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董金玲)_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2012-01-10 44页 doc 298KB 1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0585

暂无简介

举报
(董金玲)_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主编董金玲 金 融 学 第1章 金融学概述 1.1 金融概述 1.1.1 金融的含义 金融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其中“金”指货币资金,“融”指交易、调剂、流通。在这里,融通的主要对象是货币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是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而组织这种融通的机构则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1.1.1.1 金融活动是以货币为载体的运动 各种金融关系都表现为货币关系,货币不仅对商品交换存在媒介关系,而且货币与货币之间也存在着兑换、积累、分配等关系,这一切又构成了金融关系的基础。 1.1.1.2 金融的本质表现为信用关系...
(董金玲)_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 主编董金玲 金 融 学 第1章 金融学概述 1.1 金融概述 1.1.1 金融的含义 金融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其中“金”指货币资金,“融”指交易、调剂、流通。在这里,融通的主要对象是货币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是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而组织这种融通的机构则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1.1.1.1 金融活动是以货币为载体的运动 各种金融关系都表现为货币关系,货币不仅对商品交换存在媒介关系,而且货币与货币之间也存在着兑换、积累、分配等关系,这一切又构成了金融关系的基础。 1.1.1.2 金融的本质表现为信用关系 金融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关系,但信用关系比金融的范围更广泛。金融活动是指以货币或价值为对象的借贷活动;而信用关系还包括各种非货币形式的借贷,如实物借贷。 1.1.1.3 金融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关系 一切金融活动必然都表现为货币的运动,而现实生活中货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货币运动和货币信用活动实际就是价值的流动和运动。 1.1.1.4 金融体现的是一种跨时期的动态关系 金融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越强,也就越有活力。 1.1.2 金融的构成要素 1.1.2.1 金融主体 金融主体就是参与金融活动的各类参与者。其中,各类金融机构是构成金融活动主体的主要部分。此外,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也是重要的金融主体。 1.1.2.2 金融客体 金融客体也被称为金融工具或者信用工具,它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理论上金融既然是货币信用关系的体现,那么,各种金融活动能够成立的前提就是首先必须有货币的存在,没有货币,金融也就无从谈起。 1.1.2.3 金融市场 金融的核心内容是资金融通机制。如何高效率的合理配置资金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市场就是这一资金融通机制的主要载体之一。 1.1.2.4 金融 金融制度通过提供规则和安排以界定人们在金融交易过程中的选择空间,约束和激励人们在金融交易中的行为,降低金融交易费用和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交易双方的权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1.1.3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1.3.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金融运行的正常有效,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就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就明显。 1.1.3.2 金融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现代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1.3.3 金融是沟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 现代社会,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 1.2 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2.1 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上诞生最早的银行是1580年在意大利成立的威尼斯银行。1694年在英国伦敦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20世纪80年代,金融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金融市场不断扩展,金融工具日新月异,金融商品花样翻新,金融机构功能倍增,金融体系多元竞争,金融服务扩大深化,金融操作实现电脑化,金融业务步入信息化,金融走向全球一体化。 1.2.2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人们把20世纪50年代以前已经形成的以货币供求和资金流动等宏观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融理论体系称为古典金融学,把此后形成的以金融市场等微观研究领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融理论体系称为现代金融学。 进入90年代,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广泛使用,使金融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二是金融活动的复杂化;三是金融研究的微观化。 现代金融理论是在古典金融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现代金融理论与古典金融理论之间存在实质性的区别。 第一,分析工具的区别。第二,研究层面的区别。第三,研究领域的区别。 1.2.3 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金融学科发展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并且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建国后,与计划体制相联系,我国当时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仅有的中国人民银行也只是国家财政的出纳部门。与此相对应,在相关经济理论方面,也只存在社会主义财政与信贷理论,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金融理论。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人民银行独立为中央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从人民银行的业务中独立出来,成为专司某个具体领域内金融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压力,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化,金融领域内竞争的日趋激化以及金融业务范围的扩大,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等。这一切变化都要求金融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理论继承上,《金融学》无疑是在货币银行理论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经济范畴,货币银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新的社会、经济环境赋予了它新的表现形态、内涵及作用。金融学则是在当代新的历史阶段中,有关货币银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1.3 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信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活动及其规律。 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对金融学的研究应该既包括以金融主体行为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微观金融学的内容,又包括以金融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宏观金融学的内容。 金融学在某种意义上又属于综合性的经济科学。 概括起来,金融学主要研究和阐述以下几方面内容:货币及信用原理、金融机构运作原理、金融市场与投资、金融调控及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汇率与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等 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1 货币的产生及发展 2.1.1 货币的产生 物物交换的弊端 : 一是“需求的双重巧合”制约了交换的顺利实现。二是参与交换的商品越多,价格关系就越复杂。 三是比价的波动影响“交叉兑换比率”的实现。 四是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方式就成为价值表现形式。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有过四种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2.1.1.1 简单的价值形式:当人类社会开始有剩余产品时,交换只是一种偶然的行为。一种商品价值偶然、简单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就是简单的价值形式。 2.1.1.2 扩大的价值形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不断增多,交换变得经常而丰富,一种商品不是偶然的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和越来越多的商品交换,由更多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成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2.1.1.3 一般价值形式:市场上所有商品都由一种商品表现价值,即一般价值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下,商品的直接物物交换变成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一般等价物具备了货币的一般性质。 2.1.1.4 货币形式:第二次大分工后,产生了专门的商品生产,一般等价物的固定化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一般等价物相对固定在某种特殊商品上后,这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2.1.2 货币形态的变迁:人类发展史上的货币形态十分繁杂。在古代,作为货币的有牲畜、盐、茶叶、皮革等,也有铜、铁、贝壳、银、金。到现代,我们所熟悉的是纸币、辅币、银行存款和信用卡等。从上述货币的演变可以发现:货币是由早期的实物形态,慢慢发展为用它的替代物,即代用货币,然后发展到现代的信用货币。 2.1.2.1 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最朴素的形式,它是与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由于许多实物货币携带不便、不能分割、质地不一、容易受损等,很难作为理想的交换媒介。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金属货币经历了两种转变。 一是从质上看,经历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的演变; 另一种是从形态上看,经历了由称量货币到铸币的转变。 2.1.2.2 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本身价值低于其所代表的货币价值。相对于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携带,节省稀有贵金属等优点。 代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交易者关心的并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无价值,而是它能否起媒介作用,这就产生了由价值符号或代用货币代替真实货币的可能性。而代用货币的完善形式就是纸币。 2.1.2.3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式,是货币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可分为辅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等几种主要形式。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是:其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以国家和银行的信誉作保证。 2.1.2.4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通过银行的电子计算机自动转帐系统进行收付的货币。它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功能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 电子货币具有以下特点:①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②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③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④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⑤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 2.1.3 货币的本质 一是货币金属论,认为货币与贵金属等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 二是货币名目论。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 马克思定义了货币并指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货币是商品。作为商品,它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货币具有价值,说明它与普通商品一样,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物。 其次,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同普通商品有如下区别:(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而普通商品则没有这种作用。(2)普通商品只具有由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的使用价值,而货币商品除了同样具有这种特定的使用价值之外,还具有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具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2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大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是基本职能的派生职能。 2.2.1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的第一职能,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也叫本质职能。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它与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价值。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的时候,就是商品的价格。 2.2.2 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发挥交易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它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价值尺度职能的必然发展。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真实的货币或现实的货币。交易的完成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观念上的货币是买不到任何东西的,而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这是二者的重要区别。我国人民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人民币的流通具有普遍的接受性、垄断性和独占性。 2.2.3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如清偿债务、支付税金、房租、水费、工资等,起到延期付款的作用,即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它起因于赊账的商品交易,当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则是价值单方面转移。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2.4 贮藏手段:当货币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它就会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起到贮水池的作用。此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贮藏的作用:①作为流通手段准备金的贮藏。②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的贮藏。③作为世界货币准备金的贮藏。信用制度发达以后,货币贮藏手段有了更大的变化。首先,纸币也可充当贮藏手段。其次,社会各阶层把自己持有的货币资产或收入存入银行,使贮藏手段趋于集中。 2.2.5 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着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称其为世界货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货币流通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许多国家的货币,在国际市场发挥着作为国际货币的三种效能,即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财富转移的作用。 货币的以上五种职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都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正是因为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具有和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因此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当货币上述两个基本职能进一步发展时,才会出现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既与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密切相关,又以贮藏手段职能为前提。世界货币职能是货币前四个职能的继续和延伸。总之,五大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是随着商品流通及其矛盾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3 货币制度构成及其演变 2.3.1 货币制度构成: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货币制度的构成具体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2.3.1.1 货币材料:货币材料也称币材,就是国家规定哪种材料作为货币,这是一个国家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用哪种商品作为币材就称为那种商品的本位制,比如用金、银作为货币材料就分别形成金本位制、银本位制等。 2.3.1.2 货币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即包含多少货币金属。 2.3.1.3 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其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基本相符,这是本位币的基本特征。本位币有如下特点:①自由铸造。②无限法偿。③磨损公差。在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铸币流通会有自然的磨损,不法之徒还有意削边、擦损。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主要用贱金属铸造。辅币是不足值的铸币。辅币在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上具有以下特点:①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②辅币实行限制铸造。③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国家对辅币规定了有限的支付能力。 在不兑现的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的自由铸造被取消了。本位币的磨损公差规定在许多国家都改为规定纸币的流通年限,如新加坡规定,新发行的货币流通3年必须收回销毁。不兑现纸币制度下,辅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3.1.4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发行准备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黄金储备的用途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第二,作为扩大或收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2.3.2 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其形态上来看,主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3.2.1 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历史上最早出现,也是实施时间最长的一种货币制度。它以白银为货币金属,以银币为本位币。在银本位制度下,银币可以自由地铸造和自由熔化,是无限法偿货币,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19世纪后期,世界白银产量大幅度增加,白银的价格开始跌落,许多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开始用黄金取代白银作为货币使用。 20世纪初,除了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少数国家仍实行银本位制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放弃了这种货币制度。 2.3.2.2 金银复本位制: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金币和银币可同时流通,都可以自由地铸造,具有无限法偿。历史上,金银复本位制经历了三种形态:平行本位、双本位以及跛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和银币同为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自由输出、输入,国家不规定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而由市场上金银的比价确定。这样,每种商品都具有金和银表示的两种价格,金银市场比价波动必然引起商品双重价格比例波动,给商品交易带来麻烦。 双本位制: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币和银币之间的固定比价,两者交换比率不受市场金银价格波动的影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跛行本位制:金银币都是本位币,但金币能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且限定每次支付的最高限额,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进行交换。事实上,在这一制度下,银币已经演变成辅币,金本位制度初步形成。 2.3.2.3 金本位制: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金本位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内容是“四自”,即规定金铸币为本位货币,居民可将金块自由申请铸造成金币,金币可自由熔化为金块、银行券可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和金币可自由输出、输入。 金块本位制特点是:政府停止铸造金币,不允许金币流通,代替金币流通的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的发行是以金块为准备,金准备多,发行的纸币就多,反之,则少;纸币的价值与黄金保持等值关系;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不能兑换成金币,但可以兑换为金块;黄金仍可自由输出入。金块本位制称为“富人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规定纸币的含金量,国内只流通纸币,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兑换。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放在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兑换比率。本国居民可以将本国纸币兑换成外汇,再向其他相关国家兑换金块。 2.3.2.4 不兑现的信用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既不规定含金量也不兑换黄金,完全取消流通货币的金银保证,流通中的货币通过中央银行的信贷程序投放出去的货币制度。因为纸币的发行数量直接由政府决定,如果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商品对它的需要时,就会使社会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2.3.3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作为我国唯一合法通货,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实行垄断发行,统一计划管理的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发行机关,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第3章 信用和征信 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之中。信用以偿还本息为基本特征,其主要形式包括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等。信用是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3.1 信用的产生及特征 3.1.1 信用的产生:在私有制下,贫困家庭缺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向富裕家庭借债,这样就产生了信用。因此,剩余产品的出现和贫富差别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在商品经济社会,商品和货币在各个所有者之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一方面,生产者要出卖商品;另一方面,购买者买进商品后因为贫穷或没有货币,产生借贷的需要,这样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为信用产生的社会基础。 3.1.2 信用的要素 信用交易或信用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即信用主体、信用工具和时间间隔。 信用主体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银行和个人等。信用工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时间间隔即承诺与兑现承诺的时间差。 3.1.3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从微观上看,信用对企业和个人筹措发展资金,节约流通费用,增强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宏观上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它对于加速资金集中,扩大社会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和调控宏观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 3.2 信用形式 信用活动是通过具体的信用形式表现出来的。 信用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等。 3.2.1 高利贷信用:高利贷在人类社会中久已存在,极高的利率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它是一种通过发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高利贷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瓦解时期,那时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原始公社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有以下特点:高利贷的利率高、剥削重。 3.2.2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具体形式:企业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 特点:主体是厂商;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优点:方便和及时。局限性: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方向上的局限性;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商业信用还存在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 3.2.3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特点:客体是货币资本;主体一方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另一方是企业和个人;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优点:规模和数量上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投放方向不受限制;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3.2.4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也叫政府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参与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表现为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政府信用基本形式:由国家发行政府债券;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国家发行国库券和公债券。 国家信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解决财政赤字的途径有增税、从银行透支和举债三种。 3.2.5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亦称个人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类型:工商企业以赊销商品(延期付款)、分期付款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信用,也就是消费贷款,它属于长期消费信用年。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买力需求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同时,消费信用也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3.2.6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对别国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所提供的信用。 按领域划分,国际信用可分为贸易信用和金融信用两大类。按其期限,国际信用可分为短期信贷、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按贷款人划分,国际信用还可分为由私营企业、银行、经纪人等提供的私人信用、由政府直接提供或通过国营信贷机构提供的国家信用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与区域性金融组织提供的信用。 3.3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具有一定格式并准确记载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偿还日期和偿还额,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能有效约束双方行为的书面信用凭证。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3.3.1 信用工具的特征:特点: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信用工具的收益有三种:固定收益,是投资者按事先规定好的利息率获得的收益;即期收益,又叫当期收益,就是按市场价格出卖时所获得的收益;实际收益,指名义收益或当期收益扣除因物价变动而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后的真实收益。 3.3.2 信用工具的分类 现实经济生活中,信用工具的形式多样,也有多种分类,最常见的是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 3.3.2.1 短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是指一年期以下的票据和信用证等信用工具。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载明金额和日期,到期由付款人对持票人或指定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票据一般分为:汇票、本票、支票。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按出票人不同,汇票可分成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汇票可分成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本票按其出票人身份为,可以分为银行本票和商业本票。支票是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支票一经背书即可流通转让,具有通货作用。 3.3.2.2 长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又称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面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期限在一年以上,并能定期取得一定收入的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凭证上载明债券发行机构的名称、面额、期限、利率等事项。债券一般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为集资而发行的债务凭证。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金融债券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发行的债务凭证。 3.3.2.3 其它分类:信用工具按有无金融机构的参与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两大类。 直接信用工具: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直接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商业票据、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 间接信用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存款单、银行票据等,是由金融机构作为借贷双方的金融中介参与的信用。 3.4 征信与社会征信体系 3.4.1 征信:征信,中文之“征”即证、验、求,“信”即信用、诚实、信任之意。狭义的征信,是指调查、验证、他人信用;而广义的征信,还有 “求取他人对自己的信用”之意。 基本功能:了解、调查、验证他人的信用,使赊销和信贷活动中的授信方能够比较充分地了解信用申请方的真实资信状况和如期还款能力。 3.4.2征信和信用的关系:信用主要是指借钱还钱、先消费后付款等经济活动;征信则指的是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为了让大家更方便地借钱,通过第三方机构将每个人的信用信息集中起来,在需要的时候供信贷机构及各相关主体使用。这是信用与征信的主要区别。 3.4.3 征信体系:征信体系是指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 征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为信贷市场服务,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还向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提供服务。 社会征信体系:个人征信体系和企业征信体系两大部分。 个人征信的征信对象主要针对本国公民、在该国长期活动的外国人及个人资产。个人征信体系是指能证明、解释和查验个人信用情况而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资料和行事规则的制度框架。它主要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个人信用风险、个人信用风险转嫁制度等。企业征信的征信对象是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中小型企业及其发行的债券,主要为征信对象提供企业信用调查、资信评级、股票债券评级、市场调查等服务。 3.4.3.1 征信体系模式 第一种是市场主导型模式,又称民营模式。特征是征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收集、加工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政府基本上处于社会信用体系之外,主要负责立法、司法和执法,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同时其本身也成为商业性征信公司的评级对象。第二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又称公共模式或中央信贷登记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信用体系。其征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各国中央银行管理,主要采集一定金额以上的银行信贷信息,目的是为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服务。另一部分由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组成,一般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第三种是会员制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互换平台,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 3.4.3.2 征信机构:征信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机构。其业务主要是采集、存储、加工、分析信用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报告服务或其它信用查询服务。它包括信用信息登记机构、信用调查机构、信用评分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等。 3.4.4 建立征信体系的必要性: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使人们自觉地坚守“诚信”,经济得以健康发展。 征信制度的建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各部门管理社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银行利用征信技术合理扩张授信业务,增加资金流通数量和速度,并刺激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从而达到促进金融经济发展的作用。 3.4.5 我国的信用现状及征信体系建设 现状:履约率低;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等恶性案件不断发生;企业进行虚假信息披露、包装上市圈钱等行为屡见不鲜;以万亿元计的银行的不良贷款积累;盗窃知识产权等等。 这些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信用缺失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其次,信用的严重缺失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最后,信用缺失加大了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的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关键是建好五个子系统:一是信用档案系统,包括个人信用档案和企业信用档案;二是信用调查系统,包括贷款信用、融资信用、合资合作信用、贸易伙伴信用调查;三是信用评估系统,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评估综合考察和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研究;四是信用查询系统,包括企业和个人两套信息系统;五是失信公示系统,根据失信行为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内部公示和外部公示。 4.1 利息与利率 4.1.1 利息及其本质 所谓利息,是贷款者放弃获取投资收益的补偿,是一段时期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或者说,是贷款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从借款者那里取得的超过借贷货币额的报酬。对于借款者来说是借用本金应付出的代价。 利息究竟来源于何处,其本质是什么? 4.1.1.1 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利息可以称为是借贷资本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任何时候都由供求决定。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劳动,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借贷资本家的那部分利润即剩余价值,它反映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生产关系。 4.1.1.2 西方学者关于利息本质的观点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由于地租存在而产生的,是因为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即“利息报酬论”。 纳骚•西尼尔认为利息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结果。 欧文•费雪认为利息是不耐程度的指标,是倾向于借债的不耐程度、时间偏好高的人与倾向于放款的不耐程度、时间偏好低的人进行充分活动的结果。 约瑟夫•马西认为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并且是利润的一部分。 亚当•斯密认为利息具有双重来源:当借贷资本用于生产时,利息来源于利润;当借贷资本用于消费时,利息来源于借款者别的收入。 凯恩斯认为利息来源于一定时期内人们放弃货币的灵活偏好的报酬,利息率并不决定于储蓄和投资,而是决定于货币存量的供求和人们对流动性偏好的强弱。 4.1.2 利率的概念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由利息率表示的。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借贷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金的比率,称为利息率,也称为收益率。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率= (一定时期借贷货币取得的利息额/一定时期借贷的资本额)×100%。 4.1.3 利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 4.1.3.1 利率的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年利率一般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通常称为年息几厘。月利率一般以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通常称为月息几厘。日利率一般以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通常称为日息几厘。 4.1.3.2 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率的计算有两种基本方法:单利计息法和复利计息法。 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不论借贷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下期利息的方法。单利计算公式为:I = P·r·n S = P·( 1+ n·r ) 式中,I――利息额;P――本金;r ――利率;n――借贷年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 复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将本期所生利息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的方法,即第一年按本金计算利息,第二年将第一年的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出第二年的利息,以后各年以此类推。复利计算公式为:S = P·( 1+ r )n I = S—P 4.2 利率的种类和决定因素 4.2.1 利率的种类 4.2.1.1根据利率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固定不变、不随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固定利率适用于借款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 浮动利率是指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较适合借款期限比较长的情况,可使借贷双方都承担较小的利率变化风险。 4.2.1.2 根据利率形成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官定利率、市场利率和公定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要求强制实施的利率。市场利率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所确定的竞争性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确定的利率。它只对会员银行有约束作用。 4.2.1.3 根据利率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即银行的挂牌利率。它是指在通货膨胀下没有剔除通货膨胀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则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若用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通货膨胀率。则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i=r – p 4.2.2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4.2.2.1 平均利润率:决定利率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是利润。利率高于零低于平均利润率,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 4.2.2.2 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利率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但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其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由市场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造成的。 4.2.2.3 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是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杠杆,又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外生变量。当宏观经济形势过热时,提高利率,以减少货币供应量;当宏观经济萧条时,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供应量。 4.2.2.4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为避免损失,往往在银行公布的利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通货膨胀率。而在通货紧缩时期,则降低利率,以刺激人们消费和企业增加投资,推动经济走出低谷。 4.2 利率的种类和决定因素 4.2.2.5 汇率水平:本币贬值会刺激本国出口的增加和外国资金的流入,进而增加国内资金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带来利率下降的压力;反之,本币升值会刺激进口的增加和资本的外流,从而减少国内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产生利率上升的压力。 4.2.2.6 国际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高于本币利率水平,会刺激资本外流,增加套汇、逃汇活动,导致基础货币回笼,货币供给量减少,本币利率呈上升压力;反之。 此外,利率水平的高低还会受到利率管制、经济周期、借贷期限等因素的影响。 4.2.3 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4.2.3.1 利率变动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利率的变动一是影响储蓄者对货币的供给,二是影响筹资者对货币的需求。 4.2.3.2利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在经济过热时期,商品价格水平较高时,可提高利率,增加人们的货币储蓄量,抑制人们的现期消费,并提高企业借款的成本,减少企业的现期投资,以使商品的价格下降;反之。 4.2.3.3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就实物投资而言,利率提高,意味着筹资成本增加,投资后的相对获利减少,这会抑制投资;反之。利率对证券投资的影响主要是调节银行储蓄与有价证券的结构,以及对不同有价证券的选择。银行利率与有价证券价格成反比。 4.2.3.4 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对资本可自由流动的国家来说,一国提高利率,产生国际间利差(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可改善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或加大国际收支顺差。但是,提高(降低)利率产生的资本流入(流出)会带来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减少),货币供应量上升(下降)的效应,这会减弱提高(降低)利率、紧缩银根(扩张信用)的效果。 4.3 西方利率理论 4.3.1 古典利率理论:该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决定了利率水平。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利息是对推迟消费储蓄行为的补偿,它取决于人们的“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等因素。储蓄(S)是利率(i)的递增函数。投资(I)是利率(i)的递减函数。如下图: 4.3.2 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成任何资产而不遭受损失。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得到的报酬。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的供给独立于利率;货币需求是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人们的流动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多,而流动性的强弱取决于人们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动机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以L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以L2表示投机动机,货币总需求可表示为:L=L1(Y)+L2(i)。 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水平会上升,货币的需求就会无限大,人们只持有货币,而不购买债券,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储存,从而使利率水平不能继续下降,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4.3.3 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当前的储蓄S;二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即新增发的货币△MS,这两个方面都是利率的增函数。可贷资金的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的投资需求I;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即净窖藏△H,这两个方面是利率的减函数。 4.3.4 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较为完善的表述。IS曲线是指商品市场均衡时,表示产出Y和利率i之间关系的曲线,是利率达到均衡时投资和储蓄的供求,利率决定于收入的情况。 LM曲线是指货币市场均衡时,表示产出Y和利率i之间关系的曲线,是利率达到均衡时货币的供求,收入决定利率的情况。当IS、LM曲线相交时,表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其交点决定了均衡的产出和利率。如图 4.3.5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与期限之间关系的理论。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表示。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指把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等因素都相同的债券的回报率连成的一条曲线。根据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到期给债券带来的收益不同,可以把收益率曲线分为向上倾斜、水平以及向下倾斜、先向上再向下倾斜四种类型。如图 4.3.5.1 预期假说理论:预期假说理论理论认为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水平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期,长期利率是某一期限内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即投资者在持有一年到期和在上年出售这种债券下一年再投资得到的回报是相同的。 该理论无法对利率曲线为什么几乎总是向上倾斜的原因作出解释。 4.3.5.2 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又称期限偏好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相互之间是完全独立、彼此分割的。无论投资者或借款者都有强烈的期限偏好和期限需求,由于他们只对一种期限的债券具有强烈的偏好,而对其他期限债券却并非如此,所以,他们不会因为不同期限的收益差别而放弃或改变他们的需求期限范围。 4.3.5.3 风险溢价理论:风险溢价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有风险的,对未来利率不可能完全预期。利率期限越长,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利率风险也就越大。投资者为了减少风险,偏好流动性较高的短期证券。而筹资者希望长期使用资金,偏好期限长的长期债券,而且期限越长越好。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必须支付一份流动性升水才能使他们愿意持有长期债券。因此,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一方面是作为对风险的补偿,另一方面也是对放弃流动性的补偿。 4.4 我国利率体制及改革 4.4.1 我国利率制度的沿革 4.4.1.1 1949年~1978年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在1949年~1978年期间,一切利率都由国家计划制定,这一时期的利率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利率决定和调整权高度集中于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②利率种类少,结构不合理。不仅存在存贷款利率倒挂的现象,而且存在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③利率不能发挥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在1949~1982年期间,银行存贷款利率仅进行过6次大面积调整。④利率传导机制是完全的行政机制。 4.4.1.2 1978年至今实行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利率制度:1978年以后利率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利率管理体制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1999年3月2日,人民银行修订并下发了《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强调了利率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简化了利率管理的种类,明确了人民银行利率管理和金融机构自定利率的范围,使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以规范的形式明确下来。 4.4.2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4.4.2.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 4.4.2.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略) 4.4 我国利率体制及改革 4.4.2.3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目前,我国金融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达成的共识是:放开利率先从货币市场开始;存贷款利率改革的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再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再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 4.4 我国利率体制及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4.政府(或中国人民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利。 在上述的内容当中,商业银行对存贷款的定价权是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市场化的核心内容。 5.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5.1.1 金融机构及其类型 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金融机构体系又称为金融体系,是一个由经营和管理金融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整体系统。 金融体系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及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机构;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金融活动的监管机构。 金融机构按活动的领域分为直接金融机构和间接金融机构。前者指活跃于证券市场并为筹资者和投资者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营销、经纪、登记、保管、清算、资信评级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服务的中介机构,各种证券经营公司大都为直接金融机构。后者指活动于间接金融领域,在最初的资金提供者和最终的资金使用者之间进行债权债务转换的中介机构。 按职能作用,金融机构有中央银行(或其他一些专业金融领域的监管机构,如证监会之类)与一般金融机构之分。前者承担宏观金融调控、进行金融监管的重任,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后者则是商业化经营,通过向社会提供特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取得收入。 按业务特征,金融机构有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分。凡是被称之为银行的金融机构,一般都以存款、放款、汇兑结算等传统而典型的银行业务为其主要经营内容。其他所谓的专业银行,也大都以存款、贷款为主要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它包括保险、证券、信托、租赁、投资等机构。 5.1.2 金融机构的功能 5.1.2.1 间接金融机构的功能:间接金融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首先,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从事金融交易所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其次,金融中介机构可以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5.1.2.2 直接金融机构的功能:直接融资市场中的金融机构,如证券经纪人和证券交易商、投资银行以及证券交易所等对于证券市场的顺畅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往往居于证券的发行者(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资金提供者)之间,在自身承担了相应的收益和风险的同时,使双方更有效地进行直接的投融资。 5.2 西方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架 5.2.1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日益加强而不断发展和强化。中央银行最初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如1656年成立的瑞典银行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最初都是商业银行,后来分别被政府改组为中央银行。 5.2.2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最早出现的现代银行机构。现代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并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惟一能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5.2.3 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其特点是:①专门性。②政策性。③行政性。 5.2.3.1 开发银行:开发银行是专门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期投资的需要而设立的银行。这类投资项目具有投资量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等开发性特点,一般商业银行不愿意承担。开发银行多为国家或政府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 5.2.3.2 储蓄银行:储蓄银行是指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并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这类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消费者,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为居民提供消费贷款和抵押贷款,投资政府公债、公司债券以及转存商业银行等。 5.2.3.3 抵押银行:抵押银行是指专门办理以不动产抵押长期贷款业务的银行。抵押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发行不动产抵押债券筹集到的长期性资金。其长期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土地为抵押物的贷款,贷款对象是土地所有者或农场主;二是以城市不动产为抵押物的贷款,贷款对象主要是房屋所有者和建筑商。 5.2.3.4 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是为通过金融渠道支持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而设立的一种专业银行。创建进出口银行的宗旨是推动本国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大型机电设备的进出口贸易,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外,还可以向财政部、中央银行借款或发行金融债券。 5.2.3.5 外汇银行:外汇银行是专门经营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的银行。外汇银行的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外,还可以吸收存款、发行债券。业务有:①外汇业务。②贸易融资业务。③对内融资业务。④对外融资业务。⑤国际证券业务。⑥外币资金的筹集。 5.2.3.6 农业银行:农业银行是指在政府指导和资助下,专门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农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发行债券以及根据有关法规出资团体的缴纳款等;资金运用主要是向农牧渔民创业和发展生产提供低息贷款。 5.2.4 非银行金融机构 5.2.4.1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依靠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筹集资金,并对发生意外灾害和事故的投保人予以经济赔偿,是—种信用补偿方式。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获利的主要来源。保险公司筹集的资金除了一部分用于应付赔偿所需外,其余部分主要投向稳定收入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以及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保单贷款等。 5.2.4.2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指专门为工商企业提供证券投融资服务和办理长期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的业务从广义上说,是指所有的资本市场业务。从狭义上来说,仅是指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即在一级市场上为融资者提供服务的业务。除了传统的证券承销和融资业务外,现代投资银行业务涵盖了证券经纪、证券交易、投资管理、收购兼并、财务顾问、金融创新、衍生工具、项目融资、杠杆租赁等广泛的领域。 5.2.4.3 退休或养老基金会:退
/
本文档为【(董金玲)_金融学知识点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