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涂尔干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

涂尔干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

2011-12-13 5页 pdf 336KB 2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666

暂无简介

举报
涂尔干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 2009年第25卷第5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25No.52009 (总第107期) JOURNALOFNORTHUNIVERSITYOFCHINA(SOCIALSCIENCEEDITION)(Sum.107) 文章编号:1673—1646(2009)05—0080—03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 郗春嫒1’2 (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2.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自杀论》全书分为五部分,作者沿着“提出问题一界定概念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一假...
涂尔干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
2009年第25卷第5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25No.52009 (总第107期) JOURNALOFNORTHUNIVERSITYOFCHINA(SOCIALSCIENCEEDITION)(Sum.107) 文章编号:1673—1646(2009)05—0080—03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 郗春嫒1’2 (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2.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自杀论》全分为五部分,作者沿着“提出问题一界定概念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一假设检验一得出结论”此思路 以实证方法对自杀率进行研究,以大量无可辩驳的论据论证:自杀率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现象只有通过其他社会现象 才能得到解释;这一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精神及思路,开创了定量分析法在社会研究中的运用。 关键词: 自杀论;自杀;迪尔凯姆;实证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1106.6 文献标识码:A OnSuicideandItsInterpretatjOnoftheMethodology XIChunaill (1.SchoolofEthnologyandSociology,Minzu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81,China: 2.SchoolofPublicManagement,Yunn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Kunming650221,China) Abstract:OnSuicideconsistsoffiveparts.Init,Durkheimputsforwardsuchatheoryas。raisea problem——definetheconcept——putforwadthehypothesis——testthehypothesis——drawaconclusion”to researchthesuicidalratewiththemethodofpositivism.Withalargenumberofirrefutableproof.he concludesthatthesuicidalrateisakindofsocialphenomenonandasocialphenomenoncanbeexplained onlythroughothersocialphenomena.Thisresearchprocessfullyreflectsthebasicspiritandideasof sociologicalresearchmethodofpositivismandcreatestheuseofquantitativeanalysisinsocialresearch. Kevwords:Onsuicide:suicide:Durkheim:methodsofpositivism 0引 言 在社会学学术界,迪尔凯姆的《自杀论》被认为 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这一 方面是因为它在经验层面上验证、深化和发展了他 的社会学基本主张[1],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一研究体 现了以孔德为代表所倡导的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 神,在践行、发展实证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承 前启后的实质性突破。迪尔凯姆不仅以《自杀论》的 研究成果证实了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可能性,而 且还开创了在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中被普遍接受和广 泛效仿的定量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领悟该书的意 蕴及其所体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乃为社会学研究者 的必修功课。 1《自杀论》的主要内容 《自杀论》主要由“序”“导论”第一编:非社会因 素”“第二编:社会原因与社会类型”“第三编:作为一 般社会现象的自杀”组成。在序言里,迪尔凯姆主要 阐明了选题的背景及原因,他觉得“社会学为了能够 存在,应该有一个完全属于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应该 研究一种不属于其他科学范畴的现实,,[z]4。而当时 社会学的研究状况与公众对它的期望及偏爱完全不 相称!为了尽可能制止这种状态继续下去,迪尔凯姆 收稿日期:2009—05—13 作者简介:郗春嫒(1972一),女,副教授,博士生,从事专业:民族社会学、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管理。 万方数据 (总第107期)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郗春嫒) 81 选择了自杀作为研究课题。接下来在导论里,根据他 本人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关于“社会学者第一 步是将所研究的事物加以明确的定义,,Es]zs的要求, 迪尔凯姆首先界定了“自杀”的含义。然而,社会学要 研究的是社会自杀率,而不是单个的自杀案例,因 此,迪尔凯姆接着提出了“自杀率”这一概念,并对本 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在“第一编:非社 会因素”里,迪尔凯姆论证了自杀率与“心理变态” “正常的心理状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仿效” 之间的关系。接着在“第二编:社会原因与社会类 型”里,迪尔凯姆采用了溯源分类法,即预先假定影 响自杀的某些原因,再根据原因的不同而对自杀分 类。他将群体自杀率分为三大类型和一个附带类型, 以此为逻辑线索进行研究。这些自杀类型主要有:利 己型、利他型及失范型,它们分别由不同原因来决 定。最后,迪尔凯姆在“第三编: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 自杀”提出“社会自杀率只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 释-Lz]szl,虽然我们从自杀的外在表现来考虑时,往 往只看到一系列独立的事件,因为自杀是在不同地 点发生的,彼此没有明显的关系,然而,所有特殊情 况的总和有它的统一性和它的特殊性,因为社会自 杀率是每一种集体个性的特殊标志[2]348。那么,这种 社会弊病是不是不可救药呢?迪尔凯姆的回答是肯 定的,他认为解决这种弊病的唯一办法是“建立国家 之外的集体力量”,“行会”是一种最佳选择[2]417。 2迪尔凯姆的研究思路及其背后的理论假 设 迪尔凯姆在本书中的研究及解释思路大致如 下: 问题的提出一概念的界定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一 假设检验(①否证命题:自杀现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的;②实证命题:自杀是社会因素所引起的Ⅲ)一得 出结论;整个论述严谨有序,结构清晰,在一破 一立的过程中分析宗教、政治变革、家庭和社会团体 等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这种写作模式值得我们 社会学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认真学习与体会[5]。 2.1问题的提出 在迪尔凯姆看来,现实中公众对社会学这门新 兴学科的兴趣越来越大,但社会学的研究现状与公 众的这种厚望并不匹配,他说:“不幸的是有充分的 理由认为,社会学并没有向我们展现出这种景象;因 为它往往不提出明确的问题。它还没有超越建设和 哲学综合的阶段,,E231,因此,对于任何习惯于只研究 某些特定问题的人来说,纯社会学的著作毫无用处, 因为“大部分著作都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研究领域,而 且过分缺少有点权威性的资料。[2]2”基于此,迪尔凯 姆提出,为了不辜负公众对社会学的期望,社会学家 应该把“各种具有明确界限的现象(可以用手摸得着 的),,[2]2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热衷于对社会现象进 行形而上学的思考,把它变成哲学专题著作;还应该 仔细参考各种辅助学科才可能有所作为。正是在这 种意图的支配下,迪尔凯姆构思了《自杀论》。迪尔凯 姆同时说明之所以选择“自杀”作为研究课题是基于 以下原因:①比自杀更容易确定的课题不多;②自杀 在今天的情况下正是我们所遭受的集体疾病的表现 形式之一,它将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病。③向学术界 证明社会学方法的优越性。他认为,社会学方法应该 完全基于这样的基本:各种社会现象应该被当 做事物,即外在于个人的现实来研究。如果社会学的 研究对象除了那些特殊的意识以外再没有别的实在 的东西,那么他就会因为没有自己的题材而消失。因 而本书的研究力图让人们懂得“社会学可能而且必 须是客观的,,E235。 2.2概念的界定 在导论里,迪尔凯姆首先论述了概念界定的必 要性,他认为日常用语的很多词所表达的概念始终 是模棱两可的,容易让使用者“陷于最严重的混 乱,,[2]6,因此本研究首要任务是确定“在自杀的名称 下进行研究的事实的范畴,,E237。迪尔凯姆采用了由 浅人深、步步推进的方式,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归 纳,得出第一个公式:“任何由死者自己所采取的积 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都叫做自 杀,,E23s。然而他并没有草率地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 通过一系列设问及讨论来渐进修补第一公式的不完 整性,丝丝入扣,环环相接(此种分析思路在后文经 常采用),最终得出明确的结论:“任何由死者自己完 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 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Ez311。至此,迪尔 凯姆在给我们呈现一个具有明确内涵的概念的同 时,也展示给读者一种清晰的逻辑思维方式及严谨 的治学姿态。 2.3研究假设的提出 关于导致自杀的原因或者因素,此前人们主要 有两种先验假设:内体一心理的素质和自然环境的 性质。与此不同,迪尔凯姆的研究假设是:自杀的原 因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这样, 他就面临着双重的论证任务:①否证人们的先验假 万方数据 82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设;②实证自杀现象的社会论[4]。 2.4假设检验 1)否证命题:自杀现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4] 我们以自杀和种族的关系为例来探讨迪尔凯姆 是怎样一步步否证这一命题的。在此之前,一些人们 先验的观点认为:自杀可能是纯粹的心理现象。以瓦 格纳为代表的一群学者认为,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特 有的自杀率!这就意味着,自杀和某种身心素质有着 密切的关系。迪尔凯姆对此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但 是,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呢?[2]5”’接着,迪尔凯姆讨论 了“首先,什么是种族?”这一问题并比较了不同种族 的自杀倾向。在迪尔凯姆看来,欧洲的四个种族除了 乌拉尔——阿尔泰族外(人太少不便于研究),其余 的三个种族按照自杀倾向的大小顺序排列为:日耳 曼族一克尔特一罗马族一斯拉夫族。至此,迪尔凯姆 提出第二个问题“但是这些区别能不能真正归因于 种族的影响呢?,,[2]60在一番论证后,迪尔凯姆发现, “总之,在所有的El耳曼诸民族中,一般说来只有德 国人强烈地倾向于自杀-[2161,所以他得出第一个初 步结论:与自杀有关的不是种族问题而应该是国籍 问题。为了更深入地论证“种族其实和自杀毫不相 干”,迪尔凯姆紧跟着探讨了德意志人在德国以外的 地方和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是否还保留着这种可悲 的倾向。通过对奥地利各省的自杀和种族进行比较 后发现,当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生活在同样的社会 环境中时,他们的自杀倾向也大致相同。因此很容易 得出一个结论:“当环境不同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 种族无关”[2]63。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探讨种族因素所 具有的实际影响究竟有多大,迪尔凯姆接着比较了 具有同样宗教信仰的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州和法兰西 人占多数的州,结果是“所有的事实都证明,德意志 人中的自杀者之所以多于其他民族,其原因不在于 他们的血统,而在于他们在其中受到熏陶的文 明”[2]64。至此,迪尔凯姆以一种几乎无懈可击的严谨 分析思路否证了“自杀与种族有关”这一命题!读者 在对这一结论信服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迪尔凯姆在 进行论证时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及环环相扣的 科学的求证态度1 2)实证命题:自杀是社会因素所引起的——自 杀的类型分析[41 迪尔凯姆首先采用溯源法对自杀类型进行分 类,然后运用如上否证时所采用的同样思路及策略 实证了自杀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由于篇幅所限,对 此笔者不再赘述。 2.5 结论 通过以上层层分析,迪尔凯姆得出这样的结论 乃是水到渠成: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跟种 族、遗传、心理状态、自然条件、气候变化无太大关 系,然而它跟社会环境(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 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有着密切 的关系!虽然组成自杀事件的个别原因是多种多样 的,但群体自杀率却受基本社会事实的制约,自杀率 只能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解释。社会整体具有的基本 性质是社会成员的结合状态以及伴随这种结合状态 的集体意识或集体情感。自杀率随社会基本性质的 变动而起伏。 这样,迪尔凯姆就证明了他在序言中所做的断 言:自杀是“我们所遭受的集体疾病的表现形式之 一”[z]3。至此,作者运用归纳式理论建构的思路Z63, 给我们呈现出一篇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首尾呼应的,被一些西方社会学史家称为“圣经”的 社会学经典之作。 3结 语 正如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中所提到 的,社会现象必须加以细致考察才能被真正了解,考 察得到的证据必须合乎规律。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无 从进行社会学研究。由于当时的社会学学者对于研 究社会现象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还很少专门去研究 并且加以确定,因而他觉得有必要建立一种明确的 社会学方法来进行各种社会现象的特别研究。[3卫在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中,他虽然对社会学研究中的 实证方法做了详尽、具体的探讨和论证,但是还缺乏 实践的验证,《自杀论》提供了这样一个实践的验证。 它的出现使得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更为系统和成 熟。 虽然时至今日,社会学界对迪尔凯姆方法的时 代局限性和不完整性提出诸多质疑,然而这并不妨 碍人们普遍认为,迪尔凯姆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 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 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自杀论》为 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 的研究表明,在社会现象研究领域,建立与自然科学 相类似的那种既可以解释,又要接受实际资料检验 的实证科学理论是可能的。 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自杀论》所带给我们更 多的是:一种面对社会现象时思考问题所应具有的 (下转86页) 万方数据 86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忆中走来,我们在《三峡好人》中见到了人到中年的 贾樟柯对于当代社会、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影片用 “烟、酒、糖、茶”隐喻了都市中人与人的微妙关系和 情感状态,用两个简单的故事作为线索,以一个在拆 离中新生的城市做背景,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城市居 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活动。将中国人在这样一个拆 除与建设并存的时期,内心复杂的情感把握得非常 到位。 笔者个人非常喜爱贾樟柯的这部作品。但是不 得不承认他过于艺术化和风格化的处理、过多的意 象化和哲理化的表达,冲淡了故事的叙事性,最终导 致了票房的失败。这是一个商业与艺术道路选择的 问题,任何选择都无可非议。但是这部电影却为中国 电影之路扶正了一次方向,城市意识在电影中的渗 入成为电影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正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时代,各种文 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碰撞、融合。新旧交替、中外 融合,中国社会在欣欣向荣的表象之后也隐藏着巨 大的不安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国人面对这 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面对他们所生活的茁壮成长的 城市,内心必然是一种敏感的、复杂的状态。我们期 待着中国电影对于这样一种状态的纪录和剖析,期 待着通过电影将21世纪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社会、 中国文化展示给世界。期待着能有一位像安东尼奥 尼一样的大师,纪录并剖析这个时代,让文明古国的 这个特殊时代在艺术的殿堂和历史的长河中闪耀不 朽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2. 1-21沃思,(美)R.E.帕克.城市与乡村[G]∥宋俊岭,译. 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2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11. [4]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上接82页) 逻辑思维方式、研究社会问题时所应采用的缜密的 推理方法及科学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们从事社 会学研究的人来说,这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应该比对 自杀问题本身的探讨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斌.试析涂尔干《自杀论》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60—63. [2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1—417. [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28. [4]李文华.从迪尔凯姆的《自杀论》看“实证”和“否证”方法 的统一I-j].社会科学研究,2005(1):111—115. [5]高琳.社会学研究与《自杀论的典范意义》[J].辽东学院 学报(社科版),2008(2):35—40. [-62[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华夏 出版社,2002:46—48. 万方数据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 作者: 郗春嫒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21 刊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9,25(5) 参考文献(6条) 1.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2002 2.高琳 社会学研究与<自杀论的典范意义> 2008(02) 3.李文华 从迪尔凯姆的<自杀论>看"实证"和"否证"方法的统一[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5(01) 4.埃米尔.迪尔凯姆;胡伟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1999 5.埃米尔·迪尔凯姆;冯韵文 自杀论 2007 6.唐斌 试析涂尔干<自杀论>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期刊论文]-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bgxyxb-skb200905021.aspx
/
本文档为【涂尔干 自杀论及其方法论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