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刘备摔阿斗”论

“刘备摔阿斗”论

2011-12-06 2页 pdf 80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3548

暂无简介

举报
“刘备摔阿斗”论 2009_年第 1期 第 27卷(总第 107期) 河 北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l ~urnc,l Hebei Uni'verslty(Philoc~JplLvand S~'ial Science) Vo1.27№ .1 Mar 20O2 短 论 “刘备摔阿斗"论 杜贵晨 (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俗语“刘备摔孩子,邀买人0”,以言作空头人 情,赚取他人的信任。这“孩子”指的是刘备的儿子 阿斗,故具体当以“刘备摔阿斗”论之。按“刘备摔...
“刘备摔阿斗”论
2009_年第 1期 第 27卷(总第 107期) 河 北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l ~urnc,l Hebei Uni'verslty(Philoc~JplLvand S~'ial Science) Vo1.27№ .1 Mar 20O2 短 论 “刘备摔阿斗"论 杜贵晨 (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俗语“刘备摔孩子,邀买人0”,以言作空头人 情,赚取他人的信任。这“孩子”指的是刘备的儿子 阿斗,故具体当以“刘备摔阿斗”论之。按“刘备摔阿 斗”事出《三国演义》。该书夸存嘉靖壬午本《三国志 通俗演义》卷之九《长坂坡赵云救主》,写赵云于长坂 坡抱护阿斗,杀出重围,过长坂桥来: 那子龙独行:十余里。玄德等皆少憩于树 下,见子龙血染浑身,玄德泣而问日:“子龙怀抱 何物?”⋯⋯子龙双手递与玄德:“幸得公子无 事!”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指阿斗而言日:“为汝 这孺子,几乎损吾一员大将!”子龙泣拜谢之日: “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史官有诗 日:“曹操 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 意,故把 亲男掷马前。” “刘备摔孩子,邀买人一 ”的俗语,就来源于来读 者对此节描写的理解,随《三国演义》广为流传而播 于焱 口。 然而,这是误解。始作俑者应即嘉靖本旧泣云: “此见玄德能用人处 ”此语固然没有恶意,但是,引 导后世评点者只往“玄德能用人处”想,清初毛宗岗 评日:“袁绍怜幼子而拒田丰之谏,玄德掷幼子以结 赵云之 。一智一愚,相去天壤 ”以“掷幼子”为刘 备用“智”,是“结赵云之 ”的手段,即已乏忠厚之 意;进而有李渔于“史官”之诗下评日:“玄德果系奸 滑。 就把这“结赵云之 ”的心术手段曲为上纲成了 “奸滑”,成 了“邀 买人心”的雅言 总之 ,“刘备摔弦 子”的俗语流行于民众,其根源却在明清文人对《三 国演义》的评点的误导。其误有三:首先,以寻常君 臣(其时实仅为主从)关系视之,而未顾及刘备对赵 云君臣而兄弟的知己之情。原书上节引文之前,已 · ln4 · 写刘备不听糜芳、张飞之言,深信“子龙与吾相从惠 难之时,J心如铁石”,“必不弃吾也”:及至子龙果然归 来,见其“血染浑身”,刘备第一注意到和所关0的就 是“子龙怀抱何物”。联 系其随后“摔阿斗”所说“为 汝这孺子 ,几乎损吾一 员大将”的话 ,可知 阿斗固然 是刘备的最爱,但其当下首重卸是赵云的安危。这 一 方面是大战中赵云怀抱 阿斗溃围逮生,非刘备始 料所及——有赵云幸而才有 阿斗——阿斗为不足 数 :另一方面是焱人早就皆言赵云“投曹”去了,独刘 备知“子龙必不弃吾”,其当下意念所注,只在赵云一 人,“孺子”或不在念中,或在其次。所以,刘备一“见 子龙血染浑身”,先“泣”后“问”,进而有“摔阿斗”之 事,乃顺理成章。此节表现的是刘备对赵云知己相 待,又重如山,与后来伐昊誓言“朕不为二弟报仇 ,虽 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为同一笔仗。不仅旧注说“此 见玄德能用人处”为偏至,即“史官有诗”所谓“无由 抚慰忠臣意.故把亲男掷马前”,也有诬刘备忠厚。 其次,以常人之一睛论刘备,以其爱子之 必有过于爱 将,当阿斗被救生还,庆幸尚且不及,为赵云而“掷之 于地”有悖常情,故以其别有用 解之。但是,这却 不可以常情论。一是刘备为天下“英雄”,不能以常 人常情倒之,即与“袁绍怜幼子而拒田丰之谏”相反, 刘备于大将赵云与孺子阿斗之间更看重前者,此即 他所说“若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故能有 “掷阿斗于地”之事之语;=是刘备势单力薄,叉当败 亡之际.大将赵云之重要更远过于妻儿。此乃“英 雄”共性。天下英雄“唯使 君与操耳” “操与诸军众 将日:‘吾折长子、爱侄无痛泪,独号泣典韦也。⋯叉 “操令⋯⋯祭享典韦。操再拜,痛哭,昏绝于地⋯⋯ 未祭长男曹昂”。曹操势至“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尚 且如此,流窜中的刘备当更能惜战将甚于爱子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掌研 苏立昌,刘佳 :论比较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不然,就成了袁绍那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 命”的“疥癣之辈”,何足道哉!所以,“刘备掉阿斗” 写英雄 性如画如见,乃神来之笔,而非弄巧成拙。 最后,是以为“刘备掉阿斗”虚无实际,有耍滑头 之嫌。此又不然。读者评论家不可以常情论刘备, 书中赵云却当由常情知亲疏,从而以“刘备摔阿斗” 为最大的报答:而且,无论如何,刘备不能肯定地认 为将阿斗“掷之于地”可万无一失。报 载“一对走妇 状告护士失手摔死婴儿”的案件,虽然尚未审结,却 说明“失手”也有“摔死婴儿”的可能。以夸倒古,“刘 备掉 阿斗”不见得一定无“实际”的 内容。所以,刘备 此举是真诚的;否则,赵云“泣拜谢之日”云云就成了 上当。而以刘备“掷阿斗于地”为笼络、为“奸滑 ,不 止于使“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参考文献, 恐怕还有以浅薄待人之嫌 对“刘备掉阿斗”故事误读的原因,一是明清之 际的评点家多半为不遇或不满于时代的文人,于世 俗浅薄之中,多感炎凉而少遇知己,常睹诈伪而罕见 忠厚,遂以天下事无非尔虞我诈、相互利用,决无真 情实意。事事疑忌,看书便 堕入“总在寻求伏线,挑 别破绽的泥塘”,从而有上述种种偏至乃至曲解之 论,并在民间引出“刘备摔孩子,邀买人 ”的俗语 近世学者以《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之 说,大约也与此有些关系 他这误读的第二个原因是未能顾厦《三国演义》 所写刘备形象虽有史书人物的影子,却更多民间说 话江湖亡命之徒的性情,以及罗贯中等落魄文人赋 予他的“仁慈之主”的理想品质。这两种思想特征的 奇特混和,使刘备的形象不可作一般君王看待。刘 备本“贩屦织席”之徒,是个“出门靠朋友”的江湖中 人,时时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为念,乃至后 来“为=弟报仇”,几乎报销了全部家当,是“玄德之 为玄德,索性做兄弟朋友中立极之一人”,而不是(黄 宗羲《原君》)所说那种“我固为子孙创业”的“后之为 人君者” 像这样一个人,为俗所说“四弟赵子龙” “掉阿斗”并不过分,还应该是他性格合乎逻辑的表 现 总之,《三国演义》不能仅以传统主流文化的眼 光去看,还要从民间说话等江湖文化的角度来看。 以江湖文化论,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曾指 出“刘备掉阿斗”的描写“也是从游民角度去想像刘 备的”。“游民的角度”就是江湖亡命之徒无以顾妻 子,比较父子之情,为保全自己而更重朋友之“义”的 江湖豪客·,72理 因为,推崇《三国演义》写刘备为“正 统”的缘故,明清评点家决不会想到这一点,乃尽往 君臣、主奴之道深求,结果《演义》中作为作者理想的 刘备好好一个为义“立极”的“仁慈之主”,被挑剔成 了品质可疑的尴尬人物,乃至有 “刘备掉孩子”云云 成为俗语,是无论写多少文章也无可救正的了。 [1]罗贯 中 1980. [2 陈曦钟 l986 【参 考 文 献] 国志通俗演义 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 国演义会评本[M’北京:北 京大学 出版社 3]鲁迅全集[M].北京:』、民文学出版社.1981 [4]t学泰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论比较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苏立 昌,刘佳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天津 300071;南开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191) 近年来,比较法教学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 在汉语教学的各个教学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 果 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比较法同样应该引起 重视。我们最近在英语教学中所进行的研究厦相关 数据袁明,比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英 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在谈论外语教学时,许多教师都习惯于将 “比较法”同学生逐字翻译的学习方法联系起来,认 为应该尽量避免使 用“比较” 他们担 比较法会对 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如若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洋泾 浜英语或中国式英语,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草率地得 出结论,认为比较法一概不可重用。王宗炎先生在 其《语言对比小议》一文中也曾强调比较法在外语教 学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我一直在思考汉英语言对 比问.例如汉英对比对外语学习有什么帮助?”他 同时指出:“学外语,必须了解词义,可是有些词语的 · 】0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刘备摔阿斗”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