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与对策

2011-12-12 3页 pdf 162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404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与对策 《软科掌))2004年·第18卷.第3-~1 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与对策 方维慰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信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 :数字城市不是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的简单堆积 ,而是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数字技术在城市运行的 各个层面的渗透 、融和与互动 。建设数字城市难点不仅在于技术 、资金 、人才的缺乏 ,更在于管理理念的陈 旧、 部 门之间的割据 、信息意识的薄弱以及地域信息拥有量的极度不均。因此,重点剖析这些更深层次的难点 .并 结合中国城市化的现状特点,提出科学 、有效地...
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与对策
《软科掌))2004年·第18卷.第3-~1 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与对策 方维慰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信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 :数字城市不是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的简单堆积 ,而是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数字技术在城市运行的 各个层面的渗透 、融和与互动 。建设数字城市难点不仅在于技术 、资金 、人才的缺乏 ,更在于管理理念的陈 旧、 部 门之间的割据 、信息意识的薄弱以及地域信息拥有量的极度不均。因此,重点剖析这些更深层次的难点 .并 结合中国城市化的现状特点,提出科学 、有效地建设数字城市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l一8409(2004)03一oo7l一03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 easures of Constructing Digital City in China FANG W ei—wei (Institute for, rmation Studies Jiatt[~u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tences,N咖ing 210023) Abstract: The digital city is not piled up briefly by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high technology,it nee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network technology,digital technology to infiltrate into each aspect of city operating processes. The difficulties of constructing digital city are not only lack of technology, financing and talents, but also concerning the backwardness of management drop behind,separation of the departments,weak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using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gap. The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ses these difficult points from the deeply levels and puts forward a proposal to effective, scientifically build the digital city combing the situations of China. Key words:digital city;construction;counterm easures 进入新世纪 ,在全球刮起 了一股强劲的“数字风”,冠以 “数字”的概念接踵而来 ,数字城市也在其列。目前,在美国有 5O多个城市正在进行全面数字城市建设 ,在欧洲一 系列数字 城市的设想和实验相继展开 ;在中国,数字城市建设 已被列 入信息产业 “十五”期间的十大信息发展战略重点 ,正从概念 走向现实。随着香港 、上海 、北京 、广州等大城市数字化建设 的启动 。许多省市都将数字城市作为实现区域信息化的切入 点和突破 口、高度重视 、积极规划着。 在数字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有关数字城市的研究也 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关注的焦点。城市建设 、测绘以及计算 机等领域的专家对数字城市的工程实施和技术路线进 行 了,详尽论证,软科学研究者也对数字城市建设所涉及的人 文社会问进行了分析 ,但是 ,整体 上理论研究滞后于数字 城市的实践工作,特别是软科学研究的参与不够 数字城市 的概念是由新加坡 、美国等城市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首先提 出。而 中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低的发展 中国家 ,与首倡国的 经济社会背景有很大差异 ,建设数字城市实属“起步晚 、起点 高”的工程。相比而言 。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更为显著,而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建设对策就更 显重要。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择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 和对策作为命题 。并从软科学的角度进行透视 ,旨在为中国 现阶段理性地进行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些决策依据: 一 、数字城市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数字城市就是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平 台,开发 、 收稿 日期 :2003—12—01 基金项目:2003年度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 目(院青 0303) 作者简介 :方维慰(1972-)。女 。江苏南京人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 究员。硕士,研 究方向为区域与城 市信息化 · 7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软科学))2004年.第18卷.第3期 整合 、利用各类信息 资源 ,实现城市 的经济 、社会 、生态各个 运作层面的智能化 、网络化 、数字化。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 术、纯工程的概念,而是一个集技术 、管理 、人文 、经济一体的 范畴。因此 ,数字城市建设不是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 施的简单堆积,而是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 渗透与融和,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彻底革命 。 实在的物质空间和虚拟的网络空间有机结合 的数字城 市 ,将减少城市运行 中的许 多资源消耗和距离摩擦 ,保持城 市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 、交通流的通畅、协调和高速 ,拓展城 市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的人居环境 。 数字城市的这些优点对于治理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 “城市 病”,实现城市的“科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有可观的 贡献。因此 ,建设数字城市是 中国城市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 的要求 ,也是中国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难点剖析 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尚未完成,又要 应对信息化的挑战 ,在建设数字城市的过程中所要面l}缶的困 难是可想而知的。以软科学 的视角分析 ,数字城市这一系统 工程 中束缚性最强的因素不是在资金 、技术层面 ,而是在经 济 、管理 、社会层面,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是先进的信息技术 与传统的社会上层建筑 、滞后 的城市化水平站在同一时间坐 标 。 1.关键技术的研发 、资金的筹集、人才的培养 不容置疑 ,数字城市的提 出及实践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 术的进步。数字城市所依赖的关键技术:3S (全球定位 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统 GIS、遥感 RS)技术 、数据库技术 、虚拟仿 真技术 、宽带高速网络技术等都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而技 术 的竞争又是没有终点的赛跑 ,不论是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并将本土化 ,还是 自主研 制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 ,都需要投 入大量的时间、智力和资金 ,因此 ,关键技术的实现是数字城 市建设的难点之一。 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数字城市的大 部分工程又具有非排他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吸引商业资金有 限,因而 ,建立灵活的融资渠道 ,有效地筹集资金 、合理地利 用资金是数字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 。 建设数字城市是一项知识 、技术密集型的战略工程。而 知识和技术都得益于人才,拥有一批富有创造性和识辨性 的 多种知识结构相结合的人才队伍 ,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保证 。 据中国软件业内人士调查 ,在未来的时段 ,中国每年至少缺 少 20万软件人才,打通人才瓶颈尤为迫切。今后中国不仅要 培养出大量的信息科学人才,而且要留住 人才 ,为人才提供 发挥才干的环境和范围,实非等闲之事。 2.城市管理体制和理念的创新 数字城市不仅需要技术 的支撑 ,更需要科学的决策程 序 、严格的规定 ,与时俱进 的文化理念加以配合。事实表 明 :管理层次清晰、经济关系简洁的社会易于推进信息化。目 前 ,在 中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不规范 、法规不健全 、信用 缺失 、观念落后等问题 ,极大地制约 了数字城市的进程 ,并造 · 72 · 成建设的误区。比如 :“信息壁垒”的形成本身就是各 自为政 、 官僚主义在网上的表现,而大量“裸网”的存在就是“重复建 设”、“形式主义”借数字城市还 “魂”。真正要实现数字城市 , 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职能 、工作方式 ,首先是政府 ,同样也有 企业 。而 由于数字城市带来的“透明管理”必将打击行政 的 “暗箱操作”和企业的不法经营,自然会影响到一些 既得利益 者,因此 ,管理的变革所受到的或明或暗的滋扰会更多。 3.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设施建设的统筹 由于资金来源 、行政管理 、业绩考核等因素的限制 ,中国 现行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基本是在分散的体制下进行的。城市 中的部门和企业各建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通用的 , 形成现有 的异构 、封闭的信息系统 。在城市中往往一个部委 就有一个独立的局域网 ,但是建成系统 内纵 向网的寥寥无 几 ,而企业和市县级机关的信息系统就更为分散和滞后 。由 于所建的信息系统整体水平不高,部门网络之间又没有实现 联通与互融 ,大量的信息资源 只能被隔离在 不同的职能部 门,要想打通各个部 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开发 和共享的信息平台,任务尤为艰巨。 4.地域“数字鸿沟”的消除 20o1年底中囝 82个人拥有一台电脑 ,上网人数仅占总 人 口的 2%,而美 国同期每两人拥有一台电脑,上网人数占总 人 口的一半。20o1年东部地区 l1个省市的信息化指数平均 值为 41.13,而西部 l4个省市此值 为 l8.8l。在 国内,北京注 册的互联 网域名 占全国的 37%,而西部省份还不到 l%。由此 可见,在国内外 ,地域“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在 中国“数字鸿 沟”造成的差别正成为继城乡差别 、工农差别 、脑体差别之后 的“第四大差别”。信息化所具有的大都市优势,使大城市成 为区域的信息 中心 ,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则被“边缘 化”,出现 信息化 的“马太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导致地域之间信息 拥有量严重失衡 ,并引发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5.大众信息消费的普及 数字城市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而社会大众只有具备利 用信息资源的意识和素质才能够充分享受数字服务 ,才能改 变传统 的工作和交往方式 ,实现社会生活的信息化 。信息资 源的利用 、信息产品的消费直接取决于大众的收入水平 、文 化素养 、教育程度 ,同时与年龄层次 、偏爱喜好也有千丝万缕 的关系。中国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但是,离数字城 市所追求 的全体市民信息消费还有很长的征途 ,增强市民利 用信息 的自觉性 ,扩大信息咨询的需求任重道远。 三、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对策建议 1.政府必须对数字城市进行整体规划,部 门统筹,为实施 “城 市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的数字城市战略营造环境 数字城市具有空间性和整体性 的特点 ,需要市政府从 “立足高起点 、高标准 ,突出可行性 、实用性 ”的角度 ,对数字 城市做统一设计和部署。顶层规划应体现政府主导 ,而具体 项 目和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则要遵循“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的原则 ,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主要表现在发展环境的营造上, 即:为数字建设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和优惠的政策支持 。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欺科学))2004年·第18卷·第3期 于数字城市建设涉及范围广 、部 门多 ,单一行政部门难 以进 行统筹协调工作 ,因而 ,建议成立市数字城市工作联席会议 , 以制定本市的信息系统资源共享的政策和标准,分工负责实 施,减少各 自为政 ,互相封锁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 浪费。 2.具体城市必须根据 自己的城市定位 、功能、规模有的放 矢、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进行数字城市建设 数字城市是地球 、信息 、空间技术交融的结晶,更是科学 技术 和城市发展 紧密结合的产物 ,因而 ,建设数字城市必须 遵循城市经济发展 的客观规律 。数字城市建设可以适度超 前 ,但是不可过分超越现实基础 ,没有经济社会基础的数字 城市 只是空中楼 阁。区域发展不平衡是 中国经济的一大特 征,中国现有设市城市六百六十多个 ,每个城市在用地规模 、 资源禀赋 、经济基础 、文化氛围都有很大差异 ,应按照 自身的 发展 阶段和功能定位建设数字城市 ,切不可一哄而上 ,急 于 求成 。中国沿海的发达城市可率先展开 、全面推进数字城市 建设 ,提高城市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中西部的城市 ,传统工业 和国有经济 比重较大,宜重点发挥信息化优化升级传统产业 的功能 ,节能降耗 ,提高效益 ;老少边穷地 区的城市 宜选择 “滚动开发 ,打好基础”的建设模式 ,以期信息化成为落后地 区跃升发展的契机。 3.在投入上以软件加服务为主,在建设上 以整合互联 为 主 .依托重点项 目、通过标 准统一和行政协调 实现城 市中各 个“信息孤 岛”的连通 数字城市的建设 目前也存在着“泡沫”,这种“泡沫”表现 在建设上“贪大求全”,“重硬轻软”,盲 目追求设施一步到位 , 而忽视信息资源的收集 、整理 、转化和利用 ,使得花费巨资购 买的软硬件设施变成“无车之路”。因此,数字城市的考核标 准不应单纯停 留在设备投入 、网站个数上 ,而是要 以最大限 度地发挥信息流对城市运行 的驱动作用为目标 。数字城市建 设应从集成应用的高度出发,借助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对 部 门或企业 内外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使之标准化 ,共享和 互通。信息资源整合是通过发展应用来实现的,目前应依托 数字城市的基础工程——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其关键数据库 应包括市 内每个单位的 自然信息 )和应用工程(例如 ,电子政 务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 、智能化社区试点系统等)塑造统一的 信息交换平台和管理中心,连通各个“信息孤岛”。 4.政府的决筻走向民主化和透明化 ,企业的决策彻底进 入 市场化和法制化,以迎接数字城市的管理革命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管理理念的更新同步 ,才能产生真正 的生产力 。因而 ,为了中国在新一轮的信息化角逐 中可以获 胜,必须彻底实现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当前,各级城市政府应 以建设“学习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切入点 ,增加政务工 作的透明度 ,提高领导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以严谨 的 法律法规和有效 的监管机制推动封闭 、集权 、单 向度的管理 体系向开放、分权 、多向度的管理体系转变。只有管理系统真 正具备开放性 和公众参与性 ,电子政务的诸如减少管理层 次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等方面的优势才能得 以体现 ,信息化 才能引发管理的革命 ,否则电子政务只是徒有形式 的虚谈 而对于企业而言 ,只有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 系统 ,营造公平 的市场环境 ,打破地域和部门的垄断和隔阂,让各种资源可 以按照价格的指示 自由流动 ,实现最优配置,电子商务才可 以畅通无阻地进行。 5.以大城市的数字建设带动腹地 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信息 化进程,缩 小地域之 间数字化差距 ,构建新型的数 字城 市体 系 为了缩小地域之间的 “数字鸿沟”,在实施信息化战略 时 ,必须坚持地区统筹 、城乡统筹的立场。数字城市并非大城 市的专利 ,也并非大城市独善其身的工程 ,大型的中 、城市 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节点 ,要积极利用数字城市构建的优化 平台,将 自身的信息化成果和能量向周围腹地有效地扩散和 辐射,以带动整个城市体系和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大城市应以快捷的网络层和丰富的数据层 为基础 ,结合 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电子社区等应用部分 ,为腹地提供各种 有效信息服务,使大城市成为区域信息流的发散地。目前 ,中 国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 ,中小城市和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较 为滞后 ,因而,应由政府出面 .给 予资金 和智力上的扶植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构建较 为统一的 硬件平台,营造较为均衡 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最终使人们无 论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能享受到信息文明:、 6.数字城 市必须贴近大众 ,服务民生 ,通过各种教育和宣 传手段普及信 息知识 ,增强市民的信息意识 ,使全体市民都 能享受数字城市的益处 数字城市是“市 民工程”,而非领导的“政绩工程”,因此, 数字城市建设一定要按 照“以民为本”、“宜人为先”的原则, 使数字城市的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目前 ,首先要通 过继续教育 、职业教育和各种媒介 ,大力宣传信息知识 .增强 市民信息意识 ,提高市民使用信息资源的能 力。其次要逐步 提高信息公共服务的水平 ,降低使用信息资源费用和 门槛, 开发易学易懂的实用技术,“傻瓜式”的操作系统,使信息消 费成为一种大众化 、平 民化的消费 ,使更多的人能够 以较低 的成本获取知识和有效信息 ,谋求更平等的发展空l训,切实 防止“信息不对称”引发新的社会分化。 参考文献 : 【l】承继成.数字城市一理论 、与应用【M】 £京 :科学 出版 社 ,2003. 【2】李京文.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JJ.城市规划 ,2002. (1). 【3】江平.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误区【JJ.首都信息化 , 200l,(8) 【4】方维慰.城市信息化水平 的测 评研究⋯.情报科学,2003, (10). (责任编辑 :张京辉) · 7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难点与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