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症状学.ppt发热

症状学.ppt发热

2012-01-05 50页 ppt 1019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0048

暂无简介

举报
症状学.ppt发热null第四章 常见症状 第四章 常见症状 null 不适 患者主观感受 异常感觉 症状 痛苦 客观病态改变 (体征) 症状学 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
症状学.ppt发热
null第四章 常见症状 第四章 常见症状 null 不适 患者主观感受 异常感觉 症状 痛苦 客观病态改变 (体征) 症状学 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同一疾病可表现不同的症状 不同的疾病也可以有相同的症状 症状学 症状学 第一节 发热 定 义定 义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 下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 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二、发 生 机 制二、发 生 机 制1、致热源性 (多数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激活 白细胞内源性致热源→通过血脑 屏障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产热>散热发 热2、非致热源性发热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 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三、病因与临床分类三、病因与临床分类1.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 非感染性发热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重度脱水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 四、临 床 表 现四、临 床 表 现1. 发热的分度 低 热 37.3~~38℃ 中等度发热 38.1~~39℃ 高 热 39.1~~41℃ 超 高 热 41℃以上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如疟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有寒战。如结核。 null(2)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寒战消失 (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常伴大汗。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 五、热型及临床意义五、热型及临床意义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2、驰张热(remittent fever)2、驰张热(remittent fever) 体温常在39 ℃ 以上 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 null 稽留热 驰张热 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null 波状热 间歇热5、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5、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null 不规则热必 须 注 意必 须 注 意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 或无发热。 六、伴 随 症 状六、伴 随 症 状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null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 类药物中毒。 null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 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出血( 伴皮肤黏膜出血):重症感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某些血液病(急性白血病等) 七、问 诊 要 点七、问 诊 要 点1.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咯痰;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2.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 3.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null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5.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 第二节 咳嗽与咳痰第二节 咳嗽与咳痰定义 咳嗽 是一种保护性动作,剧烈咳嗽则为病 理状态. 咳痰 是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借助嗽 反射而排除口腔外的动作,属病态现 象。 [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咳嗽 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 耳 鼻 咽 喉 中枢 冲动 支气管 胸膜 运动神经 [病因][病因]1呼吸道疾病 从鼻咽到小支气管黏膜受刺激 均可引起(气体 粉尘 异物 炎症 出血 肿瘤) 2胸膜疾病 胸膜炎 间皮瘤 气胸 null3心血管疾病 二尖瓣狭窄等致左心衰引 起的肺淤血、肺水肿;肺 栓塞 4中枢神经因素 :人可以随意引致咳嗽 或抑制咳嗽反射 。 脑炎、 脑膜炎等刺激延髓咳嗽中枢,也可引起咳嗽。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咳嗽的性质 : 干性咳嗽 湿性咳嗽 2.咳嗽的时间与规律:发作性咳嗽 长期慢性咳嗽 夜间咳嗽明显null3.咳嗽的音色 :嘶哑 金属调 回声 声低微。 4.痰的性质和量:粘液性 浆液性 脓性 血性等 [伴随症状][伴随症状]1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 2胸痛:肺炎、胸膜炎、肺癌、肺梗塞 3呼吸困难:喉水肿、支哮、气胸等 4大量脓痰:支扩、肺脓肿 5咯血:支扩、肺结核、肺癌、二尖瓣狭窄 6杵状指(趾):支扩、慢性肺脓肿、脓胸 7哮鸣音:支哮、心源性哮喘、气管异物 [问诊要点][问诊要点]1 发病年龄 2 咳嗽程度 3 是否伴有咳痰及痰的特点 第三节 咯血 第三节 咯血定义 咯血(hemoptysis) 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咯血与其它部位出血的鉴别咯血与其它部位出血的鉴别1.口腔与鼻咽部 2. 呕血 喉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一、支气管疾病 (一) 支气管扩张症 (二)支 气 管 肺 癌(二)支 气 管 肺 癌二、肺部疾病二、肺部疾病肺结核 null肺炎 三、心血管疾病三、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 四、血液病:四、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血病 血友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 病 机 制发 病 机 制支 气 管 疾 病 1.损伤支气管黏膜 2.病灶处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高 3.黏膜下血管破裂 肺 部 疾 病肺 部 疾 病1.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高 2.小血管破裂 3.小动脉瘤破裂 4.动静脉瘘破裂 心 血 管 疾 病心 血 管 疾 病1.肺瘀血致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 管破裂(少量) 2.支气管黏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 (大咯血)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年龄 青壮年 :肺结核、支扩、二尖瓣狭窄 40岁以上大量吸烟:肺癌多见。 2咯血量 100毫升以内 /日 小量 100~~500毫升 /日 中量 500毫升以上 /日(或一次咯血 100~500 ml ) 大咳血主要见于肺结核 支扩 肺脓肿null3颜色和性状 鲜红 (肺结核 支扩等) 铁锈色痰 (肺炎球菌肺炎) 砖红色胶冻状 黏稠暗红色(肺梗塞) 粉红色泡沫样血痰 暗红色(二尖瓣狭窄) [伴随症状][伴随症状]1发热: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 2胸痛:肺炎球菌肺炎、肺结核 3呛咳: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 4脓痰:支扩、肺脓肿 5皮肤黏膜出血:血液病、出血热 6黄疸:钩端螺旋体病、肺梗塞 7杵状指:支扩、肺脓肿  [问诊要点] [问诊要点]1是咳血还是呕血 2年龄 病程 血量 色 性状 颜色 3有无发热 胸痛 呼吸困难 4有无周身出血倾向与黄疸 咯血与呕血鉴别(咯血)咯血与呕血鉴别(咯血)病因 肺结核 支扩 肺炎 肺脓肿 肺癌 心脏病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 胸痛 咳嗽 出血方式 咯出 血色 鲜红 血中混有物 痰 泡沫 反应 碱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出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咯血与呕血鉴别(呕血)咯血与呕血鉴别(呕血)病因 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 急性胃炎 胆道出血 出血前症状 上腹不适 恶心 呕吐等 出血方式 呕出 可为喷射状 血色 棕色 暗红 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 食物残渣 胃液 反应 酸性 黑便 有 可为板油样便 持续数日 血后痰性状 无痰 第四节 胸 痛 第四节 胸 痛定义 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引起。痛阈因各体差异性大,故胸痛的程度与原发疾病的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 [病因][病因]1胸壁疾病 :急性皮炎、带状疱疹、肋间神 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 2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梗) 心肌病、瓣膜病、胸主动脉 瘤、肺梗死等null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肿瘤、气胸、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 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气肿、 纵隔肿瘤等 其他: 痛风、食管炎、食管裂孔疝、 膈下脓肿、脾梗死等[发生机制][发生机制]物理因素 胸部感觉神经纤维(肋间 交感 迷走 膈神经) 刺激因子 痛觉冲动 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 胸痛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 青壮年 :结核性胸膜炎、心肌炎 40岁以上:心绞痛、心梗、肺癌。 2胸痛部位 胸壁:固定在病变部位,局部压 痛、炎症有红、肿、热、痛。 食管及纵隔病变:胸骨后 心绞痛、心梗;心前区 肺上沟癌:肩部及腋下 null带状疱疹:沿肋间神经分布伴剧痛 不超过中线 肋软骨炎:第一、二肋软骨处,无红肿 胸膜炎:在胸侧部 肝胆疾病:在右下胸null3.胸痛性质 刀割样痛 :带状疱疹 烧灼痛:食管炎 绞痛 :心绞痛 、肺梗死 心肌梗死 撕裂痛 :气胸、夹层动脉瘤 4.持续时间 阵发性 :平滑肌痉挛、血管 狭窄 持续性 :炎症 肿瘤 梗死 null5影响疼痛因素 心绞痛:劳力、精神紧张——发作 休息、硝酸甘油——缓解 食管疾病:进食——加剧、发作 抗酸剂——减轻、消失 胸膜炎 心包炎:咳嗽或深呼吸加剧 [伴随症状][伴随症状]1.伴呼吸困难:病变范围大(大叶性肺炎、气胸、胸腔积液) 2.伴吞咽困难或咽下痛:食管疾病 3.伴苍白 大汗 血压下降或休克:心梗、夹层动脉瘤 4.咯血:肺栓塞、肺癌 5.咳嗽、咳痰:气管、肺疾病 [问诊要点][问诊要点]1.发病年龄、 起病急缓、 部位 、范围、 性质、轻重及持续时间、 诱因加重与缓解方式 2.是否伴有吞咽困难、咽下痛与反酸、咳嗽、咳痰性状、呼吸困难及其程度。
/
本文档为【症状学.ppt发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