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少年变声期歌声特质文献之内容分析

2011-11-19 17页 pdf 348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7037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少年变声期歌声特质文献之内容分析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65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潘宇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所助理教授 摘 要 對中等學校音樂教師與合唱教師最大的教學挑戰,莫過於教導青少年運 用那遭遇變聲期磨鍊的嗓音,來抒發青春期的生命之歌。為了能有效地、正 確地進行中學的歌唱教學,瞭解這個階段青少年的變聲狀況與歌聲特質,成 為教師們的首要工作與責任。自二十世紀中葉起,在加拿大、美國等地有多 位合唱音樂教育家針對青少年的變聲現象,進行縱貫性的實徵研究,而這些 豐富且珍貴的研究結果,正是當今合唱音樂「全...
青少年变声期歌声特质文献之内容分析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 65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潘宇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所助理教授 摘 要 對中等學校音樂教師與合唱教師最大的教學挑戰,莫過於教導青少年運 用那遭遇變聲期磨鍊的嗓音,來抒發青春期的生命之歌。為了能有效地、正 確地進行中學的歌唱教學,瞭解這個階段青少年的變聲狀況與歌聲特質,成 為教師們的首要工作與責任。自二十世紀中葉起,在加拿大、美國等地有多 位合唱音樂教育家針對青少年的變聲現象,進行縱貫性的實徵研究,而這些 豐富且珍貴的研究結果,正是當今合唱音樂「全人」教育的發展關鍵之一。 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分析與比較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研究之內容, 其中包含針對少男的研究文獻有 Duncan McKenzie’s Alto-Tenor Plan、Irvin Cooper’s Cambiata Concept、Frederick Swanson’s Adolescent Bass Theory、John Cooksey’s Contemporary Eclectic Theory、Sally Herman’s Voice Pivoting Plan, 針對少男與少女的研究文獻有 Anthony Barresi on Adolescent Voice,以及針對 少女的研究文獻有 Lynne Gackle on Adolescent Female Voice 等,研究者將從 變聲期間歌聲特質、音域變化、聲部測試、選曲考量、教唱建議等面向進行 上述文獻的探究。 期望本研究的結果能有助於教師們對青少年歌聲變化的認識,進而幫助 教師們掌握變聲期歌聲培訓的技巧,亦盼望能喚起作曲家為青少年編寫屬於 他們自己特有的合唱作品。 關鍵詞:合唱教育、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 66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壹、研究緣起與目的 對合唱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最大的教學挑戰莫過於協助青春期少男與 少女們,克服此階段因為身心快速發展,所造成歌聲改變的考驗。然而大多 數的音樂教師對於青少年變聲情形的特質、照顧、指導等,缺乏較深入的理 解與較實務的訓練,這些現象都歸因於師資職前培訓課程中,對這方面知能 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不夠完備(Collins, 2006;Gackle, 2006),以至於教師們常 帶著焦慮與不確定感,自行在試誤練習中摸索著可行的教學模式,或是選擇 性地放棄教導正處於變聲階段的少男、少女們學習歌唱。 由於受到歐洲教會傳統合唱思想的影響,男性從中世紀開始即接受歌唱 的訓練,而女性則遭到羅馬天主教古訓的約束,失去了在教會中同唱聖歌與 學習歌唱的機會(潘宇文,2004)。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未變聲的男童被教 導以幾乎沒有顫音的純淨音色,演唱高音域的聲部曲調;當青春期來臨歌聲 特質改變之際,少男仍需保持此種單一的高聲區演唱方式,如果其歌聲開始 有破音現象(Voice Break),且不再能維持此音域的演唱時,少男就必須停止 歌唱,直到變聲期結束新的低聲區歌聲穩定後,才能重新回到歌唱的行列 (Friddle, 2005;Phillips, 1992)。 這個「暫停歌唱理論」(No-Sing Theory)在二十世紀初期,受到許多合 唱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質疑(Collins, 1999)。直至 1950 年代,關注青少年歌唱 學習狀況的教師們,開始透過觀察、測驗、實驗等實證研究的方式,來探索 青春期歌聲變化的階段與特質。雖然這些研究結果的論述並不全然相同,但 他們都一致的強調青少年在變聲期間繼續歌唱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重要 的;因為此時期如能獲得具專業知能教師的關懷與指導,少男、少女們將可 平順地通過變聲所帶來的考驗,並持續發展成熟的新歌聲,進而提升其終生 參與歌唱活動的意願。 儘管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有著多樣的歌聲類型與不同的歌唱能力,但 為他們創造一個滿意的音樂學習經驗,同時促進其健康歌聲的發展,應是身 為青少年的歌唱指導者秉持不變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音樂教師需要能(1) 瞭解青少年歌聲成熟過程的順序與徵狀變化;(2)瞭解青少年個別歌聲的潛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67 力、限制、特徵,以及獨特的音質;(3)擁有評定每位青少年歌聲、音樂能 力,與幫助他們健康且有效的透過說話、歌唱來自我現等的實務知識;(4) 擁有選擇符合青少年變聲期間生理限制的歌曲,與分派他們到合適聲部等的 實務知識,以促進歌唱技巧的學習;(5)具備聽辨青少年在歌聲發展中多樣 的產出能力,以鼓勵其有效的運用說話與歌唱的聲音(Gackle, 2006, p. 29)。 綜觀上述的研究緣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分析二十世紀中葉之後有 關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的重要研究文獻。希冀分析所得的研究內涵,能協 助音樂教育工作者認識青少年的歌聲改變情況與過程,並提供創作與編寫青 少年合唱歌曲的參考依據。 貳、青春期變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承接上述目的,本研究將針對 Duncan McKenzie、Irvin Cooper、Frederick Swanson、John Cooksey、Sally Herman、Anthony Barresi,以及 Lynne Gackle 等七位在加拿大與美國兩地的合唱音樂教育學者們,所秉持的理念與進行的 研究,著手於該些文獻中有關青少年變聲期間歌聲特質、音域變化、聲部測 試、選曲考量、教唱建議等內容的分析與比較。 一、Duncan McKenzie’s Alto-Tenor Plan Duncan McKenzie 是一位英國唱詩班指揮,他曾在加拿大的公立學校擔 任音樂教師,之後分別擔任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與 Carl Fischer, Inc.兩家出 版社在美國紐約地區的經理,1943 至 1952 年間亦曾擔任新澤西州 Douglass College 音樂系的主任(Collins, 1999)。 McKenzie 於 1956 年撰寫了「Training the Boy’s Changing Voice」〈訓練少 男的變聲〉,書中描述他多年來從實務經驗所累積的觀察,並提出需要讓 少男在變聲期間,持續地在教堂中與學校裡歌唱的「Alto-Tenor Plan」。這個 聲部名詞 Alto-Tenor 是指進入變聲期,音域開始往下降低可以演唱 Tenor 音 域的少男們,其音色輕亮而獨特,與未變聲男童、成年男性歌者皆不同 (Garretson, 1998),且音域只有一個八度的寬度,是介於 G3(低音譜表第四 間)與 G4(高音譜表第二線)之間。 68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McKenzie 認為青春期歌聲的改變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而說話音質 的改變是判斷變聲階段的可靠指標。少男變聲的狀況如果停留在 Alto-Tenor 的音域愈久,其未來愈可能成為 Tenor,反之則可能成為 Bass。他同時主張 當有些少男們的歌聲已發展到達最低音時,其音域就會開始朝高音擴展 (Brinson, 1996)。 Soprano I Boys Soprano II Boys Alto Boys Alto-tenor Junior High Baritone (A) (B) 譜例 1:McKenzie 的青少年變聲階段歌唱音域(取自 Brinson, 1996, p. 216) 此外,McKenzie 強調要對少男們進行個別歌聲測試,並需持續地追蹤記 錄他們的生理發展與態度變化。進行聲部指派時,要以音域作為首要的考量 而非音色(Cooksey, 1977a)。整個變聲期間,都必須唱在舒適的音域中,且 避免演練極端的高、低音(Brinson, 1996;Collins, 1999;Garretson, 1998)。 對於歌聲的訓練,McKenzie 推薦要經常輕聲地演唱下行曲調的發聲練習型, 除了可以協助少男們的低音發展之外,其亦可避免其過度的使用胸聲來唱歌 (Garretson, 1998)。 二、Irvin Cooper’s Cambiata Concept Irvin Cooper 出生於英國,大學畢業後到加拿大擔任公立學校的音樂教 師,並指導中學合唱團與樂團。當他在接觸國中學生的時候,察覺到大多數 的少男在音樂課堂中並未參與歌唱的活動,而是以閱讀或習作替代之。這個 發現讓 Cooper 決心投入早期青少年歌聲變化的研究,不久之後,他確認青少 年只要演唱專門為他們獨特音域所編寫的歌曲,即能在整個變聲期間持續歌 唱了(Collins, 1999)。 1950 到 1960 年代,Cooper 任教於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教授音樂教 育的課程。從這段時間起,他全心獻身於青少年早期變聲現象的研究與教學, 並針對這個議題發表文章、撰寫專書,且編寫了數本給變聲期歌者的歌曲集。 專書中以 1965 年所撰寫的大學教科書「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General Music and the Vocal Program」〈中學音樂教學:一般音樂與歌唱課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69 程〉,對中學音樂教師的影響與指導最為深遠(Collins, 1999;Cooksey, 1977a)。 Cooper 發現青春期歌聲的改變是漸進的,在變聲初期少男低聲區的音色 變得較為豐厚,同時低音域往下快速擴展,常會使其無法舒適地演唱高音; 而少女的音色則變得細薄,常出現較尖銳刺耳的聲音(Cooksey, 1977a)。 Cooper 認為七至九年級的少女們不應被區分為 Soprano 與 Alto,因此將她們 與尚未變聲的少男分派到同一聲部,稱為 Treble;變聲第一階段的七、八年 級少男們,因有著典型的特殊音質,被稱為「Cambiata」(義大利文,有「變 化」之意);變聲第二階段的九年級少男,則稱為 Baritone。至於已經變聲完 成的 Bass 要等到高中階段才會出現,而具成熟歌聲的 Tenor,則要到二十五 歲之後才有(Phillips, 1992)。 Girls and Boys Trebles Cambiata (First Phrase of Change) Baritone (Second Phrase of Change) 譜例 2:Cooper 的青少年變聲階段歌唱音域與舒適音域(彙整自 Collins, 1999, p. 148) *黑頭音符為舒適音域 在聲部鑑定的方法上,Cooper 主張要以團體的方式進行測試,避免個別 測試(Collins, 1999)。因為 Cambiata 的獨特音質,常使教師產生「Octave Illusion」(低八度錯覺),也就是將其所唱的實際音高誤判為低了一個八度音 程的音高,而錯將他分派到 Baritone 聲部(Garretson, 1998)。當確認出 Cambiata 之後,應經常透過個別的歌聲檢核,來關心其歌聲的發展。Cooper 推薦的團體聲部測試,大致可分為四個步驟,約需花費 5 到 10 分鐘的時間 (Cooksey, 1977a;Garretson, 1998): 1.全體少男在降 B 大調上,齊唱美國作曲家佛斯特的歌曲「Way Down Upon the Suwanee River」。 2.教師遊走在少男之間,以輕拍肩膀的方式,請低八度演唱的少男逐一 停止歌唱,這些停止歌唱的少男即是 Baritone。 3.剩下的少男可能會是未變聲的 Treble,或是變聲中的 Cambiata。 70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4.讓這些少男們在降 G 大調上再次齊唱此曲。教師逐一輕拍能在此調性 上輕鬆、正確演唱的少男停止歌唱,而他們即是未變聲的 Treble,最後 剩下的少男就是 Cambiata 了。 Cooper 主張為變聲期歌者選擇曲目時,應優先從歌唱音域與舒適音域兩 個面向來考量。他並不贊成中學音樂課堂進行齊唱與八度齊唱的活動,因為 從譜例 2 的檢視中,發現三個不同聲部的舒適音域僅在 D4 至 A4 之間有所交 集,因此唯有音域寬度在此範圍之內的歌曲,才能符合其舒適音域內演唱的 理念(Collins, 1999)。Cooper 另提出四個選曲的準則,分別是(1)選擇類 似對位風格的作品,讓每位歌者的演唱聲部都充滿曲趣;(2)注意困難的大 跳音程,尤其是跨越聲區的形式,它對已失去歌聲敏捷度的變聲期青少年來 說是個障礙;(3)檢查歌曲所需要的咬字吐音速度,Cambiata 只能掌握較慢 的歌唱發音速度,而 Baritone 則比 Cambiata 更慢;(4)選擇歌詞適宜且投合 青少年的好品質歌曲(Brinson, 1996;Cooksey, 1977a)。 為了延續及發揚 Cooper 的理念,曾在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受教於他的 Don L. Collins 創辦了 Cambiata Press,專門為變聲期的青少年創作與出版合 唱作品,並於 1979 年成立了非營利、州政府授權的教學機構 the Cambiata Vocal Institute of America,來協助有心的音樂教師們理解 Cooper 的 Cambiata 哲學理念與教唱方法。Collins(1999)亦將團體聲部測試的歌曲,改為當前 青少年較熟悉的「Jingle Bells」,並分別以 D 大調、降 A 大調,先後鑑定出 Baritone 與 Cambiata。 三、Frederick Swanson’s Adolescent Bass Theory Frederick Swanson 自 1930 年代擔任中學音樂教師起,即對青少年變聲的 問題非常關注。他在 1948 年成立 Moline Boys’ Choir,隨即開始記錄團員們 的整個變聲過程。從實際的歌唱教學經驗中,發現凡接受過適當訓練的變聲 少男們,皆有著極佳的歌唱潛力。Swanson 於 1959 年發表的博士論文「Voice Mutation in the Adolescent Male: An Experience in Guiding the Voic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Boys in General Music Classes」〈青少年的歌聲變 化:在一般音樂課堂中引導青少年歌聲發展的經驗〉中,開始形成其對青少 年變聲過程的理論「Adolescent Bass Theory」(Collins, 1999;Cooksey, 1977a)。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71 「Music Teaching in the Junior High and Middle School」〈中等學校的音樂 教學〉是 Swanson 於 1973 年所撰寫的專書,書中描述了對 82 位少男個案進 行變聲特質的研究結果(Brinson, 1996)。他認為七年級的少男通常尚未變 聲,應與女生一起演唱相同的聲部;八年級的少男則開始進入變聲期,此時 的歌聲將會很難駕馭,因此需採取少男、少女分開練唱的模式,以提供給變 聲少男們更多的關注與指導(Collins, 1999;Cooksey, 1977a;Phillips, 1992)。 Swanson 對歌聲變化速度的觀點,與 Cooper、McKenzie 的看法並不相 同。他主張少男變聲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在變聲開始的前幾週或一個暑假 的時間之內,其歌唱音域就會至少降低一個八度音程,且百分之 30 到 40 的 八、九年級少男,會立刻變為音域介於 A2(低音譜表第一間)到 G3(低音 譜表第四間)之間的「New Bass」。而此時期「Tenor」的人數並不多,他們 的音域是介於 D3 到 E4 之間(Cooksey, 1977a)。 Boy Alto Tenor Bass 譜例 3:Swanson 的中學階段青少年歌唱音域(取自 Cooksey, 1977a, p. 11) Swanson 亦發現許多 New Bass 依然能保持其高音域的歌聲,但卻在 C4 到 F4 的音域中無法唱出歌聲來,造成高、低聲區之間出現無聲的區域 (Cooksey, 1992)。因此他建議多運用下行曲調的發聲練習,將頭聲的演唱技 巧帶入低聲區,並避免將胸聲往上帶進高聲區,以逐漸地讓兩個聲區重新銜 接(Brinson, 1996),此建議與 McKenzie 的觀點是相同的。 由於 New Bass 的歌唱音域有限,合唱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編曲的技能,才 能為他們編寫舒適可唱的聲部曲調(Cooksey, 1977a)。Swanson 強調 New Bass 應該演唱有趣的主要曲調,以鼓勵其參與歌唱的活動,這時 Tenor 可擔任主 要曲調上方六度音程的和聲曲調,尚未變聲的少男則演唱最高聲部曲調,進 而可組成有利於教導變聲期少男歌唱的純男聲合唱團(Phillips, 1992)。 72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四、John Cooksey’s Contemporary Eclectic Theory John Cooksey 在大學時期是 Irvin Cooper 的學生,接受了 Cambiata Concept 的訓練。由於 Cooksey 認為 Cooper 對變聲期少男的歌聲分類過於單 一且侷限,因此從他任教於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開始,即有系統性的測 試了數百位少男的歌聲,進而發展出一個五階段的變聲期歌聲分類理念。 Cooksey 將這個研究結果撰寫成連續的四篇文章,發表於 1977 年 10 月到 1978 年 1 月的 Choral Journal 中,並稱它為青少年變聲期的「Contemporary Eclectic Theory」(當代折衷理論)。 Cooksey 於 1992 年將前述四篇文章的內容,以及其後續研究的實證結 果,彙整成專書「Working with the Adolescent Voice」〈教導青春期歌者〉。他 認為青少年的聲變現象雖然有著個別差異,但都會歷經一個可預測且有順序 的過程,這個變聲過程通常需要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少男們必須要知道這些 歌聲變化的過程與特質,才能在變聲期的探險旅程中,順利地發展其歌聲。 Cooksey(1992)強調歌唱音域是青春期歌聲發展階段的最重要指標,但 也需同時考量舒適音域、歌聲音質、聲區發展,與說話音高等聲音特質的改 變。他將少男的歌聲依據其歌唱音域與舒適音域的平均值區分為六個類別, 分別是尚未變聲的階段「Unchanged」,與五個變聲階段:「Midvoice I」(變聲 初期)、「Midvoice II」(變聲中期)、「Midvoice IIA」(變聲顯著期)、「New Baritone」(變聲趨緩期),以及「Developing Baritone」(變聲後期)等。 Unchanged Stage1 Midvoice I Stage 2 Midvoice II Stage 3 Midvoice IIA Stage 4 New Baritone Stage 5 Developing Baritone 譜例 4:Cooksey 的青少年變聲階段歌唱音域與舒適音域(取自 Cooksey, 1992, p. 13) 少男們大多在七年級進入變聲初期,八年級則是變聲現象最顯著的階 段,九年級時達到變聲趨緩期或是變聲後期。變聲階段少男的音色會變厚、 變暗、變粗,並產生氣聲的現象,此時歌聲轉換的敏捷度也會減緩。而其說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73 話的音高頻率,會從高於最低歌唱音高的 2 至 3 個半音,逐漸地在變聲後期 轉變成高於最低歌唱音高的 4 至 6 個半音(Cooksey, 1992)。 Cooksey 主張在教學時間許可下,務必要每 6 到 8 週進行一次個別的歌 聲測試。他亦提供類似 Cooper 的團體測試方法,來因應教學時間可能不足的 限制。茲將 Cooksey(1992, pp. 24-27)建議的團體測試流程,簡化為下列四 個步驟: 1.所有少男與少女在 C 大調(或 B、降 B 大調)上齊唱歌曲「America」, 之後由少男再齊唱一次。 2.教師遊走在少男之間,確認以低八度演唱的少男,並以輕拍肩膀的方 式請其停止演唱,這些少男就是 Baritone。 3.其餘的少男在 F 或 G 大調上再次齊唱此曲,教師仔細聽辨出能在高八 度音域中輕鬆演唱此曲且音色較清亮的少男們,他們就是未變聲或是 變聲初期 Midvoice I 的少男。如演唱 SATB 的混聲合唱曲時,未變聲 的少男應分派到 Soprano 聲部,而變聲初期 Midvoice I 的少男可分派到 Alto 聲部。 4.最後剩下的少男們,就是變聲中期 Midvoice II 與顯著期 Midvoice IIA 的少男了。請他們在降 B 大調上齊唱此曲,來檢核其保持音準的能力。 在 SATB 的混聲合唱曲中,可將他們分派到 Tenor 聲部。 Cooksey(1992)提供了許多教導青少年歌唱的技巧,包含歌唱姿勢、呼 吸運用、發聲練習,以及肢體律動輔助發聲練習的方法,並提醒音樂教師應 從青少年舒適的音域開始,進行歌聲的訓練,且適度地協助變聲少男們練習 新發展的低聲區。在演唱歌曲的編選上,要符合少男歌聲發展階段的特質, 尤其是歌唱與舒適音域的範圍、高低聲區轉換的頻率、節奏進行的速度,以 及力度與氣息控制的技巧等面向(Cooksey, 1977b)。 五、Sally Herman’s Voice Pivoting Plan Sally Herman 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中學音樂教師,她所指導的 Fox Junior High School Choir(in Arnold, Missouri),曾受邀到許多區域性與全國 性的會議中進行演出。Herman 亦經常在各個層級的合唱研習營擔任講師,與 音樂營擔任客席指揮。 74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Building a Pyramid of Musicianship」(搭建音樂能力的金字塔)是 Herman 於 1988 年所撰寫的專書,書中以「Voice Pivoting Plan」(聲部游移的 方法)來分享其多年來教導青少年歌唱的實務經驗。這個方法所陳述的理念, 是變聲期的少男們在參與高品質多聲部合唱曲的演練時,音樂教師應安排他 們游移在聲部之間,好讓其持續地在最舒適的音域中歌唱。為了能達成此理 念,教師需要在每位少男的變聲過程中,隨時觀察與記錄其歌唱音域變化的 情形。 Herman(1988)了解青春期的少男們不願意被稱為 Boy Alto,因此將他 們依歌唱音域分為四個聲部,分別是 First Tenor、Second Tenor、Baritone, 與 Bass,但這些聲部名稱與成年男性歌者的聲部特質是沒有關係的。正值變 聲期的少男們因較無法控制變化中的歌聲,而在模仿其所聽到的音高時常產 生困難;另一個困擾他們的問題,是對於不同八度音程差距的音高常會發生 混淆,尤其是剛從童聲期進入變聲期的少男們最為感到困惑。針對上述問題 Herman 主張可以在純男聲合唱練習時,多運用下行曲調的發聲練習,協助變 聲期的少男將其假聲(Falsetto Voice)帶入低聲區,逐漸讓兩個聲區結合起 來,以擴展其有限的音域,同時發展頭聲技巧。 First Tenor Second Tenor Baritone Bass 譜例 5:Herman 的中學階段青少年歌唱音域 Herman 提供了在一般音樂課堂中進行團體歌聲測試的方法,首先透過學 生自我介紹時的說話音質特性,如輕細或圓厚的聲音,將少女分為 Soprano 與 Alto,而少男則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尚未變聲的少男,第二組則為有變聲 徵兆的少男,並請 Soprano 坐在左側、Alto 坐在右側,少男們坐在中間,其 中第二組少男靠近 Soprano,第一組少男靠近 Alto。接著,全班以 G 大調演 唱歌曲「My Country ‘tis of Thee」(即為歌曲「America」),教師先檢核未變 聲的第一組,分辨出能與少女們輕鬆齊唱正確曲調的 First Tenor,與以低四 度左右的音程,賣力尋找音高的 Second Tenor。最後,教師檢核有變聲徵兆 的第二組,聽辨出與 Soprano 低八度平行齊唱的 Baritone,與以比 Baritone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75 低四度音程演唱的 Bass(1988, p. 87)。 聲部分派的任務完成後,Herman 建議讓 Second Tenor 與 Baritone 的座位 靠近 Soprano,以便於在演唱兩聲部合唱作品時,他們能低八度演唱 Soprano 的曲調。First Tenor 與 Bass 應安排在 Alto 旁邊,在演唱兩聲部合唱作品時, First Tenor 與 Alto 演唱相同的曲調,Bass 則低八度演唱 Alto 的曲調(1988, p. 88)。 在選曲的考量上,Herman 強調青少年需要有機會演唱不同時代風格的多 聲部合唱作品,其內容要包含難、中、易等三個難易層次。教師需具備合唱 編曲的能力,從歌曲移調、音高替換、聲部曲調創作,聲部版本重組,到聲 部游移的曲調銜接等,來幫助變聲期的青少年順利且愉悅的發展其歌唱技能。 六、Anthony Barresi on Adolescent Voice Anthony Barresi 任教於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負責教授合唱 音樂教育的課程。1986 年 Barresi 以 Cooksey 的六階段歌聲分類模式為基礎, 將其多年來對青少年變聲期的研究資料,呈現於「Barressi on Adolescent Voice」的兩個小時錄影帶之中。影帶的內容包含了縱覽歌聲變化的過程、青 春期嗓音變化的徵狀、Barresi 的變聲階段理論、變聲期間歌聲訓練的方法, 以及由不同變聲階段的兩位少女與五位少男,實際示範其歌聲的多個面向特 質與困難處。 Barresi 是第一位同時研究少女與少男變聲歷程的合唱教育家,他與前述 的幾位專家一樣,認為少女與少男的變聲階段是可預期的,但其改變的年齡、 時間,與速度則因人而異。大多數的青少年變聲現象發生於 11 到 13 歲之間, 而少男們的聲音改變過程,是從說話音高的降低開始,約三個月後歌聲就會 產生變化了。 Barresi(1986)主張少女的歌聲改變有兩個階段,在 Stage 1 時其歌唱音 域較童年期稍窄,音色變得較細薄,常有氣聲或沙啞聲,其說話的音高約在 C4。進入 Stage 2 時,由於喉頭內肌肉群與軟骨群的成長,開始出現低聲區 的胸聲音質,而其說話的音高也降低到 A3。他曾提到變聲期的少女主要是音 色上的改變,因此應稱呼她們為 Treble 1 與 Treble 2,而非成年女性歌者的聲 部名稱 Soprano 與 Alto。且在此期間少女們都需要持續地練習其全部音域的 76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歌唱技巧,以利於歌聲的順利發展。 至於 Barresi 對少男的五個階段歌聲分類看法,則是將 Cooksey 理論中音 域的範圍做了縮減。這五個類別包含「Unchanged Voice」的尚未變聲階段, 與四個變聲階段:Stage 1 變聲初期,常稱為 Boy Alto,此階段說話的音高為 C4;Stage 2 變聲顯著期,類似 Cambiata 或 Alto-Tenor,此階段說話的音高為 A3;Stage 2A 變聲中斷期,此階段說話的音高為升 F3;Stage 3 變聲後期, 成年 Tenor 或 Bass 的歌聲特質逐漸形成,此階段說話的音高則降到 C3。 Stage 1 Treble 1 Stage 2 Treble 2 Unchanged Voice Stage 1 Stage 2 Stage 2A Stage 3 譜例 6:Barresi 的中學階段青少女、青少年歌唱音域與舒適音域 為變聲期少男們編選合唱作品時,Barresi(1984)建議要考量其歌唱技巧的 需求度、歌詞內容與曲調趣味的合宜性、演唱聲部的適宜性,以及合唱作品 的價值性等四個準則。在歌唱技巧的準則上,要避免曲調線條中有快速聲區 轉換與連續大跳的音程、速度過快與過慢的樂段、兩極音域中力度過強與過 弱的表現,以及避免演唱時間過長的樂曲。在歌詞與曲調的準則上,宜選擇 附正向意涵的歌詞內容,與類似對位風格的作品,讓每個聲部都有機會演唱 主要的曲調線條。在演唱聲部的準則上,應避免齊唱歌曲,而是選擇三部或 四部的合唱曲,讓不同變聲階段的少男們,在能力範圍之內參與歌曲的演唱。 最後,在作品價值的準則上,要編選能協助少男們的歌唱技巧、音樂能力、 情感表現,與美感經驗持續成長的作品。 七、Lynne Gackle on Adolescent Female Voice 由於青春期少女的變聲現象沒有少男的變聲狀況來得戲劇性且引人注 目,因此較少有專家學者深入地追蹤與探究少女們的全期歌聲發展特質。直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77 到 1991 年才有任教於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負責教授音樂教育課程的 Lynne Gackle,將十年來指導 Miami Girl Choir 的教學經驗與觀察研究,撰寫 成刊載於 Choral Journal 的文章「The Adolescent Female Voic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and Stages of Development」(青少女的歌聲:變聲特質與發展階 段)。 文章中 Gackle 描述青少女的變聲現象,只是在音色上產生了多種的「色 調變化」,所以少女們的歌聲依舊保有 Treble 的特性,僅在寬度、厚度、圓 潤度等音質特徵上有所改變。與 Cooper、Barresi 的理念一致,Gackle 不贊同 以成年女性歌者的名稱 Soprano、Alto 來為少女們命名,而建議以「Light Soprano」(輕細女高音)或「Rich Soprano」(圓厚女高音)來稱呼她們。Gackle 進一步建議音樂教師應選擇每個聲部音域寬度類似的合唱作品,並鼓勵少女 們在舒適的音域範圍內,輪流演唱不同的聲部,以加強她們的歌唱獨立性與 音樂性。 以 Cooksey 的歌聲分類系統為基礎,Gackle 檢核說話的平均音高、歌唱 與舒適音域、歌唱聲區的發展,以及整體的歌唱音色等四個面向(2006, p. 32),將少女的變聲期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 Stage I「Pre-Pubertal」(青春期 之前)、Stage IIA「Pre-Menarchael」(初經之前)、Stage IIB「Post-Menarchael」 (初經之後),與 Stage III「Young Adult Female」(青年女性)。 Stage I Pre-Pubertal Stage IIA Pre-Menarchael Stage IIB Post-Menarchael Stage III Young Adult Female 譜例 7:Gackle 的青少女變聲階段歌唱音域與舒適音域(取自 Gackle, 1991, p. 23) Gackle(1991, p. 22-23)說明少女們在 Stage I 時,說話的平均音高為 C4 到 D4,歌聲輕細似長笛般的音色,沒有明顯的換聲區,能夠輕鬆地演唱大跳 的音程,其歌聲特質與同年紀的少男們幾乎相同,僅在力度的表現上較少男 來得稍弱些。進入青春期的 Stage IIA 時,少女們說話的平均音高為 B3 到升 C4,歌唱時會出現明顯的氣聲,此現象是由於喉頭內肌肉與軟骨群成長的速 78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度不一而形成了「Mutational Chink」(變聲的三角隙縫),使得聲帶後方在發 聲時無完全緊閉,而讓氣息從縫隙中漏出所產生的。此階段的換聲區出現在 G4 到 B4 間,有些少女會有困難演唱 C4 附近音域的音高,且不同聲區之間 的音色差距頗大。 在變聲最顯著的 Stage IIB,青少女說話的平均音高為 A3 到升 C4,此時 舒適的歌唱音域會時常移動,甚至舒適音域會變窄到只有六度音程左右的寬 度,換聲區則出現在 G4 到 B4 與 D5 到升 F5 間。此階段少女們較能輕鬆的 演唱低音,同時會出現 Alto 的音色,Gackle 提醒音樂教師,僅可短時間的演 練少女的低音,切不可讓其只在低音域中演唱,以避免因過度的使用胸聲, 對少女們尚未發育完全的歌喉造成傷害。 最後,變聲後期的 Stage III,少女們說話的平均音高降為 G3 到升 B3, 但整體歌唱音域的範圍變得更寬,聲區之間的音色開始產生一致性,換聲區 的位置則提高為 D5 到升 F5 間。少女們之前的氣聲現象逐漸消失,音色變得 較為寬厚,顫音開始出現,歌聲的音量、響度與敏捷度也同時增加。 Gackle(2006)針對說話音高、歌唱音域、舒適音域、聲區發展等四個 面向,提供了一些個別歌聲測試的方法,供音樂教師參考。如以四分音符等 於 92 的速度從 10 數到 1,來判斷說話的音高,並推斷說話音高通常較歌唱 音高的最低音,平均高出大三度或小三度音程;以 Sol 到 Do 五個音的下行音 階來測試歌唱音域;分別在 F、A、D 三個大調上演唱「America」來檢核舒 適音域;從 A3 或降 A3 開始演唱上行的大調音階,過程中仔細聽辨歌聲音色 的轉變區域,來確定換聲區的位置。 參、研究結語與省思 歷經這 50 多年的研究努力與成果,終於改變了自 1500 年前中世紀以來, 對變聲期青少年需暫停歌唱的觀念。而此刻如何能讓青少年在教師專業的教 導之下順利地「Sing Through the Change」,已經成為中學音樂師資培訓課程 中,非常值得關注的議題之一。 身為青少年的音樂教師與合唱教師,都應有著不變的教學信念與目標, 那就是不論班級或團隊中有多少種異質的歌聲類型與相異的歌唱能力,也要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79 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滿意的歌唱經驗。從理解前述七位具領導性的學者專 家對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的論述,並掌握其中共通的觀點與相異的見解, 進而發展出屬於自身教學環境脈絡中具體可行的「折衷」教唱方法,將是今 後歌唱教學與研究努力不懈的方向。 80 「2008 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合唱教學與研究」論文集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潘宇文(2004)。西方合唱藝術與教學理念發展之歷史研究。載於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主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九十三年度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頁 343- 360),臺北市。 二、西文部分 Barresi, A. L. (1986). Barressi on adolescent voice.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Video) Barresi, A. L., & Russell, T. P. (1984). Criteria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choral literature to assist in the developing of the boy’s changing voi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the Male Adolescent Voic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Brinson, B. A. (1996). Choral music methods and materials: Developing successful choral program, grades 5 to 12. New York: Schirmer. Collins, D. L. (1999). Teaching choral music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Collins, D. L. (2006). Preferred practices in teaching boys whose voices are changing. Choral Journal, 47(5), 119-124. Cooksey, J. M. (1977a).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temporary, eclectic theory for the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changing voice. Part I: Existing theories. Choral Journal, 18(2), 5-14. Cooksey, J. M. (1977b).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temporary, eclectic theory for the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changing voice. Part II: Scientific and empirical findings: Some tentative solutions. Choral Journal, 18(3), 5-16. Cooksey, J. M. (1977c).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temporary, eclectic theory for the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changing voice. 青少年變聲期歌聲特質文獻之內容分析 81 Part III: Developing and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care the train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changing voice. Choral Journal, 18(4), 5-15. Cooksey, J. M. (1978).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temporary, eclectic theory for the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changing voice. Part IV: Selecting music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changing voice. Choral Journal, 18(5), 5-17. Cooksey, J. M. (1992). Working with adolescent voices. St. Louis, MO: Concordia Publishing House. Friddle, D. (2005). Changing bodies, changing voices: A brief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and methods of working with adolescent changing voices. Choral Journal, 46(6), 32-47. Gackle, L. (1991). The adolescent female voic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and stages of development. Choral Journal, 31(8), 17-25. Gackle, L. (2006). Finding Ophelia’s voice: The female voice during adolescence. Choral Journal, 47(5), 29-37. Garretson, R. L. (1998). Conducting choral music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Herman, S. (1988). Building a pyramid of musicianship. San Diego, CA: Curtis Music. McKenzie, D. (1956). Training the boy’s voice.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Phillips, K. H. (1992). Teaching kids to sing. New York: Schirmer. Swanson, F. J. (1973). Music teaching in the junior high and middle schoo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本文档为【青少年变声期歌声特质文献之内容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