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布袋戏的回忆

布袋戏的回忆

2011-11-29 2页 pdf 122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2084

暂无简介

举报
布袋戏的回忆 随着人年龄的成长,我们总会与很多记忆片段告别。其实,人 的一生都在告别中,同过去告别,同某个瞬间告别,同一切成长中 包裹着自己的温暖告别。 黄墓渡,一个温暖我寂寞童年的渡口,仿佛已经告别了许久。 它与我的年少岁月隔着十里的距离。十里路,从出发到抵达,从寂 寞到抚慰,是个模糊的概念。 四岁那年,父母将家搬到一处有山的坡地。那是一个绿色的 植物王国。像是一片树叶,绿色贯穿我整个人生的脉络。可是之于 童年,绿色却是一张太过安静的网,我的小脚奶奶几乎每时每刻 看管着我,生怕我从那张安全的网里奔逃出去。好在有枝子,因为 有枝子...
布袋戏的回忆
随着人年龄的成长,我们总会与很多记忆片段告别。其实,人 的一生都在告别中,同过去告别,同某个瞬间告别,同一切成长中 包裹着自己的温暖告别。 黄墓渡,一个温暖我寂寞童年的渡口,仿佛已经告别了许久。 它与我的年少岁月隔着十里的距离。十里路,从出发到抵达,从寂 寞到抚慰,是个模糊的概念。 四岁那年,父母将家搬到一处有山的坡地。那是一个绿色的 植物王国。像是一片树叶,绿色贯穿我整个人生的脉络。可是之于 童年,绿色却是一张太过安静的网,我的小脚奶奶几乎每时每刻 看管着我,生怕我从那张安全的网里奔逃出去。好在有枝子,因为 有枝子,寂寞有了依附,童年不至于太过苍白。 去渡口,对于枝子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她逃学,和男孩子摔泥 巴,她知道十里外的黄墓渡新到了发卡,又倒豆子一样回来说给 我听。一次放学归来,我们走在逼仄的塘埂上,塘埂很高,暴雨前 的狂风天气,天黑沉地阴下来。我感觉风快要把我刮跑了,身子一 斜,就要倒下去。倾斜的瞬间小枝子敏捷地抓住我,把我拽进她瘦 小的怀抱。我一下子哭出声来,我在心里念,无论如何,你也不能 离开我。 就是在这样寂寥的忧伤里我跟随小枝子去了黄墓渡,没有给 奶奶一声招呼。不过是十里,它之前却只停留在我的想像中,有异 域的开阔辽远和梦中的柠檬底色,近乎完美。十里的宽阔黄土路, 不觉得漫长,沿途那些村庄、树林、平展展的田地、忽隐忽现的河 汊沟渠、水稻田里成群飞起的白色水鸟,起起落落有一种疏松明 快的流动感。 真的到了———一条河堤横亘在黄土路的终端,向两边无限伸 展,长得没有尽头。我急于要看到渡船和流淌的河水,拉起枝子向 前奔跑。河对岸有成排的柳树,一些没有刷白的房子隐隐约约露 出模糊的房顶或墙壁。河水豁然出现,一条巨大的水带亮晃晃地 飘在眼前又远远地隐入天边。一些人在河边或站或蹲,另一些人 缓缓移动———他们在行驶的渡船上。这是一种新奇的感觉,浅黄 的河水和深色的人群构成暧昧的色调,它们荒凉,却又温暖。 渡到对岸不过二十分钟。我和枝子紧贴船舷,手在水里游摆, 捋船下招摇的水草,水在指缝间酥酥地穿越,水面的风清凉拂面, 它们与我朝夕相伴的植物王国有着本质的区别,我轻微地晕眩 着,满心欢喜。 上岸是冗长的窄街,两排木楼,青石路面。每一间店铺都整齐 码放着布匹、纸烛、五颜六色的铅笔和水果香味的橡皮,花发卡花 头绳和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玩意散落在四方形的玻璃橱屉里,看上 去琳琅满目。码头的潮气濡散在空气中,各种声音漂浮其间仿佛吸 饱了水分显得慵懒沉闷,可是那些纷繁艳丽的小玩意却从幽沉古 旧里泛出新鲜柔软的光来,攫住了我,也攫住了枝子的眼睛。一条 细窄的长街,我和枝子快乐地从头逛到尾,又快乐地从尾逛到头。 回到家,我遭了一顿打。身上疼,却没有悔意,如果一顿打可 以换来去黄墓渡的快乐,我愿意。但是,从那以后,奶奶不允许我 再和枝子来往。我的绿色王国也开始泛着寂寞的冷光。但在梦里 和凝视回想间,那条浅黄的河水和濡湿热闹的街道会不经意地浮 现眼前,我开始怀念橱窗里一朵粘着晶片的蝴蝶结,怀念吹过河 面的风,怀念河水的柔滑和荒凉的温暖。 十七岁,枝子读完中学,辍学回家。同年冬天,有人到枝子家 提亲,确切地说,是换亲。我替枝子悲伤,但母亲说枝子已经同意, 因为男方家在黄墓渡,枝子一心想要离开这里。母亲说这句话的 时候,我的脑海呈现渡口的画面和枝子当年在渡船上陶醉的神 情。 第二年冬天春节将至,母亲开始帮着打点枝子的婚礼。我睡 在床上,听她和枝子的父母商量着送亲的事情。我起床去找枝子。 枝子对着镜子梳头,在镜子里向我微笑。 那是我第二次面对渡口。三条渡船静静泊在河边,有人将枝 子背上其中一条,送亲队伍陆续上船。我站在河堤上远远看着,没 有过河。我答应过枝子,只送到渡口这边。三条船缓缓驶向对岸, 冬天的河面灰暗冷峭,但枝子的头巾是红的,衣服是红的,鞭炮屑 是红的。不管怎样,那种颜色,是暖的。 事到如今,渡口仍在,但已说不清谁是那条离开的船,也许是 我,也许是枝子。 □ 王东城布袋戏的回忆 在闽南,或者是一些流行闽南文化的台湾以 及东南亚地区,精美玲珑的木偶戏向来不缺少喜 爱它的观众。尤其是在祖辈、父辈那些个娱乐极 度匮乏的年代里,木偶戏成了一种最为普及的戏 曲样式,可谓是街知巷闻。一场小小的演出,便可 造成万人空巷。大人们喜欢,黄发垂髫者尤其耽 悦其中。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拉着姐姐和奶奶一起去 庙会里看木偶戏。天真的年岁里多少喜于猎奇, 热闹纷呈的木偶戏毫不例外地成为我的追崇。只 要一听说庙会里面有木偶戏,就会不安分起来, 匆匆扒上几口饭糊弄一下妈妈,便一阵小跑去看 演了。 木偶戏在闽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线木 偶,另外一种便是布袋戏了。提线木偶技巧艺难, 尤其是操作那些繁杂的线规。这种独特的手艺很 □ 张诗群远去的渡口 流 光 飞 舞 记 忆 49 □ 彭光发我的愁闷 IT岁月 流 光 飞 舞 记 忆 早上来公司的时候,在电梯里又看见 18楼的那 个漂亮 MM了,好像是那家广告公司的 AE,头发直得 不得了。不过还是跟以前一样,我的脸部对她微微笑 了一点,她却看着电梯变化着的数字,毫无表情。 喝咖啡,不放糖。坐到电脑前,做事。 大学里学了四年的软件,出来工作却是不断面 对小客户、中等客户、大客户。技术急剧退化,就是叫 我现在编一个 JAVA程序都运行不了,同学中有几个 已经是国内大公司的技术骨干了,上个月的同学会 上,我简直不敢发言啊! 我的老板是个真正的“海龟”,不过他自己也 说:在美国,混 IT太难了。硅谷里强人如林,个个都 不是省油的灯,加上大家文化的差异,要真正能在技 术开发上搞点名堂出来的,简直凤毛麟角。他后来看 到国内有大把的机会,又加上高新区的政策条件很 好,便回来了。 业内曾经有高手早就说过:技术出身的往往不 会给客户描绘美好的蓝图,要么只知道埋头傻干,要 么只知晓分析一些干燥的数字。进公司的第一天,老 板就跟我说过:其实那些客户懂什么啊?你给他分析 公司的数据链,到底是比以前增长了 50%还是 80%是 没有意义的,关键要给他一个形而上的答案。比如 说,你们的企业改造后,立马可以提高一倍的工作效 率,也就是说,你可以节约一半的人工。或者说得更 不好听点:你可以开除一半的员工。 是不是有点阴毒啊?不过这招真的还管用,只是 可怜了那些被效率抢了饭碗的职员。 技术还是生意,这是 IT界永远的问题,当然也 是我自己永远的问题。只要是人,都想像比尔·盖茨 一样去创业,但谁又能有他那种机遇呢?辩证地讲, 技术是为生意服务的,但生意却可以带动技术的进 步。技术高了,可以凭空拓展出生意,而生意做大了, 一样也可以有条件研发更高的技术。就如 INTEL和 MIRCOSOFT两家公司一样,你做的软件更庞大,我就 给你提供更快更强的硬件,缺一不可。 这几天,天公总是阴沉着脸,中午嚼着盒饭,我 想到了自己可能并不光明的前景,心中一片黯然。现 在的电脑城里,卖一块主板挣 5块钱的都做。说实 话,做 IT做到这个份上,真不如去门口卖盒饭。自己 会不会有天真的沦落到去卖盒饭呢? 如果卖盒饭的 时候碰到 18楼的MM,她会不会捂着鼻子跑开? IT一夜之间就从电脑时代过渡到了网络时代, 人人都在谈,B2C、G2C,人人都在融资,人人都在关心 STOCK,好像大家的电脑都进水了一样。我才不想那 么多免费午餐的事!有这个时间,不如找那中午送盒 饭的谈谈他的数字化餐馆改造问题,不过人家夫妻 一共才两个人,改造下来还要裁掉一个,那夫妻俩谁 来送午餐呢? 其实做 IT的大多数很孤独,甚至有点孤僻,因 为他(她)的长期伴侣只有一台电脑。能完全放心的, 也就是对键盘诉说衷肠了。 希望 18楼的MM知道,经常与她在电梯里相遇 的一个人模狗样的白领还偶尔胸怀大志,偶尔还做 一做白手起家的创业梦! 难掌握,也正因为如此,提线木偶开始蜚声国际,在一些重要场合 作为重量级节目的“出镜率”也越来越高。相较之下,布袋戏就更 加通俗平易一些。把制作精巧的木偶道具套在手上,表演者只需 藏在戏台后面唱念插科就行了,对场地的要求也很随意,几尺见 方的地儿就足够容纳一场表演了。因此,在老家县乡的庙祝集会 里,常常可以见到布袋戏的身影。 布袋戏的表演由五六人协作完成,有的配乐,有的唱词。配乐 的乐器一般有唢呐、三弦、二弦,有时也会用到琵琶和洞箫,唱词 的人同时还要操作木偶的活动。他们共同的劳作为我们奉献了一 出出精彩的布袋戏。老家一带的布袋戏是用闽南语唱就的。除去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外,还有很多声调是普通话学不来的。古香古 色的,很有时间的味道。不细心听,就会难以置信:这是我们平时 惯用的闽南语吗?竟然如此动听! 布袋戏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地方还在于它那各式各样纤小弄 巧的木偶造型,有人物、有动物、有兵器……几排木偶整齐地挂在 戏台后面,表演时,就可信手拈来。我曾趁戏班的人去吃庙会伙食 的时候,跑到戏台后面偷偷把玩过一些。面对着爱不释手的木偶, 那时候心里总有一个妄念,就是很想拥有几个同样的木偶。不过这 些想法只是停留在脑海,我更迷恋的其实是布袋戏带给我的欢乐。 布袋木偶是我儿时的温暖排遣,就像日后读到鲁迅笔下明快的绍 兴乡下社戏,心中总会升腾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暖烘烘的。 家对面有个虔诚的商人,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特地花钱雇了 一个布袋戏班子在门庭前面表演。敲锣打鼓的,一派的喜气,不一 会儿就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但是较起以前熙熙攘攘的庙会, 终究是没有什么可比的。戏班这样表演一上午,顶多拿个两百来 块,五六个人平均起来不过三四十块,而且一年又能有几回这样 的表演呢?生计一难,表演少了,手艺自然就生疏了。再说我看到 的那个戏班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布袋戏的传承就成了一个 棘手的问题。 十三岁那年,我便开始了异地求学的生涯。回家的次数少了, 沉溺于家乡风物的时光更是寥寥无几。每每放假回家,也总是很 难再逢庙会的活动了,渐渐的,布袋戏就从我的生活中远去。但至 少欣慰的是,十三岁以前,我是布袋戏的忠实观众,并且是出于真 实的愉悦。不像现在,看到辈儿高的老艺人和略显稀疏的布袋戏 观众,心里清一色的是暗淡的乡愁。 那偶尔还能见到的布袋戏,那些和姐姐、奶奶一起看戏的日 子,都融进了老家无数个白天与夜晚。那些曾经熟识的造型、旋 律,在我的记忆里永远弥荡着一股别样的情愫。 50
/
本文档为【布袋戏的回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