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现代汉语动词持续体的反复态

现代汉语动词持续体的反复态

2012-01-06 6页 pdf 311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6440

暂无简介

举报
现代汉语动词持续体的反复态 收稿日期: 1998207201 第 37 卷第 5 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年 9 月 V o l. 37 N o. 5 Journal of Cen tra l Ch ina N o rm al U niversity (H um anit 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p t. 1998 现代汉语动词持续体的反复态 曾常年 摘 要 本文将现代汉语里的“V 着V 着”形式称之为持续体的反复态。全文包 括四个部分: 1. “V 着V 着”与“V 着...
现代汉语动词持续体的反复态
收稿日期: 1998207201 第 37 卷第 5 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年 9 月 V o l. 37 N o. 5 Journal of Cen tra l Ch ina N o rm al U niversity (H um anit 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p t. 1998 现代汉语动词持续体的反复态 曾常年 摘 要 本文将现代汉语里的“V 着V 着”形式称之为持续体的反复态。全文包 括四个部分: 1. “V 着V 着”与“V 着”; 2.“V 着V 着”与后续句; 3.“V 着V 着”与 “特定形式词+ V 着”; 4. 余论。 关键词 现代汉语 V 着V 着 持续体 反复态 “V 着”是现代汉语的动词持续体形式, 复叠为“V 着V 着”①, 示持续体的反复态。反复态“V 着V 着” 复叠式跟持续体的基本式“V 着”相比较, 在组合能力、句法功能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一、“V 着V 着”与“V 着” 1. 0 “V 着V 着”复叠式既有“行为持续”的体意义, 又有“反复”的态意义。 1. 1 “V 着V 着”的语法意义。 先看“行为持续”。“V 着V 着”和“V 着”②都是对行为V 在起始点和终结点之间的持续过程的观察。二者 都不能带表示时间、动量、结果的补语。例如:     V 着                 V 着V 着3 他慢慢地洗着十分钟, 就笑了。  - - - 3 他慢慢地洗着洗着十分钟, 就笑了。3 他慢慢地洗着几下, 就笑了。   - - - 3 他慢慢地洗着洗着几下, 就笑了。3 他慢慢的洗干净着, 就笑了。   - - - 3 他慢慢地洗干净着洗干净着, 就笑了。 不过,“V 着”既可以强调观察持续过程中的某一时点, 也可以强调观察持续过程中的某一时段;“V 着V 着” 则强调对某一时段的观察。比较:   他不停地说着, 连门铃响了也不管。   (时段)   他正说着, 门铃响了。 (时点)   他说着说着, 门铃响了。 (时段)   3 他正说着说着, 门铃响了。 (时点) 再看“反复态”。我们把“态”作为“体”的下位概念, 指行为的状态。就持续体而言, 行为的态主要有两种: a. 平直延伸态; b. 反复起伏态。如图:   a   b “平直延伸态”指行为在持续过程中是没有起伏的不分段延伸状态, 用“V 着”表示;“反复起伏态”指行为在持 续过程中是有起伏的分段延伸状态, 用“V 着V 着”表示。形式上,“V 着”前可以加表示唯一性时段的时间副 词“一直、始终”等,“V 着V 着”不行。比较:     V 着                  V 着V 着 他一直听着, (这时笑了起来。)    3 他一直听着听着, (就笑了起来。) 他始终听着, (也不笑一笑。) 3 他始终听着听着, (一丝笑容也没有了。) —28— “V 着V 着”表示反复态, 强调行为V 的起伏迭宕, 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例如:    (1) 他连一碟也不说了, 拿起手机拨了几个电话, 大家也停杯谛听, 听着听着, 大家感觉事情很不妙, 李小鹃心里更紧张。 (章世添《子规》,《中篇小说选刊》1997 年第 5 期 113 页) “V 着V 着”既包含了“持续”的体意义, 又包含了“反复”的态意义。二者共存, 但非并重。“反复”的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持续”的体意义, 使得“持续”义相对减弱, 节奏感增强。形式上,“V 着”可以与另一个持 续体形式“V ′着”同现,“V 着V 着”不行。比较:    (2)他慢慢地走着, 想着那个叫东田的村庄。 (蓝冰《断竹续竹》,《小说月报》1990 年第 8 期 71 页)   3 (3)他慢慢地走着走着, 想着那个叫东田的村庄。 1. 2 “V 着V 着”与“V 着”的互换条件。 先看“V 着V 着”向“V 着”的转换。“V 着V 着”能否换为“V 着”, 与“V 着”在具体语境中是否表示“行为 时段持续”密切相关。而“V 着”是否表示行为时段持续, 又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仅涉及以下三方面: A. 停顿。“V 着V 着”与后续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使语气和缓, 从而增强行为V 的时段持续性。比较:   他走着走着, 走到了村口。 他走着, 走到了村口。   他走着走着走到了村口。 3 他走着走到了村口。 与后续句之间没有停顿的“V 着V 着”换为“V 着”后, 有三种情形: a. 意义讲不通。主要有两种格式: 第一, 后续谓词与“V 着V 着”相同, 即“V 着V 着V P”。例如:    (4)我嘴里说好, 腿脚怎么也不肯往那地方走, 走着走着走到了东边村口。 (余华《活着》,《小说月报》 1993 年第 3 期 28 页)   3 (5)我嘴里说好, 腿脚怎么也不肯往那地方走, 走着走到了东边村口。 第二, 后续谓词与“V 着V 着”不同, 即“V 着V 着V ′P”, 但可以变换为“V 着V 着VV ′P”。例如:    (6) 但他回到家时练得就更勤了, 结果有好几次, 余波写着写着入了迷, 就耽误了往医院送饭或其他 什么事。 (西仔《人⋯⋯》,《中篇小说选刊》1997 年第 5 期 137 页)    (7)⋯⋯余波写着写着写入了迷, 就耽误了往医院送饭或其他什么事。   3 (8)⋯⋯余波写着入了迷, 就耽误了往医院送饭或其他什么事。 b. 换后有歧义。例如:    (9)那么过了一阵后, 只剩下一个声音在呜咽了, 声音低得像蚊虫在叫, 轻轻地在我脸上飞来飞去, 听 着听着已不像是在呻吟, 倒像是在唱什么小调。 (余华《活着》, 第 15 页)    (10)⋯⋯听着已不像是在呻吟, 倒像是在唱什么小调。 例 (10)的“听着”既可以理解为“行为‘听’持续”, 也可以理解为“听起来ö上去”。前义中,“着”是动态助词; 后义 中,“着”很难说是动态助词。 c. 换后“时段”义不明。例如:    (11)家珍开始喜欢提一些过去的事, 到了一处, 她就要说起凤霞, 说起有庆从前的事, 说着说着就笑。 (余华《活着》, 第 23 页)    (12)⋯⋯说着就笑。 例 (12)的“说着就笑”是“一说就笑”, 还是“说了一段时间才笑”, 需要借助语境进行确定。 B. 先行句所指示的行为V 的持续时间范围。一般来说,“V 着V 着”的V 都要以某种形式在上文中出 现③, 先行句所指示的行为V 的持续时间范围影响到“V 着V 着”向“V 着”的转换。比较:  两地相距五十里。他走着走着就到了。 两地相距五十里。他走着就到了。  两地相距五百米。他走着走着就到了。 ? 两地相距五百米。他走着就到了。 如果V 为及物动词, 先行句所指示的行为持续时间范围常常表现为V 的受事所蕴含的时间的长短。例 如:    (13)我就讲了我的贫穷的孩童时代, 讲了我小时候挨饿的情景, 讲着讲着我也有点难受起来, 禁不住 低下了头。 (郑彦英《遥远的东方有一片土地》,《中篇小说选刊》1995 年第 2 期 186 页) —38— “讲”的受事“我的贫穷的孩童时代、小时候挨饿的情景”都是蕴含一定时段的事件。 C. 后续事件的时间特征。后续事件在时间轴上可以是时点, 也可以是时段。“V 着V 着”是后续时点事件 还是后续时段事件, 影响到它向“V 着”的转换。比较:   a. 他说着说着就跑。 ? 他说着就跑。   b. 他说着说着就跑远了。 他说着就跑远了。 a 中的“跑”是时点还是时段, 不明;“说着就跑”可以理解为“一说就跑”,“说着”可以看作时点。b 中的“跑”由于 带有表示长距离的补语“远”,“跑”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段,“说着”可以看作时段。 再看“V 着”向“V 着V 着”的转换。“V 着”转换为“V 着V 着”的情形比较复杂, 另文详述。本文仅举例说 明。如:   a. 他听着, 眼里就盛满了泪水。 他听着听着, 眼里就盛满了泪水。   b. 他听着, 眼里闪烁着泪花。 3 他听着听着, 眼里闪烁着泪花。   c. 他听着, 心里却在想别的事。 3 他听着听着, 心里却在想别的事。   d. 他听着, 听得心不在焉。 3 他听着听着, 听得心不在焉。 a 句中,“眼里盛满了泪水”在“听着”中完成, 且“眼里盛满了泪水”是一个时段事件, 故换为“听着听着”后意义 基本不变。b 句中, 后续句的主要谓词带“着”; c 句中,“S1V 着”与后续“S2V P"表示对比关系; d 句中,“S1V 着” 与后续V P 具有解注关系, 均不能换为“听着听着”。 二、“V 着V 着”与后续句 2. 0 “V 着V 着”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它引出后续句, 表示新情况; 而且后续句中往往有特定形式词, 形成比较固定的格式。常见的格式有以下四类。 2. 1 V 着V 着, 就V P。 “V 着V 着, 就V P。”强调后续V P 紧接“V 着V 着”出现。“就”也可以说成“便”。如:   他说着说着, 就哭了。   他说着说着, 便哭了。 其中,“便”的面语色彩较浓。又如:    (14)这时候正和同村的一个女的说着什么, 说着说着杏花就笑起来。 (赵刚《露天电影》,《小说月报》 1997 年第 5 期 96 页) (15) 村里帮忙的给王府的人递上茶水, 王府的人喝着喝着, 碗便噗的一声落在地上, 碎裂声此起彼 伏。 (陈然《死人》,《小说月报》1994 年第 10 期 73 页) 有的后续V P 中没有“就”, 如果需要强调后续V P 与“V 着V 着”是紧接出现的时间关系, 可以添上“就”。 例如:    (16) 龙干事想起了中午的事, 想着老军工, 想着想着, 想到了一首流传甚广的叹世万空歌。 (阎连科 《和平寓言》,《中篇小说选刊》1993 年第 4 期 79 页) “想到了⋯⋯”前头可以加上“就”。 2. 2 V 着V 着, 已V P。 “V 着V 着, 已V P。”强调后续V P 在“V 着V 着”中完成了或达到了某种状态。“已”也可以说成“已经”。 如:   一路上, 他都在想这件事。想着想着, 已到了学校大门口。   一路上, 他都在想这件事。想着想着, 已经到了学校大门口。 又如:    (17) 可是, 纸上的内容决不普通, 因为看着看着, 苏残月的眉头已拧成了疙瘩。 (卧龙生《天下第一 刀》, 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4 年, 第 424- 425 页) 2. 3 V 着V 着, 又V P。 “V 着V 着, 又V P。”强调后续V P 与上文有转折关系④。比较: —48—   他哭了起来, 哭着哭着, 笑了。   他哭了起来, 哭着哭着, 又笑了。 “又”前常常有“却”。例如:    (18) 胡丽萍笑着捶了他一下: 你说得真难听。笑着笑着, 却又哭了。 (阿宁《温故知新》,《小说月报》 1997 年第 9 期 73 页) 有的后续V P 中没有“却又”, 但可以添上来强调转折。例如:    (19)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 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余华《活着》, 第 37 页) “总放不下⋯⋯”前头可以加上“却又”。 2. 4 V 着V 着, 竟然V P。 “V 着V 着, 竟然V P。”强调后续V P 出人意料。“竟然”可以换为“竟、忽、忽然、忽地、突然、居然、猛然、蓦 地、忽然间”等。略举两例:    (20)泓菲阿姨道,“以咱们俩当时的条件, ⋯⋯”泓菲阿姨说着说着突然难过起来。(张欣《岁月无敌》, 《小说月报》1995 年第 5 期 7 页) (21)接着, 他又哄我大姐玩, 给她唱“二呀么二人转”, 唱着唱着, 眼圈儿忽然红了。(张廷竹《中国无被 俘空军》,《小说月报》1994 年第 1 期 68 页) 与“竟然”相呼应, 上文往往有辅助表达出乎意料的词语, 如:“谁知道、没想到、不知咋搞的”等。例如:    (22)凤霞命苦, 她只有这么一点看着别人出嫁的福分。谁知道凤霞看着看着竟然走了上去。(余华《活 着》, 第 29 页) 2. 5 “就、已、又、竟然”四类副词常常单现, 有时也可以复现。常见的复现形式是“竟然类+ 就”。例如:    (23)他唱了这首又唱“再次拥有”, 唱着唱着突然就把面前的麦克风抱起来。(张抗抗《七彩圆盘》,《中 篇小说选刊》1990 年第 3 期 76 页) 三、“V 着V 着”与“特定形式词+ V 着” 3. 0 在语言使用中存在着“特定形式词+ V 着”格式。其中, 有的能与“V 着V 着”直接互换, 有的则不 能。 3. 1 “特定形式词+ V 着”的主要格式。 本文讨论三种“特定形式词+ V 着”格式: a, 正V 着; b, 一边V 着; c, 这么V 着。比较:   a. 他正说着, 门打开了。   b. 他一边说着, 一边打开了门。   c. 他这么说着, 就打开了门。 “正V 着”强调“V 着”为时点。例如:    (24) 心想: 赢是赢了, 可一点都不痛快, 看来我这人和牌无缘, 以后决不再玩了, 正想着, 肩上突然被 人拍了一掌。 (程鹰《神钓》,《中篇小说选刊》1990 年第 2 期 117 页) “一边V 着”强调“V 着”与后续句同时发生。“一边”可以换成“一面、一头”等。“一边V 着”的后续句中的 主要谓词可以不带“着”, 也可以带“着”。例如:    (25)但大毛却闭着眼睛晒太阳。一边晒着一边抽着烟。(季宇《灰色迷惘》,《中篇小说选刊》1990 年第 1 期 122 页) “这么V 着”强调“V 着”承指上文。“这么”可以换为“这样、那么”等。“这么V 着”与后续句有时表示对比 关系。比较:   他这么说着, 就打开了门。 (顺承)   他口里这么说着, 手却打开了门。 (对比) 表示对比关系时, 后续句中常常有转折副词“却”。又如:    (26)“幸亏你不是第一次碰上这种男人, 不会再为此过多地伤神的”口里这么说着, 她心里却没有这 —58— 份自信。 (王静怡《穆宅春秋》,《中篇小说选刊》1998 年第 2 期 90 页) 3. 2 “特定形式词+ V 着”向“V 着V 着”的转换 “特定形式词+ V 着”转换为“V 着V 着”有三种情形: (一)意义基本不变。 与后续句没有对比关系的“这么V 着”能换成“V 着V 着”, 意义基本不变。比较:    (27)就站在灯下踌躇着, 他张厂长不老不小的能吃外国奶粉, 为什么佳佳就不能? 这么想着, 就生出 一股凌厉的愤怒。 (王立纯《一棵树, 结俩梨》,《中篇小说选刊》1998 年第 1 期 192 页)    (28)⋯⋯想着想着, 就生出一股凌厉的愤怒。 (二)意义发生变化。 可以换但意义发生变化的“特定形式词+ V 着”有两类: a,“正V 着”; b, 后续句中主要谓词不带“着”的 “一边V 着”。“正V 着”换成“V 着V 着”后, 由强调时点变为强调时段。比较:    (29)回去怎么见弟兄们呢, 老宋想。老宋知道弟兄们不会怪他, 可是弟兄们不怪他就有脸了么? ⋯⋯ 老宋正想着, 脚下一滑, 就跌倒了。 (赵琪《登陆》,《小说月报》1995 年第 4 期 78 页)    (30)⋯⋯老宋想着想着, 脚下一滑, 就跌倒了。 后续成分不出现动态助词“着”的“一边V 着”换成“V 着V 着”后, 由强调同时并列变为强调异时承接。例 如:    (31)“那当然! 这叫舍利灵鱼, ⋯⋯”老头儿一边说着, 一边从右臂上解下钓竿儿。 (程鹰《神钓》, 第 133 页)    (32)⋯⋯老头儿说着说着, 从右臂上解下钓竿儿。 (三)意义讲不通。 不能换成“V 着V 着”的“特定形式词+ V 着”有两类: a, 与后续句具有对比关系的“这么V 着”; b, 后续句 中主要谓词带“着”的“一边V 着”。比较:   他口里这么说着, 手却打开了门。 3 他口里说着说着, 手却打开了门。   他一边说着, 一边敲着门。 3 他说着说着, 敲着门。 四、余论 4. 1 “V 着V 着”的主语。 “V 着V 着”的主语 S1 和后续句的主语 S2, 可同可异, 可隐可现。具体情况如下: 格式 类型 S1= S2 S1≠S2 V 着V 着,V P 同隐 常见 少见 S1V 着V 着,V P 前现 常见 少见 V 着V 着, S2V P 后现 常见 常见 S1V 着V 着, S2V P 同现 少见 常见 S1V 着V 着, ΥV P S2 无法补出 无 不常见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当 S1= S2 且同现时, S2 限于复指代词“自己”。例如:    (33)徐德远走后, 何小茗一个人坐着坐着忽然就自己笑了: 人哪, 有时候真是身不由己! (唐镇《秋意 渐浓》,《中篇小说选刊》1996 年第 4 期 98 页) (二)当后续句是无主语存在句时, S2 无法补出。例如:    (34) 小时候, 焕福也没少在深夜里陪着娘坐在大石槽上, 听娘讲天上的银河, 讲古往今来的心酸事, 讲着讲着, 便有冰凉的泪水落在脸上。 (陈映实《山里的世界》,《中篇小说选刊》1990 年第 3 期 221 页) —68— 4. 2 “V 着V 着”的书面形式。 “V 着V 着”在书面上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凝结形式, 即中间没有点号, 成为凝固性很强的四字格。二是 松散形式, 即中间有点号 (顿号或逗号) , 在语感上似乎分为两个单位。两种形式对动词V 的要求不同: 凝结形 式要求V 是单音节动词, 这可能是受传统四字格的影响; 松散形式中的V 一般是单音节动词, 也可以是双音 节动词。例如:    (35) 他一边和妻子大声争吵着, ⋯⋯就这样, 他和妻子吵着吵着, 那念头驱使着他, 上前对着妻子就 是一巴掌, 接着又是一巴掌。 (于艾香《秘密发现》,《小说月报》1994 年第 1 期 21 页)    (36)人睡着, 手指不停地捻搓, ⋯⋯睡着, 睡着, 捻搓着, 捻搓着, 夜色已是愈为深沉了。(林希《蛐蛐四 爷》,《中篇小说选刊》1993 年第 6 期 172 页) 上例的“吵”在上文中本是双音节“争吵”。下例则既有单音节的“睡”, 也有双音节的“捻搓”。 4. 3 “V 着V 着”是动词持续体形式“V 着”的复叠式, 既有“行为持续”的体意义, 又有“反复”的态意义。 它与基式“V 着”及“特定形式词+ V 着”存在着一定条件下的互换关系。同时,“V 着V 着”还具有引出新情况 的语用功能。 附记 本文得到邢福义先生、萧国政教授、李向农教授的指导, 谨致谢忱。 ① 本文不讨论纯粹起强调作用的语用复叠形式“V 着V 着”。如“看着看着!” ② 本文所说的“V 着”指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均与“V 着V 着”相同的“V 着”。“V 着V 着”不带宾语或补 语; 且充当复句的非句尾分句, 或紧缩复句的前项, 或连动句的前项。另文详述。 ③ 详细情况参见王继同的《论动词“V 着V 着”重叠式》, 载《汉语学习》1990 年第 2 期。 ④ “又”还可表示“V 着V 着”与后续V P 先后相继, 或后续V P 是重复出现。本文暂不讨论。 参考文献 [1 ] 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 载《中国语文》1988 年第 6 期。 [2 ] 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3 ]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4 ] 潘文娱:《谈谈“正”“在”和“正在”》, 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 年第 1 期。 [5 ] 申小龙:《试论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态》, 载《语文论丛》第二辑,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年版。 [6 ] 宋玉柱:《助词“着”的两种用法》, 见《语法论稿》,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 年版。 [7 ] 王继同:《论动词“V 着V 着”重叠式》, 载《汉语学习》1990 年第 2 期。 [8 ]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作者: 曾常年,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武汉 430079 编辑 李显杰 (上接第 75 页) 的说法, 但也有人认为不怎么通顺。笔者也未发现相关的书证。因此暂时认为它们不能 有É 级强调。但是, 从语言发展的眼光来看, 由于它们与甲类现象有诸多的相同或相通之处, 在类推心理的作 用下, 也许这类现象带“连”很快就会被广为接受。 参考文献 [1 ] 陆俭明:《陆俭明自选集》,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2 ]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3 ]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作者: 李宇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武汉 430079 责任编辑 李显杰 —78—
/
本文档为【现代汉语动词持续体的反复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