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神分析局限性

2011-12-15 9页 doc 61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7147

暂无简介

举报
精神分析局限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 孟秋丽/高申春 【论文分类】心理学 【论文网络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B4 【期刊期数】2007年08期 【论文期刊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年3期第103~106页 【英文标题】 The Metaphysical Character in the Idea of the Unconscious in Sigmund Freud's Psychoanalysis 【作者简介】孟秋丽,高申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
精神分析局限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 孟秋丽/高申春 【论文分类】心理学 【论文网络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B4 【期刊期数】2007年08期 【论文期刊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年3期第103~106页 【英文标题】 The Metaphysical Character in the Idea of the Unconscious in Sigmund Freud's Psychoanalysis 【作者简介】孟秋丽,高申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孟秋丽(1956—),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高申春(1966—),男,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精神分析无意识领域因为它的无意识性,是不可能在任何直观的意义上得到有效的论证的,弗洛伊德因此没有完成、事实上也不可能完成对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论证”;在弗洛伊德的体系中,作为理论主题的无意识观念和作为分析的实践主题的无意识观念是相互分离的,对后者的讨论不能作为对前者的“论证”被接受。 By way of exploring the epistemology of Sigmund Freud's belief in the existence of the psychoanalytic unconscious and the specific methodology by which he constructed psychoanalysis, the paper reveals the metaphysical character in the idea of the unconscious in his psychoanalysis system. The authors argue that, because of its unconsciousness, the psychoanalytic unconscious as a realm of existence can by no means be intuited by either Sigmund Freud or anyone else. It is thus conceivable that Freud did accomplish a sound and complete articulation fo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his psychoanalysis. The idea of the unconscious as a practical issue in his clinical analysis is not the same as that as a theoretical issue in his psychoanalytic system. Freud's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former, therefore, cannot be received as argumentation for the latter. 【关 键 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领域/无意识观念Freud/psychoanalysis/the unconscious/the idea of the unconscious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7)03—0103—04 在传统的心理学史背景中,当我们谈论无意识及其观念时,一般都是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精神分析理论及其无意识概念,因为不能得到实验的经验证据的支持,长期以来受到主流的学院心理学的怀疑和拒斥。但是,20世纪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在理论上性质各异的无意识观念,从而使人易于联想到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无意识认知过程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不仅被认为是“意味着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的理论在现代的复活”,而且还被认为是“采用实验方法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的积极且有益的探索”[1]213。然而,这一初步的尝试性的论断还没有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论证,这种论证,必将以对作为这一论断之比较对象的两种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的充分讨论为基础,即一方面阐明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阐明当代认知心理学所研究的无意识认知过程和内隐记忆作为无意识观念究竟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对弗洛伊德据以构建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方法的基本特征的分析,揭示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以便为进一步探讨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无意识认知过程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据以比较和判断的背景和基础。 一、弗洛伊德对无意识领域的信仰 一般认为,弗洛伊德关于人类精神结构中无意识领域的存在的信仰,可以从思想史的意义上追溯到莱布尼茨关于单子的“微觉”学说。莱布尼茨关于单子的“微觉”学说,是他的微积分数学思维的类比产物:意识的事实和数学的事实一样,可以无限地分割而渐趋微弱,乃至于在分割的一定阶段上失去意识的属性而成为无意识。所以,单子及其“微觉”在性质上一开始就是纯粹精神性的存在而非物质性的存在,在数学的意义上或可以说类似于现代心理学的阈下知觉。莱布尼茨关于单子及其“微觉”的构思,经赫尔巴特的无意识学说和费希纳关于冰山的比喻而为弗洛伊德所接受。在这个历史背景中,弗洛伊德的独特贡献在于对无意识领域及其结构和过程的系统而近乎详尽的理论阐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无意识过程对意识过程的决定关系。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领域的存在的信仰,并不完全是对上述理论思维的历史遗产的被动继承,而是辅之以他自己对生活的直观以及他作为临床医生对神经症的观察,从而扩大了无意识观念的含义。关于对生活的直观,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可以观察到后来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前意识”的那种无意识领域的存在及其活动。事实上,正是对“前意识”作为无意识领域的直观,构成了任何一个人,在思想上趋向于无意识领域的最直接的经验基础。关于对神经症的临床观察,特别是在催眠治疗程序中所观察到的那种现象,即患者在催眠状态下所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在从催眠状态中被唤醒之后,无论患者做怎样的意志努力,也不可能在清醒的意识经验中对之加以意识,是导向无意识观念的最强有力的经验事实。但是,所有这些精神的存在领域,都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被称之为“潜意识”的那种无意识形态,因为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的那种无意识形态,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意识的心灵加以自觉或意识的。以上事实,不过是导向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作为无意识领域的存在的信仰的引线而已。 正因为精神分析的“潜意识”作为无意识领域的无意识性,它是不可能被意识的思想以及作为思想的理论在直观的意义上直接地把握到的,因而我们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直接的方式可以对精神分析无意识领域做出。对于理解或把握精神分析无意识领域及其观念而言,对以下问题的追问,或许是一个更富启发性的切入点:弗洛伊德是如何通过他的意识的思想达到无意识、进而论证并阐发无意识领域的结构和过程及其对意识的决定关系的呢?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观念作为本体论是没有保障的,而是作为信仰被理论地构建出来的。对此,弗洛伊德自己也指出,虽然“潜意识的概念是我们无法觉察到的。但是,考虑到其他的证据和迹象,我们无论如何也应该准备承认它的存在。”[2]339 弗洛伊德之所以坚持“无论如何也应该准备承认”无意识领域的存在,一方面是他的决定论的思想态度和世界观信仰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决定于他应对无知领域的个人的理论策略。这里必须首先明确,弗洛伊德构建关于无意识领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最初的动机和真实的目的,是要对意识的心理生活如梦、日常生活、神经症等做出理论阐释,而不是像在后人中普遍流行的一种误解那样,要用意识的光芒照亮无意识的黑暗。这个问题对弗洛伊德及其后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对弗洛伊德而言,无意识领域的存在是需要加以论证的;对后人而言,因为弗洛伊德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无意识领域及其与意识的关系的论证,于是便易于发生一种理解的倒转,认为无意识的过程可以通过意识的分析而把握到。 弗洛伊德是一个坚定的决定论者,认为人的思想、情感、行动等一切意识的生活过程,都是被决定的,而不是偶然的。那么,决定人的意识的生活过程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弗洛伊德的时代,至少就弗洛伊德所关心的、并拥有丰富的经验观察基础的梦、神经症以及作为病理学的日常生活现象而言,尚不能在意识的、理性的知识范围内得到解释。因此,假定它们的原因存在于意识之外,梦、神经症、日常生活等作为意识的心理生活,乃是意识之外的某种无意识及其活动的表象,并不是完全没有逻辑的可能性的。事实上,因为弗洛伊德已经拥有关于无意识领域的存在的信仰,所以,如果他能够在理论上构想出无意识领域的结构及其活动过程,并以某种方式在无意识活动过程与意识的活动过程之间“发现”某种联系,那么,他便能够同时实现两个理论目标,即对意识过程的决定论阐释和对无意识领域及其结构和过程的论证。 关于弗洛伊德的决定论的思想态度及其通过对无意识领域的构建实现对意识的决定论阐释的认识论性质,可以通过由海德所揭示出来的人的认识论本性得到更有效的把握。在海德看来,人天生地要超越自己的感觉而达到对感觉背后的因果实在领域的把握。海德深受现象学思想传统的影响,认为对现象的感觉和对现象背后的因果实在的把握,是两种不同的意识模式,其中,前者构成意识的本真,后者则是意识的活动的成就,实质上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赋予感觉经验以意义的过程和结果。对弗洛伊德而言,他所直接拥有的,是对梦、日常生活以及神经症等的直观经验,但他又不能在意识的范围内获得对这些直观经验的意义的理解。因此,他对无意识领域的存在的信仰,便为他提供了寻求意识经验之意义根源的可能的理智空间;正是在无意识领域内寻求意识经验之意义根源的可能性,激发了他对无意识领域的探索热情,如果他能够以某种方式在无意识领域内寻求到意识经验的意义根源,那必将反过来强化他对无意识领域之存在的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分析就是弗洛伊德对他自己实践在无意识领域内寻求意识经验之意义根源的系统的方法论阐释。 二、弗洛伊德对无意识领域的论证 所以,弗洛伊德能否在无意识领域内寻求到意识经验的意义根源,对于他自己构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一个根本性的方法论步骤;而揭示他如何在无意识领域内寻求到意识经验的意义根源,或者说,揭示他如何在所构想的无意识结构及其活动过程和意识的活动过程之间“发现”某种意义联系,对于我们理解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性质而言,乃是一个关键性的解释学程序。事实上,弗洛伊德在无意识领域内寻求意识经验的意义根源,也就是他对无意识领域的“论证”;正是他对无意识领域的“论证”方式,决定了精神分析无意识领域的理论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弗洛伊德的典型的精神分析程序,来把握他对无意识领域的论证方式,进而把握其无意识领域的理论性质。 在《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书中,弗洛伊德分析了他的一个旅伴遗忘一个外语单词aliquis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并通过分析“揭示”了这位旅伴遗忘aliquis这个外语单词的潜意识动机:在作为自我防御机制的意义上,“否认”他因为与一位女士发生性关系而使之怀孕的事实以及由此引起的焦虑情感[3]173—175。正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意识经验的潜藏在无意识之中的意义根源:按照西方文字的构词规则,aliquis可以分解为a-(“无”的意思)和-liquis(“液体”的意思)两个部分,因而暗示了液体不出现的主题,遗忘aliquis就是“否认”液体不出现的事实,或者说是希望液体出现的愿望的反向形成;这位旅伴在自由联想过程中联想到了很多圣人的名字如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圣·简纳利斯(St. Januarius)等,而这两个名字恰巧在字形和发音上与时间观念即August(八月)和January(一月)这两个月份有关,暗示着某种时间的规则性;他在联想过程中还想到了宗教仪式中的某些圣事典故,如节日来临时血会“神奇地变成液体”,若不变成液体则会出现“干扰”和“公开的威胁”等;联想过程中所想到的“圣人”“圣事”等,又暗示了处女的圣洁这一主题;同时,他在联想过程中还想到了“一个很不错的老绅士,他是一个真正的处男,其外表看上去像一个寻找食物的大鸟”,似乎又暗示着某一行为的主题。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这些意识经验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又与另一个无意识的主题,也就是那位旅伴在意识的自由联想过程中始终意识不到的一个主题,即:女人定期产生月经、怀孕使月经停止,具有某种相似性,如果能够赋予这种相似性作为“联系”以必然性的意义,那便“证实”了无意识的观念和过程及其对意识的观念和过程的决定关系。 那么,弗洛伊德是如何赋予这种相似性作为“联系”以某种必然性意义的呢?在这里,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因为赋予或“揭示”这种相似性作为“联系”以必然性的意义,就是对无意识的观念和过程及其对意识的观念和过程的决定关系的“论证”,所以它便构成我们据以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无意识观念的全部秘密的关键所在。在上述分析案例中,弗洛伊德所分析的每一个意义要素都是有意义的,并且是符合某种逻辑的:关于将aliquis分解为a-和-liquis的分析,符合语言学的构词逻辑;圣人圣事之“圣”与处女之圣洁之“圣”之间的联系,符合语词及其意义的历史发生的词源学逻辑;关于“处男”作为“一个寻找食物的大鸟”的形象,则符合人类隐喻思维的习惯逻辑的本性等。然而,所有这些具体的意义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上述意识的主题与弗洛伊德所“分析”出来的无意识主题之间的“联系”或相似性,则是偶然的而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它起源于人类思维在把握具体的意义要素时所形成的意义的抽象结构。所以,以这种方式赋予意识的主题与无意识主题之间的相似性作为“联系”以必然性意义的全部努力,其理论动机应该在弗洛伊德应对无意识作为无知领域的思想方法中得到更合理的解释:他是以对无意识领域的理论信仰为出发点的,然后以各种方式、甚至是牵强附会的方式,来“阐释”无意识领域与意识经验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他为什么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的开篇部分反复地、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思想态度”的重要性的原因之所在:他信仰无意识的真理而否定意识经验的意义,甚至把意识经验说成是“现象界里的废料”[4]14。 上述这个分析案例并不是特别地挑选出来的。事实上,类似的分析案例几乎可以说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信手拈来,它典型的代表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工作的一般模式,从中可以揭示出弗洛伊德思想方法的基本特征:以一种非逻辑的方式,在人的世界的不同的意义系统的意义要素之间,任意地建立主观的“联系”。否则,他是无法“论证”无意识及其对意识的决定关系、无法建立精神分析体系的。与此同时,为了赋予这种“论证”以科学的色彩,弗洛伊德还要“阐明”无意识领域及其活动如何决定意识经验及其表现形式的内在“机制”,这就是他在理论上构想出的压抑、稽查、凝缩、移置、象征、升华、投射、认同等精神转换机制。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他之所以要在理论上构想出压抑、稽查、凝缩、移置、象征、升华、投射、认同等精神转换机制,就是为了要说明,作为精神分析直接的“分析”对象的意识经验及其表现的主题,乃是精神分析试图“揭示”的某种无意识的必然性通过这些精神转换机制而得到表现的产物,因而才“必然”地与后者具有某种相似性。 三、初步结论: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形而上学性质 从以上关于弗洛伊德对无意识领域的存在论信仰及其对无意识领域的“论证”的思想方法的一般特征的讨论,我们不难把握到,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观念作为一个存在领域,并不是因为弗洛伊德有什么过人的洞察力而直观到的,而是他为了要寻求意识经验之意义根源以满足他的决定论的认识论冲动、同时辅之以他的独特的非逻辑的思想方法而在理论上被构建出来的,因而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存在领域,而不是一个科学的存在领域。正因为如此,对信仰无意识的人来说,弗洛伊德是一个巨人,正是他“发现”了无意识这一精神王国的新大陆;但对于不信仰无意识的人来说,弗洛伊德乃是一个骗子,所谓无意识,不过是他虚构的一个神话而已。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形而上学性质,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加以理解和把握。首先,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世界观基础的、并被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的那种无意识形态,按其本性,是在绝对的意义上不可能被意识的心灵加以自觉的,因而我们也就不可能以任何直观的方式对它做出有效的论证。这种意义上的无意识观念作为一个存在领域,是作为信仰首先被承诺而起着支配一切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弗洛伊德那里,在他对无意识观念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信仰和他对关于这个无意识领域的精神分析理论构建的关系中,不是精神分析的理论构建作为对无意识领域的“论证”的合理性决定他对无意识领域的存在的信仰程度,而是相反,一切理论构建作为“论证”,都必须服务于对无意识领域的存在论信仰。这就是为什么在弗洛伊德著作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可以用“其他相似的梦”、或自己经历的梦、或甚至是“人为编造”的梦来代替原著中的梦例的原因之所在[5]10。从这个意义上说,弗洛伊德并没有完成、事实上也不可能完成对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论证”。 其次,弗洛伊德对无意识领域的存在论“论证”,既不是以科学的归纳方法进行的,也不是以科学的经验验证的方式加以展开的,而是以他自己作为思想家个人的纯粹的主观思辨为基础的。从以上分析案例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对于梦、神经症,还是对于日常生活,对任何一个分析案例而言,按照弗洛伊德的方式,对其中出现的任何一个主题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都是无限的。而且,以这种方式“揭示”出来的无意识,并不是在理论上作为“潜意识”被规定的、在绝对的意义上不可能进入意识经验的那种无意识,而是作为“前意识”的、只是在当下不能被意识到的那种无意识。事实上,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每一个具体的分析案例所“揭示”出来的无意识动机,都是“前意识”意义上的无意识,并因而在广义上是意识的。所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中,作为理论的无意识主题和作为分析实践的无意识主题是相互分离的,对后者的讨论不能作为对前者的“论证”被接受。作为分析的实践主题的无意识观念,其本体论意义是不难把握的:作为人的生活世界的不同的意义系统之间的非逻辑关系的结果,不同的意义系统之间不能达到相互意识而成为无意识。 收稿日期:2006—09—18 【参考文献】 [1] 杨治良.记忆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2]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3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3]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1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2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精神分析理论的非理性主义 【英文标题】Non-rationalism in Psychoanalysis Theory HAO Jing-xi,LI Lin-sen (China Metrology College,Hangzhou 310012,China) 【标题注释】收稿日期:2001-09-10 【作 者】郝敬习/李林森 【作者简介】郝敬习(1966-),女,江苏沛县人,中国计量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研究;中国计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李林森(1963-),男,江苏南通人,中国计量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研究。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主义,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哲学把理性当作人类本性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强调人的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从而也汇入了20世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中,并为非理性主义哲学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 【摘 要 题】域外视点 【英文摘要】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is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of Freud.Freudism,named after its founder Sigmund Freud,is also known as Psychoanalysis Theory,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Psychoanalysis was originally only a theory and method to deal with psychosis by making use of catharsis to treat nerve function diseases.Since the 1920s,Freudism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genre in modem psychology and its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viewpoint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to such fields as literature,art,social sciences and so on.What's more,Freudism has developed from an unconscious psychological system to an important "life philosophy". 【关 键 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非理性主义 Freud/psychoanalysis theory/non-rationalism 中图分类号:B84-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34(2002)01-0072-04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经典。弗洛伊德主义(Freudism),因其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而得名,它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精神分析开始只是一种探讨精神病及利用“精神宣泄法”或自泄法治疗神经官能症的理论和方法。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弗洛伊德主义不仅成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而且它的理论原则和观点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各领域,并逐渐由一种无意识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生哲学”。   一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犹太人的家庭。青年时在维也纳大学学医,后来他成为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长期在维也纳开业行医,精神分析学就是他当时在研究和治疗各种神经官能症患者的过程中逐渐创立的。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无论是荒诞的理论还是科学的学说,都不可能是学者的凭空杜撰,而必然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亦是如此。弗洛伊德是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当时的奥匈帝国集中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一切矛盾。因此,在奥匈帝国的这个时代,阶级压迫、民族歧视,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在犹太人的社会生活中,家长制统治和浓厚的宗教气氛,社会禁忌的繁缛和残酷,性道德的伪善和压抑,使许多青年人在两性关系上蒙受苦难。其结果之一是导致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正是反映这一社会情况,并适应社会需要,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且,这一社会环境对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的形成也具有直接的影响。20世纪,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神经官能症心理学。他聚集得意门生在1902年组织了“心理学星期三学会”。他们每逢星期三下午在一起讨论精神分析问题。1908年,这个学会改名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这时期的精神分析学者,都属于古典(正统)弗洛伊德主义,其代表人物除弗洛伊德本人,还有他的学生与合作者:阿德勒(Alfred Adlor,1870~1937)、荣格(Carl Jung,1875~1961)、琼斯(Emest Jones)等人。 弗洛伊德自己曾多次提出这样的看法,这就是精神分析有两个为世人所不容的基本观点:其一“是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潜意识的”;其二,是泛性主义观点。事实上,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这两个基本理论,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也有分歧和争论。阿德勒、荣格等企图摆脱弗洛伊德学说中明显荒谬的东西,因而在1911~1913年间,他们先后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分别形成了精神分析的阿德勒派和荣格派。阿德勒的心理学称为“个体心理学”,荣格则称为“分析心理学”。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真正摆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内容。正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他们虽说要抛弃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可厌的成分,然而,他们所抛弃的却又被他们改头换面塞进自己的体系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 作为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经典著作《精神分析引论》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如下三方面的思想: 其一是它主张潜意识决定人的全部精神活动。 根据弗洛伊德定义,潜意识是有异于前意识的无意识。因为前意识有可能重新进入意识,至于潜意识则是不准侵入意识的。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必然相应地轻视意识。我们知道,传统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的就是意识的,意识的就是心理的。弗洛伊德则认为,这个公式不能成立,因为“意识不是心理的实质,而只是心理的一个属性,一个不稳定的属性,因为它是旋即消失的,消失的时间较长于存在的时间。” 由此,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系统可比作一个大前房,在这个前房内,各种精神兴奋得都像许多个体,互相拥挤在一起。和前房相毗连的,有一较小的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但是这两个房间之间的门口,有一个人站着,负守门之责,对于各种精神兴奋加以考查、检验,对于那些他不赞同的兴奋,就不许它们进入接待室。你们立即可以知道,那守门人究竟是在门口逐出任何冲动,或究竟是等到冲动侵入接待室之后才将它们赶出,那都不大重要;因为那只是他在辨认上的周密敏捷的程度问题。这个比喻现在可以用以扩充我们的名词。前房内,潜意识内的兴奋不是另一房子内的意识所可察知,所以它们开始是逗留在潜意识内的。它们如果进逼门口,而为守门人赶出来,那么它们就不能成为意识的:那时我们便称它们为被压抑的。但是就是被允许入门的那些兴奋也不一定成为意识的;只是在能够引起意识的注意时,才可成为意识。” 当然,对于“心理等于意识”这个公式,我们也是不同意的;我们也认为心理历程应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但是我们认为心理的实质却恰恰是意识而不是无意识。其实,弗洛伊德也知道贬低意识的地位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他说,“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我们来说,意识的属性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它仍然是唯一的光线,照亮了我们通向心理生活奥秘的道路。也就是由于我们的发现的特殊性,我们在心理学内的科学研究就是要将潜意识历程译成意识历程,从而填补了意识知觉的空白……。”弗洛伊德的这个自白表明意识只有一种功能,那就是用以发现潜意识奥秘的唯一探照灯,而潜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则反过来给意识的知觉填补上空白,这显然错误地贬低了意识的价值。列宁有一句名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P199)的确,人类之所以有今天光明灿烂的世界,就因为有意识和社会实践,而弗洛伊德是把潜意识“片面地、夸大地、过分地、神化了”。[1](P365),并且他的潜意识决定论,尤其是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决定于潜意识的欲望,显然是陷入了反理性主义的泥潭。 其二是它认为性起着一种不平凡的巨大作用。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贬低了意识的作用,他的泛性论便将人降级为一般的动物,抹煞了人的本质特征。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几乎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最后都归结为性的本能冲动,都是以追求性欲的满足为目的的。在他看来,一个人从生到老,一切行为无不带有性欲色彩,或是无不受性欲支配。譬如婴儿的吸吮动作,他也认为是一种性欲的表现。他说:吮吸活动显示了与其他为生活所必需的机能相联结的最初性欲冲动。[2](P247)从中也可见,弗洛伊德大大扩大了性欲的涵义。他自己曾这样说:“我对性观念的发展是两方面的。第一,性一直被认为与生殖器有很密切关系,我则把它们区分开来,并视‘性’为一种包罗广泛内容的生理机能;它以获得快感为其终极目标,而生殖不过是它的次要目的;第二,我认为性冲动包括了所有可以用‘爱’这个笼统字眼来形容的念头,那怕只是亲昵的或友善的冲动。”这样,弗洛伊德就把人生一切生理需要的满足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情感,都与性欲等同起来。 而且,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还反复强调性本能的非理性本质,在他看来,这种被称为里比多的本能是很难以理性来控制的:“性本能和自我保存的本能遇到现实生活的必要性时所表现的行为不一样,那是值得注意的。自我保存的本能和一切隶属于自我的本能,都较易控制,很早就接受必要性的支配,而且使其本身的发展适应现实的旨意。这是可以了解的,因为它们若不服从‘现实’的旨意,便不能求得所需要的对象,而个体若没有这些对象,便不免于死亡。它们既好象是寄生地附丽于他种生理机能之上,同时又可在本身求得满足,所以它们最初本不受‘现实’必要性的教育影响;就多数人而言,其性本能可以在这一或那一方面终身保留这种固执性,或‘无理性’,不受外界的影响。而且一个青年的可教育性,大概在性欲勃发的时期即告结束。教育家知道这一点,而且都知道如何应付。”[2](P284) 所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反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它甚至抹煞了社会文化或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性。弗洛伊德宁愿采取生物学的观点,仅仅将它的理论建立在生物学的事实基础之上。我们不禁问:如果人类只有性本能,那么人类和其他动物还有什么差别呢?所以,弗洛伊德的出发点无疑是十分错误的,无怪乎阿德勒和荣格都在性的问题上与弗洛伊德发生了分歧。 其三是它提出文明总构成对性的压抑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文化的成就要用人类幸福的程度予以测量。他曾以现代文化辉煌成绩举例。譬如他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国家为了人的福利开发土地,征服自然,我们就承认这个国家具有高度的文明。“在这样的国家内,凡是河流有倾覆河岸的危险都受到了限制,流水由运河导向需要的区域。土壤勤加耕耘,栽植适宜的植物;矿产资源深入挖掘,制成合用的器具。交通工具迅速可靠;毒虫野兽已被消灭;家畜驯化工业兴旺发达。”[2](序言PXⅢ)此外,如园林的布置、清洁卫生的设备,学术、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的成就以及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善等都是高度文明的标志。但是,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不可能因此“忽视文化的建立有赖于满足本能的牺牲的程度”。 依照弗洛伊德的这个逻辑,似乎文明的进步不能增进人的快乐,反而必然增进他的痛苦。因为在正常的文明社会里,性都要受克制或压抑,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特别像恋母的伊谛普斯情结尤其是大逆不道的。所以,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断言:“这些神经症病人没有一个不是伊谛普斯,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在反应这个情结时都成了汉姆雷特。由分析而发现的伊谛普斯情结比起婴孩所有的更为扩大而显著,他们不是稍微有一点怨恨父亲,而是想他死去,对于母亲的情感显然是以娶母为妻为目的。因此,由分析伊谛普斯情结而得到的临床事实,实际上变得极为重要了。我们知道性本能到了青春期开始以全力求其满足,它一再以亲属为对象,来发泄里比多。婴孩对于对象的选择好象只是出于儿戏,然而它却奠定了青春期选择对象的方向。在青春期,有一种很强烈的情感的流露以反应伊谛普斯情结;但是因为意识已知道严于防御,所以这些情感的一部分不得不逗留意识之外。一个人从青春期起就必须致力于摆脱父母的束缚,只有当这种摆脱有所成就之后,他才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了。就男孩而言,这个工作即在于使性的欲望不再以母亲为目标,而在外界又求一个实际的爱的对象;此外假使他仍敌视父亲,那他必须力求和解;假使他因反抗不成一味顺从,那他就必须力求摆脱他的控制。这些工作是大家都免不了的;然而做得理想的,即在心理上及社会上得到完满解决的,则寥寥无几;这是大要注意的事。至于就神经症人而言,这种摆脱是完全失败的;做儿子的终身屈服于父亲,不能引导他的里比多趋向于一个新的性的对象。翻过来说,女孩子也是如此。伊谛普斯情结确可视为神经病的主因。”[2](P267) 弗洛伊德由此认为“爱与文化的利益相反,文化的严酷限制威胁着爱”。他说,“就性已成熟的人们而言,对象选择限于异性,凡属生殖以外的满足多作为反常而被禁止的。……这些限制的措施可能把有正常的性能力者的性兴趣纳入合法的轨道而不受干扰。但是可以许可的异性爱情的唯一出路还要受法律和一夫一妻制的进一步限制。”很明显,弗洛伊德对文明的不满主要是由于他认为这种限制会给人带来不快乐的结果,在他看来,在性满足方面,人类不如复归于野蛮时期。 与此相关,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把现代社会中神经症致病病因归结为文明社会对性的剥夺和压抑,“因此,我们乃可下一结论:神经症致病的第三个因素,即对矛盾的易感性(the susceptibility to conflict),与其自我发展的关系正等于它与里比多发展的关系;于是我们对于神经病起因的见解就扩大了。第一是性的剥夺这一最普通的条件,第二是里比多的执着(迫使性神经病进入特殊的途径),第三是自我的发展既拒斥了里比多的特殊的激动,于是乃产生矛盾的易感性。因此,这个事实并不如你们所揣想的那么神秘而难解。”[2](P2817) 当然,弗洛伊德对文明的不满是很容易使人误会他的为人,以为他是性生活的自由主义者。其实,读过弗洛伊德传记的人都知道,他完全不是这样的人。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第三编第二十七讲中说,他希望病人“能在性的放纵和无条件禁欲之间选取适中的解决”。他说,“你们就不能假定,要解释精神分析的疗效,一定是由于允许病人实行了放纵的性生活了;你们须得求他种的解释。”[2](P350)仅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看出《精神分析引论》的确是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   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哲学把理性当作人类本性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强调人的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从而也汇入了20世纪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并为非理性主义哲学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的弗洛伊德主义能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存在的性质,确定了文明的使命等等。因此,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弗洛伊德主义曾成为一种“最有声望的”思想体系。甚至弗洛伊德的名字时常与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伟人、科学家联系在一起。这种评价虽然有其过高的地方,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弗洛伊德学说影响的广度与深度。 我们知道,精神分析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逐渐渗透到文学、哲学、艺术、教育、宗教各领域。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各国,它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从而影响到社会科学各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可以说,凡是与人类精神生活有关的文化科学活动,以及探讨人类命运和本质的各种学说,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精神分析的烙印。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这个学说由于带有过于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观点,在反对理性的同时无疑又走上另一种片面性即非理性主义,也因此,它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参考文献】 [1]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本文档为【精神分析局限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