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吸收不良综合征

临床执业医师——吸收不良综合征

2011-11-14 3页 doc 62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5354

暂无简介

举报
临床执业医师——吸收不良综合征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临床执业医师——吸收不良综合征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的小肠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综合征。营养物质的吸收必须经过充分的消化作用。因此,广义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消化不良与吸收不良,故又称为“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许多疾病可引起本综合征,但其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结果往往相似。吸收不良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脂肪吸收障碍最具特征。     分类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病因及发病机理分为下列几类:     一、 原发性吸收...
临床执业医师——吸收不良综合征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临床执业医师——吸收不良综合征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的小肠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综合征。营养物质的吸收必须经过充分的消化作用。因此,广义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消化不良与吸收不良,故又称为“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许多疾病可引起本综合征,但其临床现及实验检查结果往往相似。吸收不良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脂肪吸收障碍最具特征。     分类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病因及发病机理分为下列几类:     一、 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     系小肠粘膜(吸收细胞)有某种缺陷或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经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转运。包括乳糜泻(coeliac disease)和热带口炎性乳糜泻(tropicsprue)等。     二、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     (一)消化不良     1、胰酶缺乏 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纤维囊肿、胰腺结石、原发性胰腺萎缩等。     2、胆盐缺乏 如肝实质弥漫性损害、胆道梗阻、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症、回肠切除、肠内细菌过度繁殖(肠污染综合征)     3、肠粘膜酶缺乏 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     (二)吸收不良     1、小肠吸收面积不足 如小肠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胃结肠瘘、不适当的胃肠吻合术,空肠结肠瘘等。     2、小肠粘膜病变 如小肠炎症,包括感染性、放射性、药物性(新霉素秋水仙素等);寄生虫病,如贾弟虫病,园线虫病等。     3、肠壁浸润病变 如淋巴瘤、结核病、克隆病、whipple病等。     4、小肠运动障碍 动力过速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小肠吸收时间,动力过缓如假性小肠梗阻、系统性硬皮病,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5、淋巴血流障碍 如淋巴发育不良,淋巴管梗阻(外伤、肿瘤、结核等)、血液循环障碍(门脉高压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吸收不良综合征由于营养物、维生素、电解质吸收障碍,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临床表现有:     一、腹泻及其他胃肠道症状     腹泻为主要症状,且最具特征。每日排便3-4次或更多,粪量多、不成形、色淡有油脂样光泽或泡沫,有恶臭。也可为水样泻。少数轻症或不典型病例可无腹泻。伴有腹鸣、腹胀、腹部不适,但很少有腹痛。部分病人可有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     二、营养缺乏症状     腹泻发生后,由于蛋白质丢失及热能供应不足,患者逐渐感乏力、消瘦、体重减轻,可出现贫血,下肢浮肿,低蛋白血症。     三、维生素及电解质缺乏症状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维生素缺乏或电解质不足的症状。如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障碍可有骨痛、手足搐搦、甚至病理性骨折;维生素B族吸收不良可出现舌炎、口角炎、周围神经炎等;维生素B12叶酸及铁吸收不良可引起贫血;钾离子补充不足可加重无力、软弱、生理少尿、夜尿等。     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除上述吸收不良表现外,还具有原发病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粪脂肪检查     (一)苏丹Ⅲ染色镜检 正常时粪中不出现脂肪滴,如>10滴/高倍视野,示脂肪吸收不正常。     (二)粪脂定量 正常<6g/24小时,>6g/24小时,可诊断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脂肪平衡试验     每日摄入试验餐,含脂肪70克以上,连续6天。收集后72小时(第4-6天)粪便测定脂肪含量,计算吸收率。     脂肪吸收率= 摄入脂肪(后3天)-粪脂(后3天)/(摄入脂肪)×100     正常值:>95%,低于正常指示脂肪吸收障碍。     三、D-木糖吸收试验     D-木糖(D-Xylose)为一种戊糖,口服后不经消化酶分解、直接经空肠粘膜吸收,不在体内代谢,从肾排出。如肾功正常、测定尿内D-木糖排出量可反映小肠吸收功能。方法:空腹口服D-木糖5g,收集5小时尿,测定尿中D-木糖。正常值:>1.25g(25%),1.0~1.2g为可疑,<1.0g(20%)为异常。     四、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反映回肠吸收功能,先注射维生素B121000ug,使体内饱和,口服60钴标记维生素B122ug,收集48小时尿,测定60钴量,正常值:>8-10%,2-7%为中度吸收不良,<2%重度吸收不良。多用于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五、BT-PABA(又称胰功肽)试验     苯甲酰-L酪氨酸-对氨苯甲酸(BT-PABA)口服后,在小肠经糜蛋白酸酶分解,游离的对氨苯甲酸易被小肠吸收,经肾排出,收集6小时尿测定其排出量,可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正常值:55~75%。     六、钡餐X线全消化道检查     可了解小肠分泌与运动功能及有关病变,如肠管扩张,狭窄、粘膜皱襞改变、憩室、瘘管等。     七、小肠粘膜活检     可通过空肠镜检查或小肠粘膜活检器,钳取空肠粘膜活组织检查,也可通过结肠镜逆行插入回肠末端取回肠粘膜组织检查,诊断价值很大。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疑吸收不良综合征者,先作粪便脂肪及X线钡餐检查,确定吸收不良存在;进一步检查寻找吸收不良的病因,制定治疗,观察疗效,验证诊断。具体诊断步骤可参考表2-6-1     表2-6-1 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步骤
/
本文档为【临床执业医师——吸收不良综合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