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3种治疗座疮方法的疗效比较

3种治疗座疮方法的疗效比较

2011-11-14 2页 pdf 2M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9828

暂无简介

举报
3种治疗座疮方法的疗效比较 临床研究 101中国医药指南 2010 年 12 月第 8 卷 第 36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December 2010, Vol.8, No.36 开发的新技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手术时间短、手术中 出血量少,损伤小。经皮肾镜技术是通过经皮肾盂通道对肾盂、肾盏 和输尿管上段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是处理肾脏铸型结石、 肾盂内2cm以上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上尿路梗阻最有效安全的 微创手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5]。 经皮肾镜取石,皮肤切口仅需8~10mm,只需...
3种治疗座疮方法的疗效比较
临床研究 101中国医药指南 2010 年 12 月第 8 卷 第 36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December 2010, Vol.8, No.36 开发的新技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手术时间短、手术中 出血量少,损伤小。经皮肾镜技术是通过经皮肾盂通道对肾盂、肾盏 和输尿管上段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是处理肾脏铸型结石、 肾盂内2cm以上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上尿路梗阻最有效安全的 微创手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5]。 经皮肾镜取石,皮肤切口仅需8~10mm,只需用一根纤细的穿刺 针直接从腰背部进入肾脏,建立取石通道,置入肾镜,使用超声弹道 碎石机或钬激光碎石机击碎结石并取出,创伤极小,减轻患者的痛 苦,平均手术时间44min,取净率为99%,术后第2天患者即可下床活 动,真正达到了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残石率低的效果。经皮肾镜 取石,又称“打洞取石”,是指用不开刀的方法将肾内的结石取出[6]。 传统开刀,需在身体上切开10~20cm的切口,并剖开肾盂或肾实质取 出结石,创伤较大。 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优点是[7]:能直视下发现结 石并碎石取石;可一次将结石击碎、当时全部取出;操作可以随时停 1 两种取石术中、术后情况比较(χ— ±s,n=44)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术中、术后出血量(mL) 治疗组 55.5±6.8* 4.5±1.3* 94.5±13.3* 对照组 88.6±5.6 9.3±1.4 178.6±11.7 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止、分期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处理肾脏铸型结石、肾盂内2cm以 上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上尿路梗阻最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已 经成为该类结石治疗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Goodwin WE,Casey WC,Woolf W.Percutaneous trocar (needle) nephrost omy in hydronephrosis[J].JAMA,1955,157(23):891- 894. [2] Fernstrom I,Johansson B.Percut aneous pyelolithotomy. A new extract ion t echnique[J].Scand J Urol Nephrol,1976,10(12):257-259. [3] 梅骅,陈凌武,高新.泌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出版社, 2008:800-819. [4] 田溪泉,李建兴,邢念增等.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治疗输尿管上 段结石[J].北京医学,2006,28(10):596- 598. [5] 卢剑,肖春雷,马潞林等.超声定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附73 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6):532-533. [6]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821-832. [7] 何永忠,刘建河,曾国华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原 因及介入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6):371-373. 3种治疗座疮方法的疗效比较 何卫国1 朱圆圆2 【摘要】目的 观察 3 种方法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 77 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西药 组有 25 例,给予口服四环素片,三七丹参片以及维生素 B6 片;中药组,25 例,给予口服皂刺、地丁、蒲公英、银花、三棱、野菊花、薏米、 九里光、泽泻、石韦、鱼腥草、鹿角霜、川莲、红花、桑白皮、甘草;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7 例,将上述两种方法合用。3 组均外用“甲 硝唑凝胶”,疗程均为 3 个月。结果 单纯西药组与单纯中药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上述两组。结论 中西 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痤疮;疗效;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36-0101-02 1 宁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665100) 2 云南省中医院(650000) 痤疮是皮肤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引 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男女,常发生于患者的面 部、胸部以及背部等,患部常出现黑头、丘疹、粉刺以及结节等[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的 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加以环境污染的日益 严重,目前痤疮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2]。虽然痤疮是较小的疾病,但 其常常困扰着众多的青年男女,严重者甚至可以因此而有了自卑的心 理,因此,尽快治好痤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宁耳县人民医院近年 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7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7例痤疮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将77例患者分为3组,即西药 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西药治疗组25例, 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为15~33岁,平均年龄为(20.3±1.94) 岁;病程为1个月~6年;Ⅰ级患者有6例,Ⅱ级患者有14例,Ⅲ级患 者有5例。中药治疗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为16~32岁, 平均年龄为(20.9±2.21)岁;病程为2个月~7年;Ⅰ级患者有5例, Ⅱ级患者有15例,Ⅲ级患者有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7例,男性12 例,女性15例;年龄为16~31岁,平均年龄为(21.6±2.18)岁;病程 为2个月~6年;按皮损的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Ⅰ、Ⅱ、Ⅲ三级,该治 疗组中,Ⅰ级患者有7例,Ⅱ级患者有15例,Ⅲ级患者有6例。3组患 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以及病程的长短等经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组:本组25例患者,给予口服四环素片、三七丹参片以 及维生素B6片。 中药治疗组:本组25例患者,给予口服皂刺、地丁、蒲公英、银 花、三棱、野菊花、薏米、九里光、泽泻、石韦、鱼腥草、鹿角霜、 川莲、红花、桑白皮、甘草。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同时外用“甲硝唑凝胶”,疗程均为3个月。 临床研究102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年 12 月第 8 卷 第 36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December 2010, Vol.8, No.36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 治愈:皮损的数目消退≥90%,并且炎症症状基本上消退,只是留有 轻度的色素沉着或者个别瘢痕;显效:皮损的数目消退70%~89%,患 者的面部油脂明显减少,没有出现新的皮疹,炎症症状明显减轻;好 转:皮损的数目消退30%~69%,患者的自我感觉皮疹症状有明显的减 轻,没有新的皮疹出现或者仅有少量的新疹发生;无效:皮疹的数目 消退<30%,炎症的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加重的现象。 2.2 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单纯西药组与单纯中药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疗效明显优于上述两组。3种方法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西 药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 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其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疗效要 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或者中药的疗效,见表1。 3 讨 论 痤疮是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经常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 部,可表现为粉刺、囊肿、丘疹、结节、脓疮、瘢痕等多种形式,严 重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的美观。 现代医学认为该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一些因素导致患者的内分 泌失调,从而使得雄激素的分泌增多,进而导致皮脂代谢的旺盛, 引起毛囊老化,因此导致粉刺的形成 [3]。而在此基础上,表皮葡萄 球菌以及痤疮杆菌等微生物的不断繁殖,导致了囊肿、丘疹、结 节、脓疮的形成。中医学认为痤疮的形成及发展与肺经热血、气血 淤滞以及饮食不洁、过度饮食辛辣肥甘的食物等因素有关,尤其是 青年男女,肺热的症状非常明显。因此,在治疗上要以清肺泄热、 解毒消肿以及凉血活血为主,同时消除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疗痤疮 的关键之处 [4]。我们所采用的西药方中的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 素,可以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棒状杆菌,同时也可抑制中性粒细胞 的趋化作用;维生素B,既补充了维生素的缺乏,又可以大大的增 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同时可以参与代谢以及患者的创伤愈合等。 我们所采用的中药药方中,地丁和蒲公英均可清热解毒,二者联合 使用,可以加强其清解的作用,而且可以凉血散结,从而达到消肿 的功效;银花可以清气血热毒,野菊花可以清热宣肺;甘草可以清 热解毒,并且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由此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外加上涂抹药物来进行辅助治 疗,可以有机的将中、西医治疗该病的优点结合起来,起到协同治疗 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达到3个月的疗程后,中西医结合 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中药治疗 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统计学结果证实,西药组和中药组的总有效 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西 药组和中药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 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纯服用西药或者 中药,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汝智.新编中西医结合皮肤美容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215. [2] 徐守仁.中国医学汇集[C].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 [3] 胡艳君.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120例[J].四川中医,2005,23(10): 8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 3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89-90. 表1 3组的疗效比较(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中西医结 合治疗组 27 11 12 3 1 96.30△ 西药治 疗组 25 4 6 12 3 88.00 中药治 疗组 25 5 5 11 4 84.00 注:通过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 较,χ2=8.26,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55例 施楚明 吴维颖 【关键词】 面瘫;中西医结合疗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36-0102-02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人民医院(515644) 面瘫中医称为中风中经络,西医称为面神经炎。其主要症状为: 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患侧眼睛闭合不拢,鼻唇沟变 浅或消失,面部肌肉失去知觉,鼓腮吹哨漏气。对面瘫的治疗,博览 各家学说,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55例面瘫患者设 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潮安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中的105 例患者,男性58例,女性47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6岁,所有 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12~73 岁,对照组5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 3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西药 两组同时给予头孢氨苄0.25g,强的松10mg,维生素B1 20mg,地 巴唑10mg,吗啉胍100mg,3次/d,口服,2周为1个疗程。2周后减去 强的松,头孢氨苄,加上ATP 1片,3次/d,口服,2周为1个疗程。 1.2.2 治疗组加中药内服,外敷药物,按摩等治疗 内服中药以杨家方牵正散加味:白附子6g、僵蚕10g、全蝎6g、 白芥只10g、胆南星10g、白芷10g、天麻10g、陈皮6g、甘草3g,每日
/
本文档为【3种治疗座疮方法的疗效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