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史学概论》_参考题

《史学概论》_参考题

2011-12-13 24页 doc 82KB 2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58143

暂无简介

举报
《史学概论》_参考题史学概论复习题 绪论 名词解释: 1、历史意识: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胜过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2、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实际上有三层含义:一,人类过去的经历:二,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3、兰克学派:十九世纪西方主流史学的突出代表。它强调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动机体现时代精神,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根本否认历史的发展演变有任何规律,否认历史学能够活着应该称为科学。在史学方法论...
《史学概论》_参考题
史学概论复习题 绪论 名词解释: 1、历史意识: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胜过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2、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实际上有三层含义:一,人类过去的经历:二,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3、兰克学派:十九世纪西方主流史学的突出代。它强调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动机体现时代精神,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根本否认历史的发展演变有任何规律,否认历史学能够活着应该称为科学。在史学论上,他们强调不能运用任何实证科学方法去理解和揭示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只能运用“移情式领悟方法”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具体的个别描述。 4、年鉴学派:近代西方史学的重要流派,它认为决定普通大众物质和精神状态的“长时段”结构才是决定历史面貌的根本因素,在史学方法论上主张运用法则归纳式方法或实证归纳方法对群体性史料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揭示出群体行为和现象的结构、模式或总体趋势。 二、复习思考题: 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简答:(1)、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在动物和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须向先辈学习,就产生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2)、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后辈既不能离开先辈留下的历史遗产,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生活,先辈也不可能不给后辈留下一定的遗产,供后辈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启动基金。 (3)、人们的历史观点对现实有重要的影响。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是人们普遍的需要,因为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承发展和演变,每一个人都必然要在先前隔代人奠定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 正是人们普遍需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和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历史学有什么社会价值? 简答: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历史学的社会供用或社会功能。总的说来就是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是社会价值所在。 (1)、以史为鉴,可以知道人们的社会实践。 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根据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分析和总结,用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科学的认识过去和现在,科学的预见未来,指出正确的方向。 (2)、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 马克思把人类比作一部历史剧,它的伦理和审美价值胜过舞台和屏幕上的历史剧,因为它真正发生过,这就决定了历史学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格的社会价值。 (3)、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 历史学的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的财富,它是世代人们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文化价值的结晶,由此决定了历史学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社会价值。 什么是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 简答:(1)、本体论: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的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2)、方法论:它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和理论。 (3)、认识论:它是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和理论。 4、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认识论有什么关系? 简答:(1)、历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共同构成了历史学的理论体系。这三个部分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本体论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研究者持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相应持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2)、 历史学本体论直接主导着方法论。我们这里说的方法论,不是指史料考证或统计分析之类的纯粹技术性的方法,而是指研究者选择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选择导向性方法的原则。 (3)、历史学的本体论还直接主导着史学认识论。这是因为史学认识论像一般哲学认识论一样,首先需要回答“认识的产生、发展、演变是否来源于生活实践以及是否有规律?”的问题。 从一些著名历史学家和学派的研究实践中也可以看到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认识论之间存在着主导和从属关系。 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和多元折中主义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有什么特点? 简答:(1)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特点: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并由此断定历史的发展是没有规律的,本质上看是一种主张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在史学方法论上强调不能运动任何实证科学方法去理解和揭示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 (2)、当代西方社会历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主要表现为结构功能主义。 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特点: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结构,它们具有特定的功能,在长时期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但它不同意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断言历史毫无规律可寻,肯定其中存在着某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3)、在当代非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中,多元折中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实际上已占据主导地位。 它的主要特点:强调决定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那样的物质和经济因素,也有精神和文化因素,但它把各种因素并列看待,否认存在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终极原因或根本因素,在认识论上实际是一种不可知论。 5、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有什么特点? 简答:(1)、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其核心是唯物史观,认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的实践能力,是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终极原因; (2)、它肯定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过程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并且过去发生过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3)、它认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真相,是能够被研究者逐步认识清楚的,历史研究能够揭示客观规律,承认有检验历史研究结论的标准。 第一章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 名词解释: 天命—神学史观:一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环境中产生的把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切现象及其变化的终极原因归结为天命或种种神灵意志的社会历史观,是一种唯心史观,如司马迁和奥古斯丁等在其著作中体现的社会历史观。 人性—理性史观:一种在近代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把人性、理性视为决定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兴废存亡的终极原因的社会历史观,较神学史观前进了一大步,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较快发展,代表者有意大利的维柯、德国的赫尔德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核心,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心史观认为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物质生产实践能力,而且这种活动和能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乃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思潮,其史学本体论可称为“文本本体论”,把一切认识对象都归结为文本,认为一切文本本身都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认为不可能有真正的历史,因此也决定了它在认识论上持一种具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特征的认识论。 复习思考题: 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重占据主导地位? 答: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在于: 第一,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因此决定人们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极其狭小以及人事水平的低下; 第二,通知阶级支配被统治阶级,维护通知阶级内部依附和从属关系的需要; 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在于: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的发展,带来了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抛弃把人身依附和贵贱不平等视为上帝安排的旧观念;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推动; 新兴资产阶级正处于领导整个社会进程前进的历史地位,且正处在欧洲 以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最前列。 为什么人性—理性史观不可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以孔德、密尔为例) 答:(1)孔德倡导的实证哲学所要探求的“自然规律”就是把观察到的现象按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加以联系,从而归纳出来的共同的“恒定趋势”,而通过这种方法的得出的自然规律绝对不是因果必然性规律,是形而上学的表现,从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进一步推演,就会导致唯心论。 (2)密尔认为,“社会状态”是由互相联系但彼此并无线性因果关系的众多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即“整个的有机体”。他认为只要对着众多因素及其“并存”关系进行充分的考察,并进行归纳推理,就能求出那些“并存”关系的统一的“经验性规律”。但密尔与孔德区别之处在于,密尔主张必须探索因果关系。 (3)总的来说,人性—理性史观把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最终动力归结为“人性”或“理性”,但他们无法用事实论证决定人具有“人性”和“理性”的自然规律的因素,最终归因上帝,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唯心史观。 3、为什么说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史观都只看到真理的一个侧面,都不可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以兰克学派和年鉴学派为例) 答:(1)兰克学派强调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和动机体现着时代精神,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根本否定历史的发展演变有任何规律,且对这些动机和意志是如何产生,为什么不断变化的问题,或避而不谈,或归因于上帝。 (2)年鉴学派认为决定普通大众物质和精神状态的“长时段结构”才是决定历史面貌的根本力量,但对这些“结构”、“模式”怎样生成和改变,或避而不答,或归因于上帝。 (3)总的来说,无论是兰克学派的人文主义史观还是年鉴学派的科学主义史观都没有看到物质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实践能力这个推动人类从不自由到自由转化的终极原因,只看到自己所在的那个侧面,且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侧面,故不能引导历史学成为科学。 4、唯物史观怎样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答:(1)唯心史观把人的精神、目的、人性。理性等精神因素作为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机械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某些特定的结构,这些节后决定着历史进程。两种史观都无法回答自己面临的根本问题,即无法找到、或正确找到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很根本规律;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生产实践能力是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动力,并且这种动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3)综上,唯物史观客服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困境和对立,提供了一个指南针或导航图,指引历史学从一个只能叙述或评说前人往事,不能揭示规律的“人文学科“升华成为通过具体历史进程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5、怎样克服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和多元折中主义的偏颇,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 答:(1)人本主义把人的精神、目的等精神因素作为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否认历史的发展有任何规律;科学主义把某些特定的结构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多元折中主义强调决定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和经济因素,又有精神和文化因素,但它把各因素并列看待,否认存在根本因素。以上三种社会历史观都存在着唯心或形而上学的弊端。 (2)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要求我们找到“一把打开历史生成变化之门的钥匙,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唯物史观找到了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是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并推动着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科学方向。 6、为什么说后现代主义的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本质上是不可取的? 答:(1)后现代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即“文本本体论”,把人的一切认识对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归结为“文本”,认为一切“文本”本身都是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这样的本体论回避了是否有一个客观存在的过去这个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带有不可知论的多元折中本体论,是不可取的; (2)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本体论使得它在认识论上持一种具有极端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特征的认识论,根本否定历史学揭示历史真相和科学真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样不可取; (3)在方法论上,后现代主义认为历史学家只能按照自己的道义偏好或审美偏好选择相应的写史模式,无需致力于写出符合文本本意的“真正的历史”,同样是不可取的。 7、试论述巴勒克拉夫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和总的观念对历史学家产生的影响。 答:首先,它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 其次,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把工业关系当作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现象,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技术和经济的历史。 第三,马克思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 第四,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不仅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特别引起了对研究西方早期资产阶级社会中阶级形成过程的注意,也引起了对研究其他社会制度——尤其是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中出现的类似过程的注意。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8、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西欧兴起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答:西欧从中世纪社会跨入近代社会的巨大变迁是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这一历史变迁即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历史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形态转变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变迁促使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史观逐渐产生。 第二章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1、为什么说唯物史观阐述中的偏颇主要表现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答:(1)、唯物史观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就被忽略了,从而导致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等不良后果。 (2)、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一些阐释唯物史观的论著在阐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或历史发展的动力时,忽略动力就来自于人本身——或者说来自于体力或脑力劳动者本身,而着重强调“矛盾教师动力”或“动力来自于矛盾”; (3)、在阐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往往忽略了它就是人本身推动社会基本矛盾也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物质实践活动推动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而主要强调它是由种种“矛盾”推动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 波普尔否认唯物史观的五条理由能否成立? 答:不能成立 (1)、波普尔力图用他的五段论来否认唯物史观肯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我们不可能遇见人类历史的进程,断言不能对科学知识的增长做出科学的预测,表明他抛弃了自己一直主张的科学逻辑的严密性要求,而且还得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已经走向崩溃”,显然是不科学的态度。 (2)、波普尔把唯物史观主张的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同神学命定论、天命论等同起来,也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一切把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最终动因归结为抽象的人性、理性或者绝对绝对精神之类的理论才是最终能够要走向天命论式的“历史决定论”,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断然予以摒弃的。 3,马克思·韦伯认为唯物史观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因果关系的诘难能否成立? 答:(1)、马克思·韦伯竭力强调资本主义精神不是从那些拥有巨大“世袭商业财产”的“风度翩翩的绅士”当中产生的,而是从那些“靠个人奋斗而发财致富的暴发户”中产生的,也正是那些“暴发户”靠着一心追求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精神,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由此,他轻易断言唯物史观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因果关系,这是对唯物史观的曲解。他把唯物史观所说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这样一些概念曲解为处于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之外的某些外在的经济条件,或自身的实际生活过程开始之前的某些既定的物质条件。 (3)、事实上,韦伯这样的逻辑推论只是驳倒了机械唯物论的“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对于马克思的“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则不但没有驳倒,反而提供了支持,因为他的恰恰是:靠着世袭财产生活的风度翩翩的绅士不可能有一心追求发财致富的暴发户那种资本主义精神;而那些暴发户每时每刻都致力于发财致富的实际生活过程,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具有韦伯说的那种精打细算追求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精神。可见,韦伯在这里违心的支持了马克思。 4.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的三层含义及其与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 答:(1)、现实的人,指的是真实的、有生命的人。 (2)、其根本区别在于: 它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 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他们虽然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但却是能动的表现自己的人。 他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或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想象的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它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不是历史唯心论者设想的那种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 5怎样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理解它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 答:(1)、唯物史观的前提或出发点是人,它的归宿点也是人,这里所指的人是:第一、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也是能动地表现自己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平凡的劳动变革现实的人;第二、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中的人;第三、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 (2)、现实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过程;人性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3)、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它的归宿点就是揭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怎样推动他们本身——包括他们的人性——和他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因此我们说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第三章 规律: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相本质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 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规律是关于历史演进的总趋势的规律,而非关于人类社会一切具体的存在过、正存在着或将会存在着的现象的描述。从本质上说,它就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推动人自身和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规律,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经验规律:经验规律又叫经验归纳性规律,即人们所揭示的规律是从事实中归纳出来的具有相同性质的确定性原则,具有不可改变性。 因果必然性规律:任何物质实体,由于自身内在特定性决定,在受到不同的外部因素条件制约下,必然出现相同的必然反应,从而产生出相应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四种生产方式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划分的论说,即将社会形态演进按经济的演进划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产阶级的四种生产方式论说。 马克思三种所有制形式: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制度归纳为三种形式,他们分别是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和等级的所有制。 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论:马克思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将社会形态分为三种,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主的家长制,以物的依赖关系为主的封建制和一人的自由个性为主的现代社会。 科学规律:波普尔提出科学规律是经验的,是以经验证据为根据而被接受或者被拒绝,强调避免主观片面的经验,但否定了因果必然性的存在,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结构,它们具有特定的功能,在长时期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肯定其中存在着某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但它所说的规律不是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只是根据经验观察到的多次重复出现的现象归纳出来的一些结构或模式。 一元多因多果论:“一元”指社会发展存在着共同性的规律,大致都经历一些相同的发展规律;“多因”指的是不同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环境和具体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各自发展道路不同。一元多因多果论就是各个名族在具体历史进程中,在社会关系、政治关系、价值观念和社会形态等各个领域存在着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 又称“形而上学决定论”,只承认自然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视承认偶然性为非决定论。它发展的必然结局就是宿命论,因而无法彻底地贯彻唯物主义决定论。 多元折中论:强调决定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那样的物质和经济因素,也有精神和文化因素。它强调多种因素随机组合,决定着历史进程和结局。 马克思历史规律:马克思历史规律主要包含社会形态演进规律和人类自身规律。社会形态演进规律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自身发展史观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普遍规律,他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人类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推动着自身由“未成熟的个体”向消除“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也就是人们自身推动社会矛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第四章 历史发展规律中的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 主体能动性: 主体能动性  又称“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自觉能动性”等。主体能动性指:(1)人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人可以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并且创造出没有人参与就不可能出现的东西。(3)人具有意志,并且可以控制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主体能动性有其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的发挥作用的程度也不同。 客观限定性: 客观限定性是指人们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时受到前代人物质和精神财富每一代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影响和制约,局限在一些固定的活动领域求得生存。客观限定性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限制程度,或者说那些限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程度,都是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程度为前提条件的,是随着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与之相应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减弱的。 社会历史阶段可跨越性: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即具备了参与历史进程的主体能动性,具备了在不同经济地位上的各个阶层、阶级参与变革现实的实际力量的较量就能够跨越;否则就不可能跨越的历史发展形态。 社会历史阶段不可跨越性:社会历史阶段的不可跨越性与可跨越性相对应,由于历史发展规律本身及各种相关因素的制约和限定,人类社会发展不可能跨越历史实践和历史普遍规律本身。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指一个地域经历上千万年的天然非人为因素改造成形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动、植物资源 ,矿产资源 ,水利资源 ,土特产品等,自然条件往往不能被人类所征服,但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状况。 历史必然性:历史的必然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性,历史必然性必须借助偶然性来将自己展开为具体性,这种具体表现为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正好是体现必然性的唯一现实的方式。必然性不能抽象地存在,而只能具体地存在,这种具体的存在是偶然的,却是体现必然性的一种偶然性,而且是必然性之存在的现实性。 历史偶然性: 历史偶然性  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非本质联系所引起的历史现象,它反映了历史运动的外在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偶然性的出现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但它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一种由偶然因素而形成的个别历史现象。在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偶然性受制于必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它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并大大丰富了历史进程中生动活泼和曲折复杂的内容,它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历史可预见性: 在充分地掌握了预测所需的“初始条件”,即 各个阶层、阶级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发挥出来的实际力量和各个阶层、阶级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空间是各种可能的偶然性结果出现的空间,并且根据唯物史观阐明的原理或普遍规律就能对历史进程做出相当准确的预测就是历史的可预见性。 历史不可预见性: 由于任何一个历史进程在推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消长总是瞬息万变,而且难以预料,特别是某些关键性人物和事态的出现,往往对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然性在每一个具体历史进程中总是以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变现和反应就是历史的不可预见性。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五章 最后动力:即原动力,由恩格斯提出,最后动力指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主要是经济运动,其源泉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直接动力:即非原动力,就是一切来源于经济运动又反过来对经济运动发生反作用的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动力。 合 力:最后动力,直接动力,以及来自不同阶级、不同领域的分力在经济运动这个原动力的驱动下,共同形成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简答题: 第三章 1.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的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仅仅根据经验观察到的对重复性事件做出的归纳,不包含“为什么”重复出现的“因果链条”,后者则包含“因果链条”而且是必须通过实践检验的是否存在因果必然性的联系,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算得上是包含“因果链条”的科学规律 简而言之前者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规律 后者是既知其然有只其所以然的规律。 “一元多因果论的规律观”: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它是“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统一,遵循了能量和质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同时,它是一种因果决定论,否定了非决定论,因为非决定论根本否定因果决定论,而且导致与一元论对立的多元折中论和无规律论。因此,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2为什么说孔德、密尔说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经验规律? 经验规律是指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而孔德和密尔所总结出来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二者通过经验观察和归纳得来的,这种规律观包含着一个难以消除的内在矛盾,单靠经验观察到的事实归纳出来的“规律”无法保证其一定具有普遍有效的因果必然性,故其属于经验规律。 3为什么说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的抽象形式可以表述为“任何物质实体,由于自身内在的特性决定,在受到不同的外部因素制约的条件下,必然出现相应的不同反应,从而必然产生出相应的不同结果”? 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是“一元多因果论”的规律观,而一元多因多果论强调一元“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这正好可以是物质实体及其特性。多因多果强调的是外部的各种因素,故本句表述可以抽象的反应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 4 为什么说坚持科学的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避免陷入机械决定论,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一元多因果论的规律观”: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它是“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统一,遵循了能量和质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同时,它是一种因果决定论,否定了非决定论,因为非决定论根本否定因果决定论,而且导致与一元论对立的多元折中论和无规律论。因此,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5、怎样辨识社会历史现象中的经验规律和普遍规律? 经验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做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联系。普遍规律指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联系的不变秩序的判断,一般指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6、怎样理解马克思在不同论著中对社会历史阶段所做的不同的归纳的的含义? 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态演进序列归纳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和“封建的等级所有制”。马克思认为人在物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总要创造出“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这种“交往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就会被一种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如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形式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中归结为三大形态或三大阶段的演进序列:人的依赖关系、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马克思认为,家长制的,古代的,封建的的社会状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的,现在社会则随着商品经济一道发展起来。在人的依赖关系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的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在自由个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则变成了他们的社会财富。 三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归纳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起源,以证明西欧资本主义不是自古有之,证明它的第一个历史和逻辑起点是原始公有制,然后经过古典古代的所有制形式,和罗马晚期的所有制、西欧的封建农奴制,然后从农奴制产生出西欧的资本主义,而西欧的资本主义必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7、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能力──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着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 第四章 1、为什么说历史发展过程中客观限定性的限度随着主体能动性的增长而减退? ①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在于,一方面,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到他们的先辈和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 ②另一方面,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突破那些限制。 ③归根到底,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能动的实践能力的发展是自变量,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能动的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限制条件是因变量。后者随着前者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客观限定性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限制程度,都是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程度为前提条件的,是随着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与之相应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减弱的。 2、为什么说可跨越性和不可跨越性之间的分界限,自然环境对人的活动的制约强度和广度,都随着人的能力的发展程度而变化?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形态或历史阶段是可以跨越的,但跨越是有条件的。①是否能够跨越,取决于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具备了一定的科学预设的主客观条件,就能够跨越;否则就不可能跨越。其中的主观条件,就是参与历史进程的人们的主体能动性的状况,主要就是处在不同经济地位上的各个阶层、阶级参与变革现实的实际力量的较量。② 跨越能否实现,还取决于自身能力的强弱程度: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就能够跨越;否则,就不能跨越。任何时候,人们的实践能力所达到的发展程度都是他们的主体能动性的前进力与那前进力所遭遇的客观限定性带来的阻挡力的交接点所在:主体能动性每前进一步,就促使客观限定性后退一步。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但是,归根到底,它只是作为客观物质条件起制约作用,那制约作用的强度和广度,归根到底是随着人类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相应地变化的。劳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着人类以什么方式控制、利用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3、为什么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因而都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实践中能否做出何种准确程度的预见,取决于对客观规律和相关的初始条件的把握程度? 唯物史观从历史全过程上肯定了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自己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必然性,而且肯定这个必然性预期的前景最终一定会变为现实。必然性在每一个具体历史进程中总是以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必然和偶然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而是共同的因果必然性规律与其具体展现形态之间的关系。偶然最终归结为必然, 最终归属于一个共同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所以客观上并不存在无规律可循的、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来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件的存在和发展、演变,都是有因果必然性的规律的,因而在理论上都应该是可以预测的。 人们只是由于受到自己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许多事件的存在及其发展、演变的因果必然性的规律至今还没有认识清楚,或者对促成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演变的初始条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因此对它们的未来变化也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我们不可能对历史进程做出像年历、节气或日食、月食那样的预报。但这不是因为社会历史进程本身没有规律,而是因为要根据那个规律做出具体预报所需要的有关“初始条件”难于准确地把握,特别是将要出现的“初始条件”更不可能事先知道,至多只能作一些推测。因此,根据唯物史观揭示的普遍规律对历史进程作预测时,大多只能采取“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就会有某种结果”的预测形式,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地掌握了预测所需的“初始条件”,根据唯物史观阐明的原理或普遍规律就能对历史进程做出相当准确的预测。 第五章 1历史动力探讨中出现过哪些困惑?怎样才能摆脱那些困惑? 唯物史观对历史动力的探讨,是指人们寻求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都有哪些力量和因素.对此人们有以下几种归纳: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或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3,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最终动力;4,人们的物质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5,各种因素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然而以上的这些归纳又给人了很多困惑。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由于受到政治的影响太过严重。一度时期,它几乎成了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而之后,却又被批的一无是处。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生产活动与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却极易陷入“诡辩”的陷阱。会让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最终导致对“动力”和“规律”本身是否存在,都加以怀疑甚至否定。而人们的物质利益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却是一个以偏概全,忽略人们的精神力量的观点。此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说到底是一种追求物质利益的意识。而作为一种意识,它的产生脱离不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些困惑呢? 我们首先要里了解众多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比较,在联系理论和历史实际深入思考。其次,在历史动力探讨要摆脱政治和感性的影响,力争做到客观和理性。第三,一定要摆脱把某一因素无限夸大的思维,因为这样往往会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判断。 2怎样理解 “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动力: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最后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为根本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引起的经济交往方式,构成历史过程中的“经济运动”而与之相应而行的并起反作用的是“政治运动”。 直接动力:指一切源于经济运动而又反过来对经济运动发生反作用的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动力。 合力:推动历史发展发展的除了最后动力之外,还存在许多杠杆和直接动力。这些动力和杠杆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指向,就是所谓的合力。 相互关系:在整个社会历史过程中,经济运动是最后动力,而在最后动力驱动下发生反作用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等。是直接的动力或杠杆。此外也存在着来自其他不同领域的直接动力和杠杆。最后所有这些动力在经济运动这个原动力的驱动下,形成一个总的合力,促成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历史事变和历史过程。 3怎样辨析促成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 促成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 最后动力: 1,手工业从农村和农业的分离以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兴起。 2,商品货币关系扩展到农村,破坏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和农奴制度。 3,城市商业的发展,促成了市民阶级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4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地区之间加强经济联系,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趋势增强。 直接动力: 新兴的市民阶级与王权形成联盟,共同对抗封建贵族阶级。 新的兵役制度,摆脱了王权对地下封建贵族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新兴阶层参与政治的权利与地位。 自然和学的发展。火药、火炮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加速力西欧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 合力: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科学技术到文化艺术,还有存在在封建社会中相互冲突着的各阶级的意志和力量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引起的经济交往方式,构成历史过程中的“经济运动”.而经济运动这个“最后动力”起着决定作用,它使得广大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投入市场的剩余产品总量。大大促进了货币商品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兴起,与之接踵而至的是市民阶级的产生和壮大。这不仅加快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还促进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和力量的增强。而这些物质上和阶级力量的准备,为思想和文化领域和自然科学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和群众保障。这样他们相互结合,共同推动欧洲“像一个方向” — 资本主义发展。 4 什么是促成先进便落后和落后变先进的根本动因? 要找到决定文明兴衰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就必须找到决定文明兴衰的根本原因。那原因千条万条,但首要和最根本的一条,还是最后动力收到了激励还是受到了束缚和压抑。 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全部生存活动的起点,她在直接推动经济交往活动的同时,还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发展、演变。 而经济交往活动、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又反过来对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生产力发挥反作用力。但这种作用力可能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逆向的促退作用。当经济交往活动和生产关系等随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的变化时,就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使落后变先进,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使先进便落后。 5 用什么标准衡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是促进性的还是促退性的? 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最后动力和各种直接动力形成合力决定历史发展的结果。因为广大的劳动者是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着,所以这些动力形成的合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历史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最终取决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对广大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的增长发挥促进或促退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那些动力在多大程度上对广大劳动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生产能力的意愿,发挥激励作用还是压抑作用。 所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是促进性的还是促推性的,其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劳动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生产能力的要求是激励还是压抑,最终是从它们是否促进了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提高。 6 为什么说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生的生产力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 一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全部生存活动的起点,她在直接推动经济交往活动发展、演变的同时,也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发展、演变。 二 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和作为那些实践活动的结果的关系,制度和体制等。都是物质生产活动这个原动力及其驱动下的“直接动力”推动的结果。 三 历史创造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而只有一个主要的力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四 来自社会各个阶级和各个领域的合力如何形成以及形成什么样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运动决定的。在无数的个人,阶级的意志和意愿中何种意志在何种程度上取得成功,归根到底是由它们在多大程度上顺应了广大劳动者推动物质生产力和经济交往方式前进的运动决定的。 第九章 名词解释: 1、历史客观主义: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料即史料学”。 2、历史相对主义:一种主观唯心论和怀疑论的是学认识论。它强调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它的真相,一切历史著述展示出来的历史现象或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写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建构起来的,各有自己的依据和道理,谁也无权宣称某某著作或论断代表了真理。 3、历时性方法:将研究对象视为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并探寻其演进阶段和规律的导向性原则。 4、共时性方法:根据研究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将它们为处于某个共同的发展或演进阶段的现象的导向性原则。 5、原本客体:历史认识者索要认识的客观历史。 6、中介客体:直接进入认识活动过程的历史资料。 7、原本延伸客体:历史原本客体的延伸,也就是现实社会。 8、主体化的历史:是指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观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 简答题: 为什么说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都是错误的? 答:历史客观主义主张要公正客观,要“按照历史的本来 面目写历史”,这本是正确的。但宣称在历史研究中能够排除自我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持所谓“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这便流于虚伪,因为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人们总是要带着某种世界观、社会了历史观或价值观等等构成的“有色眼镜”去认识世界。 历史相对主义认识论强调一切历史认识都取决于认识者或研究者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由此而否认客观上存在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体历史,或者即使不完全否认客观上存在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体历史,也强调那个客体历史的真相不可能被认识,这就走过头了,陷于谬误了。 为什么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克服了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的偏颇? 答:马克思、恩格斯曾把他们提出的新学说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它在史学本体论上的含义在于,突出物质时间活动在唯物史观原理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强调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的增长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它在史学认识论上的含义在于,强调他们主张的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是,它不像后者那样认为外部感性世界决定人的意识,而是认为人们自身的生活时间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样,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既克服了历史客观主义的偏颇,也克服了历史相对主义的偏颇。 为什么说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表明了历史学既具有与其他科学同样的科学品格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科学的独特性? 答:首先,历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因此,研究者必然要把自己从切身感受中获得的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主体认识投射到他的研究对象上去,使他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必然带有他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意识或阶级意识的特征。 另外,客体历史作为历史学的认识对象,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一去不复返,不会重现在我们面前。这个特征决定了历史认识者不能像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社会科学家那样,直接观察到自己的认识对象。 4、因为历史学的认识对象是一次性的、一去不复返的历史过程,就否认历史真相的可知性和历史学成为科学的可能性,为什么是错误的? 答:马克思、恩格斯克服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偏颇,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真相,是能够被研究者逐步认识清楚的,因为:第一,过去的历史情景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历史是现实社会的前身,现实社会是历史的延伸,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延伸体的了解,来为追溯它的原形运动过程提供基本的指导线索。第二,历史上生活过的人们和发生过的事件、现象虽然已一去不复返,但留下了许多遗物、遗迹和口头或文字资料。只要通过对历史延伸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而形成对它前身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框架,就可以从那些史料中逐步接近以至恢复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本来面目。通过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特别是天体演化学、生物进化论等一些侧重研究自然历史演进过程的学科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其揭示了人类历史过程发展演变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在实践中检验规律正确性的知识体系,所以可以称为科学。 5、为什么说从“人体解剖”推知“猴体解剖”的以今推古方法和由历史遗迹推知历史原貌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 答:认识对象都是自然历史演进过程的产物,要揭示历史演进过程的真相和规律,需要运用历时性方法和共时性方法。历史性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视为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并探寻其演进阶段和规律的导向性原则。共时性方法,则是根据研究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划归为处于某个共同的发展或演进阶段的现象的导向性原则。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有助于科学地认识研究对象的发展或演进过程的阶段和规律。 6、为什么说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之间存在着既吻合又背离的关系?怎样才能尽可能增大吻合度,消减背离度? 答:主体化历史是历史研究者对客体历史进行头脑加工的产物,而客体历史则是主体化历史的“生产者”进行加工的自在原形。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之间,实际上是“加工的产物”和“被加工的原形”这样一种关系。而且,这样一种关系又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既互相吻合又相互背离,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完全相同的关系。 历史研究者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一样,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或不同方位上,以不同方式对他的认识对象进行不同程度的考察研究实践。这就是说,历史研究者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对历史资料的考察研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越大,他写出的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的吻合度就越大。反之,吻合度就越小。 第十章 1 怎样理解历史认识产生和形成的规律? (一)皮亚杰指出,人们总是要带着自己头脑中早先存在的结构或按照基本格局形成的一个新结构,去同化或组织他的头脑从外部摄入的材料或事实的观念结构。 (二)皮亚杰所说的早先存在的结构实际上就是从现实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体验中形成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人们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来源于现实生活体验,因此也要随着现实生活体验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皮亚杰说的形成一个新结构;这个结构就会促使人们对事物产生新的看法。这是普遍的认识规律,人们的历史认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也遵循者这样的规律。 2 为什么说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 (一)人们认识过去和推测未来,都是以现在为立足点和启动点的。离开了现在这个立足点和启动点,既不可能认识过去,也不可能推测未来。人们总是为了现实的需要采取认识历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二)说出发点来自于现实,是指历史学家想要研究什么历史问题,或者说想要研究哪方面的历史,是由现实生活的刺激引发的;而且认识历史的目的,也是由历史学家在现实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决定的。说历史认识的归宿点也是现实,指的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的目的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影响现实。 (三)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生活,这是历史认识的产生和形成规律决定的。 3 为什么说每一项完整的历史认识
/
本文档为【《史学概论》_参考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