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1-12-14 31页 ppt 2M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2479

暂无简介

举报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nullnull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海啸的遇难人数迄今已经突破15万人。有些人由于药品紧缺,他们可能因一些常见病死亡。苏门答腊岛西岸地区的死亡人数可能大幅增加,增加幅度可能是数万人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null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nullnull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洋海啸的遇难人数迄今已经突破15万人。有些人由于药品紧缺,他们可能因一些常见病死亡。苏门答腊岛西岸地区的死亡人数可能大幅增加,增加幅度可能是数万人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null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定义2.类型(按成因与发生过程)  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天文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其中常见的、对人类危害较大的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null3.主要特征null二、自然灾害的危害null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主要分布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其中以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为最重要null滑 坡null泥石流null泥石流的危害null云 娜 台 风null 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null三、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相对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以旱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最大。null(一)中国的洪涝灾害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何为洪水?雨涝又是什么意思?null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阅读课本p109, “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考虑:发生的原因是什么?①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②洪峰次数多、水位高 ③洪水持续时间长null阅读课本P110,“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进一步考虑: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活动①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季时暴雨多 ②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支流多,河道弯曲 ③缺乏入海口 ④围湖垦田,调蓄能力低null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nullnullnullnull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null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降水nullnullnull中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威胁大。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灾害频繁;山区面积广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null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将来,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影响是必然的。 根据各种全球变暖模型的预测,在未来一百年,地表温度将上升1.5~4.5℃。这将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农业种植带向极地推移。预计在中纬度地区温度每上升1 ℃,其农业种植带将向极地推进100~300千米。在一些地区,温度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温度的升高,将会使作物的生长季节延长几天。 全球变暖的趋势也将会加大土壤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同时,由于较热的大气所含的水汽比较冷的大气多,这样从全球尺度上看,全球变暖也会使降水增加。然而,全球尺度的降水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某些地区的降水增加。全球变暖的趋势可能会使一些地区更加干旱,而另一些地区的洪涝灾害会更加频繁。
/
本文档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