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里巴人视频笔记

2012-01-09 7页 doc 63KB 1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17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里巴人视频笔记肺 肺主皮毛,肺经与皮肤、鼻、感冒有关系,主讲11个穴位。     一、云门穴:叉腰凹陷处,锁骨下缘。云门为气体宣发之地,治四肢烦热、心里堵闷、掌心发热。揉云门治打嗝效果最好,生气后浊气不出可揉云门。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75194.htm     二、中府穴:云门下一寸。中气为脾肺之气,中气不足会导致大便无力,腹部虚胀,则中府可调。中府为肺经募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气乱(咳嗽、哮喘、堵闷、上气不接下气等)可揉...
中里巴人视频笔记
肺 肺主皮毛,肺经与皮肤、鼻、感冒有关系,主讲11个穴位。     一、云门穴:叉腰凹陷处,锁骨下缘。云门为气体宣发之地,治四肢烦热、心里堵闷、掌心发热。揉云门治打嗝效果最好,生气后浊气不出可揉云门。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75194.htm     二、中府穴:云门下一寸。中气为脾肺之气,中气不足会导致大便无力,腹部虚胀,则中府可调。中府为肺经募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气乱(咳嗽、哮喘、堵闷、上气不接下气等)可揉中府调气。中府穴是治疗咳喘要穴。实喘、实咳,尤其夜间咳、热性咳,可中府穴、云门穴顺经一起推,如还咳,可顺着肺经往下深推一些。中府穴还可预防心绞痛。所以咳喘病、心血管疾病可多推中府穴和云门穴。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499.htm     三、天府穴:腋横纹下3寸,食指线上(可用鼻找穴)。鼻窍通于天。天府穴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流鼻血,有消炎、抗过敏功能。皮肤过敏也可揉它。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66821.htm     四、侠白穴:天府下一横指。治疗由于肺气不足造成的经常恐惧、心跳过速、肋间神经痛。(忧虑引起恐惧,忧虑伤肝(我想为口误,《黄帝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     五、尺泽穴:肘窝食指线处。气血转化之穴,尺为肾,给肾以恩泽,把肺经上多余的能量转移到肾经上去,泄肺补肾,因此为补肾要穴。尺泽为合穴,合穴属水,肺属金,金生水,所以五行上也是补肾。上面上火却手脚冰凉为上实下虚之证,需能量转化,高血压、哮喘均为上实下虚之证,尺泽的功能即在于此,即将上面多余的能量转化到下面不足的地方。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5%B0%BA%E6%B3%BD%E7%A9%B4     六、孔最穴:尺泽下5寸。治感冒引起的嗓子痛,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能起到发汗的作用。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489.htm     七、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食指所指处。历来治疗偏头疼,头项寻列缺,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落枕。此穴与肾经交汇,有补肾作用,可以通利小便,治疗小儿遗尿,治疗前列腺疾病。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5%88%97%E7%BC%BA%E7%A9%B4     八、经渠穴:列缺下骨头内缘往外按。此穴为调气要穴。慢慢调养,使肺气增强,治虚证、实证咳嗽,气不顺等病症。     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7%BB%8F%E6%B8%A0%E7%A9%B4     九、太渊穴:腕横纹食指线上(可用大拇指内侧硌着揉,因穴位较深)。此穴补气效果极佳(喘气费劲,大便无力,一运动就出汗等为气不足,需补气)。太渊为肺经原穴,大补穴,补气要穴,为脉之会穴,控制身体所有的血管、脉管。可治静脉曲张、脉管炎、心脏跳动异常、早搏、房颤等凡跟血脉有关的疾病。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5%A4%AA%E6%B8%8A%E7%A9%B4     十、鱼际穴: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擅退热,治疗咳嗽(热咳)、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症、肺燥咳嗽(夜里2、3点钟咳嗽,肝火引起)、哮喘。鱼际在小儿幼科中叫板门穴,调节小儿肠胃,调理小儿不爱吃东西。     百度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9%B1%BC%E9%99%85%E7%A9%B4     十一、少商穴:拇指桡侧0.1寸。治疗咽喉痛的要穴,尤其急性咽喉肿痛。末梢的穴都属于井穴,治疗时一般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497.htm     人体穴位图:http://www.21nx.com/c/am/xue/kongzui.html     中里巴人现场答问:     1、火旺的人为气实,虚寒体质为气虚,气实则不宜补气。偏气虚体质的人补血需先补气。     2、某一穴位特别疼,揉不散,可揉整条经或者刮痧。     3、刮痧禁忌:孕妇、心脏不好的人、肿瘤患者不宜刮痧。     4、各脏相互影响,需整体调节。     5、脂溢性皮炎最好先调节肝经,肺的浊气来源于肝。     6、拔火罐宜忌:胀痛时不要拔(胀是有气聚于此,而拔罐也是引气血于此)。酸痛时拔火罐效果好(酸为气血不足),缺血时拔罐,穴位深揉不到时可拔罐。 大肠经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经主皮肤病、便秘、腹泻、肠道疾病。从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终止于反侧迎香穴。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充足。     一、商阳穴: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治疗便秘要穴。调节便秘,但不管气虚便秘,相当于开塞露的功效,可边蹲边按穴。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502.htm     二、二间穴:食指跟上,用大拇指向下捋磕头即是。治疗腰痛牙痛,右侧腰痛揉左侧二间穴,左侧痛揉右侧。揉此穴用大拇指向下辍着揉。     六二易学中医网:二间穴在大肠经上,位于食指根部与手掌的交接处。如果常年抑郁不舒,总想大哭一场,腹胀但能食,则可以揉二间穴。二间穴为大肠经荥水穴,大肠为金,取此穴“泻金补水”,泻金则金不克木,补水则水能生木,且泻金即是泻胃土,使土不侮木,诸法皆护持肝木,使肝气条达,气郁之症随之而解。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105155.html?fromTaglist     三、三间穴:食指附近拇指根部,第二掌指关节后。提神补气。如刚起即困,无精打采可揉此穴。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三间穴为腧穴,阳气最足,可给人体补气血,充阳气。此穴可通经络,通头面,可治疗三叉神经痛,改善脑供血不足,有消炎止痛、抗过敏的功效。     六二易学中医网: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少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输(木)穴。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此穴最善通经行气,上可达头面,治疗三叉神经痛,齿痛,目痛,喉肿痛,和肩膀痛,下能通腹行气,泻泄可止,便秘可通。      呜啦岛(http://my.zyy123.com/7847/viewspace-18236):大肠经俞穴。俞,输也。大肠经气血由于有二间穴的散热冷降,在本穴处基本上无气血物质的升降变化,本穴只是起到了大肠经气血物质的传输作用,故为俞穴。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中的气血物质由于基本上无升降变化,而在二间穴不断提供气血物质的情况下,穴内的气血物质只是循大肠经向上部的合谷穴横向移传,表现出风木的横向运动特征,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横行的风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穴内物质以横行的风气形式循大肠经传向合谷穴。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四、合谷穴:握拳虎口最高处。万能穴。治压痛效果最佳,左侧痛揉右侧,右侧痛揉左侧,配合压痛点(与压痛同侧)(压痛点在耳垂靠近面颊的位置),两穴同时按,1、2分钟即可缓解。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2406.htm     五、第二掌骨穴:全名第二掌骨全息穴。三间穴方向为上,一根掌骨将人体分为十二部分,从头至脚,可以找对应身体的部分,也可哪痛揉哪。     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805/21/99869_4693369.shtml     六、阳溪穴:手伸开手腕处凹陷中是穴。改善眼部供血,明目,治疗眼睛酸涩胀痛。阳溪也是供血的,可以给头面供血。阳溪即将阳气源源不断输送出去之意。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9%98%B3%E6%BA%AA%E7%A9%B4     七、偏历穴:双手交叉中指所指是穴。一、预防面神经麻痹,脑中风;二、利尿消肿,对泌尿感染、前列腺疾病有效。揉偏历,就波动着揉,拨动那些筋。     针灸中国:http://www.acucn.com/search/li/200802/3759.html     八、温溜穴:偏历上2寸。驱寒之穴。手凉、手心冒冷汗,多揉温溜穴。若要效果好,可以从肘臂往下刮痧,刮过温溜,酒会感到浑身发热,阳气被调动起来了。溪穴(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治急症。     温溜治疗口腔溃疡:http://blog.cctv.com/html/31/1020631-734026.html     针灸中国:http://www.acucn.com/search/li/200802/3765.html     九、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尽处是穴。合穴。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排毒、怯痘、减肥、通便的功效。(对高血压引起的眼睛疾患有明目功效,是引申来的)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6%9B%B2%E6%B1%A0%E7%A9%B4     十、手三里:曲池下两寸。治疗头面肿、上身肿,是一强壮穴,可增强免疫力,治疗过敏性鼻炎。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6%89%8B%E4%B8%89%E9%87%8C%E7%A9%B4     十一、上、下廉:分别在曲池下3寸、4寸。清脏腑毒素、治疗便秘。治便秘可手三里、上下廉一起揉。     十二、肘髎穴:肘横纹上一寸骨后边。专门治疗肘的穴,防治网球肘等肘的疾病。     针灸经络:http://www.cintcm.com/lanmu/zhenjiu_jingluo/zhenjiu_dachangjing/zhenjiu_zhouliao.htm     十三、手五里:曲池上三寸骨头上。通肩上经络,治疗肩周炎、肩膀沉、颈部淋巴结核、甲状腺等疾病,给肩、颈、头部供血。     手五里穴是历代针灸医籍皆定为禁刺的穴位。     针灸经络:http://www.cintcm.com/lanmu/zhenjiu_jingluo/zhenjiu_dachangjing/zhenjiu_shouwuli.htm     十四、臂臑穴:臂上三角肌下缘。预防白内障,对视神经萎缩有辅助疗效。此穴为明目穴,对眼睛有好处,对眼睛酸胀、胀痛、痒、迎风流泪均有一定作用。     针灸中国:http://www.acucn.com/search/li/200802/3772.html     十五、肩髃穴:抬胳膊肩上的凹坑即是。预防感冒要穴。风寒最易从肩髃穴入侵人体,即最易受风寒之穴,为防止进风寒,睡觉应穿上短袖。寒气在此堆积年纪大会得肩周炎,俗称五十肩。此穴还对因肩膀或脖子引起的失眠有效,可改善头部供血,防治脑中风,平常要多揉,增强其功能。此穴还可治麦粒肿,但临床需辩证,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麦粒肿。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510.htm     十六、迎香穴:鼻翼旁开1厘米处。通鼻窍,治鼻炎,闻不到香味,鼻出血。方法:双手鱼际处搓热,揉鼻翼2分钟,然后揉迎香穴。或者再加一撞揉鼻梁,效果更佳,即手搓热-撞揉鼻梁-揉鼻翼-揉迎香穴。缓解症状效果十分显著。如已形成息肉,应综合调理脾肺肾。 三 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上行于头面,可以令脸色红润,下达于双脚,可以使你健步如飞。胃经功能,主消化。胃为后天之本,俗语胃不和则寝不安,所以要调节好肠胃功能。胃经起始于眼下承泣穴,结束于脚趾厉兑穴。     一、承泣穴:瞳孔直下方眼下眶上。治迎风流泪、青光眼、眼皮跳。承泣为承载眼泪之意。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6%89%BF%E6%B3%A3%E7%A9%B4     二、四白穴:承泣往下眶下孔凹陷中。胃经循行上口,明目、预防黑眼圈,老人防老花眼,小孩防近视。对眼睛胀痛、痒、三叉神经痛均有疗效。     互动百科:     预防感冒,归纳了四个比较好操作的穴位,首先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地酸胀感。然后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第三按揉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面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顶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美容效果。四白穴也叫“美白穴”“养颜穴”。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它,然后轻轻地揉3分钟左右,你会发现脸上的皮肤开始变得细腻,美白的效果非常不错。经常用这个穴来治疗色斑。再加上指压“人迎”(人迎位于前喉外侧3厘米处,能摸到动脉的搏动在这里),一面吐气一面指压6秒钟,如此重复30次。脸部血液循环顺畅了,小皱纹就会消失,皮肤自然会有光泽。指压瞳子髎——能除去眼角皱纹。一面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如此重复6次。可以和睛明、丝竹空、鱼腰这些穴一起用。      http://www.hudong.com/wiki/%E5%9B%9B%E7%99%BD%E7%A9%B4     三、巨髎穴:四白往下与鼻孔平。防治面神经麻痹、唇肿破,防治三叉神经痛。     针灸中国: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http://www.acucn.com/search/st/200803/3867.html     四、颊车穴:咬肌窝处与唇平与鬓齐。治疗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牙痛、夜间磨牙。治疗牙痛与合谷配合效果更好。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516.html?goodTagLemma     五、下关穴:腧穴,面部耳前方,颧弓与下颔切迹凹陷中,与颊车在一条线上,张嘴时隆起,闭嘴取穴。此穴是与胆经的交汇穴。治耳聋、耳鸣(耳聋、耳鸣通常是胆经的问)、三叉神经痛、牙痛、口眼歪斜。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4%B8%8B%E5%85%B3%E7%A9%B4     六、头维穴: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此处嘴动时肌肉也会动。治疗头痛如裹(发胀、发蒙)、眉棱骨痛、太阳穴痛。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5957.htm     指压头维可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配合谷治头痛,配太冲治目眩。禁不可灸。足阳明、足少阴经与阳维脉交会穴。指压听宫和头维,对治疗脸部异常非常有效。     七、人迎穴:喉结旁开1.5寸。抚摸即可。缓解心理压力最好的穴。中年人美容,老年人防治高血压要穴。胃经重要通路。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4%BA%BA%E8%BF%8E%E7%A9%B4     八、胸腹几大穴: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穴,这几个穴紧挨着,用大拇指向下推即可,有开胸顺气的功效,还可以预防乳腺增生。     九、不容穴:不容穴开始过神阙至气冲穴位所处较软不宜按摩,适宜推腹。大拇指合推为任脉,分开0.5寸为肾经,2.5寸为胃经。滞涩点需推开。     十、天枢穴:神阙旁开2.5寸。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此为升清降浊之地,消化泌尿中转站,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均有调节作用,治胃肠炎要穴。腹泻时用艾灸效果好,便秘揉、推。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5%A4%A9%E6%9E%A2%E7%A9%B4     十一、水道穴:天枢穴下3寸。利尿穴。膀胱炎、肾炎、前列腺炎、小腹胀痛、小便不利,可揉此穴。     十二、伏兔穴:膝盖上6寸。治疗心慌脉快。要按揉不要点揉,可用掌根揉,对心脏有补血作用。      互动百科:     功效: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     穴位主治:腰疼膝冷,下肢麻痹,妇人诸疾,疝气,腹胀腹痛,瘾疹,脚气等症;膝关节炎,下肢瘫痪,麻疹,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病。     处方配伍:下肢麻痹、瘫痪:伏兔配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三阴交。         腿痛:伏兔配髀关、风市、阳陵泉、膝眼、足三里、地机、丰隆、悬钟。        腿足痛:伏兔配解溪、太溪、申脉等穴。        脚气:伏兔配风市、足三里、绝骨、犊鼻、 上巨虚、商丘等。     http://www.hudong.com/wiki/%E4%BC%8F%E5%85%94%E7%A9%B4     十三、阴市穴:膝盖上3寸。降血糖。     百度百科:本穴主治阴寒湿邪集聚之患。温下焦,散寒除湿;通经络,强腰膝,利关节。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膝关节痛,腿膝麻痹,伸曲不利,下肢肿胀,瘫痪不遂,脚气;腰痛,寒疝,腹胀,腹痛。     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0%E5%B8%82%E7%A9%B4     十四、梁丘穴:阴市下一寸。治疗急性病效果好。急性肠胃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膝盖痛等非陈旧性痛症,此经上急性突发疾病此穴均管,还可止胃酸。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6%A2%81%E4%B8%98%E7%A9%B4     十五、犊鼻穴:外膝眼。强壮穴。可通过跪膝法引穴下行到膝盖,对减肥、明目(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肝开窍于目)、强腰肾、增强胃肠功能均有好处。小孩常跪爬有益于生长发育。     十六、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长寿穴、强壮穴。消肠胃之气。功能强大,但除肠胃功能外,其它功能不确定,是一改善体质、治本的穴位。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足三里的功能即在于此。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8%B6%B3%E4%B8%89%E9%87%8C%E7%A9%B4     十七、上巨墟:足三里下3寸。专管大肠。有治便秘的功效。     十八、下巨墟:上巨墟下3寸。专管小肠。     十九、条口穴:犊鼻下8寸。也叫肩凝穴。条口温经通络的作用特别强。胳膊肘、十指痛均管。治肩膀疼、肩周炎、脑中风,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硬化。用手指按住,上下活动脚即可。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6%9D%A1%E5%8F%A3%E7%A9%B4     二十、解释麻、酸、胀、痛、痒:麻是气能过血不能过;木是气血均不能过;酸是气血不足而经络通;酸痛缺血且瘀堵,且有瘀血阻滞在经络上;胀痛是气有余而血不足,有血瘀;痒是气血正过的情况,是好现象,此时用刮痧板一刮即会出痧。不刮也会出痧,就是长疙瘩或痘痘。     二十一、丰隆穴:条口旁开一横指,外脚踝前缘上八寸。化痰穴。脾是生痰之源,肺是储痰之器。脾虚则生痰。脂肪瘤、高血脂、扁平疣、赘肉等均与痰有关。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4%B8%B0%E9%9A%86%E7%A9%B4     二十二、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脚背最高处,系鞋带的位置。把腿上的血解到脚上去,治疗脑供血不足。可以转脚踝,也可以用手按住穴位上下动脚。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8%A7%A3%E6%BA%AA%E7%A9%B4     二十三、陷谷穴:第二、三脚趾缝上升到脚背的尽处,与太冲平行。通鼻窍,治鼻炎,使鼻孔通气。提升人体阳气,治胃下垂,治太阳穴疼。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9%99%B7%E8%B0%B7%E7%A9%B4     二十四、内庭穴:第二、三脚趾缝处。荥穴。相当于牛黄解毒,去胃火,治牙痛、咽喉痛、鼻出血等热性疾患,尤其去胃火。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541.htm     二十五、厉兑穴:厉,引申为恶梦;兑,卦中沼泽之意。治恶梦多,神经错乱,有安神作用。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56397.htm     头皮发麻发木:可十指梳头,头维穴、条口穴均可。
/
本文档为【中里巴人视频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