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小抄

2011-12-25 15页 doc 509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90010

暂无简介

举报
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小抄 xiniz 一、填空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3.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4.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6.利息是...
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小抄
xiniz 一、填空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3.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4.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6.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7.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逆向选择)。 8.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9.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10.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1.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12.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3.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肮脏浮动))两种。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 4.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 达到最大。 5.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固定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6.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劳伦斯)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8.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0.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1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经济学)。 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有)差别。 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7.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0.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11.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12.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13.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市场出清)状态。 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5.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 6.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 7.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60%)。 8.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9.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为统计,国内生产总值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 )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_(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4.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 4.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_就是经济利润。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 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 )和(税收)。 1.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4.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平行移动。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6.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成本。 7.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9.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 10.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两个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1.GDP-折旧=(NDP)。 12.需求管理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内容。 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 。 14.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减少),向右移动是需求(增加)。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 9.M2=(M1)+( 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 11.货币供给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2.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 4.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 7.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9.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上升)。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是(经济制度)。 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零);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一)。 7.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 9.资本──产量比率是指(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11.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12.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13.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1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 1.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2.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B.消费可能线) 3.机会成本是指:(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4.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C垄断竞争市场) 5.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 6.劳动力总量包括:(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 7.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B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 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调节货币供给量) 9.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周期性失业) 10.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相互补充的) 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减少)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 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5.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别,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A.垄断竞争) 6.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的变动:(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以上都是) 8.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 10.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C.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 1.需求定理表明:(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2.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3.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的关系是:(B.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4.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B.等于一) 5.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 6.劳动力参工率是指:( B.劳动力人数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7.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8.引致消费取决于:(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9.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1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 2.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边际效用为零)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 7.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B.投资) 8.IS-LM模型研究的是:( 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9.周期性失业是指:(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10.汇率贬值将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价格上升)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B.摩擦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C.提高失业率)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资源的有限性) 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调节货币供给量)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2.农产品市场上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C.开发出了高产的新品种) 3.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4.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5.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是指(C.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 6.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C.等于零) 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B.先增加后减少) 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9.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75)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MR=M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A。等于零)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A。消费物价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B。2。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C。政府需求 )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10.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C。15)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B。边际成本曲线) 6.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技术) 7.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9.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10.清洁浮动是指:(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1.互补品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递减)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产量增加) 4.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5.下面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D。路灯) 6.通货是指:(C。纸币和铸币) 7.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 8.IS-LM模型研究的是:(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9.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0.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增加消费) 三、判断正误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3.(√)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4.(√)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都不一定相等。 6.(×)用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所计算出的物价指数是相同的。 7.(×)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8.(√)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使LM曲线的位置平行移动。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10.(×)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2.(×)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 4.(√)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区别主要在于产品是否有差别。 5.(×)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 8.(×)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 9.(×)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0.(×)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3.(×)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4.(√)一般来说,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5.(×)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 9.(×)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 10.(√)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与对国内产品支出(即对国内产品总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 4.(√)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5.(√)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 6.(√)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 7.(√)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8.(√)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9.(√)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10.(×)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4.(×)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 5.(×)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7.(√)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0.(√)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1.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2.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是基本相同的。√ 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 2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3.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4.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5.产品有差别就不会有完全竞争。(√) 6.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和联合的需求。(√) 7.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8.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10.开放经济就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 1.(×)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3.(×)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 4.(×)等产量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线。 5.(×)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 6.(×)价格管制就是政府对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进行控制。 7.(×)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 8.(×)货币中性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9.(√)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10.(√)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2.(×)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3.(×)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4.(√)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之分。 5.(√)现代生产的特征之一是迂回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 6.(×)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就是GDP平减指数。 7.(×)物价上升时,财产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 8.(×)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9.(×)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10.(×)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3.(√)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 4.(×)分析技术效率时所说的短期是指1 年以内,长期是指1年以上。 5.(×)正常利润是对承担风险的报酬。 6.(×)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7.(×)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0.(×)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四、计算题 1.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  1.(1)根据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  (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入弹性大于一,故该商品为奢侈品。 2.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也可以用1-MPC得出) 1.已知M=120,PX=20元,PY=10元,消费者在购买X与Y商品时的组合方式,以及从X、Y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 组合方式 MUX/PX与MUY/PY 总效用 QX=6 QY=0 1/20≠0/10 1 QX=5 QY=2 2/20≠8/10 67 QX=4 QY=4 5/20≠7/10 69.5 QX=3 QY=6 12/20=6/10 87 QX=2 QY=8 14/20≠5/10 85.5 QX=1 QY=10 16/20≠4/10 80 QX=0 QY=12 0/20≠3/10 70.5   从上表可看出,购买3单位X商品与6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2.某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2.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1.下面是某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情况: 边际成本(元) 产量 边际收益(元) 2 2 10 4 4 8 6 6 6 8 8 4 10 10 2 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为什么?2.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根据题意,当产量为6单位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在产量小于6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表明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在产量大于6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只有生产6单位产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企业就不再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2.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 ,已知cu=0.2,r=0.1,则 。   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 ,H=300万,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 1.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1.已知Ed=0.15,P=1.2,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元),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2.如果要使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从6%提高到8%,在资本-产量比率为3 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储蓄率应有何变化?2.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 。已知C=3,G1=6%,G2=8%,将已知数据代入,则有: S1=3×6%=18%S2=3×8%=24%因此,储蓄率应从18%提高到24%。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 1. 。 1.某企业产品价格弹性系数在0.5-2.0之间,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10%,销售量预期会增加多少? 解:根据公式: 当 =-0.5时, 当 =-2.0时, 因此,销售量预期会增加5%-20%之间。 2.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2.(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人,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即该国的失业率为10% 2.根据如下资料,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项目 金额(亿元) 项目 项目金额(亿元) 耐用品支出 318.4 劳务 1165.7 厂房与设备支出 426 进口 429.9 政府购买支出 748 公司利润 284.5 工资和其它补助 2172.7 出口 363.7 所得税 435.1 居民住房支出 154.4 非耐用品支出 858.3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56.8 解:GDP=C+I+G+(X-M)=(318.4+858.3+1165.7)+(426+154.4+56.8)+748+(363.7-429.9)=3661.4 1.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1.(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2.一个经济中的消费需求为8000亿元,投资需求为1800亿元,出口为1000亿元,进口为800亿元,计算该经济的总需求,并计算各部分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2.(1)根据题意,C=8000亿元,I=1800亿元,NX=1000-800=200亿元,因此:YD=C+I+NX=8000+1800+200=10000亿元。 (2)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8000/10000=0。8,即80%。 (3)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1800/10000=0。18,即18%。 (4)国外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200/10000=0。02,即2% 1.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1.已知Ed=1。5,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需求量会增加: 2.195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200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以195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2100,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增加了,还是减少了?2.2000年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1950年的名义工资× 从计算结果来看,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减少了。 五、问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如何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2)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和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 2.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用图形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1)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用利率效应来解释。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总需求。(2)物价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用同一条总需求曲线上的上下移动来表示,即物价上升(从P2上升到P1),引起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b点到a点),总需求减少(从Y2减少到Y1);物价下降(从P1下降到P2),引起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a点到b点),总需求增加(从Y1增加到Y2).(3)当物价不变而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总需求增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从AD1移动到AD2。 1.国防、钢铁厂的污染、特大企业的存在都会引起市场失灵,它们各自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1.(1)国防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它是一种公共物品。 (2)钢铁厂的污染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3)特大企业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垄断的存在。(4)用政府干预来解决这些问题: 国防――由政府提供; 污染――可以使用立法或行政手段,或者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 垄断――政府可以用价格管制、反垄断法或国有化来消除垄断。 2.目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国内需求,用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如何才能增加消费需求。2.(1)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为:C=f(Y)。(2)消费函数说明增加收入是增加消费的关键。(3)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4)通过改革,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1.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1.(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   (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   (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 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接近0.4,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说明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1.(1)基尼系数衡量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2)我国的基尼系数提高,说明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  (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利于经济发展。(4)要适当注意公平,尤其是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社会保障。 2.用图形说明一国居民购买住房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1)购买住房为投资需求,它会影响总需求。 (2)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由AD1移动到AD2。 (3)变动的结果是GDP增加(由Y1增加为Y2),物价水平上升(由P1上升为P2) 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1.(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2.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2.(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2)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动到LM1。  (4)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引起GDP从Y0增加到Y1,利率从i0下降为i1。 1.用等产量分析方法说明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1.(1)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和生产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2分) (2)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3)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4)把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结合在一个图上,这样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如图所示: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2相切于E,这时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5)作图3分。 1.说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要求作图) 答案要点:(1)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4分)(2)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的关系:(6分) 边际产量(MP)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前,MP>AP,平均产量(AP)递增; 相交后,MP<AP,平均产量(AP)递减; 相交时,MP=AP,平均产量(AP)最大。 (3)作图(5分) (2)作图(6分) 2.用IS-LM模型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要求作图) (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总需求。(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动到LM1。(4)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利率下降,即从i0下降为i1,国民收入(GDP)增加,即从Y0增加到Y1。(5)作图。 1.划分市场结构根据什么标准?市场结构有哪几种类型?1.(1)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1分)各个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根据三个标准来划分市场结构。  第一,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即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  第二,行业的进入限制,它来自自然原因和立法原因。 第三,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2)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和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完全竞争。它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第二、垄断竞争。它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 第三、寡头。它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 第四、垄断。它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 2.用图形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的三种宏观经济均衡状况。2.(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2)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AS)以及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正好相交于一点。这时Y0=Yf。(3)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AS)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LAS)在交点的左边,这时Y0>Yf。这种均衡称为大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这时,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过热。(4)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AS)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LAS)在交点的右边,这时Y0
/
本文档为【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小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