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罗摩衍那_在东南亚的流传

_罗摩衍那_在东南亚的流传

2011-12-30 7页 pdf 605KB 3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1734

暂无简介

举报
_罗摩衍那_在东南亚的流传 民族与文化 《东南亚 》 年第 期 《罗摩衍那 》在东南亚的流传 高 登 智 本文概述了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在东南亚 一些国家的流传情况 , 认为各国的文 化艺术 同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 , 它们需要交流 、 相互补充 , 这样才会各显 春色而又相得益彰 。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 起源于大约 年前古印度某个部落的传说故事 , 经过民间 艺人 口头相传 , 最后大约在公元前 世纪初 , 诗人蚁蛙 音译跋弥 进行搜集整理加工 , 用梵文编撰成一部长达 篇 卷 多颂 颂 行 , 行 个音 的英雄神...
_罗摩衍那_在东南亚的流传
民族与文化 《东南亚 》 年第 期 《罗摩衍那 》在东南亚的流传 高 登 智 本文概述了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在东南亚 一些国家的流传情况 , 认为各国的文 化艺术 同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 , 它们需要交流 、 相互补充 , 这样才会各显 春色而又相得益彰 。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 起源于大约 年前古印度某个部落的传说 , 经过民间 艺人 口头相传 , 最后大约在公元前 世纪初 , 诗人蚁蛙 音译跋弥 进行搜集整理加工 , 用梵文编撰成一部长达 篇 卷 多颂 颂 行 , 行 个音 的英雄神话史 诗 。 《罗摩衍那 》长诗问世以来 , 在印度各地广为流传 。 据季羡林先生考证 , “ 《罗摩衍 那 》共有 千多种手写本 , 余种梵文注释 。 ” ①由于流传的不同版本和写本 比较多 , 缅 甸学者盛德觉都吴奥把各地文字和 内容不尽相同的 《罗摩衍那 》分为三类 即孟加拉罗 摩 、 泰米尔罗摩和 “ 布翁道 ”罗摩 即 《佛本生故事》中的 《十车王 》 。 ② 《罗摩衍那 》在东南亚的流传情况 , 缅甸学者吴佩貌丁在 《缅甸文学史 》中 , 根据南 亚 、 东南亚各国各种文字的罗摩长诗或故事 , 将其分为五类 即印度罗摩 , “ 布翁道 ” 罗 摩 , 马来罗摩 , 泰国罗摩 , 缅甸罗摩 。 他还认为 , 除 “布翁道 ”罗摩是 《佛本生故事 》中的 罗摩故事以外 , 其余罗摩都是由印度罗摩衍变而来 。 ③也就是说 , 东南亚各国罗摩故事大 都是从印度梵文 《罗摩衍那 》原作脱胎而出 , 相互间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 , 可是后来 , 经 过不断地在各国衍变 、 创造 , 它们都成了与母体有异的具有独立性的单个个体 , 并且逐渐 溶人各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中 , 成了各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罗摩衍那 》在东南亚各国流传情况是怎样的呢 各国的罗摩故事究竟与原诗有哪些 异同呢 现在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作一些论述 印度尼西亚罗摩 关于古代马来群岛与印度的关系 , 据希腊地理学家脱烈美在 《地志 》中说 , 大约在公 元前 年左右 , 印度 个港湾与金洲 即马来半岛或苏门答腊岛 之间的贸易要经过耶 婆提地方 今爪哇或苏门答腊 , 或兼称此两岛 , 而耶婆提和黄金地 泛指东南亚 在 《罗摩衍那 》诗中也 曾提到过 。 由此可知 , 印尼与印度早在公元前就已经有 了贸易来往 。 ①季羡林 《 罗摩衍那 初探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年 。 ②盛德觉都吴奥 《加威莱真纳正字法典》, 年 。 “加威莱真纳 ” , 意为智者的象征 。 ③缅甸学者貌登乃撰写的 《缅甸戏剧史 》又提出 , 《罗摩衍那 》只有 种 即印度罗摩 , “ 布翁道 ”罗 摩 , 泰国罗摩 即马来罗摩 。 一 一 又据史载 , 公元前 世纪 卜半叶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 , 和公元 世纪初叶贵霜 国迎腻色迎王 , 曾经多次派遣佛教使团从海路到爪哇 、 马来亚等地传播上座部 即小乘 佛教 。 我国东晋高僧法显在公元 年 自印度取佛经从海路回国途中遇暴风 , 船漂流到耶婆 提 , 他写道 “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 , 佛法不足言 ” 。 ①到了公元 世纪下半叶 , 室利佛逝王 朝建立 , 又笃信佛教 , 而成为东南亚最大的佛教王国 。 我国唐代高僧义净就曾经在这个国 家从事佛经翻译研究和实地考察多年 , 他描述这个国家 “ 僧众千余 , 学问为怀 , 并多行 钵 。 所有学读 , 乃与中国无殊 。 沙门轨仗 , 悉皆无别 。 ” ②从以上所述情况可以看出 , 古代 印尼很早就与印度有贸易往来了 , 很长一段时间 , 他们信仰的是外来的印度婆罗门教 , 后 来演变成印度教和佛教 。 因此 , 印度的文化艺术很 自然地通过商人和宗教僧侣在印尼各地 得到传播 。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既是宗教经典 , 又是文学作品 , 加之印尼的统治者笃信 宗教 , 他们必然要借助象 《罗摩衍那 》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为其政治统治服务 , 经过他们 的倡导和宣传 , 而使罗摩故事在印尼各地广泛流传 。 据印尼的学者论证 , 《罗摩衍那 》故事最先是从印度商人以 口头说唱形式传到印尼各 地的 。 后来才被编写成音乐 、 舞蹈及皮影戏剧 目 , 在民间演唱 , 以致家喻户晓 。 罗摩故事从印尼 民间文学发展成为文人文学 , 从史料记载来看 , 到了迪亚 · 巴利东王 公元 一 犯 年 统治时期 , 《罗摩衍那 》才出现了古爪哇语改写本 已佚 。 公元 世纪时 , 约基斯哇拉以 世纪印度作家跋底创作的 《十首王伏诛 》为蓝本 , 改编成爪哇文 诗作 《罗摩衍那 》 共 章 。 ③在该世纪建造的中爪哇普兰班南陵庙墙壁上 , 也刻有罗摩 过海攻打楞伽城故事的艺术浮雕 , 一直留存到现在 。 东爪哇达尔马范萨国王 一 年 执政期间 , 《罗摩衍那 · 后篇 》被印尼人翻译成古爪哇语散文故事 , 在语言上仍保留 有不少的梵文词汇 。 虽然内容无大变异 , 但在细节描绘上 已带有爪哇民族情调 。 世纪 初 , 爱尔朗卡国王为使 《罗摩衍那 》具有爪哇风格特色 , 专门集中了一批宫廷作家对该长 诗进行改写 , 他们不落案臼 , 在内容叙述上以隐喻的手法颂扬当时的统治者 , 艺术上模仿 原梵文诗的韵律音节再创作成古爪哇语 卡威文 格卡温诗体著述 。 其后 , 谏义里王朝中 一些宫廷作家又从 《罗摩衍那 》中汲取了不少的素材 , 结合爪哇的历史和民间传说 , 创作 了很多赞美神化本王朝国王的故事 。 世纪以后 , 麻咯巴歇王朝兴起 , 以谏义里王子伊 努与达哈公主赞德拉悲欢离合爱情传奇为内容的 “ 班基 ”故事问世 , 格卡温诗体也被更具有 爪哇民族特色的古东诗体所代替 。 此后 , 罗摩故事对宫廷文学的影响逐渐减小 。 但是在民间 , 罗摩故事仍然流传不衰 。 随着印尼 “ 哇扬 ”皮影戏的发展 , 皮影艺人把罗 摩的英雄业迹隐喻移植在当代国王身上 , 改编创作了不少新的罗摩剧 目 , 演出后受到人民 群众的欢迎 。 同时还改编创作了一些罗摩舞剧 , 直到如今 , 在仍然盛行印度教的巴厘农村 还经常演出 。 这些罗摩舞剧 , 大多叙述的是罗摩与悉多同猴子围绕簧火狂舞时十首魔王罗 波那乘机掳走悉多 , 罗摩率领猴子军进行援救的故事 。 舞剧主题突出 , 情节简洁明快 , 融 ①法显 约公元 一约 年 , 东晋人 , 撰 《法显传》 原名 《历游天竺记传》 , 即 《佛国记 ②义净 公元 一 年 , 唐代人 , 撰 《南海寄归内法传》 。 ③印尼有的学者认为是爪哇登特拉雅王朝恩蒲 · 布伊哇撰写 究竟是谁写的 一直有争议 。 关于印 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罗摩的叙述 , 曾参阅梁立基 《浅谈印度两大史诗对印度尼西亚古典文学的影 响 》一文油印本 。 一 一 印尼和印度的一些音乐 、 舞蹈语汇于一体 。 印度的罗摩舞剧和皮影戏 , 不仅在本国演出 , 深受印尼人民的喜爱 , 而且还多次参加东南亚举办的罗摩剧演出 , 获得好评 。 马来西亚罗摩 上面在谈印尼罗摩时已经谈到 , 马来西亚与印度的经济 、 文化交往也是相当频繁的 , 罗摩故事也是先在民间流传开的 。 据马来西亚的学者研究 , 最初的马来罗摩故事是从爪哇 传过来的 , 蕴含爪哇的地方色彩 。 公元 至 世纪 , 苏门答腊建立室利佛逝王朝 , 信奉 佛教 , 这时期 , 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 , 佛教经典 《本生经故事 》中的 《十车王 》 即 “ 布翁 道 ”罗摩 传人马来半岛 。 世纪 , 麻嗒巴歇王朝灭了室利佛逝以后 , 在马来民族地区很 长的时间里没有强有力的王朝接替 , 政治动乱不 已 , 社会极不安定 。 直到 世纪时 , 马 来沿海地区商业发达 , 城镇市民阶层 日益壮大 , 才建立起代表新兴的商业阶层利益的封建 王朝 , 信奉伊斯兰教 。 所以 , 他们对印度的文化思想就不那么重视了 , 用不着借罗摩故事 来神化自己 , 而听任民间罗摩故事自由发展 。 因此 , 在马来西亚也就没有出现过属于宫廷 文学罗摩故事的新创作 。 从现在所看到的马来罗摩传本 , 几乎都是民间艺术话本 。 如 《室利罗摩传》, 据说就 是来 自民间口头传诵的罗摩故事 。 其故事内容与印度梵文史诗 《罗摩衍那 》大相径庭 , 是 以十首魔王罗波那为中心 , 而不是以罗摩为主来叙述故事的 。 在结构上 , 《室利罗摩传 》 与 《罗摩衍那 》“后篇 ” 中 , 采用倒叙十首魔王出身经历也完全不同 。 这可以说是马来罗摩 故事一个特点 。 另外 , 还有 《室利罗摩故事 》 。 悉多被写成是十首魔王的女儿 , 她刚生 下后 , 首魔 王因为怕给 自己带来灾祸而将其抛弃 , 被迎纳格老国王捡拾到收养成人 , 与罗摩王 一 子结 婚 。 十首魔王得知悉多貌美 , 即施计将其抢劫回楞伽宫内欲占为己有 , 发现是 自己的女儿 后 , 他本想送还给罗摩 , 但为了考验罗摩对其女儿是否忠诚 , 而把悉多留在宫内等候着罗 摩来搭救 。 后来 , 罗摩率领猴子兵打败了十首魔王 , 夺回了妻子 。 此外 , 在 《罗波那大王 传》中 , 十首魔王完全被刻画成正面人物 , 显然是为罗波那立传 。 ① 为什么马来西亚罗摩与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的主题思想 、 故事内容以及人物刻画不 一致呢 其主要原因是 , 自 世纪以来马来民族由于信奉伊斯兰教 , 而对婆罗门教和佛 教就不那么虔诚了 。 封建统治者为其政治需要 , 对流传民间的罗摩故事 , 特别是把其中宣 扬婆罗门教主神毗 湿奴化身的罗摩形象尽力贬低 , 并对罗摩故事进行了一番改造 , 注入 伊斯兰教文化成分 , 揉进马来民族传奇故事中去 , 使罗摩故事具有马来民族的地方鲜明特 征 。 直到今天 , 在马来西亚人民中 , 罗摩形象比不上其弟弟罗什曼那形象受人们爱戴敬 重 。 马来语 “罗什曼那 ” , 意思是海军统帅 。 也就是说 , 去救悉多的 , 不是由罗摩率领猴子 军渡海攻陷楞伽城的 , 而是罗什曼那 , 其功绩威望都高过其哥哥 。 据了解 , 罗摩故事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和印度人中影响要大些 , 因为他们至今大多还信 奉佛教及印度教 , 而在巫人中只有一般的影响 , 仅仅是作为民间说话讲唱的英雄传奇故事 流传而已 。 ①据了解 , 《室利罗摩传》, 一是由罗尔达于 年出版 一是由谢拉贝尔出版 。 原传本为一英国主 教所有 , 年藏于英国牛津图书馆 。 一 一 柬埔寨与泰国罗摩 在柬埔寨历史上的扶南时期 ,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故事已从各个不同的渠道传到了 柬埔寨地区 。 到了 世纪末 , 一些寺庙的碑文上 已记载有罗摩故事 。 世纪 以后 , 随着 印度南部文化及小乘佛教的传人 , 婆罗门教逐渐衰落 , 高棉人几乎全民改信佛教 。 到这时 候 , 在柬埔寨才有了 《罗摩衍那 》文字本 。 后来 , 虽然高棉帝国衰落了 , 但佛教文化思想 的传播并没有受到梗阻 。 佛教僧侣汲取 《佛本生故事 》中 《十车王 》故事内容 , 与在民间 流传的罗摩故事结合起来进行了改写 , 把对印度教崇奉的大神毗湿奴与佛陀的崇拜以及对 君主的敬重揉合成一体 , 作了新的创作 , 使柬埔寨罗摩故事具有高棉文化特征 。 所以 , 在 柬埔寨 , 罗摩故事是佛教典籍 《本生经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罗摩就是那罗延 , 是佛 陀的化身 。 佛爷讲经布道时 , 吟诵罗摩故事 , 主要是宣扬佛教教义 。 而在民间流传的罗摩 故事 , 又是一部世俗文学作品 , 歌手咏唱时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 , 使其情节曲折 、 离奇 , 语言朴实风趣 , 引人人胜 , 深受柬埔寨人民群众的欢迎 。 在泰国 , 大约公元 世纪左右 , 在民间已有罗摩故事流传 。 经艺人改编 、 演唱时为 辨别人 、 神 、 妖 , 都戴上面具 , 并配以歌舞 , 已初具罗摩戏戏剧模式 , 很受泰国人民的喜 爱 。 公元 年 , 素可泰王国建立 , 并积极引进小乘佛教 。 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中所 宣扬的王权神授 、 君主主宰一切 , 以及佛教典籍 《本生经 》中 《罗摩阎提伽 》 、 《十车王阖 提伽 》所宣扬的君主至高无上 , 必须具备为王之道 , 忠孝仁义 , 维护王族之间和睦团结 , 强调以男性为中心的家长制 , 主张妇女忠贞等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 所有这些很符合泰国 统治阶级的利益 。 所以 , 泰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罗摩故事和佛教文化的传播 。 据泰国学者研究 , 早在素可泰王朝初期 , 在泰国已有泰语译本 《罗摩衍那 》流传 已 佚 。 后来 , 由于泰国君主的重视与倡导 , 有的还亲 自参与改编创作 , 使泰国罗摩文学 、 戏剧作品更加丰富多采 。 如今 , 在泰国流传的罗摩故事有 种版本 公元 世纪前 后时期出版的道白本 拍那莱王 一 年 的长诗 《别悉多 》 年吞 武里王编纂的诗剧 《拉玛坚 》 年曼谷王朝拉玛一世在前 种罗摩故事 、 诗剧基 础上加工整理创作的比较完整的诗剧 《拉玛坚 》, 据说这本诗剧是流传至今的泰国主要版 本 曼谷王朝二世王根据 《罗摩衍那 》史诗以及中国的 《西游记 》 、 《封神榜 》改编的 歌舞剧 《拉玛坚 》 曼谷王朝帕宗告国王的编写本 曼谷王朝蒙谷王的编写本 帕构佛寺写绘的诗画本 。 ①此外 , 曼谷王朝六世 公元 一 年 还创作了有关 罗摩故事的几个独幕剧本 。 在泰国民间也流传了不少的罗摩故事手抄本 , 舞剧缩写剧本 , 哑剧本 , 格言诗 《帕里教弟诗》, 《十车王教罗摩诗 》等著述 。 泰国之所以重视罗摩故事的创作 , 在于历代王朝的国王不仅把罗摩视为美德与正义的 化身 , 而且看成是佛陀的化身 。 他们还把罗什曼那 、 悉多 、 哈努曼等当作神灵 , 铸造成铜 像置放在寺庙里进行祭祀 , 顶礼膜拜 。 同时 , 为了借助 《罗摩衍那 》中的人物形象来提高 自己的政治威望 , 有些国王将史诗里的天神及人的名字冠在 自己名下 。 如素可泰一世王西 ①见李玩 《浅谈 兰嘎西贺 的演变 》,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云南版 , 年 , 第 一 页 。 并参阅范荷芳 《印度两大史诗对泰国的影响 》一文油印本 。 一 一 、日曰卜︸ 因陀罗蒂 , 借用了 “ 因陀罗 ” 天帝释 的名字 素可泰三世拉玛甘亨 , 也是借用了 “ 罗摩 ” 名字 。 泰国有些地名 , 如阿瑜陀耶 , 罗摩洞 , 罗摩湖 。 悉多洞 , 须揭里婆溪等等地名 , 也 是从 《罗摩衍那》诗中来的 。 据泰国学者考证 , 泰国罗摩主要来源于 印度孟加拉语版的 《罗摩衍那 》, 其中插话 , 又多取材于 《毗湿奴往世书》 。 神猴哈努曼的故事采撷于 《哈努曼那得伽 》, 并参考了马来 西亚罗摩故事 。 比如故事一开始就叙述十首魔王罗波那的兴起 , 以其为主线贯穿始终 。 所 以 , 缅甸学者貌登乃把泰国罗摩与马来罗摩归为同一类型 。 也有学者认为 , 泰国罗摩曾受 过中国 《西游记 》等神话故事的影响 , 夹杂有中国的文学色彩在内 。 所以 , 泰国罗摩故事 的主题思想 , 是宣扬佛教哲理 , 正义 、 善 良战胜非正义 、 邪恶 , 善恶有报 。 在人物刻画 上 , 罗摩是具有佛陀思想和开明君主的典型形象 , 而且他又不时的表白自己是太阳神 卜 凡 , 以显示其是具有主宰一切的婆罗门神威以及王权神授的印度教思想 , 成了佛教与印度 教思想的混合型人物 , 这正好反映了古代泰国两种宗教信仰的实际情况 。 把悉多写成忠 于 丈夫 , 罗什曼那忠于兄长 , 哈努曼忠于主人 , 甚至将神猴哈努曼描绘成受了佛陀思想影响 后 , 为摆脱尘世 , 到了后来 , 竟然削发为僧 , 苦修行成了正果 。 泰国罗摩就是通过对这些 人物形象的刻画宣扬佛教教义和封建伦理道德的 。 在结构情节上 , 与印度史诗 《罗摩衍 那 》比较来看 , 最大的不同是将原诗 “后篇 ” 以倒叙十首魔王罗波那的身世有关部分 , 移到 故事一开始就直叙十首魔王身世 , 从其崛起到灭亡 , 较有层次地作了交待 , 来龙去脉 比较 清楚 。 结尾部分改动也 比较大 , 悉多为罗摩猜疑被迫逃亡到深山野林 , 后来生下 了儿 一 子 。 几年后在罗摩举行马祭时遇见妻子 , 他要接悉多回宫 , 遭到拒绝 。 他装死骗妻 子前来奔 丧 , 当他走出金棺请求悉多原谅 , 悉多仍不依 , 求救于大地 , 趁地裂纵身投人 , 而到那伽 国藏身 。 罗摩极度悔恨 , 于是抛弃了王位和罗什曼那出走到森林里隐居思过 , 后来 , 他们 消灭了几个作恶多端的罗刹赎罪 , 才去那伽国接回悉多 , 夫妻破镜重圆 , 白头偕老 。 而 且 , 在描绘婚丧嫁娶 、 民族节 日等风俗习惯 , 完全是按照泰国皇家的礼仪和本国国情来写 的 。 总之 , 泰国罗摩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具有泰国文学独具的风格特色 。 泰国罗摩故事深人人心 。 泰国许多寺庙都有罗摩故事的经书 , 僧侣把其看作是佛经经 典 , 讲授佛经时经常吟咏 , 用以宣传佛教教义 。 不少的寺庙绘有罗摩浮雕及壁画 。 在泰国 传统民族节 日谢神节 、 泼水节期间 , 很多的地方都演唱罗摩戏剧庆贺 。 泰国人民对罗摩奉 若神灵 , 不少的群众把传抄罗摩故事当作是积功德 有的甚至把罗摩故事手抄本当作是神 丹妙药 , 生病时将其烧成灰后服用 择吉日 、 卜卦算命也求之于罗摩 , 以为这样作可以得 到神佛的保佑 , 问题可以得到满意的解答 , 逢凶化吉 。 为了宣传罗摩 , 扩大罗摩故事的影响 , 年 , 泰国按照 《罗摩衍那 》长诗对罗摩 流放森林情景的描绘 , 在北榄府 “ 古城 ” , 建造了一座花园和罗摩等人物塑像 , 工艺精美 , 栩栩如生 , 旅游者来观览仿佛置身于神话境界 。 每次泰国文化艺术团体出国访问演出和举 办展览 , 大都有 《拉玛坚 》剧 目或罗摩故事音乐舞蹈节 目 , 以及有关罗摩故事的照片 。 年泰国作为东道主 , 举办了东南亚各国罗摩剧观摩演唱活动 , 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 流 。 刃日曰日 缅 甸 罗 摩 缅甸与印度隔那加山脉相邻 , 有着漫长的共同边界 , 海上交通亦很方便 , 两国 自古以 一 一 来就有了经济 、 文化交流 。 早在公元 世纪 , 印度的 《罗摩衍那 》故事就已经传入缅甸 。 据考古发掘 , 在缅甸南部杜温那榜米国京都直通 , 发现了 世纪制作的陶片上 , 绘有神猴 哈努曼与十首魔王罗波那廖战的场景 。 年 , 蒲甘王朝举军攻克直通 , 统一缅甸 , 并 把小乘佛教定为国教 , 到处建立佛寺 。 由于缅甸佛教盛行 , 印度的 “布翁道 ”罗摩 即佛经 《佛本生故事 》中的罗摩故事 在佛寺以及 民间广为传播 。 年缅甸攻 占逞罗阿瑜陀耶 城后 , 将泰国艺术家雕塑的罗摩 、 哈努曼等人物的 尊铜像搬回缅甸勃固 , 年移至 若开 , 年又搬到阿摩罗补罗城 , 一直奉为至宝 , 并作为神灵经常祭祀朝拜 。 可见 , 古代缅甸封建王朝对罗摩重视之深 。 据史载 , 缅 甸 罗 摩在 文学作 品 中出现 , 最早 见 于 阿 瓦 王 朝诗人信埃格 达 玛 迪 一 年 的 《杜温那香富翁 》诗著中 , 记有罗摩与悉多的故事 。 年 , 缅甸再 次攻陷逞罗阿瑜陀耶城 , 掳获了泰国宫廷演员回缅甸 , 并将 《拉玛坚 》歌舞剧翻译成缅文 后 , 为缅甸的王宫皇室人员演出 。 年 , 贡榜王朝诗人吴都 一 年 创作了 谐趣诗 《罗摩雅甘 》, 诗作以马来和泰国罗摩为蓝本 , 融人缅甸的罗摩故事传说 , 言简意 赅 , 语言新颖诙谐 , 形象逼真丰满 , 具有浓郁的缅甸民族特色 。 年 , 贡榜王朝波道 帕耶国王的儿子德多德马亚扎王储 , 组织吴都 、 敏耶南达梅 、 原鄂辛古王王后德钦敏米等 位作家 、 艺术家 , 以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 、 佛教经 书 《佛本生经 》中罗摩故事为蓝 本 , 吸收泰国 、 柬埔寨等国的音乐舞蹈 , 融化进缅甸传统的文化艺术 , 改编创作了缅甸最 早最完整的一部罗摩诗剧 , 这部著作典雅优美 , 具有深厚的缅甸民族特色 , 被誉为缅甸英 雄史诗剧 。 此外 , 缅甸各地还创作了不少的罗摩唱本和戏曲剧 目 , 民间罗摩故事手抄本也 很多 。 在每年的传统民族节 日期间都要演唱罗摩剧 , 赶摆赅佛时缅寺的和尚诵经也要唱罗 摩故事 , 有时一唱就是 几天 、 几十天 。 年以后 , 缅甸作家吴丁拉把英文版 《罗摩衍 那 》第一次翻译成缅语白话文缩写本 。 总之 , 缅甸罗摩在人民群众中很受欢迎 。 缅甸学者貌登乃的 《缅甸戏剧史 》认为 , 缅甸罗摩 , 主要是根据 “ 布翁道 ”罗摩加上 “追鹿 ” 、 “ 画像 ”等情节演绎创作成的 。 ①但有些故事情节 , 是缅甸罗摩所独有 , 这是缅甸人 民结合本国的风土民情特点进行的再创作 。 缅甸罗摩故事内容在各地流传的本子并不完全相同 , 变异性很大 。 如毗邻中国云南边 境的掸族罗摩 、 德昂族罗摩 , 与中国的傣族罗摩 , 即傣文 《楞伽十头王子经 》, 叙事长诗 《兰嘎西贺 》 、 《兰嘎西双贺》 汉语意思是兰嘎十头王或者十二头王 的故事内容相近 , 是 《罗摩衍那 》演绎的又一不同异本 。 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缅甸罗摩与 《兰嘎西贺》长诗中 的神猴哈努曼形象极为相似 , 比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中塑造的神猴形象要丰满得多 , 而 与中国古典小说 《西游记 》中的孙悟空更贴近 。 ③缅甸还有些地方流传的罗摩故事 , 说成 十首魔王罗波那抢劫悉多 , 是由于对她的爱慕而产生 了占有欲 , 他遭致杀身之祸不是由此 而引起的 , 而是后来因过份地贪婪 , 自行不义 , 毁寺灭佛 , 遭到了报应 。 他死后 , 对 自己 一生的罪过有所悔悟 , 得到佛祖的宽肴 , 不仅没有被打人地狱 , 反而升人天堂当了神佛 , ①布翁道 , 缅语意思是神圣 , 或意为崇高者的画像 。 布翁道罗摩也可说成是画像罗摩 。 ②高登智 、 尚仲豪 《 罗摩衍那 对傣族文学的影响管探 》, 见 《印度文学研究集刊 》第 集 , 上海 译文出版社 , 年 。 ③高登智 《傣族阿努曼与孙悟空 比较研究一试探两个神猴的原型 》, 见 《边疆文化论丛 》, 云南民族 出版社 , 年 。 一 一 可以说是 “放下屠刀 , 立地成佛 ” 。 总的说来 , 缅甸罗摩佛教的思想色彩较浓厚 。 由于缅甸罗摩深人人心 , 缅甸人民把罗摩 、 罗什曼那 、 哈努曼是当作神抵来敬奉 , 以 为他们会庇护保佑自己 , 会带来吉祥 , 会生财得福 。 所以 , 在农村每家每户都传抄罗摩故 事的手写本 , 收藏在家中 , 或者贱佛时奉献给缅寺 , 认为这样可以得到神佛的恩荫 。 演唱 罗摩剧时大都要举行祭祀神灵仪式 , 以避灾祛邪 , 克敌制胜 。 还有不少的青年把哈努曼猴 像雕刻在大刀 、 匕首上 或者刻制成象牙 、 骨料工艺品 , 带在身上 或者以猴像纹身 , 以 为这样神猴会保护 自己 。 因为神猴哈努曼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影响太深 , 以致现在缅甸人民 仍然很喜爱猴子 。 缅甸罗摩大大地丰富了缅甸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 , 在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几乎成了不 可缺少的内容 。 缅甸每次来中国访问演出的文化艺术团体 , 演出或举办绘画 、 图片展览 , 都有以罗摩故事为题材的戏剧 、 歌舞节 目和画卷 。 年代初东南亚各国罗摩剧会演中 , 缅甸罗摩剧获得首席荣誉奖牌 。 结 语 综上所述 , 《罗摩衍那 》故事在东南亚各国的流传 , 说明各国之间文化艺术交流的重 要性 。 同是一个罗摩故事 , 可以说脱胎于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 , 但它为别的国家借鉴 、 吸收进行了再创作 , 就成为具有这个国家民族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了 。 东南亚国家在汲取 外来文化中 , 主要是得其神韵开掘发挥 , 而融于本体文化中 , 随处闪耀着本国人民的创造 性 , 以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光辉 , 因此 , 才使得东南亚各国的罗摩那样深人人心 , 流传经 久 , 光芒远布 , 至今仍然有着震撼民族精神和摄人心魄的无穷力量 。 而且 , 这种文化交流并不是单向线性的 , 从各国的罗摩故事来看 , 先是受印度婆罗门 教 , 后来又受印度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 与此同时或稍后 , 又借鉴 、 吸收了佛教文化 , 在一 些国家的佛教文化中占统治地位 , 一直延续到现在 。 佛教对于婆罗门教来说是外道 , 可是 两种宗教之间又有共同点 , 婆罗门教宣传的只有梵天是真实存在的 , 世间一切现象完全是 虚幻的 , 还有 “业力轮回 ”等思想 , 这些都是佛教哲理思想的来源 , 婆罗门教与佛教有些思 想是并行不悖的 。 所以 , 罗摩故事不论在东南亚哪个国家都得以传播 , 各取所需 , 加以改 造发展 。 就是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 , 虽然后来伊斯兰教传人 , 但由于罗摩作为一种文化 形态过去长期已生存于爪哇 、 马来本体文化之中 , 它并没有因为外来文化的渗透而就此泯 灭 , 特别是在民间更难以很快地消亡 。 罗摩故事作为民间说话讲唱文学 , 从古至今一直广 为流传 , 在巴厘 、 槟城等地信仰印度教 、 佛教的华人 、 印度人中间 , 罗摩故事仍然得到人 们的喜爱 , 并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影响着人们的意识 。 各国的文化艺术需要交流 , 就象东南亚各国的罗摩 , 正是他们借鉴外来文化艺术处理 得当 , 才会各显春色而又相得益彰 , 既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 外为我用 , 你中有我 , 我中 有你 , 但它又是本国独特的文化艺术 , 翘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 。 现在 , 东南亚各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正在开拓着壮阔的前景 , 但 《罗摩衍那 》确实在这 些国家流传过 , 历史上以至如今还在发挥作用 , 可谓影响深远 。 这正是各国人民智慧汇流 的结果 , 我们应该很好地了解它 , 研究它 。 一 一
/
本文档为【_罗摩衍那_在东南亚的流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