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2012-01-03 3页 pdf 108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0534

暂无简介

举报
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第 23卷  第 3期   开封大学学报    Vol. 23 No. 3 2009年 9月 JOURNAL OF KA IFENG UN IVERSITY Sep. 2009 收稿日期 : 2009 - 04 - 01 作者简介 :戴玉磊 (1983 - ) ,男 ,河南荥阳人 ,硕士研究生。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戴 玉 磊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 :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 骂攻击行为。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网民数量...
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第 23卷  第 3期   开封大学学报    Vol. 23 No. 3 2009年 9月 JOURNAL OF KA IFENG UN IVERSITY Sep. 2009 收稿日期 : 2009 - 04 - 01 作者简介 :戴玉磊 (1983 - ) ,男 ,河南荥阳人 ,硕士研究生。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戴 玉 磊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 :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 骂攻击行为。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网民数量日益增多、网络实名制尚未全面推行的今天 ,网络 语言暴力的滋长与蔓延有其存在的特殊土壤。阴影原型的爆发、自卑感的驱使、社会无意识的释 放、自我的丧失、从众心理、场效应等 ,共同构成了其特殊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 : 互联网 ;语言暴力 ;心理机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G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 343X (2009) 03 - 0038 - 03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变 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信息传播的广度、速度和 深度与“网前时代 ”不可同日而语。“在互联网上没 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这曾是网络上非常著名的 一句话。的确 ,在网络实名制尚未全面推行的今天 , 网络语言暴力的滋长与蔓延有其存在的特殊土壤 , 也蕴含着独特的心理机制。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内涵及特点 暴力 ,指以强制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 ,是人 类原始征服欲望支配下指向特定对象的侵犯与伤 害。语言暴力 ,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 辱歧视性的语言 ,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 犯和损害。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 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 行为。 网络语言暴力发生的典型环境为博客和论坛 , 分原发性语言暴力和继发性语言暴力两种。原发性 语言暴力的主体为博主、楼主 ,典型代为宋祖德新 浪博客。宋祖德自称“娱乐大王 ”,自 2006年 2月 份起 ,先后发表博文数百篇 ,对李宇春、章子怡、陈凯 歌、张艺谋、伊能静等娱乐明星进行“炮轰 ”,其内容 是否真实较难考证 ,若真有其事则为侵犯隐私 ,若无 其事则为恶意辱骂 ,其语言恶俗、低俗、粗俗 ,受害者 苦不堪言。继发性语言暴力的主体为网民 ,典型代 表为“韩白之争 ”。2006年 3月 ,文学评论家白桦在 自己博客中发表了《80后的现状与未来 》,对 80后 作家何去何从表示担忧 ,继而引发韩白论战。一些 网民也在白桦博客跟帖辱骂白桦 ,后来逐渐演变成 恐吓、嘲讽与“秽语狂欢 ”,最后以白桦关掉博客而 告终。还有一些典型事件 ,如“虐猫事件 ”、“铜须事 件 ”、“洋外教事件 ”等。 网络语言暴力具有随意性、非理性和情绪化的 特点 [ 1 ]。在众多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很多网民可 能根本不知道也不去理会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 ,只是在事件表象的基础上发表评论 ,甚至毫无道 理地谩骂 ,有时针对博主或发帖人 ,有时是在网民之 间。2006年 3月 ,作家陆天明将自己的一篇有关韩 白之争的访谈发在自己刚建立 5个月的博客上 ,第 二天便出现了若干条辱骂他的评论。随后谩骂继续 升级。正如周濂所说 :“就目前所见 ,广场政治的特 性在网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姿态和情绪永远都比 理性和冷静要有魅力。网民就像剧场里的观众 ,他 不太关心你的思路是否清晰、推论是否严密 ,只要你 的声音最大、手势最夸张、语言最有煽动性 ,只要你 面带胜利的讥笑 ,那你就是最终的赢家。在这种论 辩逻辑中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人们最后比拼的居然 是体力和耐力。”[ 2 ]没有评论 ,没有说理 ,不讨论问 题 ,只是叫骂而已 ,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在这种缺乏理 性的情况下一步步升级。 网络语言暴力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是文字本身的使用 ,多有攻击性、侮辱性、嘲讽性的 过激言论 ,如网络谩骂等 ;第二个阶段是语言的暴力 作用 ,通过过激语言的使用 ,激起人们的情绪 ,进而 83 延伸到行为方面 ,形成现实侵权 ,如人肉搜索等。网 络语言暴力的典型化体现在 :有相对便利的条件形 成过激言论 ;载体的传播平台强大 ;有公众事件作催 化剂 ;现实侵权状况较多等。而博客和论坛自身的 特性恰好能提供这些条件 [ 3 ]。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一 )阴影原型的爆发 阴影作为荣格集体潜意识中一个原型 ,是指被压 抑的甚至从来不曾进入意识层面的邪恶的东西。它 虽是人格的阴暗面 ,却容纳着不可抗拒的冲动和惊人 的力量。深藏在潜意识中的阴影 ,静候着重新获得控 制地位的时机。当自我陷于虚弱或处于危机时 ,阴影 会突然爆发出来 ,而且会以一种完全不可控的方式爆 发出来 ,对个人与社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网民在虚 拟社区中掌握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自我”的理智和 “超我”的道德力量已经不能够束缚“本我 ”的释放 , 个体人性之中“邪恶的部分 ”(阴影 )占据了支配地 位 ,在虚拟空间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 (二 )自卑感的驱使 阿德勒认为 ,人类所有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 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个体克服自卑心理有两 种有效途径 :一种是肯定之肯定 ,即不断完善自己 , 追求优越感。另一种是否定之否定 ,即对否定自己 的人或者物予以否定。如“韩白之争 ”中 ,首先是因 为白桦否定了 80后青年作家 ,伤害了 80后群体的 自尊心 ,从而导致以 80后群体为主的反击 ,后又因 非理性导致了谩骂与人身攻击。再如子虚乌有的 “洋外教自曝与多名中国女大学生有染 ”事件 ,某种 程度上也反映了国人的自卑心理。 (三 )社会无意识的释放 弗洛姆认为 ,社会大多数成员共同受到压抑的 那些领域构成社会无意识领域。社会无意识中的有 些内容经过“社会过滤器 ”过滤以后转化为社会意 识 ,通不过过滤器的则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当社 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时 ,“社会过滤器 ”也会相应地 有所改变。此时 ,一些原停留于无意识层次的东西 上升到意识层次。互联网的产生 ,在技术上改变了 “社会过滤器 ”,人们的言论自由在虚拟社区中被无 限放大。在网络这个公共领域中 ,自身价值的体现 逐渐降低门槛 ,语言赋予了网民体现自我的力量 ,而 这种表达有时是暴力的。在现实生活中 ,无意识受 到压抑 ;但在网络环境中 ,由于言论语境的非理性 化 , 这些无意识却可能受到鼓励。另外 ,网民身份 的复杂性 ,使得网络言论环境呈现出低俗化、情绪 化、非理性化倾向。 (四 )自我在群体中的沦丧 弗洛姆曾经以《逃避自由 》为题 ,探讨个人为了 逃避责任和获得安全而匿名加入群体后所表现出的 暴虐和放纵。他认为如果这种暴虐得以假正义之 名 ,则群体的放纵更会受到崇高感的鼓励而愈发膨 胀 ,并最终导致群体暴力。这种正义在“虐猫事件 ” 中表现为对残害生灵的谴责 ,在“铜须事件 ”中表现 为对夫妻忠贞的道德要求 ,在“后妈事件 ”中表现为 对虐待儿童者的愤怒。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决定 了网络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 ,如果可以控制在一定 的、合理的范围内 ,则其后果往往是肯定性的。如在 “孙志刚事件 ”中 ,网上舆论的不断推动对于促进我 国的法制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大多数可以 称得上网络暴力的事件中 ,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 往往被扭曲、被掩盖。 (五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在个体与群体发生分歧的情 况下 ,个体所具有的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顺从群体的 压力并让步于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倾向 ,即我们所 说的“随大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从众使得个 体得到安全感的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责任 ,这就是 群体力量滋生的土壤 [ 4 ]。在公共空间中 ,经过严密 思维论证、以列举大量事实的方式来吸引他人注意 的言论毕竟是少数 ,而“语出惊人 ”的网民容易引起 重视。一些网民为了“惊人 ”就会采用偏激甚至恶 毒的语言对人或事件进行攻击。在这样的空间场域 中 ,多数人跟主流情绪和暴力言论保持一致 ,如果自 己保持不明朗态度 ,自然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孤立和 嘲讽。个体话语如果不随多数人意见走 ,就很容易 被淹没在群体声音中 ,这种现象可归因于从众心理。 网络形成的公共领域 ,成为网民情绪的释放场 ,这种 情绪化的非理性言论氛围 ,会影响虚拟社区中的其 他参与者 ,激发他们的语言暴力倾向。当一群理性 思维不占主导地位的人在一起讨论时 ,往往会受到 情绪的感染 ,不自觉地融入这样的言论场中 ,形成集 体无意识的审判和施暴。在这种情形下 ,群体的意 见促成了“人肉搜索 ”、“网络追杀令 ”等行为。平民 话语权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煽动 ,将会产生 巨大的危害 ,一件小事就可能演化为公众事件 ,这种 氛围容易对当事人造成舆论压力。网络审判会在网 民中自发进行 ,甚至演化为现实中的侵扰 ,从而影响 事件的进程和司法判断 ,导致不公正的处罚。 (六 )“广场狂欢式 ”的场效应 网民发言主要在博客和论坛中进行 ,这是一种 93 类似于狂欢广场的公共平台 ,广场狂欢的特性在这 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姿态和情绪永远都比理性和冷 静要有魅力。广场狂欢的根本特征是非官方的、自 由的 ,取消一切等级。在狂欢广场上 ,人与人之 间不拘形迹地自由自在地接触。以此为基础 ,形成 了广场狂欢式言语的特殊形式和风格。广场狂欢化 语言就是建立在广场世界感受基础上的一种不拘形 迹的语言 ,“它在狂欢节广场上集中出现 ,产生了新 的言语生活形式 ,即种种广场言语体裁 ,有广场吆 喝、赌咒、发誓、骂人话、各种粗话等等 ”,呈现出复 杂而非简单的粗鄙。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开放的、广 泛参与和平等自由的空间 ,具有广场的诸多特征 ,广 场狂欢式语言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在 广场上流行的脏话、口号式语言在网络上也同样被 发扬光大。如同亢奋、发泄是广场狂欢节的基本情 绪一样 ,理性也从来不是网络论坛的通行证。网民 们的发言效果如何不在于思路是否清晰、推论是否 严密 ,只要声音够大、语言具有煽动性、能宣泄出自 己的情绪即可。在人数众多的广场上 ,还可以迅速 地制造出“场效应 ”。“场效应 ’就是在有限的时间、 有限的空间营造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环境、氛围 ,让参 与者真正地得到一种集体式的生命体验 ,并在如痴 如狂的状态中充分享受宣泄的快感、痛感。在“韩 白之争 ”、“铜须事件 ”中 ,众多网民为同一种“道德 ” 感情或利益原则所鼓动 ,针对论敌或攻击的对象 ,爆 发出极大的舆论能量和情绪能量 ,在“神圣的道德 ” 的旗帜下 ,享受到类似于“场效应 ”的快感和娱乐的 狂欢 [ 5 ]。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应对策略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 》中将人格结构分为 本我 ( id)、自我 ( ego)、超我 ( superego)三部分。本 我包含一切本能的驱动力 ,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 欲望的大锅 ,按照快乐原则一味追求满足。自我处 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代表理性和机智 ,按照现实原则 来行事 ,充当仲裁者 ,监督本我的动静 ,给予适当满 足。关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 ,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 比喻 :本我是马 ,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 ,马车 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 ,但马可能不听话 , 二者就会僵持不下 ,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 有一句名言 :“本我过去在哪里 ,自我即应在哪里。” 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 ,处在“三个暴君 ”———外部世 界、超我和本我的夹击中 ,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 突的要求。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 ,是 人格的高层领导 ,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 ,指导自我 , 限制本我 ,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 认为 ,只有三个“我 ”和睦相处 ,保持平衡 ,人才会健 康发展。 因此 ,应该充分发挥自我的理智作用和超我的 道德作用 ,并积极营造理性、文明、和谐的网络语言 环境 ,抑制本我 ,从而最大限度地限制网络语言暴 力。首先 ,要提高网民素质。互联网的发展为网民 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 ,每个人的话语权都得 到了充分的表达与尊重。因此 ,我们要做一个有素 质的网民 ,摒弃语言暴力 ,明辨是非 ,抵御不良信息。 其次 ,加强舆论引导。论坛管理员和版主必须承担 起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 ,对正确观点予以突出 ,对错 误言论加以疏导 ,对无端谩骂坚决抵制 ,对谣言及时 屏蔽 ,努力营造和谐氛围 ,让网民在理性的层面上思 考、讨论。第三 ,加强道德修养。道德品质是人格的 核心。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 ,培养广 大网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习惯 ,为互联网空间的 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提供诚信支撑。第四 ,加强法 律监管。道德往往不具有太多的可操作性 ,网民应 该为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言行负责。互联网需要道德 约束 ,更需要法律的制约。网民、网络服务提供商、 监管部门分别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并受法律 条文的制约。只有各方面增强法律意识 ,加强法律 监管 ,网络语言暴力才能受到扼制 ,网络文明之风才 能最终形成并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 [ 1 ] 李贤斌.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分析 [ J ]. 湖北师范学院学 报 , 2008, (5). [ 2 ] 周濂. 从“全民开讲 ”到“乱民全讲 ”[ J ]. 中国新闻周刊 , 2006, (4). [ 3 ] 王炎龙 ,刘丽娟 .博客语言暴力及其治理机制 [ J ]. 新闻 记者 , 2008, (9). [ 4 ] 任敏. 网络语言暴力下的生活状态 [ J ]. 安徽文学 , 2007, (3). [ 5 ] 黄桂萍 ,谭小兵.网络媒介语境下的网民暴力分析 [ J ]. 新闻界 , 2007, (5). [责任编辑  张  焰 ] 04
/
本文档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