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讲3地质界面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2011-12-08 44页 ppt 15M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讲3地质界面在地质图上的表现null第三讲 岩层及其不整合面地质图上的表现形式第三讲 岩层及其不整合面地质图上的表现形式null水平岩层出露特点 倾斜岩层出露特点(V字形法则) 不整合出露特点 地质图概念 null 岩层的产状分为三大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 倾斜岩层:倾角在50-850的岩层 直立岩层:倾角大于850的岩层null岩层的基本产状类型岩层的基本产状类型岩层基本产状类型及其基本特征简表nullnullnull水平岩层的出露特征(据王素) 上-立体图,下-地形地质图水平岩层...
讲3地质界面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null第三讲 岩层及其不整合面地质图上的表现形式第三讲 岩层及其不整合面地质图上的表现形式null水平岩层出露特点 倾斜岩层出露特点(V字形法则) 不整合出露特点 地质图概念 null 岩层的产状分为三大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 倾斜岩层:倾角在50-850的岩层 直立岩层:倾角大于850的岩层null岩层的基本产状类型岩层的基本产状类型岩层基本产状类型及其基本特征简表nullnullnull水平岩层的出露特征(据王素) 上-立体图,下-地形地质图水平岩层厚度、出露宽度与地形的关系 a-剖面图;b-平面图(点线代表地形等高线)null一、水平岩层分布区的基本特点 水平岩层分布区具有以下特点: 1.上新下老 当水平岩层未发生倒转时,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在上。 2.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受地形的控制 水平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并随等高线的弯 曲而弯曲。其形态与等高线相似。 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该岩层的顶底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出露 宽度越小,反之相反。nullnull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的“V”字形 左为立体图 右为平面图(地质图)1)相反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null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角大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 上为立体图,下为平面图(地质图)2)相同相反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null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的“V”字形 上为立体图,下为平面图(地质图)3)相同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岩层的界线更弯曲。 null三、倾斜岩层分布区的基本特点 1.倾斜岩层出露界线的弯曲特点 当倾斜岩层的走向与山脊的走向、山坡的坡向垂直或斜交时,倾斜岩 层的出露界线多呈“V”字型,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V”字型弯曲方向有 以下三种关系: 1)相反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 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2)相同相反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 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相同相同 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 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岩层的界线更弯曲。 “V”字型法则不仅适用于倾斜岩层,也适用于倾斜的其它构造面,如倾斜的断层面等。nullnull地质界面直立null倾斜岩层的铅直厚度   岩层的铅直地层厚度—岩层顶底沿铅直方向上的距离。    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 α为岩 层真倾角)    倾斜岩层的真厚度小于或等于岩层的铅直地层厚度  null 倾斜岩层的视厚度  当剖面不垂直岩层走向时,岩层顶底的 距离为岩层的视厚度。    视厚度(h’)= 铅直厚度(H)×COSβ ( β为该剖面方向上的岩层视倾角)地层厚度与视地层厚度关系示意图地层厚度与视地层厚度关系示意图αhh、 HHβα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 α为岩层真倾角) 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 β为该剖面方向上的岩层视倾角)null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 岩层的出露宽度是指岩层顶底界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距离。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岩层的厚度、倾向、倾角、坡 角、坡向及岩层倾角与坡角的差值有关。null----------------与地形关系null-----与岩层产状有关null 三.不整合的构造意义和研究 1. 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上连续,岩性及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行。整合接触代表了沉积环境连续变化,以沉积为主,无间断的过程。 2.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化石突变,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不整合面下的老地层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一般较高,顶部常残留古风化壳,不整合面下新地层底部常有底砾岩,代表了海进序列的开始。null 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岩性 及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 行。不整合面与新老地层层面平行。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地层,岩性及 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不整合 面与上覆新地层平行与下伏老地层斜切。不整合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关系null角度不整合null角度不整合周口店黄院 新元古界 景儿峪组 与 寒武系 府君山组 地层分界点 (可观察到薄层古风化壳)周口店黄院 新元古界 景儿峪组 与 寒武系 府君山组 地层分界点 (可观察到薄层古风化壳)nullnull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大峡谷出露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岩石序列(垂直厚度约2km,时间跨度达30亿年),但即使这样,这里也存在着不整合现象。null3. 不整合形成的过程 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略有不同。 1)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分为: a.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b. 地壳水平抬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阶段; c. 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2)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为: a.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b. 地壳不均匀抬升或褶皱抬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阶段; c. 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阶段。登封县屈峪南寒武系与 嵩山群(Pt12)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据马杏垣等,1981)null超覆:由于地壳运动的幅度,速度和方向变化,导致沉积区的范围 和位置发生变化,造成新的沉积物分布范围超过原来的区域,使得新地层直接覆盖在较老的地层之上。null不整合的观察与研究 1.研究不整合的意义 1)不整合是重要的地壳运动标志,又是划分构造层的分界面; 2)不整合面是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的依据之一,因不整合面不是等 时面,故不能作为年代地层单位的依据; 3)对不整合面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类型变化的研究,可了解地壳 运动的不均匀性; 4)不整合面是构造上的薄弱面,岩浆及含矿溶液易进入而形成内 生矿床,同时古风化壳中常有铁、锰、磷、铝等富集而成为 外生矿床。null 2. 确定不整合存在的主要标志 (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 (2)沉积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岩性突变及古风化壳、底 砾岩的存在等; (3)构造方面的标志—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通常老地层所 经历的构造变形较新地层要高,其褶皱、断裂更发育,断 裂面终止于不整合面,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 (4)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不整合面下老地层所遭 受的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较新地层要强。null 3.不整合的空间分布与类型变化 一次大的地壳升降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面,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地壳升降运动最强烈地区形成角度不整合、较强地区形成平行不整合、不强烈地区形成整和接触。 4.不整合形成时代的确定 不整合形成的时代通常是不整合面下最新地层之后与不整合面上最老地层之前。null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nullnull 地质图 地质图 1.概念 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表示,按一定比例把地壳或岩石圈某一部分地质组成、构造地质现象等地质内容正投影到地形图(水平面)上得到的一种图件。地质图的要素 图名 图例 比例尺 地形线 地质体 地质界线 制图单位 制图时间等地质图的要素 图名 图例 比例尺 地形线 地质体 地质界线 制图单位 制图时间等null2.地质图类型 化地质图 按国家制图标 准和规范编制的专门地质图 按某种特殊要求编制的2.地质图类型 标准化地质图 按国家制图标 准和规范编制的专门地质图 按某种特殊要求编制的nullnull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简图
/
本文档为【讲3地质界面在地质图上的表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