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12-07 8页 doc 126KB 1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259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哲 学 专业名称 中国哲学 专业代码 010102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填表日期: 2009 年5 月31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中国管理哲学 依托中国传统哲学中十分丰富的“治道”资源,开设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方向,以促成传统管理思想的哲学提炼以及现实运用。正如司马谈所言,诸子百家不过是殊途同归,“务为治者也”,如此丰厚的传统管理文化积淀,为现代国家管...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 一级学科名称 哲 学 专业名称 中国哲学 专业代码 010102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填表日期: 2009 年5 月31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中国管理哲学 依托中国传统哲学中十分丰富的“治道”资源,开设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方向,以促成传统管理思想的哲学提炼以及现实运用。正如司马谈所言,诸子百家不过是殊途同归,“务为治者也”,如此丰厚的传统管理文化积淀,为现代国家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政治管理、军事管理等等管理领域借鉴传统经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这些资源需要立足于现代予以理性的整理方能展示其价值。 2 中国传统法哲学 依托我校雄厚的法学研究实力,开设中国传统法哲学方向,使法学和中国哲学实现学科交叉,从而推动法学和哲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中国,吸取传统法律资源是中国法制建设不可忽略的层面,毕竟任何法制都是民族的,而非抽象的。 3 宗教哲学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无论就时间的绵延或空间的广袤来看,都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特征。宗教哲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宗教的外部现象把握它们的内在本质,并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本硕士点主要集中于中国传统道教和佛教的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系统的中国哲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并具备较高的古汉语水平,能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同时能够胜任党政机关、经济部门、文教事业、社会工作等部门和领域的实际工作的专业人才。 学制:3~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第1、2、3学期课程学习; 第4学期中期考核、论文开、专业实习; 第5、6学期论文撰写及答辩。 应修学分:35学分 其中必修  24  学分(各学科可自定),选修 10 学分。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  程 总学时 学 分 授课学期 考核 方式 一 二 三 四 公共必修课 精读外语 80 3 0 考试 专业外语(非法学专业最低40学时) 60 2 0 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 60 3 0 考试 必 修 课 基础课 西方哲学研究 30 2 0 考试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30 2 0 考试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先秦子学研究 70 4 0 考试 宋明理学研究 70 4 0 考试 隋唐道教哲学 70 4 0 考试 选 修 课 专 业 选 修 课 中国管理哲学 32 2 0 考查 中国佛教思想与史实 32 2 0 考查 牟宗三哲学研究 32 2 0 考查 道教经典研读 32 2 0 考查 机关行政理论与实务研究 32 2 0 公共政策分析 32 2 0 公共选修课 英语听说(1)(2) 60 2 0 0 考查 第二外国语 60 2 0 考查 外语专业课 60 0 考查 必修环节 论文开题报告 第四学期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中期考核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专业实践(不少于3个月) 3学分,向学院提交调研报告及实习鉴定表各一份 补修课 伦理学原理 不计学分 哲学导论 注:1.基础课为跨专业相关课程(法学专业)的1—2门,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法学以外)。 2.专业必修课不少于3门,专业选修课4—6门。 3.港、澳、台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政治课”和“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其它要求按相应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不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培养:研究生入学教育时由学科组和导师分别对培养计划进行讲解,提出相关培养要求。学位课中的专业课成绩每门应达到70分以上,才能申请学位。凡有2门课程未达到70分者,应予退学。 2、开题报告:研究生应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选定题目,进行专题研究,以提高科研能力,为撰写硕士论文创造条件;选题主要应根据实践需要与研究生自己的优势,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题目,并督促研究生认真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开题准备,并于第4学期内作出开题报告。 3、中期考核:对硕士生学习的检查采取定期检查执行情况与考核鞭策相结合的方法,于第四学期进行中期筛选。 4、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学院原则上统一组织安排实习,达到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第四学期为实践教学时间,专业实习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并提交《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实习鉴定表》及调研报告。 1、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 学位论文的撰写是硕士生在学位课程学习阶段结束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实践、培养独立科研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的关键。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每学期提交一篇写作,达到发表的学术论文给导师评阅。同时,提交读书笔记由导师检阅。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1.按时完成本专业方案的规定; 2.科研要求:以本校硕士研究生名义(单独或与导师合著)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后,可申请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3.其它:(例)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论文应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新的见解,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论文内容应观点明确、材料详实、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语言通畅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审阅同意,并由学科组及学院审核推荐参加答辩。 技术规范要求:注释及写作符合学术规范,一般在3万字左右。学位论文前面应附中英文论文摘要,后面应附参考文献目录,并详细准确地说明版本出处。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序 号 作者或主编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 出版单位 传统经典: 《周易》、《周易集解纂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列子》、《管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论衡》、《人物志》、《王弼集》、《嵇康集》、《庄子注》、《中论》、《张载集》、《朱子语类》、《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船山遗书》、《四存编》、《魏源集》、《康有为全集》、《严复集》、《章太炎全集》、《孙中山全集》 等等。 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管子学刊》、《文史哲》、《历史研究》、《齐鲁学刊》、《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等等。 学术专著: A类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王国维:《静安文集》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两卷本)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三松堂学术文集》、《贞元六书》(主要为《新理学》)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文集》(主要为《魏晋玄学论稿》)、《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两卷本)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国学概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两卷本)《朱子新学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才性与玄理》、《心体与性体》(三卷本)、《现象与物自身》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两汉思想史》(三卷本)、《儒家政治思想与自由民主人权》、《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国思想史论集》 肖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庞朴:《良莠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 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论戴震与章学诚》、《士与中国文化》、《钱穆与中国文化》、《现代儒学论》、《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下篇)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论儒学的宗教性》 成中英:《中西哲学的会通》 林毓生:《中国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三卷本,已出二卷)、《东亚儒学的新视野》《中国孟学诠释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第四编 陈 来:《儒家思想的起源》、《有无之境》、《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杨国荣:《心学之思》《重回战国:孟子新论》,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争论》 王凡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 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艾 凯:《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 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 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国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 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 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1-5),人民出版社1957年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95年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罗 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2001年 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1999年 列奥.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商务印书馆2002年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韦伯:《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 卡西儿:《人论》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 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B类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杨伍栓:《管理哲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姜进章:《知识重建论——一种超越时代的管理哲学和方法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 鲍迪:《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丹尼尔.雷恩:《西方管理思想史》, 吴照云:《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万发:《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常庆欣:《中国传统管理哲理路径依赖特征研究》武汉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黄郑:《中国管理哲理精髓及其影响》,武汉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尹卫东:《哲学视野中的西方管理思想流变》,苏州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陈玮:《管理真经:儒法道家的管理哲学》,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毛卫平:《管理哲学》,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张天祥:《管理哲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齐鲁书社2003年 曾仕强:《管理者学通论》,台北县国立空中大学2003年 曾仕强:《解读中国人:中国式管理大师》,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 黎红雷:《人类管理之道》,商务印书馆2000年 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朱荣智:《孔子管理哲学》,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99年 高柏园:《法家的管理哲学》,台北双艺色研事业公司1996年 樊国华:《先秦诸子与管理哲学》,新华出版社1991年 程宇宏:《荀悦治道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增田:《黄老治道及其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唐雄山:《贾谊礼治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阎世平:《刘劭人才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C类 李光参、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多卷本),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 王哲:《西方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 文正邦:《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法律出版社1999年 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 孔庆明:《法哲学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付子堂:《法之理在法外》,法律出版社2003年 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 朱景文:《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 胡玉鸿:《法学方法论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各卷),法律出版社 张文显:《法学理论前沿论坛》(各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文显:《法哲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戈尔丁:《法律哲学》,三联书店1987年 考夫曼:《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 美浓部达吉:《法之本质》,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 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 康德:《法的形而上学远离——权利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波斯纳:《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PAGE 5
/
本文档为【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