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

2011-11-24 27页 doc 81KB 1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0763

暂无简介

举报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题目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市场经济,第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缓慢诞生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一个由贫瘠到丰富的过程,先有了精神,再有了骨架,然后才是健康的肌体。它发展的自然而然甚至让西方人感觉不到,这正像我们一直跟某个人生活在一起,看不出他的胖瘦来一样。所以西方的各种学科中并没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门,而只是在市场经济已经成熟的大背景下研究的各种经济运行理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本身,反而被看作一种公理,或言自然而然的...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目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市场经济,第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缓慢诞生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一个由贫瘠到丰富的过程,先有了精神,再有了骨架,然后才是健康的肌体。它发展的自然而然甚至让西方人感觉不到,这正像我们一直跟某个人生活在一起,看不出他的胖瘦来一样。所以西方的各种学科中并没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门,而只是在市场经济已经成熟的大背景下研究的各种经济运行理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本身,反而被看作一种公理,或言自然而然的东西,人们不能想象除了市场经济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经济制度存在的必要性。这正像我们通常只讨论下顿饭吃什么,而不讨论下顿饭吃不吃。 西方经济理论中有一门理论叫做“制度经济学”,在这种理论中,人们把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的过程解释为制度的选择、适用和改革的过程,认为社会正是在各种人群的约定中达到规范,制度出现的一个必要性就是节约交易成本。这一思想我们以后的专题还会讲到。制度经济学同时还以为,制度作为一个市场资源,是没有受到保护的,比如说,肯德基进入了中国,他的员工制度,服务方式都非常先进,效率很高,那么我也可以开一个快餐馆,只卖面食,产品不同,品牌不同,技术不同,各种方面都没有侵权,但我可以用它的员工制度和服务形式,这种行为肯定会给我带来利益,但我又不必向肯德基支付任何报酬,因为制度不受保护也无法保护,这种行为就叫“搭便车”。这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后,经济的腾飞,是搭了一个大大的便车。为了把这个便车搭好,不至于半路翻车,从来没有接触过市场经济的中国人就开始研究市场经济制度,简单地说,这就是市场经济理论这门课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市场经济在西方没有一个固定的诞生日期或重大事件作为诞生的标志,翻开历史,感到西方世界所有的智慧似乎都起源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在漫长的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人们在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压迫的过程中,开始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开始对 自身的肯定,人们一方面具备了挑战神权,封建王权的自信,另一方面,认为同是可贵的个人之间,应该有一个平等的方式来承认其地位和保护其联系。人们既要最大程度的要求自己的意义,又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句话本身已蕴含了人们期望平等的思想,这种思想使人和人之间的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法则产生,这是最早的契约。其次,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思想行事,只是这种思想和行为不会践踏他人利益,就应该有实现的可能性,这种状态就叫做自由,人们既能够自由的行事,又能够不受其他人行为的约束。再次,人们要求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对事情作出决断,不受他人的左右,也不依靠他人而行动,这就要求人们能够独立。独立这种品质把个人推向崇高和强大。最后,由于人们的自由行为和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会有更多的信息量和实践经历,人们变得更有智慧,同时人们不再依靠封建政权或教会组织提供或说要求的生活方式而互相联系,人们的生活就要求更多的交流,以交换信息和促进进步,这要求人们性格更加外向和自信。 平等,独立,自由,外向。这就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被不断重复和强化,直到今天,还是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这种要求,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受到了西方世界,也包括东方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同。这些特点,存在于人们的性格中,生活中和人与人的往来中。这些特点表现在经济生活里,就是市场经济的性格。 正如前面所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先有精神,再有骨架,然而才是完善的机体,由于有了上面所的特点,人们开始定立合同和各种契约,以后成为完善的法律(也就是供所有人遵守的行为契约);人们开始在契约的保障下开创个人的事业,依靠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取独立的报酬,这就是早期的企业;生意由于利益的追求或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于是就有了最初的信息交流和经济扩张。如果大家喜欢文学作品也可以知道,早在大仲马《基督山伯爵》描写的17世纪,欧洲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银行和信用系统。 每个人都投入自己的力量于经济生产,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竞争中生存,每个人由于利益的激励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创造、研究、发展。因此整个社会都会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是市场经济的一大作用。到今天,市场经济已经在全球稳固下 来,人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是完备的市场经济制度,已有了统一的认识,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自由的企业制度 必须明确几个概念。人类自从产生以来就有需求,当人们的生产力发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会交换产品,这时就同时产生了具体的和抽象的市场概念,具体就是指交换产品的场所,抽象的指产品可能的需求。所以并不是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这个区别必须明确。在那个时候,产品的交换范围很小,种类有限,在人们生活中地位不高。那时候的经济形式叫做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这种经济形态之下。自然经济交换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种产品叫商品。商品的交换一个很大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财富,进而进行再生产。这种时候的经济形式叫做商品经济。而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之上的。商品交换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关系是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而商品货币关系的实质,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平等独立的等价交换关系。请注意这里有两个词,“平等”、“独立”。比如说两家公司做生意,甲公司卖给乙公司一批商品,如果甲公司可以依靠它所联系的行政部门凭空提高这种商品的价格,那甲公司就可以多赚钱,而如果乙公司可以依靠他的主管部门来支付这种费用,这笔生意也可以做得成,但甲公司就与乙公司不平等,因为他可用行政关系控制价格,而乙公司就不独立,因为其经济能力不只出自于他自己,这样的关系就不能为市场经济可容。当然,现在政府部门已规定不能经营企业,而且政府部门不能随意控制市场价格,因为这些都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 自由的企业制度要求市场交换主体的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对市场供求、竞争和价格的变化做出灵活反映。独立的财产权和硬性的预算约束是自由企业制度的核心。 预算约束是指企业收支相抵的预算原则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作用。预算约束有软硬之分。如果企业收支相抵的预算原则实际上制约着企业的行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严格遵循着预算原则,那么,企业的预算约束就是硬性和有效的。反之,如果企业的 经济活动不受预算约束,那么,企业的预算约束就是软性和无效的。 假设有两家企业,一家是私营企业,生产杯子,一家是国营私业,由政府支持,生产碗。私营企业没有其它的资金支持,因此其市场行为要受资金的支配,进一步说是受市场状况的支配。当市场中人们都有了杯子以后,不再需要杯子时,这个企业赚不到钱。为了其生存,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改行生产热水瓶,这样,企业可以生存下去,对于热水瓶的需求可以进一步得到满足,社会资源被节约。而由政府支持的国有企业,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市场上已不需要碗时,国有企业的资金由政府提供,企业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存,因此不会转产或只是消极的转产,结果就是生产和堆积了大量无用商品,国有资金,原材料和劳动力都被浪费。可见,硬性约束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 企业的预算约束与企业的财产关系具有密切的关系。硬性的预算约束必须以企业独立的财产权为基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财产所有权或经营权,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和处理自己所属财产权,可以独立承担财产经营风险和责任。除此之外,企业的预算约束取决于价格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研究课题的内部因素,是可变的,外生变量是课题的外在条件,一般不变,即使改变也不是由于课题本身而引起),税收和信贷制度是否严格有效,企业的经营效果与它的生存发展有无密切联系等等。 二、完善的市场体系 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除了有合乎要求的各种企业之外,商业生存的大环境也十分重要,这就是说在这样的国家内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它包括以下内容: (一)必须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从而存在着较为充分的竞争。这两者一方面数量要多,二是需求量和供给量要相适应。否则,要么是造成垄断,要么是造成浪费,之所以要这样的规定,目标就是形成一个健康的买方市场,我国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产品市场是卖方市场,这就不利于经济的进步。因为在买卖双方当中,卖方因为拥有产品的所有权,所以占有主动,另一方面,买方的需求通常是不能克服的,因此如果处于卖方市场,那买方就没有选择权,利益就会受害,而卖方因为利益得到保证而不会积极寻求进步,这对经济是有害的。(注意,一个经济关系是否有益应看是否能带来进步的动力)。而只有当买方市场时,卖方有危机感,才会寻求进步。而作为需求的买方的消费行为没有进步可言。 (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供求、竞争、价格的波动和生产要素的转移来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包括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结构基础之上。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建立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税制、统一的货币和统一的国内市场,必须打破封建割据对市场的分割据对市场的分割和垄断,形成全国范围的统一的市场,并与国际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 (四)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为信号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合理的能灵活反映资源相对稀缺状况的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此,价格形成必须以市场调节为主,要减少价格形成中的人为管制和扭曲。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包括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它的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要素是不能生产的,它们都有稀缺性和所有权的垄断性。在分配生产要素时,要求分配中获得一定的报酬,这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使生产要素成为一种特殊商品。如果没有价格,生产要素就会被人们当作空气一样无偿使用,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另一点是,市场经济运行不仅要求生产要素的生产要参与生产获得报酬,而且要求要素报酬的平均化,也就是说,同样的生产要素用在不同的地方参与生产能获得基本相同的报酬。这要求(1)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能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另一个部门和地点。(2)劳动力能更迅速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地点。也就是说,必须形式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 三、发达的市场契约关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在市场活动中,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在经济上是完全平等独立的,他们的交易是自由和平等的。他们之间的任何人都不能利用行政强制和暴力来达到不平等交换的目的,人们之间通过契约来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因此,人们也经常把市场经济当作一种契约经济,把契约自由当作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交易的平等和自由必须由政府通过强制力来保护。因此要求: (1) 使市场主体都能机会均等地按照统一的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 (2) 使市场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自主决策和经营。 (3) 使市场主体能够平等地承担税负及其他方面的负担。 (4) 使市场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 四、经济的开放性 前面我们说市场经济下人的要求人们具有外向性,而在市场经济中,也具有这种开放性。一方面经济和利益的扩展,市场和竞争的扩大,必然冲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把分散的市场合为一体,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通讯事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把人们更紧密的联系起来,经济的往来不可避免。因此,只有具有开放性的市场经济,才有活力和适应性,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存在下来,这不仅关乎经济,也关乎国家和民族,因为竞争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的。 从以上四点特征的介绍,我们可以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大概,也就是说,凡是具有以上四种特征的经济形式,我们基本就可判断为市场经济,这四个特征是很有标志性的,它们把市场经济的主体,环境,体系和前面所说的市场经济的精神:自由、独立、平等、外向,都体现了出来。 以上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市场经济的简史和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内容当然远不止于此。但我们这个专题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明确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理论上的、逻辑上的现实必要性上的,而不是说是人为强加的。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专题的第二个内容: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都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然而客观地说,我们对自己的社会性质都在不断的置疑和辩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似乎我们的社会已和西方的社会越来越接近,人们更是热烈地讨论起来,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那么,我们从头开始,看看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社会主义”一词的是欧洲一个叫本尼迪克丁·安塞尔姆·德生(1699—1772)的人,1753年他在与人论战时,为了把信奉基督教的神学家与重视自然规律的人加以区别,称后者为社会主义者。另一记载是1803年,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朱利阿尼首先作用。他在《驳斥反社会主义》一书中使用了“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个词,抨击了18世纪盛行的个人主义和个人主义者,把个人主义称为“反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解释为上帝安排好的传统的社会制度。 以上就是最早期的社会主义的产生与概念,显然与现在的社会主义有着本质不同,是他们寻找或说发明的一个新词汇来描述一种先进事物。 在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中,圣西门、傅立叶都没有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过“社会主义”一词。只有欧文晚年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了“社会主义”。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名号是后来者为他们加上去的,他们的学说中的社会理想虽然带有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特点,但他们并不使用社会主义的称号。 “社会主义”一词出现后,表达了当时西欧社会上许多人酝酿已久的反对资本主义,追求新的理想社会的共同愿望。到19世纪40年代,也就是工业革命前后,这时候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达到一个蓬勃的阶段,矛盾愈加突出。于是社会各阶级中出现了不少自命的社会主义者。除空想社会主义以外,还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及封建社会主义等。当时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只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修补,并不主张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只要求达到一种更为和谐的社会形态,而不要求本质的社会变革,也并无哲学上或理论上的准备。正如恩格斯所说:“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才是工人阶级的运动。”所以, 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组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及绝大多数拥护者主张取名“共产主义者同盟”,而否决了“社会主义者同盟”的名称,同时把他们的纲领称作《共产党宣言》。 在马恩时代,共产主义一直是其奋斗目标,而社会主义作为其近意词又因为与资产阶级运动的联系,词意显得模糊不清,所以使用得较少。“社会主义”一词真正接近现在的意义应该从列宁那里开始,20世纪初,列宁用“社会主义”一词描述苏俄建立政权后而达到共产主义之前的历史阶级,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这样,当代社会主义的意义才基本确定下来。 我国引入“社会主义”一词是二十世纪初从日文中移植过来的。之前我国在翻译外国著作时将“社会主义”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民生主义”或“养民学”、“安民新学”。直到1902年9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首次提到“麦喀士(马克思)之社会主义。”这位在当时影响很大的人,终于在中国把“社会主义”一词推广开来。 “社会主义”是一个多义词。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①社会主义思想体系;②社会主义运动;③社会主义制度。 一、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同义语。从广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二、作为一种革命运动,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有时也是同义语,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都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下,为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活动。 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科学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制度的总称。 以上我们简单回顾了“社会主义”一词的历史渊源,那么“社会主义”到底有什么具体内容呢?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具体内容是十分丰富繁杂的,但就像刚才我们描述市场经济一样,我们依然可以概括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社会主义”这个词从诞生开始,就是作为一种理论,和人们的奋斗理想,所以,社会主义最早的特征是作为设想概括的。 最早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 (1)实行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消灭了商品和货币 (3)实行经济 (4)实行按劳分配 (5)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国家已消亡。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与一百多年后今天的现实是相去甚远的。在其它方面不谈,只从经济制度来讲,“消灭了商品和货币”,便没有了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实行计划经济”,更没有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马恩的设想丝毫不允许市场经济的存在的。 前面我们介绍市场经济的那么多优秀的,进步的特征。它使人具有自由、平等、独立、开放的个性,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新的技术和发明层出不容,它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越来越紧密,沟通越来越容易。那么为什么马恩反而要置它于死地,不给市场经济一丝存在的机会。 另一方面来说,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诞生的一种经济形式,它的根本思想是建立于尊重个人,承认个人的价值,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动性的基础上的。而马克思却不再允许市场经济的存在,代之以一个进行庞杂的资源配置的组织(共产主义的政府),实行经济的控制。这种思考,是不是否定了个人的价值,是不是离开资本主义制度创立之初对人的哲学地位的进步意义呢? 其实,对人的哲学思考,马克思有自己的看法。而马克思的哲学的理论,也正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思考和肯定之上的。在马克思所生活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时代,马克思从大众生存的痛苦状态中,敏锐地意识到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带给少数人的人性的肯定和解放,更是多数人的人性被压迫和异化。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异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个方面表现为个体与类的矛盾。 . 马克思首先从时间的角度去考察个人的生命、个人的价值。众所周知,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之内,人们所做出的成果大小,换句话说,人们活动的空间的大小(包括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 人类从产生之始便开始劳动,因为任何时代的人要生存,都必须和自然索取,必须通过劳动来换取自己的生活资料,这种用来维持自己生存的劳动就叫作“必要劳动”(或“谋生劳动”),进行这种必要劳动的时间就叫作必要时间。在最原始的年代,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所有的个体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这种必要劳动上,生产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而人类整体作为类也发展极为缓慢。 马克思有一句著名的判断,“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个人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需要更多的必要时间以外的时间,这种时间就称为剩余时间,整个类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一样。但是我们前面说了,整个人类都在低生产力水平徘徊,每一个人的剩余时间就非常少,完全不能支持个人的发展。这种情况由于分工的出现而得以改变。在分工中,极少数个人被作为群体中最优秀的分子从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中分离出来,专门地从事领导、管理和研究的工作。而大部分人,则利用他们的很少的剩余时间,从事体力劳动,为少数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赢得生活资料。这种最简单的脑体分工就叫作旧式分工。 旧式分工使少数人赢得了开拓发展空间的剩余时间,他们利用剩余时间的研究成果又使整人类的生产力得到发展,从而保证了整个类的进步。最早的这种分工很可能是由于个人的能力和威信,但很快这种分工就由于脑力劳动者的强制或为一种制度。(可见,最早的社会分工本身已经意味着私有制的存在。分工就是私有制的同意语,它们讲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而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在分工形成过程中,剩余生产物最终在制度强制下成为私有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类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间到马克思所在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看到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通过建立大规模的生产,一方面通进先进的,强大的生产技术,使一切之前的生产方式和产品都被淘汰,另一方面,失去以前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的人变得一无所值。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都被迫补充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去。个体的剩余时间越是被大规模,广泛利用,整个族类的进步就越快,越大。这就是为什么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敏锐地认识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应当以提高所有成员的人生价值为目标的。当生产力足够高时,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必要时间更少,剩余时间更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像他所看到的,把时间变为人的发展空间的是对人类整个族类来说的,而不是对属于劳动阶级的广大个人来说的。对于劳动者,历史给予他们的,仅仅是牺牲。 对这种理想社会的认识,就深刻程度而言,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过马克思。资产阶级并没有兑现他们从启蒙运动就推崇至神圣高度的人性的自由、独立和平等,反而只让人看到了资产者的没有边际的人性的贪婪、丑恶。这使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深恶痛绝。 第二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异化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的异化。 大家都熟识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的名句:“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或尊贵……。”马克思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现实,他把金钱的这种魔力称为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而这种 性质来源于商品货币关系的本性:在商品社会,劳动是社会化的,劳动的产品(即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体现的并不只是价值,而且还有使用价值。这样人的劳动就由于商品货币关系而变成了由商品来量化的使用价值,而非价值。个人的价值大小也不在于个人能创造多少价值,而在于拥有多少使用价值。所以产品由于商品交换关系由自然属性的物变成社会属性的商品。商品货币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赋予物以能支配、奴役人的神秘力量。因此,“人手的产物”(商品货币)就变成反过来支配人的力量;如同“人脑的产物”(神、上帝)变成反过来统治人的精神力量一样。所以为了追求代表价值的物,人可以做出一切恶劣的行为,不顾他人的死活。出卖自己的人格。这正是人与物的异化的表现。 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才确立了自己的以人性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他主张取消商品、货币,以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人与物的异化关系;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以一个共产主义的政府的调度来分配劳动产品,为每一个个人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解决个人的生存斗争问题,为个人发展赢得更多剩余时间,从而消除个体与类的异化关系。 在马克思生活的自由经济时代,资本家的活动随市场情形自由安排,政府奉行着对经济不加干涉的政策。于是资本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贪婪面目。他们不停地扩大生产,参与竞争,把越来越多的人排挤出原来的旧的生产方式,参与到资本主义生产中来。如果说奴隶社会农奴劳动还能成为自由人,封建社会农民的辛苦还会使自己变成一个小领主,那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马克思看到的工人们却是越是辛苦,越是贫困,一直变成赤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达到极度尖锐和一触即发的态势。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罪恶和负面影响的印象远远深刻于它的优势和进步意义,劳苦大众也希望推翻这种制度来获得自身的解放。对此马克思看得更深刻。他认为,市场虽带来效率,但市场也带来竞争,竞争牺牲个体的残酷性将不可避免。他认为,人类作为类已经通过劳动,从物种关系上把自己从其它动物中提升出来,但从社会关系把人类从其它动物中提升出来却远没有实现。人类社会还像动物界一样竞争,为了族类的进化而牺牲个体。马克思说:“达尔文并不知道,当他证明经济学家们当作最高的历史成就加以颂扬的自由竞争、生存斗争是动物界的正常状态的时候,他对人们,特别是对他的同胞作了多么辛辣的讽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人的生活条件在这方面同动物毫无二致。 马、恩因这种现实和这种理想而下决心废除私有制,废除市场经济,从而消灭资本主义。他们的思想成为了日后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理论。一个又一个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然而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时,马克思的设想却没有实现,我们来看看对社会主义特征概括的变化就可以得知: 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1)还需要有国家来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保卫容许在事实上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 (2)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里,不可能一下子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而要来取两种公有制的经济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3)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斯大林时期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1)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保留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货币。 (2)存在剥削阶级的残余,阶级斗争依然存在。 (3)国家有保护社会主义财产免受盗贼和人民财富盗窃者损害的职能。武装保护国家以防外来侵犯的职能则完全保存着。 中共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1)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2)实行按劳分配 (3)保留商品经济 (4)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5)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6)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这些基本特征是各个时代的领导者对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总结而归纳的,和马克思、恩格斯当初对社会主义设想比起来,有以下的特点: (1)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2)一定程度上实行了计划经济 (3)实行了按劳分配 (4)保留了商品、货币和市场 (5)保留了国家 同时,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也沿袭了以上特点。研究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不能不提到中国。中国对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的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日趋缓慢,计划经济中运行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经济效率低的弊病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实行集中计划经济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一些改革,从而使传统的计划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逐渐被冲破。尽管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但是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问题的认识与争论从社会主义制度一建立就开始了。例如,1956--1957年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市场的讨论,1958—1959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讨论,1961—1964年关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讨论,都涉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问题。在讨论中,许多人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必须利用市场关系,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还明确提出必须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给企业以经济自主权的改革主张。 但是,当时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总体上没有超出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的真正认识是从1979年经济改革开始后进行的。改革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 1979年3月,陈云同志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两个组成部分:(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既不作计划,让它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须的。” “60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在今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这两个部分的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调节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都相应地增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9、71页) 1981年11月,中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国家在制定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对于带全局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活动,要加强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对于不同企业的经济活动要给以不同程度的决策权,同时扩大职工管理企业的民主权利;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做法,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注意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法规来管理经济。”《三中全会以来文献选编》(下),第1028、1029页)。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报告中更明确地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国家统一计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报告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十二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8页) 2、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标志着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一次重大突破。决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国计划体制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第一,就总体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第二,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主要是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但不可缺少的作用;第三,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第四,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则是必须执行的,但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十二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24页) 3、“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 1982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在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念: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三,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报告还指出,“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晶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单一的商品市场不可能很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是竞争的和开入的;垄断的或分割的市场不可能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效率,封闭的市场不利于发展国内的合理分工和促进国际贸易”。(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7、29页。) 4、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 这一阶段是当时治理整顿时期特殊经济政治环境的产物。1989年以后的治理整顿阶段,为了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行政控制,直接计划调节的作用有所加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就是这种特殊环境的产物。在这一提法中,计经济又被强调了。但这时所指的计划经济已与传统的计划有了根本上的不同。从具体内容上看,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的认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十三大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但对市场作用的认识有所降低。在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计划经济可以从总体上保持经济按比例发展,市场调节可以发挥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和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2)计划经济不限于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经济改革中要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3)大体上说,属于总量控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主要发挥计划经济的调节作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一般性技术改造和小型建设等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调节。(4)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规划和宏观控制目标,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和其它经济政策,做好综合平衡,协调重大比例关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整经济的运行。(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实践阶段 1992年春天,邓小平讲话中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问题做了新的历史性概括。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对市场和计划问题的争论作了科学总结,指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从此,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经济改革目标从发展商品经济向建立市场经济的转变是这一阶段经济改革的基本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近代到现代,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了工人阶级专政的政权以后,无不面临了生产的组织形式,即经济体制的问题;而在众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马克思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又无不逐渐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改革。马克思预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只在战时起到了统一调配的作用,在发展的建设时期却成了经济的禁锢。非但如此,人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还不断对马克思设想的由一个政府统一调配社会资源,分配劳动产品的计划经济体制提出批评,认为这种体制既没有可行性,也不含科学性。主要对计划经济批评的理由如下: (1)单纯由政府来对社会资源进行调配,对生产产品进行分配,这是一个负有极大成本的决策方式,哪怕是现在,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也不能算出资源的最优组合。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制度。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制度的出现应是节约交易成本,而非增大整个社会的决策难度。 (2)市场经济的精神从个人的方面来讲是尊重个人,培养个人,从而使个体的劳动有所回报,使个体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这些,使个人在整个经济环境中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这种机制,才使得每一个经济主体积极活动,增加整个活力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在社会主义政权的计划经济下,我们看到的不是人性的解放,而是短缺经济和强大的官僚制度对个人权利的钳制和扭曲。国家作为经济力量,政治权力和军事暴力的集中者,拥有一般社会个人所不可企及的力量,因此如果国家作出对个人不利的不义举动,个人将束手无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尽量将国家的权力分散,这就是美国宪法对国家机器的态度的要义。在阶级社会,国家作出对普通个人不利的不义举动的可能有二:一是为了国家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二是因为国家的失误。在民主社会,则一般只有后者。尽管如此,国家的失误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也是可怕的。计划经济这种经济体制的实施,强化了国家的能力,加大了对个人的束缚,而且由于本身的不科学性,从而使体制下的个人受到了难以承受的压抑。 (3)生产力的进步是一个社会永远的追求,而生产力的进步最需要的还是生产工具的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创新和进步最终是由个人完成的。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政府对每个人的工作种类,工作量和工作所得都作了量化;经济实行统一调控,缺乏活力,个人只是重复工作的个体,而不是创新工作的个体。经济的发展是量的累积,而缺乏质的飞跃。由此可见,单纯的传统计划经济是一种缺乏创新机制、缺乏激励机制的经济体制。 (4)计划经济不能实行还因为它的自闭性。传统的计划经济以单个政府统一调节资源配置和产品分配,这就要求全社会的完全统一。而由于取消了商品和货币,也就没有了产品交换。这和当时国外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来往就几乎无法进行,不仅如此,连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物资往来也难以衡量物资的价值。在国家依然存在的时候,如果坚持传统的计划经济,只能造成本国的封闭和落后。 不管马克思的理论和设想的本意如何,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其设想的经济制度的效果的分析。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是甘于落后和弱小的,在走不通的路面前。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选择了变革,有的是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有的,则是社会制度的更迭。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可避免的成为争议的中心,各种修正的、反对的观点纷纷出现。而且变革的事实本身,也似乎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否定。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世界,形势却并没有如马克思预想的发展。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是越来越紧张,而是呈现了缓和的态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中功利的成份受到了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破坏作用也被预防和提前化解,代之以完善的市场制度和有效的法律保障;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比起马克思所在的时代来又是天壤之别;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社会结构无论从政治结构上还是从经济结构上,都向着较为稳定的扁平型结构转化。更值得关注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力,也通过市场经济的外向性向世界各地不断扩散,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国内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成为全球的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形甚是尴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疑问、争议和否定也越来越多。社会上甚至有笑话说:里根开着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看见一边路牌上写着社会主义,另一边写着资本主义,便毫不犹豫地向资本主义那边开去,结果通向康庄大道;戈尔巴乔夫也开车经过这里,就义无返顾地往社会主义一边,结果跌下了悬崖;邓小平也开车来这里,听到前面的消息,于是下车把两个牌子换过来,开往“社会主义”一边去了。人们疑惑社会主义国家搞的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人们看不到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优越性,人们视公有制为经济的障碍而不是保障,人们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兼容不是肯定,而是怀疑。 结论: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上面,我们讲到了市场经济制度以及市场经济这门学科,在中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我们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在这一章中,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什么是市场经济,二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三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想第三点是大家最关心的,因为它不仅仅是现实的这两种制度的融合,它还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刺激或制约,关系到怎样界定我们的社会性质,我们的生产方式;关系到我们的哲学思维,我们的信仰。 所以我们长篇累牍地介绍了市场经济的精神,市场经济的由来,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列举了它的种种优点和进步意义。在社会主义方面,我们从它的名字开始,作了最早的追溯,然后是它的现实历史。我们很精练地,但也似乎是有点唐突地直接抓住的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核。这不能不提到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和社会理想,不能不提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剥削和反抗。但我们更是从人性的角度作出了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分析,这是最终极的分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个体与类的异化和人与物的异化。异化的原因,指向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恶。马克思为此设计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特征。历史在前进,马克思去世已经一百多年了,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运动高潮,计划经济时代和东欧巨变,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到今天,我们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形势的必然,这是制度的必然,这是历史的必然。面对现实与历史上传统理论的矛盾,我们如何认识?我们回到了起点。 一、马克思的理论 马克思没有错。就马克思所知道的,看到的,分析的,都是高度抽象又极其准确的社会规律,它们中的规律一部分属于到现在也无法推翻的(如劳动价值学说,历史唯物主义等等),另一部分属于到现在还不能被证实的(如人性的最终解放,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等等),不可否认,马克思的理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当时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下的尖锐阶级矛盾的局势和政府的不干涉经济的理论,马克思对日后资本主义形势的发展估计有些错误;又如由于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同情、支持和参与,某些理论和预言也有些过激等等。但马克思主义大的原则是科学的、深刻的。如果我们留意观察身边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的一些预言正在变为现实。 (一)有力的,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政府的出现。 马克思对那些总是想使自己的私有财产无限膨胀的资本家的不满,使他将维护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和公平原则的责任,寄望于一个联合体:一个工人阶级专政的政府。这个政府不能够是只关心本阶级的利益,不能够是只盘算着税收和军费,而应该是独立于各种社会利益之外,承担着通过调节经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得到保障的责任。这就要求这样的政府有着强大的力量,既能够占有和调配生产资料,又有够正确的指导生产和分配,还能够对贫富过于悬殊的个体进行抑制和救助,防止个体之间权利的侵犯。现在,这样的政府已经出现,各国都意识到政府的责任和力量,不再把政府仅仅当作法官或“守夜人”的角色。 (二)全世界的紧密联系,国家界限淡化。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性,这是一种扩张型的经济,这种经济形式一方面通过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扩张,不断从地域上延展,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的需要,信息也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把世界各地牢牢地捆在一起。全世界的紧密联系已是无法阻挡。马克思预言了国家的消亡,这还没有证实,但国家的界限淡化却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性的经济组织和东盟、欧盟等地区性的经济联合体,使国家之间走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经济上的往来带来的交通、信息、文化上的往来也不可避免,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上,冲破国家和种族的限制,走向相互依存。 (三)资本主义生产以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为动力,新技术层出不穷,生产力大幅提高。 《共产党宣言》中,150多年前,马克思神奇地预言道:“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这一句话,直到今天,也丝毫不差。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他只是清楚地看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竞争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他同时看到的,还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生死存亡的竞争方式和对生产关系的残酷改变,更有的,是耗尽了个人剩余时间的人们在私有制的制度下,为了提高整个族类的生产力而无声地牺牲。 今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创造出了更为巨大的成就,生产工具也已因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锐利无比。150多年前,马克思惊叹的巨大的生产力在今天已不值一提。所有这些只能归功于两个因素:科学的生产组织形式和人类的智慧与劳动。 (四)个人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马克思认为,个人人生的最终含义,在于个人发展空间的充分扩张,以及通过自 身的能力再进行创造,造福于他人,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后代。这就要求个人不再把有限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像动物一样的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活动。马克思把这种为了生存而进行劳作的生活称之为“必然王国”,而将个人能够自由支配的个人生活称作“自由王国”。在“自由王国”中,经济规律“到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其结果,就是人们在对经济规律的关系上达到自由,而将不再像在“必然王国”中,经济规律作为异己的,与人相对立的力量,支配人的生产。 可喜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有一部分人走入了“自由王国”,个性与个人发展已受到人们重视,而且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由王国”的认识和向往也与日俱增,人性的发展方向,与马克思所预言的一致。 我再重申,马克思的理论是有局限性的。他不能够预言高速公路与喷气式飞机如何缩小世界的比例;他不能够预言微电子技术和因特网如何诞生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他不能够预言经济组织和联合国如何造就了新的文化;他不能够预言核武器、艾滋病、克隆人、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如何让人们从困境、恐惧走向联合、团结。但他却对阶级,对国家,对经济,对每一个人,作了最深刻的观察,他的话,直到今天,我们还受益匪浅,这,也许就是理论的力量。我们感受到的,除了对伟人伟大的赞叹,别无他物。 二、资本主义世界 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资源配置到产品分配,从生产方式到就业状况,都朝着良性、稳定的方向发展,虽然经济进程中也时常出现波折、停滞、倒退,但总的来说,社会生产力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成就得到巩固,社会矛盾也得到缓和。这些变化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显著提高,国力仍然保持强盛。 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在二十世纪内的发展经历了波折,但是总的生产力发展却继续了以往的迅猛势头,特别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新的科技、智力行业,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原先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如电话、电视机等行业则不再作为经济的热点,而进入了成熟期。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综合国力仍然排名靠前,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有着领导和主导的影响力。在军事、政治及国际关系上,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在国际上的言行仍具有很强的影响。由于众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经济竞争、文化渗透、市场扩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固有的竞争性、侵略性,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文化在全世界得到流行。而这种“流行”的原因除了其进步性以外,生产方式的竞争性带来的强制,也是各国无法选择的选择。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矛盾得到缓和,劳动人民的生存状况明显改善。 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矛盾比起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来,显得要缓和了许多。劳动人们,特别是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明显好转。这主要表现为相对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生活物质条件改善。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中,在生活中,个人把握自己的命运,按照自己
/
本文档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