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落叶难以归根_新生代农民工_回流_障碍问题分析

_落叶难以归根_新生代农民工_回流_障碍问题分析

2011-12-12 3页 pdf 396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6858

暂无简介

举报
_落叶难以归根_新生代农民工_回流_障碍问题分析 2010 年 9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决策参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农民工群体中的主力 军。 而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面临 着不同于上一辈的困境。 通过农民工“回流乡村”的这一独特的视角,发 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存在自身障碍、组织障碍以及制度障碍等“三大障 碍”,而解决这些障碍的根本措施是发展乡土工业,繁荣乡镇经济,促进 乡镇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
_落叶难以归根_新生代农民工_回流_障碍问题分析
2010 年 9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决策参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农民工群体中的主力 军。 而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面临 着不同于上一辈的困境。 通过农民工“回流乡村”的这一独特的视角,发 现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存在自身障碍、组织障碍以及障碍等“三大障 碍”,而解决这些障碍的根本措施是发展乡土工业,繁荣乡镇经济,促进 乡镇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the main part of migrant workers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gen- 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new generations of mi- grant worker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lso, they have different problems from the previous genera- tion. Through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migrant work- ers “back to the country”, we can find the "three obsta- cles” of new migrant workers: self-barriers, organiza- tional barriers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he funda- mental measure to address these barriers is to develop local industries, make the rural economy prosperous,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 try. Keywords: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back to the country;barrier 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群体,不仅是由于其数量 众多,人口庞大,而且经济和社会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农民工的 贡献功不可没。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在第一代农民工 之后,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 逐渐成为农 民工群体中的主力军。 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在关注其如何更 好地融入城市的同时,更要思考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更好地“回归 乡土”。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因素的分析,提出使得 其回归乡土的对策,更好地促进其自身和乡土社会的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有人数多、分布广以及 流动性大等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第一代农民工之后,新生 代农民工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社科院王春光研究员曾对新 生代农民工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一是他们 的年龄在 25 岁以下,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 动人口, 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差别;其 二是与第一代流动人口相比,他们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务农经历 较少,而外出动机发生了根本性转向(王春光,2001)。 根据国家统 计局农调队 2004 年调查的数据表明, 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已经达 到了 2 亿,其平均年龄为 29 岁,其中新生代农民工(16~25 岁)占 45%。 ①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 中的主力军,他们是农民工群体的未来,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一支 重要力量。 与新生代农民工重要地位所不相称的是,其发展面临着扎根 城市和回归乡土的双重困境。以往种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研 究中,学者们更多的关注他们城市适应问题、城市中的权益保障 缺失、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变迁和心理变化等,其目的都是让其如 何更好的融入城市。 相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回归乡土问题 的探讨却并不多见。 本文将从农民工回流的必要性的角度,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更好的回归乡土。 1.关于回流的理论界定 费孝通在讨论中国的乡村和城市发展问题中,曾经做过一个 很有趣的比喻。 “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由于河水的冲刷,带走了 土壤的养分,使得土地变得愈发贫瘠。而李林塞尔的 TVA 计划即 是控制水流,保护肥沃土壤,复原土地原貌。和这个例子相似的一 个中国的社会现象,就是我们乡土社会被损蚀冲洗的过程。 ”②在 费孝通看来, 中国的乡村长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资 源等的单向流动,经过这样损蚀和冲洗的作用,乡村所剩下的只 有贫困和痛苦。 借用这一理论联系我们现实, 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知识和技 术,年轻力强,可以说是乡村中的精英,但是这一精英群体的流动 偏好却是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 一方面,在城市中这些群体 “落叶难以归根” ———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问题分析 □ 李晓阳 (襄樊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279 特区经济 Special Zone Economy 2010 年 9 月 的比较优势较低,和城市中的精英阶层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另一 方面,对乡村来说,这样的流动也是人才的巨大损失。按照费孝通 的理论,这种单向流动的短期结果是城市更加快速发展,而乡村 发展愈发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然而,这种流动模式的长期 后果将是乡村的严重滞后将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反 过来制约城市的发展。 因此,费先生多次在其中提出:“都市和 乡村必须是来回流通的,提倡都市化是不错的,但同时不应忽视 了城乡的有机联系。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建立在有机 循环的基础上”② 因此,我们除了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还要 更加关注其回归乡土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这种回流的模式不仅是 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福祉,更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石。 2.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及回流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受到时代变迁和生活环境“两重性”的影响,其 有着和上一代农民工所不同的特点。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 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有 求学的经历,文化素质较高。同时,很多年轻人更愿意掌握一种或 多种技术,而且有些参加过职业技能的培训,具有较高的技术水 准。而且,作为年轻人,他们更愿意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其次,新 生代农民工对务农的兴趣不高,大多数很少从事农业劳动。 在本 人在 2009 年对河北省 C 县所做的问卷调查来看,新生代农民工 绝大多数只是在农忙时节偶尔参加农业劳动,而且多为辅助性工 作,并且还有一部分人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土地不 再是他们所依附的唯一生存来源,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可能“面朝 黄土背朝天”已不再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写照。最后,新生代农民工 的思想意识开放,具有较强的消费观。 与第一代农民工固守一份 工作不同的是,新一代的农民工更频繁的更换着工作,更重要的 是,他们开始注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此同 时,他们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平等意识,敢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 益。 ③而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意识较强,业余生活丰富。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现状,可以用尴尬来形容。一方面, 城市的发达使其向往,但对于大多数的农民工来说,在城市里的 高消费令其望而却步,而对于想要定居城市的农民工,现阶段高 房价更是让绝大多数人难以承受。虽然,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但 实际上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里来;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了城 市生活规律的新生代农民工, 由于他们在乡村的社会化并不完 全,而乡村社会又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长期在外漂泊的年 轻一代,也会出现回流的困境。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和 乡村的“夹缝”里。 二、回流障碍原因分析 1.自身因素 ①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阻碍其回归乡土社会。在上文中 已经论述过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表现为向往新事物,有梦想并 且思想开放,以及对务农活动意愿较低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农民工,有着对未来更高的期望和 更多的梦想,他们喜欢新鲜感和新事物,这正是城市所具备而乡 村所缺乏的。 面对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对于这些并没有完全乡 村社会化的青年一代来说,他们更向往城市的生活,对乡土回流 的概念并没有上一代那么强烈。 ②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模糊导致很难融入乡村。由于个 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伴随着社会化过程进行 的,因此,社会化的过程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社会化的理论中,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提出了著名的“角色 扮演”理论,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 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对于 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其先赋角色是农民,是和土地紧密相连的;而 其自致角色又是职工,与企业紧密相连。这样,年轻一代农民工在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之间出现了角色不清甚至角色冲突,导致其 对自身认识十分模糊,既对自己农民身份不认同,同时也对自己 城市人的身份不认同。因此,在这种矛盾的冲突下,新生代农民工 融入乡村出现了障碍。 2.组织因素 ①家庭的无形压力和传统观念,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的心 理障碍。 第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动机主要是经济因素,即外出 打工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到新世纪以来,在很多地区,农民工外 出打工逐渐成为一种当地农民的“意识形态”或制度化,他们 认为外出打工,尤其到大城市打工是有出息、有本事的表现。 ④ 这 种观念给新生代农民工一种无形的压力,不论其中的个体具不具 备外出打工的能力,在这种压力下,外出成为一种被迫的选择。与 其父辈打工动机所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表现为“非经 济因素”,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回归乡土成为所谓“无能者”的选 择。 ②乡村生活的特性妨碍了新生代农民工有效的“归根”。 ⑤ 乡 村本身有自己的一套交往模式、 行为规范以及独特的社会网络。 每一个村民在乡村社会化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习得这些观念 和行为, 使得每一个村民都能较为顺利的融入乡村的社会系统 中。但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很早外出学习或打工,在乡村的 时间本身就十分有限, 这就造成了其在乡村社会化不完全的情 况。 没有充分经历这种社会化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很难融入乡 村整体的社会系统中。 3.体制的因素 ①城乡二元制结构使得城市比乡村对新生代农民工更有吸 引力。 在城乡二元制的体制下,城市较乡村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 发展空间,城乡之间的差别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 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社会资源能够较为自由的流动。由 于价值规律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流向资源、机 280 2010 年 9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会以及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城市。而已经十分落后的乡村地区却 更少有人问津,这就造成当前的现状:城市愈加发展迅速,乡村依 旧贫困落后,城乡差距逐步的拉大。 ②乡村本身不能吸纳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在前面已经讨论 过,新生代农民工年富力强,很多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术,可以 说是乡村中的精英群体。倘若农村或者周围的乡镇能够吸纳农民 工群体,我想即使是收益比不上城市,也有部分人愿意留在距离 家乡较近的乡镇打工。 但现实是,乡村以及周围的乡镇很难提高 更多的岗位和机会。 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个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 新一代农民工,有一手很好的修车技术,但乡村并没有那么多的 车辆,也就是说乡村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那这个年富力强的技术 农民工又能在乡村做什么呢? 三、结语和讨论 在 201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 说法。一时间,众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参 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献过程中,自己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大 家的关注点更多集中于这一群体在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而对如何 回流农村的研究却是相对较少的。 在本文中,借用费孝通先生的 “双轨流动”理论视角,来看待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回归乡土的障 碍因素。 通过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和回流现 状,本文提出了其回流障碍主要在三个方面:即自身因素、组织因 素和制度因素。 这三个影响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交互作 用共同阻碍着农民工的回流,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落叶难以归 根”的现状。 笔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制 结构下的城乡过大的差距。 有人可能认为,讨论农民工回流问题 似乎多此一举,既然城市较农村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机会以及发 展空间,那就让新生代农民工流向城市,形成更高程度的城市化, 这样不更好吗? 但是这些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国情,这就是中国 有着全球 1 / 4 的人口数量,而其中超过 2/3 是农民,如果单靠城 市的发展是难以吸收如此庞大的人口的。 巨大的人口数量,也就 注定了我国无法照搬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因 为在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要远多于农村人口,而且农民的人均土 地数量也是相当大,比较适合机械化作业。但在中国,人多地少是 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实 行高度的城市化发展。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过,作为乡村中的精英群体的新生代农民 工,如果只是单向的从农村流向城市,那就像“采矿”一样,将农村 中的矿产挖走,只剩下一片贫瘠的土地。 这种单向的发展模式在 短期内可能让城市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不平衡 的发展模式最终使得农村更加落后,农村也就难以更有效率的为 城市和工业提供必要的生活生产资料,从而制约了城市的长远发 展,更糟糕的是,这样可能导致一种恶性的循环。 如此看来,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种 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也只有他们才是未来 乡村发展的希望。 但问题又来了,现实情况并不是精英群体不愿 意回归乡土, 而是乡村根本就无法提供更多的职位和发展空间, 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我想在半个世纪前,费孝通先生就给 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乡土工业。他论述了在小农经济的中国农村, 要想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仅靠种植业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乡土 工业,类似于我们现在提倡的乡镇企业,才是农村发展的出路。 作为权力主体的政府, 应该更加积极的改革城乡二元结构, 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政支出用于乡村尤其是扶持乡镇企业的 发展壮大。需要指出的是,乡镇企业并非是农村发展的唯一模式,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探索更多的途径和方法,但其出发点是相同 的“不是为了工业的发展着想,而是为了亿万的农民着想”,只有 这样,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才有空间和机会,才能真正实现“落叶 归根”。 □ 注:本文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工作介入 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应用研究”(项目号:09YJA840034) 的阶段 性研究成果,并受襄樊学院科研创新团队资助。 注释: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M].北京:言实出版 社,2006. ②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乡土重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6. ③王兴周.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性探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07). ④李超海.从理性选择到合法性机制—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就业行 为的社会学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6,(04). ⑤何绍辉.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 究[J].青年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李晓阳(1987 年-),男,河北邯郸人,襄樊学院经 济与政法学院 0711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社会 学。 281
/
本文档为【_落叶难以归根_新生代农民工_回流_障碍问题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