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2011-12-23 5页 pdf 107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1952

暂无简介

举报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付建斌   焦书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对应偏差 (correspondent bias) 亦称为过分归因偏差 (overatt ribution) 或基本归因错误 (funda2 mental att ribution error) ,指的是人们在...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付建斌   焦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对应偏差 (correspondent bias) 亦称为过分归因偏差 (overatt ribution) 或基本归因错误 (funda2 mental att ribution error) ,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 ,夸大行动者个人内在因素 ,低估外在环 境因素 ,甚至在行为是由明显的外在环境因素造成的情况下 ,也是如此。对应偏差在西方研究了 30 多年 ,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最活跃 ,被重复证明最多”的重要现象[1 ] 。本文综述的便是西方对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 1  Gilbert & Malone 的理论   Gilbert & Malone 在综合以往各种解释的基础上 ,从归因的产生过程角度 ,提出了一个对应偏 差的解释模型[2 ] 。这个模型是当今对对应偏差最完全、最具解释力的理论。 首先 Gilbert & Malone 描述了归因产生的一般过程 (见图 1) : 环境感知 ⊥ 行为期望 ⊥ 行为感知 ⊥ 归因 图 1  归因产生的过程 也就是说 ,一个对环境因素有合理考虑的归因过程 ,必须先对行为发生的环境要有充分的知觉 ;而 后产生的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会如何行动的预期 ,这种预期主要来自个人的信念和经验 ;接着 ,对 行动者的行为进行知觉和分类 ;最后对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进行评定 ,如果符合 ,则 对行为进行外部归因 ,如果不符合 ,则对行为进行内部归因。而对应偏差可发生在其中任一步骤 , 因此对应偏差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种 : (1)缺乏对环境限制的知觉 ; (2)对行为的不实际期望 ; (3)行 为分类的扩大化 ; (4)对内在特征归因校准的不完全。 (1)缺乏对环境限制的知觉。有两种情况会导致人们在归因时未有充分考虑约束行为的环境 因素。一种是没有知觉到环境因素。这是因为许多环境因素是无形的 ,另外许多行为环境因素与 行为本身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隔。第二种是对环境的心理诠释的偏差。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可分 为两类 :一类为行为约束 (behavioral constraints) ,指的是环境通过客观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和环 境对行为的支持力直接改变行为 ,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比如归因 实验中常用的任务难度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就属于这类。另一类是心理约束 (psychological con2 st raints) ,指的是环境因素通过改变人们对行为的看法来间接地改变行为 ,比如归因实验中常用的 社会压力因素就是通过改变影响行为的信念和愿望来影响被试达方法的。心理约束同行为约束 是有所不同的 ,前者对归因者来说需准确把握的是行动者认识中的环境 ,而后者则是真实的客观环 境 ,并且对行动者认识中环境的把握比客观环境的把握更困难。事实上 ,人们往往会在理解行动者 认识中的环境上出现偏差 ,即人们都倾向把自己对环境的认识等同于行动者对环境的认识[3 ] 。总 之 ,对行为的环境约束的知觉是正确归因的前提 ,缺乏对行为环境约束的知觉必然会产生对应偏 差 ,可以说是它发生的首要原因。 (2)对行为的不实际期望。一个人即使对行为的环境因素有很好的认识 ,但对环境因素对行为 影响力的期望 ,即对行为在该环境因素下预期表现的认识 ,也可能出现偏差。人们对行为者在某种 环境因素下行为的预期 ,是一个主观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常用的认知策略是可利用性启 发式 (availability beuristic) ,即人们会把那些在记忆和想象中容易提取的某种环境下的行为反应 , 043 心  理  科  学  2000 年  第 23 卷  第 3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看成是人们在该种环境条件下的典型反应 (所谓在记忆和想象中容易提取的行为信息 ,指的是那些 人们自身的典型行为反应、最近的经验 ,以及所自有的其他行为) ,从而对该种环境下的行为形成预 期。这样就会发生过分一般化、以偏盖全的错误。因为不仅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不同 ,就是一个 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3)行为分类的扩大化。在前两步骤中 ,一个人即使对环境约束有十分正确的知觉 ,对行为的 期望也十分客观 ,还是有可能产生对应偏差。因为正是这种对环境的知觉 ,使得人们在对行为知觉 时会产生分类扩大化错误。从图一可见 ,人们做归因时要把人们对行为的期望与行动者的行为相 匹配 ,但必须指出的是行动者的行为不是行动者的实际行为 ,而是人们对实际行为的知觉。而这种 行为知觉是受到对它的发生环境知觉的深刻影响的 ,比如说 :母亲在女儿葬礼上的眼泪就比在女儿 生日上的眼泪更感动人。实际这种影响就是心理学研究了很长时间的认识的图式驱动过程、自上 而下的加工过程 ,以及知觉同化过程。人们对行为情境因素的知觉在产生对行为期望之后 ,会导致 对行动者行为知觉的同化作用 ,而这种同化作用可能会对行动者的行为进行扩大化分类。也就是 说 ,把不是一个种类内的行为也归为该种类 ,这样行为知觉不能与行为期望相匹配 ,于是产生对应 偏差。当然 ,对行为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导致对行动者行为的知觉同化 ,有时行为的期望引导的行为 知觉与期望的大为不同 ,有时行为的期望对一个人的行为知觉没有影响 ,所以对环境约束的知觉并 不一定会导致行为归类的扩大化 ,从而产生对应偏差。 (4)对内在特征归因 (dispositional inference) 校准的不完全。人们即使在行为期望和行为知觉 上有很好的匹配 ,也可能产生对应偏差。固着 —不充分 —调整启发式 (anchoring insufficient - ad2 justment heuristic)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谓固着指的是观察者对行为归因最先的一种自发和 直觉判断 ,固着即可能固着于行为的内在归因 ,也可能固着于行为的外在归因。归因过程精细 (fine - grained analyses of att ributional process)的研究表明 ,由于西方人的先有信念 ,他们在日常生 活中对行为进行归因时 ,总是倾向于固着于行动者的内在特质方面 ,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行为归因 时 ,常常倾向先做内在归因 (固着) 。内在固着之后 ,人们再去检查行为知觉和行为期望是否相符 , 看行为是否确实受到环境约束。实际上 ,观察者象是先走一步 (即做出内在归因) ,然后在必要时回 走一步 (即当行动者的行为与行为预期相符时 ,他们校正内在归因) 。图 2 反映了这种观点 ,它是图 1 的扩展形式。许多研究考察了影响校正过程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分为四个方面 :认知因素、动机 因素、认知 —动机因素和信息的可靠性[2 ,4 ] 。 图 2  扩展的归因产生过程 固着过程也有可能固着于行动的环境因素方面。这个过程的影响变量是观察者在归因前认知的目 标 ,如果认知目标是考察环境对行为影响 ,则会产生外在归因固着 ;而如果认知目标是考察行为者 内在特质对行为的影响 ,则会产生内在归因固着[2 ] 。在后一种情况下 ,Leyens , Yzerbyt & Corneille 认为 ,归因前所激发的概念在随后的要归因的行为中要有解释力 ,即有适用性 (applicability) ,对行 为的归因才会固着于行为者内在特征方面的因素 ,否则就不会产生固着 ,也就不会发生对应偏 差[1 ] 。内在固着之后是外在校正 (被称之为 S 系列) ,同样外在固着之后是内在校正 (被称之为 D 系列) ,影响外在校正的因素亦影响内在校正。实验表明 ,认知任务过多会使 S 系列产生对应偏差 , 而在 D 系列中会使内在校正能力减弱而产生过分情境归因[2 ] 。 2  显著性( sal ience)与对应偏差   Heider 用格式塔理论来解释对应偏差。他认为人的行为“倾向于占据整个知觉领域”,因为行 143第 3 期              付建斌等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动者和行为在知觉领域中特别显著 ,与行为发生时的环境形成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因此人们在行为 归因时倾向于在行动者方面找原因 ,而不是环境方面[5 ] 。Jones & Nisbett 用同样理论解释了行动 者归因和观察者归因之间差异[6 ] 。但 Jones 以及其他许多研究者认为 ,行动者和行为的显著性与 对应偏差一样都是结果 ,而不是对应偏差产生的原因。再者 ,实验中文章作者的显著性仅仅通过他 们所写的文章体现出来 ,这远达不到实验中对显著性控制的要求。但 Jone 并未忽视显著性在对应 偏差产生中的作用 ,不过他们认为在对应偏差中显著的是行动者和行为的因果连接 ,而不是行为 , 因为没有行动者就没有行为这个道理比情境导致行为更易理解的多[1 ] 。Gilbert & Malone 在研究 以往文献的基础上认为 ,显著性实际上不能算是对应偏差产生的原因。他们从显著性的效应能被 其它原因替代解释和显著性导致对应偏差缺乏实验依据这两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他们认为 , Hei2 der 对对应偏差的格式塔解释实际上就是说 :行为易见 ,而环境难察觉。而这种显著性的效应事实 上只是阻止被试加工和利用行动者的环境信息 ,从而导致内在归因 ,而这完全可由缺乏环境知觉和 校正不完全这两种原因来解释 ,因此显著性不能产生独立效应。另外他们认为 ,用行为的显著性来 解释观察者对行为的内在归因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因为行为是结果 ,而内在特征和外在环境是原 因 ,以结果解释原因是本末倒置。其次 ,针对“所注意的因素就是所归因于的因素”[7 ]这个流行观 点 , Gilbert & Malone 认为显著性导致对应偏差实际很少受到实验支持。一方面 ,在以往研究中 , 对内 —外归因的测量存在严重问题 ;另一方面 ,他们认为被广泛引证为支持显著性的四个实验 ( Taylor & Fiske ,1975 ;McArthur & Posr ,1977 ;Arkin & Duval ,1975 ;Storms ,1973) ,实际上并未证 明显著性会导致对应偏差[2 ] 。 3  隐含理论( implicit theory)与对应偏差   从 Gilbert & Malone 所提出的理论中可以看出 ,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在各种形式的对应偏差 (即由不同原因导致的对应偏差)中都有重要作用。它们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环境中行为约束和心理 约束的知觉 ,对行为的期望 ,对行为知觉和归因中的固着和校正。一个认为行为主要是由人格决定 的人和一个认为行为主要是由环境决定的人 ,他们在对应偏差产生频率上肯定有不同 ,比如说前者 易产生归因中的内在固着 ,这对他来说是自发的自觉的 ,不需要多少认知努力 ,而后者因同样的原 因可能易产生归因中的外在固着 ,它们是不易导致对应偏差的。在归因中重视归因者个人的知识、 经验、动机等主观因素的作用是归因理论发展的趋势[8 ,9 ] 。比如 : Hittion & Slugoski 的归因非常规 模型认为 ,归因过程离不开事件所发生的前后背景 ,在对归因事件的认识和判断过程中 ,我们头脑 中的一些知识图式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而这些图式反映的就是人们的知识和经验[10 ] 。至于人们的 知识和经验如何对归因产生影响的 ,可以从认知结构的易提取性 (construct accessibility) 角度进行 阐述。所谓认知结构的易提取性 ,指的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 ,一个已有的认知结构被利用的难易程 度。具体的说 ,就是在对模糊的社会事件进行解释时 ,有关概念提取的难易程度。最易提取的认知 结构是人们经常或最近被激发的。这是因为人的认知结构是有次序地储存在一个“记忆箱”(mem2 ory bin)的不同层里 ,那些经常或最近激发的认知结构存放在记忆箱的上层 ,当要加工新信息时 ,人 们就从记忆箱中自上而下进行搜索 ,所以在上层的认知结构最先被提取[11 ] 。 归因实际上是人们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上而下”的应用过程。而人们的知识和经验是以图式 (schema) 、脚本 (script)或隐含理论 (implicit theory)储存在人脑中的。其中隐含理论能在广泛的层 次上对不同文化下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 ,而相对来说 ,图式和脚本所涵盖的只是较低层次知识 和经验[12 ] 。所谓隐含理论指的是指导人们理解行为 ,包括对过去行为的因果解释和将来行为预测 的那些一般理论以及许多具体理论 ,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对持有者来说可不言而喻。最常被引证的 一般隐含理论是 :人格特质主义者理论 (dispositionalist theory) 认为行为主要是由于行为者的人格 决定的 ,而人格是持久不变的 ;环境主义者理论 ( situationalist theory) 认为行为主要是由行为发生 时的情境所决定的。人格特质主义者理论在西方的伦理、道德和哲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是西 243 心  理  科  学                  第 23 卷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方文化的基本特质之一 ,因此西方人易于产生对应偏差。具体的隐含理论指的是某一具体领域中 的小理论 ,比如 :成功的人都是志向远大、动机强烈的 ;喜欢伤害别人感情的人是没有教养的 ;等等 , 不胜枚举[13 ] 。Dweck ,et al 的实验表明 ,人们关于人类内在特征结构的隐含理论决定了他们对人 类行为和结果的理解和反应方式 ,具体实体理论 (entity theory)的人认为 ,人的特质是固定不变的 , 他们完全依赖特质 (disposition) 信息对行为和结果进行判断和推理 ;而具有增强理论 (incremental theory)的人认为 ,人的特质是变化的 ,他们对行为及其结果所作的推理更具体、条件化 ,具有时效 性。他们认为隐含理论对人们的行为并不具有绝对的决定作用 ,但是它给人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 个解释性构架 (f ramework) ,促使人们所做的判断和反应与该构架一致。不同隐含理论的人对输入 社会信息的编码和组织是不同的。实体理论者是以明显的评价性标签 (evaluative tags) 来编码信 息 ,以与特质相关的评价性意义 (t rait2relevant evaluative meaning) 来分类信息 ;而增强理论者对输 入信息的评价性立场小的多 ,他们是以一些中介信息 (比如人们的行为目标)来分类信息的{14 ,15 ] 。 4  小结   对应偏差在西方虽然研究了 60 多年 ,但对其产生的原因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而这个问 题直到 Gilbert & Malone 的理论提出 ,才得到较好的解决。Gilbert & Malone 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整 合了以往的研究 ,提出了四种形式的对应偏差 (即对应偏差产生的四种原因) ,并指出以往心理学家 在对应偏差产生的原因上争论不休 ,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对应偏差包括四种形式 ,而他们各自研 究的往往又是不同形式的对应偏差。另外 , Gilbert & Malone 还利用自己的理论框架 ,列举了大量 事实批驳了以格式塔理论即显著性来解释对应偏差的观点 ,而这种观点在以往是极为流行的。由 于跨文化研究的兴起 ,对应偏差产生过程中归因者个人主观经验、态度、知识即隐含理论的作用日 益受到重视 ,而这方面的研究与 Gilbert & Malone 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 ,是对后者的说明和补充。 笔者以为 , Gilbert & Malone 的理论具有较大的涵盖面 ,对不同文化下的此类现象都具有较强的解 释力。 5  参考文献 1  Leyens J P , Yzerbyt V ,Corneille O. The role of applicability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overattribution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 (2) :219 - 229 2  Gilbert DT ,Malone PS. The correspondence bias. Psychology Bulletin ,1995 ;117 (1) :21 - 38 3  Ross L ,Nisbett R. The person and the situation : Perspectives of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 Graw Hill ,1991 :82 - 89 4  Fein S. Effects of suspicion on attributional thinking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2 chology ,1996 ;70 (6) :1164 - 1184 5  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 :54 6  Jones EE ,Nisbett RE. From acts to dispositions :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in person perception. In :Jones EE , Kanouse DE , Kelley HH ,Nisbett RE ,Valins D , Weiner B eds. Attribution : Perceiving the cause of behavior. Morristown ,NJ : General Learning Press ,1972 :79 - 94 7  Nisbett RE. Lay personality theory : Its nature ,origin ,and utility. In : Grunberg N E ,Nisbett RE ,et al. A distinctive ap2 proach to psychological research : The influence of Stanley Schachter. Hillsdale ,NJ : Erlbaum ,1987 :87 - 117 8  刘永芳 1 经典归因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1 社会心理研究 ,1995 ; (2) :53 - 59 9  刘永芳 1White 的“原因加工理论”述评 1 社会心理研究 ,1996 ; (1) :46 - 51 10  Hilton DJ ,slugoski B. Knowledge - based causal attribution : The abnormal conditions focus model. Psychological Re2 view ,1986 ;93 :75 - 88 11  Graham S ,Hudley C. Attributions of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African2American male early adolescents :A study of construct accessibil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4 ;30 (3) :365 - 373 12  Morris MW ,Peng K. Culture and Cause :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ocial and physical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 (6) :949 - 971 13  Nisbett RE ,Ross L . Human inference :Strategies and shortcomings of social judgment .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1980 :30 - 32 (下转第 310 页) 343第 3 期              付建斌等 :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有相应的词条表征 ,所以假词所产生的同音效应说明语音激活是前词水平上的 ,支持了语音信息的 前词计算和自动激活[6 ] 。而且这种语音类似作用只发生在低频假目标词上 ,又进一步证实前词作 用的存在。由此可见 ,对于连绵词这种特殊的单素词来说 ,语音信息的自动激活不仅可能 , 而且这 种激活可能来自于前词水平与词水平上的交互作用。这也比较符合 Frost 提出来语音作用的两个 机制 :一个是装配的语音 (assembled phonolgy) ,是前词水平的 ;一个是查找心理词典的语音 (ad2 dressed phonolgy) ,是词水平上的 ,语音的作用应该是两者的共同作用。他认为 ,来自视觉前词语音 的装配是一个默认的过程。前词表征的产生越容易 ,语音装配就越充分。但对于深的正字法 ,如中 文 ,完全语音表征的装配没有词的贡献是不能完成的[6 ] 。本实验也证实了连绵词的语音加工来自 于前词水平装配和词水平的改变。 5  参考文献 1  Perfetti CA ,Zhang S. Phonological processes in reading Chinese wor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1 ;633 - 643 2  Tan L H ,Peng DL . Role of presemantic phonological code in Chines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1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5 ;21 :43 - 54 3  Perfetti CA , Zhang S. Very early phonological activation in Chinese wor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2 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5 ;21 :24 - 33 4  Leck KJ , Weekes BS , Chen MJ . Visual and phonological pathways to the lexicon : Evidence from Chinese readers.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5 ;23 :446 - 476 5  林泳海 1 中文双字词语音类似的启动效应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论文 ,1999 6  Lukatela G , Turvey M T. Phonemic Similarity Effects and Prelexical Phonology.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0 ;18 (2) , 128 - 152 7  彭聘龄 ,杨珲 1 汉字的读音及其在字义提取中的作用 1 见 :彭聘龄主编 1 汉语认知研究 1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7 ;139 - 148 8  张厚粲 ,舒华 1 汉字读音中的音似与形似启动效应 1 心理学报 ,1989 ;3 :284 - 289 9  林泳海 ,张必隐 1 中文阅读中的语音类似效应 1 心理学报 11999 ;1 :21 - 27 10  林泳海 ,张必隐 1 音韵在词汇通达中的作用 1 心理科学 ,1999 ;2 :152 - 155 11  谭立海 ,彭聘龄 1 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 —对形码和音码作用的考察 1 心理学报 ;3 :271 - 278 12  彭聘龄 ,李燕平 ,刘志忠 1 重复启动条件下中文双字词的识别 1 心理学报 ,1994 ;4 :393 - 399 13  Perfetti CA. Bell L . Phonemic activation during the first 40ms of word identification : Evidence from backward mask2 ing and masked priming. Joum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1 ;30 :473 - 485 14  Zhou XL ,Marslen - Wilson W.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in the Chinese mental lexicon.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2 cess ,1995 ;10 :545 - 601 (接第 343 页) 14  DWeck CS ,Hong Y ,Chiu C. Implicit theories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likelihood and meaning of dispositional in2 fer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3 ;19 :644 - 656 15  Dweck CS ,Chiu C ,Hong Y. Implicit theories and their role in judgments and reactions :A world from two perspec2 tives. Psychological Inquiry ,1995 ;6 (4) :267 - 285 013 心  理  科  学                  第 23 卷
/
本文档为【对应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