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科技发展的当代趋势探

2011-12-16 6页 doc 38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48

暂无简介

举报
科技发展的当代趋势探科技发展的当代趋势探析 摘要:二次大战以来,世界科技日新月异,进入新世纪,科技更是以超高速的势头前进。文章通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发展趋势的描述以及我国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道路。 关键字:科技 发展 科技创新 创新型国家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而这也必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和社会面貌。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 (一)科技发展引发了新的科学和...
科技发展的当代趋势探
科技发展的当代趋势探析 摘要:二次大战以来,世界科技日新月异,进入新世纪,科技更是以超高速的势头前进。文章通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发展趋势的描述以及我国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道路。 关键字:科技 发展 科技创新 创新型国家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而这也必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和社会面貌。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 (一)科技发展引发了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不断突破人类传统的认识极限。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科学的融合,推动着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飞跃。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广泛应用,使科技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 发展。这一切预示着科技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 (二)产业化周期缩短带来新的跨越机会。20世纪上半叶,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长达6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等许多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阶段就已申请了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基础,不断催生新的需求和新兴产业。后发国家完全有可能通过局部突破,带动国家竞争力的整体跃升,这为后发国家提供了赶超和跨越的机会。 (三)科学理论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与以前的情况不同,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绝大多数源于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性创新。核能、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以及正在兴起的纳米技术,都是源于对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科学理论日益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四)经济全球化使科技资源配置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全球化环境下,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日益普遍。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正将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升级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科技资源正在加速向发达国家积聚。但这并没有改变国家间竞争的本质,发达国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网罗人才、控制知识产权等形式获得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问题。 (五)加强自主创新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随着科技全球化的不断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美、日和欧洲的发达国家通过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努力保持其在科技前沿的领先地位。芬兰、爱尔兰等国通过发展通讯、软件等产业,带动了本国经济的腾飞。各国政府纷纷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不惜重金网罗优秀科技人才,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以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 二、我国科技发展的趋势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中,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日益减少,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则明显上升。因此,我国在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的同时,充分借鉴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这十六字方针,既是对以往科技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又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对科技发展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是贯穿规划纲要的一条主线。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要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集成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注重提高国家集成创新能力,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创新,要继续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技术跨越,一直是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方式。重点跨越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既要看到现在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同过去相比有很大增强,又要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实施重点跨越,就要紧紧把握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从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考虑,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支撑发展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双重使命,面临着扩大国内需求和开拓国际市场的双重要求。同时,改变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也都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必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提供保障。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未来是科技工作的神圣使命。当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断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指出新方向、开辟新领域。特别是科学理论越来越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发展引领新的道路。我们应当前瞻未来发展和长远利益,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若干领域超前部署,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新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以及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技术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成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必须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要翻两番。而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我国经济必须再保持连续20年7%以上的高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使今后相当长时期间,我国的投资率能够保持目前40%的高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由目前39%提高到60%,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 (二)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约束。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水资源仅为四分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目前, 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 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依靠科学技术是解决这些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 (三)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决定了必须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多年来,我国的结构调整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结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效果不够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问题,已经由数量结构调整转变为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因此,必须寻求新的思路和途径,通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实现结构调整目标。 (四)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必须努力实现创新国家目标。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许多新的问题。确保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维护我国的天空与海洋权益,都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当今世界是凭实力说话的世界。实践表明,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战略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在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创新能力不足,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科技发展在发展思路上将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一)在发展路径上,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跟踪模仿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全球化环境下,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发展道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家安全和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必须确立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二)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单项技术研发是科技活动的必要方式。但是,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如果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和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因此,应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 (三)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当前,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一项突出任务,就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包括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问题要考虑高等院校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 这既是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启示,也是高等院校本身具有的人员流动、学科交叉、原始性创新方面的优势所决定的。另外,过去10年多来,高等院校在承担国家项目上已经有非常重要的进展。 (四)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使广大公众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充分理解科学、支持科学和参与科学。因此,提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方面,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不可或缺。在“十一五”科技工作安排中,对科学技术普及更加关注。 (五)在国际合作上,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全球化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国际大科学工程的深入开展,使我国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先进科技成就,分享研究开发资源和管理经验。为此,应当确立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科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服务于国家战略标。 五、小结 总之,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呈加速趋势的当今时代,给各个国家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就我国国情而言,必须辨析机遇,抓住机遇,坚持走建设创新型国家道路,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在世界之林占有一席之位。 参考文献 [1]葛万锋.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及其对安徽的启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1):41-43. [2]苏玉娟.21世纪的科技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科学之友,2007,(10):162-163 [3]徐冠华.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6,(6):4-6 [4]路甬祥.我国近期科技发展的六大着力点[J].当代经济,2008,(1):1 [5]秦海菁,乌家培,王宪磊.未来30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展望[J].前沿解析,2006(8) [6]贺得方.创造多样性的中国科技发展道路[J].今日中国论坛,2007,(11):40-42 [7]粱燕君.战略定位是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5):46-47 [8]白莹,杨升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领导中国科技发展的经验结晶[J].理论与实践,2006,(7)
/
本文档为【科技发展的当代趋势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