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炎症

炎症

2011-12-21 50页 ppt 5M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7839

暂无简介

举报
炎症nullnull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病理学教研室 炎症概述 炎症概述 炎症是最常见的病理过程 炎症是最重要的保护性反应 炎症对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null 炎症概念: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null 血管反应和渗出 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原因物理性因子(physical agen...
炎症
nullnull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病理学教研室 炎症概述 炎症概述 炎症是最常见的病理过程 炎症是最重要的保护性反应 炎症对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null 炎症概念: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null 血管反应和渗出 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原因物理性因子(physical agents ) 化学性因子(chemical injuries) 生物性因子(biological pathogens) 坏死组织 (necrotic tissue) 变态反应 (allergy)null 炎症介质 (inflammatory mediator)概念: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由细胞 释放或由体液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 反应(如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 胞渗出等)的某些化学活性物质 。 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 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1.来源于细胞和血浆 2.多通过受体介导发挥作用 3.可使靶细胞产生次级炎症介质 4.一种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靶细胞 5.被精细调控,存在时间短,迅速灭活 6.有潜在的致损伤能力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vascular amines): 包含 Histamine和5-HT 1、Histamine: 来源:肥大细胞、嗜碱粒C、血小板颗粒中 脱颗粒刺激物: 作用:细A扩张和细V通透性增加 主要炎症介质及其作用null2、5-HT: 来源:血小板、内皮细胞 释放刺激因素: 作用:类似组胺(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PG、LT、LX: (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PG、LT、LX: 1、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 PGD2、PGE2 作用: 扩张血管、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热、疼痛 null3、脂质素(lipoxins,LX) : 作用: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和趋化作用, 刺激血管扩张(LXA4) 2、白细胞三烯(leukotriene,LT): LTC4、LTD4、LTE4 作用: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LTB4)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及血管通透性增加(LTC4、D4、E4)(3)白细胞产物: (3)白细胞产物: 1、活性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自由基): 来源:N、M 作用:与NO结合形成活性氮中 间产物;血管扩张和组织损伤等。 null2、溶酶体酶(中性蛋白酶、弹力蛋白酶、胶原酶、组织蛋白酶): 作用: 增加血管通透性 化学趋化性 组织破坏作用 (4)细胞因子(cytokine): (4)细胞因子(cytokine): 来源:激活的L、M(主要),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等 分类(根据功能和作用): 1、调节淋巴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的CK :IL-2、IL-4(促LC生长)、IL-10、TGF-β(免疫反应负调节) null2、调节自然免疫的CK:TNF-α、IL- 1β、 IL-6、IFN-α和IFN-β 3、激活巨噬细胞的CK:IFN-γ、 TNF-α、 TNF-β、IL-5\10\12 4、刺激造血的CK:IL-3、IL-7、CSF、 干细胞生长因子 5、炎细胞的化学趋化因子 IL-1和TNF是介导炎症的主要细胞因子 (5)血小板激活因子(PAF):(5)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来源:肥大C、嗜碱性C、N、M、内皮C、 血小板等 作用:参与炎症的多方面过程 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进WBC与内皮细胞粘附 影响趋化作用 促WBC脱颗粒 (6)一氧化氮(NO):(6)一氧化氮(NO): 来源: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一些特 定的神经细胞 作用: 作用于平滑肌,使血管扩张 抑制血小板粘附、积聚和脱颗粒 抑制肥大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 调控WBC向炎症灶集中 杀灭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7)神经肽(P物质):(7)神经肽(P物质): 来源:肺和胃肠道的神经纤维 作用: 传递疼痛信号 血管扩张 增加血管通透性 (二)体液中的炎症介质 (二)体液中的炎症介质(1)激肽系统:缓激肽(bradykinin) ①激活:Ⅻ因子、胶原、基底膜接触可激活该系统 ②作用: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收缩、引起疼痛(皮下注射)null(2)补体系统:C3a C5a 补体激活因素: 作用(C3a,C5a):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化学趋化作用 促进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 具有调理素作用,增强N、M的吞噬活性(C3b)null(3)凝血系统 : 凝血酶原→凝血酶:促进白细胞粘附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Ⅹ因子→Ⅹa:增加血管通透性及促进白细胞渗出 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管通透性;降解C3产生C3a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1、扩张血管 2、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3、趋化作用 4、发热 5、疼痛 6、组织损伤null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A、变质 B、渗出 C、增生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一、变质 (alteration):变性+坏死 急性重型肝炎二、渗出二、渗出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质成分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A 液体渗出 B 白细胞渗出null 白细胞渗出 液体渗出null渗出(exudation) “渗出和渗出物(特别是WBC)是急性炎症的重要标志”。 (一)血流动力学改变(hemodynamic changes):血流量和血管口径的改变 1、血流状态改变null正常血流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管进一步扩张,血流变慢,血浆渗出血流缓慢,WBC游出血流显著变慢,WBC游出增多、RBC漏出null2、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顺序及机制 null(二)血管通透性增高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the vessel) (二)血管通透性增高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the vessel) 1、内皮细胞收缩和/或穿胞作用增强: 最常见的原因null2、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严重烧伤、化脓感染→内皮细胞损伤,坏死脱落 *速发持续反应(immediate sustained response) 累及全部微循环血管null3、WBC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主要累及细静脉和毛细血管 4、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 主要累及毛细血管(三)液体渗出 (三)液体渗出 渗出的液体—渗出液(exudate)炎性水肿(inflammatory edema) 炎性积液(inflammatory hydrops) null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渗出液的作用 渗出液的作用 有利方面: ①稀释和带走毒素及代谢产物; 带来营养物质; ②抗体、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 ③纤维蛋白阻止细菌扩散,有利于 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病灶局 限化;后期起修复支架的作用;null④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带到局部淋巴 结,刺激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不利方面: ①液体过多,压迫器官,影响功能; ②纤维素渗出过多→机化、粘连。 (四)、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四)、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渗出:是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 出到血管外的过程。 炎症(性)细胞:N、L、M、E、B 炎性细胞浸润:最重要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其吞噬作用是炎症防御反应的中心环节。 白细胞渗出基本过程: 白细胞靠边附壁、 白细胞游出、白细胞聚集、吞噬作用nullnull1、白细胞边集和附壁 白细胞由轴流进入边流,靠近血管壁缓慢滚动的现象—白细胞边集 靠边的白细胞与血管壁粘附,胞质变扁,紧贴内皮细胞表面—白细胞附壁null边集于小静脉壁的中性粒细胞null白细胞附壁和粘着的机制 白细胞附壁和粘着的机制 内皮C、WBC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s)相互识别、相互作用(ICAMs和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介导 参与WBC粘着的粘附分子: 选择素( selectins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整合素( integrins)null WBC和内皮细胞相互粘着的发生机制: 粘附分子向细胞表面再分布:如P-选择素 粘附分子合成和表达增加:如E-选择素,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 ) 增加粘附分子的亲合力:如整合素LAF-1与 ICAM-1 2、白细胞游出(transmigration) 2、白细胞游出(transmigration) 定义: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 围组织内的过程 部位:小静脉及毛细血管 过程:主动游出,2-12分钟 方式:以阿米巴样运动的形式 nullnull速度:N>M>L>E>B 炎症不同阶段游出WBC不同: 急性炎症早期(6~24小时)—N ; 24~48小时—M 不同致炎因子,渗出WBC类型不同: 细菌(N)、病毒(L) 过敏、寄生虫(E) 3、白细胞的趋化作用:白细胞 在损伤部位的聚集 3、白细胞的趋化作用:白细胞 在损伤部位的聚集 白细胞在炎症病灶聚集是炎症反应的最重要的指征 趋化作用(chemotaxis) 趋化因子(chemotactic factor) 特点:①特异的; ②不同WBC对趋 化因子的反应性不同 4、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 4、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 吞噬作用 免疫作用 组织损伤作用 null吞噬过程: ①识别和附着(recognition and attachment) 调理素化:调理素是能增加吞噬细胞吞噬 功能的蛋白质,如IgG的Fc片段、 补体C3b等 非调理素化吞噬:吞噬细胞通过非特异性受 体、清道夫受体等进行吞噬 ②吞入(engulfment) ③杀伤和降解:(killing and degradation) ③杀伤和降解:(killing and degradation) 通过依赖氧的途径: 超氧负离子(O2-)、过氧化氢( H2O2 ) 次氯酸(HOCL.) 过氧化氢-髓过氧化物酶-卤素(H2O2-MPO-卤素) 不依赖氧的途径: 杀菌性增加通透性蛋白 溶菌酶、防御素等null免疫作用——L、M、P,NK 组织损伤: 白细胞在化学趋化、激活和吞噬过程中不仅可向吞噬溶酶体内释放产物,而且还可将产物释放到细胞外间质中,引起内皮细胞和组织损伤,加重最初致炎因子的作用 5、白细胞功能缺陷:任何影响白细胞粘附、趋化、吞入、杀伤和降解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缺陷均可引起。致反复细菌感染、免疫缺陷等null中性粒细胞null单核细胞和泡沫细胞null浆细胞和淋巴细胞null嗜酸性粒细胞 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中性粒细胞:活跃的运动能力和较强的吞噬功能;出现于急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和炎症早期;死亡后释放蛋白水解酶,溶解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 巨噬细胞:具很强的吞噬能力,能吞噬中性粒细胞不能吞噬的病原体、异物和较大的组织碎片;出现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结核)、病毒感染。null嗜酸性粒细胞:运动能力弱,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免疫复合物);多见于寄生虫和某些变态反应性炎症(哮喘)。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运动能力弱,无趋化性,无吞噬能力。T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淋巴因子——细胞免疫;B细胞产生抗体——体液免疫。常见于慢性炎症。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肝素和5-HT等炎症介质。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炎症。null三、增生(proliferation)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总结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总结null(一)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二)全身反应: 1、发热、嗜睡、厌食、肌肉蛋白降解加速, 补体和凝血因子合成增多 2、外周血白细胞改变(增多)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 4、实质器官病变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null急性炎症——WBC增高、类白血 病样反应、核左移 严重感染、抵抗力低下——WBC 增高不明显 不同病原菌感染引起不同类型的 WBC改变: 细菌——N↑ 寄生虫、变态反应——E↑ 伤寒杆菌——WBC↓ 炎症的临床类型 炎症的临床类型 超急性炎症:如青霉素过敏、器官移 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数小时-数天 急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扁桃 体炎。 几天至1月 慢性炎症:如慢性胆囊炎、慢性肾盂 肾炎。 几月至几年 亚急性炎症:如亚急性重型肝炎、亚 细。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炎症的 形态学类型炎症的 形态学类型null※根据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将炎症分为三大类: 变质性炎症 渗出性炎症 增生性炎症 变质性炎症 变质性炎症 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与增生性变化比较轻微。多呈急性经过。 急性重症肝炎 乙型脑炎 中毒性心肌炎渗出性炎症(急性炎症)渗出性炎症(急性炎症) 根据渗出物的主要成分不同, 分为四类: 浆液性炎症 纤维素性炎症 化脓性炎症 出血性炎症1、浆液性炎 (serous inflammation) 1、浆液性炎 (serous inflammation) 部位:浆液性渗出物弥漫浸润组织—炎性水肿   粘膜 感冒早期—浆液性卡他   浆膜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水)   皮肤 烫伤—表皮水疱 后果:吸收;大量积液,压迫器官 nullnull2、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2、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为特征 病因:细菌毒素 、毒物 部位:① 粘膜:喉、气管粘膜——白喉 大肠粘膜——细菌性痢疾 ☆假膜性炎,假膜(伪膜) (pseudomembranous inflammation /pseudomembrane)null2002-12-4纤维素性炎症Fibrinous inflammationnullnullnull②浆膜: 纤维素性胸膜炎null心外膜—纤维素性心包炎 ☆绒毛心(Cor Villosum) null绒毛心: 发生于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不断搏动,使渗出在心包脏壁两层表面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盖于心脏表面null绒毛心 Fibrinous pericarditis③肺—大叶性肺炎③肺—大叶性肺炎null后果(结局): ① 溶解吸收:如大叶性肺炎 ②粘膜表面的假膜脱落:溃疡、 出血; 阻塞支气管、窒息 ③浆膜机化、粘连:如盔甲心 3、化脓性炎症 (purulent inflammation) 3、化脓性炎症 (purulent inflammation) 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常见化脓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有关概念:有关概念:化脓:化脓性炎症灶内坏死组织被 中性粒细胞或组织崩解产物 释放的溶蛋白酶溶解的过程 脓液(pus):化脓过程中形成的 脓性渗出物 脓细胞(pus cell):化脓性炎症 中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null2002-12-4脓细胞化脓性炎的类型:化脓性炎的类型: 根据化脓性炎症发生的原因和部位不同分为: 脓肿 蜂窝织炎 表面化脓和积脓(1)脓肿(abscess) (1)脓肿(abscess) 一种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部位: 皮肤:-疖(furuncle); 痈(carbuncle) 内脏: -肺、肝、脑 null脓腔null2002-12-4肺脓肿null脓肿灶nullnullnull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血浆凝 固酶等 *迁移性脓肿 (metastatic abscess) 临床:脓液粘稠 结局: 小脓肿---吸收消散 大/深部脓肿---切开排脓引流, 瘢痕形成 慢性脓肿 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null(2) 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2) 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为特征。 null部位:(疏松组织) 皮肤,肌肉,阑尾 病原菌:溶血性链球菌——透明质酸 酶、链激酶等 临床:脓液稀薄,易吸收 组织坏死少,愈后不留疤痕 nullnullnullnull 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3)表面化脓和积脓(surface suppuration and empyema) (3)表面化脓和积脓(surface suppuration and empyema) 表面化脓(surface suppuration): 如 化脓性支气管炎, 化脓性尿道炎(脓性卡他) 积脓(empyema):如胆囊积脓、 输卵管积脓 null4、出血性炎 (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4、出血性炎 (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血管壁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RBC。 流行性出血热 鼠疫 钩端螺旋体病附:卡他性炎症附:卡他性炎症 发生于粘膜的表浅渗出性炎,由于粘膜腺分泌亢进,渗出物较多,沿粘膜表面向外排出。 浆液性卡他 粘液性卡他 脓性卡他增生性炎症(慢性炎症) 增生性炎症(慢性炎症) 原因 急性炎症转化 单独发生: ①持续的低毒力感染 ②长期暴露于毒性因子环境中 ③自身免疫:类风湿、SLE null 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 /一般慢性炎症 特点: ①病灶中浸润的炎症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巨噬细胞; ②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 上皮细胞、腺体等实质细胞的增生 ③主要由炎症细胞引起的组织破坏; 变质和渗出均较轻nullnull※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 在致炎因子的长期作用下,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向粘膜表面突出、根部有蒂的肿物。 null炎性息肉:如鼻息肉,宫颈息肉 等null※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局部组织炎性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瘤样肿块。X线表现与肿瘤相似。 增生成分:淋巴C、浆C、巨噬C 、成纤维C、血管内皮C 、上皮C等null炎性假瘤:如肺及眼眶内炎性假瘤 2、慢性肉芽肿性炎(chronic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2、慢性肉芽肿性炎(chronic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肉芽肿: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或其 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形 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感染性肉芽肿 (2)异物性肉芽肿 特征:有肉芽肿形成。null 常见病因: 细菌感染:结核、麻风、风湿病 螺旋体感染:梅毒 真菌、寄生虫:组织胞浆菌、血吸虫 异物:手术缝线,石棉,胆固醇结 晶,滑石粉 原因不明:结节病null类型: 感染性肉芽肿 包括风湿性、结核性、麻风性、伤寒肉芽肿、血吸虫慢性虫卵结节等 null举例: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结节) 成分: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 nullnull 异物性肉芽肿null 炎症的结局(一)痊愈(healing) 1.完全痊愈(complete healing):如急 性普通型肝炎(甲型) 2.不完全痊愈(incomplete healing): 如大脓肿,重型肝炎 (二)迁延不愈­——慢性化(delayed healing or chronicity) 如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炎症的结局null (三)蔓延扩散(spread and dissemination) 1、局部蔓延(local spread) 组织间隙蔓延——病灶扩大(疖→痈) 器官自然管道蔓延——急性膀胱炎→ 输尿管或肾盂炎 null2、淋巴路蔓延(lymphatic spread)——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扁桃体炎——下颌淋巴结炎 下肢炎症——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肺结核——肺门淋巴结结核 3、血行蔓延(hematogenous spread or dissemination)—细菌或毒素入血 null菌血症(bacteremia) 毒血症(toxemia) 败血症(septicemia) 脓毒败血症(pyemia)null 炎症的意义 炎症的意义null复习思考: 1.名词解释…… 2.炎症的基本病变有哪些?说明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 3.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组织的纤维素性炎 症各有什么特点? 4.炎性肉芽组织与炎性肉芽肿有什么区别? 5.试以皮肤疖肿为例,分析脓肿的转归与结局。 6. 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区别。 7. 试述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null病例讨论: 病史摘要:张××,男,11岁,二周前面部长一疖肿,肿胀疼痛,数天后,被其母用针扎穿并挤出脓性血液。两天后发生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经治疗未见好转,且病情加重,昏迷抽搐而入院。 检查:营养不良,发育较差,神志不清,T 39℃.P 140次/分,R 35次/分,面部有一2×3cm的红肿区,略有波动感。 化验:白细胞总数:22×109/L,中性粒细胞:0.87。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入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发育、营养差,面部有一2×3cm的肿胀区,切开有脓血液流出;颅腔:大脑左额区有大量灰黄色脓液填充,脑组织坏死,有4×4×5cm的脓腔形成,切片观察:脑组织坏死,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肉芽组织形成。 讨论题: 1.根据资料对本病例作何诊断? 2.本例脑部病变是怎样引起的? 3.从本病例中应吸取什么教训?null
/
本文档为【炎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