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

2011-12-10 9页 doc 122KB 1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6517

暂无简介

举报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1、交通工程的定义(P1 黑体字)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P6 标题前一段) 运输工程学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第二章 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18-19) ...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1、交通工程的定义(P1 黑体字)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P6 标前一段) 运输工程学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第二章 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18-19) a、视力:眼睛辨别物体大小的能力 b、视野: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 c、色感:驾驶人对不同颜色的辨认和感觉是不一样的。 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P19-20)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反应时间:2.5s 3、行人的步行平均值是什么?(P22) 1.03—1.28m/s 4、车辆的交通特性(P24-25) a、设计车辆尺寸 b、动力性能 c、制动性能(公式2-1) d、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P28-29) 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等。特点见P28 表2-9 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特点见P29 表2-10 6、交通量的定义及计算(P31) 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有关计算自己看书…… 7、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及计算(P35) 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有关计算自己看书…… 8、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定义及应用(P37-38) 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9、行车速度的基本定义(P38-39) a、地点车速 b、行驶车速 c、运行车速 d、行程车速 e、临界车速 f、设计车速 10、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P39) a、中位车速 b、85%位车速 c、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 11、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计算(P40-41) 时间平均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 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有关计算P40-41 12、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关系及计算、应用。(P41-43) 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第三章 1、交通调查的目的和内容。(P45) 目的:在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规划、道路规划设计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中都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参变量,为此必须适时进行交通调查。 内容:a、交通流要素调查 b、交通出行调查 c、交通事故调查 d、交通环境调查 (有需要自己展开) 2、交通量调查的基本要求。(P46 对四段话进行总结 也可自行总结) 基本要求:a、调查中必须对对应于某些条件下进行的予以注明。 b、交通检查与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应视实测目的予以选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c、要求调查人员要有较好的素质,广泛的协作和良好的组织。 d、调查开始就要进行总体设计,使调查成果既能满足要求,但又无不必要的多余数据。 3、交通量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P47-50) 时间:(1)常年观测(2)抽样观测 (3)当以每天部分时间的实测交通量换算全天交通量:a、作16h观测6:00-22:00 b、作12h观测7:00-19:00 (4)进行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时应选择包括高峰小时在内的连续3个小时。 地点:(1)不受平面交叉口交通影响的路段。(2)交叉口各入口停车线处。(3)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处 (4)特定地点,如分界线与道路交叉口等处。 方法:(1)人工观测法。(2)试验车移动调查法。(3)车辆感应器测定法。(4)仪器自动计测法 (5)摄影法。 4、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P52) 由于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不同,因此在交通运营中进行交通量换算 5、地点速度调查方法(P54 P57) 调查方法:(1)人工测定法 (2)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 (3)车辆感应器测速 6、区间速度调查方法 (P57-58) 调查方法:(1)试验车观测法 (2)车辆牌号对照法 (3)驶入驶出测量法 7、行车时间的概念(P65) 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行车时间=行走+停车+延误 8、延误的概念(P65) 概念: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9、延误产生的原因 (P65) 原因:(1)基本延误主要在车辆过交叉口时,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及平交道口等原因造成 (2)运行延误是因受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而产生的。 10、交叉口延误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P65-66) 内容:延误调查实际上是对不同条件下的行车时间调查 方法:(1)行车时间调查:与区间行车时间调查方法相信,通过行车时间的调查即可求得延误 (2)停车延误调查:a、由调查人员用秒表和计数器测定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停车数量及累积停车时间。 b、定时段测定。 第四章 1、交通流统计分布的类型是什么?包括哪些数学模型?适用条件是什么?(P70-75) 分布类型:(1)离散型分布 (2)连续性分布 数学模型 适用条件 离散型分布:a、泊松分布 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 b、二项分布 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 连续性分布:a、负指数分布 有充分超车机会的单列车流和密度不大的多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 b、移位负指数分布 不能超车的单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和车流量低的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 2、泊松分布的计算 (P70-71) 3、排队论的基本原理(P75-76) 各种类型的行人或车辆按怎样的规律到达,到达后按照怎样的次序接受怎样的服务。(个人总结的) 4、M/M/1系统及其应用(P76-78) 由于排队等待接受服务的通道只有单独一条,也叫“单通道服务”系统。 应用见书上计算 第五章 1、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P88-89) 概念: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影响因素:(1)道路条件 (2)交通条件 (3)管制条件 (4)其他条件 必要时需展开回答 2、道路通行能力的类别 (P89) 类别:(1)较长路段畅通无阻的连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力。 (2)在有横向干扰条件下,时通时断、不连续车流的通行能力。 (3)在合流、分流或交叉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 (4)交织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 3、服务水平的概念(P90) 概念: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4、基本路段的定义(P93) 定义: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5、理想通行能力的定义及理想条件是什么? (P94) 定义: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理想条件: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65m(我国公路则为3.75m),路旁的侧向余宽不小于1.75m。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型和路面状况。 6、实际通行能力的定义及修正系数包括什么?(P95-100) 定义:指已知道路设施在实际的道路交通与控制条件下,该路的某车道或断面上的特定时间段内(常为15min)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修正系数包括 a、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 (1)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2)侧向净空受限的修正系数 (3)纵坡度修正系数 (4)视距不足修正系数 (5)沿途条件修整系数 b、交通条件修正系数 7、规划设计通行能力的定义 (P101) 定义: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服务交通量。 8、交织的概念(P102) 概念:所谓交织,是指行驶方向大致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两股或多股车流,沿着一定长度的路段,不借助于交通控制与指挥设备,自主进行合流而后又实现分流的运行方式定义为交织。 9、交织运行效率的两个主要参数 (P103) 交织长度与交织断面车道数是交织运行效率的两个主要参数。 10、交织区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P104) 影响因素:评价交织区运行质量的因素有密度、流速和服务流率,但重要因素为行车密度V/C比。 1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P113) 分类: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二类为中央设圆形岛的环行交叉口,三类为设置色灯信号交叉口。 12、不设信号灯交叉口分类(P114) 分类:不设信号管制的交叉口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暂时停车方式,一是环行方式。而暂时停车方式的交叉口又可分为两面停车和四面停车两种。 13、环行交叉的优缺点和分类(P115-116) 优点:车辆可以连续行驶,安全,无需管理设施,平均延误时间短,很少制动、停车,节约用油,随之噪声低、污染少。 缺点:占地大,绕行距离长,当非机动车和行人过多及有直向行驶的电车时不宜采用。 分类:(1)常规环行交叉口 (2)小型环行交叉口 (3)微型环行交叉口 14、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P120-124) 第六章 1、交通规划的定义(P129) 广义:包括交通设施体系布局规划、交通运输发展政策规划、交通运输组织规划、交通管理规划、交通安全规划、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 狭义:主要是指交通设施体系布局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2、交通规划的分类(P129-130) a、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级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 b、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有远景或远期战略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 c、按交通规划涉及的对象和内容可划分为,区域性专项交通规划和城市专项规划。 3、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序(P130-131) 基本程序:(1)组织准备 (2)制订目标 (3)综合调查 (4)分析预测 (5)制订 (6)评价和选择(7)连续规划 提示:必要时展开些写! 4、运输系统分析的三要素是什么? (P131) 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 5、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和步骤 (P131-132) 内容:(1)行政区划、分区规划、隶属关系、管辖范围、影响区域等。(2)人口 (3)土地利用 (4)国民经济发展 (5)产业 (6)客货运量 (7)资金来源 (8)社会价值 步骤:(1)准备阶段 (2)采集阶段 (3)整理汇总阶段 6、交通设施调查的基础数据包括 (P132-134) 包括:(1)道路网总体状况统计数据 (2)路段状况统计 (3)交叉口设施状况统计 (4)公交线网设施状况统计 (5)交通管制设施状况 7、交通实况调查包括什么?(P134) 交通实况调查通常包括:起讫点调查、货物源流调查、公交运营调查、对外交通调查和路网交通流调查等内容。 8、OD调查的概念、术语以及调查方法 (P134-135) 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 术语:(1)起点 (2)终点 (3)出行 (4)境界线 (5)期望线 (6)核查线 (7)OD表 调查方法:(1)家访调查 (2)发表调查 (3)路边询问调查 (4)公交月票或公交智能卡调查 9、交通预测的四阶段是什么?(P138) 交通预测的四阶段是: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10、制定和选择交通规划方案的过程(P145) 交通规划方案的拟定过程通常包括总体任务与目标确定、现状分析诊断、交通发展背景与供求趋势分析预测、备选规划方案制订、规划方案测试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反馈与调整等,是一个综合、连续和滚动的过程。 11、交通规划方案的一般要求是什么?(P146-147) 一般要求:(1)充分性 (2)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 (3)与环境的一致性 (4)可接受性 (5)财政可行性 第七章 1、停车场分类(P149-150) a、按停车场地所处位置划分:(1)路边停车场地 (2)路外停车场地 b、按停车车型划分:(1)机动车停车场 (2)非机动车停车场 c、按停车设施的服务功能划分:(1)专用停车场 (2)配建停车场 (3)社会公共停车场 2、停车设施相关术语的定义(P150) (1)累计停车数:指典型停放点和区域内在一定时刻实际停放车数量。 延停车数:指一定时间间隔,调查点或区域内累计停放次数。 (2)停车设施容量:指给定停车区域或停车场有效面积上单位时间间隔可用于停放车辆的最大泊位数。 (3)停车需求:指给定停车区域内特定时间间隔的停放吸引量。 (4)停车供应:指一定的停车设施区域内按规范提供的有效泊位数。 (5)停车目的:指出行活动中有目的的路边或路外停放。 (6)停放时间:指车辆在停放设施实际停放时间。 (7)停车密度:一是指停放吸引量大小随时间段变化的程度。另一定义指空间分布而言,表示在不同吸引点停车吸引量的大小程度。 (8)停放车指数:指某一时刻实际累计停放量与停车设施供应量之比。 (9)停放周转率:表示一定时间段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 (10)步行距离:指停车存放后至出行目的地的实际步行距离。 3、停车设施供应调查的内容(P150-152) (1)容量 (2)地点与位置 (3)停车设施的设备情况以及标识指引与信息诱导设施。 (4)停车时间限制或营业时间 (5)管理经营,包括归属、管理情况 (6)收费 4、停车实况调查方法 (P152-154) (1)机动车停放间隔调查 (2)机动车停放连续调查 (3)询问调查 5、停车设施布置原则 (P156) (1)无论是路外公共停车场或路边停车场地布局都要尽可能与这些设施的停车需求相适应。 (2)停车步行距离要适当 (3)大城市的停车场分散布置比集中布置要好 (4)路外停车设施容量应占极大比重,应满足车辆拥有和车辆使用过程大部分停车需求。 6、停车场停放和停发方式包括什么?(P161-162) 停放方式:(1)平行式停车 (2)垂直式停车 (3)斜式停车 停发方式:(1)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2)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 (3)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 7、自行车停车场设计原则和停放方式(P165) 原则:(1)停车场地应尽可能分散多处布置,方便停放,充分利用人流稀少的支路、街巷空地。 (2)应避免停车场出入口对着交通干线。 (3)停车场内交通组织应明确,尽可能单向行驶。 (4)固定式停车场应有车棚、车架、地面铺砌,半永久和临时停车场地也应树立标志或画线。 停车方式:分垂直式和斜列式两种。 第八章 1、结合实际体会交通管理的5个转变(P167附近)自己总结 2、何谓交通管理与控制?(P167) 所谓交通管理就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法规、政策、条例等的规定和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运用各种手段、方法、设施、工具、措施等科学合理地疏解、协调、禁限、约束、组织和指挥交通;所谓控制就是运用现代化的遥测、遥控、监控、传感、检测装置采集信息,并用电子设备、光缆、通信设施、信号系统、电脑及相关软件传送信息、处理信息,从而达到对运行中的车辆进行准确地组织、指引、诱导和调控,并极大地降低交通事故、保障行车与行人的安全畅通,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现在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 3、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内容包括?(P168) (1)技术管理(2)行政管理(3)法规管理(4)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5)交通监控 提示:需要时自己展开 4、道路交通法规特点?(P177-178) 特点:(1)保护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2)坚持道路交通统一管理。 (3)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上升为法律规定。 (4)倡导科学管理道路交通。 (5)通过设立相关从法律上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6)以人为本 (7)明确规定了规范执法的监督保障体系。 (8)强化职能转变,退出一些事务性、收费性、审批性的工作事项。 (9)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责任追究原则。 5、实施法规的要求(P176-177) 道路交通法规是国家为道路交通管理方面制订的执行国家政策,为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和车辆、行人安全,使交通协调有序地运行而采取的强制性国家指令。 6、道路交通标志的类别。(P179-180) a、主标志:(1)警告标志(2)禁令标志(3)指示标志(4)指路标志(5)旅游标志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b、辅助标志 c、可变信息标志 7、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性质分:(1)指示标线 (2)禁止标线 (3)警告标线 (P183) 8、认识标志的5个过程(P180) (1)发现 在视野内觉察有交通标志,但看不清楚标志的形状(2)识别 只能识别标志外形轮廓,看不清标志牌上内容(3)认度 除看清标志外形还能看清牌上内容(4)理解 在认读基础上,理解标志含义并作出判断(5)行动 根据判断采取行动 9、解决交叉口交通冲突的办法(P186) 两种方法:(1)空间分离,如平面渠化、立体交叉等。 (2)时间分离,如信号控制法、多路停车法及让路法等。 10、信号灯控制的基本方式(P187) (1)手动单点信号装置 (2)定时或称定周期自动信号装置 (3)车辆感应式控制装置,又分为全感应式和半感应式两种(4)线控联动信号使用,亦称为绿波系统 11、交通控制方式选择的因素(P194-196) (1)按相交道路性质、类型选择 (2)按交通量和事故情况选择 (3)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等级相交道路,不同形式的平交路口通行能力不同。 (4)不同类型立交规划时的占用土地和通行能力估算。(5)其他因素 稍微展开…… 12、单向交通的定义(P201) 定义:指一条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沿某一方向行驶。 13、单向交通的优、缺点以及组织单向交通的基本条件。(P202) 优点:(1)提高通行能力 (2)增进交通安全 (3)行车速度提高 (4)可充分利用狭窄街道 (5)节约费用,减少房屋拆迁,提高道路利用率和公交覆盖率,使交叉口交通组织简化。 (6)减少停车次数和污染环境,便于实行面控线控。 缺点:(1)因绕行增加行程长度 (2)公交乘客增加步行上、下车的距离 (3)初施行时行人和外地驾驶人不易习惯 (4)对于急救、消防等特种车辆常造成困难 (5)对某些商业特别是零售商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基本条件:(1)在道路方面最好是方格形网络(2)应有两向交通量大致相近且很少反向行驶的特种车辆 (3)对奇数车道道路,早晚两向流量相差较大,潮汐性显著的道路实行逆向交通。 (4)主干路两侧有可利用的较窄的街道时,可组织单向行车或单车种行车。 (5)其他经分析论证整体性、综合效益均有较大提高的路段。 14、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包括什么?(P209) 包括:控制系统,监视系统,信息系统,中心控制和显示系统等5个部分。 第九章 1、构成交通事故的四项内容是什么?(P216-217) 内容:(1)人 人是构成交通事故的主体,所有参与交通的人包括在道路上从事有关活动的个人或法人,特别是人的违法行为 (2)车 车辆必须在运行中互撞或与行人、固定物相碰撞 (3)路 路是构成交通事故的空间条件 (4)后果 行人或驾驶人主观上的过失所引起的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坏的结果 2、根据交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质将道路事故等级划分为什么?(P217-218) (1)轻微事故 是指一造成轻伤1-2人或财产损失对机动车不足1000元,对非机动车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10人,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10人,或者财产损失3-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3、交通事故调查的目的、要求是什么?(P219) 目的:交通事故调查是为了查清事故原因,确定违法责任。 要求:对事故现场的当事人、知情人、车辆、道路交通环境等进行细致严密检查观看,包括查看痕迹,收集物证、查询事故前后的车辆运行状况,听取证词,摄影测量等工作,并详细完整地记录。 4、交通事故调查报告的具体要求?(P221) (1)统计报告的项目与标准必须真实、准确,并具有严密的统一性,范围、项目、指标、表示期限等内容均应按国家统一规定表格进行。 (2)统计报表要数据准确,反映真实、全面、并逐级上报。 (3)交通事故的一般统计报告制度,是向上级报送的统计表,分为月报、季报、年报三种。 (4)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a、时间、场所、周几天气等 b、受害程度、形态、种类、原因等c、当事者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出行目的、事故发生的状态d、道路与车辆的属性、路况、车况等。 5、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P230-234) (1)直接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多为人的因素,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由于其心理、生理、反应判断等方面不完全相同,而感知迟钝,判断不准,操作失误在事故中占绝大多数。 (2)间接原因分析:车的因素(不用性质的车,车辆性能、新旧、维修的好坏、加速、减速度的大小) 路的因素a、道路几何线形要素构成的合理性,线形组合的协调性 b、路面湿润、降雪、结冰的事故率大大提高 环境因素 繁华地区的道路因交通量大比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6、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其计算(P229-230) 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一般分为绝对事故数分析和相对事故率分析 详细计算见P230例题 7、交通安全评价的路段评价和路口评价的计算 (P240) 8、交通事故预防对策和措施是什么?(P241-242) 对策:(1)有计划地组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研究 (2)健全与完善交通法规、章程和条例。 (3)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 (5)严格取缔违法 (6)科学地组织与管理公路与城市交通 (7)加强事故伤害的急救工作 措施:(1)改善线形与交叉路口设计 (2)强化交通安全设施 (3)加强交通管理与控制 提示:出现于问答题时 须展开 第十章 1、环境和道路交通环境的定义。(P244) 环境定义: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客体,它与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道路交通环境定义:与道路交通活动相关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指借助道路进行主体交通运输活动的客观条件。 2、道路交通产生的不良现象包括哪些?(P244) 在施工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非污染型生态环境破坏,而在运营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噪声污染,汽车废气污染,汽车行驶振动影响等,此外也包括服务区污水及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危险品运输附带的交通事故风险等。 3、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P248) 道路交通噪声主要产生于车辆运行过程,其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运动中的车辆噪声源大致分为动力噪声、轮胎噪声、车身噪声和喇叭噪声。 4、控制噪声的措施是什么?(P251-253) 措施:(1)完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标准 (2)合理进行路网规划设计 (3)控制噪声源 (4)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5)针对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必要时自行展开……. 5、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包括?(P254) 主要污染物成分: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微粒等。 6、控制汽车排放的措施是什么?(P260-262) 措施:(1)严格执行法规、标准,加强环境监测(2)优化城市土地使用功能布局,合理调整交通规划 (3)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优化交通组织措施,发展高效交通系统 (4)加强车辆管理,推进车辆环保设计 7、道路交通振动的原因是什么?(P262) 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通过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压力变动对沿途地表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与路面的平整程度、汽车类型、汽车载重量及行车速度等因素有关。
/
本文档为【交通工程总论复习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