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

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

2011-11-20 46页 ppt 70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0055

暂无简介

举报
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null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阶段划分问题 三、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及地位影响问题 四、关于义和团运动时外国对华政策问题 五、结语:解读历史的另一种方式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主要是围绕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封建性质以及是否具有革命性这两个问题展开。 null1.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封建性质 1.1不具有反封建性质 理由主要有: 其一:农民战争指的是农民阶级为了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而举行的起义和斗争,...
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
null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阶段划分问题 三、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及地位影响问题 四、关于义和团运动时外国对华政策问题 五、结语:解读历史的另一种方式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主要是围绕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封建性质以及是否具有革命性这两个问题展开。 null1.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封建性质 1.1不具有反封建性质 理由主要有: 其一:农民战争指的是农民阶级为了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而举行的起义和斗争,而义和团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是合法团体,是“奉旨团练”,“他们接近官府的统帅,甚至充当载漪、荣禄等清朝要人的卫队”,其领袖是清朝皇宫贵族; 义和团兴起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不具有产生旧式农民战争的历史条件。因此,义和团运动不能称为农民战争,不具有反封建性质。(陈业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J]·社会科学探索, 1990, (5): 90—92.)null其二: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纲领是“扶清灭洋”,“扶清”与“灭洋”并行,两者都是斗争的目的。从主流来看,义和团对清政府并不是持反对态度,“灭洋”的根本目的是“扶保中华”, “扶保大清不坏”,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使其看不清清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的本质,不能正确将清政府与中华作必要的区别。 (王承仁,乔茵·有关评价义和团运动历史地位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报,1991,(3):59—65·)null其三: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不是农民阶级的自主口号,而是地主阶级固守封建道统、盲目排外的观念在农民阶级中的投射反映,给义和团运动加上了封建主义的深刻印记,使得这一运动未能超越封建主义“卫道排外”的藩篱。 (范大章·对“扶清灭洋”的再认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1, (2): 55—56·)null1.2具有反封建性质 孙祚民指出,判断农民起义要以农民与地主两大对立阶级的阶级矛盾为依据。义和团运动发生在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但农民与地主两大对立阶级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义和团运动反抗的矛头虽然主要指向帝国主义,也必然打击清政府,因此是反帝为主,反封为辅,仍然属于旧式的单纯农民战争,不能因为义和团没有突出反封建统治的斗争,就从根本上否定它具有反封建性质。(孙祚民·义和团运动史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评议[J]·文史哲, 1991, (1): 9—18.) null路遥认为: 义和团运动沿袭农民传统的反抗斗争方式,这体现在组织形式上和思想意识中。它的最初组织形式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出现在山东冠县十八村和直隶成县沙柳寨一带赵三多的“义和拳”,由乾隆年间杨士增的梅花拳嫡传,自始至终其组织形式只是因反侵略斗争队伍的扩大而复杂,反封建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路遥·“义和拳教”钩沉[J]·近代史研究, 1991, (2): 101—126·)null还有学者提出: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和高潮期,几乎与北方数省自然灾害的日益严重状况同步进行,不少农民只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加入义和团,灾害解除以后散去,具有极其浓重的反封建压迫色彩。 (林敦奎·社会灾荒与义和团运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1, (2): 42—49·) null1.3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封建性质应该具体分析 季云飞: “奉旨”义和团虽然是由自发的义和团转化而来,基本队伍与义和团相似,但是它的出现,完全是慈禧、载漪一伙追求私利的产物,这一部分是不具有反封建性质的。但它在整个义和团运动中毕竟只占少数,义和团运动的主流是反封建的。 (季云飞·义和团运动研究中若干问题新探[J]·求索, 1992, (6): 110—114.)null黎仁凯认为: 义和团成员鱼龙混杂,“假”义和团成员甚多,他们与官府往来密切,有的甚至就是官兵。但从整体看,大多数义和团成员是抗击清军的,他们即使到官府挂号注册,也往往徒有“奉旨”之名,而无“奉旨”之实,因而不能“一棍子打死”,必须根据其行为的差别进行具体分析。(黎仁凯·论义和团运动高潮的主要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 1999, (2): 121—123.) null2.义和团运动的革命属性问题 近年来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革命属性基本上趋于肯定,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出现了多种论证理由。 null第一,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是从属于无产阶级推翻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范畴,义和团运动参加了反帝斗争的行列,便可称之为革命,尽管当时中国人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李宏生·义和团运动与国际公正舆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2, (1): 24—29·)null第二:是社会形态内部固有的矛盾尖锐化所引起的革命。 “历史上一切发生在封建社会内部的单纯农民起义和战争,也包括义和团在内,都是这样的革命”,它的任务是在原有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打击黑暗残暴统治,改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孙祚民·义和团运动史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评议[J]·文史哲, 1991, (1): 9—18.)null第三, 义和团运动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它是农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中国的暴动和起义,具有民族起义的性质,在实际上经历了民族自卫战争的过程,属于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王承仁,乔茵·有关评价义和团运动历史地位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1991,(3):59—65·)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与阶段划分问题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与阶段划分问题义和团运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发展过程从面上来看似乎已经非常清楚了,但在种种表象背后还隐藏着些什么?透过众多的现象能够发掘出怎样一种本质的内容,总结出怎样的规律?这是学者们研究义和团运动兴起及阶段划分的兴趣所在。null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及背景 传统的观点归结起来大致包括: (1)列强的侵略,特别是甲午战后,对华北(包括山东、直隶)的侵略; (2)清政府的残暴统治; (3)基督教在内地传教,欺凌民众,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冲突; (4)广泛的水旱灾害; (5)社会经济的波动。null严昌洪认为: 义和团的产生包含了反侵略的出发点,也包含了中西文化、中西风俗冲突的重要原因,表现在“上帝信仰与偶像崇拜、‘无君无父’与忠君孝亲、男女不分与‘男女授受不亲’、近代文明与风水迷信的冲突”。(严昌洪·义和团运动与民间风俗[J]·史学月刊, 1993, (1): 53—59·)null郑权 侧重于宗教冲突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指出“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表现为一神信仰与多神信仰、平等思想与等级观念、追求来世与关怀显示等方面的冲突,这种冲突的极端发展必然是武装流血斗争。null日本学者中村达雄和佐佐木卫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天津义和团运动的特征是以农民市场阶层结构为媒介”组织和动员力量进行战斗的。“华北社会亲族集团的活动极为淡薄,村落中近亲、亲族间出现较强的分化倾向是义和团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佐佐木卫·近代华北社会的宗教活动及其活动者[J]·山东社会科学, 1991, (1): 17—18·) null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 学界普遍认为, 1898年10月25日赵三多在山东冠县蒋家庄马场里树立“扶清灭洋”旗帜起义,体现了“扶清灭洋”口号与直、鲁地区群众性反帝斗争的结合,客观上成为反洋教斗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分界,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具体标志。null但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异议: 有的学者认为义和团兴起于1894年,理由是《光绪年奏稿》中有一反对甲午议和奏折说“外患不除,内忧恐起,近闻山东曹濮、安徽颖亳各地,伏莽欲动,假兴华灭洋为名”,时间明确指出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 。(胡维革,郑权·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中国近代的文化透视[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 (1): 20—29·)null英国学者狄德满则认为,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9年山东西北的神拳,它与各种拳会组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狄德满·晚清基督教、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的兴起[J]·社会科学辑刊, 1996, (3): 100—104·) null还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标志应该是1896年大刀会的反洋教斗争,理由为义和团实质上是一个大教案,同时大刀会作为义和团流派之一,首先明确提出了“兴华灭洋”的口号,而且在1896年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反教斗争。(孙长来,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关系略论[J]·社会科学辑刊, 1996, (3): 109—112·)null3.义和团运动的阶段划分 两阶段: 以1900年6月21日慈禧颁布“宣战”上谕为限。前一阶段以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性与盲目排外等愚昧落后性对立统一为特点;后一阶段义和团的行动基本听从清政府的指挥,甚至以封建统治者的臣民自居带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欧阳跃峰·从“扶清灭洋”到“奉旨灭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96, (3): 280—284·)null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8年义和团兴起到1900年夏天清廷发布宣战上谕前,这一时期清政府对义和团从查禁到剿抚不定、剿抚兼顾,义和团以“灭洋”为主旨,取得广泛认同,义和团与清政府处于若即若离状态; 第二阶段从1900年6月21日到同年9月慈禧西逃途中决心剿杀义和团止,这是清政府全面利用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高潮时期; 第三阶段从1900年9月7日到1902年7月景延宾起义失败为止,义和团斗争将反帝与反封建相联系,打起了“扫清灭洋,官逼民反”的旗帜。(黎仁凯·深入研究直隶义和团运动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 1999, (1): 1—5·)三、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及地位影响问题三、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及地位影响问题1.积极评价 (1)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转换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人民进行的前所未有的、伟大的民族自卫救亡运动,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民族救亡运动战争的最高峰,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预示着新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并且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特别是亿万农民的大发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张守常·中国近代农民义和团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0, (6): 33—38·)null (2)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迫使其改变了侵华手段。(孙占先·义和团运动与晚清社会[J]·北方论丛, 1991, (1): 85—90·) null (3)义和团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首先,义和团的兴起和结局,引起了清政府统治结构的变化,帝党和后党几乎同归于尽,以后党为主干的封建顽固势力土崩瓦解; 其次,地方大员分庭抗礼,以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结成的所谓“保境安民”的“东南互保”为典型;(284页)null再次,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义举, 1900年孙中山派兴中会骨干郑士良发动惠州起义,虽然失败,但与义和团运动南北呼应,是在义和团运动斗争下促成的; 最后,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出现和推行,在这一场运动中,列强“保全”慈禧和清廷,要求新政,“互保”派也积极要求发动新政,新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某些条件。(张洪岳·简论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J]·延安大学学报, 1996, (1): 85—89·) null2.消极评价 有观点认为,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行为与封建顽固派的国粹主义思潮相呼应,使中国还在发展的机器生产和与之联系的人、物成为被抵制、被消灭的对象,从社会进化的特定意义上看,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和民族自卫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null同时,义和团运动的落后性、破坏性十分明显,缺少知识分子的参加,成员多为破产者、流氓无产者、散兵游勇。其文化层次是由广大民众所决定,也没有产生自己的思想家,这极大地限制了运动的水平。(阮芳纪·义和团运动的发生与特点[J]·历史研究, 1991, (3): 48—56·) null还有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反侵略斗争是正义的,但其社会政治诉求却非常落后,是反对社会发展,阻挡历史进步的。义和团运动排斥、反对乃至仇视一切现代文明,这种反现代化的态度与近代中国力图建立现代化的经济、政治、社会,实现社会转型是背道而驰的,造成的原因是中国文化中的“华夏中心”、盲目排外的传统,近代中国屡受“洋人”侵略的背景,加上义和团非常正义,容易极端过激。(雷颐·义和团的悲剧[J]·南风窗, 1999, (8): 23—24·)四、关于义和团运动时 外国对华政策问题四、关于义和团运动时 外国对华政策问题1.美国对华政策 美国为保护其在华教会势力并扩张政治和经济利益,与英法等国一起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积极主张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参与八国对华武装侵略,又以调停者的面目出现,进一步完善“门户开放”政策。态度较其他列强温和,军事上亦无过多行动。null完善“门户开放”的原因: (1)美国相信在镇压义和团之后,列强将借机毫不犹豫地瓜分中国,严重威胁到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夏保成·义和团与美国对华政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2, (3): 59—64·)null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美国为了借此取得清政府的好感,以发展它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 (王晓青·义和团运动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新探[J]·历史教学, 1993, (2): 11—15·) null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之所以摆脱侵占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旧帝国主义模式,是因为义和团的力量、组织、意识改变了美国原有的认识,义和团的爱国主义和排他性,极大地抵制了美帝国主义的扩张意图。义和团运动遗留下来的民族主义力量,是使美国放弃对中国侵占野心的根本力量。(金希教·义和团运动与美国对华政策[J]·近代史研究, 1998, (4): 181—211·) null2.英国对华政策 刘志义: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义和团运动爆发之初,英国一方面担心直接出兵会有损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又由于在南非与布尔人作战,无暇东顾,因而持观望态度。null当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威胁到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长江流域时,英国决定参与列强的武装干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国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联合侵华表现最为积极。还直接策划了“东南互保”,以扼杀长江流域的人民革命运动,实现其吞并东南地区的野心。 null在议和过程中,英国在惩凶问题上主张清洗清廷中的顽固派,在“赔款”问题上,则主张赔款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以免过度损害中国购买力,从而保护其对华贸易及其它利益。(刘志义·论义和团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J]·东岳论丛, 1994, (3): 103—106·)null3.德国对华政策 丁名楠:要把德帝国主义同德国人民区分开来。一方面,德国主教安治泰是造“胶澳事件”的罪魁,由此引发山东境内轰轰烈的义和团运动并扩散至华北地区。另一方面,德国人民也反对军国主义,同情和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特别是社会民主党领倍倍尔在《前进报》上对德帝国主义的扩张提出了强烈抗议。(丁名楠·德国与义和团运动[J]·近代史研究, 1990, (6): 71—82·) 结语:解读历史的另一种方式结语:解读历史的另一种方式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运动null所谓的“ 历史三调” , 实际上就是关于历史学的三个认知层面。 第一个认知层面是“ 事件” , 它是由历史学家建构起来的, 以叙事为主, 描述作为一个完整事件发展序列的义和团运动, 有明确的起始点和终结点。null第二个认知层面是“ 经历” ,是指对历史过程的参与。在义和团运动中, 参与者包括外国传教士、清朝官员、华北农民、中国知识分子等各种不同的人。他们留下的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日记、书信、笔记、口述史料, 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充满亢奋、不安、恐惧等个人感受的义和团运动。null第三个认知层面是“ 神话” , 是由神话制造者, 主要是政治家和知识精英根据现实需要而构筑的历史,也是一种不确定的历史,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null新文化运动时期, 学者们大多将义和团视为落后、迷信和非理性的运动; 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 义和团运动在爱国 知识分子眼中又成了抵抗侵略的爱国运动; “ 文革” 时期, 义和团运动更被说成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即使是在当代, 史学家以及文学家对义和团的评价依然在爱国与落后之间摇摆。null三个层面的认知主体各有其特点。历史学家和神话制造者都知道事件的结果, 因而他们具有历史参与者所不具备的广阔视野。但是, 历史学家旨在发掘所谓的“ 历史真实” , 着重研究历史的复杂性、细微性和模糊性, 而神话制造者则是为了寻找思想资源, 常常会用片面的观点看待历史, 从历史中找出个别特点、特性和模式, 把他们当作历史的本质。
/
本文档为【近十年来义和团之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