,也是激励宝宝利用获得的卡片,换取他喜爱的活动时间或物品的家庭教养,它可有效地培养宝宝形成良好习惯,同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如何启用“TFCRS”?   “TFCRS”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宝宝合适的行为立刻给予奖励。如果某个宝宝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坏习惯,并且他的周围有年龄相仿的宝宝,最好让他们也加入进来。这样,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并通过孩子们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参与,让活动进行得更有声有色,更富于成效。启动“TFCRS”的步骤如下:   1.带着宝宝一同去杂货店,挑选一些他喜欢的卡通小卡片。卡片最好有不同的类型,代表不同的分值。宝宝最喜欢的那类卡片自然分数最高,其他次之。   2.告诉宝宝从现在开始,他可以自己管理自己。   3.向宝宝描述“TFCRS”运行的方式。以爸爸妈妈为例进行说明,如爸爸妈妈上班,得到工资,然后用工资支付其他费用,像买好吃的、好玩的或看电影等。如果宝宝在某方面表现得好,他就可赢得一张卡片作为奖励,然后用这些卡片换取他需要的东西或想做某件事情的资格。   4.制定一个可以赢取卡片的清单,向宝宝详细解释哪些情形他可以赢取卡片。从每天一早就开始观察宝宝的行为,并对宝宝的好行为及时给予奖励。   5.制定一个需要付出卡片的清单,向宝宝详细解释哪些情形他需要支付卡片。一旦宝宝的某种要求得到满足,就要扣除一定数量的卡片。   宝宝的哪些行为可以获得奖励?   设计一个表格,将宝宝可以受到奖励的清单罗列出来。不管宝宝做得好与不好,只要他做了某件妈妈期望的事,就要及时给予奖励,给记上一定分值,并发给相对应数量的卡片。同时,还应在表格上进行标示,向宝宝讲明他受到奖励的具体原因。及时奖励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最有效的方式。奖励的分值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设定,比如,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对他来说是一老大难问题,那么只要宝宝收拾了玩具,就给他一个较高的分值。并且,妈妈不要强求宝宝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得有始有终,尽善尽美,只要宝宝做了就要给予奖励。比如,宝宝将满地的玩具只收拾好了一、两个,也要给予鼓励,不要因没有收拾别的玩具而责怪宝宝,这样会打消宝宝继续努力的积极性。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妈妈提醒后做下列事情计1分,奖励1张卡片;不需妈妈提醒自己主动做下列事情计2分,奖励2张卡片(也可奖励分值较高的卡片来替代):   *自己吃饭 *自己穿衣 *自己收拾玩具 *自己刷牙 *自己穿鞋 *自己洗小袜子   *自己脱衣服 *自己脱鞋 *收拾自己的小床或者小房间   ……   2.协助妈妈做家务   在妈妈提醒后做下列事情计1分,奖励卡片1张;不经妈妈提醒主动做下列事情计2分,奖励卡片2张(也可奖励分值较高的卡片来替代,计分规则可按照实际情况调整)。   *摆放餐具 *扔垃圾 *收衣服 *帮家人拿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擦餐桌 *拣菜   *做父母期望做的其他事情   ……   3.好的行为   计分方法在参考上述两项的基础上,可据宝宝的情况适当调整。一些对宝宝来说较难做到的行为可给予较高的奖分,而另一些行为可给相对较低的奖分。   *按时起床 *上幼儿园不哭闹 *按时睡觉 *和兄弟姐妹或者小朋友友好相处   *有礼貌 *自己读书 *和家人或者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与食品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为他提供帮助 *在第一时间立刻行动去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务   *不哭闹   ……   什么时候需要宝宝支付卡片?   让宝宝支付卡片来买下一些时间或别的东西,比如艾米丽支付1张卡片,就可以玩她的摇摇床;蕾丝支付1张卡片,就可以看半小时她喜爱的电视节目;乔支付1张卡片,就可以骑他的小自行车在户外玩耍。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宝宝更加珍惜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另外,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宝宝更好地理解父母挣钱养家的艰辛,还可以让他们尽早了解社会规则,明白要获得就要付出的道理。   通常宝宝遇到以下情形需要支付卡片:   *自己所喜爱的活动,如看电视、到户外玩耍、玩电脑游戏、跟父母玩亲子游戏等,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   *租赁大型玩具,如脚踏车、摇摇床、滑梯等等。   特别提醒:   千万不能以扣除卡片的形式来惩罚宝宝不好的行为,这样容易挫伤宝宝控制自己行为的积极性。   给予宝宝奖励时父母的9个恰当做法:   1.离宝宝的距离尽可能近,近到可以触摸到宝宝。   2.面带微笑看着宝宝,给宝宝一个热烈拥抱,或以其他的接触方式来给予宝宝鼓励。   3.用温柔愉快的声调详细描述宝宝得到奖励的具体行为:“你今天把玩具收拾好了,真不错。”而不是笼统地表扬:“你今天表现不错”或“你是个好孩子。”   4.要求宝宝对父母的奖励表示感谢,或对父母随之提出的期望表示赞同。   5.在合适的位置张贴一个表格,将宝宝的好行为罗列在上面,同时标示宝宝赢得卡片的数量。   6.将准备要奖励给宝宝的卡片存列在一个容器里,并放到宝宝够不到的位置。   7.在TFCRS启动后,根据宝宝的情况及时修改需要宝宝达到的目标,如添加或删除一些项目等。如果宝宝已达到制定的目标,要提高要求并欣喜地告诉他,他已经通过了某个级别的训练,进入一个更高阶段的训练。   8.6周后试着短暂取消使用TFCRS来测试宝宝。取消TFCRS时,一定要向宝宝说明:“今天我们先试试不再奖励卡片,如果你做得很好,明天我们继续奖励卡片。”   9.取消TFCRS的时间持续一周时,宝宝仍能持续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可和宝宝一道开个庆祝会。如果宝宝还没有做好准备,继续使用TFCRS。   宝宝获得奖励时要督促宝宝做的3件事:   1.面向父母,并微笑着用双眼看着父母的眼睛。   2.用“谢谢”之类的语言对父母的奖励礼貌地表示感谢。 3.将父母奖励的卡片放在固定的小盒子或其他容器里,不要随地乱扔。 自立篇-恐惧,心理压力的孳生物 豆豆2岁了,他恐惧的东西越来越多,即便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他来说简直都像怪兽或者恶魔,带给他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那些来自周边环境的恐惧压力甚至常常搅得他不得安宁。有时候,哪怕一条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小虫子也可能让他害怕得大惊失色,并且无论妈妈怎么解释,他的小脸上都布满浓郁的恐怖色彩。   对宝宝来说,恐惧、担忧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正因为恐惧、担忧,宝宝才能预知危险,并适时地规避危险。宝宝的恐惧心理一般2岁左右就会出现,并且每个宝宝恐惧担忧的事物不一样。有的宝宝可能害怕小虫子、小狗、黑暗甚至吸尘器,也有的宝宝可能害怕新环境、陌生人,大多数宝宝的这种恐惧心理会随着他独立能力的增强而消退。也有个别的宝宝会持续地对某个事物感到强烈的恐惧,甚至这种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演越烈。如果宝宝的恐惧一直持续并且到了几乎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他就有可能患有恐怖症。这种超乎寻常的恐惧会带给宝宝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宝宝的日常生活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宝宝缓解他这种因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   让宝宝恐惧的常见8件事   恐惧事件1:   妈妈走了,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妈妈第一次外出上班的时候,壮壮正跟姥姥玩得高兴呢,所以妈妈悄悄地出门,他居然一点都没有哭闹。等他想起要找妈妈才发现她突然不见了,壮壮好一阵哭闹,最后哭累了,居然迷迷糊糊倒在姥姥怀里睡着了。从此,壮壮每天都盯妈妈盯得死死的,只要她一准备出门,壮壮一双小手便铁钩似地揪着妈妈的衣服,死活不肯松手。   壮胆策略:   在宝宝分离焦虑开始形成之前,父母就要开始训练他学习适应和妈妈之间短暂的分离,每次妈妈离开时都要教他和妈妈道别。每次外出的时候,要明确地告诉宝宝,妈妈要去哪,并以宝宝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什么时候回来,比如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不管他懂不懂,都要坚持这样做。平时可以和宝宝玩分离的游戏,在跟宝宝告别时给他一个喜爱的玩具,给他一些他感兴趣的许诺等等,让这些带给他一些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与妈妈分离给他带来的恐惧感。   恐惧事件2:   那个怪叫着吃灰尘的长鼻子会不会把我也吃进去?   每当妈妈用吸尘器给地毯吸尘时,丁丁就会在一旁吓得声嘶力竭地大哭大叫。有一次,他甚至亲眼看到它吃掉了一小块纸片呢?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你没看它那长鼻子在地上闻来闻去的,肚子里轰隆隆地怪叫着,好像饿坏了的样子。说不定妈妈没看住,它就会把自己给吃进去呢。   壮胆策略:   除了吸尘器,宝宝可能还会害怕其他发出噪声的家用电器。不管宝宝懂不懂,都要简单地向他解释吸尘器的作用以及它“怪叫”的原因,并且告诉宝宝这个东西不会对他造成伤害。耐心地向宝宝演示怎样开关这些电器,让他明白他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开关来控制这个东西,这样可以帮助他理解他们无法伤害他的道理。   恐惧事件3:   阳台上那盆长着好多眼睛的花会抓住我不放吗?   一些热带观叶植物有着鲜艳的色彩或者纹路,它们大大的叶片有时候会让宝宝觉得非常恐惧。露露就是这样,她不敢看,更不敢摸阳台上的那盆被妈妈叫着“花”的东西,即使父母把叶片揪在手里,她也会吓得哇哇大叫,一个劲儿往后躲。“妈妈,你看,好多眼睛呢。”   壮胆策略:   不要强求宝宝去接近他害怕的观叶植物,这样会加重他的恐惧感。父母可以经常当着宝宝的面去摸摸那盆观叶植物,夸夸它漂亮的颜色等,以行动来告诉宝宝,它不会对人构成伤害。等到宝宝敢看那盆植物了,再抱他到跟前看看,慢慢过渡到自己用手摸摸,通过这些让博阿宝获得一种有关这株植物的经验,并慢慢地建立起它不会“吃人”的概念   恐惧事件4:   那个把天撕裂了还大喊大叫的东西会不会把我也撕裂了吃掉?   豆豆望着窗外被闪电撕裂了的天空,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简直吓呆了。豆豆恐惧地哭叫着躲进妈妈的怀里,她用小手捧着耳朵,小脸埋在妈妈胸前,不敢看,不敢听,但是又忍不住悄悄地调转头去瞅一眼窗外。“它把天……撕破了,它生气了!”她就这样翻来覆去说着这两句话,等待那个把天撕裂了大喊大叫的东西消失。   壮胆策略:   不常见的雷声或者其他巨大的响声都会让宝宝感觉恐惧莫名。这时候,不管宝宝懂不懂,父母都要向她解释这些声音的来源,并且告诉她这些东西不会伤害到他。为了帮助宝宝习惯这些声音,平时可以在家适当地和他玩玩噪声游戏,比如给宝宝买个小锣、其他可以敲出比较大的响声的玩具,或者干脆利用家里的厨具比如金属材质的锅盖和锅等,敲一敲,让宝宝习惯这种噪声,并藉此向宝宝说明,雷声也不过是一种声音,下雨的时候才会出现,并不可怕。   恐惧事件5:   一个不认识我的人非要抱我亲我,他一定是想把我从妈妈怀里抢走吧?   当当在家活泼调皮,常常惹得一家子笑个不停。这个在家活跃非凡的小家伙,出了门可就蔫了。奶奶想抱抱他,他赶紧把头藏妈妈怀里,双手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服,生怕被抢了走。叔叔想摸摸他的小脑袋,他哇一声就哭了。家里来个客人,他一定拽着妈妈不松手,碰到长得强悍点的叔叔,他还吓得不停地哭闹,不把人哭走绝不善罢甘休。   壮胆策略:   怕生是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一般到2岁左右,这种现象会得到缓解直至最后消失。对待怕生的宝宝,千万要尊重他的选择。他不想让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强他。父母可以将宝宝抱在怀里,在他离陌生人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让他慢慢适应那些陌生的面孔,一点点地接受陌生人。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动跟邻居朋友打个招呼,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陌生人,帮助他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   恐惧事件6:   臭巴巴被吸下去了,我也会被那怪叫着的漩涡揪下去吗?   萌萌习惯了坐盆,习惯了用自己的小浴盆洗澡。当妈妈第一次让她学坐马桶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臭巴巴被马桶里的漩涡冲下去,她惊恐地哭叫起来。当天晚上,当她第一次在浴缸洗浴时,另一段类似的恐惧经历再次吓得她吊着妈妈的脖子尖叫起来。   壮胆策略:   下水道是很多宝宝无法理解的事物,也是宝宝产生恐惧心理的诱因之一。有的宝宝在家习惯了坐盆,上了幼儿园就可能对幼儿园的小马桶或者便坑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严重的甚至因此不肯再去幼儿园。当宝贝因此恐惧时,父母不要强迫宝宝,让他继续坐盆、盆浴,给他一两周时间缓解这种恐惧心理,同时,在浴缸里没有水的情况下可以特意让宝宝到浴盆里玩耍,让他熟悉浴盆,逐渐消除他对浴盆的恐惧心理。如果宝宝上了幼儿园,父母可以跟老师商量,让他先带上自己的小便盆过渡一下。每次用浴盆给宝宝洗澡时,记得一定要在放水之前用浴巾将他包裹好,抱他在怀里,这样也可以降低他的恐惧心理。   恐惧事件7:   小猫竖起身上的毛,弓着背,很不高兴地看着我,它想狠狠地咬我一口吧?   杭杭看到邻居阿姨家的小波斯猫,好奇得不行,他总想去摸摸那只毛茸茸的小动物。这天杭杭总算逮着机会接近了小波斯猫,他的小手刚伸出去,小猫就竖起身上的毛,弓着背,一副不高兴的模样。杭杭立刻吓得大哭起来。从此只要看到毛茸茸的小动物,他就吓得往妈妈怀里钻。   壮胆策略:   宝宝这种对外界事物产生警觉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他心理成长的表现。如果宝宝害怕小动物到了很过分的程度,可以给他买一些有关小动物的图书、光盘,让他通过这些了解更多有关这些小动物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他消除恐惧心理。平时还可以给他多一些接触这些小动物的机会,尝试给小动物喂食、观看它们玩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去摸摸小动物等等。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会慢慢接受小动物,他对小动物的恐惧心理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恐惧事件8:   你看那黑咕隆咚的房间是不是怪物的大嘴巴?那些看不见的牙齿一定会把我嚼个稀巴烂吧?   童童怕黑,每天晚上都要开着灯才能入睡。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门,并且坚持要打开所有的灯,不管他在哪里,每个房间的灯都要大开着,这样他才敢安心地玩耍,否则就会哭闹不休:“妈妈,那个黑怪物会把我吃了。你快开灯吧!”   壮胆策略:   因为什么都看不见,随着宝宝生活经验增多,想象力日渐丰富,很多宝宝都会对黑暗的环境无端地生出许多怪异的想象,并因此恐惧万分。因此,父母平时不要给宝宝讲情节恐怖的故事,睡前不要用“你再不睡,大灰狼就会吃了你”、“你再不睡,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之类的话哄宝宝入睡。如果宝宝怕黑,可以在他入睡前给他开个小夜灯,平时可以一家人在黑暗中玩玩摸人游戏,或者蒙上眼睛玩听声抓人的游戏等等,让宝宝在游戏中驱除对黑暗的恐惧。   帮助宝宝消除恐惧的8个策略   1.坦然接受宝宝的恐惧   尽管宝宝的恐惧有时候看起来很愚蠢、很没有理性,但是他们的恐惧仍然是真实而严重的。当宝宝告诉你他害怕某个东西,比如抽水马桶、汽笛等的时候,一定要注视他的双眼,认真地听他倾诉他的想法。让宝宝说出他的恐惧,列出他恐惧的东西有助于他克服恐惧。相反,回避宝宝所恐惧的东西,那些恐惧的感觉并不会真正从宝宝的内心消失。千万不要因为他那些看起来很可笑的想法而粗暴地嘲笑他,也不要试图一味地向宝宝解释那些东西并不可怕,他没有任何理由感到恐惧,这样会让他对自己的感觉产生怀疑,他会因此感到更加不安。   最好的做法是:以理解与平静的心态面对他的恐惧,让他明白他的恐惧很正常,你理解他的恐惧。妈妈平静的态度不会让他觉得自己的恐惧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同时也能让他感觉到十分的安心。比如宝宝害怕狗,妈妈不要对他说:“没关系,那只狗不会咬你,没什么可怕的。”聪明的妈妈应该这样回应宝宝:“我知道你害怕那只狗,来,妈妈陪你一起走过去好不好?你不想走过去?那好,妈妈抱你过去好了。你看,他不会咬我们,一点都不可怕是不是?”   2.让安慰物带给宝宝安全感   很多宝宝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拖着一条褴褛的小毛毯,或者一只破败不堪的毛毛熊,这些物品可以让焦虑的宝宝处在陌生环境,或者感觉恐惧时安定下来。如果宝宝依赖他的安慰物,那就让宝宝带上他的安慰物,因为宝宝的这条褴褛的小毛毯或破败的毛毛熊可以帮助他摆脱内心的恐惧与焦虑。一般到4岁左右,宝宝对安慰物的依恋就会减轻,他会开始尝试以别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恐惧。   3.给宝宝一些合理而简单的解释   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向宝宝做些解释,有时候可以帮助宝宝摆脱他内心的恐惧。比如,宝宝洗澡的时候看到浴缸里的水流进下水道,他就可能担心自己也被吸进下水道。这时候,妈妈可以拥抱着宝宝并且告诉他:“水和泡泡会流进下水道,但是橡皮鸭和宝宝不会。”如果宝宝害怕救护车的声音,那就告诉宝宝:“救护车要救人,所以要发出很大的声音,好让其他的车听到给它让路。”   4.用事实来说服宝宝   如果宝宝亲眼见到一些事实,他就会变得安心一些。比如宝宝害怕吸尘器把他吸走,妈妈可以拿吸尘器对着宝宝的玩具吸一吸,对着自己的脚趾头吸一吸,用事实让宝宝相信吸尘器只能吸走灰尘,不会吸走宝宝的玩具,也不会吸走他的脚趾头,更不会把他整个儿吸走。   如果宝宝害怕理发,让理发师先剪下宝宝的一两根头发,以便让宝宝相信理发确实不会给他造成伤害。   如果宝宝过往的经验,比如因为接种预防针带给他的刺痛的感觉让他感到恐惧,妈妈最好不要以“打针一点都不痛”这样的话来欺骗宝宝,也不要详细地描述打预防针带来的“痛苦”感觉,只需要温和地告诉他打针的真实感觉就行:刚打针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痛,但这种疼痛很快就会消失。然后跟宝宝约定打完针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这时候,宝宝害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就能得到缓解。需要注意的是,当宝宝打针的时候,妈妈可以守在他的身边,抱着他的小身子,这样可以给他增强战胜恐惧的信心。   5.帮助宝宝认识他恐惧的事物   选择一个宝宝感觉比较安全的距离,给他一个认识令他恐惧的事物的机会,也是帮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的好方法之一。比如,给宝宝看一些画有令他恐惧的事物的图书或图片,这种与实际事物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的画片,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认识这些事物。比如,宝宝害怕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那就让他看看画有这些动物的图画书或者图片,也可以带他去乐园参观,有机会看到别的小朋友亲手去摸摸他感到恐惧的这些小动物,甚至自己亲自去摸摸这些小动物就可以帮助他熟悉那些小动物,并克服他的恐惧感。   6.给宝宝寻找一些驱逐恐惧的帮手   一些帮手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克服恐惧情绪。比如,宝宝害怕黑暗,妈妈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小夜灯,一个可以守护他的“卫兵”(一只毛毛熊之类的玩具动物),一个“怪物喷洒器”(一只装有水的喷壶),或者一句可以用来驱逐“怪物”的咒语……和宝宝一道实验,看看这些帮手究竟哪个更好用,然后选择那个好用的帮手来协助宝宝远离他的恐惧心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战胜他的恐惧心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妈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耐心地等待宝宝改变。一般要真正让宝宝克服他对某个事物的恐惧心理可能需要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7.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得很胆小   如果妈妈因为发现卧室有一只蜘蛛而吓得大声叫嚷,或者带宝宝去看牙医的时候显得很焦虑,那么妈妈的这种恐惧心理就会传染给宝宝。妈妈应该在宝宝面前表现得很勇敢,才能给宝宝一个模仿的榜样。当然,如果宝宝害怕去看牙医,不妨如实地告诉宝宝,当妈妈很小的时候也会害怕这些东西,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牙齿,必须去看牙医,这样会让宝宝明白,他的感觉很正常,他也可以像妈妈小时候一样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8.必要时带宝宝看儿科医生 如果宝宝的恐惧心理过于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与行为,比如因为害怕水,宝宝死活不敢洗头;因为害怕外面的小狗,宝宝一天到晚闷在家里不敢出门;特别是当宝宝对某个事物的恐惧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他就有可能患有恐怖症(对某事物怀有强烈的、持久的、没有理性的恐惧感),最好带他去看医生。 乐观篇-吞噬快乐与自信的恶魔 按A板,按B板,无论按哪块板,小狗都会受到电击。肉丸子不见了,饥饿的小狗也学“乖”了,它对自己的判断完全失去了信心,情愿饿死,也不再做任何觅食的尝试。当宝宝以他独有的方式探索周围世界的时候,你给了他严厉与责备的目光甚至惩罚的“电击”吗?   关键词导读:习得性无助——   个体在多次受到同样的挫折以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习得性无助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由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到悲观绝望、听天由命,任由个人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形成习得性无助的主要原因是由消极的归因带来的消极期待,它主要源于成人对宝宝的评价、宝宝对得失的归因及成人消极自我评价给宝宝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著名的习得性无助试验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只饥饿的小狗,实验地点是安装有两块木板的实验室。   第一天,试验被设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丸子,按B板会被电击。小狗很偶然地按动了A板,结果得到了一个肉丸子;随后,小狗又很偶然地按动了B板,结果被电击了一下。多次尝试之后,小狗懂得了游戏规则:按A板可以得到肉丸子,按B板则会遭受电击。   第二天,试验者调换了A板和B板的功能。小狗刚开始当然是不断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被电击,它尝试着按了一下B板,居然意外地得到了肉丸子。多次尝试之后,它终于懂得了新的游戏规则:只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肉丸子。   第三天,试验被设计成无论按A板还是B板,都会被电击,不再有肉丸子。小狗在很努力地尝试了若干次后,终于彻底失望了,小东西很可怜地趴在地上不肯再按任何一块木板。   第四天,试验被调整成随便按哪一块木板都能得到肉丸子。但是,当饥饿的小狗再次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等了又等,而经历了很多次电击的小狗再也不肯作任何尝试了,即便试验者把肉丸子放到它的脚边,它也懒得再去碰一碰。这就是小狗养成习得性无助的完整过程。   习得性无助带给宝宝的伤害   宝宝具有好奇的天性,无论什么事情,他都想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尝试,而宝宝在尝试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父母总是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宝宝面前,动不动以“不许”、“不要”等来对宝宝的一切尝试横加干涉,那么,父母养育宝宝时也很容易在无意识中让宝宝体验类似实验中的小狗遭遇的这种习得性无助,使宝宝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宝宝产生退缩行为,最终形成自卑的个性。因为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避免宝宝养成习得性无助4原则   1、让父母对宝宝的评价成为助力,而不是阻碍他探索的“电击”。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宝宝正自告奋勇地摆放餐具,但是他发育还不完全的小手总是不听使唤,于是,盘子碎了,小碗碎了……“宝宝,别动那些餐具!看你把餐具都碎了。你乖乖地坐好,妈妈来摆放餐具。”宝宝帮爸爸拿拖鞋,将鞋架上的鞋子拖落一地。“行了,宝宝,别再动那些鞋子了。看你摊了一地。”妈妈每一次的呵斥都无异于给了宝宝一次记忆深刻的“电击”,在多次的“电击”之后,宝宝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噢,我做不好这事!我做不好那事!我真的很笨!我总是让妈妈担心。”   如果父母总是以这种方式对宝宝进行“电击”,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宝宝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总受批评的宝宝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因为害怕再犯错误,所以对他本来力所能及的事也会产生退缩消极行为。在这种“电击”环境下成长的宝宝会认为不管事情处理得如何,他总有做得不如意的时候,也总会受到批评,并因此慢慢失去主动性,养成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态度,丧失探索与生活的热情。   2、尝试从失误中寻找新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体验沮丧的情绪。   针对上述情形,妈妈完全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来保护宝宝的自尊心,让宝宝寻找到失误中的闪光点,从而鼓舞宝宝继续尝试以更好的方式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比如,宝宝摆放餐具时打碎了碗,妈妈可以请宝宝去拿扫把,把碎片扫走。小点的宝宝让他帮着拿拿扫把也不错。“哦,宝宝真能干,会帮妈妈摆放餐具了。下次我们可以轻轻地把餐具放在桌子上,这样就不会打碎餐具了。”宝宝把拖鞋弄了一地,妈妈可以忽略那一地的拖鞋,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宝宝帮爸爸拿拖鞋这件事情上。“宝宝真能干,能从那么多拖鞋里找到爸爸的拖鞋。来,我们一起把拖鞋摆放整齐。这样就更好了。”妈妈这种理性的处理方式既保护了宝宝的自信心,防止宝宝产生过分沮丧的情绪,同时也让宝宝找到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当宝宝失误时,父母还可以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引导宝宝去思考,进一步开拓宝宝的视野。比如宝宝打碎了玻璃杯,妈妈可以问问宝宝:“还有哪些东西容易打碎呢?哪些东西不容易打碎呢?”等等一类的问题。这样宝宝就会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进而避免更多的失误,他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自信。   3、给宝宝一只悬挂在合适高度的“红苹果”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其他目标。   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拿宝宝与别的孩子做横向的比较,一旦发现宝宝与同龄小朋友之间存在差异就大惊失色,回家立刻给宝宝制定目标,甚至试图让宝宝一夜之间赶超别的同伴。如果这个目标定得太高,宝宝虽然努力了,但是依旧无法品尝到成功的甜头,那么宝宝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宝宝面临的目标就像悬挂在他面前的一只红苹果,如果宝宝跳一跳就能够着,那么宝宝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体验本身就成为宝宝成长过程中最有效的奖励物,能更好地鼓励宝宝在愉快的情绪支配下充满信心地继续做出努力。红苹果的高度是否合适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让宝宝与他自己来个纵向比较,而不是拿宝宝与周围小朋友做什么横向比较,这样就可以减少宝宝的受挫感,并更好地调动宝宝不断尝试的积极性。   4、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宝宝,而不是用消极的自我评价误导宝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是宝宝的一片“天”。因此,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会让宝宝崇拜有加,父母的言行也将对宝宝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父母对自身及宝宝的评价总是异常消极,宝宝的“天”就会坍塌。比如,父母工作生活不如意,总是怨天尤人,那么父母的这种行为就会在无形中给宝宝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暗示,让宝宝养成一旦遭遇挫折首先寻找客观原因的习惯,导致“习得性无助”,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发现有困难,宝宝就无条件地放弃努力。相反,如果父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中的不如意,常常当着宝宝的面谈论自己关于未来的美妙构想,那么宝宝也会受父母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的影响,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宝宝,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想象,想象他成功地做好某件事情时的情景,给宝宝一些积极有益的心理暗示。这样也可以帮助宝宝提高自信心,防止“习得性无助”的形成。 交往篇-拒绝,自我保护第一步 交往篇   父母总喜欢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宝宝。实际上,宝宝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常常大相径庭,他们有自己交往的方式。理解宝宝,站在宝宝的角度思考,父母才能真正窥透宝宝的心,从而有效地调试他们的行为。学会交往,宝宝将来就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打开事业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拒绝,迈开自我保护第一步   圣诞节长假,小乔纳森的姨妈远道而来,看望小乔纳森一家。在对乔纳森进行了两次“不要开门”的训练之后,爸爸妈妈正好找到一个检验他们训练效果的极佳机会。从机场接回乔纳森姨妈的路上,妈妈心里就已经酝酿了一个奇特的计划。在自家的小楼下,妈妈给保姆打了个电话,让她下楼,将乔纳森独自留在家里。然后陌生的姨妈上楼,上演一场他们预演过多次的“不要开门”剧目,只是剧目的某个角色由爸爸妈妈换成了姨妈。这只是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完全在父母的掌控之下。在姨妈温和的笑脸外加奶油巧克力的诱惑下,对姨妈已经没有任何印象的小乔纳森原本十分脆弱的心理防线全线崩溃,放心地大开房门,将这个陌生人迎进了客厅。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教育部门曾经制作了一辑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节制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让很多父母目瞪口呆: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工作人员乔装成送货员,带着大堆礼物与五彩缤纷的气球,到一些父母不在家、宝宝独自留守的家庭造访。结果显示,半数宝宝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着门应答。但是,另有半数宝宝让父母们担心不已: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以小主人公的姿态,带“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越小的宝宝和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宝宝犯这种错误的几率越高,   这样的事情也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虽然对于那些只有一个宝宝的家庭来说,他们基本上会始终处在父母或其他家人的保护之下,但是,尽早给宝宝灌输一些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让宝宝学会拒绝仍然十分必要。况且,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恰当地拒绝不仅是他学会自我保护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他将来学习采取更恰当的方式与人交流需要掌握的一种处事技巧。因为,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很容易成为一个人云亦云,没有自己主张的人。   宝宝不敢拒绝他人的4个原因   1.害怕小朋友不跟自己玩   人天生就是害怕孤独的,孩子也一样。如果小伙伴都不跟自己玩,宝宝的心里也会没着没落。为了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有的宝宝就会刻意地去讨好周围的小朋友,比如跟小朋友说话陪着小心,人家看上自己的玩具或者其他东西,赶紧拱手相送。孩子因为害怕别人不跟他玩而不敢拒绝,这是人际关系依赖症的表现。父母可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宝宝独立性上,让他学会独处,学会自主,单独活动的时候,也能感觉很充实地玩耍,而不是总跟着别人跑。克服了人际关系依赖性,有了独立性,宝宝自然也就学会拒绝了。   2.怕人家说自己小气   孩子虽小,但是很容易受成人世界的影响。如果父母特别好面子,总是做一些并不太愿意做,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得不做的事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宝宝也会养成这样的习惯。好面子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宝宝长大了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遇事总是因为掰不开面子而吃亏,吃亏之后心里又十分难受,精神上常常很痛苦,心理严重失衡的人。要改变宝宝的这种状况,父母本身应做出榜样,该拒绝时就拒绝。如果没有拒绝,就不要后悔。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认清这个道理,才能心安理得地拒绝。   3.胆小,怕别人欺负自己   有些孩子对别人提的要求明明心里不同意,也说不出口,尤其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常常被小朋友欺负的孩子。因为害怕被欺负,因此,别人提出任何要求,他都会无条件地满足,这样一方面会鼓励那些欺负他的人继续采取这种野蛮方式要挟他,另一方面也会让宝宝对自己越来越失去自信,进入一个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父母可以让这些胆小的宝宝从学会拒绝父母、熟人入手,再慢慢地过度到拒绝一些比较好说话的小伙伴。利用机会多锻炼,宝宝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再不会因为胆小而不敢拒绝别人了。   4.没养成拒绝的习惯,不懂拒绝的技巧   拒绝其实也是一种习惯。缺乏拒绝经验的孩子,往往无法开口拒绝他人,与他有没有拒绝别人的胆量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因为他不习惯说“不”,觉得直接说“不”有些别扭,又不会别的说法,因此就只好自己忍着不说了。婉言谢绝的技巧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培养。父母可以利用宝宝经历的一些事情,根据当时的情境以及具体情况,教宝宝以什么样的方式婉言拒绝他人的要求。比如,娜娜向丹丹借画笔,丹丹不愿借,可以这样说:“一会儿上课我还要用呢!”“我用完了再借给你吧。”   5.宝宝习惯了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   父母生怕宝宝吃少了,即便宝宝确实吃饱了,或者胃口不好不想吃,大多数的妈妈总会不停地劝说:“宝宝,再吃一口,多吃点,长高高。”父母生怕宝宝着凉了,即便宝宝额头上渗着细细密密的汗珠,还在一再地劝说宝宝:“来,宝宝乖,我们把衣服穿上,要不会感冒的。”宝宝玩泥巴玩得正起劲呢,妈妈过来了,大惊小怪地囔囔:“天啦,宝宝不能玩泥巴,把小手弄脏了。再弄,妈妈要打你屁股了!”不胜枚举的事实虽然凝聚了妈妈一片无可厚非的爱心,但是宝宝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养成乖乖听话的习惯,而失去了表达自己意志的能力。因此,父母不要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控制宝贝,给他多一点自由来主宰自己,让他学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宝宝就不会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了。   6.父母总是说服宝宝满足他人的要求   比如家里来了小客人,父母总是希望宝宝能做得很绅士、很淑女,于是,当别的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或者做别的什么事情,而自己的宝宝恰好也正热衷于同样的事情的时候,父母通常会极力说服宝宝满足小客人的要求。虽然这样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可厚非,并且它确实可能让宝宝变得很有教养,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也剥夺了宝宝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力。其实,无论宝宝拒绝小朋友的要求还是满足小朋友的要求,给他自己做主的权力都非常重要。因为,宝宝在这样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能学会有效地拒绝别人,也学会友好地与人相处。这同样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经历。   7.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宝宝的任何要求   不管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有的父母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宝宝的一切要求。甚至当宝宝看上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想要拿过来玩,父母也会想方设法去说服别的小朋友,或者找对方父母把玩具借来给宝宝玩,满足宝宝的需求。父母的这种做法会给宝宝打造一个过分纯粹的环境,让他觉得他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很轻易地实现,他周围的人群都会对他很好,不会对他构成任何威胁。这样,宝宝将来就不会对陌生人产生任何戒心,可能给宝宝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父母需要告诉宝宝的一些原则   即便宝宝很小,父母也可以告诉宝宝一些安全的原则,这样,在父母潜移默化的教导下,宝宝就会学会采取正确的方式拒绝他人,不要非得等到宝宝已经比较大了才向他灌输这一切。   1.如果独自在家,正好有陌生人前来拜访,可以隔着门告诉他,爸爸妈妈正忙着,或在睡觉。不论他有任何理由,坚决不要开门。   2.接听电话时,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地址、此刻谁在家里等任何与家里有关的信息。   3.去哪里玩,一定要事先告诉父母。   4.自己的物品可以给别的熟悉的小朋友玩,但是不一定非要给他们玩。   5.不要一个人跑到户外玩耍。   6.不要独自到空空的大楼、安静的门道等地方玩耍,也不要独自到加油站、戏院、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的洗手间。   7.有任何不对劲的事,别忘了打报警电话。   8.不管陌生人给的东西特别是食物多诱人,都不能接受。   9.无论如何,不要坐陌生人的车去任何地方,哪怕他看起来笑眯眯的很友善,或者他坚持说认识宝宝,是爸爸妈妈的朋友,甚至说是爸爸妈妈让他来接宝宝的。   10.如果陌生人说要带你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千万不要相信,尤其不要跟他走。   11.如果不认识的人把手放在宝宝的肩膀上,或者有意碰宝宝的身体,最好的办法是大声尖叫:“我不认识这个人,帮我打110。”或高声喊叫:“救命啊!”这样就会立刻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及时得到救助。   12.如果父母打算一家人出去旅游,千万不要告诉不熟悉的人。   13.学会打开和关上家里所有的门窗。   通过游戏给宝宝有效的培训   游戏是宝宝最感兴趣的生活内容。所有上述的规则,父母都可以游戏的方式灌输到宝宝的内心深处,让这些安全守则成为印刻在宝宝内心深处的浮雕,宝宝随时都可以用心触摸到,明白处理这些事物该有哪些棱角。这种游戏不仅可以加深宝宝对这些守则的印象,还可以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让宝宝在出现这些状况时,条件反射式地采取最恰当的方式处理事情。   游戏情景1:   外面正下着大雨,宝宝独自一人在外面玩耍。一个陌生人走过来,拉着宝宝的胳膊说:“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你爸爸让我来接你回家,快上车吧。”   宝宝的对策:   不管陌生人怎么说,我都不跟他走。熟人我也不跟他走,除非妈妈事先告诉我让他接我。   游戏情景2:   一个陌生人看上去很和善,很可怜,他甚至哭了,他说他可爱的小狗丢了,请求宝宝帮他一起去寻找他心爱的小狗。   宝宝的对策:   我还小,我可做不了这样的事情。还是等我长到像爸爸一样高了再做这件事吧!   游戏情景3:   爸爸妈妈不在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他看起来急得满头大汗:“天啦,我的车坏了,我必须打电话叫人来修理,能借我电话用用吗?”   宝宝的对策:   我爸爸正在打电话,现在不能借给你用,你待会儿再来借吧。等陌生人走了,赶紧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给熟悉的邻居打电话,告诉他们陌生人的事情。   游戏情景4:   一个陌生人看起来很悲伤的样子,他着急地跑过来告诉宝宝:“你妈妈被车撞了,我带你去看妈妈。”他甚至还能叫出宝宝的小名,并且看他那着急的样子,没有人不相信妈妈真的被撞了。   宝宝的对策:   如果妈妈被车撞了,他们应该告诉爸爸或者爷爷奶奶,不会告诉我。我可不理他。   游戏情景5:   宝宝跟着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宝宝正看着某个东西入神呢,突然妈妈不见了。这样的场景还可以设想为在海滨浴场、公园、餐厅、大街上等任何公共场所。   宝宝的对策:   我就站在原地不动,妈妈会回来找我的。那是警察,我都听妈妈说了一万遍了,我去找他帮忙。收银台的阿姨看起来挺和善的,我悄悄告诉她吧。我不会哭,也不告诉其他人我和妈妈走散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游戏情景6:   从幼儿园或者学校回家的路上,发现后面有人一直跟着自己。   宝宝的对策:   我到马路对面去,我走另一条人多的路。如果那个人还是跟着我,强迫我跟他走,我就大声尖叫并跑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如果这会儿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就不往家里跑。   总之,父母可以根据具体生活环境,设置不同的游戏场景与宝宝一同游戏,让宝宝学会拒绝别人的一些要求,并通过游戏将应变方法告诉孩子。   特别提醒:   1.不管怎样灌输,“演习”毕竟只是“演习”,宝宝在“演习”的过程中可能还是会一再地出错,不要着急,给宝宝多一点时间,多一点练习的机会,耐心地和宝宝一起来寻找理想的答案,总有一天,宝宝会学会处理这些事情的。   2.如果凑巧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有关孩子被绑架或者被拐骗的新闻,正好可以好好地与宝宝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糟糕的事情。这是教育宝宝的最好机会,可以好好利用。但是要注意讨论的方式,当心吓着宝宝。   3.平时不要为了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而过分压制宝宝,给宝宝学会合理拒绝他人的机会,这样,宝宝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比那些循规蹈矩的孩子灵活很多。 自立篇-妨碍宝宝独立的罪魁 “妈妈,衣橱里有个大怪物!妈妈,我怕!”Mina双眼睁得大大的,恐惧扭曲了她粉嫩的小脸。小家伙尖利的喊叫像锋利的匕首,刺破了夜的宁静。爸爸妈妈几乎同时惊跳起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Mina的小床。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小女孩降低了恐惧的强度,但是“衣橱里的大怪物”依旧十分可怕地写在她困惑的眼神里,久久不肯离去……   透析“大怪物”   3岁以后,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宝宝的想象力也日益丰富。于是,很多宝宝脆弱的小脑瓜里开始孳生一些可怕的怪物或者鬼魂的影子,它们藏在床底下、衣橱里、窗帘背后……总之,它们就在宝宝卧室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在鼎沸的人声中,在明亮的灯光下,它们消隐无痕。然而,灯一灭,妈妈一离开,他们立刻粉墨登场,赫然浮现在夜的黑幕里。梦,是他们潜行的最好的温床。在梦里,怪物与鬼魂变得异常地真实。   除了鬼魂与怪物这种想象中的事物会给宝宝带来恐惧之外,另外一些生活中的经历,比如遇见看起来形状比较古怪的事物,凶猛的动物,不友善的人群,目睹车祸,被撞坏的船只车辆或者其他与现实生活中原有的事物差异比较大的事物等等,这些都是宝宝产生恐惧的源头。众多令人恐惧的事物会对宝宝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于是,宝宝上床后就会经历类似小Mina那样的恐惧场面。对于一些比较敏感、智商比较高的宝宝,这种经历可能会来得更早,也更强烈。宝宝夜间的恐惧严重影响他的睡眠质量,如果不赶走宝宝心中那个“衣橱里的大怪物”,就会阻碍宝宝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宝宝的独立能力。   孳生“大怪物”的6个途径   1. 听说了关于怪物与鬼魂的恐怖故事   不管故事本身多么荒诞,故事情节如何漏洞百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通常都会相信它的真实性。恐怖故事是形成“衣橱里的大怪物”的重要信息来源。   2. 观看暴力或者恐怖的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里那些血腥恐怖的场面会给宝宝脆弱的心灵造成冲击,给他们带来不可低估的伤害作用,他们会因为担心同样的灾难降临自己头上或者家人的头上而恐惧不已。   3. 受他人的不良影响   身边的小伙伴比较胆小,或者妈妈本身比较胆小,他们对周围事物大惊小怪的态度会给宝宝带来影响,让他“感同身受”,经常经历恐惧体验。   4. 能力的提高产生新的困惑导致恐惧   一旦宝宝学会走路,他探究环境的能力得到提高,他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些与以前迥然不同的经历也可能带给他恐惧。比如,他能离开妈妈,走到别的地方,他就会联想,妈妈可能也会这样离开他,他可能再也找不到妈妈;他在路上踩死了一只小蚂蚁,他可能也会担心自己被别人踩死等等。   5. 缺乏生活常识导致恐惧   对于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宝宝也会产生恐惧感。比如,看到水流进污水沟,宝宝就可能担心自己不小心也流进污水沟;不小心磕伤了,看到血流出来,宝宝就会担心自己死去等等。   6. 受到恐吓产生恐惧心理。   有的父母为了及时纠正宝宝的不当行为,常常用这样的话语吓唬宝宝:“如果你不坐在你的汽车安全座椅上,警察就会带走你。”“如果你表现不好,我就不要你了。”另外,陌生人不恰当地逗引宝宝:“你这么可爱,我要带你走。”这些都会带给宝宝恐惧的体验。宝宝毕竟生活经验有限,他无法理解成人说这些话的真正用意,因此,成人说什么,他都会信以为真。   驱逐“大怪物”16大提醒   1.理解宝宝的恐惧心理,不要嘲笑、忽视宝宝的恐惧行为,给予宝宝足够的心理安慰,并想方设法让他确信没有人会伤害到他。   2.家人去世、宠物死亡,或者遭遇其他意外事件的时候,不要因为害怕吓着宝宝而将宝宝目睹的死亡描述成睡眠,这样会让宝宝将睡眠与死亡等同起来,从而害怕上床睡觉。   3.让宝宝远离令他恐惧的场所。如果宝宝始终呆在令他恐惧的场所,那些熟悉的场景会不断地刺激宝宝,让他的恐惧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使他的恐惧一再升级。   4.避免让宝宝独自一人呆在某个地方,这样会使他缺乏安全感。另外,宝宝独自一人呆在某个地方,很有可能遭遇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突然摔一跤,这些看来很小的事情也会增加他的恐惧感。   5.尝试告诉宝宝他们恐惧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比如,宝宝觉得床底下有怪物,那就用灯照着床底下,搂着他一起去查看一番,多尝试几次,宝宝就会明白这样的恐惧毫无道理。但是如果宝宝十分恐惧,不要强迫宝宝做这样的事情。   6.宝宝入睡前,尽量减少对他的刺激。比如让宝宝尽量少看电视节目,看电视节目时不要离屏幕太近。很多电视节目对宝宝来说都过于刺激,会加重他的恐惧心理。   7.建立规则的睡眠时间,并遵照执行。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放松,让他们更容易入睡。如果打破了宝宝睡眠的规律,宝宝就休息不好,也容易做恶梦。   8.寻找一些能够帮助宝宝入睡的常规方法。比如给宝宝开一盏小灯(要避免灯光产生可能导致宝宝恐惧的阴影),让他最喜欢的玩具、依恋的小毯子陪他入睡,给宝宝放一些比较轻松柔和的音乐或他喜爱听的故事,带宝宝去商店买一些他认为可以驱除怪物的物件等等。这些都可以给宝宝心理上一些安慰,解除他的恐惧心理。   9.寻找一些有创意的驱逐恐惧的方法。比如,告诉宝宝,当他梦见怪物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些怪物的克星,比如仙女、魔幻师等来帮助他驱除怪物。   10.留在宝宝的房间,陪伴宝宝直到他入睡。或者给宝宝准备一个睡袋,让他睡在父母的房间或者父母房间门口,让他离父母更近一些。   11.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克服他的恐惧心理。不要指望宝宝一夜之间变得坚强勇敢。过于急切地想要改变宝宝,只会加重宝宝的心理负担,适得其反。   12.不要试图通过告诉宝宝他们是“大男孩”“大女孩”来鼓励他们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这样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觉得自己虽然是大男孩大女孩了,但是仍然恐惧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13.选择一些主人公战胜怪物与鬼魂的书籍让宝宝阅读。这样可以让他尝试想象像主人公一样去战胜怪物,增加他战胜恐惧的经验与信心。   14.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心中的恐惧所左右,妈妈可以给宝宝喝点饮料,吃点小点心或者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来转移宝宝注意力,帮助他摆脱他的恐惧感。   15.经常给宝宝讲解一些生活常识,提高宝宝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一旦宝宝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他对周围一些现象就会产生正确的认识,这样可以消除宝宝因为缺乏常识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16.宝宝与陌生人交往时,妈妈一定要陪伴在左右。对于那些面目狰狞,看起来不太友善的陌生人,最好对他们敬而远之。即便是父母的好朋友,也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熟悉他们。当宝宝不熟悉他们时,不要强迫宝宝与他们交流。 乐观篇-幽默,快乐聪慧的源泉 乐观篇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内化于人的性格中。如果追根溯源,乐观的天性更多的来自于童年。给宝宝一个乐观的环境,给宝宝一个乐观的理由,相信他未来的人生会更加美好。   幽默,让宝宝快乐聪慧的源泉   妈妈带静静在院子里遛弯儿,正巧碰上邻居家搞美术的叔叔。“静静,快叫叔叔。”那位搞美术的叔叔在头顶一道红一道蓝一道紫地染了一圈儿,静静好奇地看着这位怪异的叔叔,笑眯眯地来了一句:“孔雀叔叔好!”妈妈顿时尴尬异常,急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妈妈,你看,叔叔的头发像不像孔雀尾巴?”“不许胡说,再说,妈妈打你了。”妈妈呵斥着静静,在静静的背后拍了一巴掌。静静委屈而莫名其妙地看着妈妈,伤心地哭了起来。静静的幽默感就这样被妈妈
/
本文档为【林怡说早教 宝宝情商促进方案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