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民国社会文化变迁下上层新知识女性的嬗变与困惑_以林徽因为个案

民国社会文化变迁下上层新知识女性的嬗变与困惑_以林徽因为个案

2011-12-29 5页 pdf 189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203

暂无简介

举报
民国社会文化变迁下上层新知识女性的嬗变与困惑_以林徽因为个案 特 区 实 践 与 理 论 P R A C TIC E A N D TH E O R Y O F S E ZS 林徽因(1904.6.10~1955.4.01)一生,以她天然 的才气、“精致的洞察力”,在诗歌、小说、散文的文 学创作领域,演剧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领域以及建 筑学领域均“留下自己的印痕”①。而伴随这些不凡 成就的是林徽因独特的家世、有幸走在时代前列又 充满时代特色的一生。成长于亦旧亦新的家庭,身 边是亦旧亦新的时代,接受亦中亦西的教育,使林徽 因一方面得以在“中西地域之间、文化之间……去 来自如”②,又...
民国社会文化变迁下上层新知识女性的嬗变与困惑_以林徽因为个案
特 区 实 践 与 理 论 P R A C TIC E A N D TH E O R Y O F S E ZS 林徽因(1904.6.10~1955.4.01)一生,以她天然 的才气、“精致的洞察力”,在诗歌、小说、散文的文 学创作领域,演剧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领域以及建 筑学领域均“留下自己的印痕”①。而伴随这些不凡 成就的是林徽因独特的家世、有幸走在时代前列又 充满时代特色的一生。成长于亦旧亦新的家庭,身 边是亦旧亦新的时代,接受亦中亦西的教育,使林徽 因一方面得以在“中西地域之间、文化之间……去 来自如”②,又不免面临传统女性因袭的层层重负。 两种异质文化的冲撞、磨合在林徽因身上,就此有了 更丰富的内涵。从这层意义上讲,解读“文化的林徽 因”,剖析她成长的心路历程———她对自身价值的 设定、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一 个时代社会上层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及思想风貌, 同时也折射出民国社会文化多棱镜的一个侧面。 一、名门大家的开明熏陶 近代以来,欧风美雨西来引起中国社会观念、意 识的深层变动,也为女界注入了新的元素。这一时 代的风云际会,使得林徽因内承庭训,外受西学,成 为新一代的知识女性。 林徽因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 年(1889)己丑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浙江金 华、孝丰、仁和、石门等州县,“对西方政治思想颇能 接受,在其同辈中称进步分子”。③父亲林长民博学多 才,自幼在家塾接受国学、新学教育,后往日本早稻田 大学学习。他为人率性,以诗人气质热心致力于中国 社会改良,是民初立宪派名士。这是一个在新旧变动 中处于潮头的书香家庭的典范:既拥有深厚的学术传 统和文化根基,又有“拿来主义”的胆略识见。 就知识体系而言,林徽因曾自称是“在两种文化 的教养下长大”。④在启蒙年纪,其深厚的家学渊源为 她提供了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她五岁时即与姐 妹一道,师从大姑母林泽民发蒙读书,由于天资聪 慧,虽“似不经意听讲,听她背书无不成诵”。⑤幼承 庭训,诗书传家的严谨教育使林徽因打下了扎实的 旧学基础,这是她一生事业的基点之一。此外,林徽 因独特的家庭背景还为她提供了接受西式教育的机 会。1912年入上海爱国小学、1916年入北京的教会 学校培华女中、1924年赴美国留学,一切的经历都在 增加她“双重文化”储备。直到她终于确定了建筑学 作为终身理想,直到英语对于她成为“一种内在的思 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⑥ 家庭影响之于林徽因的更宝贵之处,还不仅在 于中西合璧式的文化熏陶。作为一名大家庭走出来 的名门闺秀,林徽因从中获取的对独立人格、自我价 值及平等自由的认识,远远超越了对“三从四德”乃 至“贤妻良母”的认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深得西 方文明熏染,做事从不拘泥于旧的礼教秩序。在林徽 因面前,从来不是“封建”的家长。他与林徽因互视 对方为“唯一的知己”,曾感慨“做一个天才女儿的 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 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⑦1920年春,林长民决意带 林徽因赴欧考察,曾言,“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 一要汝多观缆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 边能领悟我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 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 与能力”。⑧在这里,林长民携女出游的识见固非一 般人所能及,而他对女儿“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并要养成其“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这一份胸次 怀抱,则更是时人所难望项背。至于婚姻,林长民也 极力提倡“自由恋爱”,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做题为 “恋爱与婚姻”的,多有现身说法之语。⑨因此 民国社会文化变迁下 上层新知识女性的嬗变与困惑 ———以 林 徽 因 为 个 案 陈新华 85 特 区 实 践 与 理 论 P R A C TIC E A N D TH E O R Y O F S E ZS 到了女儿身上,他绝不强制。1918年,林长民和梁启 超正式介绍林徽因、梁思成认识,“这对于那种必须 经过媒人挑选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到结婚日才第一次 见面的传统婚俗是一种明显的背离”。⑩而这桩婚事 更具现代意义的一点还在于,它是由双方家长“留 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他们介绍,最终的决定权, 完全在于他们自己。輥輯訛这在民初新旧杂糅、世风初开 的社会,可称得上为极开明之举。 林徽因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我们发现, 从1904年到1928年,整整24年的时间基本塑成了 “文化的林徽因”———它不单指中西文化底蕴上知 识体系的建构,还包括在此基础上的精神人格的建 构。得风气之先的、优裕开明的教育环境,培养了林 徽因鲜明的主体意识。而“五四”期间所强烈呼吁 的妇女解放,其最终目的,也是要实现妇女的人格独 立、人身自主等问题。这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林徽因本人对于女性解放的问题,持有怎样的看法? 她的作家身份为我们提供了可资考察的线索。 二、林徽因与“女性解放” 在林徽因短暂的一生中,文学创作仅是副业。她 的作品数量不多,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 种体裁,笔者无意于就林徽因作品的文学特色进行评 述。但正如林徽因自己生前所多次强调的,“作品最 主要处是诚实”,“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都应 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极明了、在感情上极能体验得出 的情景或人性”,輥輰訛她的文学作品,以其诚恳的态度, 真实表达了她对社会的观察与分析,成为我们了解她 以及她所属阶层知识女性思想及心态的重要依据。 林徽因的作品,随着体裁不同,分工亦有明确不 同。她的小说、剧本和散文,主要趋于外向的思考,是 “有意识地要对当时她所观察到社会现实有所反 映”。輥輱訛这其中,对女性问题的探讨占去相当笔墨,它 道出了林徽因本人的立场与见解。这些由作品中传 达出的信息,折射出特定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及时 代、社会背景下更为感性、更为直观的林徽因印象。 首先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林徽因的创作态度,这 对我们更透彻地理解她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前文 刚刚提过,林徽因一直强调文学创作的诚实,反对无 病呻吟的态度。这固然是作者的一贯主张,但在当时 的创作界,林徽因则是有感于文学创作意识形态化 的趋向而发。她认为当时的青年作家在选题上普遍 倾向于“劳工社会”、“乡村色彩”是一种盲从趋时 的现象。在林徽因看来,“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好的文 学作品,而不管其人的意识形态如何”。輥輲訛这种创作态 度,是与林徽因的品质、教养相统一的。“在艺术的环 境中长大,思想上崇尚理性,一门心思扑在个人事业 上”,輥輳訛林徽因相对疏远了政治波澜,却也保持了作为 个体存在的独立视角。在丁玲等女作家激昂于革命 的理想时,她冷静地忠实于自己的眼光。她的作品有 其局限性,“三、四十年代她笔下的人物总不出社会 上层的圈子”,輥輴訛“她所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同真正严 酷的社会现实和矛盾的焦点还有着很大的距离”。輥輵訛 但由于脱离了某种政治伦理化概念可能带来的假、 大、空,“在理智上极明了、感情上极能体验得出”的 范围内,反倒表现了一种特有的深刻性和说服力。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林徽因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方式。这里,我们试以其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为 例。这部小说如一幅30年代都市生活的素描图,它 摄取了华氏九十九度高温的一天中北平城内一组各 个阶层的日常生活镜头:有钱有势的人为祝寿兴师 动众、大张旗鼓,穷挑夫却染疾身亡无钱置馆;车夫 在滚烫的马路上汗流浃背,官老爷、官太太安坐在人 力车上浮想联翩;高级西医喝酒打牌大谈疾病预防, 穷人却无处求医眼看着朋友走向死亡……没有任何 口号式的说教评论,却蕴涵了最严正的批判与抗议, 这就是林徽因的风格。 以上两点共同决定了林徽因在探讨女性解放问题 时的立场与基调。至于内容,林徽因主要侧重于对“五 四”以来“妇女解放”、“个性解放”运动的探寻与反思。 未完成的剧本《梅真同她们》和短篇小说《文 珍》反映了大家庭中受束缚女仆对独立、自由的追 求。林徽因将同情寄托在梅真、文珍这两个有类似遭 遇的人物身上。她们美丽、聪慧,在“五四”背景之 下,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具有一定新思想。因此, 对于自己的可悲境遇,也表现出了可贵的反抗精神: “随他们说去,反正是个丫头,我不怕!……我要跑就 跑……”輥輶訛然而,时代赋予她们的新的因素并不足以 改变她们的命运,她们只能怀着清醒的悲哀走向现 实。“丫头就是丫头,这个倒霉事就没有法子办,谁的 好心也没有法子怎样”輥輷訛,梅真的无奈从一个侧面反 ●人 文 社 会 86 特 区 实 践 与 理 论 P R A C TIC E A N D TH E O R Y O F S E ZS 映了“五四”解放运动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则以另一个侧面表现 了同一角度的思考。《九十九度中》在纷繁复杂的 画面中安排了一场热闹的婚礼。结婚的青年女子阿 淑受“五四”、“自由恋爱”、“女子解放”理论的影 响,渴望有选择爱情及婚姻的自由,但现实的无奈却 迫使她接受由父母安排的婚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 差距使得这场发生在“新”时代却不免因循旧式的 婚姻更具悲剧色彩:“理论和现实似乎永远不发生 关系;理论说婚姻得怎样又怎样,今天阿淑都不记得 那许多了。实际上,只要她点一次头,让一个陌生的、 异姓的、异性的人,坐在她家里,乃至于她旁边,吃一 顿饭的手续,父亲和母亲这两三年———兴许已是五 六年来的———难题便突然地、在他们觉得是极文明 地解决了。”輦輮訛 这里强调“陌生的、异姓的、异性的人”,暗示了 阿淑的婚姻是对她主体人格的完全否定。自由恋爱 的理论模式,留给阿淑的,只是一种空想、一种嘲讽。 “五四”运动的展开,正如陈东原所指出,是以“团 体”与“宣传”作为重要利器,当时各地的主要刊物 “除却运动消息,满是些‘思想革命’、‘社交公 开’、‘妇女解放’、‘恋爱解放’、‘教育平等’等一 般言论”。輦輯訛这固然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自觉,但 与此同时,过多的口号难免会流于表面和浮躁。林 徽因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矛盾所在,并借阿淑之口表 达了自己的疑惑:“这几年对于婚姻问题谁都讨论 的热闹,她就不懂那些讨论的道理遇到实际时怎么 就不发生关系。她这结婚的实际,并没有因为她多 留心报纸上、新文学上所讨论的婚姻问题、家庭问 题、恋爱问题,而减少了问题”。輦輰訛 林徽因是不尚空谈的。她思索在当时的社会背 景中,单纯地灌输理想主义是不恰当的。理想只会 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并不能解决妇女所受的压迫。 现实中“一鞠躬、一鞠躬地和幸福作别”,精神上只 能陷入更痛苦的境地。这样的思索出自一个社会上 层知识女性关注女性命运、改良社会的良好意愿,在 “五四”妇女解放运动一派热情高涨之际,因其冷静 与理性而显得尤为可贵。但还应该注意到的是,由 于自身经历的相对单纯,林徽因也只是发现了一些 社会问题、揭示了自己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对于女性 解放的出路所在,尚不免困惑。小说《文珍》最后安 排“文珍”与住在后院的“革命党”逃跑。这里的 “革命党”,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林徽因只是将女 性的解放寄希望于隐约的社会变革上。 林徽因的诗作,除了抗战期间少数几首流露出 浓重的家国黍离之忧,大多数“是以个人的情绪起 伏和波澜为主题”,注重于“恬静的生活中内向的精 神发掘”。輦輱訛其诗中气质,恰是林徽因本人气质的凝 练:古典主义的理性与典雅、浪漫主义的明快与热 情、现代主义的神秘与含蓄。把浪漫主义精神推到极 致的诗作当推1948年2月22日登载于《经世日 报》文艺周刊的《一串疯话》: 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 着有一串话,/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风露日 夜,只盼五月来开花!/如果你是五月,八百里为我 吹开/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忘掉腼腆,我 定要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輦輲訛 这首诗中,“不可抑制的感情回环跌宕……绝 好地表现出那样的纯真,那样地炽热,那样地缠绵悱 恻,又那样地如痴如狂!”輦輳訛这几乎忘掉了矜持、忘掉 了庄重的爱情独白,远远超越了旧时才女欲语还休、 无可奈何的情感世界。它的大胆洒脱,为当时所少 见。它传达的是在西方文化熏染下的新女性追求爱、 自由、美的人生观,极具现代意识。然而这样浓于色 彩的画面,在林徽因的笔下,也并不算多。她的诗,更 多时候,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的共存。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 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 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 得,但我怎能应和?……”。輦輴訛这首诗,道出了幽咽不 平的一段情。女子夜间闻听乐声辗转反侧,又惊又喜 地颊边泛上了红晕。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懂得”而不 能应和。只寄希望于梦里的一天,“同来攀动那根希 望的弦”。热烈的时候不失身份,哀怨的时候又持有 似水的宁静。典型的一首西洋格律诗,贯穿的,却是 传统闺秀的古典主义精神。正所谓诗如其人。19世 纪以讴歌生命、自然、爱情为主旨的英国浪漫派诗曾 孕育过林徽因诗人的性灵,新大陆的民主与自由也 培养了林徽因的独立自我。但与此同时,出身于旧式 上层家庭,林徽因的人生,毕竟也是从墨守大家闺秀 ●人 文 社 会 87 特 区 实 践 与 理 论 P R A C TIC E A N D TH E O R Y O F S E ZS 规则、咀嚼旧文字的老路走过。传统文化的旨趣在 林徽因身上,依旧有着不可磨灭的印痕。这是林徽 因的特色,但也为她带来了困惑。林徽因个人,在这 种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两股力量的强烈撞击 下,内心张力极大,经历着痛苦与新生的涅槃。这形 成了林徽因作为旧时代社会上层知识女性的另一面 真实人生。 三、困惑与寻求———林徽因的精神探索 如前文之述,出身于开明的书香世家,接受中西 文化的教育熏陶,林徽因得以一位知识精英的姿态 独立于民国变迁的社会。但与此同时,当她走出传 统的女性天地,立志要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尚处 于新旧过渡、交接的文化观念、社会意识便成为无所 不在的潜网。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林徽因既受益于 风气渐开、西学东渐的时代,却也不免为时代的亦旧 亦新所羁绊。作为“过渡一代”的知识女性,其外趋 的精神探索,常受社会及自身传统观念束缚之苦。 二者的冲突看起来虽不激烈,却持久不息。在它的 影响下,林徽因的精神特质呈“叛道”与“守道”共 存的典型特征:一方面,她“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 的温顺……不断地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輦輵訛;另 一方面,又不自觉地以传统的礼教标准来要求自己, 其行为举止固然不乏浪漫热烈,但囿于早年的家庭 影响及教育,最终难脱古典温蕴的闺秀风范。宁静、 持重,“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基调构成了林徽因 “守道”的特色。关于这一点,在林徽因的文学作品 里有着清楚的反映,我们试以其早期的小说《窘》中 的一段为例: “维衫躇蹰了一下,从袋里掏出他的大手绢轻 轻替她揩发上的水。她两颊绯红了却没有躲走,低 着头尽看她擦破的掌心。维衫看她肩上湿了一小片, 晕红的肉色从湿的软白纱里透露出来,他停住手不 敢也拿手绢擦,只问她的手怎样了,破了没有。她背 过手去说:‘没有什么!’就溜地跑了。”輦輶訛 只是一种适可而止、极有节制的朦胧意念,一种 不可名状的灵与肉瞬间触电感应,这便是林徽因笔 下的情爱描写。林徽因成长于开风气之先的上层知 识分子阶层,其祖辈、父辈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 方文明,但他们的家庭组成、家庭模式,往往还以旧 时代色彩居重,对于旧的伦理道德尤其看重。1920 年夏梁思成遇车祸,林徽因去医院探望。“她每天坐 在梁思成床边,安慰他,和他谈心或开玩笑。有时甚 至用湿毛巾为梁思成擦汗。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知 道后勃然大怒,甚至于坚决反对梁、林的婚事。輦輷訛今 天看来,林徽因所接受的西式教育无疑和这种守旧 的家庭伦理形成激烈的冲突。但恰是在这种冲突之 中,也蕴涵着趋同。林徽因在幼年启蒙时期接受的就 是旧文字教育,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使她在一定 程度上默认了儒家精神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我们 就看到了这一段含而不露、欲语还休的描写。 这样一种为文的风格在林徽因自己身上,则表 现为“中”与“西”、“叛”与“守”冲突下复杂的心 理状态。林徽因早年与诗人徐志摩的感情纠葛是文 坛流传甚广并演义出诸多浪漫情节的一段旧事。但 在爱情的最终归宿上,林徽因还是舍弃徐志摩而选 择了梁思成。林徽因的感情经历,从一个侧面为我们 展示了她精神世界的一角。梁思成是名门之后,对于 林徽因而言,选择梁思成,固有从“两小无猜”就开 始点滴积累的感情因素,而“门当户对”的传统理性 思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旧式的 上层家庭,“门当户对”被看作是缔结婚姻的基本条 件。梁、林两家,正如金岳霖所说,“是世家,连政治 上也算世交。两人的父亲都是研究系的”。輧輮訛梁家的 学术根基、书香传统,是出身于富商之家的徐志摩所 无法企及的。林徽因个人显然也极为看重这种一致 的家庭背景下培养起来的情趣及气质上的契合。这 使她在理智上更倾向于梁思成。至于和徐志摩的一 段有始无终的萍水之缘,则更反映了旧家庭下林徽 因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林徽因父母的婚姻属于毫 无爱情可言的封建包办婚姻。父亲林长民另娶有一 房夫人,母亲则实际上常年过着与丈夫分居的孤单 生活。林徽因虽然从小受到全家的珍爱,却难以弥补 父母婚姻不幸对她造成的伤害,她“提起离婚就恼 火”,因此,在与徐志摩的交往中,“一个失去爱情 的妻子被抛弃,而她自己却要去代替她的位置”輧輯訛这 样一种结果,是林徽因所难以接受的。另外,传统伦 理道德的约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林徽因的儿子回 忆说:“母亲后来说,那时像她这么一个在旧伦理下 长大的姑娘,竟会象有人传说的那样去同一个比她 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简直是不可思议 ●人 文 社 会 88 特 区 实 践 与 理 论 P R A C TIC E A N D TH E O R Y O F S E ZS 的。”輧輰訛闺秀派作家冰心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林徽 因认识徐志摩的时候,她才十六岁,徐比她大十来 岁,而且是个有妇之夫。像林徽因这样一位大家闺 秀,是绝不会让他为了自己的缘故打离婚的。”輧輱訛 这两种诠释的版本,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还是保 持了基本的一致。林徽因将自己当初的行为归因于 “旧伦理的熏陶”。冰心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林徽 因,相似的成长背景使她的评断多了一些知情者才 能有的理解。一句“大家闺秀”,即为林徽因的选择 找到了最准确的原由。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设计 着自由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但身为大家闺秀, 她渴望着“浪漫的发生”輧輲訛,却难以达到浪漫的极 致,追求着人格的独立,却不免以传统的标准来要求 自己。“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 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 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輧輳訛二十年 代后林徽因就是常常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精神状态 下,努力平衡着新女性意识与好女儿、好妻子、好母 亲等传统女性角色之间的比重。这样一种“叛道” 与“守道”的冲突,也正是过去100年中,中国知识 女性将本国传统与西方文化影响结成一身而逐步改 变自身的一例真实浓缩。 注释: ①费慰梅:《回忆林徽因———为〈林徽因〉文集 而作》,陈钟英、陈宇编《林徽因》,第332页。 ②輥輴訛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陈钟英、 陈宇编《林徽因》(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三联书店 (香港) 有限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 328页;第330页。 ③⑨ 梁敬錞:《林长民先生传》,《传记文学》 第7卷第2期。 ④⑩輥輳訛輧輯訛费慰梅著,曲莹璞、关超等译:《梁思 成与林徽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12 页;第12页;第198页;第16页。 ⑤陈钟英、陈宇:《林徽因年表》,《林徽因》, 第396页。 ⑥梁从诫:《林徽因文集·编叙》,百花文艺出 版社1999年版。 ⑦徐志摩:《哀双栝老人》,《徐志摩全集》(第 三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页。 ⑧林长民致林徽因信,转引自陈学勇编《林徽 因年表》,《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輥輯訛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005页。 輥輰訛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林徽因 文集》(文学卷),第39页。 輥輱訛輥輵訛輦輱訛梁从诫:《建筑学家的眼睛、诗人的心 灵》,《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第407页;第406 页;第407页。 輥輲訛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林徽因文集》 (文学卷),第354页。 輥輶訛林徽因:《模影零篇·文珍》,《林徽因文集》 (文学卷),第127页。 輥輷訛林徽因:《梅真同她们》,《林徽因文集》(文 学卷),第247页。 輦輮訛輦輰訛林徽因:《九十九度中》,《林徽因文集》 (文学卷),第84页;第84页。 輦輯訛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365~366页。 輦輲訛林徽因:《一串疯话》,《林徽因文集》(文学 卷),第224页。 輦輳訛邵燕祥:《林徽因的诗》,陈钟英、陈宇编《林 徽因》,第346页。 輦輴訛 林徽因:《深夜里听到乐声》,《林徽因文 集》(文学卷),第149~150页。 輦輵訛輧輰訛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 集》(文学卷),第416页;第133页。 輦輶訛《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第64页。 輦輷訛吴荔明:《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輧輮訛陈宇:《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书摘》, 1999年第7期。 輧輱訛文洁若:《林徽因印象》,见倪文尖编《文人 旧话》,文汇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页。 輧輲訛见林徽因致沈从文信,《林徽因文集》(文学 卷),第338页。 輧輳訛林徽因致胡适书信,《林徽因文集》(文学 卷),第322页。 (作者: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 博士) ●人 文 社 会 89
/
本文档为【民国社会文化变迁下上层新知识女性的嬗变与困惑_以林徽因为个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