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李白和杜甫:出生和“出场”——论话题的引入与象似原则

李白和杜甫:出生和“出场”——论话题的引入与象似原则

2012-01-02 4页 pdf 267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0316

暂无简介

举报
李白和杜甫:出生和“出场”——论话题的引入与象似原则 《语文研究)2008年第 2期(总第 107期) 李白和杜甫:出生和“出场” — — 论话题的引人与象似原则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在篇章中引入一个新话题时使用什么样的句式,要遵循语言组织的象似原则。文章通过一个篇章的 分析,说明三个观点:1)语言组织遵循象似原则的情形要 比我们原先想象的多;2)语言的意义是客观和主观的结 合;3)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而且应该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话题;象似性;主观性;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
李白和杜甫:出生和“出场”——论话题的引入与象似原则
《语文研究)2008年第 2期(总第 107期) 李白和杜甫:出生和“出场” — — 论话题的引人与象似原则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在篇章中引入一个新话题时使用什么样的句式,要遵循语言组织的象似原则。文章通过一个篇章的 分析,说明三个观点:1)语言组织遵循象似原则的情形要 比我们原先想象的多;2)语言的意义是客观和主观的结 合;3)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而且应该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话题;象似性;主观性;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08)02—0001—04 最近看闲书看到朱鸿写的《大时代的英雄与美 人》(文汇原创丛书之一),其中最后一篇是《诗人多 难》,讲唐代诗人的生存状态。全文共 25段,每一段 讲一个或两个诗人,按其出生先后排序。除首尾两 段,其余每段都是开头第一句引入一个要讲的诗人, 诗人通过这一句而“出场”,现照录如下: (二)大约在王绩出生四十年之后 ,骆宾王出生于婺州义 鸟一个书香之 家。 (三)大约在骆宾王出生十年之后,卢照邻出生了。 (四)大约在卢照邻出生之后十四年,王勃和杨炯问世。 (五)在王勃和杨炯六岁那年,宋之问呱呱坠地。 (六)在宋之问出生之后五年,陈子昂降临人间。 (七)在陈子昂出生十八年之后,张九龄出生。 (八)王之涣小张九龄七岁,是公元 688年出生的。 (九)孟浩然小王之涣一岁,是襄州襄阳人。 (十)王昌龄小孟浩然一岁,生于公元 690年。 (十一)大约在王昌龄出生十年前后,王维出生。 (十二)李白小王维一岁,是公元 701年下凡的。 (十三)高适小李白一岁,大约 出生于公元 702年。 (十四)大约在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 (十五)岑参小杜甫三岁,是南阳人。 (十六)在岑参出生三十六年之后,孟郊出生于湖州武康。 (十七)孟郊出生之后十八年,韩愈登陆于河南河阳。 (十八)韩愈出生五年之后 ,刘禹锡和白居 易问世 。 (十九)柳宗元小刘禹锡与白居易一岁,是早逝。 (二十)柳宗元出生之后六年,元稹和贾岛出生。 (二十一)元稹和贾岛出生十二年之后,李贺出生。 (二十二)李贺出生十四年之后,杜牧闯入人 间。 (二十三)大约杜牧出生之后十年,李商隐出生。 (二十四)大约李商隐出生之后二十年到三十年之 间,黄 巢一声啼哭,来到曹州冤句一个商人之家。 这些让待讲诗人出场的句子使用以下两个句式 ,以 李白和杜甫为代: a.Y小 X n岁。(李白Y小王维x一 岁。) b.X出生之后 n年 Y出生。(高适x出生之后 十 年,杜甫Y出生。) b式是一个概括,有若干变体,用得较多的变体是“x 出生 n年之后 Y出生”(李贺出生十四年之后,杜牧 闯人人间)。 我首先想到的是,让李白出场的句子为什么是 a而不是 a ,让杜甫出场的句子为什么是 b而不是 b ,尽管 a 和 b 也都是语法上合格的句子。 a.李白小王维一岁。 a .王维大李白一岁。 b.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 b .杜甫出生之前十年 ,高适出生。 这个问题好回答,出场者是陈述的对象,让李白出场 就是让李白成为话题,让杜甫出场就是让杜甫成为 话题。话题通常充当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其他成分, 而 a 和b 里的“李白”和“杜甫”都没有充当句子的主 语,这两句分别在讲王维怎么样和高适怎么样,而不 是在讲李白和杜甫怎么样。 然后想,让李白和杜甫出场的句子为什么也不是 和 ,尽管“李白”和“杜甫”都是句子的主语和话题: . 李白大高适一岁。 b .岑参出生之前三年,杜甫出生。 这个问题也好回答,因为作者通篇采用的讲述顺序 是一般采用的“由古及今”的顺序,而不是“以今溯 古”的顺序: 王维 李白 高适 杜甫 岑参 古—— l—— l— — l—— l— — l一 今 ·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a和 b的表达方式跟这一讲述顺序一致,而 和 b 的表达方式跟这一讲述顺序相反。 接下来就琢磨,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作者交替使 用 a和b这两种句式,其中有什么规律没有?先想 是否作者开始习惯用 b式,后来嫌冗长而改用较简 单的a式?显然不是,后面段落用 b式的很多。又 想是否诗人的名气越大越倾向用某一式?也不是, 李白(十二)用的是 a式,杜甫(十四)用的是 b式。 那么,是不是作者只是为了避免单涮划一,随意地参 差使用这两种句式呢?仔细观察后发现不是,而是 跟前后两个诗人相差的年龄有关系: 1)相差 1—3岁的,都用 a式。(九、十、十二、十 三、十五、十九) 2)相差 10岁以t的,都用 b式。(二、三、四、 七、十一、十四、十六、卜七、二十一至二十四) 3)介于其间的 a式和 b式混J}{=j,a式少(八),b 式较多(五、六 、十八 、二十)。 如果将相差 1—3岁的改用 b式,或者将相差 10岁以上的改用 a式,语法 }-当然还是合格的,但 是在这篇文章里读起来就有点不 自然,这属于语用 上的不合适,例如: ?在王维出生一年之后,李白问世。 ?孟郊小岑参三十六岁。 这两个句式的使用,总的趋向是:出生先后相隔短 的用a式,相隔长的用 b式,不长不短的两式混用。设 AB(= 是作者按出生先后顺序叙述的四位诗人: A— — B—一C— — D B和 C相隔短,用 a式;A和B相隔长,用 b式; C和D相隔不长不短,二式兼用。 现在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使 用情况?回答是,这是语言组织“距离象似”(dis— tance iconicity)的原则在起作用(关于语言的“象似 性”可参看 Tai 1989,沈家煊 1997,张敏 1998等)。 具体说,有:t个层次上的距离大小是 相对应的,这 三个层次分别是:客观时间、心理达及、话题接续。 距离象似 客观时间的距离 年龄差距小 年龄差距大 心理达及的距离 达及距离小 达及距离大 话题接续的距离 接续距离小 接续距离大 实际年龄的差距,是相差 1岁 2岁还是 7岁 8 岁,这是客观的存在。当然“时问距离”的说法也是 对“空间距离”的摹拟,因为A和B之间的空间距离 大,由A到达 B的时问也就长。反过来,如果 A到 达 B的时间长,我们也町以推断A和B之问的空间 · ,) · 距离大。 “心理达及的距离”是指人从记忆库中提取或从 周围环境中识别某一个指称或陈述对象的难易程 度,这种难易程度可以用提取或识别所需的时间来 衡量。作者的记忆库中有唐代的各位诗人,作者要 开始讲述一位诗人,也就是要从记忆库中提取某个 讲述对象。在作者的记忆库中出生前后相继的两个 诗人相隔的时间距离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就如 A——一B广_C-__一D那样,由此可以推断A和B存储 的位置隔得比较远,B和C存储的位置挨得比较近。 因此,作者在讲述完诗人A之后转而讲述 B,要提取 B 就比较难,花费的时间较多,而在讲述完B之后转而讲 述C,要提取C就比较容易,花费的时问较少。 上面关于记忆提取难易程度的描述只是我们的 假设,有没有心理学方面的证据呢?有。首先,有实 验证明(Santa 1977),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有两种 方式,构成一个序列的信息以线性的方式存储,例如 语词信息;不构成序列的信息以意象的方式存储,例 如地图上的信息。不管是哪一种存储方式,又都有 实验证明信息点 A到B之问的距离越大,由A达及 B的时间就越长。在 Sternberg(1969)的数字序列 实验中,主试让被试先记忆一些数字序列(每个序列 含 3至 7个数字),然后给被试一个探针数字,要他 尽快说出排在其后的那个数字。例如先记忆的序列 是 38926,给出的探针数字是 9,被试应该回答的数 字是2。实验的结果是:序列越长,探针数字的位置 在序列中越靠后,则被试作出回答的时间就越长。 这表明被试在作出反应的时候是从序列的头一个数 字开始朝后搜索,找到探针数字,然后说出其后的那 个数字。重要的是,从头一个数字到探针的距离越 长,则达及探针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这个实验所 得的具体数据见附注①里的图2。 Kc~yn,Ball&Reiser(1978)的实验是先向被试展 示一张虚构的岛屿地图,岛上有茅屋、树、石堆、井、湖、 沙地和草丛七样事物,让他们先熟记这些事物在地图 卜的分布,直到他们能在空白地图上准确地标出这些 事物的位置。然后主试大声说出一个事物的名称,要 求被试在心理地图上聚焦于那个事物。5秒钟之后再 说出另一个事物的名称,要求被试转而聚焦于第二个 事物,并以按钮表示聚焦完成。实验结果表明:两个事 物在地图上相隔的距离越大,被试在心理地图上转移 聚焦点所用的时间越长。这个实验采用的地图和所得 数据见附注②里的图3和图4。 最后,“话题接续的距离”是指作者在行文中从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个话题接续另一个话题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当然 是直接的距离小,间接的距离大。再来比较 a和 b: a.李白小王维一岁。 b.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生。 单从形式上看,a句“李白”放在句子头里,而且“李 白”和“王维”挨得比较近;b句放在句子头里的不是 “杜甫”而是高适,而且“杜甫”和“高适”隔得比较远。 在讲述完王维之后要开始讲李白,上来第一句“李白 小王维一岁”,“李白”放在头里,这是李白直接登场, 李白接续王维的距离小。在讲述完高适之后要开始 讲杜甫,上来第一句“在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出 生”,这是通过高适间接引入杜甫,“高适”放在头里, 杜甫接续高适的距离大。另一方面,接续距离小的 用的是紧缩的形式 a,“李 白”和“王维”挨得近;接续 距离大的用的是松散的形式 b,“杜甫”和“高适”隔 得远。显然,跟这两种形式对应的正是上面说明的 两种不同的时间 理距离。 第一个层次“客观时间”属于物理世界,第二个 层次“心理达及”属于心理世界,第三个层次“话题接 续”属于语言世界,这三个世界之间的对应还表现在 其他地方,例如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在“行、 知、言”三个领域也是并行或对应的(沈家煊 2003)。 如果光从语言看问题,那么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都 属于语言的意义层次,不过一个是客观意义(时间距 离),一个是主观意义(心理距离),第三个层次是语 言的形式层次(话题的接续距离)。这样的话,这种 对应关系也可以说成是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之间的象 似。这样说的好处是比较简便,不好之处是容易让 人忽视中间那个心理层次。 确实有人忽视“心理达及”这个中间层次 ,他们 会问这个层次是否有必要。那么能不能直接在“客 观时间的距离”和“话题接续的距离”之间建立象似 关系呢?回答是不能。从客观的距离讲,相差 10岁 比相差 3岁的距离大,但是主观上不一定如此: 他们两个差 3岁才相配。(相差一两岁不够) 他们两个差10岁就相配了。(不用相差二三十岁) 用“才”表明说话人认为相差 3岁的距离大,用“就” 表明说话人认为相差 10岁的距离小。上面曾说明这篇 文章中以下的语用对立: 李白小王维一岁。 岑参出生三十六年之后,孟郊出生。 ?在王维出生一年之后,李白问世。 ?孟郊小岑参三十六岁。 如果把后面两句分别加上表达“主观量”大小的“就” 和“才”,读上去就比较自然了(“主观量”是语言主观I生的 — 种表现,关于语言的主观I生和主观量,可参看沈家煊 2001,李善熙2003): 在王维出生一年之后,李白才问世。(主观上认为 李白的达及距离大) 孟郊就小岑参三十六岁。(主观上认为孟郊的达及 距离小) 同样一段实际距离,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人感觉 到的长短会不一样,实验心理学已经有证明,例如: 图 1 Muller—Lyer错觉 图形 这是有名的错觉图形,两条平行线实际一样长。所 以,就杜甫和高适的年龄差距来说,下面两种说法都 很自然: 在高适出生之后十年,杜甫才出生。(李白只比 王维小一岁呀。) 杜甫就小高适十年。(孟郊要比岑参小三十六 岁呢。) 这表明,心理达及的距离是以客观时问的距离 为基础的,而且通常跟客观时间的距离相一致,但是 并不总是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形下还得以心理达及 的距离为准。因此“心理距离”这一层是不可或缺 的,也千万不可小看。如果有人拿上面四句做证据, 来证明距离象似的原则不成立,那只能说明他是站 在狭隘的客观语义学的立场上看问题。(见附注③) 我谈论这个问题,除了想说明语言的意义是客观 和主观的结合,还想说明:说语言的组织完全遵循象似 原则,固然是太绝对,不符合事实,大概也不会有人糊 涂到真的这么认为。但是语言组织遵循象似原则的情 形要比我们原先想象的多,这恐怕也是事实。发现和 说明那些原先没有意识到的象似隋形,这是一件很有 意义的工作。这个问题还表明,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而 且应该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最后想说一点感想。做研究无非就是摆事实和讲 道理,如果光是摆事实,把每一段开头第一句罗列出 来,大家一定不满足,甚至会奇怪,问摆这些事实干什 么。摆事实也要讲究个摆法,而讲究摆法就是在试图 讲道理。我最后选定的摆法(1到3岁为一式,10岁以 上为另一式,中间的二式混用)算是摆到了位,而摆事 实摆到了位,要讲的道理也就在其中了。 附注: ① 表明这一实验结果的数据图表如下: · 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顺序位置 图2,说出数字序列中 F一个数字的反应时间随顺序位置和 序列长度而变化(Sternberg 1969) ②这一实验采用的地图如下。 图3.Kosslyn et a1.(1978)用来测量意象中两点之间心理扫 描时问的虚构地图(被试需熟记地图上打 ×各点的分布位 置),实验的结果数据如下。 距 离 (堙 米 ) 图 4.在图 3中两点之间的扫描时问随两点之问的距离增大 而增长(两点相配共有 21种点距,用 21个黑点表示) ③坚持“物体的大小只能按客观标准”的人发问,整体总 是比部分大,怎么可能部分比整体还大呢?那就不妨建议他 看一看下面的两张图片和一段话: · d · 图5.小孩大脚图 图6.狗的俯视图 (下载自www.google.com的图片库) 鸿渐一眼瞧见李先生的大铁箱,衬了狭小的船 首,仿佛大鼻子阔嘴生在小脸上,使人起局部大于全 体的惊奇,似乎推翻了几何学上的原则。(钱钟书 《围城》) 知觉并不总是外部世界的复制,人的期待、信念和动机 等内部信息都可能对知觉产生微妙的影响,因此知觉是一个 建设性很强的过程 ,知觉者在不断地构建外部信息的假设 (Gregory 1972)。这一点得到神经生理学证据的支持:各种 动物 ,从青蛙到人,其视觉系统对外部信息的提取都是有选 择的。例如青蛙只提取四种外部信息 ,即静态边界、动态边 界、亮度变化、圆形小物体的移动。研究表明青蛙的神经系 统也只有四种视觉细胞,分别处理四种外部信息的刺激。这 是为生存而进化的结果,面对蒙娜丽莎的画像青蛙毫无反 应,但看到一个圆形小物体的移动,它就会眼睛发光,舌头外 伸。目前,尽管不同的知觉心理学家的研究取向有所不同, 有的偏重外部信息,有的偏重内部信息,但是知觉是内部信 息和外部信息的结合这一点已得到大多数知觉心理学家的 认同(Hampton& Morris 1996:58—62)。 参考文献: [1]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语言系博士论文,2003. [2]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 (1).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1,(4). [4]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 [5]张 敏.认知语言学和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8. [6]Tai,James H.一Y.(戴浩一)著,叶蜚声译.Toward a cog— nition—based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汉译文《以 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C]//戴浩一 ,薛风生 主编.功能丰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7]Gregory,R.Eye and Brain.2 edn.London:World Uni— versity Library,1972. 18jHampson,P.J.&Morris,P.E.Understanding Cogni— tion[Mj.Oxford:Blackwell,1996. [9jKossly11,S.M.,Ball,T.M.&Reiser,B.J.Ⅵ 凇z m— ages preserve metric spatial information:Evidence from studies of image scanning[J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 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978,(4). 110jSanta,J.L Spatial transformations of words and pic— tur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77,(64). [11 j Sternberg,S.Memory scanning:Mental processes — vealed rear’tion time eacperiments[M].American Scien— tist,1969,(57). (责任编辑 刘 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李白和杜甫:出生和“出场”——论话题的引入与象似原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