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宏观经济学归纳(2)

2011-12-29 2页 doc 59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1954

暂无简介

举报
宏观经济学归纳(2)*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支出法:GDP=C+I+G+(X-M) 居民+企业+政府+(出口-进口) 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PI个人收入从国民收入仲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得到个人收入. NI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
宏观经济学归纳(2)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支出法:GDP=C+I+G+(X-M) 居民+企业+政府+(出口-进口) 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PI个人收入从国民收入仲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得到个人收入. NI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 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实际GD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关系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1 国民收入的分配.2 政府税收政3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异同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关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异同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 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 而永久收入理论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 相同1 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身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 2 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近于1. 3 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 .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条件 i + g = s + t 均衡收入:y=(a+i+g-bt)/(1-B) t:定量税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k=1/(1-B) 税收乘数 k=-B/(1-B)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B/(1-B) 平衡预算乘数 k=1 *资本边际效率 (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is曲线 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三类不同动机 1 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2 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 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3 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LM曲线:均衡条件:m=ky-hr m;货币供给量 r;利率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一边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政策种类 对利率 对消费 对投资 对GDP 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 上升 增加 减少 增加 财政政策(曾加政府开支,) 上升 增加 减少 增加 财政政策(投资津贴) 上升 增加 增加 增加 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 下降 增加 增加 增加 挤出效应 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指出? 1 支出乘数的大小 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 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即货币需求函数(L = k y – h 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 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3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 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相反,如果h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4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小. 财政,货币政策效果 IS-LM分析 财政1 在LM曲线不变时,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2 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货币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经济功能要通过三种制度. 首先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最后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货币政策(变动货币供给量)主要工具: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总需求 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总供给曲线是描述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它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推导而出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是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的,所以说,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就是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 为什么是垂直线? 第一, 古典学派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或立即自行调节,使得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从而使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第二,古典学派一般研究经济事物的长期状态,而在长期中,即使不采用W和P能够迅速成立即调整的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调整,使得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从而,总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垂直线. 为什么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L”型 第一,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也就是说,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 第二,<通论>所研究的是短期的情况,即使不动用刚性工资的假设, 由于时间很短,W和P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 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 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 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如图: *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被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攻击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事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通胀分类 1 按照价格上升速度进行分类. 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在10%以上和100%以内. 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在100%以上. 2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第一种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第二种为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 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第一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意料, 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第二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料中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 预料中的通货膨胀称为惯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原因一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二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三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 四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五 通货膨胀的持续,对经济的冲击移动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导致一个新的更高的价格水平的平衡.但是,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菲利普斯曲线 1 解决政府投资问题 2 减少货币供给 在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该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Y1 Y2 P2 P1 P AS2 AS1 y
/
本文档为【宏观经济学归纳(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