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三峡工程

2011-11-12 28页 doc 292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332

暂无简介

举报
三峡工程中学综合学科资源库——三峡工程 胡 波(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张映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第一节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km2,年入海水量约9600亿m3。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人口约占全国的1/3,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对21世纪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这一地区也是长...
三峡工程
中学综合学科资源库——三峡工程 胡 波(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张映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第一节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km2,年入海水量约9600亿m3。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人口约占全国的1/3,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对21世纪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这一地区也是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地区。据历史记载,从汉代到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大约每十年就有一次。在20世纪,长江发生过四次严重的洪水灾害,其中1931年和1935年两次大洪水,分别淹地340万公顷和150万公顷,死亡14.5万人和14.2万人,每次洪灾都有上千万人流离失所。1954年洪水,虽然保住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市区,但仍淹地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人,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水灾的直接损失达100亿元以上。1998年的长江洪水,同样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一项关键性骨干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调蓄川江洪水,以解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荆江段的洪水危害;开发三峡河段的水能资源,为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提供巨大的电力;改善重庆至宜昌间长江航道条件。 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1994年12月14日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并要求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全部竣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干流上,也是世界大河干流上已动工兴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示意图 下图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模型图。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距下游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约40km。其主要数据如下表所示,右下图是三峡电站示意图。 大坝 坝高(m) 185 电站 总装机数(台) 26 坝长(m) 2335 总装机容量(kW) 1.820×107 最大蓄水位(m) 175 平均年流量(m3) 4.510×1011 水库 总库容量(m3) 3.930×1010 通航 万吨级双线5级船闸(座) 1 防洪库容量(m3) 2.215×1010 3000吨级单线垂直升船机(座) 1 年平均发电量(kW·h) 8.468×1010 年单向通船能力(总吨数)(t) 5×107 三峡工程以1993年5月(初步设计阶段)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为900.9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移民投资400亿元。 建成后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事业等巨大综合效益。它将以其优越的位置、特殊的功能和巨大的综合效益,对长江干流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练习】长江三峡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请根据材料中三峡工程的有关数据,计算长江三峡工程可利用的最大水能为多少?有百分之几转化为电能?26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发电后,按设计要求年发电时间为多少? 【参考答案】 从表中可得最大蓄水位h=175 m,平均年流量V=4.510×1011 m3; 则可利用最大水能E=ρVgh=7.735×117J; 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η=39.4%。 从表中可得总装机容量P=1.820×107kw,年平均发电量W=8.468×1010kw·h; 则年发电时间t=W/t=193.9d, 所以26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发电后,按设计要求年发电时间约为194d。 必须指出,发电机投入实际使用后,有一个保养、维修问。因此每台发电机在一年里不可能是连续工作的。 第二节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效益 水资源是其他任何物质所不能代替的资源。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差异。水资源的时间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径流量变化大的河流,在洪水期不仅有大量的水白白流入海洋,不能加以利用,而且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在枯水期又往往不能满足用水的需要。如我国的长江,最大月与最小月的流量之比为4.7:1,多年平均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仍可达1.9:1。另外,水流动时具有的动能是自然界中价格便宜、不污染环境且具有再生性的资源。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克服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而且能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城市居民与工业用水及排水等方面,获得综合效益。建成后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巨大效益,将在这样一些方面体现出来: 1.防洪 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可以有效控制上游100万km2流域面积产生的洪水,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从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上游来的87600m3/s的洪水,经水库拦蓄下泄不超过56700m3/s,不需启用荆江分洪区就可以保证安全;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配合临时分蓄洪措施,可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和防止毁灭性灾害的发生。当下游发生洪水时,三峡水库可以适当拦蓄上游来水,对武汉市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起到一定作用。下表是三峡水库建库前后库区河段洪灾的对照表。 三峡水库建库前后库区河段洪灾对照表 洪水标准 建库前受灾人数(万人) 建库后受灾人数(万人) 20年一遇 8.68 0 百年一遇 2217 0.94 三峡工程可以减轻洪水对洞庭湖的威胁,并可减少流入湖内的水沙,延缓洞庭湖的淤积,改善湖泊生态。 2.发电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820万kW,年发电量846.8亿kW·h,相当于10座正在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或 7座260万kW的超大型火电站,每年可因此节省用于发电的原煤4000万t~5000万t,相当于少建三个年产1500万t原煤的煤矿和相应的运煤铁路。 三峡水电站的电力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和川东。由于三峡电站与北京、上海、广州的距离均在1000km左右,建成后对全国电网的联网和西电东送将起重要作用。 3.航运 长江干支流延展18个省(市),是我国东西水运交通的大动脉。重庆至宜昌河段全长660km,落差120 m,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宜昌至重庆的航道条件,万吨级船队可以由中下游直达重庆。 同时,经过水库调节,枯水季节枢纽下游河道的流量可以从3000m3/s左右提高到5000m3/s,使宜昌以下河段的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三峡水利枢纽的兴建,将使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从而加强华东、华中和西南三大经济区的联系,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4.其他 三峡工程是一座综合效益巨大的工程。除上述防洪、发电、航运方面的效益外,它还将使长江中下游城镇的供水和农田排灌用水用电有了保证;通过发展水库渔业和旅游业,将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它对“南水北调”,为缺水的北方提供充足的水源,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思考】 1.为什么长江荆江河段洪水威胁特别严重? 【参考答案】 从地形、气候因素予以分析。 2.火力发电厂使用的原煤若含碳量约为80%,含流量约为1.2%,含氮量约为0.22%,碳的不完全燃烧约为0.007%。请你通过推算少用了4000万吨~5000万吨原煤,就此每年可少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NO2计)、一氧化碳和灰碴各约为多少万吨?从这个角度讨论建设三峡水电站对减轻环境污染有何积极的意义? 3.近几年国内电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滞销问题。三峡工程将在2003年实现首批机组发电,为防止三峡电站出现电力弃损情况,国务院指示国家计委牵头研究三峡电力的消纳问题。目前三峡电站电量从2004年到2010年的分配已初步确定,由华东、华中和西南的10个省市接纳三峡电力。三峡的电力销售由政府划定市场,但三峡的电价则要靠市场竞争去确定。 请你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经济常识? 【参考答案】 可从国家职能、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控手段、价值规律等方面进行思考。 4.燃煤火力发电厂是将煤燃烧释放的热能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一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能约为3.0×107kJ,试根据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846.8亿kW·h,相当于7座26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可因此节省用于发电的原煤4000万吨~5000万吨”说明火电站的发电效率? 【参考答案】 火电站的发电效率25%~20% 5.发电厂内的发电机发出来的电一般只有1kV到20 kV。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先要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几十万伏后,才接入输电电网;到了用电的地方,再用降压变压器将电压逐级降低到所需要的电压。长江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能以500kV交流输电线分别向华中、川东送电,以600kV直流输电线向华东送电。 采用超高电压输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在传输线路上电能的损耗。我们知道,电炉通电后发热,是因为电流通过电阻丝时把电能转换成内能的缘故。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线很长,它的电阻不能忽略,加上输电线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因此,电能在输电线上转换成内能的部分,就相当可观。 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可采取什么来减少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在实际应用中输电线的材料是选择矿产丰富、导电良好的铜或铝合金,为了便于架设,并减小电阻,选用截面较粗的导线,在输电中主要采用高压(或超高压)输电,以减小电流,减少电能浪费。随着超导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超导输电技术的应用。 6.①在远距离输电时,输送的电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U,所用输电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导线的总长度为L,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用,下面关于P和P用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P’=U2S/ρL B P’=P2ρL/U2S C P用=P-U2S/ρL D P用=P-P2ρL/U2S ②既然提高输电电压能减少电能传输损耗,那么,输电电压能不能无限制提高呢? ③在郊外,你会看到高高的输电线钢塔上面悬挂着许多用陶瓷制成的绝缘装置,叫做绝缘子或绝缘套管(如图中箭头所示),目的是使高压电缆与钢塔之间有良好的绝缘。讨论:为什么绝缘子或绝缘套管要制成一节一节的? 【参考答案】 ①B、D ②输电电压过高,会使输电线之间的空气被击穿,形成短路。此外,输电电压越高,在电闸合闸或断开时,越容易产生弧光发电,引发火灾等,因此输电电压不能无限制提高。 ③空气中的灰尘会积在绝缘子的表面,这些污垢会导电,形成漏电。绝缘子做成一节一节的目的,是增大漏电沿表面“爬过”的距离,增大绝缘子的电阻,减小漏电的危险。 7.三峡库区常年雨水量比较充沛。若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增大而增大。试画出在刮西北风(设风速不变,风向水平)的雨天,雨滴接近地面时的受力示意图。 【参考答案】 雨滴在高空形成后,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增大,阻力增大,合外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相对地面做斜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右图所示)。雨滴相对空气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 8.三峡地区原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这些文物古迹的命运又将如何?由此对这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参考答案】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位于长江上、中游的三峡及其周围地区,大量历代所留下的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迹,构成了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延绵5000余年的历史文化宝库。三峡库区已发现的文物古迹共有108处,其中属国家级保护文物古迹1处,省级保护文物古迹5处,市、县级文物古迹10处。库内有不少颇具特色的名胜古迹。最著名的有:奉节刘备墓、涪陵巴王墓、云阳庸国六亲王墓;东汉至明、清古建筑群10多处,引人注目的有丰都“鬼城”、忠县张飞庙、宜昌黄陵庙、忠县石宝寨和两处汉阙等。其次,巫山古栈道、岩棺和大昌古镇、巴东秋风亭、奉节白帝城、姊归屈原纪念馆、兴山昭君故里、姊归楚王城及彝陵古战场等都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历代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遗迹。其中白帝城珍藏着隋至清代各种碑刻47块,诗文、楹联、绘画和书法佳作琳琅满目,碑刻中的凤凰碑和竹叶碑,构思别致,引人入胜。三游洞内外至今犹存历代石碑题刻和碑刻共40余件。其中宋代欧阳修的题刻和明代重刻的白居易《三游洞序》颇负盛名。沿江还有唐至清代枯水和洪水题刻多处,其中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即“石鱼”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三峡建库后,位于库区淹没线以下的文物古迹,包括从新石器时代到宋朝的历代古墓群,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云阳龙脊石枯水题刻、云阳张飞庙、巴东秋风亭、巫山孔明碑、奉节锁江铁柱、忠县两处汉阙等,都将完全淹没;处于水库淹没线界附近,包括丰都战国至六朝古墓群、忠县石宝寨、姊归屈原纪念馆等将部分淹没;水库蓄水后,部分遗址环境变化显著,如奉节白帝城、丰都“鬼城”等。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彝陵古战场、屈原诞生地、昭君故里等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因不在水库淹没区,均不受影响,相反还会因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促进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 除此以外,随着三峡工程大坝建设施工,移民迁建和库区清理,有可能在考古、发掘古文化遗产方面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三星堆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巫峡抗日将士遗骸的出立即是最好的证明。 9.我国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注意到保护河川中天然产的鱼卵和幼鱼,并开始饲养。以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养殖经验,四大家鱼的混合饲养,就是非常理想的饲养方法。青鱼在水的中层和下层游动,以螺狮和蚧为食物;草鱼以水草为主要饵料;鲢鱼喜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如矽藻、绿藻,在水的上层游动;鳙鱼则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水蚤等为食,游动在水的中上层。它们的食料各不相同,活动地区也大不一样,于是能在同一水体中饲养更多的鱼。 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水面辽阔,是发展水产养殖业极好的场所。 ①在向水库投放鱼苗和亲鱼时应有一定的数量和多个鱼种,其原因是什么? ②为得到最大的渔产量,又要使水库渔业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就必须控制捕捞量。一般水产种群应保持在环境负荷量 的水平上,因为这时种群 的最快。 ③为使水库的养殖业能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每年的捕捞量应基本符合种群的S形增长规律。请提出在不了解水域中某种鱼类(如青鱼)种群密度的情况下达到上述要求的建议。 【参考答案】 ①种群的发展与种群密度有关。当某一种群的少数个体进人事先没有此种生物的适宜环境,开始时增长较慢,为早日取得经济效益,应考虑种群的变化规律。 为充分利用水体,应根据不同鱼类的食性、活动水域选择适当的鱼种及其数量。如我国优良的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而且应使水域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得到加大。 ②一半 增殖速度 ③可通过调查的方法得到该鱼类种群密度和可捕捞的成鱼数的大约数。 a.初步的理论调查。通过查阅幼鱼、亲鱼的投放数档案,亲鱼产卵的平均数,孵化率和成长率的理论数据,得到理论上的种群密度。 b.实地取样调查。根据青鱼的活动水层(河道型水库两侧的中、下层)在水库不同地域定点捕捞取样,取其平均值并分别计算幼鱼及成鱼数。 c.统计分析得出结果。根据实地取样调查得到的成鱼数,选择适当网孔的渔网,按种群S形增长规律计算出当年成鱼捕捞量。 第三节 三峡——长江文明的见证 长江三峡,原指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跨越重庆奉节、巫山和湖北巴东、姊归及宜昌五县,全长208km的中国著名峡谷。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的地域概念已扩展到未来大坝蓄水后形成的绵延600多km的岸区,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的10多个区市县。三峡,留下了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供后人凭吊追思。沧桑变幻,追昔抚今,感慨万千。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在中华民族悠悠几千载的文明进程中,伟大的长江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抚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说起长江文明,就不能不提及三峡。历史上的长江三峡及其周围地区,是中国巴、蜀、楚文化之乡,是长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宛如蜿蜒奔腾的长江巨龙那颗跳动的心,牵动着长江流域那无数殊途同归的文明的脉搏。三峡东端的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根,西南端的重庆地区是巴文化的源,西端的成都平原是蜀文化的本。滚滚长江东逝水,千万年,宛如弹指一挥间。那山势逼仄的峡谷,那繁华喧哗的小镇,俯拾即是的岁月残片,宽柔悠长的文明脉络,使人神往,令人激荡。多少次,仿佛又见到左徒屈原神游故乡,诸葛孔明运筹帷幄,诗仙文豪纵情山水,英雄烈士血洒沙场。历史与现实的时年交错,使人感咱,令人难忘。 三峡地区著名的“大溪文物”遗址,记载着5000余年前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以渔猎业为主的原始人类穴居活动的历史。从最新发掘的四川三星堆古城遗址来看,早在4800~2800年前,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古蜀文化的影响力波及范围近千km,并形成一条连接西亚波斯与非洲埃及等国的通道。而巴、蜀、楚三种文化在三峡地区的融汇交流最迟在商代就已经开始。商末武王伐纣,蜀以一国身份参与会盟。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巴、楚都被封为子国。春秋时期,楚国国力渐渐强大,楚庄王一度向北争霸。春秋后期,位于长江下游颇为强大的吴越两国,因彼此征战频繁,两败俱伤,越虽吞吴,最终仍亡于楚国,长江中下游尽成楚之天下。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凭借吴越的富饶之地,独霸江淮,巫山的巴文化也逐渐被楚文化所取代,楚国因此成为当时七雄并峙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直至战国后期才一蹶不振,终为秦所灭。秦在发动统一中国的战争前近百年,就吞并了位于长江上游农业生产发展颇为发达的巴、蜀地区。秦并巴、蜀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那里所产的粮食,以补关中的不足。战国末期,秦国蜀宁李冰在岷江中流修建了综合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为素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右上图为战国形势图(局部)) 1.屈平辞赋悬日月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官居左徒、三间大夫,相传为今湖北姊归人。面对战国后期楚国日益衰落的形势,他希望通过革新图强来拯救国家,但受到当权者的排挤,遭到流放。后来,楚国都城被秦国攻陷,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跳入汨罗江殉国。传说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并在这天划龙舟、吃粽子,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后人称为“楚辞”。《离骚》、《天问》和《九歌》是其中的名篇。《离骚》全诗近两千五百字,从屈原自己的身世、抱负写起,追溯辅佐楚王,精诚谋国的经历,以及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遭遇。继而通过一系列现实活动与幻想境界的描述表达了他举贤荐能,修明法度的政治理想,宁折不曲的执著追求精神和眷怀故土的深沉爱国情怀,体现了他修身洁行、九死不悔的伟大人格。诗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成为千古绝唱。鲁迅称赞《离骚》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屈平辞赋是日月”,屈原的美丽诗篇光照了诗坛2000多年,屈原的爱国精神教育了中国人2000多年。今天,在湖北姊归建有屈原纪念馆。三峡水库建成后,此地不在水库淹没区,所以不仅不会淹没,而且还会因三峡工程建设促进它的进一步开发。 2.鞠躬尽瘁话诸葛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其诚意所感,对其分析当时形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即占据荆州,夺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根据地,联孙抗曹,以求得鼎立局面的形成。刘备听从他的计谋,终成大业。三国分裂局面形成以后,作为丞相的诸葛亮尽心辅佐刘备父子。在他治理下的蜀国,依靠四川“天府之国”的优越条件和都江堰的灌溉之利,注重奖励农耕,发展水利,减轻赋税,使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221年6月,刘备攻吴,孙权派陆逊抵抗。陆逊以逸待劳,主动退出巫峡以东狭长的崇山峻岭地带,坚守 亭不战。一年后,陆逊抓住战机,在彝陵(今湖北宜昌)火烧蜀军40多座营寨,蜀军土崩瓦解,刘备败逃至白帝城,忧愤交加,一病不起,临终前将年仅16岁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不久病逝。 蜀国在诸葛亮治理时期,其丝织业比较发达。很多人家都养蚕织锦,蜀锦驰名各地,行销魏、吴,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诸葛亮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据说他亲自把蜀锦的图案纹样,送给少数民族人民,还让会织锦的士兵,向他们传授织锦技术。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一生都以收复中原,重振汉朝为己任。他的理想没有实现,最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敬仰。今天在巫山还有孔明碑,寄托着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 3.行到三峡必有诗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时断时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长江上、中游的蜀、楚之地虽数为地方割据势力所夺占,但遭受破坏的程度远比中原地区为轻。北方大批南迁的农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具,与南方农民共同劳动,共同开发。南方的政权总体而言也较重视水利事业的建设,所以,蜀楚之地的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并达到了较高水平。成都与荆州(今湖北沙市)两城市商业的繁荣局面位居全国前列,仅建康(今江苏南京)能与之匹敌。这种优势,经隋唐宋元,至明清而不衰。尤其在南宋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蜀楚之繁华昌盛,较之前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东晋到明清,无数的文人墨客,或采风揽胜,或羁旅客途,观山望景,咏诗作赋,移樽举觞,对酒唱和,在巴山楚水间留下了众多胜炙人口、绕梁三日的绝句佳篇。“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道出了霍塘峡的雄伟;“聚鹤漫夸千载胜,登龙疑到九重天”、“朝云雨雾洗净坛,集仙飞凤弄晴川”说不尽巫峡的秀美;“太船倒舵推官漕,小船直上龙门高,十丈悬流万堆雪,今日如看广陵潮”惊诧于西陵峡的险峻。托山水而寄情明志向是文人擅长之事,从“诗仙”李白遇赦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清灵飘逸、空灵飞动,到“诗圣”杜甫听闻安史之乱平定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奋气快意;从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失意官场的沉郁苍凉,到李商隐羁旅巴蜀,思念亲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孤寂伤感……巴山、蜀水、楚天无不铭记着一段段令人心潮澎湃、啼嘘感慨的悠悠往事。 李白《朝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给人一个印象:长江三峡两岸都是有猿的,这一印象千年不变,从未有人对它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但事实上在李白之前就已有不同说法了。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中记载:“此峡(指瞿塘峡)多猿,猿不生北岸,非惟一处,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初不闻声,将同 兽渡坟而不生矣。”此中说得极为明白:猿猴是不能生存于长江北岸的,有人出于好奇,把南岸的猿猴抓来放到北岸山中,结果发现猿猴都死了。考其原因,郦道元认为与“ 兽渡汶而不生”是一样的道理。至于 兽渡汶而不生的说法则见于《礼记》。《礼记·考工记》载:“桔逾淮而北为枳, 鹆(八哥儿)不逾济, 逾汶则死,此地气使然也。”郦道元的这段论述可谓是言之凿凿,有事例,有原因的分析,不由人不信。再者,《水经注》是著名的科学论著,应该比李白的诗更具有说服力。 但是,查考有关记载李白生平的史书,李白一生曾 3次经过三峡。在《朝发白帝城》、《宿巫山下》、《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等多首诗中都提到了三峡猿声,应该说他对三峡猿声是非常熟悉的,诗中的猿声恐怕不会是李白凭空编造出来的。与李白同时期的女诗人薛涛在游长江北岸的神女峰后,作《谒巫山庙》诗。其中有“乱猿啼处访高唐,路人烟霞草木香”的诗句,既然高唐庙(即巫山庙,在神女峰)在乱猿啼处,那就说明神女峰有猿了。而诗题中“谒”字又说明诗人是亲到巫山庙,听见猿啼了。 此外,宋朝陆游的《入蜀记》中也记载:“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词。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如此看来,在长江北岸的神女峰有猿猴生活是无疑的,三峡北岸有猿声也就自不待言了。不知郦道元何以会有北岸无稳的论断? 4.人间正道是沧桑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那以后的百余年间,外国列强在中国大地上恃强逞凶,横行霸道,恣意践踏中国的主权,蹂躏中国的百姓。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和羸弱媚外的国民政府卑躬屈膝,签下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巴山楚水间回荡着愤怒的悲鸣。1858年的《天津条约》,通商口岸开设到长江中游的沿江城市,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1875年的《烟台条约》,又增开宜昌等4处为通商口岸,甚至允许某国人经甘肃、青海、四川到西藏,中国西南边疆的门户被打开了;1895年的《马关条约》,又开沙市、重庆等4处为通商口岸,意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沿长江深入到内地的巴蜀地区;1900年,德国“瑞生”号轮试图闯进川江,将侵略的魔爪伸向长江上游,仅仅因其触礁沉没才使阴谋未能得逞;不久,英国军舰又闯进川江,开炮把西陵峡的一个险滩“牛肝马肺峡”的“马肺”打掉了一半。……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悲鸣过后就是疾呼,就是呐喊,就是惊天动地的风雷。近代以来,巴蜀楚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始终没有间断过,这种斗争从本世纪初到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高潮。1906年,湖北的革命者刘静庵等人发起组织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日知会”。1911年,四川人民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利权,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成都罢市,全省抗粮抗捐,各地发动武装起义,众至20万人。清政府调动邻近各省军队入川镇压,这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首举义旗,发动起义,众人响应,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成功。第二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告结束。 1926年,四川万县人民抗议英帝国主义撞沉我国木船,毅然扣留了帝国主义的轮船,大挫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帝国主义者恼羞成怒,用军舰炮击万县城,屠杀和平居民,造成死伤千余人的“万县惨案”。英勇的万县人民,不畏强暴,在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下顽强地抗击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1938年,侵华日军由长江两岸进攻武汉,中日双方在武汉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大会战,中国军队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使日军付出了重大代价。1940年5月,日军大举进犯湖北的枣阳、宜昌地区,中国军队调集主力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经过激战,日军向南撤退。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率部队截击敌军,不幸中弹,以身殉国。1941年,中国军队还在巴东抗击入侵的日军,保卫“陪都”重庆。最近在三峡库区巴东官渡口发掘出抗日将士群葬墓地,百余具抗日将士遗骸重见天日,这有力地说明了抗战前线已延伸至三峡腹地。 抗日战争也意外地促成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日寇进逼南京的时候,国民政府就决定迁往重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939年12月,他率国民政府主要办事机构人员到达重庆。后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陪都。而沿海的工厂和物资早在激沪战争期间就有地转运到大后方,四川兴起了钢铁、纺织、探矿、运输等事业,重庆逐渐成为抗战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结束。这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前赴后继的反帝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结束了中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百余年来,三峡,仿佛是饱经风霜的老人,目睹了悲与喜的世事变幻,见证了血与火的历史洗礼。如今,它又欣喜地敞开胸襟,接纳气势磅礴的水利工程,俯视着日益秀美的巴山蜀水,遥望着蒸蒸日上、春意盎然的赤县神州。 【思考】 1.结合初高中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梳理历史上三峡所在的巴、蜀、楚地区经济发展的脉络线索,探讨其经济发展的原因。 2.为集中展示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和库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务院已同意建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成后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设立“三峡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三峡出土文物精品”、“重庆古代历史文化”、“重庆百年历程”及各种历史艺术、民俗风情等综合性或专题性陈列。请回答下列与筹建该博物馆相关的一组问题: ①追述长江三峡及其周围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地区曾存在过 、 、 等诸侯国。 ②试在今长江三峡的地理范围内进选2个值得纪念的人文景观,并简要说明理由。(应包括该人文景观的时代、内容和意义) ③中国近代史上,长江三峡及其周围地区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与奴役,请举3例予以说明。 ④试为“重庆百年历程”专题中的“1937~1945年”部分撰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说明,要求包含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对这些事件的评价。 第四节 长江三峡工程与尼罗河阿斯旺工程特点的区别 三峡工程规模巨大,三峡水库是一个季节性的调节水库,而国内外许多水库为调节能力强的多年调节水库,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曾因生态与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 1970年阿斯旺高坝建成后,坝后形成了巨大的纳赛尔水库,它可容纳尼罗河两年的来水量,用于满足埃及和苏丹北部农业和发电的需要。这项耗费巨资的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埃及人的命运,它驯服了一度被埃及人民敬若神明的尼罗河,使尼罗河流域的人民免遭水旱灾害之苦。大坝的建成,使埃及的灌溉面积扩大,改造沙漠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30年来,埃及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了1/6,当地农民的庄稼由过去每年只收获一次增加到二到三次。同时,它每年还可发电100亿kW·h,廉价的电力使蔗糖、肥料、炼铝和其他工厂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阿斯旺水坝成了埃及人民的骄傲,也是现代科学智慧的象征。(右上图为阿斯旺坝址示意图) 尼罗河全长6671km,是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纵贯非洲东北部,穿越撒哈拉沙漠,在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之一。尼罗河有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两个源头,白尼罗河源于赤道附近的卢旺达西部高地,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两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后,始称尼罗河,下游以埃及首都开罗为顶端,形成巨大的三角洲。青尼罗河的年平均流量为白尼罗河的2倍,但白尼罗河比青尼罗河长,习惯上被认为是主源。白尼罗河径流比较稳定,青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大。青尼罗河洪水期间,尼罗河水量剧增,历史上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提供灌溉水源和肥沃淤泥,使下游河谷和三角洲成为沙漠中的“绿色走廊”,非洲重要的棉、粮产地。近代在尼罗河上修建了一系列水坝,保证了常年灌溉的需要。 【思考】 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区与尼罗河阿斯旺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有什么差别? 然而,水坝建成前后,反对的意见不少。可以说,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项发展工程像建设阿斯旺水坝那样在埃及国内外引起这么热烈的争论。 阿斯旺工程水库库容1640亿m3,为坝址年径流量820亿m3的2倍,为一湖泊型的多年调节水库。尼罗河全部泥沙基本淤积在库内,水库常年均匀泄放清水。因坝址距尼罗河三角洲900km,沿程蒸发、渗透和城乡供水消耗大,且区间无支流入汇补给,入海水量由建坝前的330亿m3,减少为18亿~60亿m3,导致海岸线退缩,海水入侵,东地中海沙丁鱼产量锐减,以及三角洲失去泥沙和肥力来源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际水资源协会几次大会的有关资料以及国内专家的多次实地考察,都认为埃及阿斯旺高坝水库基本上属一项成功的工程,它的修建为埃及人民带来巨大利益,对环境不利影响已进行研究,并已采取措施得到控制。 长江三峡水库经水库调节下泄水量年内分配与天然情况相比变化不大,灌溉用水量也不增加。年出库总水量与建坝前一样,因坝址至长江三角洲1800km区间内,有鄱阳、洞庭两大湖湖水及众多支流入汇,所以入海口总水量也不变。三峡水库在运行初期,因水库淤积,下泄泥沙量虽有所减少,但坝址以下河段由于长距离的河床冲刷和支流补给,也会带来大量泥沙。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 所以,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但不能直接套用或推论到三峡工程上来。现将长江三峡工程与尼罗河阿斯旺工程特点对照列于下表。 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坝址水文条件 年径流量(亿m3) 4510 820 平均含沙量(kg/m3) 1.2 1.6 年输沙量(亿t) 53 1.34 总库容(亿m3) 393 1640 调节库容(亿m3) 165 1310 库区水量损失 (蒸发+用水) 库面蒸发损失很小,用水量无显著增加,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入海水量(亿m3) 建坝前 近10000 330 建坝后 近10000 60~18 出库泥沙 建库最初10年每年即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砂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500万t。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内 水库面积(km2) 1084 6750 水库平均宽度(km) 约1.1 约13.0 水库最大长度(km) 600~670 约500 坝址至河口距离(km) 1800 900 【思考】 1.为什么长江三峡工程建坝前后入海水量的变化远远小于阿斯旺工程? 2.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入海水量和出库泥沙减少,给河口地区的地貌、渔业、生活饮水等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 三峡建规对长江河口盐水人侵的具体影响: 盐水入侵属自然污染现象。一般情况下,长江口2月份盐度最高,7月份最低,6~10月份为低盐期,12~3月份为高盐期,4、5月及11月份盐度适中。长江口内外盐度分布随长江流量的大小和涨落潮期所流经水域的情况而变化。盐水入侵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长江的来流量,来流量越大,盐水入侵的范围就越小,反之来流量越小,盐水上溯的距离就越远。 三峡建坝后,根据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汛末的10月份,水库下泄量比建坝前减少约3000~8000m3/s,枯水年的11月份,下泄量稍有减少。12月和l~5月除4月份下泄量稍有减少外,其余月份下泄量增加1000~2000m3/s, 6~9月基本上保持不变。 因此,三峡工程的水库调库运用方式对长江河口咸潮入侵影响,既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 【思考】 为什么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咸潮人侵影响,既有有利一面,也有木利一面? 第五节 建设三峡工程促进库区经济发展 三峡库区长期以来投入甚少,农业资源利用不够合理,经营单一,工业基础薄弱,设备陈旧,城乡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较低。兴建三峡工程,国家将向这一地区投入移民补偿投资400亿元,除了合理补偿库区淹没迁移损失外,还包括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这为库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基础。 三峡库区通过开发性移民迁建,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大力加强农业建设,正确处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关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根据库区自然特点,发展以柑橘为主的种植业;利用水草资源,发展养殖业和畜牧业;因地制宜地抓好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工业。随着大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必将带动乡镇企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峡工程的兴建,将大大改善库区能源、通讯、交通、金融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国家对库区实行经济优惠政策,已将库区定为经济开发区,将宜昌、万县、涪陵列为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国家还采取基建投资倾斜政策,在库区有意识地多规划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全国许多地区也对库区进行对口支援。这些,都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物资流入库区,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的治理开发结合起来。 移民安置后将使库区就业结构得到改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未建三峡工程前。结合三峡工程建设还将调整好库区的城镇布局,并在安置库区城乡居民的过程中,通过规划、迁建和交流提高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使库区较快地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思考】 1.国家兴建三峡工程及对三峡库区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哪些政治、经济常识? 【参考答案】国家建设三峡工程,并对三峡库区实行政策倾斜,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三峡库区的状况,从一个局部反映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集中必要的财力兴建三峡工程和对库区在经济政策上倾斜,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这样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三峡库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思路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从三峡库区的实际出发,按照三峡库区本身的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特点找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思路,才能有效地推动库区的经济发展。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有望减少200亿 按照国家批准的三峡工程概算,三峡工程的静态投资(不考虑利息和物价上涨因素)为900.9亿元人民币。1993年三峡工程刚开工时曾经预测,三峡工程17年建设期间的物价上涨因素会使投资增加749亿元,贷款利息要付389亿元,这两部分和静态投资加起来,预测三峡工程最终将耗资2039亿元。 由于近一些年来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发生了有利的变化,加上三峡工程采取了招投标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据目前的估计,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三峡工程大约需要花1800亿元人民币,比预测的总投资少200亿元左右。 【思考】 哪一些因素使得三峡工程总投资有望减少200亿元左右? 第六节 长江三峡工程与世界“第一门”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闸。船闸全长1621m,每个闸室长280m、宽34m,六闸首人字闸门高度为37.5m,最大运行水头113m,在每线每个闸室均设有一套人字门。船闸建成后,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2000年11月,悬吊于起重机吊臂的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首节人字门,从六闸首北边墙顶部徐徐吊入闸室。至此,三峡工程永久船闸12套人字门正式进入安装阶段。此次安装的首扇人字门,长22.2m,高37.5m,厚3m,其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重约800t,号称世界“第一门”。由于门体太大太重,因此在制作时分作几节制造,此次吊装的是其最下面的一节。 【思考】 1.船闸的门为什么要设计成“人”字形? 【参考答案】 要回答此问题,可运用有关物理知识,对“人”字形闸门进行受力分析,下图所示为“人”字形门从上面向下俯视的横断面示意图,在图中F为开启闸门的拉力,f为在开启闸门时要克服来自闸门和水的阻力,θ为两“人”字形闸门门轴连线与闸门间的夹角。如果开启闸门时所需克服的阻力f可以认为恒定,根据力学知识可以得F=f/sinθ,此式表明,当f一定时,θ↓→sinθ↓→F↑,从中可以发现夹角θ越小,拉力F越大,对门轴的压力也越大,这时将会对门轴产生不良影响。当夹角θ=0时,“人”字形闸门将变成“一”字形闸门。 2.怎样启闭“人”字形闸门呢? 【参考答案】 船闸的闸门在启闭的过程中要克服的闸门自身的阻力和水的阻力是十分巨大的,启闭闸门的巨大动力是由电动机提供的。“人”字形闸门的启闭过程为: 开启电源→电动机高速运转→减速装置→驱动推拉装置→闸门缓慢启、闭。 在上述“人”字型闸门的启闭过程中,当电源接通后,电动机是高速运转的,但闸门的启闭却十分缓慢。其原因是:电动机的功率P是一定的,而开启闸门需要克服的阻力f却是十分巨大的。根据公式P=F·v可知:要产生巨大的动力来启闭“人”字形闸门,就必须减缓闸门的启闭速度。因此,在“人”字形闸门启闭过程中减速装置起了重要的作用。减速装置的作用是减小推拉闸门的速度,增大推拉闸门的作用力。 3.“人”字形闸门与“一”字形闸门关闭后的受力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为了比较“人”字形闸门与“-”字形闸门关闭后的受力情况,我们可以从画出它们的受力图着手。 在下左图中力F1、F2分别为两“人”字形闸门边缘咬合后产生的作用力和上游水对“人”字形闸门的作用力,在下右图中,为F1’、F2’分别为推拉装置产生的作用力和上游水对“一”字形闸门的作用力。这里必须明确一点是,如果闸门内外水位差为零,则可以认为 F2(或F2’)为零。 “人”守门闭合后的受力图 “-”字门闭合后的受力图 从上左图中可以发现,力F1与F2共同作用在“人”字形闸门上,使闸门保持平衡,其中力F1由闸门边缘咬合而产生。同样,为了使“一”字形闸门也保持平衡,则力F1’与F2’必须共同作用在“一”字形闸门上,力F1’由电动机工作带动推拉装置而产生。通过上述比较便可以发现,“人’字形闸门与“一”字形闸门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如闸门都是关闭的,但推拉闸门所需的作用力却不一样。到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船闸的门要设计为“人”字形闸门,而不是“一”字形闸门的道理! 1.重力坝 ①长江三峡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所谓重力坝就是利用坝的重力来达到使大坝稳定的目的。如右图所示为某一重力坝剖面示意图,图中的数据反映水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请画出大坝的主要受力示意图,说出各个力的名称。根据材料表内的有关数据,估算长江上游水对三峡大坝的水平作用力的大小。 ②长江三峡大坝建在沿长江为110km,横跨长江约70km的花岗岩上。据资料和理论分析,当水库建成蓄水后,在库区有可能会引发地震。讨论;为什么大坝建造在花岗岩上? ③请根据右面的三峡电站示意图简要说明水力发电的原理。想一想,为什么建水电站要建拦河大坝? 【参考答案】 ①大坝受力示意图入下图所示: 水平推力F=3.58×1011N ②大坝建造在花岗岩上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坝下沉,增加稳定性。 ③水电站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水轮机,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筑坝的目的是要形成水位落差提高水的势能,将原来分布在整个流域的机械能集中起来,提高水能的利用率。 2.垂直升船机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为了使船能通过大坝,将建造双线5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各1座,如图所示。 如果将船只通过船闸比作爬楼梯的话,那么通过升船机则是坐电梯了。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摇斧式,采用全平衡钢丝绳卷扬的结构形式。承船厢长120m,窗18 m,一块可辅材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卷扬机最大提升高度113m,最大提升质量为11800t,年单向通过能力3500000t,每次过坝仅40min,预计2009年投入运行。 请你估算此升船机完成年单向通航任务至少要消耗多少能量? 【参考答案】 设升船机每次以最大提升质量提升3000吨级轮船一艘, 则年单向提升次数:n=1.17×103次, 年耗能量E=1.53×1018J 3.大江截流 1997年11月8日,是长江三峡工程值得纪念的一天。这天,奔腾的长江被拦腰截断,上游江水通过人们预先开挖好的导流明渠流向下游大江。一辆辆载重七十余吨重的大型自御卡车排成长龙,驶向长江江心,在那里投下大块大块的石料,锁住长江咽喉,如右图所示。这不禁使人们想起了当年葛洲坝截流时,投下的十余吨重的混凝土四面体石块被汹涌江水一下子冲向下游的惊险一幕。然而在长江三峡截流的过程中,长江好像变得“听话”了,在建设者面前不再咆哮。建设者们奋战9个小时后,大江截流成功。 讨论:为什么在三峡大江截流时,没有出现葛洲坝截流时惊险的一幕? 【参考答案】 水流的速度越大,对物体的冲击越大。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截面越小,流速越大。三峡大江截流时,选择在长江流量较小的11月份。此外,人工导流明渠也起到了分流作用。 第七节 地貌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建造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修建水坝主要是为了拦蓄地表水,抬高水位,达到更好地利用资源的目的。 自然环境是复杂多样的,每项条件都完美无缺的坝址是很少有的,选址时,必须综合评价各种因素。从地貌地质条件来说,选择坝址时,一般应做到充分利用天然地形,根据经济与安全的原则加以考虑。 我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址选择,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了南津关和美人沱两个坝址。有关人员经过多年的反复勘查后认为,南津关坝址段虽然河谷狭窄,在地形上最为有利,但这里喀斯特地貌发育,会给工程带来极大困难。而美人沱坝址段,虽然在地形上河谷相对较宽,工程量较大,但在工程处理等方面较有把握。之后,又提出了太平溪、三斗坪和黄陵庙三个可能坝址。经过几十年的反复详细勘察、研究和全面比较,最后确定三斗坪为坝址。目前长江三峡工程正在这里全面施工。 从地形条件的角度考虑,坝址应尽可能选择河谷较窄、库内平坦广阔的地点。这种坝址一般来说能达到蓄水量大而工程量较小的效果。但有时候,狭窄的河谷表面上看似乎是最优坝址,但实际上可能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山坡易出现较多崩塌,工程处理量较大。从防渗透、防漏的角度考虑,喀斯特地区的坝址应尽量选择在有隔水层的河段。所以,确定一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坝址时,应对地貌地质条件作全面的勘探。 我国喀斯特地区乌江渡水电站坝址的选定: 我国乌江渡水电站建设在选坝址时,原有上、中、下三个可供选择、比较的坝址。上坝址由古生代寒武纪的石灰岩组成,靠近断层带,喀斯特地貌发育,没有可利用的隔水岩层;中坝址由古生代二叠纪石灰岩组成,喀斯特地貌很发育,也缺乏隔水层;下坝址为中生代三叠纪石灰岩夹页岩,页岩的岩层厚度达26~44米,可利用作为隔水层,能有效防止水的渗漏,故最后被选定为坝址。 【思考】 坝址的选择,除需考虑地貌地质条件外,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坝体的修建,不仅要求大坝坐落地的地貌环境有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大坝本身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坝体及各部分的尺寸,必须依据其所能承受的水压力的大小而确定。当需要承受的压力较大时,则坝体的尺寸也要大;而坝体的尺寸大了,则要求地基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因此,在坝体建设时,需要对坝体地基的强度进行论证和评价。此外,还需对坝体周围的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貌灾害现象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会对广大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常见的问题有水库边坡不稳、水库淤积、库周浸没、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农田沼泽化等,有时还可诱发地震。 水坝建成后,水库开始蓄水。如果选择地貌条件不当,库水就会渗漏,影响水库的蓄水效益。如果渗漏加剧,还会改变坝基岩石的组成结构,使其强度降低,甚至丧失承载力,从而危及坝基的稳定,以致影响周围自然环境。 【思考】 请你说出哪些岩石的渗水性较强?哪些岩石的隔水性较好? 第八节 三峡水库与生态环境 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瞩目。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研究工作至今已历时近50年。199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该报告书将长江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对三峡建库而引起的库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河口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包括局部气候、水质、生物、水库淹没与移民、自然景观与文物等十余个主要环境因子采用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了全面评价。该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是: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影响在长江中下游,主要不利影响采取恰
/
本文档为【三峡工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