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师幸福感

2011-12-22 7页 doc 61K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1073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师幸福感第 11卷第 4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Vol.11 No.4 2009年 8月 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ug.2009 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培养初探 苏善生(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010)摘要:教师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青年教师幸福感是当前高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课题,也将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目前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自我定位、社会导向和人格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产生来自于物质生活...
教师幸福感
第 11卷第 4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Vol.11 No.4 2009年 8月 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ug.2009 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培养初探 苏善生(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010)摘要:教师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青年教师幸福感是当前高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课,也将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目前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自我定位、社会导向和人格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产生来自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收获和享受、获得教学成功时得到的成就感和个人荣誉、社会认同等。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应多管齐下,可通过引导激励青年教师成才、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倡导爱生乐教的风尚等途径来实现。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培养中图分类号: 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60(2009)04-0017-04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事业发展的希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教师队伍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但是,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科研申报、学术成果发表、生活负担、上升空间 ……几乎所有青年教师在谈到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时,都会一口气说出这些项中的几项甚至全部。有关调查表明,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近 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当前高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课题,也将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一、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因素青年教师一般是指 35周岁以下的教师。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 40.73万人,2005年上升为 96.58万人,2006年全国高校 30岁以下教师比例超过 30%,40岁以下教师超过三分之二。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1]。教师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高低。关注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有助于减缓和消除他们因职业倦怠带来的身心耗竭状态,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高校管理工作与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自我定位、社会导向和人格因素。 1.自我定位。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首要因素。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热爱本职工作的秘诀,也是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的基础。高校青年教师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方针中了解发展现状,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 ,包括对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正确认识,形成物质、精神和心理需求上的合理期待,并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自我修正。而一旦对自己定位过高,达不到目标时 ,就会对自身的发展缺乏信心,进而出现厌倦情绪。 2.社会导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诱惑大量出现,特别是收入、地位的差距 ,易导致高校青年教师心理上的失衡。同时 ,社会给予青年教师的过度期待和舆论压力,也使他们感到疲倦 ,甚至产生厌恶教师岗位的念头。因此 ,要使高校青年教师获得幸福感,需要社会为他们多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空间。 3.人格因素。人格作为影响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一直受到学者们的热切关注。幸福感主要依赖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而各种人格特质中,外向性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幸福感显著负相关。由此,许多学者认为,人格是预测幸福感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其中外向性对于幸福感的出现,神经质对于幸福感的消失最为关键。隋竹玉的研究发现,青年教师表现为三种教师人格的心理冲突 ———进取型、中庸型、放缓型,其中进取型的教师常有进取心理与焦虑心理的矛盾,会因事业、家庭出现挫折而表现出过度紧张和焦躁不安的情绪,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2]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永明教授指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有良好的文化和学术基础,第二是对从事的教学或者科研没有太多的障碍,第三是有一个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追求的空间。他说,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被要求引领社会精神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这个群体对于社会发展的支持在于 ———应当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应当对社会的善与恶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曲线,应当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开拓者和领路人。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幸福感跟一般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一种价值体现的幸福感。 [3]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分,他们的幸福感产生来自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收获和享受、获得教学成功时得到的成就感和个人荣誉、社会认同等。 1.青年教师待遇。高校青年教师由于毕业时间不长,家庭负担较重,因此只有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安心工作。教师物质生活水平既是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外在表现,又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物质基础。一个需要经常为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担忧的教师其体验教育幸福的能力必然是有限的。社会和学校必须在为高校青年教师及其家庭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国家和地方财政为青年教师待遇水平的提高承担应有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在 2008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在高校工资的分配中,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使青年教师工资增加的数额高于其他教师,同时,在各项基金的申请中,继续加大青年项目的比例。 2.青年教师业务水平。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各项工作,高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业务水平的学习与提高是一种触及心灵、影响行为的深层次内心转变的过程,它将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起适应社会变化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学习观,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认知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及时充电,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获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就不断得到充实。 3.青年教师的人格。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为:如何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对待所教的学生。高校青年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高校青年教师经常为不良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或宣泄到学生身上。青年教师应不断地自省,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善于调整自己的处世心态,正视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求,安排好自己的教学和生活、娱乐活动,以积极乐观的心境对待工作。有了健康的工作心态,完善高尚的人格,才会把学校当成工作的乐园、事业的摇篮,从而快乐地工作,在工作中寻求快乐。 4.青年教师的师德。高校青年教师只有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依靠师德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一份幸福,在良好的师德表现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三、增强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思考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必须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要激励与培养并重。激励要政策化、化、人性化,培养要经常化、化。在培养中要重视18 苏善生: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培养初探 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老教师不仅要做“督导员”、“裁判员 ”,更要做 “教练员”。只有新、老教师形成合力,高校的教学水平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4]一个不幸福的教师无法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让所有的教师都有职业幸福感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做很多工作。 1.帮助青年教师 “过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内容,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专业的成长。学校应该引导青年教师过教学关、科研关、外语关。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科研不能偏废其一,两者是一个互相支撑的关系。学校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青年教师的进修提供条件和帮助,对还没有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应鼓励他们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特别是少数新办专业,急需培养专业教师的单位,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有针对性地分批选送青年教师进行单科进修;也可通过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同有关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合作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采用多种渠道,加快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使他们尽快成长,争取按时或破格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还要注重营造宽松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树立学校信誉的中坚力量。 2.指导青年教师确立成才目标。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让他们能健康地成为一名适合时代发展的“研究型 ”和“复合型 ”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激励,使之成才。各高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早成才、早成大才,帮助他们 “量身定做 ”规划,帮助找到适合自身发展之路。要激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让他们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处理好贡献社会和自身成长成才的关系。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要敢于破格重用,给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职称评聘、评优时给予优先考虑。对在核心期刊和国际优秀期刊发表论文、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和出版有影响专著的教师,要发放奖励津贴。对青年教师辅导的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的,不仅对学生要给予奖励,而且对辅导的青年教师同样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建立老教师跟踪培养机制。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跟踪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由为人师表、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身体健康的正、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把握教学各个环节,指导他们上好每一节课,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和艺术;要帮助青年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以及帮助他们确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及早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骨干教师。这无疑会增强青年教师的自尊心,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4.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获得职业幸福感。 5.注重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桃李满天下 ”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只有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教师职业才具有现实意义。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学生的幸福体验必然影响教师的情感体验,学生认同自身的幸福成长必然会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敬,从而强化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学生的幸福感总是与教师的幸福感密切联系着,离开学生幸福的教师职业幸福是不存在的,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是教师幸福和学生幸福的统一。总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感觉,归根到底来自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只有教师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如果青年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就不会觉得累而会觉得幸福。所以,学校要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感受,提升他们对学校、对工作的满意度。此外,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要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领导的关爱、同伴的互助、公正的评价、社会的认可,从而增强教师们的幸福感,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发展。19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 4期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思考文 /杨雪琴王国忠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一项以人育人的主体性社会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体,教师自身的幸福及其对教育事业的幸福感,事关教师自身的职业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业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决定着教育事业能否取得发展进步的持久性主体人格动力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一、对提升教师幸福感重要性的认识 1.培养学生幸福品质的重要保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幸福品质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本真追求,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带领学生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教师幸福与否对学生幸福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内在的幸福体验会通过外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行为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与教师相似的情感体验。 2.提升教师生命意义的必然要求。追求幸福、实现幸福是教师一生努力的人生目的,是其生命意义的终极体现。对幸福的追寻、体验和创造能够调动教师的生命力量和激情 ,使其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享受生活。一般来说,幸福的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意识并践行自己作为教师的使命 ,将幸福融于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体验从事教师职业的内在意义和欢乐,在这一过程中享受憧憬的幸福、崇高的感觉和长久的欣慰 ,从中获得身为教师的意义感,并努力不懈地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 3.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教师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教师的幸福感会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质量与品位。拥有幸福品质与能力的教师能够积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不断完善自我 ,乐观面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正确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幸福感染周围的学生和同事 ,在教育生活中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不断追求教育理想的实现 ,从而不断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关注教师的幸福,只有教师幸福才能真正实现校园的和谐。 4.实现教育幸福的必要前提。教育作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 ,需要以人的幸福为其终极目的和本真追求。为了人的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 ,要力争将这种应然目的转化为实然存在,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和教育观念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 ,将直接关系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成效,教师幸福是教育幸福的前提,教育幸福的实现离不开幸福的教师。二、教师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剖析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从提升教师幸福的重要路径依赖来看,必须着重从学校和教师个人因素进行剖析。 1.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不到位。学校的管理对教师各方面工作都具有重要影响,学校管理不当,特别是用人、绩效考评和收入分配上的导向功能趋向偏离,除了会引起教师角色模糊和冲突以外,还会使教师工作超负荷或不足,时间被占用,缺乏自主权,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因个人角色的评估标准不明确而造成失误等,导致教师职业满意度降低。 2.教师工作和在校生活环境不尽人意。尽管近几年来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存在或多或少不尽人意之处,诸如办公条件落后、图书资料和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校园环境的美化度低、活动场所和器械的紧缺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师幸福的实现。 3.学校人际关系不和谐。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明显强于其自身的管理技能。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管理艺术的要求明显提高,也有别于现成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使师生关系的和谐受到影响,基于 “木桶理论效应”,导致教学效果的递减,会使部分教师进入师生关系紧张的不良循环怪圈,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在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由于教师工作岗位相对封闭,也容易造成人际间沟通不畅,特别是在职称评定、考核分配等关系切身利益的考量上,也易造成关系紧张,产生对领导的误解,对同事的猜忌,产生挫折感。 4.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教师心理压力逐渐增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断适应发展的要求,进一步4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harouna@sohu.com 编辑:李姬 加大内部管理的改革力度,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收入分配等方面考核指标更加细化和刚性,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使教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家长对子女的希望也通过各种方式将压力最终传递到教师,这些都将会使教师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有的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 5.业务水平与能力不适,本领恐慌日趋加剧。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时时关注科学发展的动态,处处收集教学信息,用知识、智慧和技能全面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本领恐慌,进而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 6.社会环境影响,教师德性水平有所下滑。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负面影响,部分教师德性水平有所下滑,教育理想和信念有所动摇,人生价值观有所扭曲,呈现出不健康的幸福观和求福行为。少数教师无视幸福的精神性和超越性,只讲俗福而不求雅福,轻则降低幸福的层次和强度 ,重则走向幸福的反面。三、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对策思考教师幸福是社会环境、校园氛围和教师品质能力的函数。实现和享受幸福是每一位教师的本性,需要教师自身唤醒自主的幸福意识,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推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1.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的幸福观是感知幸福的前提条件。幸福的德福规律显示,幸福和德行是基本一致的,德行是幸福的前提条件之一,幸福能力通过道德修养而铸就,幸福通过道德生活而获得,道德生活使我们分享幸福成为可能。教师幸福 “首先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 ,首要的是要加强师德修养。一要确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幸福是理想实现的心理体验。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教师便没有长远、持久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最终会导致教师精神失落,导致教育实践中的失误和不幸。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根据幸福的价值律,幸福是人们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需求和追求的人必定是远离幸福的人,只有拥有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幸福。三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幸福与其职业道德修养密不可分,教师要力求做到: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只有在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中才能不断体验到教师的幸福和快乐,才能收获教育的幸福和人生的快乐。 2.注重职业素质的提高,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一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提升专业发展能力是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所从事职业的立身之本。教师必须把不断增强专业素质作为终身的战略任务,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二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时制宜,以实现教育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持久深刻的幸福感。三要不断提高教育艺术。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和教育机智,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有效性,从而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师从教育劳动中品味到乐趣和幸福感。 3.塑造教师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突发生活事件的能力。生活事件是一种应激源,是人们在家庭、工作、学习和社会支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刺激的总和,即平时所说的精神刺激。教师面临的生活事件纷繁复杂,既有社会和家庭方面的,也有学校方面的,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应对突发生活事件的能力也不相同,其结果也会差异很大,并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教师必须注重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客观认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应对突发生活事件。 4.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一是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充分保障教师的民主权利,保障教师参与事关其利益的决策过程,保障教师享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权利,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要尊重教师、关爱教师,为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排忧解难。二是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文化管理重视人的本质,要求学校中的每个个体之间必须保持和谐的关系。教师具有较强的平等观念,能够得到学校的尊重、理解,是教师感到快乐、轻松和幸福的源泉。雨果说,“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我们”,学校领导要在尊重、关爱教师方面率先垂范。同时学校要创造教师有效沟通的机会,让学校内的各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都可以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品味精神的愉悦。另外对教师间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行为要予以批评和制止,要弱化竞争,在精诚合作中缓解教师压力,让教师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快乐工作,愉悦生活。三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公正肯定性的评价有利于增强教师自尊心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反之则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必须把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通过建立着眼于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形成使教师得到职业幸福的导向标,符合教师的需求,让更多教师把工作当成快乐,并在工作与奉献中体验幸福、拥有幸福,进而将幸福感传递给学生,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注:本课题为江苏省教育厅 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 “提升高职生幸福感的对策研究”(课题号:09SJD880069)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14121)2011/1总第 374期49 2010年 7月法制与经济 NO.7,2010 (总第 245期)FAZHIYUJINGJI (Cumulatively,NO.245)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教师幸福感计划 张莹张瑜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 312004 ) [摘要]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幸福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应该成为教师的追求,教育者应该是幸福的创造者,只有自己感到幸福,才能创造出幸福,才能给学生带来幸福,而目前的现状是教师职业压力与日剧增,教师职业倦怠日益明显,提出有效途径提高教师幸福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关键词]教师压力;职业倦怠;幸福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与教育现状的残酷性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丝毫不为过。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 把他所有“教师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血汗、的一切宝贵品质都贡献给自己的学生、贡献给本国人民。但是同志们,既然你们今天、明天、后天就得把你们所有的一切都贡献出去,但同时你们如果不日新月异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力量和精力,那你们就连什么也不会剩下来了。”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劳工组织(ILO)也曾发表过一份划时代的文献(1966),这份文件写到: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教育工作还要求教师对其教导之学生的教育和福祉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感。从这段文字看,教师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也表现出起码的专业特征,而明显不同于普通职业。诚然,我们从中看到了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奉献性、专业性,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教师职业的残酷性。也有人会质疑提出残酷这个词未免语出惊人了,在这里只是想强调说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标准了,称之为精英式也不过分。而随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弊病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为人师的两大基本品质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这两个标准并不是圣人标准,他说:我学而“圣则吾不能,不厌而诲人不倦也”。而他的学生子贡对曰: 智也,“学不厌,教不厌,仁也,仁且智,天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若真正树立起“学而不厌”终身学习理念以及诲人不倦的仁者品质,那么必定会成为一代名师。两千多年过去了,在如今的特殊国情下,这两个基本品质在中小学教师身上同时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究其原因,社会转型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中小学教师作为社会的特定群体,正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教育岗位的竞争、聘任制,量化管理等举措的实施,使教师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方面常常预支、透支。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在研究作品和主流社会中已经被认识到,有关教师面临压力的报道也非常多。2007年全国各地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让人担忧。该调查参考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教师生存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近半教师压力很大; 10个教师 3个倦怠工作;心理健康教师不足三成。一系列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存在轻微以上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普遍,反之,每天笑迎朝阳进学校,轻踏余辉回家去的教师则凤毛麟角。有的教师自身也认为教师生涯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很多中小学教师都认为自己每天都演绎着人间版的西绪弗斯式的生活,认为自己每天就是在重复着无聊的工作。一个有五年工作经验的教师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点失落,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与此同时教师的精神负担也很大,应试教育下,考试利益、绩效评价等一切以升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理念必然导致教师工作评价的陈旧单一。除了教学压力大、效果下降这个因素之外,人际关系紧张也是导致教师压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要处理多种人际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矛盾还是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当今时代的学生,信息接触多、自主性强、敢想敢做,俨然为社会的主宰者自居,部分学生完全不在教师的教育之下。二、教师幸福感计划的实现教师压力的与日剧增,教师的幸福感不断下降,这两者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因此教师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把挖掘教师自身潜力与提升教师幸福感联系起来,对此有必要了解教师幸福感的深层内涵。那么教师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与愉悦的情感体验。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觉,她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而教师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幸福感不仅对自身尤为重要,而且还关涉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与学校的整体发展,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师个人的幸福感指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对教学中的幸福感与压力的原因分析,寻找切实可行的提高个人幸福感,促进专业发展,改善生活品质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引导广大教师踏上幸福之路,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师生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缩影,反映着当前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内容,师生关系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认知、情感和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对师生关系进行分析:认知维度,教师是否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征;情感维度,教师是否接纳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较为亲密的关系;行为维度,教师是否控制学生,拒绝还是允许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探究,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教师的幸福之源是学生,是学生的成熟、是学生的理解、是学生的一颗善良的晶莹剔透的童心。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身上获得教育的灵感,教师的启思,教育的真意。幸福感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属于所有教师,所以笔者认为,幸福感计划可以帮助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它可以帮助教师树立信心面对他们的工作。首先是工作量的问题,如果总是超负荷地工作,长此以往,就会感到疲劳,进而产生厌倦的问题。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同事和学生。所以教师需要时间使自己重新振作。我们承认教师可以奉献,也必须奉献,但这往往超出了所谓的职责,要让学生感到幸福,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总是那么积极,也应试图从现有教育系统的缺陷中找到办法来增强教师自己的幸福感。教师要忠于教育事业、学校,但不能因此而献出全部的生活,同样的,教师需要得到合理的报酬,同时也希望在关注他们的环境中工作。我们要努力使那些远离抱负和激情的教师们,重新拥有抱负和激情,使他们热爱教学,也希望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结语所以说教师幸福感计划的实现,不仅在于外界要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在于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在于教师自身要有所认识,把处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当做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缔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教师与多元社会中的其他多对关系也就能处在一个较稳定而卓有成效的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要珍视家庭生活。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幸福感计划,关键是个人在教师职业生涯中要有所认识,一切设定好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事业终将得到期望中的成果,相信每个教师都可以拥有幸福,并且幸福之花开得将比昨日更灿烂! [参考文献] 1.教师的境界与教育.第九章教师的学思德性与至善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62. 2.教师的幸福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郭元祥.教师的 20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莹,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师范 第 30卷第 5期2 0 1 0年 5月 文章编号 :1006-534咸宁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2( 2010)05-0176-02Vol. 30,No. 5 May. 2010 关注教师幸福感 ———对教师管理的几点思考 *刘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之一,他们的幸福体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对如今大力提倡人本管理的学校来说,关注教师的幸福感,努力提高其幸福体验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从而针对教师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性化措施,以期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使教师发挥最大能动性,提升教师幸福感。关键词 :教师 ;幸福感 ;管理中图分类号 : G443一、关注教师幸福感的背景教师幸福感是指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精神幸福。它不仅是来自生活中,更多的是来自于他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的积极创造,来自于他在教学中的角色体验,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体来说,教师的幸福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幸福以自身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作为一个完整生命体的人,他首先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质生活的保障 ;其次是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爱的浸润;最后是社会性需要,有自我实现的梦想和追求。第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决定着对职业的不同看法和体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教师只有将职业融入自我生命时才会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因此,教师幸福既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又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二、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人曾经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教师生活在一个鱼缸中,领导、家长、纳税人和学生都在审视着他们,”可见教师是在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工作生活着,他们面临着许多普通人无法体会到的烦恼与困惑。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巨大的压力目前,教师一直都在重压下工作,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些压力来自多个方面,如繁忙的教学任务和过长的工作时间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的、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的各种评价和考核及考核与待遇的挂钩 ;同事的内部策略和矛盾 ;外界对教师的期望等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1)显性因素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由这种特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压力,我们把它们称为压力中的显性因素。第一,过多的工作量和过长的工作时间。有研究表明,大量必须承担的工作造成了压力的产生。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既要关心课堂上的学生,还要留意生活中的学生。在外界看来,教师的工作只不过是课堂上的那 45分钟,殊不知每上好一*收稿日期 : 2010-03-15 文献标识码 : A堂课,教师在课前要花大量时间备课,课后还要批改作业,帮助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赶上来,又要辅导有天赋的学生开展一些小科研,这些都是教师除了课堂上的工作外还要进行的任务。第二,教师繁杂的人际交往,教师每天都要和许多人打交道,跟领导、跟同事、跟学生等等,不论这些交往是简单对话还是持续交谈,是带有冲突的还是心平气和的……都需要教师们有足够的、充沛的精力,以适当的状态来应对不同场合中不同的人,这并不容易,成为了教师压力产生了又一重要原因。第三,不理想的工作环境。虽然政府花了大量经费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但是从中国这种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下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学校不论是环境还是各种教学设施都达不到要求,比如说教师们必须与他人分享重要的教学资源,虽然说这种情况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会有,但是它的确在大多数学校客观存在着,他们不仅是教师的工作环境,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感。第四,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科学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学校,成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学校要求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跟学生e-mail交流等,无疑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尤其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以前从未或很少接触电脑,现在的要求使得他们不得不进行计算机的学习。同时,这些科学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固有的问题,如不稳定的软件,重复出现的电脑故障等,这些侵害不断困扰着老师,影响他们的幸福感。第五,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管理受科学管理的影响,注重量化考评。教师的年终考核需要量化、职称评定需要量化、学校质量评估也需要量化考核。对教师的考评原本是一种监控机制和动力 制,但现在的学校制度大多是为了便于管理,往往不是以人为本,它把教师束缚在评估体系中的各种项目和规则之内,导致对教学短期效果的追求。殊不知就是这些量化、细化标准,掩盖了许多教育中的特殊性,扼杀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束缚了学校的生机,磨灭了教师的幸福感。教师为了去适应考评的需要,一切围绕着考核转。因此教师很难平静地追求工 第 5期刘媛关注教师幸福感———对教师管理的几点思考177作的内在价值,难以体验到内在幸福感。 ( 2)隐性因素 :这些因素摸不着抓不到,却的的确确存在着,它主要是影响教师的心理状况,从而导致压力产生。首先是公众对教师印象的误读。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社会现实与公众印象存在一定的差异。公众对教师工作缺乏了解,往往认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 “上班时间短 ”却又 “假期漫长 ”的工作。这种印象极具破坏性,严重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其次是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望理想化。“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一度扮演着圣人的崇高角色,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的蜡烛。 “社会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支配下已不把教师当 ‘人’来认识。教育管理者或学校管理者也没有把教师当 ‘人’来对待,即便把教师当 ‘人’对待,那么教师也必须是如孔子一样的 ‘圣人 ’,是‘完人 ’,是工作不知疲倦的 ‘超人 ’”。与此相对应,人们也习惯于对教师提出种种要求,管理者、家长及公众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更是越来越理想化,他们大多认为他们有一种道德上的义务去监督和严格要求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这无形中又添加了教师的压力。 2.教师个人的因素第一,功利性目的。一些教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出于真心喜欢,而是因为稳定、有寒暑假、受社会尊重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体现了一种 “自我利益取向 ”的价值选择,而非出自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因而,当在现实中其 “自我利益 ”受到影响时,自然就会感到沮丧,出现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讨厌,幸福感缺失等情况。第二是个人对幸福的体验程度。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是主观性的,依赖于他自己的体验程度。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从事某一职业的幸福感,这与他本人对幸福的体验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在外部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不同的老师对自己职业的“享受”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对幸福的体验程度不同。第三,教师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如何理解什么是幸福,这也影响幸福感的获得。有的教师认为,待遇高、受人尊敬、工作稳定等方面是一种幸福 ;而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成长、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关系和谐就是一种幸福。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对幸福感的体验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丰厚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工作环境的情况下一些教师没有或少有幸福感,而另外一些教师在没有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却能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到幸福的原因。第四,教师的身心健康。如今咽喉炎、脊椎病、亚健康是威胁教师身体健康的三大疾病,同时还发现,大多数教师都患有 “心病 ”。统计显示,面对心理问题教师比学生更束手无策。这些疾病无疑都使得教师的幸福感下降。三、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对策 1.学校 :管理 “人本化 ”,构建和谐学校首先,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需要,树立 “以教师为本 ”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者应该视教师为“生命体 ”而非 “工作体 ”,应将管理思考的事业从教师工作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认识到教师作为一个人有多种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们的要求,通过构建和谐学校,让学校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出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氛围;让教师在和谐的大家庭中快乐工作、尽情享受幸福。一个教师只有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充满智慧和活力,否则就可能带着负担和压力工作。在充满着 “团结与协作 ”、“关注与期待 ”、“理解与宽容 ”、“支持与帮助 ”的团队氛围里,每位教师还会不幸福吗?其次,学校要使教师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适合他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当中,各自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不但能使教师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更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再次,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拓展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要让教师逐步体会人生因学生而多彩,因课堂而丰厚,因自我实现而幸福。学校的关爱要让老师觉得满足,学校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老师,哪怕是鼓励教师竞争,也要创设既有压力又有活力、体现有序、公正的机制和环境。又次,学校还应该改革教师的评价考核制度,我们知道教师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按照企业的科层式管理和考核无疑是不科学的,因此应该将 “刚性管理 ”变为 “柔性管理 ”,让教师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突出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对教师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体现 “公平、公正 ”的原则,将近期评价与远期评价结合,着重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最后,我们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培养和引导老师形成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因为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只有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增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才能承受住压力。 2.社会 :给予理解、关爱与支持除了学校的支持外,由于教师还是社会中的人,也需要社会的关心与理解。教师是凡人,也会犯错误,社会不能求全责怪、苛刻要求,在全社会赞美教师、强调教师的奉献和责任的同时,应该正确看到教师的角色,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重任,他们的压力、工作量都远远超过一般人,因此,社会公众应该对教师以更多的关爱,创造条件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帮助老师走出教师职业的种种束缚,尤其是学生的家长,更应该多多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多一点理解、信任和关心,相信教师一定会收获更多的幸福体验。 3.教师 :重视身心健康,更新教育观念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他们的努力对教师幸福感的提升作用都是外在的,由于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个体主观的感受,所以教师对幸福的体验,更多的还是依赖于教师自身,离不开教师自身对幸福的积极追求与感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关键。除了学校要给予重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自己注意健康状况,坚持锻炼,合理膳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为自己减压,必要时应学会寻求帮助,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另外,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应该发自内心,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只有真正爱上教育事业,才可能将压力化为动力,以积极热情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从中得以自我实现,获得乐趣,收获幸福。总之,关注教师幸福感是提高教师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会幸福,学校才会和谐发展。
/
本文档为【教师幸福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