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厥阴病篇

厥阴病篇

2011-12-18 50页 ppt 2M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3689

暂无简介

举报
厥阴病篇null厥阴病篇厥阴病篇东汉·张仲景概 论概 论一、厥阴生理: 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上巅顶和督脉相交,络胆属肝。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心包络,下膈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上抵腋下,循上臂内侧中线入肘中,下前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至中指出其端。 null二、厥阴病理: (一)病位: 肝与心包,肝经(厥利呕哕与肝,心包无关) (二)成因: 1、外邪直接侵犯厥阴经脏 2、邪由它经传来:如太阳可传厥阴;少阴可 传厥阴。 (三)性...
厥阴病篇
null厥阴病篇厥阴病篇东汉·张仲景概 论概 论一、厥阴生理: 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上巅顶和督脉相交,络胆属肝。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心包络,下膈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上抵腋下,循上臂内侧中线入肘中,下前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至中指出其端。 null二、厥阴病理: (一)病位: 肝与心包,肝经(厥利呕哕与肝,心包无关) (二)成因: 1、外邪直接侵犯厥阴经脏 2、邪由它经传来:如太阳可传厥阴;少阴可 传厥阴。 (三)性质—寒热错杂证(为主) 厥阴病亦有单纯的寒证或热证如吴茱萸汤证、当归四逆汤证、白头翁汤证等。 null(四)证候分类和治法 1、厥阴病本证: (1)厥阴病寒热错杂证—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 (2)厥阴病寒证: 外寒伤厥阴之经,血虚经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治以当归四逆汤。 外寒伤厥阴之脏,可出现干呕,吐涎沫,头痛,以吴茱萸汤暖肝胃降浊阴。 经脏两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厥阴病热证—治宜凉肝解毒,白头翁汤。 2、厥、利、呕、哕诸证的治疗,当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来进行。 (五)厥阴病的预后及转归 厥阴正复邪祛,可有向愈之机;厥阴阳复太过,可发生痈脓、便血或喉痹等热证;若阳亡阴竭,则预后不良。第一节 厥阴病辨证纲要第一节 厥阴病辨证纲要【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326) 消渴—木火燔灼,胃津耗损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厥阴郁火上冲 上热 厥阴之为病 饥—厥阴郁火犯胃,胃热则消谷 不欲食—土被木伐,脾虚不运 下寒 食则吐蛔—脾虚肠寒,蛔虫上窜 下之利不止上热 下寒 清上 温下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壹贰叁 厥阴病寒 热错杂证 厥阴病寒证 厥阴病热证 一、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一、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一)乌梅丸证(一)乌梅丸证 【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null1、蛔厥与脏厥的辨证 脏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真阳大虚 脏气垂绝 脉微而厥 静而复时烦—脏寒(肠寒),蛔上入其膈 蛔厥 须臾复止—蛔虫内伏不扰,疼痛烦躁消失 得食而呕,又烦—蚘闻食臭出 其人常自吐蛔—有吐蛔虫肠寒 胃热 蛔虫 窜扰null2 蛔厥的证治 辨证要点:一是有吐蛔病史;二是证以腹部、胃脘疼痛为 主,且时作时止;三是手足厥冷常在痛剧时产 生,痛减或痛止是消失;四是进食后随即发生 疼痛与呕吐。 病机:上热下寒(胃热肠寒),蛔虫内扰。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 乌梅、苦酒—蛔虫得酸则静 黄连、黄柏—蛔虫得苦则下 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蛔虫得辛则伏 人参、当归、米粉、白蜜—奠安正气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本自寒下(脾寒下利的同时有上热)→胃热脾寒→寒格(寒热相格) 误吐伤胃→胃热浮躁 医复吐下之 更逆吐下,寒热相格更甚→食入口即吐 误下伤脾→脾寒气陷 null主证:食入口即吐,下利便溏。可伴见口渴,口臭,食少乏力,腹胀 腹痛,喜暖喜按。。 病机:胃热脾寒,寒热格拒 治法:苦寒泄降,辛温通阳(清胃温脾) 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黄芩、黄连—苦寒清胃热,热清则胃气得降,呕吐自止。 干姜—辛温通阳温脾寒,寒去则脾气得升,下利可停。 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以复中焦升降斡旋之职,更利于寒热 诸药各行其道,以解阴阳寒热之阻隔。 鉴别:本证属胃热脾寒,临床上当与黄连汤证比较。 黄连汤证:上热较轻,证见欲吐,治疗用药只用黄连而未用黄芩,下寒较 重,证见腹中痛,不仅用干姜,而且用桂枝通阳; 干姜黄芩黄连汤:上热较重,故食入口即吐,故不仅用黄连,更用黄芩,下 寒较轻,故只用干姜。用人参者,旨在补益中气,中焦健则清热 祛寒之药各得其所,更易发挥效果。 临床运用:陈修园:“若汤水不得入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许,徐徐呷 之,此少变古法,屡验。” (三)麻黄升麻汤(三)麻黄升麻汤【原文】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null 邪陷阳郁—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止,手足厥逆→邪陷阳郁而不达四末 阴伤—咽喉不利,唾脓血—阴伤肺热气痹,脉络损伤—上热 阴阳两伤 阳伤—泄利不止—阳伤而脾虚气陷—下寒伤寒六七日null主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 唾脓血,泄利不止。 病机:邪陷阳郁,肺热脾寒 治法:发越郁阳,清肺温脾 方药: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二药用量最大,发越郁阳—为君 石膏、知母、黄芩—泄火解毒,清解肺热; 桂枝、干姜—温运脾阳,祛除下寒, 天冬、玉竹、当归、芍药:清金润肺,滋阴养血—为佐; 白术、茯苓、炙草健脾益气—为使。 煎服法: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指服药的间隔不要太 长,大约如蒸三斗米饭的时间,把三服都服完。 药后效果:药后汗出愈,汗出则郁阳得伸而内陷之邪得解而病可愈。为臣二、厥阴病寒证二、厥阴病寒证(一)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苵萸生姜汤(一)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苵萸生姜汤【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厥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null主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可见有四肢关节疼痛,或指(趾)尖、鼻尖、耳朵边青 紫;或脘腹冷痛;或月经衍期、痛经、量少色暗等。) 病机:血虚寒凝 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方药:当归四逆汤(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归、辛、通草) 芍药、当归—补血养血以行血 桂枝、细辛—温经散寒以通阳 甘草、大枣—补中益气而生血, 通草—入血分以通行血脉。 加减:若内有久寒者,常伴有呕吐脘痛,舌卷囊缩,寒疝痛经, 少腹冷痛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吴萸、生姜—暖肝温胃,通阳降浊。 当归四逆汤加 清酒—助药力而活血散寒,温经暖脏,驱在内之久寒。 煎服法(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将药物放入水酒各半的溶液 中煎煮,分5次温服。 汉代通草是指木通,但木通可致肾衰,故在临床上可用鸡血藤代木通。null1、血虚寒凝致厥与阳虚阴盛之四肢厥冷有别: 阳虚寒盛—四肢厥冷,脉微,多伴有下利清谷等证。 血虚寒凝—手足厥寒,脉细,不伴有下利清谷等证。 2、既云“内有久寒”,何以不用姜附而用吴萸、生姜? 因为“内有久寒”主要是指肝、胃等脏器有沉寒痼冷,常见呕吐脘痛,舌卷囊缩,寒疝痛经,少腹冷痛等。厥阴肝经,藏营血而内应肝木,内寄相火,虽有沉寒,亦不可施辛热之品,以避免扰动风火,耗伤营阴,故不用干姜、附子,而但加吴萸、生姜宣泄苦降。null临床运用:临床可用此方治冻疮,熬汤内服,药渣外敷,药果较好。也可治疗雷诺氏综合征,此病是肢端动脉痉挛症,一受凉风吹,一碰凉水,末梢动脉痉挛,末梢青紫疼痛,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可治疗痛经,少腹冷痛。也可治疗男性的疝气痛,配合天台乌药散这类的方子也有一定的疗效。所以当归四逆汤在临床使用抓三点:血虚;冷;痛。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月经不调、痛经等;若寒邪凝结于胞宫,而致月经不调者,可出现月经愆期而至,经来腹痛,量少色暗等,临床表现虽然各有所别,而且血虚寒凝的病机则是一致,治以当归四逆汤均有一定效果。 2、雷诺氏病,肢端动脉痉挛病; 3、运动性癫痫; 4、冻疮。若寒邪凝滞于经络者,可有四肢关节疼痛,或身疼腰痛等;(二)吴茱萸汤证(二)吴茱萸汤证【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六两,切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有声无物)→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吐涎沫→肝胃两寒,饮邪不化 头痛(巅顶头痛)→厥阴寒邪随经上逆(肝脉与督脉会于巅顶)null主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巅顶头痛),往往伴有肝经寒盛的表现,如少腹冷痛,或腹满寒疝,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弦等。 病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治法:温降肝胃,泄浊通阳(暖肝温胃降浊) 方药:吴茱萸汤null1、呕之鉴别: 少阳—喜呕,多兼胁满,心烦,口苦—治宜和解 阳明—食谷欲呕 厥阴—干呕、吐涎沫 口不苦—治宜温降 2、头痛之辨: 太阳—头顶痛—治宜发汗 阳明—头额痛—治宜清下 少阳—头角痛 厥阴—巅顶痛—治宜温降三、厥阴病热证三、厥阴病热证【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热利—肝热下迫大肠,大肠传导失司 下重(里急后重)—肝热下迫大肠, 湿热秽浊郁滞魄门 欲饮水—肝热伤津 腹痛—湿热凝滞气机 便中常夹有红白粘液或脓血—湿热损伤肠道络脉 化腐成脓 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气机壅滞,损伤络脉 null主证:热利(下利脓血),下重,口渴欲饮水(当有 腹痛,发热,舌红,苔黄等证) 病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气机壅滞,损伤络脉 治法:清热燥湿,凉肝止利 方药:白头翁汤 白头翁—为主药,其味苦性寒,能凉肝舒肝,尤善清下焦湿 热,是治疗湿热与毒热下利的要药。 秦皮—苦寒,能清肝胆及大肠湿热,又可凉血坚阴止利。 黄连、黄柏—苦寒,清热燥湿,坚阴厚肠胃。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在临床上使用本方,不拘于是否为厥阴肝经病变,只要是湿热壅滞大肠,有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中疼痛,渴欲饮水四个主证就可以用它。可以口服,也可以做成煎剂灌肠。 null黄芩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白头翁汤证证治比较表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一、寒利作止与厥热的关系 【原文】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331) 伤寒先厥,(利)--阳气衰微 后发热—阳气来复—利自止 又见肢厥—阴邪又盛---下利复作null【原文】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 伤寒先厥后发热—阳复—下利必自止。 汗出、咽痛喉痹—热伤上焦气分。 阳复太过—发热不退 无汗、下利脓血—热伤下焦血分。null二、根据厥热时间长短判断预后之法 (一)厥热相等自愈候 【原文】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336) 厥五日—阴胜 伤寒病 厥热时间相等—自愈 热亦五日—阳复null(二)厥少热多当愈与热复太过的变证。 【原文】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1)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 四日至七日,热不除—阳复太过—必便脓血。null(三)厥多于热其病为进 【原文】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342)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 寒多热少,阳气退,其病为进。 复厥五日null但厥无热,为阳气不复,病情危重; 厥而见热,为阳气来复,病有好转; 厥多热少,为阳复不及,病仍发展; 厥与热相等,为阳复适中,其病向愈; 厥少热多,阳气回复,其病当愈; 厥回热不止,为阳复太过,则邪从热化。厥热胜复null三、厥热胜复中出现的除中证 【原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332)null 始发热六日 当不能食 伤寒 厥多于热,为病进 厥反九日而利 今反能食,恐为除中 不发热(微发热)--胃气尚在—必愈。 暴热暴退—胃气败绝—除中证 与厥相等—期之旦日夜半愈 其热续在 热久不罢—热伤营血—必发痈脓﹖食以索饼诊断方法null【原文】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欲彻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333) 脉迟,当迟而无力,证属于虚寒,一般来说,不会误用苦寒之品,之所以反用黄芩汤清其热,很可能是伤寒厥利已六七日,正当阳气初回,寒邪将退,出现微热而渴,但利尚未止之际,医者不知其利必自已,也不顾脉迟,误认为太少合病的热利,因与黄芩汤,致成除中证。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一、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 【原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病机: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气即表里之气)。 特征:手足逆冷(这与《内经》中厥的特点不同)。二、厥逆辨治二、厥逆辨治1234热 厥 寒 厥痰 厥水 厥(一)热厥(一)热厥 1、热厥的特点与治禁 【原文】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 成因:热邪内闭,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 辨证: (1)热厥与发热的关系: 厥者必发热──热厥在手足逆冷时,必伴有胸腹灼热。 前热者后必厥──发热在先,厥冷在后,见厥而热不退。因 此厥冷乃是热邪深伏,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 (2)厥的轻重与热郁程度成正比: 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逆的轻重与邪热伏郁的 浅深及邪热程度的轻重成正比。热邪深重,厥冷 则甚;热邪轻浅,厥冷则轻。null2、热厥轻证 【原文】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339) (1)热厥轻证主证: 指头寒—阳郁不伸 伤寒热少微厥 默默不欲饮食──阳热内郁肝气不疏胃气不和 烦躁(小便黄)──热郁于内,郁热扰心。 null(2)转归: 小便利,色白者—里热除 转愈 欲得食—里热去,胃气和 厥而呕 肝热犯胃 内郁之热不得外解 胸胁烦满 邪热郁于经脉 其后必便血──厥阴肝主藏血,郁热迫血下行,则可引发便血。此厥深热深之证,阳郁甚,转剧。 null3、热厥重证: 【原文】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 脉滑—滑为阳脉,动数流利,性质属阳而主热。 主证: 厥—热邪壅滞于里,阳郁不达四末。 应有口舌干燥,烦渴引饮,胸腹灼热,小便黄赤等 证,舌红苔黄等。 病机:郁热内伏,阳不外达。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方药及方解见阳明病篇)(二)寒厥(二)寒厥1、阳虚阴盛厥 【原文】大汗 出,热不去, 内拘急,四肢 疼,又下利厥 逆而恶寒者, 四逆汤主之。 (353) 大汗,若大 下利而厥冷 者,四逆汤主 之。(354) 大汗出,热不去—阴盛格阳?表证未罢? 内拘急,四肢疼—阳虚经脉失温 下利厥逆—阳虚阴盛 恶寒—阳虚?表未罢? 大汗—阳亡于外 四肢厥冷—阳虚不温四末 大下利—阳亡于里阳虚阴盛表证未解null阳虚阴盛厥证治: 主证: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 恶寒 病机:阳虚阴盛,四末失于温养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方药及方解见少阴病篇)null2、冷结膀胱关元厥 【原文】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340) 言我不结胸→病变部位不在胸膈(排除寒实结胸) 手足厥冷 小腹满,按之痛→此冷结在膀胱关元 主证:病者手足厥冷,小腹满而冷,喜温怕寒,按之痛, 小便清白,脉沉紧,舌苔白滑。 病机:陈寒痼冷凝结少腹 治法:温散寒结 方药:仲景未出治法方药,后世医家认为当灸关元、气海 等穴,内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一类方药。(三)痰厥(三)痰厥【原文】病人手足厥 冷,脉乍紧者,邪结在 胸中,心下满而烦,饥 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355) 瓜蒂 赤小豆 上二味,各等分,异 捣筛,合内臼中,更治 之,别以香豉一合,用 热汤七合,煮作稀糜, 去滓取汁,和散一钱 匕,温顿服之。不吐 者,少少加,得快吐乃 止。诸亡血虚家,不可 与瓜蒂散。 心下满而烦→痰涎壅塞,胸阳郁遏 手足厥冷 饥不能食→胃不虚故饥,痰阻则不能食 脉乍紧→邪结之征(邪结在胸中) 主证:手足厥冷,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脉乍 紧,舌苔白滑腻。 病机:痰实阻滞胸中,阳气不能外达。 治法:涌吐痰实 方药:瓜蒂散(方解见166条) (四)水厥(四)水厥【原文】伤寒, 厥而心下悸,宜 先治水,当服茯 苓甘草汤,却治 其厥。不尔,水 渍入胃,必作利 也。(356) 茯苓二两 甘 草一两,炙 生 姜三两,切 桂 枝二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 四升,煮取二 升,去滓,分温 三服。 厥 阳气被遏 伤寒 水停心下 心下悸 水气凌心 主证:厥而心下悸(口不渴,小便利),脉 弦,苔白滑等。 病机:阳虚饮停,阳气被郁而不能四布。 治法:温化水饮 方药:茯苓甘草汤(方解见太阳病篇)治当温胃散水 茯苓甘草汤三、厥证治禁与寒厥灸法三、厥证治禁与寒厥灸法(一)虚寒诸厥禁用下法 【原文】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330) 诸四逆厥者—指虚寒厥逆 禁用下法 虚家—气血虚弱患者null(二)血虚致厥禁用下法 【原文】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347) 不结胸—胃无实邪 伤寒五六日 腹濡—肠无实邪 厥因血虚所致 脉虚—阴血亏虚 不可下,下之死 null(三)寒厥灸法 【原文】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349) 脉促—促而无力,应为阳虚 伤寒 用灸法,以温经通阳。 手足厥逆—阳虚则四末不温 1、手足厥逆,脉促有阳盛、阳虚这别: 阳盛—热厥,禁用灸法,误灸必致病情恶化。 阳虚—寒厥,可用灸法,以温经通阳。 2、脉促为阳虚的机理: 钱天来说:“阴邪太盛,孤阳不守,故脉作虚数而短促。”第五节 呕哕下利辨第五节 呕哕下利辨null(一)阳虚阴盛证(一)阳虚阴盛证【原文】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377) 呕而脉弱→正虚气逆 小便复利→肾虚不固 身有微热→虚阳外越 四肢厥冷→阳虚阴盛 主证: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手足厥逆。 病机:阳虚阴盛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重者当用通脉四逆汤,另根据通脉四逆汤加减法,方内加入生姜则更为 阳虚阴盛 虚阳浮越回阳救逆 四逆汤(二)邪传少阳证(二)邪传少阳证【原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主证:呕而发热 病机:枢机不利,少阳胆热犯胃 治法:和解枢机,和胃降逆 方药:小柴胡汤(三)痈脓致呕证(三)痈脓致呕证【原文】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376) 提示呕因痈脓而致,但呕吐又是人体驱除痈脓的途径。此种治呕之法当因势利导,故不可止呕,“脓尽自愈”则是最好的诠注,寓有普遍的意义。此是治病必求于本,通因通用之法,排脓止呕,如肺痈之用排脓汤。(四)胃寒致哕证(四)胃寒致哕证【原文】伤寒,大吐、大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380) 极虚—中阳大伤 伤寒,大吐大下 其人外气怫郁—表邪尚未尽解, 微邪郁表 反与之水,复极汗之—胃阳更伤,不能消水,水气上逆 因得哕表里同病里虚甚 先治其里 理中汤加丁香、吴萸温中止哕 (五)哕而腹满证(五)哕而腹满证【原文】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381) 此为因实致哕之证,哕而腹满为实,实邪壅滞故腹满,壅滞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作哕。实证之哕,治当驱邪,但致实之因又非一端,当审因以论治,“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就是一个治疗原则,前部不利者则宜利其小便,后部不利者则宜通其大便,实邪去而哕逆自除,此亦治病求本之道。null 二、辨下利证(一)下利辨证(一)下利辨证 【原文】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358) 腹中痛—脾阳不足,阴寒凝滞则腹痛; 湿热下迫和实热内结,气血凝滞,也腹痛。 转气下趋少腹─腹中肠鸣,气从脘部下行于少腹,这是 寒邪下趋或湿热、实热下迫,出现下利的先兆。 故此证既可以是虚寒下利的先兆,也可以是湿 热或实热下利的先兆。(二)实热下利证(二)实热下利证【原文】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374) 主证:下利谵语者(所下清稀粪水,臭秽难闻,腹部 满痛,潮热,舌苔黄燥,脉沉实等) 病机:燥屎阻结,热结旁流 治法:攻下燥屎(泻热通滞) 方药:小承气汤,若证重势急,可用大承气汤。 null【原文】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375) 此承上条,热结旁流,若用承气汤攻下,利止后,余热未尽,留扰胸膈,可用栀子豉汤清宣余热。 更烦→余热留扰 下利后(利止) 按之心下濡→实邪已去为虚烦(无形邪热留扰) 宜栀子豉汤(三)虚寒下利证(三)虚寒下利证1、虚寒下利证治 【原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70) 下利清谷—脾肾阳虚 主证: 厥—阳虚不温四末 汗出—虚阳外亡 病机:里寒外热(阴盛阳虚,虚阳被格于外) 治法:破阴回阳,交通内外 方药:通脉四逆汤(方解见少阴病篇)2、虚寒下利兼表证治则2、虚寒下利兼表证治则【原文】下利 腹胀满,身体 疼痛者,先温 其里,乃攻其 表。温里宜四 逆汤,攻表  宜桂枝汤。 (372) 下利清谷, 不可攻表,汗 出必胀满。 (364) 下利(清谷)—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腹胀满—阳虚失运,气机不畅 身体疼痛—外兼表邪 下利清谷——脾肾阳虚,虽兼表证——不可攻表 (禁汗) 误用汗法里阳更虚,阳虚不运,浊阴内填腹 部胀满(汗出必胀满)先温里四逆汤 后解表桂枝汤null3、虚寒下利转归 【原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360) 发热而渴—阳气来复 下利 今自愈。 脉弱—邪气衰退,阳复适中。 【原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 紧,为未解。(361)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阳气来复——今自愈。    设复紧(可见原为紧脉)——寒邪复盛 为未解。 null【原文】下利,寸脉反浮数,尺脉自涩者,必清脓血。(363) 寸脉反浮数(手足温)——阳复太过 下利     必清脓血 尺脉自涩者——热伤血络,血行不畅,蒸腐为脓     【原文】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366) 下利清谷,脉沉而迟,微厥——阳虚阴盛 四逆汤 面少赤,身有微热——虚阳上浮 虚阳得药力助与争 郁冒—正胜邪祛则汗出而解。 null【原文】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367) 脉数而渴(发热)→阳复→今自愈。 下利(虚寒下利) 设不瘥(发热不退)→必清脓血(阳复太过, 损伤血络)→以有热故也 【原文】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368) 脉还,手足温→阳回→生 脉不还(手足不温)→阳不回→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null【原文】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369)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阳虚寒盛(证虚) 脉反实(胃气败绝,真脏脉见) 死(证虚脉实,预后不良)第六节 厥阴病预后第六节 厥阴病预后一、正复可愈证 【原文】厥阴 中风,脉微浮 为欲愈,不浮 为未愈。 (327) 厥阴病,渴 欲饮水者,少 少与之愈。 (329) 厥阴病其脉本当沉微,若由沉微而渐浮(微浮),说明阴寒之邪逐渐衰退而阳气逐渐恢复,是向愈之兆,所以说“为欲愈”;若不浮,则说明脉仍沉微,阴寒之邪尚盛,阳气未复,故知“未愈”。 渴欲饮水→阳气来复→少少与之愈 (多饮则会伤阳,少与胃气和则愈)。 null二、正衰危重证 (一)阳衰阴盛证灸治无效(阴盛阳绝)的危候。 【原文】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343)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阳虚阴盛 烦躁—虚阳与邪相争 灸厥阴→脉不还→阴盛阳绝→死 ↘(脉还→阳未绝→不死)病情危急急用灸法null(二)阴盛阳亡神越的危候 【原文】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4) 利止厥回→阳气来复(不死) 躁不得卧(心神浮越于外)→阴盛阳亡神越→死 (三)阴竭阳绝的危候 【原文】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345) 伤寒发热—非阳复,而是阴盛格阳 下利至甚—阴液即将下竭 阴竭阳绝—死 厥不止—阳气行将外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阳虚阴盛,虚阳被格于外null(四)病情突变,阳气外亡(有阴无阳)的危候 【原文】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346) 无汗(手足温)→阳复驱邪外出。 伤寒六七日不利, 便发热而下利 汗出不止(手足厥冷)→虚阳外亡→有阴无阳→死null(五)虚阳外浮阴寒内盛证的预后 【原文】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348) 本条叙证太简,从发热、厥逆、下利并见者来分析,既可见于寒厥,亦可见于热厥,要在结合其他脉证具体分析。 是证若见于寒厥,则发热为阳气浮越,厥利则为阴寒内盛,是以谓其病情危重而“难治”;若见于热厥者,则发热为邪热内炽,厥逆为阳伏于内而不能外达,下利则或为热结旁流,或为湿热下迫,病情亦危重而“难治”。null(六)厥证危候,从足部脉推断预后 【原文】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362) 手足温,脉还→尚有生机 1、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手足不温,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肾气绝于下,肺气脱于上) 2、少阴(太溪)负趺阳→胃气犹盛,生化有源→为顺(不死) 趺阳负少阴(太溪)→阴寒盛而无胃气→为逆(死)第七节 厥阴病欲解时第七节 厥阴病欲解时【原文】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提要】厥阴病欲解时 【解析】 厥阴病欲解时是丑、寅、卯三个时辰,约为凌晨1-7时。是时深夜已过,旭日将升,自然界正处在阳气升发的阶段,作为阴尽阳生之脏的厥阴为病(虚寒证),往往会在此时得到自然界阳升之助而有利于其病向愈,反映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
/
本文档为【厥阴病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