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传导阻滞1

2011-12-29 50页 ppt 12M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8241

暂无简介

举报
传导阻滞1nullnull 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一 窦房结解剖与功能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结合部的外面,界沟的最上端处,埋在心外膜下大约1mm处,表面无心肌覆盖,深部为心房肌,与心内膜面无接触。窦房结的形态是个狭长卵圆形,两头尖,中间粗,分窦房结头部,体部和尾部,是心脏最高起搏点,窦房结发出协调的激动,称为窦性心律。 null心脏示意图二 定义 二 定义   —— 窦性冲动在传导心房过程中受阻,造成P波脱落。 三    分类 —— 按阻滞程度分:I度II度III度。 四   心电图特点...
传导阻滞1
nullnull 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一 窦房结解剖与功能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结合部的外面,界沟的最上端处,埋在心外膜下大约1mm处,表面无心肌覆盖,深部为心房肌,与心内膜面无接触。窦房结的形态是个狭长卵圆形,两头尖,中间粗,分窦房结头部,体部和尾部,是心脏最高起搏点,窦房结发出协调的激动,称为窦性心律。 null心脏示意图二 定义 二 定义   —— 窦性冲动在传导心房过程中受阻,造成P波脱落。 三    分类 —— 按阻滞程度分:I度II度III度。 四   心电图特点 四   心电图特点 I 度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无法诊断单纯的I 度窦房传导阻滞。 II 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文氏型) II 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文氏型) A P-R间期固定; B P-P周期逐渐缩短直至出现一次P-QRS脱落; C P波脱落前的P-P周期最短,之后的P-P周期最长; D 长P-P周期非短周期P-P周期倍数; E  规律性的变化周而复始出现; II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II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 3:2窦房传导阻滞文氏型需与窦性早搏鉴别 3:2窦房传导阻滞文氏型需与窦性早搏鉴别 II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II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鉴别点: 鉴别点: A   窦性心律不齐时,长间期非基本心率的整倍数,此时可取最小的和最大的基本心率的均数作为基数测量; B   慢而规则的心率要注意II度2:1窦房传导阻滞。 III度窦房传导阻滞 III度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P-P极为缓慢匀齐,或间有交界性逸搏,与窦性停搏极难鉴别。 房室传导阻滞 一 定义 房室传导阻滞 一 定义 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二个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出现传导延缓、或者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 一过性 间歇性 持久性—— 器质性病变或损伤器质性、迷亢、心内或心外因素二. 正常房室传导二. 正常房室传导 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希氏束)——左右束支——浦氏纤维 心电图:P-R间期 null希氏束电图希氏束电图对P-R间期的分期希氏束电图对P-R间期的分期P-A间期——体表心电图P波的开始至希氏束电图上A波的开始(25-45mm)。不受频率及自主神经的影响。 A-H间期——A波起始处至希氏束电位(H波)起始处(60-130mm)。(1)固有频率时房率增快,A-H时间延长;(2)受自主神经及药物的影响大。 H-V间期——H波起始处至心室波(V波)起始处(35-55mm)。通常保持恒定。三. 传导系统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三. 传导系统各部位的传导速度 窦房结 50mm/s 结间传导束 心房 800~1000mm/s 房室结 100~200mm/s 希氏束 4000mm/s 浦氏纤维 2500~4000mm/s 心室肌 300~400mm/s850~1700mm/s四.影响传导的基本因素四.影响传导的基本因素(一)生理因素: 1. 刺激的有效性: A 0相上升速度及振幅; B 产生反应时膜电位的水平; C 阈电位的水平。2.起反应细胞的兴奋性2.起反应细胞的兴奋性二次冲动之间时间短:III 相阻滞 二次冲动之间时间长:IV 相阻滞nullAB右束支动作电位右束支 动作电位ECGP’ECG012301234III相阻滞IV 相阻滞(二)解剖因素(二)解剖因素纤维的直径:与直径呈正比,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反之则慢。 纤维的几何排列: A 一根纤维分成几根纤维,电流密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 B 几根纤维同时汇集到一根纤维,传导速度加快。五. 房室结和房室交接区的生理功能五. 房室结和房室交接区的生理功能(一)房室交接区:1.房室结的心房延伸部;2. 房室结;3. 希氏束近端。 (二)房室结的分区: 房结(AN)区: 结(N)区: 结希(NH)区: 三个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动作电位的差别,即电生理学特点进行。nullnull 房室结传导功能的特点: 双向传导; 双径路或多径路; 传导的延搁。六. 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六. 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一)心电图传统分类法: I °房室传导阻滞; II°房室传导阻滞; I型 II型 2:1房室传导 高度房室传导 III°房室传导阻滞。 “度”与传导障碍的严重程度不一定相符。传统分类法的若干问题传统分类法的若干问题1. 阻滞的定义不够精确,某些概念模糊:只强调房室传导比例,忽视了生理性干扰的存在。P1P8P15P22P2931个P波,下传5个,干扰13个,阻滞13个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 II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房室连接处干扰 房室连接处逸搏心律null2. 阻滞分型与临床意义不一致:忽视了房率和室率的变化。 ABCDV5V5 IIII11656100841005684V5I心房频率对房室传导比影响示意图心房频率对房室传导比影响示意图AA-VV60bpm60bpm79bpm不应期 不应期延长但长度相等,传导阻滞严重程度未变,在房率增快时传导比由1:1转为2:1(二)部位分类法(二)部位分类法(根据希氏束电图的分布概况——462例分析)null 同一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不同部位,意义截然不同,而同一部位出现的不同类型阻滞却有大致相近的临床意义。 高位阻滞——房室交接区和房内阻滞 低位阻滞——希氏束主干和束支系统阻滞七 .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原理——与交接区的不应期有关七 .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原理——与交接区的不应期有关正常I°AVBII°I型AVBII°II型AVBIII°AVB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应激期(一)不应期的基本概念(一)不应期的基本概念 心肌细胞或组织因内在兴奋或外在刺激发生激动后在一定的短时间内完全的或部分的丧失兴奋性即为不应期。 一个心电周期由兴奋期和不应期2部分组成。 阈刺激是衡量兴奋性的指标,它是能够稳定引起激动反应的最低刺激强度。阈刺激值越高,提示该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二)不应期分类 (二)不应期分类 绝对不应期:应用>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时称之。临床电生理检查不可能应用如此强的刺激,心电图学和心电生理学几乎不用此术语。 有效不应期(ERP): 有效不应期(ERP): 定义: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之。 持续时间:200~300 ms,兴奋性从100%降至为0 。 相对不应期(RRP)相对不应期(RRP)定义: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 ~ 4倍的强度刺激能够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间期称之。 持续时间:50~100ms,兴奋性逐渐从 0 开始恢复,此期中,时间越早,兴奋性越低。 八.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八.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一)I°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标准:(在窦性心律下) 成人P-R间期≥ 0.21s,儿童≥ 0.18s; P-R间期超过该心率的正常上限; 心率无显著变化,或心率增快,P-R间期较前增加0.04s。I°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可根据QRS的宽度作大致的估计:I°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可根据QRS的宽度作大致的估计: QRS窄——多见A-H延长,或H-H延长;少见H-V延长,与双侧束支延长程度相等有关。 QRS宽—— 1.呈RBBB型+正常电轴,A-H延长; 2.呈RBBB型+电轴左偏,A-H、H-V延长; 3.呈LBBB型+电轴右偏,H-V延长。 异常延长的P-R间期(>0.40s以上),往往是房室结内阻滞。 隐匿型I°房室传导阻滞只能依靠希氏束检查。 诊断I°房室传导阻滞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诊断I°房室传导阻滞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房性早搏的P’-R间期延长: 插入性早搏后的P-R间期延长; 隐匿性交界早引起的P-R间期延长; 4. 房室结双径路所致的P-R间期延长4. 房室结双径路所致的P-R间期延长室早中止慢通道开放室早中止慢通道开放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室性早搏 早搏诱发房室结慢径路开放伴快经路蝉联 (二)II°房室传导阻滞:(二)II°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活动间歇下传心室的现象称谓II°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型和II型。 1、I 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1)典型: a. P-R间期逐搏延长,直至心室漏搏; b.R-R间期逐搏缩短(P-R增量呈递减); c.长间歇后第一个R-R间期>长间歇前的R-R间期; d.长R-R间距<短R-R间距的两倍; e.R-P与P-R呈反比关系; f. 周而复始。 nullAV600600600600600600600150350450150350450800700900 (1200-300)800700R-P与 P-R呈反比关系AA-VVP5P4P3P2P1典型文氏示意图RA-VB.不典型文氏:B.不典型文氏:a. 文氏周期中第一个心搏的 P-R 间期不缩短,或文氏周期以两个P波连续受阻而结束; b.P-R增量非进行性缩小, R-R也不呈进行性缩短:b.P-R增量非进行性缩小, R-R也不呈进行性缩短:I. 文氏周期中,第一个增量不是最大 II. 文氏周期中,P-R出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重复不变; III. 文氏周期中,P-R出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缩短; IV. 文氏周期中,最后一次增量加大或最大,造成长R-R间期≥短R-R间期的两倍 增量无规律的P-R间期增量无规律的P-R间期 不典型文氏中的P-R间期多变,但周期中第1个P-R间期总是小于周期中最后1个P-R间期。c.可以反复心搏结束文氏周期,不造成QRS波群脱落,亦可引起折返性心动过速; c.可以反复心搏结束文氏周期,不造成QRS波群脱落,亦可引起折返性心动过速; IIV1d.早搏中止、参与或打乱文氏周期;d.早搏中止、参与或打乱文氏周期;e.长间歇后出现交界处逸搏,若发生于3:2文氏周期中,酷似逸搏夺获二联律; e.长间歇后出现交界处逸搏,若发生于3:2文氏周期中,酷似逸搏夺获二联律; 顿挫型3:2文氏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呈3:2顿挫型 房室连接处逸搏2、II型房室传导阻滞2、II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固定,伴QRS波群(一般为1次)脱漏。 心电图特点:无P-R间期延长,房室的关系为可传可不传。 II型的阻滞区几乎全限于希氏-浦肯野系统内。3、形成2:1房室传导 3、形成2:1房室传导 1、可能是I型,也可能是II型,不能作分型诊断; 2、阻滞部位可能在房室结,也可能在希-浦系统; 根据P-R间期区分I型或II型根据P-R间期区分I型或II型I 型AVBII 型AVBI 型AVB.26.182 :1房室传导阻滞酷似窦缓2 :1房室传导阻滞酷似窦缓1.50s2.26s3.0s3.I型和II型阻滞的区别3.I型和II型阻滞的区别I型 II型病程 常是急性的、暂时性的 常是慢性的、永久性的 病因 下壁心梗多见,迷亢及 前侧壁心梗多见,原发性传导 心得安等药物作用 系统病变,心肌病 解剖 常是房室结、有时为希氏 总是结下阻滞,常为希浦系统 束水平的阻滞 电生理 相对不应期延长, 有效不应期延长 ,很少或无 呈递减传导 相对不应期,呈全或无传导 心电图 R-P /P-R呈反比关系 固定的P-R间期 P-R间期逐渐延长 P-R间期正常 QRS波群正常 束支阻滞图形多见 预后 很少转为完全阻滞 常转为完全阻滞 文氏周期中P-R间期增量幅度很小,高度提示阻滞区在希-浦系统内(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比在3:1以上者称之,但必须遵循: 1、合适的心房率: ≤ 130bpm; 2、排除干扰、隐匿等因素引起的P波未下传; 3、逸搏心率最好≤45bpm; 4、除外2:1交替文氏; 5、可以是II度I型或II型演变。2:1AVB演变成高度AVB2:1AVB演变成高度AVB窦性诊断窦性诊断窦性心律 II度2:1至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连接处逸搏 2:1房室传导伴房室交界性逸搏 2:1房室传导伴房室交界性逸搏房率70bpm,逸搏频率36bpm,夺获P-R显著延长,推测为I型AVB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呈2:1传导 频发房室连接处逸搏,时呈逸搏心律2:1房室传导合并室性逸搏心律2:1房室传导合并室性逸搏心律房率90bpm 室率47bpm 夺获P-R正常,推测为II型***********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呈2:1传导 频发室性逸搏,时呈逸搏心律3:1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室性逸搏心律3:1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室性逸搏心律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呈3:1房室传导) 室性逸搏心律(时与窦性心律干扰,形成短阵干扰性房室分离)II度I型AVB演变成高度AVB——阵发性房室阻滞II度I型AVB演变成高度AVB——阵发性房室阻滞55bpm60bpm60bpm66bpm68bpm在束支水平阻滞的房室传导阻滞 ——三支阻滞在束支水平阻滞的房室传导阻滞 ——三支阻滞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间歇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快频率依赖型)(四)III°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阻滞(四)III°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阻滞诊断标准: 1. 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2. 心室率缓慢而匀齐,通常在30~45bpm,先天性完全房室阻滞频率则快;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房室分离; 4. QRS形态随阻滞区的不同位置而有差别。完全性房室分离的主要原因:完全性房室分离的主要原因:一级起搏点(窦房结)频率缓慢; 次级起搏点(交接或室性)频率的加速; 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 上述3项原因的不同组合。 房颤时诊断III °房室传导阻滞要排除干扰竞争现象 房颤时诊断III °房室传导阻滞要排除干扰竞争现象* *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短阵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房扑伴III °AVB诊断需注意F-R间期房扑伴III °AVB诊断需注意F-R间期AF伴III ° AVB —— F-F相等,R-R相等,F-R不等AF伴4:1房室传导—— F-F相等,R-R相等,F-R相等AF伴不规则房室传导—— F-F相等,R-R不等,F-R不等有关传导阻滞时的逸搏问题有关传导阻滞时的逸搏问题1. 同时存在2个(罕见2个以上)室性逸搏频率33bpm37bpm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 频发房性早搏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逸搏心律2.逸搏可伴II °I型或II型传出阻滞2.逸搏可伴II °I型或II型传出阻滞 3. 逸搏节奏点不稳定,频率可不规则; 4. 经常合并室性早搏,应与夺获伴差传相鉴别(提前搏动之前的P-R间期固定为夺获,反之则为早搏); 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连接处逸搏心律伴3:2传出阻滞 诊断III°房室传导阻滞的要点:诊断III°房室传导阻滞的要点: 逸搏周期≥2倍的P-P周期; 心室率<45bpm; 依靠长程心电图检查; 观测应连续性,注意与阻滞+干扰的鉴别。 九、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预后和治疗九、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预后和治疗(一)病因: 1、I °及II °I型AVB: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I °AVB偶见正常人、心动过缓、运动员,P-R间期可达0.24s;部分可出现II °I型AVB; 常见疾病: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先心;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2、II°II型AVB——器质性2、II°II型AVB——器质性3、完全性AVB: 先天性(1)房室结发育不全,未能与结间束连接;(2)发育不全的希氏束未能连接房室结;(3)希氏束或束支部分缺如。 后天性:(1)急性心肌梗死;(2)应用某些药物;(3)各种心脏直视手术;(4)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二)预后和治疗(二)预后和治疗 取决于多种因素:病史和症状、病因、心功能状态、阻滞程度、阻滞持续时间和阻滞部位等。治疗主要是人工起搏器的适应症掌握。null
/
本文档为【传导阻滞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