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刃针疗法-人民卫生1

刃针疗法-人民卫生1

2011-12-22 50页 doc 941KB 1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9092

暂无简介

举报
刃针疗法-人民卫生1刃针疗法 主 编: 田纪钧 副主编:(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君济 刘 星 吴才华 陈文精 张晓明 金泽明 编 委:(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志义 邓桂泉 李占武 肖 峰 江志云 编 辑: 董昌武 董林江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理论基础――《灵枢》诠释 现代理解 第一节 经筋 第2节 痹证 第3节 九针 第4节 疼痛的生理 第5节 疼痛的病理 第6节 疼痛的治则 第二章 理论框架――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 第一节 现代解剖学 第二节 生物...
刃针疗法-人民卫生1
刃针疗法 主 编: 田纪钧 副主编:(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君济 刘 星 吴才华 陈文精 张晓明 金泽明 编 委:(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志义 邓桂泉 李占武 肖 峰 江志云 编 辑: 董昌武 董林江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理论基础――《灵枢》诠释 现代理解 第一节 经筋 第2节 痹证 第3节 九针 第4节 疼痛的生理 第5节 疼痛的病理 第6节 疼痛的治则 第二章 理论框架――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 第一节 现代解剖学 第二节 生物力学 第三节 软组织外科学 第四节 脊椎病因治疗学 第三章 临床基础――九针发展 理念创新 第一节 针具 1. 形态特征 2. 作用机理 (1) 减压(肌肉、筋膜间隙、关节腔) (2) 产生经络效应 (3) 产生神经反射效应 (4) 产生加强肌肉收缩蛋白组装合成效应 (5) 产生肌小节紧带松解效应 (6) 治疗筋膜病变作用 三.创新特点 第二节 辨证 第3节 论治 第4节 针具 1. 切刺刃针 2. 钩拉刃针 3. 平刺刃针 4. 平刺置管刃针 5. T形刃针 6. 三维刃针 7. V刃刃针 第五节 针法 1. 切刺(纵行、横行、十字、米字、连续十字、连续米字、边缘、层面间) 2. 摆动(纵行、横行) 3. 钩拉 4. 平刺 第六节 “板块”实用模式 1. 枕部板块 2. 项部板块 3. 背部板块 4. 肩胛部板块 5. 腰部板块 6. 臀部板块 7. 上肢板块 8. 下肢板块 下篇 各 论 第一章 头颈部疾病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第二节 枕神经痛 第三节 肌紧张性头痛 第四节 颈椎病 第五节 胸锁乳突肌损伤 第六节 小儿斜颈 第七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 第八节 头夹肌损伤 第九节 肩胛提肌劳损 第十节 颈肌筋膜炎 第十一节 项韧带劳损 第十二节 颈椎小关节错位 第二章 肩背部疾病 第一节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第二节 菱形肌损伤 第三节 上后锯肌筋膜炎 第四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征 第五节 冈上肌劳损和肌腱炎 第六节 冈下肌劳损和肌腱炎 第七节 小圆肌劳损 第八节 大圆肌劳损 第九节 肩胛下肌筋膜炎 第十节 肩关节四边孔综合征 第十一节 肩痛弧综合征 第十二节 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 第十三节 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 第十四节 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 第十五节 肱三头肌末端病 第十六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三章 上肢部疾病 第一节 肱二头肌桡骨滑囊炎 第二节 肘管综合征 第三节 肘前综合征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 第五节 肱骨内上髁炎 第六节 骨间掌侧神经卡压征 第七节 旋前圆肌筋膜炎 第八节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征 第九节 肘肌筋膜炎 第十节 前臂伸肌腱筋膜炎 第十一节 腕管综合征 第十二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第十三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第四章 腰臀部疾病 第一节 慢性腰扭伤 第二节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节 腰背肌筋膜炎 第四节 腰椎骨质增生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六节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第七节 棘上韧带损伤 第八节 臀上皮神经损伤 第九节 臀中肌损伤 第十节 梨状肌综合征 第十一节 股神经卡压症 第十二节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症 第十三节 弹响髋(阔筋膜张肌及骼胫束损伤)。 第五章 下肢部疾病 第一节 股骨大转子滑囊炎 第二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三节 股四头肌损伤 第四节 股内收肌损伤(“骑士腿”) 第五节 坐骨结节滑囊炎 第六节 髌下脂肪垫损伤 第七节 髌骨软骨软化症 第八节 腓总神经卡压症 第九节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第十节 胫骨结节骨骺炎 第十一节 跖管综合征 第十二节 跟腱炎 第十三节 足跖痛 第十四节 跟痛症 第十五节 跗舟骨骨骺骨骺炎 第十六节 鸡眼 第六章 脊椎相关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颈椎相关疾病 第三节 胸椎相关疾病 第四节 腰椎相关疾病 第五节 骶椎相关疾病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序 前言 刃针,源于古九针,是在古九针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微创针具,是“凡治痹―――以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的调之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切刺刃针、钩拉刃针和平刺刃针等多种类型(照片),以及长、短、粗、细不同的多种型号(照片)。这种一次性针具已取得国家准入的三个认证(认证照片),可在各级医院使用。 用刃针治疗疾病,就称为刃针疗法,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构架,并将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有机地融合,并在临床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疗法。它的理念即具备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体系,同时又具备了治疗部位详细的生理解剖及病理改变。因而,使临床医生能够深入地认识和有效地治疗刃针疗法适宜的疾病,更好为患者解决病痛。 刃针疗法的特点主要有: 一.置身于中医理论框架之中,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核心,用它指导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有机地进行综合治疗等各个方面。 二.以“以最小的生理和心理干扰,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的中医微创理念为目标,在古“九针”的基础上发展,按“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灵枢·官针》)的要求,逐渐形成系列医疗器具。 三.借鉴现代医学先进成果,特别注重具有前瞻性的生物力学以及其有关疼痛和软组织损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新进展,理解和诠释中医理论,探索中、西医学的契合点,使传统中医适应现代社会。例如: (一)传统医学的经筋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是接近的结构;而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病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病是近似的病变;而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病治疗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松解术是类似的疗法。 (二)分析肌筋膜的功能性连接时,发现可以把不同肌筋膜的功能分成11条“肌筋膜经线”及其上的“拉力转接点”,而这些“肌筋膜经线”又大部分与十二经筋走向一致;而“拉力转接点”又与皮神经走行路线上特定的腧穴类同。同时指出,头痛可以由脚引起,这就又与中医的上病下取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客于外分肉之间的“分肉之间”,是指皮下肉外这一部分,与浅、深筋膜及其之间是同一层次;它们组成的间隙中压力加大,与迫切而为沫的“迫切”是相同概念;而炎性渗出与迫切而为沫的“沫”是一样的病理物质。 (四)在传统“―――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灵枢·周痹》的触诊基础上,运用现代临床理学诊断、神经推理诊断以及中医分型辨证诊断等方法,并创新性地提出病理改变分类诊断(即分析、鉴别具有类同临床表现的各种不同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给疗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在传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经水第十二》)的体表解剖和体内解剖基础上,特别注重骨性标志、软组织体表定位、治疗部位的层次解剖以及周围神经的体表定位,并创新性地提出更适用于临床治疗的板块解剖理念(即将某一解剖部位视为一个板块,集中分析局部的骨、肌肉、神经等特点,更实用地指导临床治疗,如枕骨板块、肩胛骨板块),既保障了安全、又保证了疗效。 四.刃针疗法治疗的组织限定为软组织,主要是肌肉、筋膜、关节囊,不涉及骨组织。主要治疗范围,是软组织损害导致的疼痛和活动障碍,以及影响内脏器官所致的功能性症状。 五.由于刃针疗法主要是对病变软组织、筋膜和关节腔减压,从而按不同部位和不同作用应力设计的刃针,安全高效、粗细适中、操作轻柔、创伤极小、微痛不用麻醉,更易于医生掌握和被患者接受,比较好的体现了中医微创理念。 第一章 理论基础――《灵枢》诠释 现代理解 第一节 经筋 《灵枢》与《素问》共同构成中医经典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灵枢经》共12卷,81篇,内容十分丰富;详述了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生理、病理,病症、诊断及治疗等,该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和针法原理,成为中医理论和针灸学发展的核心,有关针灸方面的论述,尤为丰富而深奥,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始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黄帝内经·灵枢》专立“经筋”篇,其与“经脉”篇相映对举,其在书写风格、主病、治则诸方面均分别对应描述,充分体现了“经筋”与“经脉”的独立地位和各自的相应学术体系和应用范围。 “筋”字从竹、从力、从月(肉)旁。从竹,竹者节也,说明为筋之物有竹节样的外形变化;从力,力者,效能也,说明为筋之物在竹节样外形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力量;从月(肉)旁,月者,肉也,说明为筋之物是肉性组织。在人体中,可随人的意志伸缩变形、产生力量并有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非骨骼肌莫属。所以,狭义的筋,是指骨骼肌;而广意的筋,则是指包括肌肉的腱、腹在内的,筋膜、韧带、神经、血管、软骨等一切软组织的总称。传统中医学中,“筋”有以下诸种:尽筋(指肌末端的腱)、膜筋(片状的肌肉,或包绕在肌肉外层的筋膜)、宗筋(诸筋总汇的粗大处,即多条大筋汇聚而形象高突、刚劲有的肌肉;另是指髋腹腰背之大筋,如腹直肌、髂腰肌、竖脊肌)、束骨筋(关节囊)、大筋(手足项背,直行而粗大的肌肉)、小筋(柔筋,是分布于胸腹头面的横行、细小、质柔的肌肉)、维筋(维系网络之筋,多指腱膜);经筋主要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作用,《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机关,即是关节。即是说经筋有联缀和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另外还要保护作用:筋肉除附着于骨骼外,还满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机体起着保护作用。 《灵枢·经筋》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论述: 一.经筋的循行特点 经筋的循行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却不尽相同。手足三阳的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的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内侧,经筋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研究经筋循行、分布规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起、止点   经筋的起点,均位于四肢末端,与十二经脉的远体点基本一致。具体规律是:手足三阴、手三阳经筋与经脉几乎完全一致。唯手太阴经筋“起于大指之上”,而手太阴肺经“出大指之端”;手太阳经筋“起于小指之上”,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二者有细微差别。足三阳尤其是足阳明经筋与经脉差异稍大。足阳明经筋起于“中三指”,即大趾次趾、中趾、小趾次趾。而足阳明胃经的远体点位于大趾、大趾次趾、中趾;十二经筋唯此经筋有3个起点。余皆为一个起点,与十二经脉相同。 经筋的止点,均位于头面、躯干及胸、腹腔。少数经筋止于一点,如手少阴经筋“下系于脐”,足少阴经筋“结于枕骨”,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其他经筋止于多处,如足太阳经筋止于肩、舌本、鼻、完谷等处。 此外,经筋的止点与经脉的近体点不尽一致,甚至“离经叛道”。如足少阴肾经行于内脏,止于舌本,其经筋则“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 但正是由于经筋分布的复杂性,扩大了经脉的主治范围,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再者,经筋的止点不同于起点,因不少止点呈“条”、“束”、“片”状,如足太阴经筋“其内者着于脊”,附着于脊柱上,呈条束状;手厥阴经筋“散胸中,结于贲”,止于膈部,呈片(面)状。 (二)经筋循行有结、聚、散、著的特点   经筋在循行过程中,不断与邻近部位相“结”。 “结”字含义多指经筋的聚拢处,为肌腱所在,一般说来,阴经“结”处较少,阳经“结”处较多。 (三)不属络脏腑   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未与任何脏腑发生联系,与十二经脉迥异。这是由其功能决定。虽不入脏腑,但不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均进入胸、腹腔, 使其循行有内、外行之分。手三阴经筋均进入胸腔:手太阴“……下结胸里, 散贯贲, 合贲下”;手少阴“……挟乳里, 结于胸中;循贲, 下系于脐”;手厥阴“……入腋, 散胸中, 结于贲。”足三阴经筋中, 唯足太阴“……循腹里, 结于肋, 散于胸中。”手、足三阳经筋均行于体表, 不入胸、腹腔。 (四)走行路线复杂 经筋的实际循行分布较经脉复杂,虽然经筋在走行过程中以经脉为纲纪, 但远不受其拘制, 多超出其分布范围, 循行距离亦多较正经为长。比较而言, 阳经经筋较经脉复杂, 变异较大;阴经经筋相对变异较小。而阳经经筋中, 足三阳经筋又明显较手三阳经筋复杂。如足阳明经筋“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 属脊”, 从股骨大转子部, 向上经胁部联系脊柱。足阳明胃经则行于胸腹。其经筋的循行分布则弥补了正经循行之不足。再者,足阳明经筋起自中三趾、结于跗上后即分为两支。一支沿下肢前外侧上行到髀枢;一支沿下肢前侧上行到阴器, 在四肢部即不以经脉为纲纪而“分裂”为两条主干, 这在经筋中可谓绝无仅有。 其他经筋如手阳明“上左角, 络头, 下右颔”;足少阴“循脊内, 挟膂, 上至项, 结于枕骨”;足太阳“其支者, 从腋后外廉, 结于肩”;手少阳“当曲颊入系舌本”等, 均超出经脉分布范围。但亦有例外, 如足厥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 沿下肢内侧上行, 最终与督脉会于巅顶。而其经筋起于大趾后, 沿下肢内侧上行, 最终仅止于阴器。其循行距离尚不及足厥阴肝经一半。 (五)有主干、旁支之别   经筋循行与十二经脉相似, 有主干、旁支之分,阳经经筋旁支的数量较多, 分布较广;足太阳经筋旁支达6条之多, 且明显超出足太阳经脉分布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手、足三阴经筋几无旁支, 唯手厥阴有一旁支, 而十二经脉皆有支脉。此特点既异于十二经脉, 亦明显异于手、足三阳经筋。阳经经筋皆有旁支, 总数达15条之多。 二.经筋病的临床症状 经筋病的临床表现是经筋循行线上的诸筋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除疼痛外,尚有其他诸多表现,如筋肉的牵扯、拘挛、转筋、强直和筋肉的松弛、口僻、肢体的瘫痪麻痹、痿弱不用及关节活动不利等。如足太阳之筋病症“脊反折”,足阳明之筋“卒口僻”,足厥阴之筋“阴器不用”等。 三.经筋病的诊断 经筋病的诊断均为“痹症”,并根据不同的经筋,冠以“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组成经筋病的独特诊断病名。 四.经筋病的治疗原则 经筋疾病治疗原则是"针至病所",正如《灵枢·经筋》篇所述:“以痛为输。”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历代医家基本一致,即以疼痛部位或以压痛之处为治疗的部位,不必拘泥于经穴的限制。以痛处为治疗点,疏通瘀滞最直接,取穴简便效果佳。 五.经筋病的治疗方法 “治在燔针劫刺”。燔针,亦名火针,劫刺是指刺火针时要快入快出,犹如抢劫般疾速;“以知为数”,是指不论次数多少,症状消失即停止治疗。对于“以知为数”,有的学者理解为数是刺激量,即每次治疗以患者感觉酸胀就停止治疗;对于“燔针劫刺”,在《灵枢·经筋》篇的结尾部分就有“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驰纵不收,无用燔针。”之说,由此可见,“燔针劫刺”只宜治疗经筋病的寒证,并不适合治疗经筋病的热证。 综上所述,从经筋的字义、循行特点、病候与治疗等几方面来看,经筋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体骨骼肌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薛立功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经筋理论就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学知识,用当时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经筋理论为软组织损伤提供了定位诊断的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现代针灸、推拿、骨科及疼痛科的临床和学术研究有重大指导意义。 刃针疗法主要治疗经筋肢节病,其理念如下: 一.经筋肢节病和经筋内脏病 经筋病变引发的肢节症状,称经筋肢节病; 经筋病变引发的内脏症状,称经筋内脏病。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说明:“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者,胁急,吐血。”《灵枢·经筋》。 手太阴经筋的病变中,“所过者支转筋痛”(即经筋所过路线上的肌筋支撑不适,拘紧掣痛。)为经筋肢节病; 而“贲”(即古病五积之肺积,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右胁痛,背痛,呕逆,两胁拘急有积块,气逆上奔,甚者吐血。)为经筋内脏病。 二.经筋肢节病的传统医学诠释 (一)“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篇》(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行不止,如环无端,如果寒邪侵入了经脉,则经脉气血的循行迟滞,凝涩而不畅行,故寒邪侵袭于经脉内外,使经脉凝涩而血少,脉气留止不通,所以突然作痛。) (二)“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灵枢·周痹》(风、寒、湿三气侵入皮肤肌肉之间,将皮肤肌肉之间的津液压迫为涎沫,涎沫受寒后凝聚不散,进而就会排挤肌肉与皮肤之间使它分裂,分裂就会发生疼痛,―――。) (三)“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刺节真邪》(如果某一经脉出现了上实下虚而经气不通的现象,则必定有横络的雍盛之气加之于正经,才使得经气不得通畅。治疗时应找出横络,施行泻法,这就是所谓的解结的方法。) (四)“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正体类要》(肢体外部损伤,就会伤及内部的气血,营血卫气不顺畅,脏腑随之调和。) (五)“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故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肘;肝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腋窝;脾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髀;肾有邪,则邪气居留在两腘。以上八虚,都是关节屈伸的枢纽,真气和血络通行的要处,邪气和恶血,自不能令其盘踞或停留,如果停留,就会损伤筋脉骨节,使关节屈伸不利,以致发生拘挛的症状。) 三.肌筋膜及病变的现代医学诠释 (一)肌筋膜是一种由头至脚,由内至外联系全身的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结缔组织,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组织。所有骨、肉、筋、血管、神经线、内脏都被同一的筋膜网络所包围。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层,感觉神经末梢的分支布于浅筋膜外,主支布于深筋膜外,浅、深筋膜上均有若干裂隙,称筋膜出口,供神经穿过。 (二)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肌筋膜(圖A -被撕开肌纤维的围绕着肌肉的肌内筋膜。圖B -胸部浅筋膜。圖C-大腿阶段的肌肉筋膜结构。圖D-筋膜结构在大腿阶段的模式。) (三)神经纤维从肌肉间穿过致密的筋膜到疏松的皮下,一般形成适应神经活动的扇形结构,其进口小出口阔,进口处称穿出点,神经的活动度小,是神经受力和活动度发生改变的集中点,该部位的纤维结构也容易被改变。如果该部位的纤维结构发生病变,穿过的神经就会受到卡压,称神经筋膜出口卡压征。 (四)致密的浅筋膜与深筋膜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间隙,各种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分布在这个间隙里面,当压力加大时,分布在里面的神经纤维末梢也被动受牵拉或受到挤压,产生各种疼痛及感觉异常。引起压力增高的病理改变主要有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等,在这种压力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痉挛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引发临床症状。 (五)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皮肤感觉障碍的病变,以及一些痛证,均与皮神经卡压有关。皮神经特别是四肢的神经干,走行较长,当其途径某些解剖部位,如骨孔、骨性隆起、筋膜、腱性肌缘和纤维骨性管道,易遭遇反复摩擦刺激或受压而产生病理改变。而筋膜病变也是其中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四.传统与现代诠释的比对探讨 (一)传统医学的经筋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是接近的结构;而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病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病是近似的病变;而传统医学的经筋肢节病治疗与现代医学的肌筋膜松解术是类似的疗法。 (二)分析肌筋膜的功能性连接时,发现可以把不同肌筋膜的功能分成11条“肌筋膜经线”及其上的“拉力转接点”,而这些“肌筋膜经线”又大部分与十二经筋走向一致;而“拉力转接点”又与皮神经走行路线上特定的腧穴类同。同时指出,头痛可以由脚引起,这就又与中医的上病下取有异曲同工之妙。(图1.2.3.) (三)客于外分肉之间的“分肉之间”,是指皮下肉外这一部分,与浅、深筋膜及其之间是同一层次;它们组成的间隙中压力加大,与迫切而为沫的“迫切”是相同概念;而炎性渗出与迫切而为沫的“沫”是一样的病理物质。 (四)对于病因,西医取向的理解是,过度使用、不良姿势及不正确的活动等超过习惯负荷,是致使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是造成肌肉短缩的原因。中医取向的理解是,“阴阳平衡”失调。 (五)对于病理,西医取向的理解是,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工作所诱发的延迟性收缩结构蛋白的解聚或降解优势(简称降解优势),导致了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是造成肌肉短缩和压痛和硬结的病理改变。中医取向的理解是,“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有一些横络是激痛点,而另一些则是由其它病变所致的压痛点。 五.刃针治疗的机理 中医以“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来描述,即通过刃针切刺“横络”而解结;或用钩拉刃针将因病变而紧张和排列紊的肌筋膜纤维,通过牵拉恢复到正常的力学状态和排列顺序;将因筋膜病变而受到卡压的周围神经解脱;以及加大浅、深筋膜之间的间隙,解除皮神经受到的牵拉或压迫,起到治疗“皮下肉外”、“分肉之间”病变作用。 六.经筋肢节病的诊断 (一)病变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疼痛、拘紧、麻木、肌肉萎缩、放射性疼痛、放射性麻木等。 (二)根据“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的原则,主要通过“手摸心会”的触诊寻找“结而不通”处的硬、胀、片状紧张等异常改变,以及“虚而脉陷空”处的凹陷或片状疲软等异常改变及局部凉感等进行诊断,以作为补或泻的依据。 (三)符合《灵枢·经筋》中经筋病的临床表现,如手太阴经筋的“所过者支转筋痛”(即经筋所过路线上的肌筋支撑不适,拘紧掣痛)。 七.切刺刃针的操作 (一)在肌肉牵张的姿势触诊寻找激痛点,以更清晰触到。 (二)选用直径0.5-0.7mm的刃针最为有效和微创,较细和较粗的均不宜。 (三)根据“小节”不同的形态,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1.对于像面条样的 “小节”,用手指按压固定激痛点,精确刺入病变的“小节”,先切刺一下,再与肌纤维走向一致的远、近端各斜行切刺一下(即纵行切刺)。不宜反复盲目切刺和纵行摆动、横行摆动。 2.对于像针尖、豌豆样的 “小节”, 用手指摸清“小节”,在与此“小节”所属肌纤维走向一致的远、或近端进针(“小节”深则距离较近),斜刺向“小节”( “小节”深则倾斜度较小),分2-3次逐层切刺,以穿过为度。切忌反复盲目切刺和纵行摆动、横行摆动。 3.最后行被动活动及牵引等手法,加强疗效。 4.患者做针对有关肌肉设计的锻炼,巩固疗效。 5.疗效稍差的病例,可用中药熨增强疗效。 八.钩拉刃针的操作 (一)选择治疗点: 1.按项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枕骨上项线与项韧带、第七颈椎和上位胸椎的棘突之间,头夹肌、颈夹肌和头半棘肌的表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2.按胸腰筋膜(又称腰背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骶棘肌、背阔肌、下后锯肌表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3.按臀筋膜分布区域选择治疗点: 以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表面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其中,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的臀上皮神经筋膜穿出处;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三分之一处臀中皮神经的筋膜穿出处;臀大肌下缘中点附近臀下皮神经的筋膜穿出处为最常用的治疗点。 4.按十二经筋径路上,相邻关节间及胸、腹、背、腰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即以大鱼际、腕关节和肘关节之间的前臂、肘关节和肩关节之间的上臂和胸部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 5.按皮神经走行路线上,相应腧穴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以手太阴肺经筋为例,中府、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穴范围内的病灶区,为治疗点。这些腧穴部位与“肌筋膜经线”上的“拉力转接点”部位基本相同。 (二)具体操作分常规消毒、进皮、横推、牵拉、出针、拔罐和贴敷等七个步骤。其中,牵拉的力度和时间,要视具体患者和病变程度而定。 (三)根据“故刺痹者,------(九针)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的原则,除了用钩刃针牵拉治疗外,还可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以及手法治疗。 九.平刺等刃针的操作 ―――――― 第2节 痹症 经筋病的诊断均为“痹症”,何为“痹症”? “痹”字源远流长,为较早的医学文字之一;“痹”作为病名,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最早对“痹症”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中,涉及“痹症”的章节或字句达40余处,其中还有专论述两篇:《素问·痹证》和《灵枢·周痹》。 通过《素问·痹证》和《灵枢·周痹》两篇对“痹症”的专题论述以及《黄帝内经》中涉及“痹症”的诸多章节,可以看出:“痹”字的涵义十分丰富,“痹症”的分类也比较繁杂,“痹症”包括的范围更是广泛。 “痹”字在不同的语句中,有不同的涵义,它既可表示病名、症状,又可表示病机和体质等。 《素问·痹证》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此处是指病名。《素问·痹证》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此处是表示症状之意。《素问·痹证》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此处则有病机之意。《素问·逆调论》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歧伯对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水中出。”此处则是指寒胜体质。 “痹症”的分类比较繁杂,病名众多。 按照病位分类的“五体痹”,即:皮痹、骨痹、筋痹、肌痹和脉痹; 按脏腑分类的“脏脏痹”,有“五脏痹”和“六腑痹”; 按病邪深浅分类的“浮痹”和“深痹”; 按病势迟速分类的“暴痹”、“留痹”; 按病因特点分类的“痛痹”、“着痹”、“行痹”、“热痹”等; 经筋病的诊断在《灵枢·经筋》中均为“痹症”,则是按季节进行分类的,也是“痹症”的一种分类方法。 诸多的分类方法,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治疗痹症,应根据症状特点确定病因,以辨清疾病的性质,再确定病邪所在的部位,以辨清病位,然后依据病势的迟速和受邪的深浅,决定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痹症”包括的病种比较广泛,是人体正气不足,遭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产生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或累及人体内脏的一类病症的总称。 根据中医“痹症”的主要症状特征,“痹症”与现代医学的诸多疾病有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关系: 风湿热――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行痹;慢性纤维炎――着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痹;硬皮病――皮痹;多发性肌炎――肌痹;大骨节病――骨痹;强直性脊柱炎――肾痹;颈椎病――颈肩风,项痹。 刃针治疗的痹症,目前主要是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的肌痹、筋痹、痛痹、着痹、行痹、 骨痹等为主。 第三节 九针 古有《针经》之谓、堪称针灸医书之精粹的《灵枢经》,其首篇即名之以“九针十二原”,并言“虚实之要,九针最妙”,可见“九针”在医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习针者,无不知九针;针籍者,无不载九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具体论述了“九针”的名与形,指出“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以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合称“九针”,并具体论述了“九针”的名与形。 “九针”是应病情需要选择针具的形状、大小而产生的,其长短、粗细、园钝、锋利俱全。《灵枢·官针》云:“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 就针具的外形而言, 针尖锐利,针身细长是其基本外形;但其中的镵针、锋针、铍针和长针是带有刀刃的;铍针形状象宝剑,主要用于排脓;锋针的尖部三面有刃,对组织有切割和分离作用,主要用于放血。 “九针”不同的形状与性能,提示临床应按不同的病症而施用不同的针具,其中含有病不同针,针不同法的意义。《灵枢·官针》曰:“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痛。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大为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泻泄,亦复为败。” “九针”绝不仅限于九种针,还有多种医疗器具的总称之意。在《黄帝内经》中,除前述九针的名称外,还记载有“綦针”、“巾针”、“絮针”、“鹫针”等多种不同的针名。 “九针”的针法,是针刺治疗的关键。 《灵枢·官针》曰:“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旁针之也。(注:针尖要向两旁倾斜!) 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三日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九曰浮刺。浮刺者。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十一曰旁针刺。旁针刺者。直入旁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 一曰半刺。半刺者。浅纳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纳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现在常用的针法如下表所示: 传统名称 现代名称 作用 操作要领 关刺 横行摆动 松解关节周围尽筋表层结筋病灶,止痹痛. 在结筋病灶得表层,进行左、右横行刮剥. 恢刺 切刺 纵行摆动 分离结筋侧旁粘连. 在肌腱旁结筋病灶,直刺至深部,再向上、下挑拨. 短刺 切刺 纵行摆动 松解骨面浅层得结筋病灶. 针体垂直逐层深入,至结筋病灶坚硬层,先在表层切,再向上、下挑拨. 输刺 切刺 横行摆动 松解骨面上的结筋病灶. 深刺至骨,在结筋病灶表层切割及左右横行刮剥. 合谷刺 纵行切刺 松解较轻的结筋病灶. 在结筋病灶,刺到分肉之间,向上、下、左、右多方向透刺. 浮刺 纵行斜刺 横行斜刺 松解较浅的结筋病灶. 先与结筋病灶走向一致斜刺入肌层,再与结筋病灶走向垂直斜刺入肌层. 经刺 切刺 纵行摆动 解除经脉旁的结筋病灶. 在经脉旁的结筋上, 直刺至深部,再向上、下挑拨. 络刺 切刺 解除络脉淤滞. 对淤血怒张的盛络点刺放血. 刃针的针法,在传统针法基础上除侧重“多切刺,少摆动”外,还发展出钩拉、平刺等多种创新针法。由于临床软组织损伤的复杂性,浅、深病损的共同存在,所以单纯的松解效果有限。而直刺、斜刺、平刺、钩拉结合,立体减压松解效果才会更理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际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九针”也发生了演变;“镵针”作为浅刺的工具,发展为现在的皮肤针;“员针”、“ 鍉针” 目前临床常用于皮肤浅表的按压与揩摩;“锋针”发展为目前的三棱针,用来刺血泻络;“铍针”,已为外科临床的手术刀替代;“毫针”是目前临床针具运用的主体,运用很广,也替代了圆利针的使用;“长针”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现在的芒针;“大针”目前大多是当为火针使用。 从“九针”的演变来看,无刃针具和带刃针具的割裂发展是其主要趋势,即针是针,刀是刀,作用更单纯。 而刃针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新型针具,既是针,又是刀;既能刺,又能切;既能象针灸针一样激发经脉之气,又能象刀一样破淤通滞,是针和刀的复合体,是传统“九针”的继承和创新。 第四节 疼痛的生理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与刃针疗法有关的主要有: 一.“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灵枢·经脉》)。说明了人体躯干的组成及各部的功能,既以骨为支撑、关节为相接,又以筋为连带、固束关节,并以肉为补充及外护,而脉在其中行气血而濡养各部联系脏腑。 二.“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素问·痿论》),宗筋的主要功能是两个方面:一是主束骨,既约束骨与骨关节在固定的位置上;二是利机关,使骨关节灵活的运动。关节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必然使宗筋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而形成结筋。会导致“主束骨”的功能异常,发生“错骨缝”,使骨关节的功能下降。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肉等稳定关节的因素受到削弱或破坏,以致造成关节微小移位。同时也正是软组织损伤维持了关节的微小移位状态,传统疗法强调的“筋骨并重”、 “筋骨兼治”就是对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治疗方法的概括。亦是刃针疗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之形体亦不离阴阳,阴阳的动态平衡是机体健康的根本,疾病的产生即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结果。其中包括了脏腑本身、脏腑与肌肉筋骨之间、肌肉筋骨本身、各关节间的动态平衡失调。生物力学从力的动态平衡角度阐释了肌肉筋骨及各关节间的力的动态平衡失调是其发病的病因和结果。 四.《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宗筋的主要功能是二个方面:一、主束骨,既约束骨与骨关节在固定的位置上;二、利机关,使骨关节灵活的运动。关节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必然使宗筋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而形成结筋。会导致“主束骨”的功能异常,发生“错骨缝”,使骨关节的功能下降。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肉等稳定关节的因素受到削弱或破坏,以致造成关节微小移位。同时也正是软组织损伤维持了关节的微小移位状态,传统疗法强调的“筋骨并重”、 “筋骨兼治”就是对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治疗方法的概括。亦是刃针疗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第五节 疼痛的病理: 中医对疼痛早有认识,疼痛理论可以说是中医最早形成的几个临床理论之一。如在中医理论初成的代《内经》时期, 就己对疼痛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正确地抓住了疼痛的病机在于气血运行的障碍。中医对疼痛的这种理论,经受住了数千年临床实践的考验。历史医家都基本沿用这种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疼痛,并且对疼痛的理论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一.《内经》对疼痛的病因、病机、病性以及表现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论述,虽然《内经》偏重于外邪尤其是寒邪致病,并缺少对疼痛的虚实之辨,这样容易给一些医者造成疼痛皆属实证的错误概念,但《内经》对疼痛的认识基点、主干和方向是正确的。 (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痛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素问·痹论》)。是说“痹”者,痹阻不通之意,凡由于劳损、外邪侵袭、外伤导致的筋骨肌肉顽固性疼痛,中医称之为“深邪远痹”,其主症既是迁延日久的顽固性疼痛或麻木,重则侵袭脏腑,是困扰人们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八风伤人,内舍于骨结,腰脊节 ,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灵枢·九针论》):(三)“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 (《灵枢·九针论》)。 (四)“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 …”。(《灵枢·周痹》)。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了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发病机理,并阐述了原发性发病因素和继发性发病因素的病理过程,此过程从劳损的角度说明了组织中渗出的液体,由于不能及时正常的代谢而存留于局部,反复的刺激,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形成了局部的顽固性疼痛。 (五)中提出“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六)“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 (《灵枢·九针论》)。现代的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学说从静态残余张力性损伤,也称为静力性肌炎的角度做了异途同殊的阐释。 (七)“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灵枢·经脉》) (八)“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 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灵枢·刺节真邪》)。一生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劳动之中,经筋在关节附着处的损伤也就是必然,一旦经筋附着处反复损伤,粘连、结筋形成条索结块,就必然阻滞经脉气血的通行。现代医学的周围N受卡压说认为周围神经卡压是躯干、四肢、关节等部位疼痛、不适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阐释了“痹阻不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病理基础。 (九)“黄帝曰:愿闻众痹。歧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左应右,以右应左,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说明病邪分布在人体的各处,时发时止,此伏彼起,左侧会影响到右侧,右侧也会影响到左侧,但不能遍及全身,其疼痛容易发作,也容易停止。并提出“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的治疗原则。当疼痛已停止时,仍应针刺原处,以免其重复发作。(《灵枢·周痹》) (十)“寒气客于背腧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腧注于心,故相引而痛 … ”。督脉与膀胱经在颈背腰的循行部位由于外邪侵袭、劳损等原因,出现“气血居留”而致经筋的病理性结聚最为明显。各脏腑阳气的运行的枢纽均聚于此处,接受督脉的调控。如相应的腧穴附近有经筋的病理性结聚,就会直接影响脏腑的功能。运用“解结”法,恢复经脉气血运行。是刃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理论依据。(《素问·举痛论》) (十一)“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篇》。 (十二)“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灵枢·周痹》。 二.明、清时代的医家,虽然仍遵循着《内经》提出的关于疼痛的理论,但对它的片面性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和补充,这些有识之士,发前人之末发,使得中医对疼痛症状的认识更加日趋完善。 (一)“古人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盖为实痛而言。若执此以治诸痛则谬矣。” (《经历杂论》),指出除实痛之外尚有虚痛。 (二)“若问其痛所因,总纲则有虚有实,有半虚半实,有阴虚阳实,有阳虚阴实,有阴阳皆虚,有阴阳两实。阴属血分,阳属气分。气血何以有虚实?当辨其外感、六淫,是何邪所伤?内伤七情,是何脏受病?更有不内不外,乃人事之乖者,如跌打震动,刀伤失血等类。此所以致痛之因也。”。(《经历杂论》),强调致痛的原因有虚有实。 (三)“卫荆公解痛、利二字曰:‘治法云,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世俗以利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气血者亦实也。故在表者汗之则愈,在里者下之则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愈,岂可以利为下乎?宜作通字训则可。此说甚善,已得治实之法矣。然痛证亦有虚实,治法亦有补泻。”(《医门法律》)。指出,“诸痛为实,痛随利减”的疼痛,仅指实痛而言。而痛有虚实,临床上应多方面从症状和体征等来鉴别,并相应用泻法或补法进行治疗。   第六节 疼痛的治则 疼痛的治则,应宗“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是说,凡在针刺时,正气虚弱的则用补法;邪气盛实的则用泻法;气血瘀结的则给予破除法;邪气胜的则用攻下法。以下经文可作补充: 一.“今夫五脏六腑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治则得其术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深邪远痹久治不愈是因为没有得到治疗方法。 二.“血气之输,输于诸络,气血留居,则盛而起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 (《灵枢·卫气失常》)。〉 三.“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灵枢·刺结真邪〉) 现代医学认为“解结”法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治疗原则,可以达到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目的,也就是通过松解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部位,完全消除它们的机械性压迫和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梢的作用,以达到治痛的目的。 四.《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泄之,此所谓解结也”。解除经筋粘连而形成的横络,松解强加于经脉上的结络、条索压迫,这就是“解结”法,也就是“决之乃行”。 现代医学认为无菌性炎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是新鲜的血液、营养物质和氧不能进入病变软组织,而随之产生的具有化学性刺激的代谢产物积聚在病变软组织中。前者的物理性压迫和后者的化学性刺激引发疼痛和继发软组织痉挛以及二者互为的恶性循环。其实质是局部微循环障碍。  传统的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无菌性炎症行之有效,是因为它通过“活血”将新鲜血液、营养物质和氧“带人”,而又通过“化瘀”把积聚的代谢产物“带走”改善了局部微循环障碍,阻断了疼痛与痉挛的恶性循环链,从根本上消除了无菌性炎症病变。  解结法是以破而散之的决闭之术,使其气血通畅下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虽然一般的活血化瘀方法能治疗许多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疗效不理想的病例。按生物力学的理论,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的潜在和主要的因素是组织内压力增高,局部组织内、外血液不能很好的交换。用刃针松解局部病变的软组织,可以使局部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改善局部的微循环,给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 “八风伤人,内舍于骨结,腰脊节 ,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用“长针”、“锋针”等针端有刃的锋利针具,疏通经络,使气血流行,这就是解结之法。通过“解结”使局部的血脉调和,经络的气血运行恢复。故而,“解结”是治疗深邪远痹的一个重要治则。(《灵枢·九针论》) 六.“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说明患周痹,邪气在血脉之中,随着血脉或上或下,不能左右流动,邪气流窜到哪里,哪里就发生疼痛。并提出“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的治疗原则,即疼痛从上部发展到下部者,先刺其下部,以阻遏病邪的进一步发展,后刺其上部以解除痛源;疼痛从下部发展到上部者,先刺其上部,以阻遏病邪的进一步发展,后刺其下部以解除痛源。(《灵枢·周痹》)   七.“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针刺治疗痹症的原则,必须首先按压并沿着足六经的分布部位,观察它的虚实,以及大络的血行有无郁结不通,以及因虚而脉络下于内的情况,然后加以调治,并可用熨法温通经络,如有筋脉拘急坚劲的现象,可用按摩导引之法,以行其气血。(《灵枢·周痹》) 八.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月国;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经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八虚”学说为四肢关节的病变,从整体的角度阐释了其主要病因,并成为刃针临床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灵枢·邪客》) 刃针疗法主要针对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并留连于筋骨、肌肉的痹证;或过劳、外伤所致的筋伤,以及由此引发的骨关节病变。综合历代中医文献记载,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中医微创疗法的治疗部位包括了人体的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等软组织。 凡现代医学中的颈椎病、腰间盘膨出、腰肌劳损、神经痛、“骨刺”等病变,大多属于中医之“深邪远痹”,可参照运用此法。 第二章 理论框架――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 第一节 现代解剖学 中医学对人体解剖早有认识,在《灵枢·经水第十二》中就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叙述。难能可贵的是,里面既提出了“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的体表解剖,又提出了“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体内解剖,这个观点和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它已经不能与现代解剖学同日而语,刃针疗法就是以现代解剖学为重要的理论框架。 现阶段,刃针疗法主要借鉴现代解剖学的以下研究指导理论和临床: 1. 在体表解剖与体内解剖之间,更侧重体表解剖。 2. 在体表解剖中,注重骨性标志、软组织体表定位和投影、周围神经和血管的体表定位和投影等。 3. 在体内解剖中,注重治疗部位的层次解剖以及邻近神经、血管和脏器的解剖关系。 4. 在运动系统中,侧重软组织。 5. 在软组织中,侧重肌肉、筋膜。 6. 在肌肉中,侧重附着点、腱腹结合部和肌腹的位置,以及功能、神经支配和力线。 7. 在筋膜中,侧重附着点、筋膜间隙、筋膜出口、肌――筋膜区以及分布区域。 8. 在肌肉附着点中,不仅限于某一肌肉附着在哪块骨骼,更侧重骨骼某一区域内共有多少肌肉附着。 9. 经络、经筋以及腧穴与肌肉、神经以及血管的解剖关系。 第二节 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运用已经确定的力学原理来研究生物中有关力学问题的边缘学科,它将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学科之中,是目前位于自然科学前沿的新兴边缘学科。 冯元桢教授指出,研究生物力学的目标是:探索科学的新奇;增进对生理学与医学的了解;帮助医学发展与提高防治疾病的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发展健康事业。 骨伤科生物力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骨伤生物力学是根据人体构件的解剖特征和力学性质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骨折、脱位、筋伤、矫形、移植等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学科。是力学、生理学、解剖学和矫形外科等学科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是生命科学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科学的前沿,它体现了当代科学的发展特点。 中医学也认识到人体与力学的关系,早在《素问·痿论》中就有“宗筋主束骨以利机关……”的论述,这里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力学意义:一是骨本身要受宗筋的约束,二是骨与骨之间的联系要靠宗筋,三是关节(机关)的正常活动要靠宗筋维系。这里的宗筋是指关节囊、韧带及肌腱的结构与功能。明确地提出了肢体之间要靠一定的联系 与制约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骨伤生物力学是以骨骼、关节、筋肉为研究对象,研究骨关节、筋肉在负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的最终目的是剖析运动系统的力学性质,揭示骨骼系统生长、发育、吸收和改建与负荷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生命科学中这类力学问题的精确定量分析,为预防、诊断、治疗 伤科疾患提供理论依据。 现阶段,刃针疗法主要
/
本文档为【刃针疗法-人民卫生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