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电报的故事——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札记

2012-01-05 3页 pdf 85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9163

暂无简介

举报
电报的故事——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札记 2006.03 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新闻记者 今 天的人们是踩着统一的钟点,上班下班、娱乐吃饭,犹 如喊着口令一二一。因此也就很难 想到,在标准时间发明之前,美国各 个地区往往是根据日晷来定自己的 时间的,有多少地区就有多少时间。 当地居民获取时间的唯一渠道,则 是教堂的钟声。堪萨斯城别出心裁, 更富创意,每天正午让一只球从最 高的建筑物上落下来,好让方圆几 英里的人都看到并知道几点。据信 纽约时代广场每年庆祝新年的仪 式,就源自这个传统。 从文化角度看,这种时间的...
电报的故事——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札记
2006.03 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新闻记者 今 天的人们是踩着统一的钟点,上班下班、娱乐吃饭,犹 如喊着口令一二一。因此也就很难 想到,在时间发明之前,美国各 个地区往往是根据日晷来定自己的 时间的,有多少地区就有多少时间。 当地居民获取时间的唯一渠道,则 是教堂的钟声。堪萨斯城别出心裁, 更富创意,每天正午让一只球从最 高的建筑物上落下来,好让方圆几 英里的人都看到并知道几点。据信 纽约时代广场每年庆祝新年的仪 式,就源自这个传统。 从文化角度看,这种时间的设 定当然很富有地方个性,符合多元 化生存的理念。可也正是这个多元, 造成了极度混乱。试想,当年一个密 歇根州就有27个地方时间,而威斯 康星州更多达39个,纽约、波士顿、 费城在地理上是近邻,却有三种时 间,相差也就那么几分钟。尽管地方 时间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在铁路 到来之前,各地都不过是老死少相 往来的“孤岛”,倒也不至于烦恼太 多。随着横跨东西的铁路通车、社会 的商业触角不断向外延伸、个体的 流动性增加,时间的多样性终于成 了令美国人难以忍受的一大困扰。 当年每个火车站里都挂着时间换算 ,旅客们下了火车就忙着算时间。 由此或迟延或超前,难与列车相接 还是小事,更可怕的是,时刻表的巨 大混乱不免使火车时有相吻。实在 到了忍无可忍非治不可的地步,终 于下了决心:设定统一的标准时间。 于是1870年一个叫查里斯·道特的 提出建议,1881年另一位名叫艾伦 的土木工程师完善,美国最终被分 为四个时区,形成了通用至今的标 准时间。虽然在标准时间的确立过 程中,招来了群众性集会和宗教抗 议,但保守观念和宗教情绪最终难 以阻挡时间统一的潮流。这除了社 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要求必须要有统 一时间外,电报———这一新媒介技 术也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它可 以迅捷并准确调整各地的时间差, 使一个时区内的钟表走在同一个钟 点。需求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旧的生 活节奏和时间观念被铲除,媒介技 术所带来的变革渗透到了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意识之中。 在詹姆斯·凯瑞的眼里,电报所 带来的变化还不仅是时间统一。电 报超越时空的神妙,还促使当年美 国商品贸易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变。电报发明之前,美国每个城市的 商品价格波动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 往往有一种联动的、但却延迟的反 应。通讯速度的迟缓,使得一个市场 的价格变化,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 间,才影响到另一个市场。因此,套 利,即通过货物在空间的位移廉价 买进再高价卖出,是商品贸易的主 要形式。信息相对灵通的投机者,利 用空间因素所造成的时间间隔,来 谋取自己的利益。到了19世纪上半 叶,由于美国运河、公路和铁路的发 达,各城市之间商品的月平均差价 明显减小,可最后摧毁市场区域间 隔却离不开电报。电报被发明并得 到运用之后,时间立刻战胜空间:一 方面,市场的区域化消失了,获取即 时行情的可能性使全国性市场体系 开始形成;另一方面,投机生意也不 得不转变模式,从空间转化为时 间———电报使期货这一新的贸易模 式应运而生,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 套利,商品从地点之间的交易转变 为时间的交易。货物还没到达之前, 农作物的收成和行情已经可以获 取,单据交易替代了实物交货——— 交易完全脱离了货物真实的空间运 动。于是,市场就从有形的实物和地 理空间一下子转化为无形,显得神 秘莫测,令当时的人们感觉不可思 议:市场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这只“看不见的手”似乎更加强大有 力。更有甚者,有了电报和其他通 讯、运输手段,买卖的速度和数量已 今非昔比,传统上个体之间的经济 形式被非个人化的组织和管理结构 所取代,现代化的工商业组织管理 模型从此萌芽。 电报不仅可以独立于实物,而且 可以独立于运输工具而运动,这在当 □丁 未 新闻传播学名著阅读札记 书林一叶 电报的故事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札记 44 2006.03 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新闻记者 时可是件大事。因为电报发明之前, 信息的传递无论靠两只脚,还是马 匹、火车,都离不了运输工具,所以 communication这 个 词 历 来 和 transportation同义。但电报终结了这 种同一性,它使符号独立于运输工 具,而且比运输的速度更快。说来难 以置信,在电报发明之前,19世纪中 期美国一些地方的铁路调度居然靠 的是骑手,铁路沿线每隔5英里有一 骑手策马来回跑动,向面临撞车的火 车司机发出警告。电报不仅摆脱了所 有的运输工具,而且关键是速度还快 过火车,所以用来对延绵几英里的铁 路进行中央调度丝毫不成问题。电报 一旦将传播从地理和运输工具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它就使“传播”和“运 输”这两个词分离开来,而且同时改 变了人们对传播的基本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以及传媒发展史 上,电报作为日后大众媒介的先声, 对当时的社会有着石破天惊的多方 面冲击。前面讲的这些还不过是在 日常经验和实践领域,电报的魔力 在精神层面上更是开启了公众,尤 其是教徒们的狂热想象。这种看不 见、摸不着却能无声无息快速传递 信息的精灵首先触发了神学的幻 觉,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思想使电报 成了上帝传达福音的神迹:精神救 赎、普世幸福似乎顷刻来临。当年大 西洋电缆开通之时,教徒们激动万 分举行盛大集会;神学家更是大声 惊呼这是“终极精神胜利的预兆” ⋯⋯事实上,媒介技术进步与人类 集体精神狂欢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 社会,不仅仅反映在宗教思想上,电 报超越时空的性能,激发出无数世 俗的幻想:和平、和谐、沟通、四海之 内皆兄弟、世界文明等等不一而足, 传播与人性、启蒙、进步联系在一 起,成了人类理想的引擎。其实,从 电报的精神喻意,到广播像“风的翅 膀带来了世界主义”,再到今天互联 网让我们重温民主的旧梦,意识形 态的乌托邦何尝不是贯穿媒介技术 发展的始终! 19世纪的电报对于今天的通讯 技术而言,早已不值一提,但凯瑞叙 述框架中的电报故事,却衍生为一段 活生生的传播文化史:从各个细微之 处发掘电报如何改变人类的互动模 式,如何产生新的概念体系、新的社 会关系结构,如何改变人们的日常生 活经验。结果,媒介技术在他的笔下, 成了人类思想、行动和社会关系的真 实缩影,成了一种文化的阐释。 通过电报及其对人类社会文化影 响的故事,凯瑞是想告诉人们,传媒及 其传播,并非只是一种传递的行为或 过程。就西方文化渊源和词源上看,传 播可被界定为两大含义:传递观(a transmissionviewofcommunication)和 仪式观(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 它们都与宗教的传统有关。传递观源自 地理和运输(transportation)的隐喻,指 的是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把信号或 讯息从一端传送至另一端。它源自人 类古老的梦想———超越时空,自由翱 翔。欧洲基督教徒当年远渡重洋到达 美洲,为的是拓展上帝的领地、传递上 帝的福音;因此,在教徒们的心目中, 万能的上帝为了传教开通了铁路,电 报的发明更令教徒们欢心鼓舞,因为 福音可以传得更快、更远。当这种被披 上宗教外衣的技术日趋世俗化之后, 传播便顺理成章地只被看作是一种过 程和一种技术,成了信息或知识、思想 (而不仅仅是福音)的有目的扩散和传 递。传播的仪式观则截然不同,它并非 指讯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时间上 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分享信 息的行为,而是对信息的表征 (representation)。若从其宗教隐喻看, 它强调的是祷告、圣歌和典礼的重要 性,因为它让人产生精神上的共享感 和团体感。因此,从仪式观看,传播的 起源及其境界,并不是指信息的传递, 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 能够用来包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文化 社群。 在凯瑞看来,以经验主义为主 流的美国传播学研究,其症结恰恰 在于奉传播的传递观为唯一正途, 仅仅把传播当作一种为控制的目的 传递讯息的过程,于是传播效果也 就成了其兴趣所在。其实传播的本 质并不在于控制,而是一种文化仪 式。媒介是文本的呈现,是供人类参 与其中的戏剧舞台。譬如报纸虽然 也传递信息,但同时展示权力和意 识形态的角逐与争斗,读者看报就 是替代式地置身于变幻不定的角色 或舞台中心,这种戏剧化的参与是 一种日常性的仪式,就像格尔兹笔 下巴厘岛人的斗鸡。因此,传播是一 种用符号生产现实的过程,是人类 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是维系一个 社会的神经网络。 以文化为路径,凯瑞推崇的是 北美传播学研究的另一种学统:以 杜威为代表的早期芝加哥学派和以 经济学家的眼光研究媒介的英尼 斯;在方法论上,他信奉格尔兹的文 本阐释。凯瑞借他对英尼斯的一番 评价表达了他本人的学术志趣与理 想:“一种历史的、经验的、阐释的和 批判的学术型研究模式”。电报便是 他眼中的一个文本———以历史、文 化为经纬,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将 19世纪中叶电报到来之时的世俗生 活、宗教理念一一还原。麦克卢汉有 句妙语:就像鱼对水浑然不觉,新媒 介诱发的新环境无所不在,而人往 往无法感知,甚至视而不见。①但凯 瑞却以超凡的洞察能力,将媒介技 书林一叶 45 2006.03 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新闻记者 20 05年11月,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了45万字的《对话美国报业总裁》。 这是我国第一部实地探访、全面揭示美国报业集团发展、运营和管 理的媒体力作。作者苏荣才先生系《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2004年受深圳 市政府和深圳报业集团委派,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进修深造,环美访问了 15家著名报业(媒体)集团,与一批报坛巨子、传媒大亨、媒体高级经理人 和专家学者促膝交谈,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和最新资讯,回国后撰成此 书。 以下是笔者与苏荣才之间的对话——— 这本书定位于报业的经营管理 赵 泓(●):你和你的同事辜晓进、唐亚明到国外进修深造后,都各自 写出一本算得上大部头的著作,你的这本《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和《走进美 国大报》、《走进英国大报》出版后读者反响热烈,特别是报业同行给予了 很高的评价。当初,你写这本书的动因是什么? 苏荣才(▲):首先,我想感谢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深圳报 业集团给我提供了出国进修的难得机会。我也要感谢辜晓进、唐亚明等几 位先期出国进修的同事,他们开了个好头,为我树立了榜样,也提供了许 多帮助。 2003年11月,我参加“深圳市第八批出国干部进修班”,以访问学者身 份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史坦顿学院进修、深造一年。这本书就是根据在美 一年期间学习、采访的所见所闻而写的,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驱使:一是 好奇心,二是危机感,三是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所谓好奇心,就是最近一些年来,中国报业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化, 集团化经营是一个重要的。我国的报业集团搞了10年,成绩有目共 睹,也碰到了不少问题,报业集团究竟应该怎么搞,下一步往哪里走,众说 纷坛。而美国是世界媒体产业和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人家是怎么干的,美 国报业集团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现在又是如何运营、管理的, 我很好奇,想亲眼看一看。 所谓危机感,就是身为报纸的记者,在这个媒体生态剧烈变化、新型 媒体层出不穷的形势下,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隐隐的危 机感,始终对报纸的未来不太乐观,感到它的中长期发展形势不太妙。这 美国报业像成熟得 ———《对话美国报业总裁》作者 □赵 泓 术与日常生活关系一一加以指点。 这层历史的面纱一旦揭开,媒介的 文化意义也就得到了抽丝剥茧式的 生动展示。 从表面上看,凯瑞与媒介技术 决定论者似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 他也是以媒介技术为文本,强调媒 介技术本身的文化与意义内涵,但 他与麦克卢汉式的研究之很大区 别,在于从不将技术与内容割裂开 来。更重要的是,凯瑞不是像麦克卢 汉那样,对媒介技术作直觉式的断 想,而是把它放进实实在在的历史、 文化的经验和实践中,进行多方位 的阐释。在他眼里,媒介技术尽管可 以产生非同寻常的“讯息”,可是这 一切并非与世隔绝,实是与社会的 历史、文化纠缠一起。正如电报的故 事所告诉我们的,技术并不是冷冰 冰的硬件,也不是自动发射“讯息” 或延伸人体的主体,技术从其诞生 之日起就完全是文化的产物,从而 导致文化的后果。用凯瑞的生动比 喻:技术与文化是合二为一的东西, 就像知识舞台上的一对孪生演员。 在凯瑞叙述的“电报故事”中, 技术与文化这对“孪生演员”的表 演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并且似已 谢幕,不过它们并没有与我们告 别,而且仍然活跃在社会舞台上。 也许它们正热切等待着我们,按照 “凯瑞式”的方式,来生动展现并揭 示它们所演出的因特网故事及其 意义呢。■ (作者系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詹姆斯.W .凯瑞著,丁未译:《作为 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集》,华 夏出版社2005年版) 注释: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 粹》第360~36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书林一叶 46
/
本文档为【电报的故事——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札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