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

2011-12-08 47页 ppt 2M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9834

暂无简介

举报
经络养生nullnull子午流注与经络养生null 子午流注是中医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络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络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子午流注图nullnull 手太阴肺经(清晨3:00-5:00)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
经络养生
nullnull子午流注与经络养生null 子午流注是中医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络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络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子午流注图nullnull 手太阴肺经(清晨3:00-5:00)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中医认为肺不仅指現代醫學的肺脏器官,更是整个呼吸系统的统称。肺经乃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吸入体内,并将其连送分配至五脏,以维持生存。 若此机能发生异常时,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症状出现。此外,尚会产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随著身体机能降低,皮肤呈现干燥、没有光泽的现象、脸色苍白、声音微弱、元气丧失,并连带地失去耐性。精神上也常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导致心情暗淡。呼吸系统的疾病,在秋冬之际会有恶化的倾向,故请提高警觉。食物方面会偏好清淡的食物,而不喜吃油腻的食物。 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 nullnull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中府:胸前外上方平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天府:臂内侧,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展3寸处。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孔最:小臂掌面桡侧,尺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与太渊穴(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连线上,腕横纹上展7寸。   列缺:小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展1.5寸,肱桡肌与拇长肌肌腱之间。   鱼际: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上方凹陷处,约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少商:手拇指未节桡侧,指甲角外展0.1寸。   null手阳明大肠经(清晨5:00-7:00) 《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 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 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 治疗大肠经的穴位:脸部有迎香、水沟。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 nullnull 本经一侧2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五里: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 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合谷: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null足阳明胃经(清晨7:00~9:00) 《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胃经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穴位。是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等,非常长的经脉。 消化系统有障碍时,会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有纵形皱纹,唇边容易溃烂。发声无力,发音模糊。精神不振,迟疑不决,闷闷不乐,经常苦恼,因此更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喜吃甜食的倾向。此外,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爱吃油腻的食物。若要长久保持同一姿势,则会坐立难安,无法镇定下来。因为胃经的异常,经常被原因不明的头痛所苦恼。出现前头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状。脚部觉得虚弱、麻痹。 胃经是非常长的经脉,但主要的穴位有四十五个。nullnull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历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承泣: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null 足太阴脾经(清晨9:00-11:00 )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以现代医学而言,是指胰脏的功能;特别和胃有深厚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以完成消化机能。其主要的机能是温暖五脏,并吸收运送胃部消化,完成之养分入五脏六腑,以生成身体需要的细胞。胃和脾两个脏腑,具有表里关系,主宰着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脾经一发生异常,身体各种症状就会呈现出来。如心窝或胃附近会有重压感,出现疼痛、恶心、打嗝等现象。容易下痢或便秘,身体消瘦下去。尿量少,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排尿。脚部容易冰冷、浮肿、身体有倦怠感。因为经常失眠,故身体感觉不适,不活跃。 脾经上的穴位:如胸、腹部分有大包、周荣、胸乡、天谷、食卖、腹哀、大横、腹结等。下肢部份有府舍、卫门、箕门、血海、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等。 nullnull 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null 手少阴心经(中午11:00~13:00)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心脏在中医医学中是属于五脏之一:位于肺之下,横隔膜之上,状如莲花一般,且附著于胸椎的第五根肋骨附近。心经是维持心脏功能的经脉。 心经受损,机能便会降低或亢进,并呈现出各种不适的症状,如眼睛带黄并有充血的迹象。喉咙痛。由手臂开始,经肘部到手掌、小指为止。有疼痛、冰冷及麻痹的感觉。或者是相反地有热感。脸部发烧,有如上火一般。讲话的声音明朗,比较喜欢说话、笑。精力旺盛、富有同情心,有时也会感情用事。食物则偏好辣味,但体力却不太好。可以在位于第五胸椎附近的心俞穴位处压看看,会感觉到似乎有硬块。 心经的穴位包括有极泉、青云、少海、灵道、进里、阴刹、神门、少府、少卫等九个穴位。心经发生异常时,身体会有各种不舒服的感觉,此时请刺激心经上的穴位,症状就能减轻了。 nullnull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侧面的尺侧,1穴在侧胸上部。首穴极泉,末穴少冲。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少冲: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null 手太阳小肠经(下午13:00-15:00) 《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小肠经现代医学而言,是位于胃和大肠之间,长七公尺以上的重要消化器官。胃部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一进入小肠,小肠即分泌肠液并混合其他的消化液,将食物完全融解为细小的分子,最后由小肠壁吸收。但在中医医学中,其所认为的小肠机能则稍有不同。小肠连接胃,胃部的水分和固态物会进入小肠;小肠门于肚脐以上附近的一个小洞,水份会由此流入膀胱,固态渣滓则进入大肠,而必要养分由脾膜所吸收。 小肠经的机能衰退,会使身体不调和,并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如眼睛带黄。耳朵重听。脸颊、喉咙肿痛。上臂至肘部呈现麻痹、压迫疼痛的症状。头重、头痛的感觉。若小肠经有异常时,压迫后背腰部的小肠俞穴位,会感觉到似乎有硬块。 小肠经主要的穴位共有十九个。 nullnull 本经一侧19穴(左右两侧共3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尺侧,11穴在肩、颈、面部。首穴少泽,末穴听宫。主治腹部小肠与胸、心、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神经方面病症和头、面、颈、眼、耳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少泽: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l寸。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天容: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天窗: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null 足太阳膀胱经(下午15:00-17:00) 《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膀胱经是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脉。膀胱经中的穴位都非常重要。现代医学中,膀胱具有积存肾脏制造出来的尿液的功能。而中医医学却认为,膀胱是当小肠把无用的固态物和水份分开后,水份流入的主要器官。 膀胱经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份,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此经脉发生异常时,会影响全身,而呈现各种症状。如头痛、头重、眼睛疲劳、流鼻血、鼻塞等症状会出现于头部。又会产生肩、背、腰、臀、胫等部的肌肉疼痛。容易发生股关节痛、痔疮等。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容易造成耳鸣,听力不佳。声音微弱,不容易听到。容易疲劳,精神欠佳。食物方面偏爱咸食。以季节而言,冬天发病的机会较大。 膀胱经上有六十三个穴位。 nullnull 本经一侧67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项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晴明: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玉枕: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心腧: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null 足少阴肾经(17:00-19:00)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   肾脏依现代医学而言,是掌管水份的调节,并具有将体内多余水份和代谢废物由膀胱排出体外的功能;但在中医中,肾脏包含着生命的原动力,是生殖力的源泉。因此,和现代医学中的副肾机能很相近。副肾是小型的内分泌器官,是控制人体内脏机能的重要组织。 因为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所以此一机能一旦发生异常,便会引发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口干舌燥,喉咙重痛。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特别是心窝处有无力感。下痢、容易疲劳。背、脚内侧冰冷,脚底、脚尖发热,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肾是健康、生命之源,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衰弱。若出现以上所述症状,请刺激肾经上的穴位,以谋求症状的改善。 肾经共有二十七个穴位。nullnull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份,余17穴配列于胸腹部任脉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大钟: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复溜: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null 手厥阴心包经(19:00-21:00) 《戌时》血气流至心包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泻、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古时候的中国人,视心脏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故认为心脏外有一层膜保护心脏,而此膜即称为心包。心包有保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的功能。 心包经是通过分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阴交三个重要穴位的经脉。通过胸部后,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直连续下来。心包经包围心脏,有保护作用,若有受损其所呈现的症状和心脏受伤害时一样。如脸部上火、发红、心悸、目黄。沿着心包经的经脉,由胸到侧腹,会产生疼痛、麻痹感。并伴发抽筋、手掌发热等症状。心包经有异常时,压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阴俞穴位感觉有硬块。 心包经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卫等。心包经异常时,请利用以上列举的穴道加以治疗,症状就能获得改善。 nullnull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面的正中线上,1穴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主治胸、心等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天池: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曲泽: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间使: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null手少阳三焦经(21:00-23:00) 《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时不要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现代医学并无三焦这个名词。中医医学则言:[司掌后天元气之源]。肾是人天赋[先天之气]的发源地,而三焦乃是人出生后,将经由食物而获得的[后天之气]吸收体内,并让其循环内脏的机能。 上焦由脖子根部开始直通心窝处,包含主要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中焦由心窝开始至肚脐为止,包含消化系统。下焦由肚脐至耻骨终止,包含泌尿排泄系统。保持胸部及腹部的机能运转正常是三焦经的主要任务。 三焦经的经脉发生异常时,身体会出现各种症状,如重听、眼角痛、喉咙或脸颊痛。脖子、下巴、肩膀、手臂疼痛。又,中焦部份的心窝至肚脐的肌肉发硬,则是生殖器、泌尿器异常的征兆。 三焦经的主要穴位有二十三个。 nullnull 本经一侧面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其中13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10穴在颈、侧头部。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null 足少阳胆经(23:00-1:00)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宜多休养。  [肝胆相照]。而胆其实更居于辅助肝机能的重要地位。胆经是由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出现眼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食物方面比较偏好油腻的食品。感情虽容易兴奋,却比较有耐心,做任何事能长期持续。容易头痛,并有沿着经脉出现侧头部至脖子、腋下至侧腹、足外侧等部位疼痛有症状。脸部皮肤没有光泽,缺乏元气。怀疑胆经有异常时,可以压迫胸部第九肋骨前端的日月穴、或背部第十胸椎的胆俞穴,若出现僵硬、疼痛感,就可以断定胆经确实有异常。胆经的穴道分布于头部、脸、身体侧部、下腹侧部等,因此,头部和侧部是呈现症状的主要地带。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对肝经有不良的影响。 属于胆经的穴位有四十三个。 nullnull 本经一侧44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穴在臀、侧胸、侧头等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主治胸胁、肝胆病症、热性病、神经系统病症和头侧部、眼、耳、咽喉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凤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肩井 :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带脉: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null 足厥阴肝经(凌晨1:00-3:00) 《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肝脏经现代医学而言,具有解毒和储藏养份的作用。肝属木,可称之为人体的将军。将军率领着抵御外敌的军队,肩负排除体内、体外不断拢击的毒素的任务,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 肝经发生异常时,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煞费苦色不佳、喉干、恶心等。下痢。阴部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 肝经的经脉是由拇趾开始,和肾经、脾经交叉后往上行,经过性器而来到脐下约三寸之处。然后再由此地经过第九肘骨的前端,通过肝、胆等内脏。肝经由此继续往上行,并在眼下分为左右两条,一条直通头上的肾脉,一条绕往唇部终止。肝经在第九肋骨处虽然有一个分叉,但是和十二经脉的起始肺经相衔接。因此,又因到十二经脉的最初经脉,形成生命永远的循环通道。 nullnull 本经一侧14穴,其中12穴分布与下肢内侧,其余2穴配列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大墩: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蠡沟: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急脉: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章门: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null督 脉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十二经脉之外,还有称为奇经的经脉。奇经将十二经脉连接起来,且有调节能量,使其流通顺畅的功能。奇经八脉中,最主要有从人体前头部至臀部,贯穿前身的任脉,和从后头部至臀部,贯穿后身的督脉两条经脉。 督脉是运行人体后部的脉,取其在后面监督的意思。从头部往背部正中线纵行。通达牙齿、鼻、脊椎、肛门、性器等部位,只要督脉一发生异常,身体各部位就会有症状产生。如:从下腹至心窝有疼痛感。喉咙痛。痔疮、夜尿症、不孕症等也与此有关。发生此类疾病或症状时,请利用督脉的穴位加以治疗,必能减轻疾病的症状。对患有变形性脊椎症的患者而言,督脉的穴位具有很好的疗效。特别头部的疾病,督脉的穴位实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 督脉的穴位共有二十七个。nullnull任 脉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之部位的病症。 任脉是位于身体前面纵走的经脉。取其身体前面任你医疗的意思。脸—前颈—胸—腹,如此运行,并以耻内为终点站。中医有[任为妊也]此话,足见任脉和妊娠的关系亦非常密切。因此,常用以治疗女性身体方面的疾患。由会阴部的会阴穴开始,往上经曲骨、中极、中脘、鸠尾、膻中等穴位,最后以下巴的承桨穴为终点。会阴、曲骨、中极穴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具有疗效。如不孕症、生理痛、肠内胀气等,或对男性的前列腺肥大的患者,都能改善其症状。任脉的穴位更具有调节全身机能的重要功能。 任脉的二十四穴都非常重要,最好能默记下来,以便临时要用时能派上用场。以下列举任脉二十四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等。 nullnullnull 白色润肺  常见白色食品,白豆、冬瓜、梨、白萝卜、银耳、藕、百合、茭白、莲藕、米面、豆腐、花菜、竹笋、淮山、凉薯等。黑色补肾  常见黑色食物 黑豆 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不是黑色,但也是补肾的食物)、紫菜、海带(也是润肺食物)。黄色益脾胃 常见黄色食物 黄豆、牛蒡、薏米、韭黄、南瓜,苹果、蛋黄、粟米、玉米等。  红色补心  常见红色食物 红豆 红薯、胡萝卜(最保护眼睛的蔬菜,健脾、保肝)红辣椒、红枣、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绿色养肝 常见绿色食物 绿豆、菠菜、西兰花、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莴笋、白菜、荠菜、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绿莧菜、萝卜茵、青菜、苦瓜等。 null经络拍打操程序和方法1.双手拍打(全息) 2.拍打头顶部(督脉) 3.拍打头顶侧部(胆经) 4.脖子(胆经和膀胱经) 5.上肢(外侧为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内测为心包经、心经和肺经)null 6.下肢和臀部(内侧为脾经、肝经、肾经;外侧为胃经、胆经;后侧为膀胱经) 7.腰背部(督脉和膀胱经) 8.胸部(胃经、任脉、肾经、胸腺) 9.侧腹部(胆经) 10.上下腹部(肝经、脾经、胃经、任脉、肾经)
/
本文档为【经络养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