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2012-01-12 5页 pdf 300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0153

暂无简介

举报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 458 · 定结果,硝酸盐类药物对于单纯性冠脉扩张的治疗不少资料 显示无益。G受体阻滞剂理论上推测可能有效 ,大多数瘤体 不需治疗,巨大瘤体有破裂危险者外科手术治疗是正确 的选 择 ,由于受患者全身情况限制,事实上手术的机会很少,体外 反搏治疗作为有益尝试值得探讨。 冠脉扩张 与粥样硬 化均 为进 展缓 慢 ,其预 后取 决 于病 因 及基础病变。单纯冠脉扩张患者预后 良好 ,合并冠脉狭窄者 取决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 ,多数预后较好 ,极少数因瘤体破裂 而猝死 。 综上所述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随着...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 458 · 定结果,硝酸盐类药物对于单纯性冠脉扩张的治疗不少 显示无益。G受体阻滞剂理论上推测可能有效 ,大多数瘤体 不需治疗,巨大瘤体有破裂危险者外科手术治疗是正确 的选 择 ,由于受患者全身情况限制,事实上手术的机会很少,体外 反搏治疗作为有益尝试值得探讨。 冠脉扩张 与粥样硬 化均 为进 展缓 慢 ,其预 后取 决 于病 因 及基础病变。单纯冠脉扩张患者预后 良好 ,合并冠脉狭窄者 取决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 ,多数预后较好 ,极少数因瘤体破裂 而猝死 。 综上所述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随着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 技术的普及 ,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其病因及确切 的发病机制 尚未明确 ,临床表现与病因有关,对人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 究 ,预后较好 。 参考文献 : [1] Hill JA,Margolis JR,Feldman RL,et a1.Coronary arterial aneurysm formation after balloon angioplasty[J].Am J Cardiol,1983,52(3): 261.264. [2] Merrill A,Krolick DO,William J,et a1.Coronary Aneurysm Formation Following directioncal Coronary Atherectomy[J].Cathet Cardiovasc Di- agn,1992,27(2):1 17—121. E3] Syed M,Lesch M.Coronary artery aneurysm:a review[J]Prog Cardio- VaF,C Dis,1997,40(1):77.84 [4] KrugerD,Stierle U,Potratz J,et a1.Detection of stl~ss-induced myo- cardial ischemia in isolated coronary ectasia and aneurysm J z Kar- dol,1996,85(6):407.417. [5] 胡承恒,杜志民,唐安丽,等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缺血性心脏 病的关系 J].中国介人性心脏病学杂志,1999,7(3):105.106. [6: Suzuki H,Takeyama Y,Hamazaki Y,et a1.Coronary spas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ectasia[J].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94,32(1):1-7. [7j Michael JA,WilliamsM,Ralph AH,et a1.Coronary Artery Ectasia:Lo一 医学综述 2002年第 8卷第 8期 Medical Recapitulate 2002,Vo1.8,No 8 cal Pathology or Difluse Disease?l Jj 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94, 33(2):ll6-ll9. Vranckx P,Pirot L,Benit E.Giant left main cornary artery aneu sm in association with severe atheroselerotic cononary diseasel J J.Cathet Car- diovasc Diagn.1997,42(1):54-57. 马长生,盖鲁粤,张奎俊 ,等.介人心脏病学[M].第 1版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1998.15.20. Genda A,Nakayama A,Shimizu M,et a1.Coro-nary angiographic char- aeterisitic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 terolemia1 J J.Atherosclerosis,1987,66(1-2):29—36. Mabuchi H.Michishita I,Sakai Y ,et a1.Comary ectasia in a homozy. gous patient with familial hypereholesterolemia l J j.Atheroselerosis, 1986,59(1):43-46. Preisack MB,Voelker W ,H Lse KK,et a1.Case Report:form ation of vessel aneurysm after stand alone coronary excimer laser angioplasty [J].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92,27(2):122-124. Nakamura F.Kvasnicka J,Decoster HL.Hans L,et a1.Aneurysmalfor- mation after successful pul-sed laser coronary angioplasty【J j.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92.27(2):125.129. Bal ET.Thijs-plokker HW,Van-den-Berg EM,et a1.Predictability and prognosis of PTCA-Induced coronary"artery aneurysms【Jj.Cathet Cardivasc Diagn.1991,22(2):85-88. Sudhir K ,Ports TA,Amidon TM ,et a1.Increased revalence of coronay ectasia in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eholesterolemia【J j.Circulation, 1995,91(5):1375.13 8(】. McConnell ME,Hannon DW ,Steed RD,et a1.Fatal obliterative coro. nary vasculitis in Kawasaki disea.sel J J J Pediatr,1998,133(2):259. 261. Rahmatullah SI,Khan IA,Nair VM ,et a1.Bifurcating Aneurysm of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Involving Le ft Anterior Descending and Le ft Circumflex Arteriesl J J.Angiology,1999,50(5):417-420. 白小涓,王景全,李菌,等.心肌局部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 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7):528.530. Demopoulos VP,Olympios C0.Fakiolas CN,et a1.11}le natural history of aneurysmal coronary atrery diseasel J J.Heart,1997,78(2):l36- 141. 收稿日期:2001.07.31 修回日期:2002.02.18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陈兆善(综述),胡婉英(审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关键词 :心肌 ;细胞凋亡 ;心 力衰竭 ;基因表达调控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06.2084(2002)08.0458.05 生物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数量通常保持在一种相对平 衡的状态,这种状态有赖于各类细胞有规律地分裂 、增殖和死 亡。组织细胞数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 理功能状态。过去人们多注重于对细胞分化 、增殖的研究,而 对细胞死亡的研究较少。自 1972年 Kerr等 首次使用“凋 亡”(apoptosis)这个词以来,生物学家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 具有重要 的生物学意 义。短短不 足 3O年的时 间 ,细胞凋 亡 已 成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已经渗入到生命 科学的多个领域。现在也已经认识到:即使是终末分化的细 胞,如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也包含 了程序性死亡的基因调控 机制,也即保持因凋亡而致细胞死亡的能力。心力衰竭是各 种病因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脏病死亡的重要原 因。近年 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发生时左室功能的不断恶化是 心肌细胞反复丢失和(或)剩余的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逐渐退化 的结果 。而凋亡可 能是心肌细胞 不断丢 失的根源 所在。因而 心力 衰竭时心肌 细胞凋亡 的研究是 美 国研 究心 力衰竭 的 SEP (special emphasis pane1)推荐的今后心力衰竭专门的重点研究 领域之 一l2 。 1 细胞 凋亡 1.1 细胞凋 亡的形 态学 改变 细 胞 死亡 有两 种 形式 。其 一 为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基因调控的主动而有序的细胞 自我 消亡的过程,有一连串不伴有炎症反应的细胞变化,最终导致 细胞死亡,是被精确调节的生理性死亡。细胞凋亡的特征:早 期细胞首先变圆,随即与邻近细胞脱离 ,失去多数微绒毛,胞 浆浓缩 ,内质网扩张呈泡状并与细胞膜融合 ,核染色质密度增 高呈半月形,并凝聚在核膜周围,核仁裂解 ,进而胞膜 内陷将 细胞 自行分裂为多个外有膜包裹 ,内涵物不外溢的细胞小体 — — 凋亡小体(apoptosis body)。小体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外有 胞浆膜包裹,且有浓缩的核碎片。晚期,凋亡小体被邻近细胞 (如巨噬细胞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等)吞噬消化。通常组织 中 的凋亡分散于正常细胞之间。全过程不导致溶酶体膜及胞膜 破裂。由于没有细胞 内容物的外渗 ,所以不伴有剧烈的炎症 引 r= 列 副 力 引 1 1 1 1 1 1 1 1 1 i [ r L i _ _ 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综述2002年第8卷第8期 Medical Recapitulate 2002,Vol,8,No,8 反应。主要通过启动自我内部机制,经内源性 DNA内切酶的 激活一发生细胞自然死亡的过程 ,其 DNA迅速被核酸酶降解 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寡核苷酸碎片(不同倍数 180~200bp的核 苷酸片段 组成 ),在 琼 脂糖 凝胶 电泳 上呈 阶梯 状 DNA区带 图 谱 (DNA ladder)。 细 胞死亡 的另一种形式 是细胞 坏死(necrosis)。它是 一种 由外部因素(如缺血 、细菌毒素、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严重的细 胞损伤,是意外的或无计划的细胞死亡。坏死细胞首先是膜 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形发生不变化 ,内质网和线粒体等发 生进行性扩张与肿胀。随着坏死的发展 ,可见不规则的小而 疏松 的染色质 团块 ,但 染色质并 不象凋 亡细胞那样 浓缩边 聚 , 核进行性溶解 ,溶解的核不被脂质双分子包裹。晚期则有细 胞膜 和细胞器 的结 构破 坏 ,细 胞溶解 ,细胞 内容物散 至周围组 织 ,引起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是为 了清除炎症渗出物。 较大面积的组织坏死常伴有发热,可遗留疤痕。发生坏死的 细胞常是群体性的。 光镜下鉴别凋亡与坏死的参考依据:①细胞内有圆形或 卵原形的凋亡小体,坏死过程无凋亡小体出现。②细胞周围 是 否有炎症 反应 。凋 亡过程无炎 症细胞浸润 。 1.2 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大多数细胞在凋亡过程 中需要 新的基因表达 ,因而人们认为发生凋亡的细胞是接受外来信 号后发生 自杀 ,而不是他杀。细胞凋亡具有复杂的分子调控 机制。细胞凋亡的启动和发展需要许多基因及其产物参与。 一 类 为促进 凋亡基 因或 细胞 死亡 基 因 (cell death genes),如 白 细胞 介 素一10转 换 酶 (IL-I~cove~ing enzyme,ICE)、p53、Fas、 nur77等。另一类为抑制凋亡基因或称为细胞死亡抑制基因 (cell suppressor genes),如 Bcl一2、Bcl—X等 。 1.2.1 Bcl一2基 因家 族 Bcl一2基 因 家 族 包 括 :Bc1.2、Bcl—X、 Bax、Mcl一1、A1等 。 1.2.1.1 Bcl一2 Bcl一2基 因是 1984年 Tsujimoto等 通过 对 某 些 B淋巴细胞瘤患者中一个染色体易位现象所作研究而发 现的人体正常基因,位于 18号染色体上,随后发现 Bcl一2可调 节 细胞凋亡 。Bcl一2的表达不 能阻止 所有 类型 的细胞 凋亡 ,也 不能使细胞抵抗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作用。实 验表明 Bcl一2并不是加速细胞分裂,而是促进细胞生存,即 Bcl一2基因产物并不改变细胞增殖速度,而是通过抵抗多种形 式的细胞死亡 ,延长细胞寿命 ,导致细胞数 目增加。Bcl一2可 抑制许多种类的细胞发生凋亡,可使哺乳类动物细胞抵抗叠 氮钠 、秋水仙碱、DNA、RNA和蛋 白质合成抑制剂 、类固醇 、射 线作用以及生长因子耗竭所致的死亡。 1.2.1.2 Bcl—X Bcl—X与 Bcl一2有 74%的 同源性 。进 一 步分 析发现,Bc1.x分两型:一型为 Bcl—xl(1ong),存在于长寿命细胞 (如神经元),与 Bcl一2有协同作用 ;另一型为 Bc1.XS(short),存 在于短寿命细胞 (如未成熟 的 cD 、CDs T细胞 ),缺乏 Bcl一2 编码的63个氨基酸的高度保守区,对 Bcl一2有抑制作用。 1.2.1.3 Bax Bax(Bcl一2 associated X protein)基 因 的功 能 与 Bc1.2相反 。Bax蛋 白 可 与 Bc1.2蛋 白形 成 异 二 聚 体 而 抑 制 Bcl一2的抗凋亡作用。Bcl一2蛋白与 Bax蛋白的比值决定着细 胞受诱导刺激后是凋亡还是存活 ,人们戏称之为“死亡开关”, 若该比值增大,则细胞凋亡进程明显减缓 ,反之细胞凋亡进程 加剧 。 · 459 · 1.2.2 Fas和 FasL基因 1.2.2.1 Fas Fas又称 Apo一1,现命名为 cD。 分子。Fas与其 配体 FasL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是 当 前凋亡研究的热点。 Fas属 TNFR/NGFR家族成员。Fas分子是个典型的 I型 膜蛋白,其胞浆区的 印 ~70氨基酸序列与 TNFR胞浆区有高 度同源性 ,因介导细胞死亡,故称为死亡域(death domain)。因 此,Fas又称为死亡分子。许多组织和细胞都有 Fas的微量表 达,但在小鼠的胸腺、肝脏、心脏 、肺、肾脏及子宫均发现 Fas 的大量表达 ]。Fas主要以膜受体的形式存在 ,还通过在转录 水平的不同拼接 ,产生可溶性 Fas分子(sFas)。后者由于缺少 Fas分子的跨膜部分 ,就 能在细胞膜上抑制 Fas与 FasL或 sFasL的结合 ,阻止凋亡 的发生 。 1.2.2.2 FasL FasL为 TNF相关 的 Ⅱ型膜分子。其胞外区 约 150个氨基酸与 TNF家族成员高度同源。FasL或 Fas单抗 与 Fas受体结合 ,Fas分子就向细胞 内传递死亡信号 ,导致表 达 Fas分子的靶细胞凋亡,显示 FasL强大 的细胞毒性 ,故把 FasL称死亡因子 。FasL也可分泌或脱落至细胞外,成为可溶 性的功能性活分子(sFasL)。 Fas及其配体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是两者结合后,造血细 胞卵磷酯直接诱导凋亡基因,也可活化 N一鞘磷酯 ,而后者分 解膜上鞘磷酯产生第二信使——神经酰胺,在 ca 的作用 下,神经酰胺活化多种激酶,导致细胞发生凋亡。 1.2.3 ICE基因 ICE即 白细 胞介素一1G转换 酶 ,是半胱 氨酸 蛋白酶,能转变无活性 IL-I~前体成有活性 IL-I~,后者可诱导 Fas基因的表达,而 ICE本身也有类似 Ced一3直接诱导凋亡的 作用 ,而 Bcl一2和 p53基因可拮抗 ICE诱导凋亡作用。故 Bc1.2 失活或 ICE过度表达时,易诱发凋亡。 其他影 响凋亡 的 因素 还有:Ced一3、Ced一4、TNFR-1、p53、 c.jun、c—myc、Ras、IGF、NGF、Sfgf、PDGF、VEGF等 促 进 凋 亡 ;而 Ced一9、p35等则抑制凋亡的发生。 1.3 细胞凋亡的常用检测 有关细胞 的实验室检查主 要是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其生化改变进行体外的定性 、定 量研 究 。 1.3.1 细胞凋 亡的形 态学检测 在细胞凋 亡 的发展过 程 中 , 最明显的的实验证据是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一系列形态学变化(表 1)。尤其是对具有细胞凋亡特性 “凋亡小体”的观察。该小体系由细胞膜脱落形成小泡,其内 含有完整的细胞器及核片段。这种小体易被巨噬细胞、上皮 细胞等吞噬,借 以清除正常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细胞。而坏死 细胞则无此小体形成。 1.3.2 凋亡细胞 DNA断裂末端标记法(TUNEL):TUNEL标 记法近来已成为鉴别和定量凋亡细胞最常用的流式细胞术 (FCM)之一。1991年 Fehsel等 首次将末端转移酶标记 DNA 缺 口的方 法用 于 检 测细 胞 凋亡 。 目前 国 内外 普 遍 采用 DNA 断裂末端标记检测法中最常见的是 TUNEL法 ,它对细胞凋亡 早期检测及原位检测更为理想。其原理 :凋亡细胞 DNA断 裂,产生 3'-OH末端,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作用下, 带标记物的 dUTP能渗入到 3 一OH上,根据标记结果,结合细 胞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缩小、核固缩),判断凋亡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460 · 医学综述 2002年第 8卷第 8期 Medical Recapitulate 2002,Vo1.8,No 8 裹 1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检 查 方 法 鉴定凋 亡细胞特征 光学显微镜(1ight microg~aph) 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light micmg~aph)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mg~aph) 聚焦激光扫描电镜(confocal laser scan microscopy)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g~aph) 缩时摄影术(time-lapse photography) 细 胞体积缩小 、核浓缩 ,细胞周 围透 明圈 细胞鼓泡、凋亡小体 微绒毛消失,新月体状核,凋亡小体 凋亡细胞固缩染色质及核碎片定位 细 胞膜表面泡状 突起 凋亡细胞的形成过程。形态学检测的金 1.3.3 DNA降解分析 DNA的降解先于凋亡细胞形态学的 变化 ,故许多研究积极寻求检测 DNA降解的敏感、特异 、快速 的方法。最常见、也是最特异的方法是以电泳分析检测凋亡 细胞降解产生的一系列规则的双链 DNA片段。常规以苯酚 氯仿法对 180~200bp倍数的 DNA寡聚体进行去组蛋白纯化 , 将纯化 后的双链 DNA片段点样于含有 溴乙锭的 1.5% ~ 1.8%琼脂糖凝胶中直接进行电泳分析。凋亡细胞 DNA呈独 特的“梯状”电泳条带 ,而坏死 的 DNA电泳后呈模糊 的涂片 状。也可将凋亡细胞 DNA提取并纯化后 ,用同位素 P标记 , 经 电泳后对凋亡 细胞 的 DNA定量分 析。 1.3.4 细胞凋 亡的相 关蛋 白分 析 主要 的细 胞凋 亡 调节 蛋 白有 :Fas抗原 ,Bcl一2原癌基因蛋白及 p53等。前者可利用抗一 Fas一生物素通过蛋 白印迹法 ,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1.2也 可通过免疫组化 ,或免疫细胞化学法对组织或细胞进行原位 染色来检测。p53可用夹心免疫法定量检测野生或突变型 p53蛋 白。 其它检测 细胞凋亡 的方法 :如细胞 凋亡的酶学 分析 、电化 学分析细胞凋亡、质子磁共振光谱分析等。目前尚未被广泛 应 用。 2 心力衰 竭 多种原因可致心力衰竭 ,例如压力负荷与容量负荷的增 加 ,原发性的心肌损害——而心肌细胞的丢失是心力衰竭发 生发展中的重要机制。以往常将心肌细胞死亡导致心肌功能 不断恶化归因于细胞坏死,近年来人们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 到细胞凋亡的研究上来。心力衰竭时左室舒缩功能的退化达 到高潮。而这种血流动力学不断恶化的机制尚不清楚 ,但部 分 归因于进入 到一个 所 谓的恶 性 循环 。一方 面 ,心力 衰竭 时 代偿性机制致力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例如代偿性的心 肌肥厚及扩大,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增高; 另一方面,恰恰是由于这些因素加速了左室功能不断恶化的 进程。一个可能的假设就是这些代偿系统活性的增高导致了 剩余心肌细胞舒缩功能的不断降低及心肌细胞的丢失。而心 肌细胞的丢失可能是心脏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心肌细胞发生 凋亡的结果 。 2.1 实验动物心 力衰竭模型 中的心肌 细胞凋亡 sha|0v 等‘ 用透射电镜及核 DNA片段原位组化标记法证实了慢性 心力衰竭时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存在。由多发冠脉微栓塞所 致的心力衰竭[左室 EF(27±1%)]犬 l0只,正常对照组 5只。 结果,正常犬中未发现心肌细胞凋亡的证据,而心力衰竭组 中 却发现凋亡的存在。大多数凋亡细胞有以下四个特征 :① 大 多出现在左室靠近陈旧性梗死区的周围。②大小约为正常未 发生凋亡心肌细胞的十分之一。③通常被大量的胶原所包 围 。④无相应 的 炎症 反 应 。Sharov等 进一 步 研 究显 示 :发生 凋亡的心肌细胞数量,左室陈旧性梗死区周 围的显著高于远 离梗死区者[(4.0±0.5)比(0.5±0.3)核 DNA碎片数/10 个 心肌细胞]。心肌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成团且有核膜包 裹,细胞内质膜皱缩、起泡 、核碎裂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等细胞 凋亡特征 。 Li等 研究 4组小鼠,分别为发生心力衰竭 的自发性高 血压大鼠(SHR.F),没有发生心力衰竭的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NF),年龄相配的 Wister—Kyoto(WKY)大鼠,另外加上发 生心力衰竭后再用开博通治疗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F. captopril)组 。用 原 位 TUNEL法 检 测 心 肌 标 本 。结 果 显 示 : SHR—F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增高,与 SHR—NF相 比,P< 0.05[SHR.F(38.92±12.97)/10 ,SHR—NF为(8.05±3.98)/ 10 ]。而 WKY组凋亡率则更低 为(2.21±1.4)/10 ,与 SHR—F 组相比,P<0.o1。SHR—F组经开博通治疗后 ,其凋亡率降低 到 SHR.NF的水平[(9.17±1.53)/10 ,与 SHR—F组相比显著下 降]。以 Western Blot法检测 Bcl一2蛋 白的表达在各组间无明 显差异。以 Northern Blot法检测 WAF一1(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 酶抑制剂)的 mRNA水平 ,在 SHR—F组较 SHR—NF组显著增 高 ,SHR—F组出现心 肌凋 亡细 胞 数 目的增加 表 明 了凋 亡可 能 是心功 能 由代偿 阶段 转入 到失代偿 阶段心肌 细胞大量减少 的 重要机制 。 Coussev等 用 多发冠脉微栓 塞导致 犬发 生心力衰竭 (EF30% ~4o%),随后 ,犬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用依那普利 (Ena)治疗 3个月(依那普利 10mg,每 日2次,n:7)。另一组 不予任何治疗(对照组,n:7),3个月后,用 TUNEL法检测左 室心肌细胞凋亡率。对于每个心脏 ,随机取 80个区域,40个 是靠近陈旧心肌梗死区,40个则远离梗死区。结果显示 :Ena 治疗组较对照组 心肌细胞凋亡 率显著降低 [(0.81±0.13)/ 10 ,(2.65±0.81)/10 ,P<0.029],而且这种差别是 由于 Ena 治疗组梗死区边缘心肌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果。 Vescovo等 研究表明:①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出现在心功 能由代偿期发展到失代偿阶段。②Bax、Bcl—xl与 Bcl一2的基因 表达是否会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发生变化,分别用 12月龄和20 月龄的 SHR,同时配上年龄相当的 Wister Kyoto rats(WKY12 月龄 ,WKY20月龄)。行 Northern Blot法检测 Bax、Bcl—xl及 Bcl一 2表达 ,TUNEL法 检 测 心 肌 细 胞 凋 亡 率 。结 果 显 示 ,TUNEL (+)细胞只出现在 SHR(20月龄)组,其余各组均未发现,但 主要细胞类 型 为非 心 肌 细胞 。Bax、Bcl一2在代 偿期 进 入失 代 偿期时保持不变,但 心力衰竭时 Bcl—xl表达增加。免疫组化 研究进一 步表 明,在 SHR(20月龄 )组 的心 脏 中 Bcl—xl蛋 白上 调。由此他们得出了这样 的一个结论 :心脏中非心肌细胞的 凋亡在心功能由代偿期转入失代偿期时,在心室重构中也扮 演着重要角色,而且 Bcl—xl也可能是在这种转变中发挥保护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综述 2002年第 8卷第 8期 Medical Recapitulate 2002,Vo1.8,No.8 心肌细胞的重要作用。Kajstura等 取月龄为 3—24个月的 Fischer大 鼠 344只用来 定 量分 析 心肌 细 胞 的坏 死 和凋 亡 数 。 结果显示 ,左室游离壁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的程度随月龄增 加而加剧。心肌细胞坏死率 由 3月龄的不足2/10 上升到 l2 月龄的 13/10 ;同样凋亡率也从 3月龄的 10/10 增至 24月龄 的 80/10 。同时还显示 ,心肌细胞 的坏死及凋亡同心力衰竭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 l6~24个 月龄的大 鼠表现 得尤 为突出 。 Himta争 ” 利用敲除心脏特殊基因(gpl30)的技术 ,研制 出一种小鼠心力衰竭模型。gpl30一细胞素受体 TL-6家族的 共同亚单位,已被证明在体外诱发凋亡因素的刺激下,仍能提 高细胞的存活率。小鼠长大后,表现型正常且有正常的心肌 结构及功能。然而,由于在心肌细胞中缺乏 gpl30细胞素受 体,一旦手术造成主动脉狭窄,由此导致急性后负荷增加 ,那 么小鼠心肌细胞显著凋亡(凋亡指数为 34%),并且 90%的小 鼠在数周内死于扩张性心肌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正常野生型 小鼠予以同样的手术处理,却仅引起代偿性心肌肥厚而不发 生 心力衰竭 。 同样,Kitsis等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心脏特殊基因过分 表达的转基因小鼠(caspase.8,具有配体活性 的半胱天冬酶)。 转基因小鼠在出生时正常,一旦予以二价的二聚体 FK1012激 活 caspase.8,结果就出现了多数的小鼠心肌细胞发生了凋亡, 并 且迅速发 生心力衰竭 而死亡 。 2.2 临床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细胞凋亡 近年来的从心脏 移植的心肌标本中证实了心肌细胞凋亡的存在。 Olivetti等 ” 研究了 3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经心脏移植 术后的心脏标本及 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死亡的标本 ,11 例正常心脏作对照,用组化 、生化的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 及用 Western Blot来 检 测 两 个 影 响 凋 亡 的 重 要 基 因 Bax及 Bcl-2。发现心力衰竭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 318/10 是对照组 的 232倍。另一方面,Bcl一2却在心力衰竭组表达增加 ,是对 照组的1.8倍。而 Bax表达在两组中未见显著性差异。 Nishigaki等 报道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冠心病 28 例,DCM 27例 ,瓣膜病 l5例)及 62例年龄 、性别相配的正常对 照组。用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 sFas、sFasL、 TNF—a及 IL-6。发现 sFas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最高[N:(2.2 ±0.1)gg/L;I:(2.2±0.2)gg/L;1I:(3.1±0.2)gg/L;III:(3.9 ±0.3)t~g/L;Ⅳ:(5.1 i 0.6)gg/L]。sFas水平在肺动脉楔压增 高及心脏指数降低的患者中较正常人显著增高 ,临床症状改 善时,血浆 sFas水平也相应降低[n=9症状改善前 sFas(5.2 ±0.8)gg/L;6月后 sFas(4.3±0.5)p~g/L,P=0.07]。而血浆 sFasL无显著差异。由此他们认为 sFas的升高可能在慢性心 力衰竭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Yamamura等 研究 了 l9例心内膜活检 的标本 (16例 DCM,3例对照)。分析 Fas和 Bc1.2的表达以及计算凋亡细胞 数。DCM标本 Anti—Fas—A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样 TUNEL(+)细胞数 DCM组 也显著 高于对 照组 (P<0.05)。 TUNEL(+)细胞数目在左室收缩功能严重紊乱的较那些轻微 损伤的或正常收缩功能者显著增高,另一方面 ,标本中 Bcl一2 几乎不表达 。 Saraste等 报道了35例心脏移植术后标本(21例 DCM, · 46l · l4例缺血性心脏病),发现心肌细胞凋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 高,与心力衰竭病因无关 ,同时 Bcl一2的表达在所有心力衰竭 标本中均增强。 Kanoh等 研究表 明,许 多 DCM心力衰竭标本 TUNEL (+)的心肌细胞不是发生了凋亡 ,而是 DNA修复活性增强的 活细胞。 Petrovic等_l 选取 38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右心室心 内膜标本及 l0例丧身于交通事故且既往无心血管病史的不 幸者作为对照组。用 TUNEL法检测凋亡 ,并用免疫组化法评 价 p53,Bcl一2等。结果显示 ,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心肌细胞凋亡 率为 0.07%,而 对 照组 却 未 能 检 测 到 凋 亡 的 心 肌 细胞 (P<0.01)。且心力衰竭患者较对照组 Bc1.2表达显著增加 (P<0.01)。 3 结语与展 望 国内对冠心病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而 对心力衰竭与心肌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再者, 国外能对心脏移植或交通事故患者的人体心脏直接进行研 究 ,而我们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会面临十分棘手的问题。总 之 ,近来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及动物模型的研究大都支持 这样一个观点 :心力衰竭时发生 了心肌细胞凋亡。但仍然有 下列几个尖锐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①究竟是心脏内在 的什么机制触发了心肌细胞凋亡?②心肌细胞的凋亡在心功 能从代偿期转入失代偿期的进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重要 角色?至今尚未明确抑制凋亡的进程是否能延缓或阻止心力 衰竭的发展。如果抑制细胞凋亡反而导致另一类型的细胞死 亡——细胞坏死的加剧 ,那么这无疑是敲响了心力衰竭患者 的丧钟。虽然早期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是令人满意 的,但远期的效果尚未明朗。③抗凋亡治疗的安全性有待进 一 步。过度抑制凋亡可诱导淋巴瘤及 自身免疫紊乱。因 此心肌细胞凋亡慢性系统性的抑制 ,对非心血管系统将产生 严重的不良后果。④抗凋亡治疗是否适合于所有类型的心力 衰竭。尽管如此,但未来的研究必须直接回答这些中心问题。 如果 心肌细胞 通 过 凋亡 而 丢失 是 心力 衰竭 进 程 中的重 要 一 环 ,如果启动心肌凋亡的因素能够阐明,且能证明抗心肌细胞 凋亡治疗的安全性,那么,就能用新的治疗手段加 以防止.至 少是延缓心力衰竭进程,在心力衰竭治疗及预防方面将有极 大 的突破 。 参考文献 : [1] Kerr JF,Wyllie AH,Currie AR.Apoptosis".A basic biological phenome— non with wide mngering implication in tissue Kinetics[J].Br J Cancer. 1972,26(4):239.257. [2] Cohn JN,BristowMR,Chien KR,et a1.Report ofthe nation heart,lung, and blood instute.Special emphasssis panel on heart failure reserch[J Circulation,1997,95(4):766.700. [3] Tsujimoto Y,Gerham J,Cossman J,et a1.The t(14;18)chromosome transloeations involoved in B cell neoplasm s result from mistakes in VDJ joining[J].Science,1985,229(4720):1390—1393. [4] ItohN,Nagata S.Anovel protein domain requiredfor apoptosis[J].J Biol Chem,1993,268(15):10932.10937. [5] Fehsel K,Kolb.Bachofen V,Kab HJ.Analysis of TNF induced DNA strand breaks at the single cell level[J]Am J Pathol,1991,139(2): 251-254. [6] Sharov VG,Sabban HN,Shimoyama H,et a1.Evidence of cardiocyte ap. optosis in myocardium of dog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Am J Pathol,1996.148(1):141.149. 17 J Li Z,Bing OH,Long X.Increased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heart failure in th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J].Am J Physiol,1997,272(5 pt 2):H2313—23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462 · 医学综述 2002年第 8卷第 8期 Medical Recapitulate 2002,Vol,8,No.8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肾衰竭的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 王 凯 ,蔡玉瑾 ,胡 平 (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重庆 40(XH5)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慢性肾衰竭;心血管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41.9:R36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2084(2002)08.0462.03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 氨基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 。近几年来 ,人们 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 Hcy与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 有关并 因此而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现就 Hcy与慢性 肾衰竭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 1 Hcy的代谢 Hcy是一种含硫基的非必需氨基酸,它与体内另外两种 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的代谢是相互联 系 的。蛋氨酸在 ATP参与下形成 s一腺苷甲硫氨酸 ,后者含有高 度活化的甲基 ,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变成 s一腺苷同型半胱氨 酸,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体内 Hcy主要通过 以下两个途径分解代谢 :①甲硫氨酸循环 :5,10一甲基四氢 叶酸还原 酶 (5,10一methyJenetetrahvdrof0late reductase,MTHFR)催 化 Hcy再甲基化为蛋氨酸,其辅酶是维生素 B ②维生素 B 依赖的胱硫醚 B.合成酶及 一胱硫醚酶催化 Hcy转硫化至胱氨 酸(Cys)。因此 ,绝 对的 、相对 的维生 素 B 、维生 素 B⋯ 叶酸 的 缺乏及慢性。肾衰竭均为引起 Hcy值增高的主要后天原因。 2 高 Hey血症的产生与慢性肾衰竭 高 Hcy血症是指在空腹或蛋氨酸负荷后血清 Hcy浓度超 过正常参考范围(Mean±2SD),引起 Hcy体内蓄积的原因有遗 传性代谢障碍和获得性代谢障碍。 目前,人们主要应用高压 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游离 Hcy和总 Hcy(total homocys— teine,THcy)水平0 。Hong等 研究了 54例 ERDS患者血清 Hcy水平和氨基酸浓度的相互关系,以 3O例健康志愿者作对 照。ERDS与对照组相 比,其天 门冬氨酸、脯氨酸、胱氨酸较 高,而丝氨酸 、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较低。ERDS 中的支链氨基酸与必须氨基酸也低于对照组。但是 .两组中 的非必须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水平则无差异。平均血清 Hcy浓 度在 ERDS组 、对照组中分别为 144mmo[/L和61mmo!JL有显著 差 异(P<0.O1)。因 而 ,他们 认为 ERDS中的 Hcy浓度 与支链 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浓度直 接相关。Bostom等 就病情稳定肾移植受体中的空腹 Hcy和 蛋氨酸负荷后 Hcy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肾功能与空腹、蛋氨酸 负荷后 Hcy水平均有联系 ;叶酸的缺乏与空腹 Hcy水平相关; 维生素 B 的缺乏与蛋氨酸负荷后 Hcy水平相关。Brulez等 研究了透析液成分对腹膜透析患者 THcy的影响,发现含有蛋 氨酸的支链氨基酸透析液可导致 THcy的升高。 Ducloux等 对 Hcy决定因子与224例肾移植受体临床相 关性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横断面研究并校准了年龄、性别 、换。肾 时间,环胞霉素 A(cyclosporin A,CsA)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在病情稳定的。肾移植受体中,其空腹血清 Hcy浓度水平绝大 部分由 肾功 能即血肌酐 水平决定 (R=0.416,而 total R= 0.575);体内维生素状况仅轻微影响 THcy水平 ;而 CsA的使 用对 THcy水平没有任何影响。Fernandez—Miranda等 对 42 例。肾移植受体的研究也同样证实,CsA或他克莫司(tacrolimus) 的使用并不影响血清 THcy水平。 Kimura等 研究了透析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的第 C667碱基 C到 T的点突变(C667T,丙氨酸一缬氨酸)。 他们检测了 545例透析患者、676例健康受实验者的 MTHFR 的基因类型 ,同时检测了464例患者的血清 THcy、叶酸浓度。 经 多元 回归分 析表 明,1rr基 因型较 其他 基 因型更 为影 响血清 THcy,并呈负相关;MTHFR的基因突变可显著预见血清 THcv 浓度。而 Liangos等 对 336例接受肾移植患者进行的前瞻性 研究发现,其 MTHFR的 C677T基因型变异与移植。肾的存活无 关 。 Oishi等 对 31例糖尿病的血透患者和 37例不伴有糖 尿病的血透患者中的血清 THcy进行检测 ,结果糖尿病的血透 患者血清 THcy水平反而低于不伴有糖尿病的血透患者。这 一—·.-一 + + —· ”—·.-··—·.-··+ + ··— l 8 j Coussev A,Sharov VG,Shimoyama M.Effects of ACEI on eardiomyo. eyte apoptosis in dogs with heart failure[J J.Am J Physiol,1998。275(2 Dl 2):H626—631. 19j Ikdea S,Hamada M,Hiwada K.Contribution of non.cardiomyocyte ap. optosis to cardiac remodelling that occur8 in the transition from compen sated hypertrophy to heart failur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Jj.Clin Science(Colch),1999,97(2):239.246. 110 J Kajstura J,Cheng W,Sarangarajan R,et a1.Necrotic and apoptotic myocyte cell death in the aging heart of Fischer 344 rats[J].Am J Physiol,1996,27l(3 pt 2):Hl2l5.H1228. l1j Hirota H,Chen J,Betz UA,et a1.Loss of a gPl30 cardiac muscle cell survival pathway is a critical event in the onset of heart failure during biomechanical stressL Jj.Cell,1999,97(2):l89.198. 112j Geng YS,Ishikawa Y,Kitsis RN,et a1.Myocyte apoptosis is sufficient to cause dilated cardiomyopathy(J].Circulation,1999,99[Suppl 1]:1. 17. [13] Olivetti G,Abbi R,Quaini F,et a/.Apoptosi8 in the failure human heart【Jj N Ensl J Med,l997,336(16):l131.1141. Nishigaki K,Minatoguchi S,Seishima M .Plasma Fas ligand,an inducer of apoptosis,and plasma soluble Fas,an inhibitor of apoptosis.in pa. 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J Am Coil Cardiol, 1997,29(6):l2l4.1220. Yamamura T,Nakamura H ,Yamamoto T.Fas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correlate with cardiac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 thyl Jj.Jpn Cirl J,1999,63(3):149.154. Saraste A,Pulkki K,Kallajoki M.Cardiomyocyte apoptosis and progres— sion of heart failure to transplantation[J].Eur J Clin Inverst,1999,29 (5):380—386. Kanoh M,Takemura G,Misao J,et nf.Significance of Myocvtes With Positive DNA In Situ Nick End.Labeling(TUNEL)in Hearts WiIh Di. 1ated Cardiomypathy[J].Circulation,1999,99(21):2757.2764. Petrovic D,Zorc—PIeskovic R,Zorc M Apo ptosis and proliferati0n 0f eardiomyocytes in heart failure of different etiologies[J].Cardiovasc. Pathol,2O00,9(3):149.152. 收稿 日期 :2002.03.28 修回日期:2002.04.19 H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