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微博的勃兴_公众舆论的动力

微博的勃兴_公众舆论的动力

2011-12-01 3页 pdf 1M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515

暂无简介

举报
微博的勃兴_公众舆论的动力 22 2011年第08期 新闻传播与研究 NEWS RESEARCH 【摘 要】在公共领域媒介中(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众所能获取的意见量不足,甚至处于“缺 氧”的状态,如此这般怎能使公众不在长期单一意见体系的熏陶下出现麻醉状态呢?新媒介的出现就像是“兴奋 剂”,打破了传统媒介意见垄断的局面。微博的勃兴,可以看做是公共意识积极觉醒的写照。其实质从正性方向看 是一种公众普遍的公共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提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兴起的微博中质量参差不齐。在大多数公众的 认识水平、能力、素养尚未达到相应层面的情况下,此...
微博的勃兴_公众舆论的动力
22 2011年第08期 新闻传播与研究 NEWS RESEARCH 【摘 要】在公共领域媒介中(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众所能获取的意见量不足,甚至处于“缺 氧”的状态,如此这般怎能使公众不在长期单一意见体系的熏陶下出现麻醉状态呢?新媒介的出现就像是“兴奋 剂”,打破了传统媒介意见垄断的局面。微博的勃兴,可以看做是公共意识积极觉醒的写照。其实质从正性方向看 是一种公众普遍的公共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提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兴起的微博中质量参差不齐。在大多数公众的 认识水平、能力、素养尚未达到相应层面的情况下,此时的微博中也存在大量的情绪性意和追随性表意。在产生 公众舆论后,意见的质量不高,缺乏理性或许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由微博触发的网络环境下的舆论事件 试图其是否存在公共舆论的基因,以及网络舆论本身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对其形成正确的引导思路。 【关键词】精神;微博;舆论环境;公共舆论 微博的勃兴——公众舆论的动力 □卢毅刚 一、私人领域媒介的兴起与公共精 神的觉醒 新媒介的出现就像是“兴奋剂”, 打破了传统媒介意见垄断的局面。意 见量的级数增长和级数传播代表了在 压抑状态下公众的释放和自我救赎。当 网络、手机扮演着私人领域媒介的角色 时,很快地触发了以往公众处于“半沉 默”状态下的公共参与意识,这种意识 从一种“摸不着、够不到”的感觉转换 成“只有想不到,没有不跟随”的情 况。我们迎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全民记 者”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评论员” 地的时代。应该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 并不完全是新媒介产生带来的变化,恰 当地说新媒介的出现只是给积蓄已久的 公众公共参与意识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和 活跃的机会。本质上讲,是我国进入现 代民主国家后用一次次的经验和教训, 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宝贵财富。其中经历 的艰辛与苦难,前进与后退,是几代中 国人共同见证的过程,而这里别样的感 情在今天看来正是“冷暖自知”。 微博是一种信息载体,同时又是意 见载体,无数讯息形态的舆论意见通过 这一平台逐渐丰富了公众的认知图式, 甚至是在改变着原有的图式。伴随着便 利与快捷的传播形式,最初只是少数人 的意见观点开始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意识 气团,以服从——同化——内化的逻辑 路线改造并聚合公众的观点。在这样的 集体行为中,个体暂时抛弃了个人的信 念与态度,以集体的新的信念与态度作 为指针;个体暂时抑制了私利所带来的 痛感,而以一种公共利益的精神去追溯 对于公共事务的解读、解决。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公众的素质参 差不齐。在大多数公众的认识水平、能 力、素养尚未达到相应层面的情况下, 此时的微博中也存在大量的情绪性表意 和追随性表意。在产生公众舆论后,意 见的质量不高、缺乏理性或许也是一个 不争的事实。 二、从公共领域的富矿到公共精神 的体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截 至2010年6月底统计公布,我国网民规 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 增至31.8%。其中,手机网民成为拉动 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半 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2.77亿人,增幅 为18.6%。① 2009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 蓝皮书》指出,过去一年影响力较大的 社会热点事件有30%是由网络率先公开 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② “它跟传统媒 介最大的不同,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无 障碍地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情绪在全 社会面前释放,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非 常重要的一种改变。这就是微博具有爆 炸性的、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的现实, 只要一条信息发布出去,它会像病毒一 样传播,管理者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微博 删掉,它是现场直播,不可能事先审 查,这是微博对现在新闻传播管制 的一个很大挑战。” 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能引 起网民们热议的事情很多都与政治有 关,带有一定政治倾向。主要的冲突对 象为社会精英阶层,对精英阶层刻板印 象使网民在表达观点时比较极端、带有 偏见、情绪性浓,且有一定极端平民主 义。由此可以判断,很多网络舆论事件 中存在平民主义倾向,这一点在微博本 身形成的“召唤性”聚集上体现得更是 23 2011年第08期 新闻传播与研究 NEWS RESEARCH 淋漓尽致。 三、由微博触发的公共舆论与民主 监督 观察微博语境下的公共舆论在形 成民主监督的意义上并非始终都具有充 分的理性和推动公共事务正确发展的力 量。从公众一开始出现的简单行为中 富含的情绪性原子可以看出,这种可能 是对于公共舆论精神的触发,对公共领 域的形成提供“元性”动力,而一开始 便已经存在着监督的诉求,其实是一种 伴随被称之为“监督”的情绪发泄。笔 者认为,微博推动的民主监督存在着一 个“三期反映”状态。为了更加清晰准 确地认识此时的民主监督,不妨对这个 “三期”进行简单的梳理。 情绪舆论浪潮期。这一时期的特 点是:由于大量情绪性因素的植入,这 一时期的民主监督带有明显的非理性特 征。伴随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意识和 社会参与意识,使得这一过程中的情绪 性迅速蔓延,造成大范围的情绪共鸣。 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情绪性又直接激活 了更多群众的群体行为,大量表意群体 的出现以情绪的方式产生聚合。与此同 时,聚合也造就了参与者无畏感的上 升;而源自于新媒介的另一个特征也发 挥着强大的推手作用——匿名性,上述 两种力量的螺旋上升使公众以自我发散 的方式不断形成更大的情绪舆论浪潮。 一时间,这种情绪舆论浪潮似乎铺天盖 地,形成一股强大的民主监督热流。但 是,应该看到,此时是非理性的监督诉 求占据上风,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相关公 共事务的矛盾解决形成良性动因。反 而,在这里的监督诉求中带有私利和发 泄的成分。更危险的是,这种情态极容 易被诱惑、被利用,其发展结果往往形 成与最初的诉求恰恰相反的方向。 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期。这一时 期的特点是:伴随着相关讯息传播的真 实性展现,一些最初参与的公众开始逐 渐冷却情绪,形成思考。他们开始进 一步地按照自己的逻辑认识轨迹去分析 事件,以期将自己的认知推向理性的层 面。但此时,仍然会有这样的问题产 生,即能够快速冷却情绪并上升为理性 思考的公众是因其认知水平、能力、素 养以及占有文化资源而决定的。换句话 讲,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知识水平达到 一定层面的公众才能逐渐摆脱巨大情绪 场的束缚,当他们形成总结性的思考, 达到相对理性的认识时,就形成了情绪 性的民主监督和相对理性的民主监督同 时存在的情况,并可能出现博弈的状 态。整个民主监督的发散曲线呈现出理 性与非理性的波动。 理性监督转化期。这一时期的特 点是:由于理性意见成为表意空间的主 流,社会中纷繁复杂的情绪性意见表意 群体逐渐消失。舆论的强度似乎并不像 一开始那样“爆裂”,但这并不意味着 舆论的价值开始减弱。反而因为理性思 维模式的普及,舆论的价值才真正成为 监督的有效支撑,民主监督也相应地进 入了真正产生作用和发挥能量的阶段。 通过上述三个时期的表述,由微博 推动舆论形成再到民主监督展开在不同 阶段体现出具有差异性的监督效果与价 值。对于大多数微博引发的舆论事件而 言,仅仅停留在第一和第二个阶段是由其 自身存在的原因所决定的。但不论怎样, 微博的的确确给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 时费力度较低的平台,同时在通过“快意 恩仇”式的表意发泄中获得了相应的满足 感,这也正是为什么公众会选择微博作为 表现参与和发表观点的原因。 四、微博语境下的网络舆论环境净 化——基于舆论心理的思考 在公共领域媒介下公共领域话语 权尽可能地去展现公共利益、公共精 神、公共诉求,可是仍然会因为公共领 域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并非完全与现实 世界重合而造成实际的公共领域边际量 偏小。以微博为代表的私人领域媒介在 拓展公共领域的物理层面这一问题中确 实功效斐然,但也应该明白,这种拓展 仅仅是在公众的数量层面时是不够的, 其中尚且存在“众意”与“公意”的混 杂,甚至是大多数时候众意掩盖了公 意,这也就缺失了公共舆论的精神和监 督力的现实价值。那么,如何对微博语 境下的网络舆论环境进行过滤以达到净 化的效果呢?基于web2.0平台的技术控 制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真正能够“长 治久安”则在于网络舆论意见的发布 方、代理方能够对具体的网络舆论形成 心理学层面的认识与解读,从而既可治 标又可治本。 1. 重视网络舆论中的情绪管理 网络舆论讯息传播是知情交融的 过程。网络舆论讯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带 给受众的不仅仅是在认知平台上所起到 的构建意义,同时也是将一种即成的情 感通过网络舆论作品发散到社会的整体 思维当中。伴随着受众对网络舆论重构 的事态元素进行解读,由传播者在编码 系统中集成的各类情感因素也随之潜移 默化地产生影响。不论是在拟态环境还 是在拷贝世界中,始终与符号编码系统 同步运行的是编码者的情感系统,作为 网络舆论传播者其社会基本属性仍然是 “人”,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剔除在信息 传播中的七情六欲。而作为人的必然需 求,情感的诉求也时刻影响着逻辑严密 的符号编码,这就导致任何时候我们所 接受到的任何信息中都带有传播者或多 或少的主观情感体验。即便是作为职业 的信息传播者,冷静和理智的信念也无 法完全覆盖特定的情感诉求,而汶川地 震时多位新闻记者和主持人情不自禁地 潸然泪下正是一种很好的诠释。 2. 加强网络舆论中的观念引导 公共领域媒介与以微博为代表的私 人领域媒介在信息传播的时间性和覆盖 性上已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关于同 样的公共议题形成的公共舆论观念引导 方面却仍然空间巨大。这是由于私人领 域媒介在快速传递信息时可能留下的观 念真空和形成的意见非理性。因此,可 以不夸张地说,以传统媒介为主的公共 领域媒介在今天的传播语境下可以没有 一支庞大的采编队伍,但是绝不能没有 一支强大的评论队伍。 3. 警惕网络舆论中的态度极化 出现态度极化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 是信息的影响。辛茨等人以及近年来一 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论据是使一种 24 2011年第08期 新闻传播与研究 NEWS RESEARCH 态度在群体中被激化的主要原因,在信 息影响方面,积极的语言参与要比被动 地听别人陈述引发更多的态度变化。格 林沃德研究揭示,积极的语言参与可以 扩大群体讨论的影响,使人们变得易于 接受一种观点而使其极化④。从这里我 们可以得到启发:首先,大众传媒对事 件进行报道时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事 件进行全面的完整的报道,严禁为追求 轰动效应而断章取义或针对极端信息进 行报道。如“替谁说话”,当事人逯军 对记者的谈话长十几分钟,在极端言语 后,后面的采访中也有对记者的道歉和 对事情的澄清,但新闻作品中却只截取 了当事人的极端语录。这也是该事件急 剧恶化的原因之一。其次、在社会事件 引起网民们热议的过程中,因注重“反 对者”的作用,以及讨论的作用。大众 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应当在 展现强势意见的同时,对非主流但相对 公正意见与理智的意见进行展现。或者 展开讨论直接地进行公开引导,以网络 警察的身份对热议的问题进行疏导和答 复、讨论。同时,可以培养论坛等网络 群体的意见领袖。现在许多知名网站或 论坛都培养了大量的意见领袖,将权威 的、有代表性的言论置于网站的突出位 置,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引导主流 的言论。 注 释 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6月《中国互 联网统计》。 ② 中国社科院 《社会蓝皮书》2009年12月, 第22页. ③ 来源自《生活新报》2010年7月30日对喻国明的 采访报道《政府部门应如何看待“全民监督”》。 ④ 徐敏毅 《雄心熊胆—股市投资心理分析》超数星字 图书馆电子版 第58页. 参考文献 ① 刘建明著《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 林语堂著《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③[德]舒尔茨《从传媒的视角看国家、民族、宗 教》 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④[德]韦伯著《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牛津大学出 版社1997年版。 (作者卢毅刚:西北民族大学新闻 传播学院) 【摘 要】考察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的建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文化的建构,电视节目文化的作用力 不可低估。电视节目在现代性感知、法制观念、民主意识等多个层面塑造了中国的农民文化,推进了中国农民文化 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电视;节目;文化;农民 电视节目与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建构 □ 雷世文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上,电视的 出现是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之一,其影 响力可以说遍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影响的结果正如媒介巨匠麦克卢汉所概 括的:“电视来临之后,许多东西都行 不通了”。电视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媒 介分布格局,而且促成了媒介之间的竞 争,而在媒介竞争中,电视媒介以其节 目产品的多技术、多艺术融合以及图像 的诱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电视节目因 其在市民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及其在市 民文化观念、市民行为,甚至是精神面 貌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受到人们的 普遍关注。电视节目在本质上体现了精 英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双重诉求。从制作 方面看,电视节目体现的是精英文化的 观念,而从接受的方面看,电视节目体 现的是市民文化的诉求,而精英文化与 市民文化并不属于同一种文化形态,冲 突与妥协的结果是电视节目成为两种文 化兼容的文化产品。就中国的电视文化 发展来看,电视节目除了具有精英文化 与市民文化的属性之外,还具有明显的 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色彩。 电视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 从城市向农村推进的过程。电视作为一 种传播媒介在中国农村的大规模推广是 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这其中有两个方 面的因素最值得注意,一是中国电视制 造技术的进步,一是中国农民物质财富 的增长,正是这两个因素的共同推进, 奠定了电视媒介在中国农村的普及,电 视节目成为中国农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因而也成为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文化建构的重要推动 力量。考察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的建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文化的建 构,电视节目文化的作用力不可低估。电 视节目在现代性感知、法制观念、民主意 识等多个层面塑造了中国的农民文化,推 进了中国农民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将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当代农民 文化生活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民的文 化生活作一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农 民对电视节目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
/
本文档为【微博的勃兴_公众舆论的动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