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8c%bb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

%8c%bb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

2011-11-20 3页 pdf 663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93937

暂无简介

举报
%8c%bb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 2011年总第 43卷第 4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食管 反流病患者 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 60 例患者均来自本院消化内 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30 例: 男 13 例,女 17 例;年龄 37~74 岁;病程 3 个月~5 年;对照组 30 例:男 12 例,女 18 例;年龄在 38~75 岁;病程 3 个月~6 年。 2 组在病程、性别、年龄方面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 所...
%8c%bb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
2011年总第 43卷第 4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食管 反流病患者 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l 临床 1.1 一般资料 所选 60 例患者均来自本院消化内 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30 例: 男 13 例,女 17 例;年龄 37~74 岁;病程 3 个月~5 年;对照组 30 例:男 12 例,女 18 例;年龄在 38~75 岁;病程 3 个月~6 年。 2 组在病程、性别、年龄方面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 [1]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 有反流性食管炎, 并具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临 床现:反酸、烧心、反胃、嗳气或合并胸骨后痛 、 咽部不适或吞咽困难等;病程超过 3 个月;近 2 周 未服用其他抑制胃酸和影响胃肠道功能的中西药 物。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以兰索拉唑片 15mg,每日 2 次;吗 丁啉片 10mg,每日 3 次,饭前 30min 口服。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旋覆 代赭汤化裁。 基本方:旋覆花(包煎)10g,代赭石(先 煎 )30g,姜半夏 10g,炒党参 30g,佛手 10g,柴胡 10g,炒枳壳 15g,炒白芍 10g,陈皮 10g,茯苓 15g,浙 贝母 10g,乌贼骨 20g,黄连 2g,炙甘草 5g。 加味法: 脾胃阳虚者加干姜、炒白术;脾胃气虚者加炒黄芪、 炒白术;湿热内蕴、胃火盛者加黄芩、蒲公英;泛酸 明显者加煅瓦楞、黄连、吴茱萸;胃阴虚者加石斛、 北沙参;胃脘痛如针刺、痛点固定者加延胡索、川楝 子。 每日 1 剂,水煎服,早晚各 1 次。 2 组患者服药期间禁食辛辣、肥甘厚味,禁烟 戒酒,避免巧克力、咖啡、薄荷等刺激性食物,餐后 2h 内避免平卧, 停用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药 物。 2 组均以 21d 为 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观察疗 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典型症状消失,胃镜下 食管黏膜恢复正常;好转:典型症状减轻,胃镜下食 管黏膜破损修复好转;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胃 镜下食管黏膜损害程度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 30 例, 痊愈 20 例, 好转 8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3.33%;对照组 30 例,痊愈 11 例,好转 10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 70.00%。 2 组 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 3.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乏力 1 例、腹泻 1 例, 治疗组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2 组治疗后检查 血常规、 肝肾功能、 心电图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改 变。 4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 的各种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 烧心、反酸、呕呃、胸骨后疼痛、夜间平卧时呛咳、咽 部不适等症状。 本病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甚至咽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 30例临床观察 吕琪新 (溧阳市中医院,江苏溧阳 213300)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旋覆代赭汤 兰索拉唑片 吗丁啉 中图分类号 R573.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1)04-0038-02 清利壅热, 与大黄共同起到给邪热以前后二阴出 路; 蜈蚣善于行窜, 祛风通络。 全方共奏泻热化 瘀、通行经络作用,使瘀血化、痰浊消、热邪散、津 血复。 本项研究采用中医泻热化瘀的方法, 对中 风后遗症的病人进行了为期 3 年的临床治疗观 察, 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中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1)。 我们认为在中风后遗症期施以泻热 化瘀疗法防止死灰复燃 , 是预防二次中风的关 键,同时对一些辛温燥热的药物应慎用或少用。 5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 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 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 3 辑.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HZ07030)] 第一作者:李慧(1957-),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主要从 事中医脑病临床工作。 (注:第一作者李慧供职于中医科,第二作者李慧供职于 神经内科。 ) 收稿日期:2010-12-20 编辑:吕慰秋 临 床 报 道 38 万方数据 2011年总第 43卷第 4期 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从发病机制来看, 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属于动力障碍性疾 病,病程较长。 西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有 胃酸抑制剂、促动力剂、黏膜保护剂等。 西药治疗疗 程长、停药后易复发,部分病例虽经治疗但长期不 愈。 若长期不愈,甚至可发生食管狭窄、食管癌变 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药吗丁啉能促进 胃食管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增强食管的清除力, 增加抗反流屏障。 兰索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抑 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从而阻止了胃 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而达到治疗目的。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学 “痞满”、“反胃” 等范 畴,其基本病因病机应是胃气挟热上逆,即其病机 特点一为逆,二为热。 肝胃不和,气机阻滞,则出现 嗳气、脘腹痞满、纳呆、腹胀等症;气郁日久化热,或 气滞不能运化,酿生湿热,则会出现泛酸、烧心;胃 气不降,挟热上逆,则症状从胃脘向食道、咽喉部发 展,出现胸骨后灼热疼痛、咽喉干涩疼痛。 旋覆代赭 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功能降逆化痰、 益气和胃。 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胃痰阻气逆之症。 方 中以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呕,代赭石镇肝降逆, 共为主药;姜半夏、陈皮降逆化痰散结;柴胡、枳壳、 佛手疏肝理气而使其气机通畅,通则不痛,降中有 升,以顺其气化之自然;乌贼骨、浙贝母合为乌贝 散,起抑酸和胃之功;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善治湿 热痞满,呕吐吞酸;党参、白芍、茯苓益气健脾治其 虚;炙甘草性温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降逆化 痰、益气健脾、疏肝理气、和胃止酸之功,从而使痰 涎得消,逆气得平,中虚得复,则心下之痞满可除而 嗳气、呕呃可止。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因而通降胃气是 治疗本病的基础和关键, 同时中药复方兼具抑酸、 健胃、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胃食管反流病配合中 药降气和胃、疏肝制酸治疗,能起到稳定病情、提高 治愈率、防止病情反跳的作用。 笔者体会中西医结 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充分发挥中西药物治疗的 优势,临床疗效确切,可避免长期大剂量抑酸治疗 带来的消化不良和消化道感染率增加的副作用,值 得进一步研究。 5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 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60 第一作者:吕琪新(1970-),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从 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工作。 收稿日期:2010-12-20 编辑:吕慰秋 2006 年 9 月至 2010 年 3 月期间, 笔者运用自 拟慢咽润燥茶治疗慢性咽炎 58 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6 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 为 2 组。 治疗组 58 例:男 23 例,女 35 例;年龄 19~ 68 岁, 平均年龄 42 岁; 病程最短 3 个月, 最长 3 年。 对照组 58 例:男 22 例,女 36 例;年龄 20~66 岁,平均年龄 41 岁;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 2.5 年。 2 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 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 《耳鼻咽喉科诊疗常规》[1]及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诊。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头孢克肟胶囊(江苏亚邦强生药 业有限公司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 : YBH04932004,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44868)。每 次 0.2g,每日 2 次,口服。 2.2 治疗组 给予慢咽润燥茶。 药物组成:金银花 3g,野菊花 3g,麦冬 12g,牡丹皮 3g,胖大海 5g,桔梗 5g,射干 6g。 加味法:咽部红肿、疼痛较重者,加金银 花 3g、山豆根 3g 或大青叶 2g(其中一种);大便秘 结、舌尖红者,加黄连 3g 或黄芩 3g;气虚乏力者,加 黄芪 5g、大枣 1 枚;咽痒干咳,痰少而黏稠者,加陈 皮 6g、生甘草 3g;咽喉部有异物感,吞咽时微感不利 者,加半夏 6g、厚朴 6g;咽干燥甚者,加北沙参 6g、 石斛 3g。 上药研磨成散或直接用煮沸的白开水冲泡 代茶频服。 2 组治疗期间忌食辛辣、 烟酒, 停用其他药 物。 “慢咽润燥茶”治疗 慢性咽炎 58例临床观察 刘占军 (康保县中医院,河北康保 076650) 关键词 咽炎 慢咽润燥茶 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 R766.14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1)04-0039-02 临 床 报 道 39 万方数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 作者: 吕琪新 作者单位: 溧阳市中医院,江苏溧阳,213300 刊名: 江苏中医药 英文刊名: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11,43(4) 参考文献(1条)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 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 2000(0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zy201104024.aspx
/
本文档为【%8c%bb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临床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