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型糖尿病的防治

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11-12-16 26页 ppt 87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0350

暂无简介

举报
2型糖尿病的防治null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1.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 快。 2.老龄化: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 3.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4.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 5.筛查方法的改变 6.中国人的易感性 7. 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 空腹血...
2型糖尿病的防治
null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1.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 快。 2.老龄化: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 3.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4.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 5.筛查方法的改变 6.中国人的易感性 7. 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结果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 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 空腹血糖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 FPG) (2hPPG) 正常血糖(NGR)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 <7.8 糖耐量减低(IGT) <7.0 7.8~<11.1 糖尿病(DM) ≥7.0 ≥11.1 注: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的分型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 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或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胰岛素在机体内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或两者共同存在。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被诊断的糖尿病。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病因学相对明确的一些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的目标: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的目标: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的目标: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近期目标: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 远期目标: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是调整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自我血糖监测只有真正成为糖尿病管理中的一部分时才会发挥作用。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1)餐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基础、餐时或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当血糖水平很高时应首先关注空腹血糖水平。在其他降糖治疗有低血糖风险时(用胰岛素促泌剂治疗且血糖控制良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2)餐后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餐时胰岛素的患者和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血糖者。在其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可通过检测餐后血糖来指导针对餐后高血糖的治疗。 (3)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4)夜间血糖监测:用于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特别在出现了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 (5)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6)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的监测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的监测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HDL-C)。用调脂药物者还应在用药后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在患者每次就诊时均应测量血压。应指导高血压患者每日在家中自我监测血压并。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采用科学、合理、基于循证医学的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其中降糖治疗又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1. 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2.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3.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4. 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 5. 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在3~6个月减轻5%~10%的体重。消瘦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营养素营养素 脂肪: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饮食总能量的30%。 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 蛋白质: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个体,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0%~15%。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等。高血糖的药物治疗高血糖的药物治疗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而增加GLP-1浓度,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 双胍类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 TZD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一)二甲双胍 (一)二甲双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二)磺脲类药物(二)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主要为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目前在我国上市的TZDs主要有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盐酸吡格列酮。 TZDs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体重增加和水肿是TZDs的常见副作用, 这种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 TZDs的使用还与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四)格列奈类药物(四)格列奈类药物 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本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 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五)α-糖苷酶抑制剂 (五)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不增加体重,并且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可与磺脲类、双胍类、TZDs或胰岛素合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六)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六)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 单独使用DPP-4抑制剂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也不增加体重。胰岛素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的禁忌证时,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以消除糖尿病的高血糖症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胰岛素治疗注意事项 胰岛素治疗注意事项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对新发病且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起始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防治2型糖尿病的防治 谢 谢!
/
本文档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