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2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2

2011-12-04 50页 ppt 4M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8499

暂无简介

举报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2nullnull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Gene Diagnosis and Gene TherapynullDNA是基因诊断的主要对象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体的DNA序列 及其产物(RNA和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 分析,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null基因诊断定义 针对DNA和/或mRNA的分子诊断,通过分析这些遗传信息分子的序列,从而在分子水平上确定疾病的病因,具有高度特异性。 基因诊断的前提 已明确疾病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null 基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2
nullnull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Gene Diagnosis and Gene TherapynullDNA是基因诊断的主要对象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体的DNA序列 及其产物(RNA和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 分析,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null基因诊断定义 针对DNA和/或mRNA的分子诊断,通过分析这些遗传信息分子的序列,从而在分子水平上确定疾病的病因,具有高度特异性。 基因诊断的前提 已明确疾病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null 基因诊断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 DNA、RNA或蛋白质水平变化,如病毒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在体内从无到有、癌基因表达水平从低到高; 基因结构变化,如点突变引起基因失活、染色体转位引起基因异常激活或灭活。null 基因诊断的特点 高特异性 高灵敏性 早期诊断性 应用广泛性null基因诊断的基本技术流程样品抽提DNARNAcDNAPCR扩增分子杂交反转录合成寡核苷酸引物制备和标记探针杂交信号检测基因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DNA序列测定(DNA sequencing) 生物芯片(biochips) 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null(一)核酸分子杂交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指两条单链核酸在一定条件(温度、盐离子和有机溶剂浓度)下,按碱基互补的原则重新配对形成双链的过程。null核酸分子杂交流程 待测核酸制备滤膜上核酸固化杂交去除未杂交的探针检测杂交信号核酸探针制备探针标记加入标记探针null 提取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以产生特定长度的片段→凝胶电泳分离 →变性处理→DNA转印到膜上并使其牢固结合→将标记的探针与膜上DNA片段杂交,分析杂交信号。1. Southern 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ting)null RNA经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通过分子杂交检测特定的mRNA分子的含量与大小。2. 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ting)null3. 斑点杂交(dot blotting) 将RNA或DNA变性后直接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用于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4. 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ting) 4. 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ting) 先将探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将样品RNA或DNA标记变性后进行杂交。改变了传统杂交方法中一次杂交只能检测一种样品的局限,大大提高了基因诊断的效率。null 寡核苷酸中的碱基错配会大大影响杂交分子的稳定性,可用人工合成的针对正常和突变ASO探针进行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点突变,大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 (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5. 原位分子杂交5. 原位分子杂交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挂锁FISH (FISH with padlock) null荧光原位杂交(FISH)null(二)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模板 引物 dNTP Mg2+ Taq DNA聚合酶 变性延伸退火PCR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PCR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RT-PCR 荧光定量PCR 多重-PCR PCR-ASO AS-PCR PCR-SSCP PCR-RFLP1. RT-PCR1. RT-PCRnull2. 荧光定量PCR荧光标记引物 3. 多重PCR 3. 多重PCR 多重PCR示意图 A:普通PCR;B:多重PCRnull4. PCR-ASO(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法)N:正常基因;H:杂合子基因;M:突变基因ASO1ASO2NHM(三)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三)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DNA的突变造成DNA片段中碱基序列不同,变性为单链后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构象不同(单链构象多态性),利用迁移率的差别可使各种序列不同的单链分离开来。nullPCR-SSCP分析原理示意null正常人纯合突变杂合突变+ PCR-SSCP分析 - (四)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四)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由于DNA变异产生新的酶切位点或原有的酶切位点消失,在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时产生不同长度或不同数量的片段。 可借助核酸分子杂交或PCR进行检测。null 设计适当的扩增引物,使扩增片段包括某一个或数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在PCR扩增后用该限制酶切割PCR产物,根据电泳后酶切片段长度变化,即可作出诊断。PCR-RFLPnullGAATTCCTTAAGEcoR 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变化(五) DNA序列测定(DNA sequencing)(五) DNA序列测定(DNA sequencing)DNA序列测定原理(双脱氧末端终止法)DNA序列测定原理(双脱氧末端终止法)null左侧:正常;右侧突变 序列分析用于基因诊断研究(六)生物芯片(biochips)(六)生物芯片(biochips)基因芯片(gene chips)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 null基因芯片杂交流程示意图基因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基因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null三、 基因诊断技术路线与方法 直接诊断:直接分析致病基因分子结构及表达是否异常 间接诊断:利用多态性遗传标志与致病基因进行连锁分析 根据对致病基因或相关基因的了解程度决定基因诊断的技术途径选择。(一)直接诊断途径(一)直接诊断途径 必要条件: ◆ 被检测基因变化与疾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 ◆ 被检基因正常分子结构已被确定 ◆ 被检基因致病的分子机制(突变位点或表达变化)已知null5/——5/—3/3/—RFLP 1.点突变的检测 (1)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改变 null斑点杂交、反向斑点杂交 AS-PCR、PCR-SSCP、 PCR-ASO、 PCR产物直接测序5/——5/—3/3/—(2)无限制性酶切位点改变 null 在DNA序列上有一段较长序列的重新排布。包括数十个碱基到数千个碱基的丢失、插入、替换、重复和倒位等,以及染色体突变或畸变,包括染色体的易位、缺失或染色三体(如唐氏综合征)等。 2. 基因重排的检测核酸分子探针杂交与PCR nullBamHIBamHIα2α1α2 10 kb14 kb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直接基因诊断-珠蛋白基因不同程度的缺失可引起 不同类型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根据引物3´端的互补与否,设计一对与正常或突变模板配对的特异引物 根据引物3´端的互补与否,设计一对与正常或突变模板配对的特异引物 等位基因特异PCR AS-PCR(allele specific PCR)null3. 基因表达异常的检测 mRNA 的相对定量分析 mRNA 的绝对定量分析 mRNA 长度分析(二)间接诊断途径(二)间接诊断途径1.采用原因 致病基因未知或基因结构不确定 致病突变机制不清 致病位点不便检测null DNA多态性: 指群体中的DNA分子存在至少两种不同的类型,即个体间同一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核苷酸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或变异。 多在进化中形成,本身并不致病,只是与某些遗传性致病基因有一定连锁关系。2. 遗传标记null间接诊断:检测与致病基因连锁的遗传标记三代遗传标记: RFLP(基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VNTR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 STR (short tandem repeats)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null7.6kb13kb患者正常 HBS的间接基因诊断 -RFLP标记的连锁分析HapⅠ7.6kb13kbSouthern印迹杂交N H PN:正常;H:杂合子;P:患者(纯合子);黄色区域为探针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Gene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Diseases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Gene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Diseases(一)镰状细胞贫血病(一)镰状细胞贫血病一、血红蛋白病1.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诊断- ASO杂交法 2.HBS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 3.HBS的PCR-RFLP分析 1.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诊断 ASO杂交法正常的(N)的ASO探针: 5´-ACT CCT GAG GAG AAG TCT GC-3´ 突变的(M)的ASO探针: 5´-ACT CCT GTG GAG GAAG TCT GC-3´ 1.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诊断 ASO杂交法斑点杂交结果 N:正常;M突变斑点杂交结果 N:正常;M突变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ASO杂交法检测N-ASOM-ASO正常 突变 突变 纯合子 杂合子 纯合子null5´3´正常基因1.15kb(CCT GAG G)×突变基因1.35kb(CCT GTG G)镰状红细胞贫病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MstⅡ酶切位点(CCTNAGG)2. HBS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目 录null0.2kb1.15kb1.35kb正常人突变携带者患者镰状红细胞贫血病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目 录null3. HBS的PCR-RFLP分析 正常人的扩增产物经 Mst Ⅱ消化可生成54bp和56bp两个片段,而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的DNA片段不被酶切,仍为110bp,杂合子可见三条带正常人杂合体患者Marker 传染病的基因诊断 Gen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的基因诊断 Gen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一、病毒性疾病 一、病毒性疾病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系RNA病毒,利用RT-PCR技术可从粪便中检测出甲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RNA。 乙型肝炎病毒(HBV) 设计保守区序列引物,扩增各型HBV DNA片段;设计位于可变区的引物扩增某一亚型HBV DNA,以便分型。 丙型肝炎病毒(HCV) HCV为正链RNA病毒,先反转录成cDNA,再进行巢式PCR检测HCV。 二、细菌引起的疾病二、细菌引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 先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技术扩增出一383 bp序列,再用探针杂交,灵敏度可达到100个细菌水平。 幽门螺杆菌(HP) 主要采用PCR技术:①检测HP染色体DNA特异片段;②检测HP尿素酶A基因;③用PCR-RFLP鉴别HP菌株。null肿瘤的基因诊断 Gene Diagnosis of Malignant Tumorsnull一、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检测 二、常见肿瘤的基因诊断 乳腺癌 结肠癌 一、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检测一、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检测1.原癌基因的检测 ras 基因家族由H-ras、K-ras和N-ras组成。最常见的突变是第12、13、59或第61位密码子的点突变。 胰腺癌、结肠癌、肺癌以K-ras突变为主,如第12位密码子突变,由编码甘氨酸的GGT突变为TGT、GTT或GAT,少数突变为GCT。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N-ras突变为主;泌尿系统肿瘤则以H-ras突变为主。null PCR及PCR-SSCP分析:扩增ras 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部位,再用SSCP技术进行分析,或者直接测序确定患者ras原癌基因的点突变。 核苷酸杂交技术(如ASO):检测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2. ras原癌基因突变常用的检测方法3.抑癌基因p53的检测 3.抑癌基因p53的检测 p53基因以密码子第175位、第248位、第249位、第273位及 第282位点突变率最高。在结直肠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都可见异常的p53基因蛋白。 p53的基因诊断方法有 (1)PCR-SSCP分析技术 (2)DNA序列分析 (3)PCR-RFLP分析(一)乳腺癌(一)乳腺癌 5%~10%乳腺癌患者有家族遗传性。乳腺癌高危家族中常有抑癌基因的BRCA基因(breast cancer gene)的突变。 二、常见肿瘤的基因诊断null(1)PCR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 (2)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RCA2基因扩增2.乳腺癌基因诊断方法(二)结肠癌(二)结肠癌 1.结肠癌常见基因变异 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是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第一个突变基因。K-ras原癌基因突变也是结肠癌形成的早期事件。 DCC(dele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基因失活是结肠癌发展的晚期事件。抑癌基因DPC4和MADR2也可能会因18q等位基因丢失而失活。 p53基因的突变是结肠癌发展过程的晚期现象。 DNA修复基因也与结肠癌有关。如hMSH2、hMLH1、hPMS1或hPMS2基因的突变所致的DNA错配修复缺陷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发生有关。null(1)PCR-SSCP法:对腺瘤样息肉病人APC基因PCR-SSCP技术进行分析。 (2)异源双链PCR法:检测APC基因变异。 (3)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因基因突变而缩短了的APC蛋白。 2.结肠癌基因诊断方法null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null基因治疗:指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病毒载体介导或者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内,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对疾病起治疗作用。 基因治疗分类基因治疗分类体细胞(somatic cell)基因治疗 生殖细胞(germline)基因治疗只限于某一体细胞的基因的改变 只限于某个体的当代 对缺陷的生殖细胞进行矫正 当代及子代null 一、基因治疗的策略null (一)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 定义:指将特定的目的基因导入特定细胞,通过定位重组,导入的正常基因,以置换基因组内原有的缺陷基因。 目的:将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桥正。 对缺陷基因的缺陷部位进行精确的原位修复,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 null转导基因的载体与基因组DNA具有相同的序列。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就能找到同源重组的位点,进行部分基因序列的交换。 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又称为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基因同源重组技术null(二) 基因添加(gene augmentation) 定义: 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靶细胞表达其本身 不表达的基因。类型: 在有缺陷基因的细胞中导入相应的正常基因,而细胞内的缺陷基因并未除去,通过导入正常基因的表达产物,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 向靶细胞中导入靶细胞本来不表达的基因,利用其表达产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null(三)基因干预(gene interference) 定义: 采用特定的方式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或者通过破坏某个基因的结构而使之不能表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null定义:将“自杀”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这种基因编码的酶能使无毒性的药物前体转化为细胞毒性代谢物,诱导靶细胞产生“自杀”效应,从而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 应用:是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四)自杀基因治疗(Suicide Gene Therapy)null自杀基因的作用机制 null (五)基因免疫治疗 通过将抗癌免疫增强的细胞因子或MHC基因导入肿瘤组织,以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抗癌免疫反应。 null二、基因转移技术 基因治疗的两种途径基因治疗的两种途径载体目的基因in vivoex vivo靶细胞null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技术 1.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2.非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null 1.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 病毒载体 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较高,也是使用最多的基因治疗载体。据统计,有72%的临床实验计划和71%的病例使用了病毒载体,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反转录病毒载体。null反转录病毒的结构及生活周期(1)反转录病毒 null两端各有一长末端重复序列LTR。 反转录病毒前病毒的结构特点 LTR由U3、R和U5三部分组成。病毒有三个结构基因5ˊ端LTR下游有一段病毒包装所必需的序列(ψ)及剪接供体位点(SD)和剪接受体位点(SA)。 含有负链DNA转录的引物结合位点(PBS)和正链DNA转录的引物结合位点。在U3内有增强子和启动子; U3和U5两端分别有病毒整合序列(IS) ; 在R内还有poly(A)加尾信号。 gag基因,编码核心蛋白和属特异性抗原; pol基因,编码反转录酶; env基因,编码病毒外壳或包膜糖蛋白(包括外膜糖蛋白和穿膜蛋白)。 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 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 1)反转录病毒载体: 它可以克隆并表达外源治疗基因,但不能自我包装成有增殖能力的病毒颗粒。 2)辅助细胞株(如PA317): 能合成包装蛋白,用于反转录病毒载体包装。null 反转录病毒载体的特点 1)反转录病毒包膜上糖蛋白,能够被许多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从而使反转录病毒携带的遗传物质高效地进入靶细胞。 2)前病毒通过LTR高效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中,有利于外源基因在靶细胞中的永久表达。 3) 病毒颗粒以出芽的方式分泌至辅助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易于分离制备。 null 反转录病毒载体的主要缺点 1)随机整合,有插入突变、激活癌基因的潜在危险; 2)反转录病毒载体的容量较小,只能容纳7kb以下的外源基因。null (2)腺病毒(adenovirus)载体 腺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它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然后腺病毒基因组转移至细胞核内,保持在染色体外,不整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腺病毒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但目前尚未发现与肿瘤发生有关联。宿主细胞范围广,可感染分裂和非分裂终末分化细胞,如神经元等。 nullnull腺病毒的优点 基因导入效率高,对人类安全;宿主范围广;基因转导与细胞分裂无关;重组腺病毒可通过口服经肠道吸收、或喷雾吸入或气管内滴注;腺病毒载体容量较大,可插入7.5 kb外源基因。null 腺病毒载体缺点宿主的免疫反应导致腺病毒载体表达短暂。靶向性差。 不能整合到靶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分裂增殖快的细胞,导入的重组病毒载体,随分裂而丢失的机会增多,表达时间相对较短。null(3)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 单链线状DNA缺陷型病毒。其基因组DNA小于5kb,无包膜,外形为裸露的20面体颗粒。AAV不能独立复制,只有在辅助病毒(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存在时,才能进行复制和溶细胞性感染,否则只能建立溶源性潜伏感染。AAV的特点AAV的特点以潜伏感染为主; 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共存; 只要宿主细胞正常,AAV基因表达被抑制而维持潜伏状态; 若细胞受刺激,表达应激基因,AAV基因表达从而使AAV病毒复制; 产生子代病毒并释放,又感染新的细胞,建立新的潜伏状态。 null AAV载体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类新型安全载体,它对人类无致病性。 AAV可以高效定点整合至人19号染色体的特定区域19q13.4中,并能较稳定地存在。这种靶向定点整合可以避免随机整合可能带来的抑癌基因失活和原癌基因激活的潜在危险性,而且外源基因可以持续稳定表达,并可受到周围基因的调控,兼具反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两者的优点。 null AAV载体的缺陷 null常用基因治疗载体<7.5kb null 2.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 (1)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 基本原理: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单体与DNA混合后,可以自动形成包埋外源DNA的脂质体,与细胞一起孵育,即可通过细胞内吞作用将外源DNA转移至细胞内,并进行表达。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使用方便、成本低廉。null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示意图null (2)受体介导转移技术 将DNA通过多聚阳离子与细胞配体偶联,多聚阳离子与配体共价连接后,又通过电荷相互作用与带负电荷的DNA结合,将DNA包围,只留下配体暴露于表面。这样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带有特异性受体的靶细胞吞饮,从而将外源DNA导入靶细胞。null受体介导转移技术示意图null (3)基因直接注射技术 将促进心脏血管生长的基因直接注入实验鼠的心脏,可使其心脏壁内毛细血管增加30%~40%; 将胰岛素基因直接注入鼠骨骼肌细胞,能分泌糖尿病所缺少的胰岛素; 肌内注射凝血因子Ⅸ基因,可产生血友病所需的凝血因子Ⅸ 。null 基因直接注射法的优点 制备具有调控部件的质粒DNA重组体的技术较容易; 排除病毒载体可能潜在的致癌性或其他副作用; 导入的基因不需整合即可表达,避免了反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整合后,一旦发生副作用不易中止或逆转的缺点; 基因直接注射法可反复使用,而病毒载体则可能诱导体内免疫应答,致使反复治疗效果下降。 null 三、基因干预 (gene interference) null(一)反义RNA(antisense RNA) 利用反义RNA对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基因表达调控,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1)体外合成反义RNA,直接作用于培养细胞,细胞吸收RNA后,发挥作用。 (2)构建一些能转录反义RNA的重组质粒,将这些质粒转入细胞中,转录出反义RNA而发挥作用。null 反义RNA的关键技术问反义RNA进入靶细胞前的降解问题专一性转移问题 null2.受体介导反义RNA技转移术 ①受体介导的RNA转移十分专一,而且效率高; ②被转移的RNA是被保护的,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多聚赖氨酸的保护层, 可以抵抗环境中的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借助前述的受体介导基因转移方法,可以实现受体介导的反义RNA转移。 null 3. 反义RNA的优点 (l)安全性高 (2)反义RNA设计和制备方便 (3)具有剂量调节效应 (4)能直接作用于一些RNA病毒null(二)干扰RNA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在此过程中,与双链RNA有同源序列的mRNA被降解,从而抑制该基因的表达。nullRNA干扰的机制 RNA干扰过程主要有2个步骤: (1)小干扰性RNA(siRNA)(2)siRNA与细胞内的某些酶和蛋白质形成复合体,称为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 该复合体可识别与siRNA有同源序列的mRNA,并在特异的位点将该mRNA切断 长双链RNA被细胞内的双链RNA特异性核酸酶Dicer切成21-23个碱基对的短双链RNA,称为小干扰性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nullRNA干扰机制示意图 null研究基因功能的新工具  由于 RNA干扰技术具有高度的序列专一性和有效的干扰能力,可以使特定基因沉默或功能丧失,因此可以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的一种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RNA干扰技术能够在哺乳动物中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建立多种表型;抑制基因表达的时间可以控制在发育的任何阶段。 null1. 体外化学合成; 2.用质粒载体或病毒载体可在细胞内稳定地生成。siRNA的产生四、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 四、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 null(一)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研究 (一)遗传病基因治疗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在DNA水平明确其发病原因及机制; 2.必须是单基因遗传病,而且属隐性遗传; 3.该基因的表达不需要精确调控; 4.该基因能在一种便于临床操作的组织细胞中表达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5.该遗传病不经治疗将有严重后果(如不治疗难以存活等)。可供选择并符合上述4条以上要求的不过只有30余种遗传病。 null腺苷脱氨酶(ADA)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PNP)缺乏症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血红蛋白病 血友病和其他血浆蛋白缺乏症 苯丙酮酸尿症和其他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莱-纳(Lesch-Nyhan)综合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囊性纤维化病 null(二)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 (1)通过基因置换和基因补充,导入多种抑癌基因以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2)抑制癌基因的活性,通过干扰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发挥抑癌作用; (3)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因子修饰,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肿瘤细胞的溶解和排斥反应; (4)通过导入“自杀基因”杀伤癌细胞。 (5) 提高化疗效果的辅助基因治疗:药物增敏 基因治疗; 耐药基因治疗。 null 临床上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通常面临两大难题:(1)患者机体内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特别是某些经过多次化疗的患者,其体内的肿瘤细胞已经产生了多药耐药性,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受,最终导致化疗失败。(2)大剂量的化疗可能导致患者的正常细胞,特别是骨髓造血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 null 药物增敏基因治疗: 为了使化疗药物能够最大程度地杀死肿瘤细胞,可以将某些药物增敏基因导入肿瘤细胞,特别是对化疗药物原本不敏感的肿瘤细胞,使其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大大增加,从而达到增强化疗效果的目的。 提高化疗效果的辅助基因治疗null 耐药基因治疗: 肿瘤细胞耐药性与多种糖蛋白或酶: 多药耐药(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以及肺耐药相关蛋白等; 细胞内氧化和解毒作用的酶系统: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 向肿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导入某种耐药基因,增强骨髓细胞的抗药性,以便耐受大剂量的化疗药物,达到彻底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null(三)病毒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 约75%的人类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人体后不仅可能急性发病,还可以在人体内长期潜伏,造成终身伤害。病毒还是造成先天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某些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临床上对绝大多数病毒感染性疾病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众多开展的抗病毒治疗中,抗病毒基因治疗十分引人注目。null 1.调节机体免疫应答 (1)将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的基因,导入机体免疫细胞,激活免疫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分化,增强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促进机体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游离病毒。 (2)将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病毒抗原基因,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等,导入机体,表达的抗原不仅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还可以引发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对野生型致病病毒攻击的防御作用。null2.抗病毒复制:根据病毒在机体细胞中复制周期的各个环节来设计的(1)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即阻断病毒表面抗原决定簇与宿主细胞受体间的特异性结合。 (2)干扰病毒基因组的转录起始和调控。 (3)抑制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4)RNA干扰技术。 (5)将抗病毒蛋白质基因,如2'→5'腺苷酸合成酶等基因,导入细胞并持续表达,可以激活核酸酶F,降解病毒RNA。五、基因治疗的问题与展望五、基因治疗的问题与展望 缺乏高效、 靶向性的基因转移系统 缺乏有效的治疗靶基因 真核生物表达调控机制未完全阐明 缺乏准确的疗效评价
/
本文档为【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