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掌中木偶戏_一_

掌中木偶戏_一_

2011-11-29 3页 pdf 77KB 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2084

暂无简介

举报
掌中木偶戏_一_ 第 1页 共 3页 闽南日报/2008年/5月/16日/第 C03版 祖地文化·艺术 掌中木偶戏(一) 陈建赐 傀儡戏,古之木偶剧通称。漳州提线戏自古传下的“相公爷”跳棚头的唱段:“欲问傀儡何人 制,汉时陈平造出来”,至今尚流传于漳州“彩乐堂”班。至宋而傀儡最盛,种类亦最繁,有悬丝 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等。傀儡之外,尚有影戏。宋时,漳州傀儡戏已十 分盛行,以致官府颁发了禁戏令。现国内傀儡戏仅有提线、杖头、掌中(布袋)、铁枝、皮影(纸影) 戏等五种,漳州有四种,故有...
掌中木偶戏_一_
第 1页 共 3页 闽南日报/2008年/5月/16日/第 C03版 祖地文化·艺术 掌中木偶戏(一) 陈建赐 傀儡戏,古之木偶剧通称。漳州提线戏自古传下的“相公爷”跳棚头的唱段:“欲问傀儡何人 制,汉时陈平造出来”,至今尚流传于漳州“彩乐堂”班。至宋而傀儡最盛,种类亦最繁,有悬丝 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等。傀儡之外,尚有影戏。宋时,漳州傀儡戏已十 分盛行,以致官府颁发了禁戏令。现国内傀儡戏仅有提线、杖头、掌中(布袋)、铁枝、皮影(纸影) 戏等五种,漳州有四种,故有“木偶之乡”的美誉。 掌中木偶戏是傀儡戏剧种之一,因为木偶是在手掌中被操纵,故称。有的也称“布袋戏”、“指 花戏”。称掌中木偶戏为“布袋戏”的,只有福建漳州一带和台湾省。漳州人叫掌中木偶戏为“布 袋戏”,有一种说法是戏班的装备简便,用布袋装上所有家当,一挑就走,到处游乡演出,很方 便。老百姓称它为(担)布袋的戏班。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行头、道具简单,学生放在书包里随时随 地可以取出表演,由业余而专业,因书包俗名“布袋”而得名“布袋戏”。 漳州布袋戏的形成 南宋时漳州傀儡戏非常盛行。绍熙元年(1190),漳州知州朱熹曾颁文“劝谕禁戏”:“约束城 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财物,装弄傀儡”。(清·沈定均主修《漳州府志》卷三十八 《民风篇》)。 但漳州布袋戏始于何时,或如何形成,尚缺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有人认为,布袋戏先在晋 江地区流行,后才传入漳浦一带,改用京剧形式表演,由此,布袋戏的艺术种子开始播种在漳浦 县。所以,漳州北派布袋戏是“改南为北”而产生的。此说根据不足。据清道光十年(1830)刊印 的《晋江县志》卷七十二“风俗志”“歌谣”所记:“⋯⋯盖得天地中声,前人不以为乐操土音, 而以为‘御前清客’,今俗所传‘弦管调’是也。又如‘七子班’,俗称‘土班’,‘木头戏’,俗 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各成音节。”(引自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的 《福建戏史录》103页)。这说明布袋戏在晋江县的出现应是清初康熙间南音艺人被封为“御前清 客”之后,它比漳州布袋戏在明万历就很盛行的时间迟得多。明朝何乔远《闽书》卷三十八“风 俗”称,漳州万历壬子(1612)志:元夕初十放灯,至十五止。神祠用鳌山,置傀儡搬弄,谓之“布 景”。(《福建戏史录》45页)这说明漳州布袋戏在明万历年间已很盛行。 关于漳州布袋戏的形成,尚有的说是来自悬丝傀儡(提线木偶),因为悬丝傀儡戏称戏偶为“鸟 花仔”、“红腹仔”、“秋文”等,布袋戏也有同样的称谓,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由“扁担戏”嬗变 而来。“扁担戏”即单人木偶。《一岁货声,耍傀儡子》记载:“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耍时 以扁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其蓝布围⋯⋯鸣锣衔哨,连耍带唱”(见丁言昭的《中国 木偶史》47 页)。旧时,漳州布袋戏的表演方式、舞台装置等有多处与单人木偶甚为相似。如早 期布袋戏的舞台仅 4.2 尺深 1.5 尺宽,与单人木偶的舞台相近。明清以来,布袋戏的单人表演态 势逐渐变为正副手双人,舞台也扩大为 6尺长的一字台。表演的台板上方支起一种做工精细的木 雕楼阁,分为两层,下层为主要表演区,有三个圆拱门,中间的大门约占舞台的三分之二。两旁 较小的边门为木偶上下场处,仿戏曲舞台的“出将”、“入相”。布袋戏的头手(主演)兼唱念、道白, 副手只作配合头手的表演。因为一个人要唱一台戏,所以就以假嗓装扮女人(旦行),以沙哑的喉 音表演丑角或坏人,有时则南腔北调唱上几句,就用不同的嗓音配演不同角色演完一出戏,以替 代单人木偶用竹哨配音。副手则偶尔以应答或旁白述说方式助兴。漳州郑福来、杨胜、陈南田以 及庄饭、吴山人、蔡清根等老艺人从小就练成这种本领。布袋戏班都配备有副手和三至四人的乐 第 2页 共 3页 队,这是布袋戏与单人木偶的不同之处。但布袋戏也同提线傀儡戏曾经历了从一个人表演的单高 腔班发展到两人的双高腔班(也叫“三脚班”)一样的发展过程。至今,漳州布袋戏操戏偶的手仍 以左手为主,这是单人木偶右手打锣鼓、左手表演的遗痕。 综上所述,漳州布袋戏应有千年左右的历史,并向周边地区流播。叶明生在《漳州之北派布 袋戏》中曾引用了南宋莆田著名诗人刘克庄的《巳未元日》一诗谈到:“久向优场脱戏衫,亦无 布袋杖头担,⋯⋯”认为“‘布袋’、‘杖头’傀儡如果不虚的话,(当时)漳州的傀儡也不排除‘布 袋’傀儡的存在”。(引自《福建傀儡戏史论》327页)。旧时“布袋戏”与“扁担戏”均是用布囊 来装戏偶的行头砌末,符合所谓“前囊后笼一担挑”。刘克庄在《灯夕》(砑鼓)中描述:“本子流 传自柳营,着行线彩斗鲜明,似从傀儡家中出,又说熙河帅教成。”(按:柳营江在漳州城东,原 出北溪,流至峡里为柳营地。唐时宿重兵于此,扎柳为营,因号柳营),认为“砑鼓”的舞队是来 自漳州的柳营,它似从漳州非常兴盛的傀儡戏家族中出。因此,从当时莆田与漳州文化交流、融 汇的态势来看,“布袋戏”也可能同“砑鼓”一样从漳州流向莆田一带。 台湾布袋戏 的源流 据台湾考证,台湾的布袋戏是由大陆的漳州、泉州传入的,其表演风格分别继承了南、北管 的特色。这个剧种在清中叶才于岛上落地生根,由于传人的艺师祖籍、分布的地点、声腔不同, 形成了不同派别称号的布袋戏。刘还月《风华绝代掌中艺,台湾的布袋戏》(台原出版社)介绍: 最早入台的布袋戏艺师,应是漳州人有“万能师”美称的钟五全,他是台湾潮调戏最重要的艺师。 “在台湾中部,有一派来自诏安的潮调布袋戏,从清乾隆年间,万能师钟五全来台,在彰化溪州 落户(组《协兴班》),俗称‘白字仔戏’的潮调布袋戏便开始在台湾生根,到了清末叶已传了四 代”。近代从《协兴班》——《同兴阁》繁衍出金光布袋戏,今“全省以‘兴阁’派标榜(的)潮调 布袋戏,约占 61.25%,为本省最大的派系。”(沈平山《布袋戏》) 漳州布袋戏的声腔流派 漳州的“北管曲馆”至少在清初就很盛行,先是泛指学汉剧(乱弹、外江)清唱的“锣鼓间”, 京剧传入后,漳州才有教京剧清唱的曲馆。京剧与乱弹同属于皮簧的唱腔,许多人通称它为北管。 漳州的提线木偶原来也是演唱汉剧,直到民国以来在潮剧、芗剧地区才改为当地流行的剧种声腔。 布袋戏音乐一向有随当地流行声腔的特点。在京剧传入之前,漳州布袋戏演唱北管的汉调。福春 派的杨乌仙(杨胜之曾祖父)原是学汉剧的,在他家乡漳浦白石早就有北管(汉剧)清唱曲馆的活动。 杨胜继承了其父杨高金学自福春派的传统,在演唱汉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的优秀表演艺术,大量 观摩京剧的演出结合布袋戏的特点和自己善于刻画人物的特长予以再创造,成为自己独特的风 格。这有别于唱南管的泉州掌中木偶戏。1937年,漳州著名的木偶雕刻家徐年松首先将布袋戏的 汉剧面谱改为京剧面谱,这说明漳州布袋戏在采用京剧(面谱)之前就是北管戏(汉剧)的面谱,不存 在什么“改南为北”的历史,而是“改汉为京”。厦门曾学文先生的《厦门戏曲》一书也称:“掌 上班头系木头戏,俗称布袋戏⋯⋯班有两种:一为漳州派,唱念用皮簧,说白用土腔;一为泉州 派,唱白均土腔。”漳州有了“土京班”,已是杨胜、陈南田这一代人在漳州(龙溪)、漳浦一带布 袋戏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年代;他们在北管(汉调)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京调及其表演艺术。所以, 漳州北派布袋戏的风格是在福春派的先人和杨胜、陈南田等及其子弟、门人的共同创造下逐步完 善的。 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流派,其中主要有流行于漳 州、龙溪、漳浦的“福春”、“福兴”两派。清末民初为漳州布袋戏的鼎盛时期,各类班社 100多 个。民国初,纸影艺人与提线傀儡戏艺人相继转向改演布袋戏。1921年前后,龙溪、海澄、漳浦 等地“春”派有 12班;“兴”派有 10个班。1930年,郑钉铜的“金童兴”班应侨胞之请,远渡 实叨波(今新加坡)、缅甸一带演出,今新加坡尚有从漳州传去的布袋戏。 漳州布袋戏班原来演唱的音乐多用汉调,京剧传人漳州后,改唱京剧,芗剧兴起时,又改唱 第 3页 共 3页 芗剧,甚至京、芗杂用,但打击乐仍保持京剧的风格,配曲采用套曲(牌)的办法,说白多用漳州 话。这是漳州布袋戏音乐唱腔的一大特色——声腔兼容各个剧种,也是漳州布袋戏生命力强盛的 一个重要原因。 抗日战争爆发后,漳州布袋戏受尽波折摧残,几乎难以为继。有的演员穷困潦倒,改行谋生 或回家种田。解放后,漳州布袋戏如枯木逢春,欣欣向荣,在艺术上的继承和革新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这是布袋戏向全国传播和走向世界的黄金时期。 1951年 5月 10日,龙溪县在石码率先由郑福来的“正来福春班”和陈南田的“新南福春班” 联合成立了漳州南江木偶剧团,选出郑福来为团长,这是漳州第一个共和班制的专业布袋戏班。 同年 6月,海澄名艺人庄饭也联合其师兄弟曾衡海、林联兴组建了海鸣木偶剧团。随后,漳浦“全 福春班”的杨胜领其徒弟杨其兰于 1953年成立漳浦县艺光木偶剧团。龙溪的吴长元(山人)、长泰 的蔡清根等人也牵头成立龙溪县民艺、长泰县龙津木偶剧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龙溪地区专 业、半专业的布袋戏剧团已达 25个。 1959年 3月,漳州南江木偶剧团和漳浦艺光木偶剧团合并为龙溪专区木偶剧团,并充实了漳 州艺校木偶科第一期学生(继续随团培训,直至毕业)。同年 11月,福建省文化局将该剧团定为省 重点剧团,业务由省直接管理,政治和行政管理仍交当地文化行政部门。 1963年,该剧团曾以中国福建木偶表演团的名义应邀访问了印尼。 改革开放以后,民间的布袋戏班社也有了逐步的恢复和发展。据龙海县志所载,该县在 1991 年民间职业剧团就有 11个。1998年,漳州市文化部门登记在册的其他县、区民间职业剧团有 20 个。当年,被迫离开专业剧团的演员并没有放弃对布袋戏艺术的追求,纷纷归队,有的则干 脆另起炉灶,自行组团。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陈汉清在龙海县文化馆帮助下,办起龙海县木 偶剧团;林龙潭和他的妻子办起家庭木偶剧团(兼演纸影戏),现在他的妻子调入芗城巷口小学任 教,辅导少儿表演木偶活动,取得优异成绩。陈汉清的徒弟柯艺璇下岗后,独自创办了水仙花木 偶剧团,成为芗城区民间职业剧团一面旗帜,长年活跃于漳、厦一带,最近参加福建省戏剧家协 会举办的“水仙花戏剧比赛”再次获奖。
/
本文档为【掌中木偶戏_一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