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宋本版心见知什记

宋本版心见知什记

2012-01-06 13页 pdf 50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109

暂无简介

举报
宋本版心见知什记 BIBLID 1026-5279 (2005) 94:1 p. 215-227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 215 宋本版心見知什記 封 思 毅 關鍵詞(Keywords):宋版書;版心;刻工;雕版印刷 Song Edition;Center of Folio;The Engravers;Woodblock Prints 封思毅:國家圖書館前特藏組主任(退休) [ 1 ]〈潘宗周自序文〉,載於:潘宗周、張元濟,《寶禮堂宋本書錄》(揚州市:江蘇廣陵古籍刻印 社,1984)。 [2] 同註1,張元...
宋本版心见知什记
BIBLID 1026-5279 (2005) 94:1 p. 215-227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 215 宋本版心見知什記 封 思 毅 關鍵詞(Keywords):宋版書;版心;刻工;雕版印刷 Song Edition;Center of Folio;The Engravers;Woodblock Prints 封思毅:國家圖書館前特藏組主任(退休) [ 1 ]〈潘宗周自序文〉,載於:潘宗周、張元濟,《寶禮堂宋本書錄》(揚州市:江蘇廣陵古籍刻印 社,1984)。 [2] 同註1,張元濟文。 [3]「佞宋」一詞, 1 .見黃蕘圃《百宋一廛賦注》,首句「佞宋主人」注云:「佞宋出《述古堂書目》序,予但恆為 竊比,故居士設此名也」。清.顧廣圻撰、黃丕烈注,《百宋一廛賦注》(臺北市:廣文, 1968) 摘 要 本文係就宋本版心刻工私記之各種變化,予以紀錄。並對刻工姓名著墨較 多,藉於宋本圖書之欣賞與鑒定,俾資助益。 一、 前 言 「吾國鐫印書本,泰西史家稱為世界創獲之舉」。[ 1 ]追溯其源,始於五代,而大 盛於兩宋。實際情形是:「維時剞劂盛行,上下交勵,其敕刊諸書,有督印諸 臣,管幹雕印者無論矣,即諸路、軍、州,所刊官本⋯⋯,督責既嚴,工技自 進,下逮臨安陳氏,建安余氏,鬻書營利,亦靡不各炫已長,別開風氣,鴻篇鉅 帙,雕鏤精嚴。其最可取者,舉每頁大小之字數,列本版起訖之歲時,而鐫工姓 名,一一標載。此可見責任之攸歸,自不肯茍焉從事也」 [ 2 ],故傳之後世,視同拱 璧,更起「佞宋」之風。[3]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216 2 .《求古精舍金石圖》序云:「余以求古名其居,為藏宋刻書籍也,因自號佞宋主人」。清.趙 紹祖輯,《求古精舍金石圖》(臺北市:新文豐,1979) 3 .鄧邦述《寒瘦山房書目》(王建詩)有云:「校●之學,乾嘉諸公無不佞宋者」。鄧邦述撰, 《寒瘦山房鬻存本書目》(臺北市:廣文,1968) [ 4 ]《蟫菴群書題跋》,宋浙東茶鹽司本《周禮注疏》。「前人每言宋本版式,版心上有刻工私記本版 字數,然就傳世紹興乾道本觀之,尚罕此例。則版心記字數,當始於光宗時。初刻不分字之大 小,但記每版總字數。至於分別紀錄大小字數,恐在寧宗以後」。昌彼得著,(臺北市:臺灣 商務,1997) 雖然如此,亦待清代初期,誠如黃蕘圃〈百宋一廛賦注〉云:「昔人書目未 有題以宋版者,有之,自延令季氏始」。自茲以後,時尚所趨,鑒賞探究者日多。 二、 版心刻字內容 葉文莊公《水東日記》十四云:「宋時所刻書,其匡、廓、摺、行中,上下 不留黑牌,首則刻工私記本版字數,次書名,次卷第數。其末則刻工姓名以及總 字數,余所見當時印本書如此」。其中「刻工私記」一辭,頗可注意。此與刻工之 實際工作有關。如字數為工作之紀錄,書名及卷第便於工作之清理,姓名以示對 工作品質之負責。且因版心在書之正文外,凡主管官署、書主、店家,以及校印 者,均不甚措意,可由刻工隨性而為。人性習好簡易,常不守一定成規,變化最 多,茲分七項記述如下: (一) 所記字數,有無不一 傅增湘《藏園?書題記》(以下簡稱傅記)。宋刊《後漢書》殘本跋云:「細 黑口,左右雙欄,版心上方間記字數(亦有分記大小者)[4],不記者約三分之一」。 王文進《文祿堂訪書記》(以下簡稱王記)。《杜工部草堂詩箋》記盛鐸記: 「版心偶記字數,左欄外刊卷數、葉數」。 同前書,《禮記》。宋建安余仁仲刊本⋯⋯「版心上記字數,有無不一」。 同前書,《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宋建安仲刊本⋯⋯「線口板心刊記字數,上 下不一」。 (二) 所記書名省文 《天祿琳琅書目》監本附音《春秋穀梁註疏》:「版心上注每紙大小字數,中 標公、疏、穀、疏字,亦從俗省筆,出於匠手」。 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以下簡稱瞿錄)。《劉涓方鬼遺方》,宋刊本。 封思毅/宋本版心見知什記 217 「版心但一『鬼』字,字體肅穆,⋯⋯全書無宋諱字,疑出五代宋初所刻」。 張鈞衡《適園藏書志》(以下簡稱張志)。《反離騷》,宋刻本。「中縫或作 『反離騷』,或作『反騷』,或作『反一』,字皆舊式」。 傅記:校宋蜀本《元微之集》跋:「中縫但記『微之幾』,『十幾』,而後字 數及刊工姓名」。 張志《東都事略》,宋刻本。「版心或題『東幾』,或僅有數目字而無東字, 或留墨釘」。 (三) 所記書名省文及偏旁 張志《白氏六帖》,宋刻本。「口上『占一』,蓋帖字半邊,宋人往往如此」。 同前書,附釋音《尚書注疏》,宋刊明補本。「口作『書●一』」。 同前書,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宋刻本。「口上有作『春秋疏第幾』,有 『作秋●第幾』,並有『作火●第幾』者」。 (四) 所記書名省筆及偏旁,並隨意取捨 潘宗周《寶禮堂宋本書錄》(以下簡稱潘錄)。《論語集註》、《孟子集註》。 「版心細黑口,雙魚尾。論語偶記字數,書名題『論語已幾』,『論語幾』,『侖吾 已幾』,『侖吾幾』,『侖已幾』,『侖幾』,『吾已幾』,『吾幾』,『吾已幾』。 『孟子已幾』,『孟已幾』,『孟幾』,『子已幾』,『子幾』」。 同前書,《春秋經傳集解》。「版心細黑口,單魚尾,書名署『左幾』,『秋 幾』,『禾幾』,『火幾』」。 同前書,《黃氏補千家集注杜工部詩史》。「版心細黑口,雙魚尾,書名題 『杜詩幾』,『杜寺幾』,『土言幾』,『土寺幾』,『杜幾』,『寺幾』」。 (五) 所記書名省文及隨意取捨,顛倒簡寫 瞿錄《古今絕句》,宋刊本。「版心注杜上,荊句上,荊句中,荊句下等字, 似分四卷,而以卷首目錄卷中、卷下校之,實三卷也」。(《龍龕手鑑》類此)。 潘錄《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又據版心所題書名蘇文註坡,蘇文坡註,蘇 坡,坡文等字證之,島田翰定為三蘇文註合刻之本,亦無疑也」。 傅記宋刊《後漢書》殘本跋:「細黑口⋯⋯上魚尾記『後紀幾』,『後傳 幾』,下或接書『漢書幾』,蓋兼記大題也」。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218 [ 5 ] 陳力著,《中國圖書史》(臺北市:文津,1 9 9 6),頁2 0 0。「眉山文中家刻《淮海先生閑居集》 二十六卷,也是宋刻本中的上品」。 (六) 所記卷第,改用天干,千字文代替 楊紹和《楹書隅錄》(以下簡稱楊錄)。宋本《自警篇》。「分八類,五十六子 目,無卷第。版心以天干字記之」。 王記《資治通鑑綱目》,宋浙刻大字本⋯⋯「版心上刊天、地、元、黃等 字」。 (七) 所記刻工姓名,有無不一 傅記:宋淳熙刊小字本《通鑑紀事本末》跋:「是書刊於淳熙乙未,修於端 平甲午,重修於淳祐丙午⋯⋯其中縫刊工人名,逐葉咸具」。 同前書,校宋蜀本《元微之文集》跋:「中縫但記微之幾,十幾,而無字數 及刊工姓名⋯⋯字體古勁,當為北宋刊本」。 葉啟勳《拾經樓紬書》、《古史》,宋刊小字本。「全書有黑,白口之分,黑 口則無刊工姓名,陸氏以為元時修版,然証以此本卷七,有沈大廉校刊一行為黑 口,卷十六有蔡寅校勘一行為白口,則黑口白口均為宋時原刻,當時本未劃一。 宋刻之妙,全在參差不齊,固不必如後世刻書,規劃整齊,轉失古趣也」。 三、 版心刻字特例 凡宋本版心在上述變化之外,尚有若干別出之刊記,如地名或堂名,助刊或 開經人名字,以及其他人名。并初刊及重刊年代等,皆非前文葉氏《水東日記》 敘述所及,茲分別舉例說明。 (一) 家刻或堂名。 瞿錄《淮海先生文集》,宋刻殘本。「版心有『眉山文中刊』五字」。[5] 王記《淮海先生文集》,宋眉山刻大字本。「首葉板心下『眉山文中刊』五 字,第七葉版心下『南仁刊』三字」。(按:第七頁當係修補增入。) 同前書《昌黎先生集》、《河東先生集》,宋廖瑩中注刻本⋯⋯。「版心下刊 「世綵堂」三字」。 (二) 助刊或開經人名(以及其他人名)。 王記《翻譯名義集》,宋吳郡刻本。⋯⋯「版心助刊姓氏沈亨、史?共刊。各 封思毅/宋本版心見知什記 219 [6] 武陵趙慎畛遵路《榆巢雜識》曰:「書中開繼,每畫 ● 名魚尾,象形也。始於唐太宗」。轉錄 自:錢基博,《版本通義》,第28頁。 [7] 王文進,《文祿堂訪書記》,〈文選六十卷〉,(北京:文祿堂書籍鋪排印本, 1 9 4 2),頁2 3。 「北宋天聖明道刻本⋯⋯三線口」。 保身心安泰,⋯⋯每頁助刊名氏繁多,不錄」。 潘祖蔭《滂喜齋藏書記》(以下簡稱潘記)。宋刻殘本《翻譯名義》,「版心有 開經人名字」。 《黃蕘圃藏書題識》(以下簡稱黃識)。題《蘆川詞》校宋本。「今夏從友人易 得舊抄本《蘆川詞》⋯⋯行款與宋版同⋯⋯舊抄本係影宋,每葉版心有『功甫』 二字⋯⋯惟是宋版款式,向無記人名字於卷第下方者,印有書寫刊刻人姓名,皆 在板心最下處,此卻僅見」。 (三) 初刊及重刊年代。 傅記:宋淳熙刊小字本《通鑑記事本末》跋:「是書淳熙乙未,終於端平甲 午,重修於淳祐丙午,⋯⋯兩字數記在下魚下,刊工之上,尤為宋版所稀見」。 王記《文選》,宋紹熙尤延之刻本⋯⋯「版心有『乙卯重刊』⋯⋯『戊申重刊』 ⋯⋯『乙丑重刊』⋯⋯『辛已重刊』⋯⋯」。 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儀禮鄭注》宋淳熙本。「版心上端右,並 有淳熙四年刊,五篆字」。 四、 版心圖案線條 宋本版心刻工私記文字,有如許之差異。其餘非文字者,習見則為象鼻、魚 尾[ 6 ]及書葉摺疊正中之墨線。此墨線或有或無,有墨線者曰黑口,無墨線者曰白 口,墨線粗者曰大黑口,細者小黑口,無墨線而正中刻字者曰花口及三線口 [ 7 ] 等。就中以白口、黑口,討論之者最多。起因在於宋代書多白口,元代書多黑 口,遂有以為宋本無黑口,黑口必為元本,由是引出黑口始於何時之疑問,試看 各藏書家的意見。 (一) 葉德輝 葉德輝《書林餘話》。「大抵雙線白口多宋版,單線黑口,南宋末麻沙本多有 之,至元相沿成例,⋯⋯嘉靖間,書多從宋本翻雕,固尚黑口。今日嘉靖本珍貴 不亞宋元,蓋以此也」。(下卷)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220 [8] 錢基博,《版本通義》。宋刊細黑口亦多。北平圖書館藏有曾穜撰《大易粹言》七十卷(有細墨 線在魚尾上單邊)。巾箱本《左傳》一百九十八葉。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殘冊,(以上 經部)。兩淮江東轉運司刻大字本《漢書》殘冊,蜀大字本《宋書》、《魏書》殘冊,(以上史 部),《錦繡萬花谷》前後集殘冊,(以上子部)。南京圖書館藏有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 (二) 莫友芝 莫友芝《郘亭知見傳本書目》(以下簡稱莫目)。「此本黑口版,板心有『李 文』二字,在上黑口下,魚尾上⋯⋯張氏鈞衡云:目錄有官銜,五、六卷首尾 接,皆宋本之徵⋯⋯然猶以黑口為疑。以昔人謂宋版無黑口也。惟《儀顧堂集》 卷二十有云:愚見十行本《北史》,景定《嚴州續志》、《中興館閣錄》」,咸淳版 《揮麈錄》、《王注蘇詩》皆黑口;然則黑口之興,當在宋季,而不始於元,可知 葉氏定為南宋刻,誠非無見也」(《李文公集》,宋刊本)。 (三) 楊守敬 楊守敬《日本訪書志》。「或疑此本不缺宋諱,又四周雙邊而黑口,當是元以 下本,未必為宋刻。余謂不然,余見麻沙宋本,不避宋諱者甚多(小字《唐文粹》 其一也),四周雙邊及黑口,亦起於南宋,而元人承之,詳見余《古刻源語考》及 《留真普》中。」⋯⋯(增廣註釋音辨《唐先生集》,南宋刻本) (四) 黃蕘圃 黃識:「余所藏《中興館閣錄續錄》,有咸淳時補版,皆似此紙墨款式,間有 ?黑口者。可見宋刻書,非必定白口或細黑口也。蓋古籍甚富,人所見未必能 盡,執一、二種以定之,何能無誤耶」?(《新定續志》,宋本)。 細推其情,當以宋本白口為承前代舊式,其時較早。後求書葉摺葉整齊,始 留黑口。事屬初創,自必求工,小黑口於焉興起。為時既久,漸趨偷墮,小黑口 逐變為大黑口。至蒙古入主中原,文事非所好尚,刻書事業自無法上追兩宋,大 黑口乃成為元本特徵。然由宋本白口至元本黑口,當係漸變而來,不能謂白口隨 宋室偕亡,黑口應元代驟興,而作截然劃分 [ 8 ]。故宋本之有黑口,雖未能進詳其起 源時地,漸變當在情理之內。故以上各家之說,可酌予採信。 五、 版心私記刻工姓名 順次再述版心私記之刻工姓名,在當時用意單純,或為工作品質考評,或為 計量按酬工資,事屬平常。 封思毅/宋本版心見知什記 221 疏二十八卷,監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二十卷,皆細黑口單邊。⋯⋯北平圖書館藏有宋刊 《王狀元及諸家注分類東坡先生》殘冊,即單邊之黑口本也。⋯⋯北平圖書館藏有繙宋阮仲猷 穜德堂刊《春秋經傳集傳》三十卷,又宋蜀大字本《北齊書》殘冊,則雙邊黑口也。瞿氏鐵琴 銅劍樓藏有宋刊《晦菴先生朱文公易說》二十三卷,《書傳會通》十二卷,《西漢詔令》十二 卷《東漢詔令》十一卷,又雙邊細黑口也。⋯⋯若元代之白口,則北平圖書館藏有元敖繼公 撰,《儀禮集說》殘冊,戴侗撰《六書故》殘冊。(以上經部)。《五代史記》殘冊,宋鄭樵 撰,《通志》二百卷,元曾先之撰《十八史略》十卷,元明善撰《龍虎山志》三卷,續一卷 (以上史部),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圖錄》三十卷,宋洪邁撰《容齋隨筆,四筆》殘冊,(以上 子部)。元郝天挺注《唐詩鼓吹》十卷,(以上集部)。此白口單邊也。⋯⋯北平圖書館藏有元 刊《三國志》殘冊,《金史》殘冊,宋林慮編《兩漢詔令》殘冊,(以上史部),大字本宋真 德秀撰《大學衍義》殘冊,(以上子部),皆白口雙邊也。⋯⋯ 然則宋版白口,元刻黑口,亦 風氣之大略云爾。(第30頁至34頁) 茲就所見?書紀錄刻工姓名各種差異,分列於後: (一) 通常僅計姓名 附釋文互注《禮部?略》,宋刻本(海源閣藏)。「刻工姓名為吳文彬、莫 沖、劉士襄⋯⋯等人」。 《說文解字繫傳》,南宋中葉浙刻本(鐵琴銅劍樓藏)。「刻工姓名為顧昌、顧 祐、陳禮、許成之」。 (二) 僅記單字 《禮記鄭注》殘本,(潘錄)。「刻工僅有賈、共、台、吳四單字」。 《楚辭辯正》,宋嘉定四年同安郡齋刊本。(鄭振鐸《西諦書跋》),「刻工姓 名葉、康、共、余、正、良、采」。 (三) 姓名及單字互見 《通鑑總類》殘本,(潘錄)。「刻工為蘆顯及可,番、元、付、夫五單字」。 《輶軒使者絕代語譯列國方言》,宋慶元六年( 1 2 0 0)潯陽郡齋刻本(傅 記):「刻工有毛俊、余莘、余俊、章智;蔡、度、寅、諒各一字」。 《春秋傳》,南宋初刻本,(潘錄)。「刻工有馬丕、宋圭、宋林等,餘為升、 琳、元、圭、林、宋單字」。 (四) 綜合姓名、姓、單字三者 《周易要義》殘帙,(傅記)。「刊工有李升、有成、文茂、安茂、游要、余 文、李清、余子文、汝能、仁壽、德顯等人,或方、熊、程、唐、鐘等姓,或 晟、之、慶、寶、君、禮、京、宜、共、老等各一字」。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222 [9] 引自李致忠著《宋版書敘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10] 國家圖書館藏,《宋書》三朝本。此宋本歷經宋元明三朝多次修改刷印,明代弘治四年修版, 版心下端尚留有「監生肖荒」字樣,保存宋本舊貌。 [11] 同註9。 《龍龕手鑒》宋刻本,(汲古閣藏)。「刻工有寶、新、張刊、澄刀、良、金 良、何全、鄭林、徐、范、子、范子榮、李生、林茂、林盛、虞、徐永、朱祥、 沈紹、朱禮、胡杏、王成、王因、陳乙」。 (五) 冠以職銜(監生) 《儀禮經傳通釋》,南宋寧宗嘉定十年( 1 2 1 7)南康道院刻元明遞補本,(北 京圖書館藏)。刻工有監生秦淳、馬出、陳日裕、劉書林、蔡祥、范宗海、王文、 阮才、吳元、劉森、劉清、侯全、胡杲、監生鄧志昂、許厚、弓万、盛久、翁 遂、茅化龍、余千、虞全、蕭杰、范寅、監生留成、子信,單字有仲、亮、君、 寀、熊、桂、新、章等。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四謂:「此書朱子歿後,其子刊於南康道院,為嘉 定丁丑歲。版移監中,不久即漫漶,故刻工中出現監生諸人等名」。[9] 《國語》附補音,宋刻本,(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以下簡稱沈錄)。「中 縫⋯⋯下方署刻工姓名:王介、張明、馬松、詹世榮、江泉、魏海、范大、洪 福、李□、宋□、茅文龍、李祥、今支、徐義、趙秀、子茂、存茂、江和、劉子 □、范雙平、曹、齊明、盛久、文王、王玠、王壽三、監生鄧志昂、監生秦淳、 監生留成、監生陳浚等」。[10] (六) 冠以籍貫 《集?》,宋刻本,(北京圖書館藏)。「刻工頗多,主要是長沙的一批刻字工 人,如正其、世安、黎美、佺、信、世明、邦信、廷、世門、長沙李春⋯⋯長沙 陳禾、長沙李椿、長沙張來、長沙王和、長沙李粉、星城陳廣、長沙陳庚、長沙 ?林、長沙吳良、長沙升、邰康、陳正、長沙吳正、共良、長沙釗正、長沙陳 升、長沙?春、長沙王禾、長沙何万、長沙陳子秀等」。[11] 《荀子》,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台州刊本。「刻工有金華徐道等」。 《嘉泰普燈錄》,宋寧宗嘉泰四年(1 2 0 4),平江刊本,「刻工有錢塘李師正、 大約是領頭的刊工」。 《通鑑總類》,宋寧宗嘉定十七年( 1 2 2 4),廣東潮陽刊本。「刻工有平江 封思毅/宋本版心見知什記 223 張俊等」。 《呂氏家塾讀詩記》,宋孝宗淳熙九年(11 8 2),江西漕臺刊本。「刻工有建安 周祥等」。[12] (七) 女性參與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殘本,(潘錄)。「刻工有伯俊、德六、女丁、君和四 人;餘為生、人、六、仕、女、夫⋯⋯各單字」。(按:女丁或為丁姓女。後女單 字,或為女丁之省文)。 湖州《新唐書》、《北山小集》(宿白:〈南宋的雕版印刷〉)。「出現刊工, 如李十娘、謝氏、徐氏等」。[13] 集?、宋刻本。(北京圖書館藏)。「刻工有侯珠、李粉等」。(按、以珠, 粉為名,當為女性)。 (八) 各種例外 《晦庵先生文集》,(沈錄)。「中逢上記大小字數,中標文幾,⋯⋯下方不署 刻工姓名⋯⋯其餘各卷依次遞刻有:為、政、德、譬、如、北、辰、居、其、 所、而、又拱、定、譬、眾、星、拱、之等字,非刻工之名;蓋取《論語》為政 篇首章之文,以記卷次,此例於宋版中,尚屬少見」。 《九經正文》八種,(潘錄)。「刻工有翁敬,蔡金,子敬,元德諸人,餘為成、 德、進、万、子、元、章、才、公、熊、成、忠、翁各單字。有若干頁,記葉記 刊換某某版,檢所換之頁,均為元德、元章、劉才、子万四人之四版。元德為當 時刻工之一,其他三人皆名列單字之輩,何以版甫刻成,便即更換,殊為可異」。 《資治通鑑綱目》,(潘錄)。「是本第九卷,刻工姓名多至十四人,無一與他 卷同者⋯⋯,而書法、鑴工,又與他卷無區別,涵芬樓藏本亦同,未審何因?」 《李太白文集》,(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宋高宗時蜀刊本,刻工有「●」字樣。 《周益文忠公集》,(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宋理宗時刊本,刻工有「●」字 樣。 洪邁《夷堅丙志》卷十二,〈舒州刻工條〉記:「紹興十六年,淮南轉運司 刊《太平聖惠方》,版分其半於舒州,州募匪數十輩,置局於學⋯⋯五匠曰蘄州周 [ 1 2 ] 宿白撰,〈南宋的雕版印刷〉,載於:《中國圖書版本學論文選輯》(臺北市:海學,1 9 8 1), 頁323-324,332。 [13] 同註12。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224 [14] 同註13。 [ 1 5 ] 日本靖嘉堂文庫藏《宋文公集》宋刊元修本,刻工有女丁,李十娘。《新唐書》北宋嘉祐刊 本,南宋修補本,刻工有謝氏。由此得知兩書之淵源。 [16] 如《中國古籍版本學》一書有云:「古籍刻本的成書過程,大致有定稿、校勘、書寫、刻版、 印刷、裝訂等六個環節,其中最後四個環節,均由刻書工完成」(頁4 6 7),又「大多數刻書工 人,既能寫版,又能刻版,甚至有能把寫、刻、裝、印四項工作,全部兼起來」。(頁4 6 8)。 曹之著,《中國古籍版本學》,(武昌市:武漢大學,1992),頁467-468。 盧前《書林別話》云:其步驟十五,曰:選式、寫樣、初校、改補、複校、上校、發刀、挑 刀、打空、鋸邊、印樣、三校、挖補、四校、印書。(原載:圖書印刷發展史論文集續編); 盧前,《書林別話》,(上海市:上海書店,1989)。 亮、建州葉浚、楊通、福州鄭英、廬洲李勝⋯⋯」。[14] 「賈官人(宅)所刻《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和佛經扉畫;王會三印所刻的 連環畫式的《金剛經》,都是當時版畫中的精品,這些書籍舖,大約主要依靠家內 勞動力雕版,所以產品上一般不附刻刊工的」。[15] 此述各條,可與前文所記「刻工姓名有無不一」同觀。 六、 全版鏤刻精美 由這些刻工所完成的宋版書,凡屬上乘者,無論從形式和內容,俱臻完美。 在形式方面,可分書寫、刻版、印刷、裝訂四個程序,刻工中高手可以獨立完成 [ 1 6 ]。而所留下的精品,其一書的神貌,即總合字體、雕版、紙墨、裝訂,以及整 體所散發之氣息,均足令人產生悅目賞心之樂。 現在,四者之中,僅就全版鏤刻略加申述。一曰清朗,指行格之?大;一曰 精良,指雕工之細緻。 (一) 版刻清朗 先言版刻清朗,如《楊錄》宋本附釋文互註《禮部韻略》云:「開板宏朗」。 又,宋本《漢書》云:「四旁?廣,字大者如錢」,《瞿錄》重添校正蜀本書《事 類韻會》及集註《東坡詩》前集均云:「版刻清朗」。之外,復舉數條佐證: 1.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云:「鏤版寬大,字體端秀」。(《雲仙散錄》)。 2.瞿錄云:「字體古雅,刻版清朗」。(纂圖集註《文公家禮》)。 3 .錢秦吉《曝書雜記》(以下簡稱錢記)云:「開版宏爽,刻鏤精工,乃宋本之 絕佳者」。(《新刻校正註杜詩》) 封思毅/宋本版心見知什記 225 4.潘記云:「此由宋刻宋印,疏行大字,楮墨皆精」。(宋刻《自警編》殘本)。 (二) 雕工精良 再言雕工精良,如莫目《孫可之集》云:「鏤鍥工緻」。錢記:宣和重修《博 古圖錄》云:「雕造精工」。鄧邦述《群碧樓善本書目》,新刊《名賢叢話》、《詩 林廣記》云:「筆劃間如玉筋銀?」。傅記《後漢書》殘本跋云:「雕鐫精美」。 之外,亦如前例,舉數條佐証: 1.瞿錄云:「字體端勁,雕鏤精善,尤宋本之最佳者」。(《新刻校正註杜詩》)。 2.楊志云「雕鏤之精,罕有倫匹,蓋即景祐原刊本也」。(《姓解》,北宋槧本)。 3 .黃識云「此故人顧抱?遺書也⋯⋯刻鏤分明⋯⋯亦是秘本」(題《林和靖 集》,宋刊本) 七、 版心刻工有益鑑定 宋本於形式之外,因刻工能精心從事,內容訛謬脫誤甚少。由是可以對後來 之書知偽、正訛,並驗正版本之優秀。不只如此,宋本流傳既久,殘破散佚時 見,從而疑問難免。憑藉版心所留刻工姓名,可以鑒定宋本刊刻之時、地、人及 補刻等,以驗正其缺失。舉例如下: 1 .《詩本義》附《鄭氏詩譜》。「此帙流傳極稀,罕見著錄。據刻工蔡懋嘗見於 宋吉安刊本《放翁先生劍南詩稿》。又見於宋寧宗慶元二年(11 9 6)周必大吉 安刻本《歐陽文忠公集》。另刻工胡昌、胡彥,則見於宋寧宗嘉泰元年至四年 (1 2 0 1 - 1 2 0 4),周必大吉安刻本《文苑英華》,此書刻書序跋,雖已佚亡,無法 考見,然依刻工推斷,當為宋寧宗時江西地區刊本」。(沈錄) 2 .《國語》補音。「按是本《滂喜齋藏書記》以為南宋時嚴州刻本,殆依校勘 薛銳題銜也。考是帙刻工,率為南宋早期浙江地區名匠,又孝宗以下諸帝諱 均不缺筆,宜乎為紹興間浙刻本」。(同前) 3 .《昌黎先生集》。「刻工王敷見於南宋初期刻九行本《陳書》。九行大字本七 史,非蜀刻而為浙刻,近代已成定論。另刻工師順,見於日本靜嘉堂所藏宋 孝宗淳熙三年(11 7 6)張杅桐川郡齋刊,宋孝宗淳熙八年( 11 8 1)耿秉增刊 褚少孫所補之《史記》。今以刻工及宋諱考之,知此本為南宋孝宗淳熙元年, 臨安錦溪張監稅所刊。(同前書)」 4 .重校添註音辨《唐柳先生文集》,宋刊本。跋云:「按何義門讀書記云:『康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一期 (2005.6)226 [17] 請參閱日本長澤規矩也編:《宋元刊本刻工名表初稿》,(《圖書館學季刊》第八卷第三期)。 阿部隆一編〈宋刊本刻工名表〉,載於:《中國訪書志》,(東京:汲古, 1 9 8 3)。王肇文編 《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上海:古籍,1990),序文。 (本書及以上列各書為藍本,以新華書總店印發的《宋元刊工表》及近來影刊、影印的各種宋 元善本,凡三百六十九種,作為收錄刊工範圍。⋯⋯共得刊工四千五百人。⋯⋯) [18] 豐坊,《華氏真賞齋賦》,註文。(臺北:新文豐,1989) [19] 同註10,書工即刻工。 熙丙戌,假吳子誠,所收宋槧大字本柳集,緣失序文目錄,不知出於誰氏』 ⋯⋯。又云:『陳氏書錄曰,姑蘇鄭氏刊於嘉興⋯⋯』。又予藏宋槧岳倦翁 《愧郯錄》,亦剞劂於禾中。其行式字數及板心所記刻工,若曹冠宗、曹冠 英、丁松、王顯諸姓名悉同,此本則為鄭定嘉興所刊,愈無疑義」。(楊錄) 宋代刻工現可考見者,有三千餘人 [ 1 7 ]。佚名者不知凡幾。由彼等共同心力凝 聚,所成就之宋本,足以「與六朝,三唐法書、名畫等重」。[ 1 8 ] 故宋本版心空間雖 小,卻為後來思索開啟方便之門。從而得知兩宋刻工長期默默奉獻,對傳統文化 及圖書傳播,關係至大而影響深遠。 當時一代學人朱熹,退而講學之餘,亦曾私家刻書、鬻書,以助生計,故與 刻工時有往來,其《晦庵集》卷十有贈書工詩 [19],且移作本文殿後。詩云: 「半生久耍毛錐子,歲晚相看兩禿翁。卻笑孟嘗門下士,只能彈鋏傲東風。」 附 記 初,余入國立中央圖書館任職,對宋本欲求知解,遍閱各家書目,隨手雜記 盈冊,置之櫥中,迄退休至今,不覺二十餘年;近偶重見,擇其有關版心記載若 干條,並略增益,排比而成此稿,文無深趣,盼可聊供同好參考。 227 The Point of View about Center of Folio of Song Edition Szu-i Feng Keywords(關鍵詞):Song Edition;Center of Folio;The Engravers;Woodblock Prints 宋版書;版心;刻工;雕版印刷 Szu-i Feng:Ex-director, Special Collections Divison,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BIBLID 1026-5279 (2005) 94:1 p. 215-227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BULLETIN 2005 no.1 (2005.6)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marks of center of folio of Song editions especially the engravers of names. It will be helpful to appreciate and evaluate the Song editions.
/
本文档为【宋本版心见知什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