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孙尚勇《黄门鼓吹考》

孙尚勇《黄门鼓吹考》

2012-01-03 10页 pdf 2MB 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8924

暂无简介

举报
孙尚勇《黄门鼓吹考》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 4 期 HUANGZHONG( 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文章编号: 1003-7721( 2002) 04- 0012-10 孙尚勇 黄 门 鼓 吹 考 内容提要: 本文对黄门鼓吹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东汉四品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指出: 黄门鼓吹的音乐 内容是鼓吹曲, 其本原功能是用于乘舆仪仗; 四品乐即大予乐、雅颂乐、黄门鼓吹乐、短箫铙歌乐, 这四种音乐 之间不存在等级、雅俗之辨的问题, 它们都属于仪式用乐。 关 键 词...
孙尚勇《黄门鼓吹考》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 4 期 HUANGZHONG( 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文章编号: 1003-7721( 2002) 04- 0012-10 孙尚勇 黄 门 鼓 吹 考 内容提要: 本文对黄门鼓吹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东汉四品乐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指出: 黄门鼓吹的音乐 内容是鼓吹曲, 其本原功能是用于乘舆仪仗; 四品乐即大予乐、雅颂乐、黄门鼓吹乐、短箫铙歌乐, 这四种音乐 之间不存在等级、雅俗之辨的问题, 它们都属于仪式用乐。 关 键 词: 黄门; 黄门鼓吹; 四品乐 中图分类号: J609�2 � � � � � � � � � � � � � � � 文章标识码: A� � � 认识东汉乐府史发展的关键是黄门鼓吹乐及 与之密切相关的�汉乐四品�问题。1950 年代, 王 运熙先生发表�说黄门鼓吹乐�一文, 认为黄门鼓 吹乐�主要的内容是相和歌和杂舞曲�, 肯定了它 的俗乐性质�。在此前后,台湾学者台静农撰�两 汉乐舞考�,认为黄门鼓吹包括�西京杂记�所记之 �黄门前部鼓吹�、古兵法武乐、散乐等项� 。前说 大体已为学术界所接受, 但与后说一样,都存在一 些无法解释的问题� 。本文拟对两汉黄门官署的 性质、�黄门鼓吹�实际使用的历史进行解析 和考辨,从而联系�汉乐四品�的性质, 对东汉�黄 门鼓吹乐�的历史涵义作深入考察。 一、黄门、黄门倡与黄门鼓吹 �通典�职官三�曰: �凡禁门黄闼,故号黄门。� 黄门即皇帝居处的禁中,因而黄门署与皇帝的日 常生活息息相关,举凡狗马、娱乐等等, 应有尽有。 �汉书�元帝纪�: �诏罢黄门乘舆、狗马。�师古 曰: �黄门,近署也,故亲幸之物属焉。�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赞�: �蒲梢、龙文、鱼 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师古曰: �黄门之署, 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 �后汉书�百官志三�: �黄门署长、画室署长、 玉堂署长各一人,丙署长七人。皆四百石, 黄绶。 本注曰:宦者, 各主中宫别处。� �太平御览�卷二一九引�汉官仪�: �黄门有画 室署、玉堂署, 各有长一人。� �汉书�卷五四�苏武传�师古曰: �宦骑,宦者 而为骑也。黄门驸马,天子驸马之在黄门者。驸, 副也。�金日传�曰�养马于黄门� 也。� �汉书�卷八九�召信臣传�: � 竟宁中,征为少 府,列于九卿, 奏请上林诸离远宫馆稀幸御者,勿 复缮治共张,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 �召信臣传�所云� 黄门倡优诸戏�, 反映了黄 门作为服务于帝王娱乐的职能部门, 同歌舞伎乐 的必然联系。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 �时有幸倡郭舍 人,滑稽不穷, 常侍左右, 曰: �朔狂, 幸中耳,非至 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 不能中,臣 赐帛。� 乃覆树上寄生, 令朔射之。朔曰: �是薮 也。�舍人曰: �果知朔不能中也。� 朔曰: �生肉为 脍,干肉为脯; 着树为寄生, 盆下为数。� 上令倡监 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 。� �汉书�礼乐志�: �是时,郑声尤甚。之属富显 于世,贵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淫侈过度,至 与人主争女乐。� �文选�马融�长笛赋�� 然后退理乎黄门之高 � 作者简介: 孙尚勇( 1971~ ) , 男, 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1999 级博士生(扬州 � 225002)。 收稿时间: 2002-07-08 廊�李善注: � �汉书音义�, 如淳曰: 今乐家五日一 习, 为理乐。桓谭�新论�曰:汉之三主, 内置黄门 工倡。� �汉书�艺文志�: �黄门倡车忠等歌诗十五 篇。� 从上引史料可知,汉武帝时即有黄门倡之设。 成帝时的黄门倡景武,据�汉书�卷五九�张放传�, 其当时正式的官职应为乐府音监。�汉书�礼乐 志�载孔光等罢乐府奏有云: �常从倡三十人, 常从 象人四人, 诏随常从倡十六人,秦倡员二十九人, 秦倡象人员三人,诏随秦倡一人, 雅大人员九人, 朝贺置酒为乐。�常从倡、诏随常从倡、诏随秦倡等 皆为隶属乐府的乐人, 如果他们能够获得皇帝赏 识进入黄门表演, 他们就可以同乐府音监景武一 样,被称作�黄门名倡�。由此可知,西汉黄门倡实 际上都应该隶属乐府,与内有之�掖庭才人�不同, 他们并非黄门署常设的职员。桓谭历西汉成、哀、 平三帝,前有高、惠、文、景、武、昭、宣、元八帝, 凡 十一帝, �汉之三主�云云, 同样可以说明�内置黄 门工倡�并非西汉一以贯之的,而仅是好乐之 主为满足自己爱好所取的临时措施,这些�黄门工 倡�本隶属乐府。�东方朔传�中的�倡监�,陈直以 为即黄门倡监�, 也是一个不常设的职官, 故�汉 书�失载。 掌管黄门署的官员有黄门令, 秩六百石; 令下 有丞、后丞, 秩三百石�。又有黄门冗从仆射, 秩 与黄门令同,为六百石�,领有骑吹冗从。 卫宏�汉官旧仪�卷上: �黄门令领黄门谒者。 骑吹曰冗从,仆射一人,领髦头。� �宋书�乐志一�: � �建初录�云, �务成�、�黄 爵�、�玄云�、�远期�, 皆骑吹曲, 非鼓吹曲。此则 列于殿庭者为鼓吹, 今之从行鼓吹为骑吹,二曲异 也。�因知汉世黄门冗从仆射领有骑吹, 服务于乘 舆仪仗,时称作冗从。骑吹亦为鼓吹,黄门骑吹冗 从,实际上就后来的所谓�黄门鼓吹�。然卫宏�汉 官旧仪�卷上又云: �黄门冗从持兵,无数,宣通内 外。�则西汉时黄门冗从之中有骑吹仪仗, 平时兼 持兵护卫。 据�晋书�舆服志� � ,汉世大驾卤簿有象车鼓 吹、黄门前部鼓吹、黄门后部鼓吹及公卿诸官鼓吹 等,前三者每部皆十三人,余每部七人。前三种应 是汉晋时期规格最高的鼓吹, 象车鼓吹乘坐驾象 的大车;黄门前部鼓吹, �晋书�舆服志�与�西京杂 记�都明确交待�驾驷�,当即黄门鼓车。 蔡邕�独断�卷下: �前驱有九云罕, 戟皮轩,銮 旗车, 皆大夫载。銮旗者, 编羽毛引系旁, 俗人名 之曰鸡翘车, 非也。后有金钲黄越, 黄门鼓车。� (类似记载又见�后汉书�舆服志上�及�通典�礼典 二十六�) 黄门后部鼓吹, �晋书�舆服志�未交待所乘, 其制不详,或即�汉官旧仪�所载之黄门骑吹,所乘 者马。�晋书�舆服志�又称象车�以载黄门鼓吹数 十人�,因此上述三类鼓吹实际上都可径称作�黄 门鼓吹�。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西汉之世与黄门发生关 联的音乐人员有两类, 一是黄门倡, 隶属乐府;一 是黄门鼓吹,隶属黄门冗从仆射。二者职责不同, 黄门倡是侍从帝王的倡优,其职责是以歌舞俳戏 娱乐帝王。黄门鼓吹主要职责则是作为乘舆的礼 乐仪仗,平时有持兵护卫之任。 二、文献中的� 黄门鼓吹� 传世文献中所见与�黄门鼓吹�有关的主要材 料有 27 条,今按其意义所指分别如下: 1. 用于乘舆仪仗的�黄门鼓吹� 1. 1 � �西京杂记�卷四: �汉朝舆驾祠甘泉、汾 阴,备千乘万骑, 太仆执辔, 大将军陪乘, 名为大 驾。��黄门前部鼓吹, 左右各一部, 十三人, 驾 四。��乐府诗集�卷一六鼓吹曲辞题解引�西京杂 记�: �汉大驾祠甘泉、汾阴, 备千乘万骑, 有黄门 前、后部鼓吹。� 1. 2 � �后汉书�志下�注引丁孚�汉仪� 曰: �永平七年, 阴太后崩, 晏驾诏曰: �柩将发于 殿,群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通, 鸣钟鼓,天子举 哀。女侍史官三百人皆着素, 参以白素, 引棺挽 歌,下殿就车, 黄门宦者引以出宫省。太后魂车, 鸾路,青羽盖, 驷马, 龙旗九旒,前有方相,凤皇车, 大将军妻参乘,太仆妻御,女骑夹毂悉道。公卿百 官如天子郊卤簿仪。� 后和熹邓后葬,案以为仪,自 此皆降损于前事也。� 1. 3 � �后汉书�安帝纪�: 永初元年九月�壬 午,诏太仆、少府减黄门鼓吹, 以补羽林士。�注引 �汉官仪�: �黄门鼓吹百四十五人。羽林左监主羽 林八百人,右监主九百人。� 1. 4 � �后汉书�礼仪志中�注引蔡质�汉官典 13孙尚勇: 黄门鼓吹考 职仪式选用�记建宁四年灵帝立宋皇后仪式曰: �皇后初即位章德殿, 太尉使持节奉玺绶,天子临 轩,百官陪位。皇后北面, 太尉住盖下, 东向, 宗 正、大长秋西向。宗正读策文毕,皇后拜,称臣妾, 毕,住位。太尉袭授玺绶,中常侍长秋太仆高乡侯 览长跪受玺绶,奏于殿前, 女史授婕妤, 婕妤长跪 受,以授昭仪,昭仪受,长跪以带皇后。皇后伏,起 拜,称臣妾。讫,黄门鼓吹三通。鸣鼓毕, 群臣以 次出。后即位, 大赦天下。皇后秩比国王,即位威 仪,赤绂玉玺。� 1. 5 � �后汉书�礼仪志上�: �是月( 三月) , 皇 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注引丁孚�汉仪�曰: �皇后 出,乘鸾辂, 青羽盖, 驾驷马,龙旗九旒, 大将军妻 参乘, 太仆妻御, 前鸾旗车, 皮轩戟, 雒阳令奉引, 亦千乘万骑。车府令设卤簿驾,公、卿、五营校尉、 司隶校尉、河南尹妻皆乘其官车, 带夫本官绶,从 其官属导从皇后。置虎贲、羽林骑, 戎头、黄门鼓 吹,五帝车,女骑夹毂,执法御史在前后,亦有金钲 黄钺,五将导。桑于蚕宫, 手三盆于茧馆, 毕, 还 宫。� 1. 6 � �后汉书�礼仪志中�朝会注引蔡质�汉 仪�曰: �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将、 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 见 属郡计吏, 皆陛觐, 庭燎。宗室诸刘亲会, 万人以 上,立西面。位既定,上寿。��钟磬并作。倡乐 毕,作鱼龙曼延。小黄门吹三通,谒者引公卿群臣 以次拜, 微行出, 罢。��艺文类聚�卷四一所引作 �乐毕,作鱼龙曼延,黄门吹三匝�, �太平御览�卷 五六九所引作�乐毕, 作鱼龙蔓延, 黄门鼓吹三 通�; 又�后汉书�百官志三�: �小黄门,六百石。本 注曰:宦者, 无员。掌侍左右, 受尚书事。上在内 宫,关通内外,及中宫以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太妃 等有疾苦, 则使问之。�可知小黄门与鼓吹之事无 涉, �小黄门吹三通�当作�黄门鼓吹三通�。 1. 7 � �晋书�舆服志�: �象车,汉卤簿最在前。 武帝太康中平吴后, 南越献驯象, 诏作大车驾之, 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元正大会,驾 象入庭。� 1. 8 � �宋书�礼志五�: � 黄门鼓吹及钉官仆 射、黄门鼓吹史主事、诸官鼓吹、尚书廊下都坐门 下守合、殿中威仪驺、虎贲常直殿黄云龙门者、门 下左右部虎贲羽林驺、给传事者诸导驺、门下中书 守合,给绛,武冠。南书门下虎贲羽林驺、兰台五 曹节藏射廊下守合、威仪、发符驺、都水使者黄沙 廊下守合、谒者、录事、威仪驺、河堤谒者驺、诸官 谒者驺,绛, 武冠。给其衣服, 自如故事。大谁士 科单衣, 樊哙冠。卫士墨布, 却敌冠。凡此前众 职,江左多不备,又多阙朝服。� 1. 9 � �唐六典�卷一四�鼓吹署令一人从七品 下�注: �后汉少府属官有承华令,典黄门鼓吹百三 十五人,百戏师二十七人。晋遂置鼓吹令、丞, 属 太常。�案�后汉书�和帝纪�永元五年李贤注引�汉 官仪�曰: �未央大厩,长乐、承华等厩令,皆秩六百 石。��文选�张衡�东京赋��: �驸承华之蒲梢,飞流 苏之骚杀。�薛综注: �承华, 厩名也。言取华厩之 蒲梢,以为副马也。�以上可证明承华令非掌黄门 鼓吹署者。 1. 10 � �玉海�卷一 � 四: � �唐六典�注曰: 汉 少府属官有承华令, 典黄门鼓吹百三十五人,百戏 师二十七人。� 1. 11 � �宋史�仪卫志六�: �卤簿仪服。自汉 卤簿, 象最在前。晋平吴后, 南越献驯象, 作大车 驾之, 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 使越人骑之以试桥 梁。� 2. 类似于黄门倡乐的代名词 2. 12 � �北堂书钞�卷一三 � : � �东观记�云: 和熹后传云: 下 � 尚书曰: 国家离乱, 大厦未安。 黄门鼓吹,曷有燕乐之志。欲罢黄门鼓吹。� 2. 13 � �后汉书�卷八五�夫余传�: �顺帝永和 元年,其王来朝京师,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 之。� 2. 14 � �周礼�春官宗伯�旄人�: �旄人, 掌教 舞散乐,舞夷乐。�郑注: � 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 若今黄门倡矣。�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四六: �此黄 门倡,即习黄门鼓吹者。� 2. 15 � �乐府诗集�卷五六舞曲歌辞五�散乐 附�题解: � �周礼�曰: 旄人教舞散乐。郑康成云: 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即�汉书�所 谓黄门名倡丙强、景武之属是也。汉有黄门鼓吹, 天子所以宴群臣。然则雅乐之外, 又有宴私之乐 焉。�唐书�乐志�曰:散乐者, 非部伍之声,俳优歌 舞杂奏。秦汉已来, 又有杂伎,其变非一, 名为百 戏,亦总谓之散乐。自是历代相承有之。� 3. 汉乐四品中的�黄门鼓吹� 3. 16 � �后汉书�礼仪志中�刘昭注引蔡邕�礼 乐志�曰: �汉乐四品: ��三曰黄门鼓吹, 天子所 14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期 以宴乐群臣, �诗�所谓�坎坎鼓我, 蹲蹲舞我� 者 也。� 3. 17 � �晋书�乐志上�: �其有黄门之乐者,则 所谓�宴乐群臣,蹲蹲舞我� 者也。� 3. 18 � �隋书�音乐志上�: �三曰黄门鼓吹乐, 天子宴群臣之所用焉。则�诗�所谓�坎坎鼓我,蹲 蹲舞我� 者也。� 3. 19 � �通典�乐典一�: �时乐四品:一曰大予 乐,郊庙、上陵之所用焉; 二曰雅颂乐,辟雍、乡射 之所用焉; 三曰黄门鼓吹乐, 天子宴群臣之所用 也。� 3. 20 � �乐府诗集�卷一三燕射歌辞序: � �隋 书�乐志�曰:汉明帝时,乐有四品。��三曰黄门 鼓吹,天子宴群臣之所用。� 3. 21 � �通志�乐略一�乐府总序: �三曰黄门 鼓吹乐,天子宴群臣用之。� 4. 意义兼指的�黄门鼓吹� 4. 22 � �古今注�音乐�: �短箫铙歌, 军乐也, 黄帝使岐伯, 所以建武扬盛德风劝战士也。�周 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歌者也。汉乐有黄门鼓吹, 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短箫铙歌, 鼓吹之一章,亦 以赐有功诸侯。� 4. 23 � �乐府诗集�卷一六鼓吹曲辞序: � 崔豹 �古今注�曰:�汉乐有黄门鼓吹, 天子所以宴乐群 臣也。短箫铙歌, 鼓吹之一章尔, 亦以赐有功诸 侯。� 然则黄门鼓吹、短箫铙歌与横吹曲,得通名鼓 吹曲,但所用异尔。汉有�朱鹭�等二十二曲, 列于 鼓吹,谓之铙歌。�4. 24 � �宋书�乐志一�: �而汉世 有黄门鼓吹。汉享宴食举乐十三曲, 与魏世鼓吹 长箫同。长箫短箫, �伎录�并云, 丝竹合作,执节 者哥。又�建初录�云, 务成、黄爵、玄云、远期, 皆 骑吹曲,非鼓吹曲。此则列于殿庭者为鼓吹, 今之 从行鼓吹为骑吹,二曲异也。又孙权观魏武军,作 鼓吹而还,此又应是今之鼓吹。� 4. 25 � �宋史�乐志十五�: �鼓吹者, 军乐也。 昔黄帝涿鹿有功, 命岐伯作凯歌, 以建威武、扬德 风、厉士讽敌。其曲有�灵夔竞�、�鹗争�、�石坠 崖�、�壮士怒�之名, �周官�所谓�师有功则凯歌� 者也。汉有�朱鹭�等十八曲, 短箫铙歌序战伐之 事,黄门鼓吹为享宴所用,又有骑吹二曲。说者谓 列于殿庭者为鼓吹, 从行者为骑吹。魏、晋而下, 莫不沿尚,始有鼓吹之名。江左太常有鼓吹之乐, 梁用十二曲, 陈二十四曲,后周亦十五曲。唐制, 大驾、法驾、小驾及一品而下皆有焉。� 5. 乐人或乐官的代称 5. 26 � �汉书�卷八二�史丹传�: � 丹进曰: �凡 所谓材者, 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 乃器人于丝竹鼓之间, 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 可相国也。� �师古曰: �本骑上之鼓。�如淳曰: �器 人,取人器能也。陈惠、李微是时好音者也。�服虔 曰: �二人皆黄门鼓吹。� 5. 27 � �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 / 时都尉 薛访车子, 年始十四, 能喉转引声, 与笳同音。 , , 及与黄门鼓吹温胡迭唱迭和, 喉所发音,无不 响应,曲折沉浮,寻变入节。0六臣注向曰: / 黄门乐 官名温胡姓名也。0 对于上面的分类,有些问题还需要作些解释。 首先,材料 1. 3,吴树平将其与2. 12 混淆了。吴著 5东观汉记校注6卷六曰: / -欲罢黄门鼓吹.,范晔 5后汉书#安帝纪6永初元年九月载: -壬午, 诏太 仆、少府减黄门鼓吹,以补羽林士。.又见5通鉴6卷 四九。疑此邓太后命罢黄门鼓吹与范书5安帝纪6 永初元年所载为同一事。0根据我们上文的考述, 黄门鼓吹服务于皇帝,出行则为仪仗乐队,平时则 持兵护卫,这是黄门鼓吹的本原涵义。观材料 1. 8 可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1. 8将黄门鼓吹与诸官鼓 吹并列, 5宋书#礼志五6又云/宋乘舆鼓吹,黑帻武 冠0,对照 1. 8 可知黄门鼓吹即乘舆鼓吹, 同诸官 鼓吹一样是演奏鼓吹的乐人。用于乘舆的黄门鼓 吹是绝不可能罢免的, 因知 1. 3、2. 12 所云之/黄 门鼓吹0非一事也。 由1. 3又可知,黄门鼓吹与普通乐倡不同,黄 门鼓吹可/补羽林士0。案汉制, 光禄勋负责皇帝 宫中省外的宿卫,羽林士即隶属光禄勋的宿卫兵, 其以材力见长À。而普通乐人则不同, 他们作为 专门的音乐人才, 一般不以勇武见长Á。黄门鼓 吹可补羽林士,普通的乐人则否。这是我们将 5. 26 中的黄门鼓吹作为乐人代称的原因之一, 同 时,这也说明上文所云黄门鼓吹主要职责则是作 为乘舆的礼乐仪仗, 平时有持兵护卫之任,是接近 历史事实的。而这种特殊性也是东汉/黄门鼓吹0 得以跻身四品乐的现实原因。 其次,汉乐四品中的/黄门鼓吹0,在上面的五 种分类中, 只能与前两种含义的/黄门鼓吹0进行 对比, 才有可找出其对应的涵义。第 4 种未明确 交待其讨的是否/汉乐四品0中的黄门鼓吹,但却 15孙尚勇: 黄门鼓吹考 都说到/享宴0, 实际的含义不够明确。第 5 种则 是黄门鼓吹一词的引申之义, 恰如鼓吹一词也可 用指一般的乐人一样。 先看第2 种, / 类似于黄门倡乐的代名词0似 与/天子所以宴乐群臣0的定义相符,然而 2. 12 云 /曷有燕乐之志0、2. 15 云/然则雅乐之外, 又有宴 私之乐焉0,既无燕乐之志,必为宴私之乐,如何用 来/宴乐群臣0呢? 案所谓宴私之乐, 只能是帝王 一人独自欣赏而一般不会与群臣共观的。如5史 记6卷一o 三5万石张叔列传6所载周仁事云: / 仁 为人阴重不泄,常衣敝补衣溺,期为不 清,以是 得幸。景帝入卧内, 于后宫秘戏,仁常在旁。至景 帝崩,仁尚为郎中令,终无所言。上时问人,仁曰: -上自察之。.然亦无所毁。以此景帝再自幸其家。 家徙阳陵。上所赐甚多, 然常让,不敢受也。诸侯 群臣赂遗, 终无所受。0 后宫秘戏, 索隐云: / 谓后 宫中戏剧所宜秘也。0和熹邓后欲罢者盖此类后宫 秘戏, 与汉乐四品中的/黄门鼓吹0是两个概念。 第2 种的另一层涵义指一般的俳优戏) 否则 2. 13 不该有/作黄门鼓吹0之说, 而类似于5汉书6卷六 八5霍光传6昌邑王/发乐府乐器, 引内昌邑乐人, 击鼓歌吹作俳倡0记载中之/作俳倡0。 再看第1 种, / 用于乘舆的鼓吹仪仗0的黄门 鼓吹, 似乎不符合四品乐中/天子所以宴乐群臣0 的定义。但从两汉鼓吹的用例来看, 鼓吹曲是可 以用宴乐lu、朝会的。 5三辅黄图#池沼6: / 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 泛舟池中, 张凤盖,建华旗, 作棹歌,杂以鼓吹, 帝 御豫章观临观焉。0 5上之回曲6: / 上之回所中, 益夏将至。行将 北,以承甘泉宫, 寒暑德。游石关, 望诸国, 月支 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0 从歌辞内容来看,这一曲可于宴乐。 5上陵曲6曰: /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问 客从何来, 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 青丝为君 笮,木兰为君棹, 黄金错其间。沧海之雀赤翅鸿, 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 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 水,光泽何蔚蔚。芝为车, 龙为马, 览遨游, 四海 外。甘露初二年, 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 延寿 千万岁。0此曲从歌辞内容看, 也可用作宴乐。 5远如期曲6曰: / 远如期, 益如寿。处天左侧, 大乐万岁, 与天无极。雅乐陈, 佳哉纷。单于自 归,动如惊心。虞心大佳, 万人还来,谒者引乡殿 陈,累世未尝闻之。增寿万年亦诚哉。0此曲亦可 用于宴乐。 此处所举的都是西汉的用例lv, 上引 4. 22、4. 23、4. 24、4. 25 四例都是兼指鼓吹曲和宴乐歌曲 的,可用以说明东汉的情况。至此我们发现,在上 述分类中, / 汉乐四品中的黄门鼓吹0与/用于乘舆 仪仗的黄门鼓吹0性质上互相接近,二者的本质涵 义应该相同,即它们本来都是鼓吹曲。当然,彻底 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对汉乐四品的记录及其性质 等问题进行探讨。 三、所谓/汉乐四品0 最早记录汉乐四品的是蔡邕5礼乐志6,今见 载5后汉书? 礼仪志中6梁刘昭注: 蔡邕5礼乐志6曰: / 汉乐四品: 一曰大予 乐, 典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郊乐, 5易6 所谓-先王以作乐崇德, 殷荐上帝., 5周官6 -若乐六变, 则天神皆降, 可得而礼也.。宗庙 乐, 5虞书6所谓-琴瑟以咏, 祖考来假., 5诗6 云-肃雍和鸣, 先祖是听.。食举乐, 5王制6谓 -天子食举以乐., 5周官6-王大食则令奏钟 鼓.。二曰周颂雅乐, 典辟雍、飨射、六宗、社 稷之乐。辟雍、飨射, 5孝经6所谓-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5礼记6曰-揖让而治天下者, 礼乐 之谓也.。社稷, 5诗6所谓-琴瑟击鼓, 以御田 祖.者也。5礼记6曰-夫乐施于金石, 越于声 音, 用乎宗庙、社稷, 事乎山川、鬼神., 此之谓 也。三曰黄门鼓吹, 天子所以宴乐群臣, 5诗6 所谓-坎坎鼓我, 蹲蹲舞我.者也。其短箫铙 歌, 军乐也。其5传6曰-黄帝、岐伯所作, 以建 威扬德, 风劝士.也。盖5周官6所谓-王师大 献则令凯乐, 军大献则令凯歌.也。0 上引文字令人怀疑, 是否刘昭注所引5礼乐 志6仅介绍了汉乐四品中的三品,而忽略了第四品 呢? 徐天麟5东汉会要6卷八引5礼仪志注6自/蹲 蹲舞我者也0以下与前引文不同,曰: / 四曰短箫铙歌, 军乐也。其5传6曰: -黄 帝、岐伯所作, 以建威扬德, 风劝士.也。盖 5周官6所谓-王大献则令凯乐, 军大献则令凯 歌.也。0 然徐氏之后三十余年,王应麟撰5玉海6,其书 卷一o 四亦由刘昭注转引蔡邕5礼乐志6,文字与 16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期 上引5后汉书#礼仪志6注全同。王应麟复注云: / 四品乐者,大予乐、雅颂乐、黄门鼓吹、黄帝凯乐 军乐也。0那么, 关于汉乐四品中的短箫铙歌, 哪一 种记录更可信从呢? 刘昭注之后, 完整记载/汉乐 四品0的5隋书#音乐志上6、5通典#乐典一6、5通志 #乐略一6、5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三年6胡三省注 等均云汉乐四品/一曰大予乐, 二曰雅颂乐,三曰 黄门鼓吹乐,四曰短箫铙歌乐0。5乐府古题要解6 卷上: / 按汉明帝定乐, 有四品,最末曰短箫铙歌, 军中鼓吹之曲。旧说, 黄帝所造, 以建威扬德。 5周礼6所谓-王大献则恺乐, 军大献则恺歌.是 也。05乐府诗集6卷一六: / 蔡邕5礼乐志6曰: -汉乐 四品,其四曰短箫铙歌,军乐也。黄帝岐伯所作, 以建威扬德、风敌劝士也。.0与这些记载对照, 徐 天麟的记录更可信从, 即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汉乐 四品:一大予乐,二雅颂乐,三黄门鼓吹乐,四短箫 铙歌乐。 但是, 传世文献中也有对汉乐的叙述与此差 别较大者。 5宋书#乐志二6: / 蔡邕论叙汉乐曰:一曰郊庙 神灵,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 四曰短箫铙 歌。0 5晋书#乐志上6: / 永平三年, 官之司乐,改名 大予, 式扬典礼, 旁求图谶, 道邻雅颂,事迩中和。 其有五方之乐者, 则所谓-大乐九变, 天神可得而 礼.也。其有宗庙之乐者,则所谓-肃雍和鸣, 先祖 是听.者也。其有社稷之乐者,则所谓-琴瑟击鼓, 以迓田祖.者也。其有辟雍之乐者, 则所谓-移风 易俗,莫善于乐.者也。其有黄门之乐者, 则所谓 -宴乐群臣,蹲蹲舞我.者也。其有短箫之乐者,则 所谓-王师大捷,令军中凯歌.者也。0 案5宋书6记录存在的矛盾并不大, 只是在前 三类的次序上有所不同,并且以音乐功能为名代 替了音乐品种名; 5晋书6也只是项目分合不同,但 所云五方之乐、宗庙之乐、社稷之乐、辟雍之乐、黄 门之乐、短箫之乐, 前皆冠/其有0二字, 表明这六 种音乐均属广义的大予乐范畴。这又涉及两个问 题:一、大予乐的概念,二、/品0的概念。 正予乐、定四品,是发生在汉明帝永平三年的 事,它们本来应该为同一历史事件被记录,但在现 存文献中却被记成了两件事。关于明帝正予乐, 5后汉书#明帝纪6、5后汉书6卷三五5曹褒传6、5后 汉纪6卷九、5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三年6的记载 很接近,或作/改大乐曰大予0,或作/改大乐官曰 大予0lw。考汉明帝正予乐, 其依据是5尚书4玑 铃6所曰: / 有帝汉出, 德洽作乐, 名予。0而5晋书6 所举的六项都应是/德洽作乐0的范畴。因此, 我 认为/予0乃涵盖东汉一朝音乐之整体而言。又因 分别四品, 乃以/大予0为首品之名而已。然因文 献无征,其详难得而知lx。 考东汉人好用/品0字, 但并不像后来九品中 正制、钟嵘5诗品6那样强调等级的差别。如5后汉 书6卷四四5胡广传6注引5汉杂事6曰: / 凡群臣之 书,通于天子者四品: 一曰章, 二曰奏,三曰表, 四 曰驳议。05文选6卷三七李善注: / 表者, , , 总有 四品: 一曰章, 谢恩曰章; 二曰表, 陈事曰表;三曰 奏,劾验政事曰奏;四曰驳,推覆平论,有异事进之 曰驳。0类似的话在蔡邕5独断6卷上作: / 凡群臣上 书于天子者有四名: 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 驳议。0结合5晋书6对汉乐的叙述, 可知, / 品0与 /名0义同,汉乐四品即汉代的四种音乐,原则上不 存在音乐等级和雅俗之辨一类问题。郑樵对汉乐 四品的名称提出过疑问, 5通志#乐略一6乐府总序 曰: / 古者雅用于人,颂用于神。武帝之立乐府采 诗,虽不辨风雅,至于郊祀、房中之章,未尝用于人 事,以明人神不可以同事也。今辟雍、享射, 雅颂 无分, 应用颂者而改用大予, 应用雅者而改用黄 门,不知黄门、大予于古为何乐乎? 风雅通歌, 犹 可以通也, 雅颂通歌,不可以通也。0这段话说明, 东汉四品乐中本不存在雅俗之辨; 若必用雅俗以 匡之,则四品乐皆仪式乐,非宴私之乐也。 以上讨论的主要是四品乐的历史记录是否真 实, 以及四品乐是否存在等级、雅俗之辨等问题, 得出的结论是:所谓/汉乐四品0以徐天麟5东汉会 要6的记录最为完整可靠, 四品乐即大予乐、雅颂 乐、黄门鼓吹乐、短箫铙歌乐; 这四种音乐之间不 存在等级、雅俗之辨的问题, 它们都属于仪式用 乐。 四、鼓吹、短箫铙歌与黄门鼓吹 上文在对/黄门鼓吹0在文献中的用例进行分 析之后指出,黄门鼓吹的本质内容是鼓吹曲,并举 了汉代鼓吹曲可以用于宴乐的例子。为了求证其 实,接着,我们对/汉乐四品0进行了研究,指出四 品乐的记录未曾缺失, 其间的本质差别是所适用 17孙尚勇: 黄门鼓吹考 仪式的不同。5古今注6说: / 短箫铙歌, 鼓吹之一 章。0那么, 何以汉乐四品中有两品( 黄门鼓吹、短 箫铙歌)内容均有鼓吹曲, 它们分立的理由如何? 既云黄门鼓吹的主要内容是鼓吹曲,如何解释/黄 门倡乐0亦被称为黄门鼓吹这一现象呢? 这涉及 到鼓吹曲在汉代的发生、发展及演变问题,以下我 们结合就此史籍中所载/鼓吹0材料对此加以探 讨。 蔡邕5礼乐志6、陆机5鼓吹赋6、5宋书#乐志6、 5乐府诗集6等均鼓吹曲远源于黄帝或周代的凯 乐。汉代鼓吹, 则始于班壹ly。汉武帝以前的文 献对鼓吹记载甚少, 到武帝之世,鼓吹在史籍中的 出现频率大大增加。如: (一) 司马相如5子虚赋6: / 于是乃相与獠于蕙 圃,姗,上乎金堤。掩翡翠,射。微出,纤缴施。弋 白鹄,连鹅。双下,玄鹤加。怠而后发, 游于清池。 浮文, 扬旌。张翠帷, 建羽盖。罔玳瑁, 钩紫贝。 金鼓, 吹鸣籁。榜人歌, 声流喝。0郭璞曰: / 金鼓, 钲也。0张揖曰: / 籁, 箫也。0班固5西都赋6: / 棹女 讴,鼓吹震。0司马相如又尝作5钓竿诗6, 5乐府诗 集6卷一八魏文帝5钓竿6题解: / 崔豹5古今注6曰: -5钓竿6者, 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 其妻思之而 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5钓竿 诗6, 遂传为乐曲。.05钓竿6后成为汉鼓吹之一曲。 (二)前引5三辅黄图6载武帝命宫女/作棹歌 杂以鼓吹0。 (三) 5北堂书钞6卷一三o 引5晋中兴书6曰: / 汉武帝时南平百越,始置交趾、九真、日南、合浦、 南海、郁林、仓梧凡七郡, 立交州刺史以统之。以 州边远,山越不宾,宜加威重,七郡皆假以鼓吹。0 (又见5太平御览6卷五六七、5乐府诗集6卷一六) 5后汉书#郡国志五6注引王范5交广春秋6曰: / 交 州治羸县,元封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建安十五年 治番禺县。诏书以州边远,使持节,并七郡皆授鼓 吹,以重威镇。0 (四) 5后汉书#高句丽传6: / 武帝灭朝鲜, 以高 句骊为县,使属玄菟,赐鼓吹、伎人。0 (五) 5宋书#乐志四6所载5汉鼓吹铙歌十八曲 #上之回曲6作于武帝时。5乐府诗集6卷一六5上 之回6题解: / 5汉书6曰: -孝文十四年lz, 匈奴入朝 那萧关,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 甘泉。.5武帝纪6曰: -元封四年冬十月, 行幸雍,祠 五。通回中道, 遂北出萧关。.吴兢5乐府解题6曰: -汉武通回中道,后数出游幸焉。.沈建5广题6曰: -汉曲皆美当时之事。.按石关,宫阙名, 近甘泉宫。 相如5上林赋6云-蹶石关,历封峦.是也。0歌辞云: / 上之回, 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 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 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0 (六) 前引5西京杂记6中黄门前后部鼓吹及诸 官鼓吹。案此条为祠甘泉、汾阴大驾卤簿,二祠在 武帝之世最盛,则卤簿用鼓吹之始在武帝之世。 例(一)中,值得注意的是司马相如云/挫 金 鼓,吹鸣籁。榜人歌, 声流喝0,赋作于景帝之世, 时有鼓吹之实而未用鼓吹之名。如果以5西都赋6 所写乃参照武帝时的实录一类文字而成,则可说 明,鼓吹之正式纳入国家音乐机关必在武帝时,不 会早到景帝之世。相如创作5钓竿诗6, 后被采入 鼓吹曲也可作证。对鼓吹加以改造用于礼仪的自 然非乐府莫属l{, 其领导者当即李延年。上引例 (二) 鼓吹用于宴乐; 例(三)、( 四)鼓吹用于赏赐边 郡;例(五)就歌辞看既可用作从行鼓吹,亦可用作 /宴乐群臣0;例( 六) 鼓吹用于道路。这是迄今可 考的汉武帝之世鼓吹的应用状况。 晋代孙毓5东宫鼓吹议6云: / 鼓吹者, 盖古之 军声,振旅献捷之乐也。施于时事,不常用。后因 以为制, 用之朝会焉,用之道路焉。0所论/盖古之 军声0与蔡邕5礼乐志6、5乐府诗集6溯短箫铙歌、 鼓吹于周代凯乐的出发点相同,但正如下文所说, 这种论调与汉代鼓吹使用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距 离。所论/后因以为制0, 其年代亦语焉不详。上 引六例中,四例与皇帝生活( 或施于道路,或用之 宴乐)直接相关, (三)、(四)两例是对边郡/宜加威 重0的特殊待遇。王运熙先生指出, 5宋书6所载汉 鼓吹十八曲,从内容上看,仅5战城南6一曲与战事 有关,其余四曲与朝会有关,六曲与道路有关, 5思 悲翁6等四曲不可解, 5巫山高6等三曲可能由民歌 借用而来l|, 其中五曲又与皇帝直接相关。由此 推测,鼓吹经由乐府改造,最早是应用于皇帝的朝 会、宴乐、出行仪仗等,而不是用作军乐。这是/黄 门前部鼓吹0、/黄门后部鼓吹0得名的缘由,也是 汉明帝定四品时乐以/黄门鼓吹0概括鼓吹而作为 第三品乐名的缘由。 武帝之后到明帝永平三年为止,除去上文已 论者外,史籍所载鼓吹材料复有三条: (七) 5汉书6卷六八5霍光传6载昌邑王: / 召内 18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期 泰壹宗庙乐人辇道牟首, 鼓吹歌舞,悉奏众乐。0 (八) 5汉书6卷七六5韩延寿传6载延寿于东 郡: / 衣黄纨方领, 驾四马,傅总,建幢,植羽葆, 鼓 车歌车。0孟康曰: /如今郊驾时车上鼓吹也。0案延 寿后因此事牵连而弃市。 (九) 5后汉书#光武帝纪下6, 光武帝初起明 堂、灵台、辟雍、北郊。5汉官仪6: / 北郊坛在城西 北角, 去城一里所。为方坛四陛, 但有坛祠舍而 已。其鼓吹乐及舞人御帐,皆徙南郊之具。0 但这三条材料很能说明问题, 例(八)表明,西 汉宣帝时太守可以拥有鼓吹, 但不可奢僭摹拟郊 驾之羽葆鼓吹; 事实上韩延寿/鼓车歌车0是用以 闲暇宴乐的,因知鼓吹本就可用于宴乐。例( 七)、 (九)表明, 汉代鼓吹乐亦用于郊祭天地之仪。再 看两条明帝永平年间的材料, 前引材料 1. 2,永平 七年阴太后薨用黄门鼓吹,说明丧葬之仪亦用鼓 吹l}; 5后汉书6卷四二5楚王英传6:英徙泾县, / 使 伎人、奴婢、工技、鼓吹悉从0, 说明东汉时诸王常 备有鼓吹之仪。 以上所论两处用于娱乐, 三处用于仪式, 仪式 范围较武帝时有所扩大。也就是说, 在武帝到明 帝之间,鼓吹的使用范围虽在扩大,其应用主体仍 是帝王,其禁忌也越来越多。这可以作为鼓吹曲 是黄门鼓吹乐的主要内容的补充论述。 关于鼓吹、铙歌诸名, 5宋书#乐志一6曰: / 汉 鼓吹曲曰铙哥0, 又曰: / 鼓吹, 盖短箫铙哥0。5乐 府诗集6卷一六曰: / 然则黄门鼓吹、短箫铙歌与横 吹曲,得通名鼓吹,但所用异尔。汉有5朱鹭6等二 十二曲,列于鼓吹, 谓之铙歌。05通志#乐略一6汉 短箫铙歌二十二曲题注曰: / 亦曰鼓吹曲。按汉晋 谓短箫铙歌,南北朝谓之鼓吹曲。0以上叙述表明, 这几种音乐形式在演奏上非常接近。正因为这种 接近,才使后世在记录这些音乐时言此及彼, 语义 含混。5宋书#乐志四6所载汉鼓吹曲则题为5汉鼓 吹铙歌十八曲6,兼/鼓吹0与/铙歌0而言之,其中 仅有一曲5战城南6言及战争可能与军乐直接相 关,亦无/风劝战士0之意。传世文献中仅此一条 材料适应鼓吹铙歌作为军乐使用的说法,不禁让 人怀疑短箫铙歌的内容究竟怎样。论短箫铙歌为 军乐,主要有蔡邕和崔豹: 5礼乐志6云: /短箫铙歌, 军乐也。其5传6曰: -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劝士.也。盖5周 官6所谓-王大献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也。0 5古今注#音乐6: / 短箫铙歌,军乐也。黄帝使 岐伯所, 以建武扬德, 风劝战士也。5周礼6所谓 -王大捷则令凯乐, 军大捷则令凯歌.者也。汉乐 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短箫铙歌,鼓 吹之一章,亦以赐有功诸侯。0 援引黄帝、姬周以为言,实在让人难信。是否 可以这样理解, 汉明帝以/短箫铙歌0用为军乐之 名,而并非军乐的内容即短箫铙歌。汉乐四品的 前二品品名与其音乐内容即存在类似的关系。那 么, /短箫铙歌0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看几条较早 言及汉世军乐的材料: 5古今注#音乐6: / 横吹,胡乐也。博望侯张骞 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5摩诃兜勒6一曲。李 延年因胡曲更进新声二十八解, 乘舆以为武乐。 后汉以给边将军,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 以来二十八解不复俱存, 见世用5黄鹄6、5陇头6、 5出关6、5入关6、5出塞6、5入塞6、5折杨柳6、5(黄) 覃子6、5赤之阳6、5望行人6十曲。05后汉书6卷二 十5祭遵传6载光武帝建武八年, / 帝东归过 , 幸 遵营, 劳飨士卒, 作黄门武乐, 良夜乃罢。0黄门武 乐,李贤注以为/武乐,执干戚以舞也0, 王先谦5后 汉书集解6引沈钦韩云 /黄门即黄门鼓吹, 天子所 以宴乐群臣;武乐即短箫铙歌,军乐也0。案5古今 注6载横吹/乘舆以为武乐0,则黄门武乐当即横吹 曲。 5后汉书6卷四七5班超传6: 章帝建初/八年, 拜超为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0李贤注: / 平帝元 始二年,使谒者大司马掾持节行边兵,遣执金吾候 陈茂假以钲鼓。5古今乐录6曰:横吹,胡乐也。张 骞入西域,传其法于长安, 唯得5摩诃兜勒6一曲, 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 汉以给边将, 万人将军得之。在俗用者有、5黄 鹄6、5陇头6、5出关6、5入关6、5出塞6、5入塞6、5折 杨柳6、5黄覃子6、5赤之杨6、5望行人6十曲。刘熙 5释名6曰: 幢, 童也, 其貌童童然。蔡邕5月令章 句6曰:羽, 鸟翼也, 以为旌幢麾也。横吹、麾幢皆 大将所有,超非大将,故言假。0 /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军0,则横吹曲 二十八解是东汉实际使用的军乐的内容。案班超 虽/非大将0,但却是真正的边将军,故符合东汉横 吹曲以给边将的前提。传言/假鼓吹0, 其实际内 容应是横吹曲, 属军乐范畴, 在乐品属/短箫铙 歌0。郭茂倩5乐府诗集6对鼓吹曲辞、横吹曲辞所 19孙尚勇: 黄门鼓吹考 作的序解对于理解汉代军乐的实际内容也有所帮 助, 卷一六曰: / 鼓吹曲, 一曰短箫铙歌。刘 5定 军礼6云: -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 矣。鸣笳以和箫声, 非八音也。骚人曰/鸣篪吹 竽0是也。.蔡邕5礼乐志6曰: -汉乐四品,其四曰短 箫铙歌,军乐也。黄帝岐伯所作, 以建威扬德、风 敌劝士也。.0 此处所论依违于蔡邕5礼乐志6的记载,确乎 以鼓吹为军乐, 然卷二一又曰: / 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 之乐也。北狄诸国, 皆马上作乐, 故自汉已来, 北 狄乐总归鼓吹署。其后分为二部, 有箫笳者为鼓 吹,用之朝会、道路, 亦以给赐。汉武帝时,南越七 郡,皆给鼓吹是也。有鼓角者为横吹, 用之军中, 马上所奏者是也。0 这里又对鼓吹、横吹作了明确的区分: 其始, 横吹与鼓吹合为一部, 后分为二, 有箫笳者为鼓 吹,有鼓角者为横吹。鼓吹用于朝会、道路、给赐, 横吹专用于军中。相比之下, 卷二一较卷一六所 云清晰而明确。 综合上述材料, 我认为汉明帝以/短箫铙歌0 名第四品之军乐, 而其实际内容则既包括用作军 中之乐的鼓吹曲, 又包括李延年根据胡曲改编的 横吹曲二十八解。这一判断的前提是可以成立 的,即同一支乐曲,当它用于不同的场合时,它就 可以被赋予不同的类名。这样的例子很多,如5宋 书#乐志一6载汉食举乐有宗庙、上陵、殿中御饭、 太乐食举四种,去其重复者,得曲调二十支,其中 5上陵6、5远期6、5有所思6三曲, 汉鼓吹铙歌十八 曲中亦有之;依四品乐的内容及前文的分析, 5上 陵6等三曲可分别隶属于/大予乐0和/黄门鼓吹 乐0。这一例子可与前文对四品乐构成性质的讨 论互相参证,换言之,相同的乐曲可以归属四品乐 中的不同类型, 这一事实决定了四品乐不是在等 级、雅俗层次上构成的,其本质在于适用仪式的区 别。当然, 以横吹曲二十八解为/短箫铙歌0的内 容之一,只是就本文所涉及的材料而作出的判断, 尚需接受新材料的证实或证伪。 关于黄门倡乐何以史籍中亦称之为/黄门鼓 吹0, 这首先涉及到黄门这一机构在东汉国家政治 生活中地位的重要l~。其次就是黄门鼓吹一词含 义的不断扩大, 上文引用作为黄门倡乐意义的黄 门鼓吹材料均在明、章、和三帝之后, 本身就是说 明。当然,更重要的是,东汉中后期黄门鼓吹中已 经吸收了大量倡优杂戏人员, / 秘戏0、/宴私0之乐 日渐昌盛,故而才有和熹后欲罢黄门鼓吹之举。 五、结 论 本文首先考察了黄门作为皇帝近署而与歌舞 伎乐发生关系的必然性,指出黄门倡最初是由乐 府机构暂调内侍的乐人,黄门鼓吹则主要服务于 皇帝出行用作道路仪仗, 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其 次对黄门鼓吹在传世文献中的 27 条用例进行细 致分别,依其在材料中的内涵及历史次序划为五 种类型: 1.用于乘舆仪仗的/黄门鼓吹0, 2. 类似于 黄门倡乐的代名词, 3.汉乐四品中的/黄门鼓吹0, 4. 意义兼指的/黄门鼓吹0, 5.乐人或乐官的代称。 通过分析,指出第 3类与第 2 类性质互相接近,它 们本来都是鼓吹曲。为了加强这一论断,本文又 研究了同黄门鼓吹密切相关的汉乐四品问题, 指 出汉乐四品的记录以徐天麟5东汉会要6所引蔡邕 5礼乐志6最为完整, 参以他书,汉乐四品/一曰大 予乐,二曰雅颂乐,三曰黄门鼓吹乐,四曰短箫铙 歌乐0的记载也是可信的;同时结合四品乐出现的 历史背景,明确了四品乐的性质,其各品之间不存 在等级、雅俗之别, 它们是在仪式的层面上成立 的。东汉乐府发展的本质特点于此也得到揭示。 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又对鼓吹、短箫铙 歌、黄门鼓吹在历史概念上的交叉及本原作了探 讨,指出: 短箫铙歌和黄门鼓吹的音乐内容都包括 鼓吹曲,二分立的理由是不同仪式的需要;二者在 东汉的分品而立,是汉代鼓吹曲历史发展的必然。 /黄门鼓吹乐0记录了鼓吹曲在汉代的发展历史, 通过它,我们部分地认识了汉代音乐发展的本质。 ¹ 载5乐府诗述论6,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210- 211 页. º 载5文史哲学报6第一期, 274- 275 页. » 前论所面临的直接疑问有两条, 一是若以相和歌和杂舞 曲为黄门鼓吹的基本内容, 则与两汉书等史籍中/黄门鼓吹三通0 一类的记载不相符合; 二是承华令典黄门鼓吹, 仅仅见到5唐六 典6、5通典6及其后的材料, 而在5后汉书6中承华是宫中养马之厩 名, 按之5后汉书6则承华不可能再作为黄门鼓吹署的首脑。后论 的问题在于失之肤浅, 停留在材料的表层。又姚大业5 东汉的音 乐官署与民歌6 ( 载5汉乐府小论6 ,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20 - 30页) 一文, 认为东汉四品乐中, 第一品大予乐是郊庙乐, 掌管 郊庙乐的官员叫大予乐令, 大予乐令并不等同于西汉的太乐。第 二品雅颂乐乃周代遗存的雅颂之乐, 即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所献之 2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期 乐, 有5鹿鸣6、5驺虞6、5伐檀6、5文王6四曲。第三品黄门鼓吹, / 只是礼仪的附属物, 或鼓或吹, 或鼓吹并作0, 属雅乐, 但也包括 /宴乐群臣的杂技和音乐0。姚文又据沈钦韩光武帝幸祭遵营所 奏之黄门武乐即短箫铙歌之说, 认为短箫铙歌符合黄门鼓吹/ 宴 乐群臣0之用的要求, 进而指出短箫铙歌是黄门鼓吹的一部分, 而 不是第四品乐. ¼ 5汉书新证6 : / 倡监谓黄门倡监也, 当属于黄门令。西汉 九卿属官有令丞, 令丞之下往往有监, 百官表不载监之官名。0 ( 天 津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353 页) . ½ 5后汉书#百官志三6 : / 黄门令一人, 六百石。本注曰: 宦 者。主省中诸宦者。丞、后丞各一人。本注曰: 宦者。后丞主出 入从。05史记6卷一o 九5李将军列传6 索隐引董巴5舆服志6 : / 黄 门丞至密近, 使听察天下, 谓之中贵人使者。05史记6卷九五5灌婴 传6索隐: / 必, 甲, 二人名也。姚氏案: 5汉纪6桓帝延熹三年, 追录 高祖功臣李必、后黄门丞李遂为晋阳关内侯也。0 ¾ 5后汉书#舆服志下6注引5东观书6曰: / 建武元年, 复设诸 侯王金玺 绶, 公侯金印紫绶。, , 尚书、中谒者、谒者、黄门冗 从四仆射、诸都监、中外诸都官令、都候、司农部丞、郡国长史、丞、 候、司马、千人秩皆六百石, , , 以上皆铜印黑绶。05后汉书#桓帝 纪6 : 永寿三年/六月, 初以小黄门为守宫令, 置冗从右仆射官。0注 引5汉官仪6曰: / 守宫令一人, 黄门冗从仆射一人, 并秩六百石。0 ¿ 5西京杂记6卷五载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阴大驾有/象车鼓 吹十三人中道0、/黄门前部鼓吹左右各一部十三人驾四0 , 又有诸 官鼓吹数部, 文字有讹脱, 且下有缺文。今将5 西京杂记6现存文 字与5晋书#舆服志6对比, 截至黄门前部鼓吹, 二者记录基本相 同, 可知晋中朝卤簿源于汉卤簿。又5乐府诗集6卷一六引5西京 杂记6 : / 汉大驾祠甘泉、汾阴, 备千乘万骑, 有黄门前后部鼓吹。0 因此, 可以借5晋书#舆服志6 对中朝大驾卤簿的记载来探讨汉卤 簿的基本状况. À 5汉书#地理志下6云: / 汉兴, 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 以材力为官, 名将多出焉。05汉书6卷七o 5甘延寿传6 : / 少以良家 子善骑射为羽林, 投石拔距绝于等伦。05后汉书6 卷七二5董卓 传6: / 桓帝末, 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0 Á 5后汉书6卷))) 5刘盆子传6: / 时掖庭中宫女犹有数百千 人, 自更始败后, 幽闭殿内, 掘庭中芦根, 捕池鱼而食之, 死者因相 埋于宫中。有故祠甘泉乐人, 尚共击鼓歌舞, 衣服鲜明, 见盆子叩 头言饥。盆子使中黄门禀之米, 人数斗。后盆子去, 皆饿死不 出。0李贤注: / 甘泉宫有祭祠之所。乐人谓掌祭天之乐者也。0 lu 5乐府诗集6卷一六鼓吹曲辞序: / 齐武帝时, 寿昌殿南合 置5白鹭6鼓吹二曲, 以为宴乐。陈后主常遣宫女习北方箫鼓, 谓 之5代北6 , 酒酣则奏之。此又施于燕私矣。0郭茂倩谓以鼓吹为宴 乐、施之燕私为南朝齐陈之后事, 误. lv 王运熙先生指出, 5宋书6所载汉鼓吹十八曲中5 朱鹭6、 5上陵6、5将进酒6、5远如期6四曲与朝会有关, 与此处的例证也正 相合。参见5汉代鼓吹曲考6 , 载5乐府诗述论6221页. lw 唯聚珍本5东观汉记6记作/改郊庙乐曰大予乐, 乐官曰大 予乐官0 , 吴树平5东观汉记校注6卷二从之。案5后汉书#百官志 二6: / 大予乐令一人, 六百石。本注曰: 掌伎乐。凡国祭祀, 掌请 奏乐, 及大飨用乐, 掌其陈序。丞一人。0蔡邕5 礼乐志6 : / 一曰大 予乐, 典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0因知聚珍本误. lx 5文心雕龙#乐府6对两汉的论述有前详后略之分, 于西汉 则论及高祖、孝文、武帝、宣帝、元、成诸帝礼乐的特点, 可谓详审; 论东汉则云: / 暨后汉郊庙, 惟杂雅章, 辞虽典文, 而律非夔、旷。0 寥寥数语。或者刘勰以明帝因谶正乐之举为/乖道谬典0而有意 略而不论. ly 5汉书#叙传上6 : / 始皇之末, 班壹避 于楼烦, 致牛马羊 数千群。值汉初定, 与民无禁, 当孝惠、高后时, 以财雄边, 出入弋 猎, 旌旗鼓吹, 年百余岁, 以寿终。故北方多以壹为字者。壹生 孺。孺为任侠, 州郡歌之。0案辞今不存。5乐府诗集6卷一六引刘 5定军礼6云: / 鼓吹未知其始也, 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鸣笳 以和箫声, 非八音也。骚人曰-鸣篪吹竽.是也。0 lz 孝文十四年, 原误作/孝武十四年0 . l{ 5文心雕龙#乐府6 : / 至于轩岐鼓吹, 汉世铙挽, 虽戎丧殊 事, 而并总入乐府。0 l| 参见5汉代鼓吹曲考6 , 载5乐府诗述论6221 页. l} 5晋书#礼志中6 : / 汉魏故事, 将葬, 设吉凶卤簿, 皆以鼓 吹。0 l~ 参见5后汉书6卷七八5宦者列传6 ; 又杨鸿年5汉魏制度丛 考6,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Textural Research On the Musec Of Huangmen Guchui SUN Shang-yong Abstract: The article probe into the issue of huangmen guchui and interrelated sipin yue in Eas-t Han Dynasty ( 25~ 220) . The writer pointed out that the music content of huangmen guchui was the one played with percussion and blowing instruments a
/
本文档为【孙尚勇《黄门鼓吹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