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打印

打印

2011-12-25 25页 doc 109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4130

暂无简介

举报
打印《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求和教学要点) 导论 教学要求: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认识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0.1自然辩证法及其学科地位 0.1.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哲学学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0.1.2 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自然辩证...
打印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求和教学要点) 导论 教学要求: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认识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0.1自然辩证法及其学科地位 0.1.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哲学学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0.1.2 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相并列。作为重要分支,自然辩证法集中研究和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层次,是具有相对性的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都以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二者具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自然科学各门类运用特殊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特殊领域以探索其探索特殊规律。而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进行总体考察,研究带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要以自然科学为中介,植根于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实证研究。自然辩证法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具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与历史上自然哲学有理论渊源联系。古代和近代的自然哲学包含一些合理思想和观点,创立自然辩证法也吸取了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合理因素。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是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思潮,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容和不少合理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应当而且可以吸收和借鉴其合理因素。但自然辩证法与它们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上有着原则区别,自然辩证法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还有许多相关学科和相近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科学哲学学科。 0.2 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和结构 0.2.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内容和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理论说明。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回答和说明。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以各种具体的科学技术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概括和揭示科学技术的一般研究方法的规律性和辩证本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内容是开放的,它的基本理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它历来关注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内容,日益重视有关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统一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0.2.2 本书的主线和结构 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贯穿自然辩证法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考察作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技术,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即“三大块”体系。 0.3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与发展 0.3.1自然辩证法的前史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自然辩证法的史前发展时期,大致从古代自然哲学的诞生到19世纪40年代,约2000多年。包含在自然哲学之中的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自然辩证法的前史。 在古代自然哲学发展时期,形成了朴素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达到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到18世纪,人类有关自然的知识第一次达到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同这个阶段科学技术状况相适应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及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学技术观。 德国自然哲学首先突破形而上学的局限,其代表性人物康德、黑格尔等人概括理论自然科学萌发初期的成果,提出了辩证的自然观。批判形而上学自然观,但没有克服它,其辩证法仍被深深地束缚在唯心主义的体系之中。 0.3.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用唯物辩证法考察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道路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开创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为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划时代的伟大发现,特别是关于天体、地球、生命和人类的演化,关于无机界和有机界中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及各种物质形式的有机的统一等,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吸取了哲学史上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以及人类文明史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对旧的自然哲学的彻底革命,是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中的划时代的变革。 0.3.3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开端的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宇观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向自然辩证法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推进了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的新发展。 探讨和回答认识和实践向哲学提出的新问题,总结和概括认识和实践提供的新内容和新方法,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将不断达到新的水平。 0.4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0.4.1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端正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掌握科学思想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具体说来,自然辩证法能够提供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使我们在看待和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等具体的实际问题时,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明确的方向;能够提供思想理论武器,提高识别能力,从而抵制和清除一切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贯彻执行我国科技政策的自觉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扩大视野,开阔思路,以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和活跃思想,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0.4.2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科学,学习自然辩证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着重领会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二要坚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三要坚持“双百方针”,提倡学术民主。四是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要坚持反对用自然辩证法的探讨代替自然科学研究的所谓代替论和轻视理论思维的所谓取消论两种倾向。 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史的关系。 3、古代自然哲学、机械论自然观、黑格尔辩证法、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特征。 4、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第1章 存在的自然界:系统性和层次性 教学要求: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及纷繁复杂的物质形态;明确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把握自然界物质系统及其层次结构的基本特点;懂得用系统观点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的重要性。 1.1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就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而言,迄今为止我们把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根据不同的标准做了如下的划分:从生物学角度,把自然界分为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从物理学角度,把自然界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场、真空态、等离子态、超密态。 1.2 自然界的系统形式 自然界的物质均以系统的方式而存在。任何物质形态系统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构成的,要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干性,相干性使得系统内形成了非加和性关系,使得系统出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及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表现形式。任何系统都有结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功能是系统的外部表现,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1.3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自然界的物质层次结构复杂多样,但各个层次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遵循一定的规律形成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指由若干要素经相干关系构成的系统,再经过新的相干性关系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这些规律包括:物质层次存在定律,物质层次结合定律,物质层次因果定律及物质层次丰度定律。 1.4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若干哲学范畴 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物质系统都在一定的层次上运动,无论是单一运动还是复合运动,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在通常的意义上,时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阶段性,而空间则反映了事物的广延性,所以时间用先后关系来说明,空间用并存关系来说明。时间与空间既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又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物质的自然界也处于可分与不可分及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中。 思考题: 1、物质和物质形态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要把它们区别开来? 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方式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 3、什么是加和性和非加和性?二者具有怎样的关系? 4、为什么结构内的分层排布现象不是层次结构? 5、系统层次结构的双向因果链关系对科学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 第2章 演化的自然界:方向和机制 教学要求:明确自然界是一个历史过程;阐述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了解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方向性和规律性;认识运用历史观点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2.1自然界的历史性  我们面对的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生成着和消逝着。把历史观点引入对自然界的研究,是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赖尔的《地质学原理》提出了地球缓慢变化的“渐变论”;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揭开了一切有机体生长过程的奥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物种在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19世纪物理学和化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也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性。 恩格斯在总结18世纪中下叶特别是19世纪的自然科学有关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然界的历史观。指出自然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论述了物质运动形式有生有灭、有灭有生、再生再灭的无限发展过程。 20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发展中,恩格斯初步确立的自然界的历史观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思想。目前,自然界演化的唯象描述:人类观测范围内的宇宙产生于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致经过基本粒子产生阶段、元素起源阶段和实物阶段的演化;恒星的演化一般经历引力收缩、主星序、红巨星、脉冲或爆发和高密(包括中子星、白矮星、黑洞等)四个阶段;恒星演化中在宇宙一隅出现了太阳系及其地球;地球已有约46亿年演化史。首先是地球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其次是地球外部圈层(气圈、水圈)的形成和演化,再次是地壳的运动变化;地球上的起源于30多亿年前,经历了从无细胞到细胞、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演化,进而分化为动物和植物。动物沿着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的方向进化,直到人类的出现。 2.2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是一个学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等,它们都试图解决在自然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无序状态和有序状态相互转化的机制和条件问题,也就是系统自组织的条件和机制问题。 自组织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自然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宇宙、天体、地球和生命起源和演化过程是在特定条件下,自然物质系统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所进行的自组织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从混乱无序的状态形成有序的结构,能够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随机涨落,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实现自组织内在根据,随机涨落是系统演化发展的直接诱因,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2.3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可逆和不可逆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两种相对状态。可逆性总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不可逆性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不可逆才使演化成为可能。 时间是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有箭头(方向)的。不同的理论关于时间箭头有不同的理解,宇宙大爆炸后出现的时间箭头,使自然物质系统的状态变化与时间流逝永远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时间即可以指向进化方向,也可以指向退化方向。 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中的两个方向和两种过程。进化是标志自然物质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发展趋势;退化是标志自然物质系统由复杂到简单、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发展趋势。进化和退化都是普遍发生的过程,但都不具有惟一的普遍性。 进化与退化,不仅并存于演化过程中,而且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一是相互包含。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包含着退化,反之亦然;二是同存共生。进化与退化常常是同时存在的,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三是相互转化。进化与退化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交替进行。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表明各种物质形态会在无限的时间中永不停息地循环更替。 2.4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矛盾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在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任何物质系统在其演化的每一阶段上,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在复杂的系统中,矛盾的对立是多层次、多极之间互相作用的复杂网络,表现为多元化多极化的对立群,决定着系统演化的方向。对立统一律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 渐变与突变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方式。渐变与突变都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渐变与突变是量变与质变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表现。渐变和突变在这里表现为平衡和非平衡、稳定和不稳定,决定性和随机性、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运动转化守恒定律是自然物质系统演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在自然物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且遵循着运动转化的守恒定律。运动转化的守恒包括量的守恒和质的守恒两个方面。 自然物质系统演化过程的周期性是普遍存在着的。宇观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生物系统都无一例外地展现出生灭更替的过程。自然物质系统的生灭更替是永恒循环和无限发展的。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自然界是一个历史过程?如何理解自然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2、阐释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及其人的新进化。 3、试分析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和基本条件。 4、试阐述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及其主要表现。 5、如何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第3章 科学认识、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教学要求:了解科学认识及其过程;弄清科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科学问题的来源、分类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明确选题的原则;掌握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观察和实验,以及观察和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3.1 科学认识和科学技术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是在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按认识和实践的需要而被保留或舍弃。因此,科学技术方法的认识和实践的规律性对科学技术方法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有着制约作用。 3.1.1科学认识 科学认识的特点包括:实证性(科学认识的实证性是指它能提供具体而明确的知识和比较确定并可以检验的结论);创造性(科学认识的创造性是指它选择确定的建构方式在思维和实践中复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天然自然中所没有的对象);深刻性(科学认识的深刻性是指它能通过自然现象中大量的表面现象,而揭示其蕴含的本质并阐明其内部机理,从看来平凡的现象中得出深奥的结论,甚至在看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其联系);系统性(科学认识的系统性是指科学认识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认识的系统包括:科学认识的主体(科学认识主体是指人类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他们既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和价值准则等方面的特殊规定性);科学认识客体(科学认识客体是科学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中一个特殊部分,而不是所有的自然物);科学认识中介(把主体与客体沟通起来、使之发生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统称为科学认识的中介。它是科学认识的实验手段、研究方法的综合体) 从总体上说,人类的认识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过程。包括:认识内容、认识形式、逻辑结构。 3.1.2科学技术方法 所谓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就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人们为了探索自然揭示客观物质运动规律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方法本身是有层次的。如按它们的普遍性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是哲学方法。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是一切科学的最普遍的方法。中间层次是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还有一层次即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一定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总是与那个时期的方法分不开的,因此,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大体上与自然科学史上的几个历史形态相对应。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以下几个时期:古代科学研究方法、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是正确反映客体的通道,科学方法为科学的形成发展定向开路,科学方法使科学认识程序化、最优化,科学方法是运用科学成果的桥梁,科学方法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作用。 3.2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科学研究就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论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未知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是人们认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3.2.1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无论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都是探索未知的过程。 科学问题引导科学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问题不仅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而且正是问题推动者科学研究,把科学研究工作引向更加广泛的领域。 科学问题起着评价理论的作用。一个理论能够解决问题无疑是一个理论成功的标志,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一个理论的优劣,不但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矛盾,而且体现了实践标准的内核和精髓。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在科学问题中蕴涵着问题的指向、研究的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 科学问题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实践,具体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实验结果与原有理论的矛盾、理论内部的逻辑悖论或佯谬、不同学派、不同理论之间的争论、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同现有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各个知识领域的空白区和接触点。 3.2.2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选题步骤一般是: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确定课题。选题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研和多次论证。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原则,需要是选题的前提和目的,选择课题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原则,科研选题的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本身具有先进性、新颖性,要发现别人没有揭示的现象和规律,或者发明前人没有提供的器物和工艺,或者完善现有的技术体系,而不应一味模仿或重复别人的研究;科学性原则,要求所选课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或科学事实根据,要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可行性原则,科研选题要根据实际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条件来选择与确定;灵活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应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对课题进行调整或转换。 3.3科学事实和观察实验方法 3.3.1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实验中所得到的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确定的经验事实。 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的陈述、具有可重复性、科学事实渗透着理论、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和系统、科学事实具有相对独立性。 科学事实的作用: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科学事实是对假说和理论进行评价的依据。 3.3.2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的方法,是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重要手段之—。观察须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具有多维性。观察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观察方法是获得研究对象原始信息和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径、观察方法可以直接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为科学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观察方法具有制定科学假说和验证科学理论的作用。 尽管观察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3.3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利用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变革或模拟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实验者、实验手段和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实验方法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精确性、可重复性。 科学实验的类型,按实验性质和结果划分: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分析实验;按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划分:析因实验、对照实验、中间实验、模拟实验。 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纯化作用、强化作用、重复再现作用、对比和检验作用。 3.4观察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3.4.1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之所以渗透着理论,因为:首先,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其次,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的,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再次,观察中使用的各种仪器,都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设计制造的。观察者使用这些仪器时,实际上是按照这些仪器所蕴含的科学理论来进行工作的。 3.4.2科学仪器的性质和作用 所谓科学仪器,是人们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界各个领域中的具体的现象、性质和规律时,创造和使用的专门物质技术段。作为感觉器官延长的科学仪器、作为肢体延长的科学仪器、作为思维器官延长的科学仪器。 科学仪器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作用:科学仪器能够帮助人们超越肉体感觉器官的局限,扩大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科学仪器能够弥补人类器官接收和传递信息精确度上的不足;科学仪器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加工各种信息、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从而提高思维效率;科学仪器能够帮助人们检验某些作为理论假设的科学信息,在科学理论确立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3.4.3观察的客观性 为了使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科学事实更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限制和消除观察者主观的可变因素。其中重要的条件是实验结果必须用标准的方法进行重演,一个实验被复核重演的次数越多,一般也越显示其客观性;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这类理论能提供正确的概念系统、推理规则和消除假象与误差的方法,从而把日常观察中模糊不清的现象变得清晰起来;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尊重客观实际,不急于求成。全面、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观察,努力防止片面性,避免以主观愿望影响观察和数据整理;注意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和观察条件,避开外来次要的干扰因素,使欲观察的主要过程充分显露出来,获得可靠的、主要的观测资料;科学观察要求恰当地使用观察仪器和观测技术。 3.4.4 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机遇是指人们在观察实验中得到偶然或意外的发现,并由此导致科学技术或理论研究的新突破。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据在于自然界本身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一是机遇可以成为发展科学理论的先导,它突破旧的理论体系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起点;二是机遇可以为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提供线索,并进而形成科学技术相生产技术的重大发明创造。 机遇的类型:同向机遇、类向机遇、异向机遇、背向机遇。 捕捉机遇的条件: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判断力、科学的想象力、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思考题: 1、科学认识的特点有哪些? 2、为什么说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3、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如何正确进行科研选题? 4、如何理解科学事实的客观性? 5、“观察渗透理论”给我们哪些认识论上的启示? 6、为什么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第4章 科学思维、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逻辑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了解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含义、基本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及其检验假说的方法;明确假说向理论转化的途径和方式。 4.1科学抽象和逻辑思维方法 4.1.1科学抽象 科学抽象是指人们在理性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其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  科学抽象的成果包括科学概念、科学符号和思想模型。     科学概念是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学思维的“细胞”和基础。    科学符号是人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对科学认识成果进行简约浓缩、记载存储、交流传播的基本工具,是科学实践、科学抽象的产物。它不仅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工具,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或手段。     思想模型是科学抽象的另一结果和形式,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思想模型的特性:流动性、互补性、条件性。    4.1.2逻辑方法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的逻辑方法,是科学思维对由观察与实验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的初步方法。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和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等级系列的逻辑方法。 类比是将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比较,根据对象属性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断未知事物也可能具有已知事物其它的属性的方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推理形式。归纳法一般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又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种思维方法,也叫演绎推理。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所以是一种必然性推理。 分析是对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分别进行研究,进而找到构成事物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象的各个部份、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统一整体的一种思维方法。 4.2创造性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4.2.1创造性思维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酝酿、提出和形成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或创造新事物的整个思维过程,即指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的思维活动的总称;狭义的创造性思维专指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形式,也即人们在依据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对象进行研究和思考时,不受已有经验、知识和固有的逻辑规则约束,灵活地进行发散性思维以产生超常的新观念、新思想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独创性、开拓性、突破性、综合性。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创造的准备期、创造的酝酿期、创造的明朗期、创造的验证期。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第一种形态是以非逻辑思维形式——想象、直觉和灵感等思维形式来触发新思想、新意象的产生。第二种形态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综合。     发挥认识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创造性思维的智力因素主要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评价和鉴赏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与动机、兴趣与激情、好奇心与惊讶感等方面。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积极的情绪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品质。 4.2.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非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是在对客观事物感性形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想象等思维形式(过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思维方式。联想是人的头脑中的表象与表象之间的联结,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形象思维主要活动方式,是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极富有创造性,此外它还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幻想性等特点。想象在创造性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有:它是建立新概念、新理论,发现新的联系、规律的有效途径、想象可以超越客观对象对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各种限制,具有概括化和理想化的作用、人类的科学想象可以激发人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向科学、献身于科学。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直觉和灵感中都会产生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具有共同的特征:认识发生的突发性、认识过程的突变性、认识成果的突破性。直觉和灵感思维的方法论意义:先导作用、桥梁作用、催化作用。灵感和直觉产生的条件:要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触媒发生引导作用、要有较宽的知识域、要有一定的科学思维素质、要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4.3科学假说的形成与检验 4.3.1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科学假说的有以下几个特点:科学性、假定性、易变性。    假说是通向理论的桥梁,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重要方法。 4.3.2科学假说的来源与形成科学假说的方法 科学假说的来源:科学观察或科学实验中发现了旧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时,需要提出一种试探性的假说;原有的理论存在某些缺陷,为了解决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提出新假说;某个领域内的一组经验材料已经充分,却缺少某种秩序或规律把这些经验组织起来,这时促使人们提出新假说;当理论本身出现重大突破时,也有条件产生假说。 建立假说的方法和途径:孕育阶段,根据为数不多的材料和科学理论,通过想象、灵感、推理等思维加工,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初步的假说。这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阶段,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作用,需要巧妙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人们一般称它为“科学发现”阶段;形成阶段,在初步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观察、实验资料、进行论证,充实其内容,修正其错误,使假说发展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检验阶段,通过实践,特别是专门设计的实验检验,使之向理论过渡。 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对应性原则,这是指假说和已知科学理论的关系。假说不应当与原有理论中经过反复检验的正确成分相矛盾,它应该继承旧理论中被实践检验过的合理内容,并把旧理论作为特例或极限形式或局部情况包含在它自身之中,使它在以前研究的领域内仍保持其意义;简单性原则,科学假说应以尽可能少的初始假定和公理来解释尽量多的事实,应具有逻辑上的简单性;可检验性原则,提出的假说要必须能用观察实验进行检验,从而判别它的真伪。 4.3.3科学假说的检验 科学假说的检验,一般包括逻辑分析和实践检验两个步骤。逻辑分析是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实践检验是假说转化为理论的最终途径。     逻辑分析主要是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判定假说在理论上能否成立,以便对假说进行筛选 和确认。     实践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及其推论进行的验证。实践是检验假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假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有根据的推测。这种推测是否正确,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验证。在检验假说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实验占据显著的地位。 科学假说的发展趋势,假说及其预言被越来越多的观察实验所证实,可靠性很高,逐渐被人们接受为理论;假说被部分地修正和补充而发展为理论;假说因全部被推翻而为新假说新理论所取代;假说本身错误但引出了正确的理论。 4.3.4判决性实验 判决性实验是用来检验假说和理论的重要实验。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的两种对立的假说,能够起到肯定其一否定其一的裁决作用的一类实验,被称为判决性实验。也就是根据对立的假说H1和H2,分别推出互不相容的预言C1和C2,而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符合C1不符合C2,则认为这一实验肯定了H1,否定了H2。这就是判决性实验。 4.4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4.4.1科学理论的特征和结构 科学理论的特征:客观真理性、普遍性、逻辑完备性、系统性。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客观真理的知识系统,科学理论反映了认识对象的有机联系,因此具有系统性。 科学理论的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论。基本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出发点,其中的科学概念也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基本原理或定律是科学对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它是由科学概念所组成的科学判断,是科学理论所反映的客体最普遍、最本质的基本定律。科学推论是科学理论中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来的结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 4.4.2科学理论的构建方法 公理化方法就是以少数几个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这是运用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原则的方法。所谓历史的东西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人类对它的认识过程。所谓逻辑的东西则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概括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具有辩证的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客观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概括,二者范畴不同,但本质上一致。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科学认识过程是从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中的具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程序,是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和途径。 4.4.3 科学理论的评价 科学理论的评价是通过对已有的及正在形成的理论进行批判考察,从而进行认识并表示选择意向,达到选优去劣的一种认识活动,是关于人们如何接受和选择理论的问题。真理性评价,科学理论评价首先是判别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区别科学、伪科学,其实质是真理性评价。  价值评价,所谓价值评价就是对科学理论的学术意义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其重点是解释力评价和社会价值评价。 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理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理论的简单性、理论的预见性 思考题: 1、科学抽象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及其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3、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和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4、如何理解“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检验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 5、试述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方法。 6、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评价? 第5章 横断科学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横断科学方法主要是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内容、特点和作用;掌握系统科学一般方法的步骤和原则。 5.1 模型方法 5.1.1模型及其形式 科学模型是人们按照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关于客体的某种就够、功能、属性、关系、过程等。 科学模型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物质形式的科学模型和思维形式的科学模型。 5.1.2建立模型的方法论原则及应用程序 建立模型的方法论原则,相似性与简单性相统一、可验证性、多种知识和方法的应用。 应用模型方法的程序:设计模型、建立模型、模拟模型、反推原型。 5.1.3科学模型的认识论功能 解释功能。模型与现实原型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对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抽象,因此它应符合赖以建立的实验基础,并对有关原型的各种观察、实验等感性材料,作出科学解释。 判据功能。借助于模型可以检验有关原型知识的可靠性。 预见功能。模型舍弃了大量次要过程和干扰因素,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矛盾,使研究对象更加纯化,关系更加简单了,因此,模型能超越现存条件对科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进展作出科学预见。 5.2 数学方法 5.2.1数学方法的特点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巧,进行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分析、描述、推导、运算和判断,揭示其规律性的一种方法,是人们辩证思维的辅助工具和手段。数学方法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 5.2.2数学方法的作用 数学方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抽象、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它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严密的推理工具;它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和理论计算方法。 5.2.3数学方法的应用 确定性数学模型。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类数学模型,它主要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必然现象,这类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要服从确定的因果联系。 随机性数学模型,即关于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突变性数学模型,即用来研究和描述客观世界突变现象的数学模型。 模糊性数学模型,即关于模糊现象的数学模型。 5.2.4数学模型的建立步骤 抽取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的解释和预见。 5.2.5“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实验”是指在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试验,以求得对原型的规律性的认识的一种数学方法,也叫“计算机仿真”。 5.3系统科学方法 5.3.1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是一个知识体系。 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把对象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研究整体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最优化原则是使用系统科学方法的目的和要求。所谓最优化,就是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出最优的系统,使系统处于最优状态,达到最优效果;模型化原则,模型化是系统科学方法的手段,即采用系统科学方法需要把真实系统模型化,也就是把真实系统抽象为模型;动态性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各种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而且要探索它们发展变化的动力、原因和规律。 系统科学方法是认识、调控、改造、创造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制定系统最佳方案以实行优化组合和优化管理的手段;系统科学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模式。 5.3.2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论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原理,按照研究对象变化发展的系统过程,考察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等关系,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方法。系统分析法是按照事物自身的系统性,运用系统原理进行目标、因素、功能、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深入剖析,从中选择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优行动方案。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系统模型方法是通过研究与真实系统在功能上或结构上相似的模型,来揭示和掌握真实系统的特征和规律。系统决策就使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或者综合出一个新的决策方案。 信息论方法即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研究对象的运动抽象为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传递和反馈的系统过程,并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方法。图式识别法是依据人的视觉识别客体时的种种功能特性,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客体信息处理、特征抽取及选择、图式分类和学习等过程,以识别客体的方法。生物信息法是指运用信息的观点和信息论的方法,通过研究生物的信息过程,揭示生物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控制论方法即运用控制论原理,按照研究对象的信息流程,通过信息处理、变换和反馈等手段,从功能行为上控制、揭示其变化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效应的方法。反馈方法就是运用反馈原理,用系统运动的结果来调整和控制系统运动的方法。控制对象和反馈装置等部分组成。黑箱方法是控制论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控制论中的黑箱又称黑系统,是指内部要素和结构不清楚的系统。黑箱方法是通过考察黑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研究其功能和行为特性,以推测和探索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方法。功能模拟方法是指暂不考虑系统内部组成要素及结构的条件下,应用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的方法。 5.3.3系统科学方法的新发展 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中的几个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超循环理论。 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启示:从还原论到整体论的转变、从线性观到非线性观的转变、从崇尚解析方法向重视非解析方法的转变、确定论和概率论两套描述体系将从对立到沟通。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混沌学理论、分形几何学理论、孤立子理论。 思考题: 1、模型的类型及作用。 2、数学方法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3、系统科学方法的思想内涵与应用原则是什么? 4、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系统科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5、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有何方法论启示? 第6章 技术创造、技术创新和技术产业化 教学要求:了解技术方法的特点和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掌握技术预测方法、技术评估方法、技术发明方法和技术设计方法;了解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特点,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动力、过程、模式及风险防范;了解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和机制,全面理解科学理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般规律。 6.1技术方法和技术创造程序 人类在长期的技术实践过程中,在各个技术学科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具体方法。技术方法论研究的是一般技术方法,它是在概括和总结各种具体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有共性和相通的一面,但技术方法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 技术活动纷繁复杂,技术类型多种多样,技术研究的程序也并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大体可以把技术创造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技术决策阶段,包括社会需求确立、技术发展预测、技术目的设定、技术后果评估几个步骤;第二阶段为技术原理构思阶段,即为技术创造主体在观念中建构对象性客体的过程;第三阶段为技术方案设计阶段,即为实现上述技术原理设计出一个在技术上实际实施的方案;第四个阶段是技术研制和实施阶段。 技术方法的运用应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统一、需要性和可行性相统一和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6.2技术的预测和评估方法 技术预测是指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技术的过去和现状,寻求其发展的规律性,并借此推测和判断技术发展的趋势或未来状态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按照逻辑分类,分为类比性预测方法、归纳性预测方法、演绎性预测方法三大类。技术预测方法多种多样,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最基本的原则有惯性原则、相关原则、类推原则、概率推断原则。技术预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认识活动。技术预测要认识和把握好技术预测中连续和突变的矛盾问题、技术预测的随机性和约束性的矛盾问题以及技术预测的可检验性问题。 技术评估是指通过分析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界诸相关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的价值观念等)的相互影响,对技术发展问题进行宏观决策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是一种技术后果评估分析活动。技术评估基本程序大致分为资料准备阶段、影响分析阶段、对策研究阶段、综合评价阶段四个步骤。技术评估具有多重价值观、高度有序性、跨学科性、中立性和质疑性等特点。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有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环境评价法等。各种方法各有所长短,应从评估对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并在实际运用中发展。 6.3技术原理的构思和实现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造过程中最关键、最富创造性的阶段,其核心就在于构思一种新的技术原理,或创造一种技术原理的新的运用方式。技术原理构思的过程和方法灵活多样,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程式。较为常用的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类型有原理推演型、实验提升型、自然模拟型。创造技法常用的如智力激励法、联想法、列举法、组合法、形态分析法、逆向思考法和检核表法等等,对于构思技术原理也是很有启发的。 技术方案在技术研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将技术目标和技术原理结合起来,使技术目标明朗化和技术原理具体化,从而为技术研制提供具体指导。技术方案的设计是创造活动的观念建构过程的最后一步,又是其物化过程的起点。传统的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三段设计方法,即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其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方案设计,通常是根据任务的技术要求,凭借所能找到的样本、专利、图纸、研究和自身的经验等,提出实现技术目标的途径或方式的总体构想。现代设计方法包括动态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6.4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角度研究技术活动,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又十分复杂的过程。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技术进步、知识创新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熊彼特把技术创新概括为技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对技术创新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技术创新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而且是一种经济活动。其实质是为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引入新的技术要素,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二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是研究与开发成果的商品化;三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四是技术创新的最终效果是创新的技术得以扩散,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加快社会进步。 技术创新过程是创新要素在创新目标下的流动和实现过程,可以归纳为新设想新发明产生的阶段、从设想变成产品的转化阶段和新产品走向市场的阶段三个基本阶段。 技术创新模式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诱发的双重作用模式。 技术创新既具有高收益又具有高风险。技术创新的风险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技术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三是政治风险,四是社会风险,五是管理决策风险。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重要对策有:一是增强风险意识,二是慎重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三是加强科学论证,四是全面分析外部经营环境,五是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6.5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学理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际上就是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却又充满风险的事业,其风险性既源于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也与市场上的不确定性有关。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有投资强度、人才流动和政策法规等方面。 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使得对创新的激励成为必不可少的。产权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和企业激励是激励创新活动的四种基本方式,四种激励机制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创新的激励系统。科技成果产业化,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 思考题: 1、与科学方法相比较,技术方法有哪些特点? 2、技术预测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技术评估有哪些特点? 3、结合技术发明实例,试说明一类技术原理构思。 4、什么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哪些运行模式? 5、试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奖励机制。 6、试述我国如何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7章 科学技术的本质、体系和社会建制 教学要求:充分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是有其一定的内在体系结构的;理解并把握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建制上既有相通性也有差异性。 7.1 科学的本质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到底如何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不可能对科学下一个具体而明晰的概念,只能对它进行描述。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不仅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同时科学还是一般的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方法论等等。科学具有探索性和真理性等特征,所以科学与非科学和伪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7.2技术的本质 科学的本质很难说清楚,技术的本质也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与复杂,以致人们很难真
/
本文档为【打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