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通货膨胀理论

2011-12-22 6页 doc 41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2539

暂无简介

举报
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理论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经济学家的两个问题 1 失业 2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 Inflation 一般物价水平的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扬 1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 2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上扬的一种非稳定状态(一次性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以较高的幅度上涨(美国以2.5%为标准) 一 通货膨胀与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 1 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consumption price index)又称零售价格指数 生活费指数 2 GD...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经济学家的两个问 1 失业 2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 Inflation 一般物价水平的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扬 1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 2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上扬的一种非稳定状态(一次性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以较高的幅度上涨(美国以2.5%为) 一 通货膨胀与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 1 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consumption price index)又称零售价格指数 生活费指数 2 GDP 平减指数 CPI 表示物品消费与劳务与价格变动的向及变动的度 Inflation rate=(cpi- last cpi)/last cpi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影响 标准不同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不同 1 温和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其通货膨胀率在2%-3%最高不超过10% 物价上涨速度缓慢 状态稳定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大 甚至在某些场合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许多国家都在此类型的通货膨胀) 2疾驰或奔腾的通货膨胀 10%-100% 纸币大幅度的贬值 人们设法花去纸币储存商品造成经济混乱 3超速或恶性的通货膨胀 〉100% 经济处于失控状态 甚至停止运转 其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乱之后(刚解体的苏联 二战后的德国 20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通货膨胀率在 450%-20000%) 4受抑制的通货膨胀(sepcial one )隐蔽的通货膨胀 inflation rate =0 是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的结果 例如: 1控制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以政府的命令规定商品的价格 其不表现为物价上涨 而表现为商品短缺和排队购买 2按通货膨胀对不同商品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 A 平衡的通货膨胀----这时所有的商品和要素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 B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不按相同的 当通货膨胀发生人们会产生预期 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来划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1价格上升的幅度出乎人们的预料 2 根本没有预期到会发生通货膨胀 预期到通货膨胀 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总是年复一年的按6%的速度上升 公众的预期往往会使通货膨胀因惯性而持续下去 所以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又叫-----惯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一国的收入分配、产量、就业、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非平衡的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 它损害某些人的利益 使财富从一些人的手中转入另一些人的手中 具体表现在: 1 损害靠领取退休金、抚恤金为生的固定收入者的利益 把它们的收入转移到收入灵活的收入者手中 2由于信贷是实现签好的 所以通货膨胀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把他们的收入转移到债务人手中 费雪公式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 3工资也是实现的结果 所以通货膨胀会损害领取工资者的利益 把它们的收入变相转入雇主 通货膨胀税 由于通货膨胀的发生 公众要求涨工资 而工资上涨使应纳税的人数增加更多的人进入高税率等级 这种税收 被称为通货膨胀税 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说 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 4以现金保有财富的人会受到损失,以实物保有财富的人会从中获益。 如何减轻通货膨胀在收入分配上所造成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指数化的政策 以条文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工资也上升。从而减少工资收入者的损失。 指数分两种情况 1百分百的指数化 这时工资与物价同比例上涨 2 部分指数化 工资上涨的比例仅为物价上涨的一部分 其只能减轻通货膨胀,如果在运用不当就会加剧通货膨胀。 例如: 意大利和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百分百的指数化 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工资随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上涨,使通货膨胀迅速恶化。 非平衡的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两种 1 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增加产量和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有益论 在一个社会未实现从分就业时,温和的通货膨胀造成短期的价格上涨,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引起劳动需求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产量和就业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 2恶性的通货膨胀会造成产量和就业的大幅度下滑 ,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一种价格现象,从分析需求与供给开始 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增加时,总供给不能很快的增加,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扬。 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有称为买方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经历了三个步骤 1在总供给曲线为水平时,总产量极低,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增加产量和就业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2在总供给倾斜阶段总需求的继续增加会带来两个后果 1一方面是产量的增加 2 价格水平的上涨 这种伴随着国民收入增加的价格上升叫做半通货膨胀 3 当一个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时,所以得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带来价格的上涨而不会有产量的增加 出现完全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总需求的持续增长是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的结果 扩张性政策使得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需求扩张而扩张性的货敬爱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增加 最终都会造成总需求的增加 治理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要实施紧缩性经济政策 控制总需求 (最有效的办法是人为的制造一次经济衰退) 如果以较小的失业率为代价在较长的时间内降低通货膨胀率 又被称为逐渐主义政策 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通货膨胀率被称为 大刀阔斧或冷火鸡政 二供给推动通货膨胀论 供给推动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市场供给者的成本和利润的增加所造成的物价上涨,又称为卖方通货膨胀或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1 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完全纪念馆竞争的市场上,工会垄断劳动供给,通过和雇主集体议价决定工人的工资水平。当工会要求提高工资时,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出现两种结果: 1由于工资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厂商会把增加的成本打入产品价格,造成物价水平上涨。 2 当成本上升时,厂商会减少产品的生产,造成总供给的下降,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这两种情况结合就会产生通货膨胀。 工资---价格螺旋 当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发生后,工人手中的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在厂商还未决定解雇工人之前,工人会继续要求增加工资,从而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完全垄断和寡头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他们为了更大的利润,可以利用垄断势力,通过控制产量来提高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形成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3原料价格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发生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时,政府货币当局会陷入两难的处境。==如果采取扩大的货币供给 可减少失业 但是会在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如果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在物价上涨的同时 失业率会增加,因为此时的总供给量是下降的。 为了摆脱俩难的处境 政府可以采取收入政策 用行政命令遏制工资和利润的增长,由于工资构成工人的收入,利润构成雇主的收入,所以此政策叫收入政策 二战后 英 美 法 瑞典等国家都实行过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 1政府冻结工资和物价,(这是最强硬的措施) 2 政府制定工资和价格上涨的指导线,指令企业和工会参照执行(与1相比较缓和) 3 政府对企业和工会进行道德规劝和协商恳谈 (最为缓和) 三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是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以为通货膨胀源于劳动生产率增加较慢的部门工资水平却攀比劳动生产率增加较快的部门 舒尔茨的理论 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社会经济结构呈现的特点是: 一些部门迅速发展,被称为扩张部门另一些部门渐趋衰落,被称为收缩部门 在扩张部门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资源处于短缺状态 在收缩部门中,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部门需求移动轮 一般闲置资源应转向短缺 但是由于经济结构刚性 ,时闲置资源不能很快转移。会造成以下结局 1 资源短缺部门 会出现成本上升 而成本上升会引发物价上涨 2 资源闲置的部门由于工资向下的刚性(即工资只能上涨不能下降)的存在,成本一时难以下降,所以物价水平一直下降。 攀比理论 认为从生产率的提高的速度来看,社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在生产率迅速提高的部门,(由于工人任务饱满,经济效益好)工资水平高出现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在生产率较慢的部门,由于工资水平要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看齐,所以工资也会增加,结果这些部门的增长率大于生产率从而人们的购买力会超过产量出现物价上涨。 为什么通货膨胀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下去? 1 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惯性 当谋种原因造成通货膨胀后人们会产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持续和加剧。(强调现在对未来的影响) 惯性通货膨胀 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由于惯性而不易制止 过去,现在,未来的持续不断 导致了通货膨胀的持续。 中国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隐蔽型的 以商品短缺却和排队购买为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的通货膨胀从隐性转为显性 从经济向生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具有独特的特征 1 通货膨胀的初始冲击 通货膨胀他最初发生时表现为物价的一次一次的上涨,也称通货膨胀的初始冲击 发生的原因 1 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到抑制的通货膨胀在体制改革的初期得到释放 改革初期我国依次放开对农产品价格和部分工业品的价格长期以来商品由国家计划定价的格局被打破,价格双轨市场定价等定价方式逐渐被采用。 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刚性 在改变不合理比价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集团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的阻挠,使部分商品的价格就有向下的刚性。(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3 双轨价格制度的影响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曾经实行过价格双轨制度,即对某些商品同时采取两种定价方式。 即同一种商品 有市场定价 也有国家的计划定价 有时两种定价会产生摩擦 造成价格上涨 在通常的情况下国家的定价比较低,市场供求定价比较高,所以按照国家计划定价经营的工商企业往往向市场定价看齐。从而形成双轨变单轨的现象,产品价格普遍上涨。 价格双轨制度还使特权阶级以国家价格购买商品。然后以市场价格出售,从中牟取暴利。所以价格双轨制没有实行多久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给通货膨胀造成的初始冲击却遗留下来。 4 另外一些原因也造成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的初始冲击。 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从官方制定走向自由管理,对物价水平产生冲击。 在经济计划年代,企业投资的数量由国家决定而在转轨时期,企业具有投资的自主权,长期被压抑的投资愿望得到释放,企业这种“投资饥渴症”会引发投资的膨胀。 在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虽有重大进展,但是产权关系并未真正的明晰。企业内部缺乏对工资增长的制约机制,工资易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 通货膨胀的反馈机制 经济转轨时期的反馈机制有 1通货膨胀的初始冲击使人们产生预期 1一次通货膨胀后引起人们的警觉,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 2 当预期形成后,消费者通过增加现期的消费等手段,减少手持货币的需求,从而造成物价的新一轮上涨。 3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预期通货膨胀鼓励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投资 在短期内会造成投资需求的膨胀 从而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要素所有者会提出增加要素报酬的要求。 这种要求会带来两种结果 1如果同意增加报酬,会把增加的成本打入价格中,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不同意增加报酬,而是减少对要素的购买,导致供给的减少,亦会产生新的通货膨胀的冲击。 2 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 1市场经济下,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未来充满风险,不可预期,所以未来价格是不确定的 。 这种不确定会带来一些后果 1 金融投资的问题 2 签订于供给增加的变化,影响总供给 3财政赤字 物价水平的一次上涨通过以下的途径造成财政赤字 1物价上涨后,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购买力下降,为了保证购买力、维持有效需求,国家追加对其的财政拨款,从而导致财政赤字 2 物价上涨后,公共产品的企业处境困难,要素个价格提高导致其成本上升,公共产品销售价格走低使其收益难以提高,所以一此类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要靠政府补贴维持其经营,从而造成财政赤字的增加。 (若是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会造成货币超额供给,造成新的通货膨胀的冲击) 1979—1994年 我国经历了四次高的通货膨胀 1 1980 inflation rate 6% 2 1985 inflation rate 8.8% 3 1988 inflation rate 18.5% 4 1993—1994 inflation rate 13% and 21% 治理政策 一紧缩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种种措施,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从而使利率上升,总需求得到抑制,使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但是在经济转轨时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 抑制企业向银行贷款 使企业投资缩减生产资料积压 易出现“三角债”使总供给受影响。 二 紧缩的财政政策 其表现为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1积极效果:政府支出下降使财政赤字减少,从而财政部门减少向央行透支,控制了货币的供给量, 2政府需求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所以政府支出下降意味着总需求的下降,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 3 、税收增加使消费者、企业的购买力下降,从而降低总需求。 但是在国防、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是不能缩减的 三 直接的物价控制 中国现期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
本文档为【通货膨胀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